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30年最好的年代剧排座次:《人世间》第十,《父母爱情》第二

时间:2024-08-13 10:23:00编辑:coo君

近些年,电视剧市场,迎来了空前的繁荣。

口碑上,佳剧频出,尤其在2021年前后,豆瓣9分以上的剧如潮水般涌现。

类型上,无论是历史剧还是战争剧,都有不少吸引人的爆款,同时将大家对国剧的期待,拉到一个难以想象的高度。

对比众多电视剧作品,番茄君发现,“年代剧”这种类型,往往更容易出现黑马,也更容易引起观众共鸣。

多数年代剧,都能以小见大,从普通个体的命运中,展现时代发展的洪流,还原一段时期普通人的真实面貌。

今天,番茄君就盘点一下过去30年中,最好的十部年代剧。

排名依据豆瓣评分和观众评价,话不多说,我们从第10部开始:

2022年《人世间》的横空出世,几乎改写了这些年对国产剧的综合评价。

作为一部58集的年代大剧,《人世间》受到了各个年龄阶段观众的喜爱,掀起了一波又一波观剧热潮。

除了演员、编剧、导演以及镜头语言等基本盘,在故事呈现和意义上,《人世间》超出其他剧一大截。

它之所以能让观众感同身受,是因为选取了一个真实且自然的叙事角度:周秉昆

全剧是从最“窝囊”的儿子周秉昆开始讲述。

周秉昆的经历,最像普通人的真实经历,他生命的过往、对双亲的陪伴以及真实的特质,符合大多数观众对那个年代普通个体的认知。

很多人从周秉昆的生命历程中,看到了自己。

通过周秉昆,《人世间》对人间的情意做了深刻且具体的刻画,包括周秉昆和妻子郑娟的爱情,周秉昆和父亲母亲的亲情,以及或慷慨大气,或抠门狭隘的邻里矛盾与哥们义气。

小人物的生活,让大家看到,真正爱的意义不是子女飞黄腾达,而是承欢膝下相濡以沫。

而邻里的嘴脸,也没有避讳人性自带的丑恶。

剧的进程中,穿插着国家大事对普通家庭的影响,也摘除了时代的滤镜,只从个体的角度出发,探讨这些事件对普通人人生状态和际遇的影响。

那一个个鲜活且具体的人物,就是《人世间》最大的注脚,也是它真正成功的原因。

《金婚》是一部只要提及年代剧,就无法避开的经典电视剧。

2007年《金婚》播出的时候,创下收视纪录,甚至同期拉低了全国的离婚率。

《金婚》真正优秀的地方,不是赞扬爱情的伟大,而是将婚姻里长达50年的鸡零狗碎和一地鸡毛,都拆开揉碎了给观众看。

它没有只停留在对佟志和文丽刚开始的热恋、浪漫和美好中,而是以此为起点,以时间为尺度,慢慢去丈量婚姻的意义。

佟志和文丽真正爱过,也真正吵过,他们会因为家庭生活、婆媳关系、事业、小三甚至子女感情争吵,似乎任何一件事,都能成为他们吵架的契机。

但整部剧中,两人都没离婚,虽然浪漫失去了很久,但两颗心却越来越近。

《金婚》中没有完美的人,但每个角色却又丰满而真实,它融合着那时的社会问题,探讨着那时的社会命题,同时也讲述着经营婚姻的真谛。

在年轻人都自命不凡,不相信爱情,恐婚恐育的当下,《金婚》或许也值得00后们欣赏品味。

因为那里面包含着成长,包含着认知,也包含着中国人最朴素的婚姻哲学。

跟很多年代剧比,《大江大河》有其独特的优势。

因为成片在2018年,所以《大江大河》中所蕴含的时代变革,已经是从农业向工业甚至向信息时代跃进了。

这就注定了,它在观感上,相比于其他家长里短的电视剧,会多一层工业包裹的厚重感。

而剧中的人物,几乎都有其代表的阶层,比如宋运辉代表着底层出身的企业成功者,雷东宝代表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奋斗者,杨巡代表着个体经济的奋斗者等等,让我们看到他们,似乎就看到了周遭的一些现实人物,颇有感触。

