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微短剧,时机成熟了吗?

时间:2024-08-15 07:12:00编辑:coo君

“AI+微短剧”,又在这个夏天成为热词。近日,抖音和快手先后上线了两部AI微短剧《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和《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前者是科幻题材,后者是奇幻。值得关注的是,这两部微短剧均无任何实景拍摄、也无真人表演,是纯粹由AI生成的作品。

与此同时,上海广播电视台也于近日推出多部《因AI求真》系列剧情公益广告,视频内容均由AI生成。刚在上海结束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ChinaJoy)亦首度举办短剧创新论坛,关注短剧与技术科技融合的多种可能。

AI微短剧,时机真的成熟了吗?

AI微短剧上线抖音、快手

打开抖音或快手,平台上的“首部AI短剧”各自吸引不少观众。《三星堆:未来启示录》由AIGMS制作中心联合抖音、即梦AI生成式人工智能创作平台出品并制作,是平台首部AI科幻短剧集。作品入选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第三批推荐目录。截至目前,该剧传播总量超过1.4亿,其中抖音总播放量达1.35亿,跻身抖音短剧最热榜前五名。

快手上线的5集微短剧《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讲述了少年行舟踏上救母之路的故事。作为一个奇幻故事,AI在剧中大胆地创造了九婴、嬴鱼、鲛人、水神共工、火神祝融等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及异兽形象,截至目前站内播放量达5243.6万次。“这部剧是快手星芒首部AIGC全流程定制短剧,它没有任何的实景拍摄,由快手星芒和可灵大模型一起打造完成。在整个工业化生产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技术的革新带来了很多超乎想象的震撼。”快手文娱业务部星芒短剧业务负责人王海月介绍,整部剧从确定要做剧本的打磨,到跟可灵一起完成内容的输出,再到正式上线,不超过两个月,“短剧上线时,我们在北京电影院举行线下观影会,很惊喜地看到它的内容高清度和画面扛住了电影院的镜头。”

毫无疑问的是,AI在提升影视制作效率、降低成本方面,显现出了效率优势;尤其是在奇幻、科幻内容的宏伟想象上,展现出了人工智能的创造力。去年年中起,博纳影业开始筹备AI工作室,今年年初,AIGMS制作中心正式成立,并于今年2月启动制作13集科幻短剧集《三星堆:未来启示录》,每集时长3-6分钟不等,共历时5个月。剧里,《山海经》中与巴蜀有关的奇景、神兽,比如夔牛、凤凰、鹿蜀、饕餮、开明兽等,均运用AIGC技术展现。

除了影视机构,电视台等传统广电媒体也在利用AI工具加速转型。近日,继发布中国首部AIGC系列公益广告片《因AI向善》后,上海广播电视台又相继发布了4部《因AI求真》系列剧情公益广告。其中,小荧星《因AI求真·世界因你不同》聚焦热带雨林中的科学探险,以孩童视角,通过AIGC技术描绘出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科学探索画面。长三角之声《因AI求真·江湖谣言不可信》,则用AI生成动漫画面,以江湖术士售卖假药反遭报应的故事为蓝本,揭示信谣传谣的危害性。

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总编室主任汤砺锋介绍,“因AI”系列的所有短视频均以上海广播电视台自主研发的AIGC应用集成工具Scube(智媒魔方)为主制作而成。“AIGC降低了视频创作的门槛,‘因AI’系列是4个不同的团队制作的,每个视频从脚本到生成视频,差不多花了一周时间,在时间成本上比以往节约了很多。”在他看来,从广电领域来看,AI已经覆盖了采编播存发所有的生产流程。以本次奥运会转播为例,通过乒乓球和射箭AI数据采集和虚拟化呈现,能够实时追踪和分析乒乓球的轨迹、落点、速度、转速、转向等关键参数,精准捕捉箭矢的飞行轨迹、距离和风速,并通过3D动画、MR等技术呈现给观众,为观众提供专业的AI技战术分析。

微短剧是同名电影的“预演”

“微短剧的一个重大特点是‘直给’,当下倍速文化,年轻人越来越没耐心了,你需要更加地直给,而人物意义上的直给就是标签化、更加典型化,要有剧情的冲突。”上海大学温哥华电影学院副院长陈晓达认为,微短剧是当前碎片化娱乐时代典型的内容形态,“随着智能终端化的出现,必然导致载体变革,而且它是小体量的内容和互联网运营的产物。同时,从AI剧本到虚拟制作,或者AIGC和真人联合表演等,技术的探索正在为微短剧制作降本增效。”

