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古典小说名著《封神演义》改编,历时10年、耗资30亿元打造,导演乌尔善(代表作《画皮2》、《鬼吹灯》),集齐当下老中青全明星阵容李雪健、费翔、杨立新、丁勇岱、黄渤、夏雨、袁泉、陈坤等等。仅次于《西游记》的古典神话名著的深厚积淀,甚或还有隔壁动画版《哪吒》《姜子牙》《杨戬》等动画封神宇宙的预热。有天时相助,有地“利”资本打气,有群星闪耀人“合”,应该当得起
“一部推动电影产业化大进一步的产业重器”的名号!
电影行业向国际标准看齐,私以为有几处颇需重工:一,专注类型化,且做到百花齐放,打造类型风格突出的精品项目;二,高标准工业化,将电影项目作为商业产品,或是有艺术价值的作品,参考优秀的成熟的制作模式,来进行工业化专业的制作;3:健康资本的加持,唯有健康的充足的资本的助力,才能让电影创作者用心于电影这一载体的创作本身上。
提几个优秀的比较成功的电影项目:近期的惊悚悬疑类型的电影《消失的她》,目前惊悚类电影的天花板;基于真实元素打造的《八角笼中》,在票房和口碑上实现了双赢,甚至在王宝强自身的蜕变发展层面,当让人看到了其在电影创作上的努力;再往前一点,喜剧探案类型杂糅的《唐人街探案》系列、国产科幻电影开门及又翻一个墙头的《流浪地球》系列,还有坏猴子(厂牌坚挺)一直玩类型玩到极致的疯批喜剧《疯狂的外星人》,开心麻花一枝俏沈腾的《独行月球》及其他几部喜剧;奇幻提振之作《画皮2》及《鬼吹灯》等等。
或是类型深耕,或是勤能补拙,或是天赋异禀。真正扎根创作的电影人,很少有谁是超级英雄。然,在国内当下电影市场良莠尽皆钻营狼奔豕突的情景下,锥在囊中,终会崭露头角。
健康资本的助力,在高水平的制作模式、健康的产业布局、更为良性的发展方向几个方面,理想上会更有益于电影市场长足进步。
能够集类型化、工业化、资本的加持于一身的项目,自然会成为产业内,甚至绵延到观众层面,都能够引发的重点项目。在前期开发、制作过程(技术、品控)、风险控制上,更需要难以想象的精力、专业人才,还有制作时间这一可量化的数据上。
电影《封神第一部》就是这样一部万众瞩目的项目。
《封神第一部》最终的品相也当得起“够疯!”“够神!”
毕竟是四五百年前万历年间的文本,讲述的又是一场3000年前人神大战的古早传说,当今影像化制作,必然要以今人视角进行重新解构和加工。以及,基于当下电影市场受众的喜好,有意识的进行商业元素的迎合和填充-盈利要紧。
所以,电影《封神第一部》以一种让人难以预估到的视角,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全新的故事。
小说《封神演义》骨子里其实是一出悲剧,像纣王那样的一代天骄,如果惹怒了天神也只有死的份。归于一个朴素的道理,就是“认命!”然而过程中的人神大战,各路大神的联盟群殴,让每一个人的人生神命都多姿多彩,这是《封神演义》这部小说既有冥冥中既定的宿命、又有与天斗与人斗其乐无穷的看点和魅力。
电影《封神第一部》是《封神》系列的开篇之作,将“封神” 宇宙的缘起(世界架构),以及各路人杰和漫天神魔(角色),在这部首部曲中几乎都予以介绍。在叙事推进和矛盾冲突的设计上,摒弃了原著小说中娓娓道来的邪正如何走向不两立的叙事手法,而是设计出以殷纣与儿子殷娇这一对父子因王权和亲情而心生罅隙,才有各路诸侯被裹挟其中,从而展开接下来在第二部和第三部中人神大战的重场戏份。
“封神”宇宙的缘起,由人神矛盾,转而如今的父子王权亲情纠葛。这样操作的目的,是剔除原作中古早的顺天应人明主为继的价值观,而由父子王权相争这种简单化、更富戏剧化和更易让观众接受的视角,来全新演绎这个故事。
不可否认,这种处理方式,在项目开发层面有其必要和合理性。但对于原著小说中宏大的故事背景,甚至人物角色的塑造来说,得失之间的把握,非常影响电影传达到观众层面的效果。毕竟,《封神演义》这部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早为亿万观众所熟悉,这本来是基于文本进行影像制作后为观众所接受的先天优势。全新的视角、另一种性格的角色,在观众那里自然需要一个重新认知和接受的过程。《封神榜1990》经典之处就在于,对于原作的忠实复现。
电影《封神第一部》也涉及到了引发天怒的缘起。殷纣在狐妖的帮助下弑父杀兄登上王位,引发日食天谴。其实从这一设定就可以看出,电影《封神第一部》剧情冲突的缘起,就已经大为缩小到了人世间的“权谋”和“人伦”这两个世俗化的矛盾点。在接下来的情节中,儿子殷娇和殷纣的矛盾也进一步强化,东方式的“宫廷歌剧”味道开始弥漫出来。而本来掌控人类蝼蚁命运的漫天神佛,则被动的被裹挟其中。
这种架构的坍塌,影响到了正邪对立双方势力的塑造,都没有形成合力,当然也没营造出敌对双方对阵的张力。只图王权的殷周真是孤家寡人,仅有个狐妖相陪。神恶之呢?亲离之呢?邪神一方只有个申公豹,杂耍自嗨。
天人交战,化作鸡毛狗血。
故事架构大为坍塌,角色腾展的空间同样大幅度紧缩。
原著小说中睥睨天下的王者殷纣,成为弑父杀兄的奸雄,权欲熏心奢求长生甚或杀子,上演又一场“菊花残满地伤”的戏码。酒池肉林、炮烙之刑、嫉贤妒能,等等这些在狐妖蛊惑下将殷纣一步步逼上人神共愤众叛亲离的重要戏码,概无上演,对于“封神”宇宙架构、对于角色的塑造来说,实为极大损失。
亦因于此,空间的大幅缩小,东西南北各路诸侯、世子皇后等皇家贵胄等等戏份大幅压缩,都成了一闪而过的可怜的NPC工具人,送上人头即可。四大诸侯密会后在宫廷即死,姜皇后与狐妖水池双修即死,西岐未来英主伯邑考为殷纣吹完一次笛子后惨死。七窍玲珑心的比干大夫已然擒妖在手,占尽优势非要自剖,尬死!
