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社会问题困扰中国社会
七大社会问题困扰中国社会
当前我国面临的一些社会问题形势十分严峻。
1、农民失地引起的社会矛盾加剧。在目前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境况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2004年上访事件明显增多,增加的上访者中相当一部分是因失去土地而又未得到妥善安排、公正补偿的农民。按征用土地量和农民人均土地量的保守估算,目前全国有约4000万失地农民,其中那些“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失地农民,已经成为一个需要特别给予关注的社会群体。农民失地引起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有各种原因,但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土地征用的法律制度严重滞后于发展,造成土地征用补偿安置费偏低。
2、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根据2004年全国5万户城镇住户抽样调查结果,上半年最高10%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3322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7%,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8倍;而最低10%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39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6%,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9%。高低收入组人均收入之比为9.5∶1,比去年同期9.1∶1有所扩大。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同样呈扩大趋势。
3、就业局面依然面临长期困难。从劳动力供求总量上看,城镇新生劳动力加上现存的下岗失业人员,每年城镇需要就业的劳动力达到2400万人。按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8%~9%计算,在现有经济增长就业弹性的约束下,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最多900万个左右,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此外,大学生就业难成为新的就业问题。2004年,全国280万普通高校毕业生,到9月份平均就业率达73%,尽管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已普遍降低了求职收入期望,但仍有约74万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4、减少贫困仍然是新世纪的重任。改革开放25年来,中国贫困人口从2.5亿减到2900万,贫困发生率从30%降至3%。但目前农村的绝对贫困标准是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在625元以下,若按照农民人均年纯收入865元的“低收入人口”标准,中国的贫困人口就增加到9000万,占农村总人口的10%。按照联合国每人每天收入或消费不低于1个购买力平价美元的国际贫困标准测算(1个购买力平价美元约折合2.5元人民币,即人均年收入约900元),中国贫困人口就增加到1亿多人。国际经验表明,按国际标准10%的贫困率是减贫的瓶颈阶段,那么我国目前正处在这个时期。
5、反腐败要注重政治体制改革。从我国纪检机构、监察机构、检察机构、审计机构投入反腐败的大量人力物力来看,反腐败的力度和成本应当说是很大的,但腐败大案要案新案仍不断出现。高官的贪污腐败已经从开始的生活腐化性腐败发展到贪婪攫取性腐败。这就不能仅仅从涉案高级官员的个人品质变化来解释,必须从完善制度上来考虑。所以应当渐进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完善干部任免的公开、公正程序,逐步建立公务人员的财产申报制度、离职资产审查制度等。
6、可持续增长受到资源、能源和环境的严重制约。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较低。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如国内重点钢铁企业吨钢可比能耗比国际水平高40%,电力行业中火电煤耗比国际水平高30%,万元GDP的耗水量比国际水平高5倍,万元GDP的总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另外,污染物排放总量长期居高不下,远远超过环境自净能力。一些流域、城市的水和大气污染十分严重,部分地区生态破坏的程度还在加剧。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我国荒漠化土地已达262万平方公里,并且每年还在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7、经济快速增长时期的社会心态变化。近两年,经济高速增长,但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满意度却在下降,这主要是因为基本食品的价格在经济高速增长中也有了较大幅度上涨。这种上涨并没有影响到中等以上收入群体的生活质量,因为他们消费支出的恩格尔系数已经降到30%左右,而低收入群体食品支出还占其总消费支出的50%~60%,在他们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况下,食品支出的增加直接影响了他们的生活满意度,而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更影响了他们的社会态度和信心。
来源:博客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