另外,在内容深度上,《大江大河》将剧的内核,完全融入到了人物的成长和转变中。

代表人物就是宋运辉,从开始不屑于权术的大学生,到最后熟练使用权术的管理者,这里面的社会现实价值,其实很值得职场人参考。

对番茄君来说,《大江大河》有一种自带工业文明的宏大感,剧中小人物与时代变革交相辉映的故事,甚为吸引人,尤其对经历过巨变的我们这一代来说,能真正对这种变化感同身受。

番茄君希望,大家可以把《平凡的世界》和《大江大河》结合起来观看。

《平凡的世界》以孙少安、孙少平两个农民兄弟的命运为主线,为我们展现了1970年代中,农村年代一代追求理想和爱情的故事。

短视频大火后,“西北锤王”孙少安曾凭借“我锤死你”的梗火遍全网,这也是《平凡的世界》旺盛剧作生命力的体现。

相比于他陕北风味浓浓的口头禅,这部剧的精彩程度,则更为耀眼。

《平凡的世界》制作十分精良,尤其在对农民气质的呈现上,有王雷和袁弘这样的演员打底,真实感力透纸背,为了让观众沉浸在陕北农村的氛围中,整部剧都用方言呈现,就连滤镜也有一股浓浓的乡土味,沉浸感十足。

细心的观众应该可以发现,随着年代的变化,剧中出现的标语都是随之改变的,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剧组的用心。

制作的精良,带来的是内核的清晰,剧从不同的维度出发,将剧中几个年轻人的命运串联在一起,叙事细腻入微,呈现丰富生动。

当我们跟着“西北锤王”,完成改变和成长的时候,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人民生活的变迁,便如同画卷一样徐徐展开,这也是好的年代剧独有的魅力。

豆瓣9.2,仅有24集的年代剧中《大染坊》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大染坊》精简的剧集数量和扎实的剧本厚度,似乎在告诉我们,当下有些剧的注水是多么严重。

作为年代剧,《大染坊》所涉猎的元素很多,既有乞丐变身商业大佬的爽文情节,也有商战、文化、山东地区风土人情的娓娓讲述,称得上当年国剧中的佼佼者。

虽然从现代的视角看,主角陈寿亭颇有点爽文男主开挂的意味,但放在当年的文艺语境下,这是难得的好作品。

《大染坊》之所以成为爆款,核心就在于对主角的塑造,陈寿亭是个知恩图报,有感情和能力,又有经商手段和手腕的人,在那个年代,他似乎是一个完美且正派的职业经理人,而这样的鲁商形象,也让观众眼前一亮。

作为民国商战片,《大染坊》中有不少浅显易懂的职场道理,虽然很难做到,但放在当下,依然受用。

而民国生意人的一生,似乎也被《大染坊》做出了精准的描述和刻画,国家弱个人强,或许注定是一个悲剧,这也是不少观众看完整部剧心生的感慨。

从《大染坊》我们不难知道,即便是家国天下的史诗,用24集也足足够用。

豆瓣9.2,《山海情》上打着“扶贫剧”的标签,这劝退了不少人,但因为这个标签错过首播的观众,也会因自己的武断而懊恼。

《山海情》兼具年代剧、扶贫剧和科普剧的特性,并不是单一的剧集类型,但偏偏这样的杂糅,让它展现出了极强的生命力。

它仅用23集的篇幅,就为我们展现了那个上世纪90年代连吃饭喝水都困难的“西海固”地区,这样的风貌,打破了很多人对西北的认知。

这个地方虽然穷、困难,但并不缺激情与活力,剧开篇短短几个镜头,就牢牢抓住了观众的眼球,尤其是众人奔向火车的质感,将穷苦孩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得灿烂且热烈,有种看姜文电影的感觉。