为了缩减角色时间,不按逻辑,不在乎角色弧光,实为最偷懒最为草率的处理方式。
角色处理已然如此,剧情推动同样让人如鲠在喉如芒刺背如坐针毡。父子权谋全新的故事架构,已然处理的云山雾海,要熟悉小说故事的观众颇费心思从断言残句中屡出一条灰线来,已然不友好。读过小说的没读过小说的,都无法凭对小说故事的记忆,或是凭借剧情逻辑的推断能力,来预判下一场景、下一登场角色、接下来的剧情,更是难上加难。最终各位看官只能放弃任何的思绪,摒弃一切的思维训练或者认知,进入一场无思维无逻辑无常理的煎熬之中。
以故事的凌乱和无逻辑,如此全新的创作模式,适合疯癫至极的无厘头,如《大话西游》。而不应该用于正儿八经的昏言妄语,将大银幕前观众的观感视若无物。
世界架构的坍塌,剧情凌乱的推进,角色NPC的尴尬,如果都是因为“创新”而引发的波及,无奈的权益之举。那么
“疯”到天尽头的魔改设计,近乎要将《封神第一部》这部电影推到漫天神佛的眼前,来祭天了!
冀州候苏护化身游牧蛮夷造反!
《封神演义》原作殷纣朝拜女娲题诗“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引得天神大怒,女娲方才派遣狐妖迷惑纣王毁殷商500年基业。费仲尤浑献计殷纣选美要纳冀州候苏护之女苏妲己进宫伴君,方惹苏护题反诗“冀州苏沪,永不朝商”。电影中毫无理由直接将苏护设定为叛臣,少了苏护及苏妲己的角色悲剧色彩的设定。甚至将冀州设定为冰天雪地的边塞牧野(冀州和殷墟仅隔200公里)、能文能武忠义千秋的苏护定位为“憨”将,意欲何为?
各诸侯向殷纣献子为质。
周郑交质开启先秦时期特有的质子互换制度。文史学家马非百先生所著《秦集史·质子表》记载说“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凡六见焉”,“战国二百五十四年,凡二十四见”,整个春秋战国时期一共不到500年的时间,一共发生30起质子交换的活动。 春秋战国质子交换通常以“平等性”“双向性”为主,各诸侯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为了防止一方肆意挑起战争,以质子作为筹码来相互牵制。电影《封神第一部》里质子设定,当然是为了考虑青少观众的观影兴趣点和剧情的进一步的设定。组队燃情看点,除了前面已加分的开场马踏烈焰场景,容貌吸引、缠腰战舞,同袍相恨相杀等商业考量;于商业化开发和市场受众兴趣点考量这两个层面来说,在创作层面有此必要。
一个最大的时间线上的BUG!文王拘,而演周易。直到被殷纣释放后再遇雷震子相救,西伯侯被殷纣囚禁了7年!殷娇抓狐妖及一众质子们的戏份往来纠缠,容颜未改,剧情未进,7年哪里去了呢?
西伯侯姬昌被囚隐忍吃儿子伯邑考制肉醢(肉酱)一场戏。原著小说中,西伯侯姬昌被囚,狐精献计纣王屠伯邑考制肉醢(肉酱)相献,西伯侯姬昌早已窥破实情,为了保命依然感恩而食。而电影中确由纣王相告,西伯侯大怒欲与之肉搏!悲情色彩呢?窥破天机的能力呢?纣王看你如此搏命能放你回西岐么?(还真放回去了)
救殷娇,劫法场!延续父子夺位设定,在偏离故事的大路上一路狂飙!
一对一PK,纣王败于姬发坠楼而死。狂飙到找不到方向。
彩蛋中,狐妖舍身成魂舔活纣王,王者归来!
彻底疯了!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鱼竿弯成了那样,这鱼肯定比寻找梦熊前来拜相的西伯侯还要肥!
彻底飞了!
小说《封神演义》骨子里其实是一出悲剧,像纣王那样的一代天骄,如果惹怒了天神也只有死的份。归于一个朴素的道理,就是“认命!”然而过程中的人神大战,各路大神的联盟群殴,让每一个人的人生神命都多姿多彩,这是《封神演义》这部小说既有冥冥中既定的宿命、又有与天斗与人斗其乐无穷的看点和魅力。
只可惜,《封神第一部》作为这次进行电影改编的一次尝试,“封神”宇宙的第一部,在影像的产品层面来说,确实凸显出了诸多的问题,接下来的两部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历时10年、耗资30亿元打造,有如此充足的时间和雄厚资本的支持,应该让我们看到当下国产电影制作工业的真实水平。
希望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封神三部曲》,成为一部真正推动电影产业化大进一步的产业重器。
【免责声明】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