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待遇

时间:2023-04-15 05:39:58编辑:coo君

提到社工的工资,真的是一个经久不衰、老生常谈的问题,相信在这个行业内的、知道这个行业的都能谈上几句自己的看法。“社工”是一个简称,可以指社会工作者,也就是在社会组织当中从事专业工作的人员;也可以指社区工作者,也就是在社区当中居委会、服务站或党支部的工作人员;还可以指在企事业单位中,从事着与社会工作相关内容的工作人员,笔者在下文中提到的“社工”大家可以理解为一种泛指,为了让不太了解社工行业的小伙伴能有个大概概念,也是为了这个专业发展尽量用全称,还是做一个说明罢。

一、社工vs机构

这是什么废话问题?工资不就是每天花着的票子么,还能用Wei信、支付Bao,谁都知道。

先别着急,笔者也是到了机构管理层之后才知道,当打工人的时候对工资的理解太片面了。

这要从一则招聘信息说起了,“一线社工4500-5500(含税)”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说的是包含五险一金的工资,而不是到手的工资,减去个1000多块钱以后大概就是实际到手的工资了。一般情况下,刚毕业的同学们可能不太理解,这里就要明确两个概念了:应发工资、实发工资。

应发工资指的是根据劳动者付出的劳动,应当得到的工资待遇,大致包含了基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假把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实发工资也称应得工资,指的是劳动者应当实际得到的工资报酬,是将应发工资当中扣除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应缴个人所得税之后的工资。

解释到这里相信大家就明白为什么工资卡收到的钱和招聘信息上写的不一样了吧,而机构管理者和社工口中说的“工资”很有可能不是一个意思了。

机构管理者:个人缴的五险一金和个税肯定是要个人缴纳的,当然要算在工资里了。(况且招聘信息上这样写还显得多一点,本来社工工资就不高。)社工:五险一金应该是单位给我缴的,工资当然是实际打到我卡里的了。(况且招聘信息上都那样写了,我能拿的还多一些。)

每个人都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考虑“工资”这个问题,如果在入职之前没有说明白,各自都觉得自己是对的话,机构与社工之间肯定会产生嫌隙,因此在入职前统一认识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了。

二、机构vs甲方爸爸

社会组织的钱大部分是来自政府购买项目的,排除那些不能出现“人员工资”这一项内容的项目,如果申请的项目当中能够出现“人员工资”这一项,那么“甲方爸爸”眼中的“工资”和机构所说的“工资”是一回事么?这里又要引出一个新的概念,叫做用人成本。

就好像上面那则招聘启事中写的税前收入为5000元的话,到手工资大约会是3900元左右,但实际上,社工不会知道的是,机构如果决定招一个月薪5000元的社工入职,需要付出的成本要远远高于5000元。这时候很多社工伙伴就奇怪了,公司花的那部分钱也没到个人手里,那钱花到哪儿了?是不是要发动一下企业社会工作的技能了?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要理解什么是五险一金。眼尖的小伙伴可能已经发现了应发工资里写的是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没错,五险一金还有【单位缴纳部分】,这俩组合在一起,社工才能享受到五险一金的待遇呢。以北京地区缴费下线为例(能到上限的社会组织估计没有了),带大家看看5000块钱一个月的社工工资背后:

税后收入还要扣除个税,然而5000元还没有到北京地区的个税起征点所以是0元,因此这位社工的税后收入为5000-1120.2=3879.8元,而单位则需要为社工个人缴纳1985.28元的五险一金费用。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到手工资才3900元左右,但实际机构为你支付了6985.28元的成本,这也就是上面说的社工用人成本。

社工机构属于非营利机构,在一些“甲方爸爸”们的眼中则变成了公益机构,公益公益就是奉献爱心、用爱发电,因此是不需要那么多钱的。然而一名专业社会工作者的本科培养至少需要4年的时间,从其他专业转行来的可以说是从零培养。对专业社会工作人才的重视、对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培养都体现在了“工资”上,但“甲方爸爸”对此不理解的话,对一个社工机构来说可以说是雪上加霜,轻则因为费用不足项目质量大打折扣,重则机构青黄不接关门大吉,然而无论如何,受到损害的都是社会大众,服务质量低先不说,公民纳的税白白打了水漂,甚至会影响到“甲方爸爸”的形象。

社会工作项目中最重要的是专业的人来提供服务,笔者记得刚入行的时候,听说过有的项目预算要求人员费用不能超过总预算60%,后来提高到不能超过总预算70%,这个百分比当中还包括了请专家、讲师的费用,社工的工资比例进一步被压缩了很多,要知道整合资源是要有经费作为保障的。到了现在情况才有所改善,有些地方特别提到人员工资的预算不能低于总预算的70%,对人提供的服务更加重视了,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上一篇:简历校园经历

下一篇:苹果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