而兄弟之间、恋人之间微妙的情愫,又通过这样一个镜头,尽数展现了出来,这就是《山海情》镜头语言的魅力。

可贵的是,《山海情》不着力于一味卖惨,而是将苦作为一种动力,将苦中作乐作为一种调和剂,将人生的百态、交加的悲喜,都融入到这个大时代对西海固这片土地的改变中去。

另外,《山海情》还塑造了不少丰满的人物形象,除了马得福兄弟,以水花和麦苗为代表的的女性群体,才是《山海情》关于人性真正的表达。

虽然剧发生在一片陌生的土地上,但看到这部剧的人,似乎对这片土地都有了莫名的情感。

《山海情》打破了地域限制,将鲜活的力量融入到了人物微小的细节和肢体语言中,从而将整部剧,推向了风起云涌的大时代。

有观众评价:那些在荒芜土地里种出梦想的人,谱写了真正的英雄长歌。

李幼斌有两个最为经典的角色,一个是《亮剑》中的李云龙,一个是《闯关东》中的朱开山。

世人皆知中国历史上的四大人口迁徙:出塞北、下南洋、走西口和闯关东。

“闯关东”这个名词之所以出名,与这部剧关系很大。

作为52集的史诗级年代剧,《闯关东》的成功,自然与演员、导演和前期大量的工作不无关系。

但抛开技术原因,《闯关东》之所以火,还是因为这部剧以年代剧的姿态,用朱家一家人的经历,诠释了中国人观念中,对“家”的执念。

片尾曲名为《家园》,呼应的就是这一内核,而朱开山独闯老金沟,不就为了“置几垧地,建一个家”。

《闯关东》中所有人物的动因,都与维护家、保护家人有关,且更注重具体人物的成长和变化。

即便剧中的传武和鲜儿,其命运也和“家”字不无关系,电视剧中,每个人物都代表着不同年代的人群,而在特定的年代历史下,这种对中国人朴素家庭观念的戏剧化呈现,显得尤为可贵、真实。

朱开山起起伏伏一辈子,核心观念不过一句话: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中国人对家庭的重视,对亲情关系的珍视,以及对传承的渴望,都未曾变过。

2000年出神剧,这里面的佼佼者,自然是《大宅门》。

虽然坊间对《大宅门》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大家对它的尊重,这二十多年来从未变过。

《大宅门》也是继四大名著后,这二十年间,最多被提起的电视剧之一。

电视剧本身的质量怎么样,相信大家都有判断,番茄君不想再从意义或内核方面,来分析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剧。

光从一些侧面,就能看出《大宅门》这部剧的质量和号召力。

开机会议上,郭宝昌哽咽:《大宅门》不拍,我死不瞑目。谢谢各位了!

从拍摄的时候《大宅门》就透着一股人情味在里面。

要知道,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张艺谋,在剧中客串了李莲英一角,还是分文不取,自掏腰包。

除了张艺谋,五代导演中的佼佼者陈凯歌,姜文,田壮壮、何群等也出演了《大宅门》。

张丰毅、宁静、李雪健这样的大牌演员,也都贡献了短暂且精彩的表演。

为了演《大宅门》,老爷子刘佩琦推掉了12部戏,斯琴高娃一个月狂减80斤,蒋雯丽因火钳烫头,差点毁了一头秀发……

而作为导演和编剧的郭宝昌,原创故事稿件,更是被毁了三次,直到第四次,也就是他54岁的时候,剧本才得以创作出来。

这些人,为什么为了《大宅门》倾尽心血,也在所不惜?

