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专业毕业后能做什么,未来发展怎么样?
自动化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主要学习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软件技术、控制技术等知识,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专业。
在大学阶段,自动化专业学生所学课程除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电路原理、C语言等基础课程外,也需要学习如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过程控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人工智能基础、智能机器人系统等专业课程。
通过以上所设课程的了解,就大概知道为什么自动化专业会被定义为“交叉”学科了:所学领域涉及了计算机软件、硬件电路、自动化控制、人工智能等多个研究方向,这造成了一定程度“杂而不精”的学科印象,但也为自动化专业的同学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那自动化专业的同学毕业后可以做什么呢,在不考虑完全放弃专业背景求职的情况下,大概有以下几类:
是否选择考研深造?
对于想从事研发岗位的同学而言,是可以选择继续深造的,研究生阶段的方向大致包括了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以及电子工程、计算机、通信等相关领域,相对而言,选择类似计算机这样的学科,跨系难度相对会更大一些。
自动化本身作为一个工科类专业,相对具有更高学历/更专一研究深度的同学,研究生毕业后的一个选择是继续读博走科研学术路线;
另外像华为、海康、大疆、腾讯等一些知名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的核心研发部门(如某企业研究院、研发中心等这样的部门头衔),基于岗位职责和要求,通常会优先向专业对口且具有较高学历的同学抛出橄榄枝,当然能力突出的本科同学,也有非常大的机会进入自己心仪的企业。
本科/研究生阶段的就业方向有哪些?
按照发展路径区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向:研发类、工程类、技术支持类。
在研发类别中,一个比较热门的就业方向是嵌入式开发,大致包括嵌入式软件开发、嵌入式驱动开发、嵌入式硬件开发、测试验证等几个岗位方向。嵌入式软件在嵌入式领域中的定位更像是程序员,需要在有硬件专业基础上,具备优秀的C语言能力,进行基于硬件的开发编程工作;嵌入式硬件主要从事芯片、集成电路设计、电路原理分析和仿真验证等工作;驱动开发主要是负责编写驱动程序,为软件开发服务,但也要熟悉硬件接口具备硬件知识基础。
当然,也可以从事PLC设计开发、智能机器人研发、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开发、系统集成设计等工作;另外,自动化的研发领域覆盖了很多行业,比如近年来大力发展的芯片、新能源、人工智能,以及汽车、电力、安防、市政交通等各个科技产业。
对于非研发向的技术岗位而言,我个人倾向于归纳为工程类岗位,通常意义上,工程类是研发类企业的下游,当然有的企业既是产品的研发商、生产商,也是集成和终端销售商,比如华为这样的企业;而像军工、航天、电力、电子、能源、通信、芯片、汽车、生产制造等所有与技术相关的行业都存在了自动化人的身影,可以选择的方向也不限于工业控制、设备维护、产品生产、系统集成等。
以制造业为例,在企业中通常存在产品工程师、制程工程师、设备维护工程师、生产工艺工程师、质量工程师、电气工程师等岗位,这些都是自动化及相关专业同学可以选择的方向。
对于不想从事技术类岗位的同学而言,是不是只有转行这条路选了吗?
并不是,也有很多技术支持类的岗位是可以选择的方向,比如可以考虑电子元器件、芯片、智能产品、设备、工程建设等研发生产型企业的售前/售后工程师、技术支持、销售工程师或市场营销人员等等岗位。
在以上行业中,产品及其背后的设备和技术不同于快消品、奢侈品等,其具备了一定的技术门槛,通常这些企业对技术支持/销售人员的要求之一即是了解专业知识或有技术背景,招聘时基本都会考选择具备专业学科背景的候选人。
选择哪些行业和岗位是最优解?
很多同学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其实,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对于从事科研或研发岗位的工作,这是一条注定孤独和艰难的道路。
从晋升路径看,在职场中不管是研发岗位还是销售岗位,通常都会经历助理/初/中/高级工程师或职员、组长/主管、到部门经理/项目经理、总监、再到高管这样一条路径。
从岗位方向上看,从事研发类工作或技术销售类工作,所需要的能力是不同的,从事研发岗位,需要不断的学习和钻研行业前沿技术,成为一专多能的专业人才,而从事后者,在需要专业技术背景的前提下,更需要具备商务、财务、谈判、交际、沟通等软技能,而且前者是职业深度的发展,后者是职业广度和灵活性的体现。
岗位的差别和选择依据并不在于孰高孰低,而更多在于个人的性格使然和主观意愿。
从行业选择上看,目前正在大力发展的芯片半导体、电池、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军工等行业势头强劲,也会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及相关行业的发展,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待遇方面都将会迎来新的机会。
自动化学科作为一个适应性很强的专业门类,身处其中的同学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当然落实到个人,选择了一个行业,不管是小公司还是大平台,每个人都需要付出100%的努力才会在职场中保持长久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