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中寻找力量
感触很多,有点儿凌乱复杂,却时时触碰着我的神经,催促我必须做一个深刻的反思,以检讨其中的得与失,就像经过一场战役之后,聪明的战将都会反思其中的成与败,以便重新审视他的战略和战术。
行动中寻找力量
我所实习的《经济观察报》是一张市场化经济类周报,目前与《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营报》并称我国 “三大财经类报纸”,其读者对象为社会中拥有财富、拥有权力、拥有思想、拥有未来的实力阶层。经过笔试和简单的面试之后,我有幸进入这家报纸实习,地点在其北京总部,分在“蓝筹地产”版,指导老师为该版主编,在那里同时实习的还有人民大学、清华、传媒大学的学生。
怎么描述自己刚开始时的心态呢?和张院长交流的时候,我说我当时心想“我不会输给那些名校的实习生”,院长追问,为什么会这么想? 是啊,我为什么会这么想呢?我不得不坦白,那原是心里的“胆怯”。院长说,也有可能是兰大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一种谦虚态度。这是一种安慰,我希望我是这样,不过,我又问我自己究竟是“谦”多一点,还是“虚”多一点呢?恐怕是还是后者。
现在想,当时的“心虚”和“胆怯”大致来自两个方面,一则首都北京是个巨大的磁场,强势吸引着至少是全中国的优质资源,其中当然包括从来不缺少的人才。具体到报社,我比那些人大,清华的实习生究竟如何?二则《经济观察报》的新闻采写,我究竟能不能胜任? 起初,这两个疑问对我形成一种压迫感,所幸这种压力并未成为我前行的障碍,反而成为我进取的动力。
我采取的方法不是向隅而叹,而是在行动中寻找力量。 这个行动包括,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这份报纸,尤其是自己所实习的房地产版,学习以往的报道;把握一切能和记者、编辑老师交流的机会;多听多看多观察,尽快融入报社环境和编辑部特有的氛围,在氛围中寻找、矫正状态。 有效的行动注定会带来回报。两个星期之后,我已经能够上手,并开始采写报道,当然这对于我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由此带给我的信心,不得不承认,这种信心是我以后能够坚持下来的支撑。
我觉得在实习中能不能学习,会不会学习,考验一个人的能力,我想就是所谓的学习能力。实习中碰到的问题,可能课上没讲过,书上也没读过,那么,能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找到熟悉和了解这个问题的方法呢?
上网查,问百度,这固然必要,但并不万能。比如,“蓝筹地产”做的选题主要是房地产行业的,但又包罗万象,大到国家调控政策,小到房屋的建设样式,从上市房产公司,到二手房中介,股市楼市相互牵扯,财政税收又掣肘交错,即使能够在网上速查,也恐怕只能知其一“点”而不知其“面”,知其“面”又难知其“体”,那么所做的选题和采写就会单薄。比如有一个新闻点看似孤立,但联系地看来,却又可以把文章做大,如果视野不及,采写自然不能触及。
我的经验告诉我,重要的在于日常的积累,特别是在大学里的积淀。所谓功夫在平时,这恐怕就是硬实力吧。我想我之所以能够上手快,利用网络信息检索学习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得益于我在大学里逐渐被浸染的思维方式,包括怎么去看问题、分析问题以及平素训练的新闻敏感能力,还有平时阅读的“杂”书(我觉得最有益的是一些基础类的书),其中那些经济类、社会类的书和几个重要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博客文章、论文等最使我受益。
记得张院长在一篇写给新生的致辞中写道,“对每一个‘传者’来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新闻传播学不是无学,而是需要博学加勤学,更需要知行合一。”我的理解是,除去哲学意义上所讲的“知行合一”是一种境界之外,作为我们新闻专业,“知行合一”既是手段也是目的,而前提则是“博学加勤学”。
实践中开阔视野
常常听到有同学抱怨说,实习浪费时间,特别是有同学考研,更觉如此。也有同学在实习结束后,倍感沮丧,说实习简直是给别人充当了免费劳力。
我自己也在实习中受过打击,有时候为自己“位卑职低”和“人微言轻”而感到沮丧,眼看着身边小有成就的记者编辑以及这个行业越来越高的学历门槛,心里也是戚戚焉。可是我想说的是,即便是这些“消极”的体会,不去实习,何以能够体会如此?何况实习带来的其他更多的功用。 我的感触是,纵你有满腹经纶,纵你能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甚或坐而论道,终不免失之于纸上谈兵,坐井观天。实习之后,再体会古人所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别是一番滋味,当然,也感受到了“躬行”的艰难。
来到经济观察报,不仅让我有机会亲密接触这个号称一流的财经报纸,了解甚至直接参与其新闻生产的过程,更让我重新认识记者这个职业以及传媒这个行业。我相信见多才能识广,只有接触到了,才能开阔视野并进一步打开思维。
在学校,我想财经报道和记者应该是这样,应该是那样,接触了,实习了,就会看到,财经报道原来是这样,也还可以那样,不一而足。
