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消失的她》票房突破30亿,紧跟着上线的《八角笼中》,热映7天,票房突破10亿。
国产电影的内卷越来越严重,有大咖主演助阵的作品也往往被寄予厚重的期望。
只可惜,同样是影帝打咖,菜根王宝强成功逆袭,靠《八角笼中》大获认可,而更具市场认可度的黄渤却带着一部差评不断的电影《热烈》,引发争议。
电影还在点映期间,就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吐槽,有网友拿《热烈》类比内容相似的《八角笼中》,直言电影“那么多角色和工具人一样没有记忆点”。
“后悔去看,真是白花钱”。
“我对面瘫脸过敏,里面那个男配小学毕业了吗?台词说的还不如小学生水平”。
谁能想到,如此清一色的差评,彻底的口碑翻车,会发生在黄渤的身上。
电影《热烈》和《八角笼中》一样,主线靠师徒关系支撑,融入了相对小众的元素,只不过后者是格斗,前者是街舞。
问题是,“街舞”元素面对的受众就是年轻的观众群体,它虽然没有“格斗”这么小众,但对受众却有着明显的年龄针对。
换言之,《热烈》从电影的名字,到电影的内容都是一个很难打开市场。
而偏偏《热烈》的剧情发展又平平无奇,说是用三流的剧本配一流的演员都不为过。
电影讲述的是街舞老炮儿丁雷(黄渤饰),偶然间认识了四处卖艺的少年陈烁(王一博饰),看见了他身上的潜力和实力,便将陈烁忽悠进舞团的故事。
剧情里,有心思深重的前辈,有高手如云,竞争激烈的表演机会,更有少年追梦的热血。
但,剧情走向全在观众的意料当中,剧中的人物虽然独特,却充斥着功能性。比如看似不靠谱其实全心全力的街舞前辈,比如年少气盛但因现实迷茫无助的少年。这些标签化严重的人物推着剧情走,看上去就像是命题作文,该有的都有,却有种流水化的公式套路感。
另外,《热烈》既然用到了这么洋气的“元素”,画面质感为什么就不能洋气一点呢?里面的表演舞蹈甚至没有街舞类综艺里的舞台华丽,各种置景、造型,都像是不入流的商场表演。
当电影的看点都落在演员自身的舞蹈功底,以及各种背景音乐的渲染带动时,情节、人物刻画,甚至电影质感,都变成了一滩浑水。
只能说,大鹏如今虽然靠着《保你平安》、《吉祥如意》稳住了自己的导演实力,但遇到这种专业性很强又脱离社会意义的题材,他还是容易翻车。
在演员这个行业里,黄渤的演技是观众有目共睹的。但其实黄渤最擅长塑造的角色永远都是有深度和难度的。
在《斗牛》、《杀生》、《亲爱的》这些更沉重的电影里,黄渤的演技塑造力一绝,对角色的细节拿捏让人心服口服。但是在喜剧类的电影里,黄渤的演技实力都用来卖笑和自黑。
不是说这些角色不成功,只是相比而言,这些角色都埋没了黄渤的表演才华。
电影《热烈》也是一样,花里胡哨的穿搭,装酷耍帅的墨镜,甚至潇洒肆意的行为举止,都让观众看到了黄渤在荧幕中不一样的一面,但是这一面是外向型的表演,是触及不到观众内心深处的演技。
在这种情况下,是角色和剧本的问题,导致黄渤不能加入更多打动观众的表演。
除此之外,演员王一博的塑造,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在同龄演员中,王一博当然是有天赋和实力的。但是《热烈》中的陈烁,真的太像他本人了,性格闷葫芦,不善言辞,不论是对方的挑衅还是打压,他都一脸冷淡,站在舞台上,用自己的舞蹈技巧让别人刮目相看。
这很王一博,但这一点都不陈烁。
电影里陈烁的设定,是一个渴望舞台的少年。他的父亲重病,需要机会,需要物质支撑。这样一个需要拼命抓住机会的角色,怎么可能在被拒绝、被打压,被否定的时候,依旧一脸冷漠和淡然。
陈烁身上的魅力,不是单纯的舞蹈技巧。而除了舞蹈技巧之外,王一博没有演出角色内心的煎熬。
当然,电影里也出现了一些观众熟悉的演员,岳云鹏、宋祖儿、杨迪,甚至乱入饰演观众的大鹏,都让观众眼前一亮。
可是阵容的出彩,也改编不了角色单薄,剧情单一的事实。
电影里出现了很多专业的街舞舞者,他们上过综艺节目,舞蹈能力非常突出。但是一部电影看完,除了王一博和黄渤之外,这些街舞配角都没有姓名。
说白了,这部电影的群像非常糟糕,所有的配角都是为主角服务,没有自己完整的故事线,完全是用来激励或者陪衬主角的工具人。
试想一下,有哪一部凸显青春题材,展现热血青春的作品,是大男主的走向。青春除了梦想,便是通往梦想之路上同行又或者对撞的同龄人,可电影《热烈》在这方面的呈现,可以说是相当糟糕。
如今看来,观众对《热烈》的一致差评并不是空穴来风,或者故意苛责,是电影本身就问题重重。
而在当下的院线市场中,《消失的她》、《长安三万里》、《八角笼中》又表现地异常出彩。对比之下,《热烈》的差评就显得辛辣严厉了一些。
总而言之,暑期档的竞争非常激烈,青春题材的电影本身就有一定的观影门槛。不过相对平庸的成绩,也算是对演员的一种敲打,毕竟《热烈》是王一博摆脱了《无名》、《长空之王》这类大制作的配置之后,主演的第一部小众题材。
短暂地减速,对尚且年轻的王一博来讲,不是坏事。至于黄渤,只能说影帝级别的演技就该用在一流的剧本上。
最后,你对《热烈》有什么看法?在评论区参与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