因为《大宅门》,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了当时封建大家族的真相。

有光明,也有阴影,在宗族体系的巨轮之上,有人被碾压致死,也有人飞黄腾达,走上了康庄大道。

有人说,它既立足于一个时代,又超越一个时代。

这一点,番茄君是认同的。

无论是电视剧层面还是艺术层面,迄今为止,很少有电视剧能媲美《大宅门》——这也是17万人为它打下9.4高分的原因。

同样是讲爱情,同样是高分剧,《父母爱情》和《金婚》两部剧的本质,其实是一样的。

它们之所以有相似的高评分,主要是因为,它们都以某种犀利的视角,穿透了爱情和婚姻的本质。

《金婚》的着力点在鸡零狗碎的不断重建;而《父母爱情》,则在最为温暖的底色。

《父母爱情》中,安杰与江德福似乎很少争吵, 他们的争吵,总是带着一种亲昵的戏谑,这让他们的矛盾,反而给人以“秀恩爱”的错觉。

女生觉得,江德福不是一个油盐不进的大男子主义,而是能听从资本家大小姐的意见,发自内心尊重另一半的灵魂伴侣。

男生觉得,江德福有气度和担当,胸襟开阔坦坦荡荡。

很少有一部剧的男主角,能同时让这两类观众都觉得好,而江德福似乎做到了。

从他的视角出发,再看他的伴侣,他的五个孩子,他的亲戚好友,一部关于婚姻、家庭、亲情的画卷,也就此徐徐展开。

而《父母爱情》更好的一点在于,它不仅凝结了老一代人的记忆,而且将这种集体记忆,一直贯穿到了80后甚至90后。

婚姻中的尊重理解、包容扶持、相濡以沫,是不以年代为改变的。

在这一点上,《父母爱情》给动不动情感出轨的现代爱情剧打了个样。

原来爱情本来就不复杂,只是当代人,把它搞复杂了而已。

真正向往爱情的人,就应该多看看《父母爱情》这样的剧,才能明白真心的爱,一直是向阳而生的。

世人皆知张艺谋的电影《活着》,但这部33集的电视剧,却鲜为人知。

但依旧有两万多观众,给它9.5分的评价,让它在近30年的年代剧中脱颖而出,成为“剧王”。

或许不少观众都没看过《福贵》,那它真的值这么高分,这么高评价吗?

在番茄君看来,值得。

而两部《活着》的改编,主角福贵,都是由“笑星”饰演,影版是葛优,剧版是陈创

大家对这个名字或许不输,但提起《魔幻手机》中的哮天犬,大家应该都有印象。

陈创的福贵比起葛优,虽然没有那般精湛的演技,但依旧有自己的风格,两位主角各有特色,番茄君在这里就不一一分析了。

这部《福贵》为什么好?主要有两点原因。

一来,《福贵》保留了原著的精髓,又做了充满希望的改编,在保留原著内核的基础上,让人不那么苦,也不那么辛酸。

二来,《福贵》篇幅长,有更多的细节值得玩味,有更多的人物值得品读,《福贵》篇幅不小让整个故事更为连贯,没有跳跃感,后面的结局也更有说服力。

所以剧版《福贵》的张力,是超过影版的。

当然,具体怎么样,见仁见智,番茄君也不好说什么,但这部剧,是近30年间最被低估的一部电视剧之一,大家如果有空尽可去刷,绝对会有不一样的体验。

从93年到现如今的30年间,是我国文艺作品井喷的年代,不少优秀的文艺作品齐齐涌现,让人目不暇接。

希望往后的30年,也能有这么多的好作品,也希望30年后再盘点的时候,能有更多待选的作品,让番茄君好好纠结一把。

事实上,所有年代作品之所以好,都是因为我们从剧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这影子或明或暗,似乎一直在那里,引领着我们的生活。

初看不知剧中剧,再看已是剧中人。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被生活温柔以待吧。#娱评大赏#

(电影烂番茄编辑部:淼淼)

上一篇:2024还剩这些重磅新车,自动驾驶越先进,续航就会越短?

下一篇:抓住“黄金三分钟”,防范汽车自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