员工对于公司有合理的诉求,该如何跟老板提,怎么提才能正式且有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讨论下集体合同以及集体协商制度究竟是什么。
什么是集体合同?
集体合同又称团体协议或集体协议,是由工会(或职工代表)代表职工与用人单位就劳动报酬、工作条件等问题,经集体协商谈判订立的书面协议,包括一般集体合同和专项集体合同。
根据我国《劳动法》第33条规定:“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签订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主要注意的一点,有些公司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会混淆,虽然他们都以调整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劳动关系领域内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但两者不能相互替代,公司必须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集体合同不能代替劳动合同。
什么是集体协商?
集体协商是指用人单位工会或者职工代表与相应用人单位代表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劳动安全与卫生等劳动关系有关事项,进行平等商谈的活动。
集体协商双方的代表人数应当对等,每方至少三人,并各确定一名首席代表。职工一方的协商代表由本单位工会选派,未建立工会的,由本单位职工民主推荐,并经本单位半数以上职工同意,职工一方首席代表由本单位工会主席担任。用人单位一方的协商代表,由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指派,首席代表由单位法定代表人担任或由其书面委托的其他管理人员担任。
开展集体协商一般包括以下十个步骤:①产生集体协商代表;②发出协商要约;③做好协商准备;④正式开展协商;⑤制作合同草案;⑥职工(代表)大会审议;⑦首席代表签字;⑧报送人力社保部门备案审查;⑨公布实施;⑩履行监督。
进行集体协商,应遵循原则:①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及国家有关规定;②相互尊重,平等协商;③诚实守信,公平合作;④兼顾双方合法权益;⑤不得采取过激行为。
集体协商有利于企业把员工利益诉求纳入理性合法的轨道,推动企业完善工资分配制度,减少因工资分配等问题引发的劳动纠纷,促进劳动关系双方理解沟通、真诚合作。只有充分发挥集体合同中的集体协商作用,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才能促进企业更加稳健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