比如两个看似简单的概念“新闻由头”和“新闻跳笔”,如果是考试中的名词解释题,恐怕很容易解答,但在实际新闻报道中就没那么简单,它们关乎到实际中的“选题”和新闻叙事的.技巧。 我的经验告诉我,即使有一个好的选题,但没“由头”或者处理不好这个“由头”,那么,这个新闻就会做得残缺甚至起不到预想的效果,事实上选题和由头密不可分。
新闻跳笔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写作技巧,关系到叙事的完整,报道的安排甚至是报道主题的彰显,尤其对于深度的大篇幅的调查报道,往往材料素材很多,掌握不了新闻跳笔就不会形成一个好的逻辑,就不会成为一篇有力的报道。
实习中遇到的问题还让我思考到“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报道手法”、“用事实说话”还有“华尔街式的报道”等课本上以及老师们经常讨论的问题,我的教训是,会背它们的定义不算什么,关键是能够用在新闻的采访报道过程中,也不可能一步到位,一练就成,而是要持续不断的积累、揣摩和训练。
我观察到,一名优秀的财经记者往往具备三个方面的素质:一是人脉资源,人脉越广就意味着消息来源愈多,发现新闻的机会也就越多,最好在官方和产业界有广泛的人脉;二是健全的财经知识体系,这决定了报道的深度和广度,许多记者要综合考虑产业、金融、微宏观经济学等多方面;三是好的文笔,新闻如何叙事,关系着新闻报道的可读性,经观的报道动辄便是长篇叙事,报道通常是大篇幅的,有时候是一两个整版,好的文笔就意味着传播力强。
在经济观察报,记者学历层次比较高,专业领域多样,但经济学方面的知识是必备的。记者们在工作和协调中很有素质也很有修养,这一点对我印象深刻,也督促我不断学习向他们接近。 后来,我一直想,倘若我没有实习,我会不会有今天的这些认识?我的视野又会固步自封在什么样的境地?!所谓“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回想在《经济观察报》实习的日子,虽不敢说自己知道了“天高地厚”,却也切身地见识到了山外的青山,楼外的高楼。
不足中寻求突破
实习是一个试金石,可以试出个人的能力,也可以试验出你是否适合干媒体这一行。经验总是和教训相伴而生,扬长避短是人之常情,但我想,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不会回避自己的不足,反而会正视自己的缺点。事实上,这些不足点恰恰是自己能力和竞争力的生长点。
虽做不到“闻过而喜”,但我会非常重视实习中老师提出的不足、意见和建议。我不怕批评,老师的批评至少说明老师在关注你,也说明我的稿子还值得修改,我想这是一种积极的心态。 经济观察报的读者定位决定了他不是一张大众化的新闻纸,用他们的话说,“一份不是给穷人读的报纸”。而我是一个“穷人”,我的成长没有城市生活的背景,不太了解市民的心态,但现在我不仅要读这份报纸,还要给这份报纸写稿。没有和读者对象相同的生活经验,我怎样让我的报道切合他们的口味呢?
我的确遇到了这样的困难,比如我不太了解读者们的理财需要,以及深入了解他们理财的方式,还有股市、财政金融等一些领域,我感到乏力。而这些知识又不能只靠一时充电,必须有个系统的学习。
困难还有人际关系方面的,如何采访不同职业的对象,采访一个官员和一个企业家应该注意哪些差异?必须承认我是缺乏经验的,必须观察多多学习。
实习中也感到自己新闻敏感能力还可以,但在如何在新的视角,多个角度方面深入挖掘新闻上能力不足,这需要下意识的训练。
在交流中,张院长问我,如果现在就把我放在一个记者岗位上能不能胜任?我回答说能。那不熟悉的领域怎么办?在经验中学习。我始终觉得,进步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的,在实践中学习知识也最快,也最有效。但我知道,这应该有一个前提,就是上岗前我必须学习到基本的知识以及思维方式。这也是现在我需要侧重学习的。
实习结束后,我回到学校,根据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给自己制定了改善的方案,主要有:
1、集中精力多读一些书,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学领域的书,以了解国情;
2、集中时间补补经济学的课,特别是宏观经济学、金融方面的;
3、加强新闻写作练习,利用网络,改写消息,写综合消息和评论,重点研读经典报道;
4、多思考,训练不同角度做新闻技巧;
5、关注时事,关注热点,关注方针政策等时政内容;
6、再看一遍新闻史论和业务方面的教材,结合实际,贯通起来;
7、加强英语学习,要实用,学学新闻编译。
同样是在对新生的一篇致辞中,张院长提到,“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需要在改进、完善传统的专业教育的同时,努力加强通识教育或博雅教育。努力使每一个毕业生通过四年的专业教育、养成教育和人格教育,铸就——历久弥新的理想信念、与时俱进的法制观念、宠辱不惊的伦理操守、百折不挠的竞争意识、敢为人先的创新能力、学贯中西的文化品位、学以致用的专业素养……”
虽然我现在已经是一个老生,但我觉得,在这个目标和要求面前,我依然是一个需要不断努力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