“短剧适合的类型,比如科幻类、灾难、战争、历史、恐怖等,都是以往影视剧里的大制作。”博纳AIGMS制作中心负责人曲吉小江介绍,《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其实是2022年立项的同名电影的预演,“电影可能是七八亿元的投资规模,我们想在下半年电影正式启动之前,做一个预热IP,这就是我们的微短剧”。《三星堆:未来启示录》第二季目前正在制作。从这点来看,AI微短剧的推出,不仅具有展示创新技术运用的功能,也与影视公司的原有IP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我们有‘三步走’计划,从短剧发展到长剧,再发展成电影,希望未来有机会发展成游戏。以AIGC微短剧为起点,撬动电影产业IP蓬勃发展。”

在曲吉小江看来,“做影视苦于可用的头部演员太少了,每年我们所有的头部项目都在争抢不超过十个的头部顶流,希望通过一部部的微短剧、一部部的制作,让这些虚拟角色成为将来能够用的演员。”

她透露,AIGMS制作中心正在进行视觉大模型训练,也开始了艺人角色的养成开发,“博纳电影工业化制作加上先进的AI技术团队,实际上在做的事情是明星的数字分身、批量的人才储备、虚拟人表演训练、AI教育基地技术支持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部署以及系列IP开发。”

曲吉小江说,博纳也在布局线上好莱坞,通过短剧生成数字资产,在古文明和未来的宇宙里建一个孪生地球,“我们有一个‘古文明与未来’系列的IP开发计划,包括古文明科幻、历史幻想、宇宙科幻、军事科幻和灾难神兽等题材。比如我们用数字技术复原的三千年前的古蜀国,它就是一个云上拍摄基地,将来如果还有巴蜀文化的剧作,我们的线上拍摄基地就可以出租了。”

不能忽视对AI使用规范的探讨

从用户反馈来看,观众对于AI微短剧这一新物种总体接受良好。在《三星堆:未来启示录》与《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的评论区,不少网友肯定了AI在画质、特效上的展现能力,认为“远超预期”。有网友表示:“这是我看过的第一部由AI生成的短片,希望以后的人工智能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另外,AI短剧也面临AI感很强、叙事不够流畅、人物神情僵硬、表现不自然等问题。在AI生成真人视频方面,有使用过“图生视频”功能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来看,AI依旧不太稳定,容易出现脸部畸变等问题,“相较于真实的人物对话,或许让AI生成想象中的生物、奇珍异兽或者是夸张的画面要容易得多。但这些技术局限,或许就是未来技术发展的突破点。”

长三角之声《因AI求真·江湖谣言不可信》以江湖术士售卖假药反遭报应的故事为蓝本。

“现实世界没法实拍的内容,用AIGC相对容易实现,比如科幻、远古神话类的内容。”汤砺锋说,从目前AI微短剧、广告片的效果来看,AI尚未达到完全“以假乱真”的程度,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AI感”有点重,“问题不在于画面的感官,而是对物理世界的模拟,比如倒一杯水,水流的速度、形态会受到物理规律的影响,但AI生成的视频里,水可能是垂直往下倒。AI生成的世界和我们所存在的真实世界还是有差别的。”但他对AI的未来发展保持乐观态度。“AIGC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一些科技进步的速度是按年、十年来计,而AIGC的迭代速度是按小时计。它甚至可能跟‘电’一样,变成我们无法离开的工具。”

目前,上海广播电视台提出了“SMG in AI”的主攻方向。汤砺锋认为,在各平台、媒体机构都大力发展AI工具的同时,不能忽视对AI使用规范及媒介伦理等方面的探讨。“我们内部已经有针对AI工具的使用规范,科技界、业界、学界也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共识,AI作为一项工具,整体应该是向善的,符合人类的价值观。”他介绍,目前业界最关注的使用伦理是“真实性”,“我们要求在AIGC生成的产品、音视频中,要有显著的标识,这是基于对深度伪造的对抗。”

东方卫视《因AI求真·天问》,以中国古代科技幻想与现代航天技术为灵感源泉。

另一个浮现出来的问题是版权。“AI所使用的语料库,来源需要清晰。”他介绍,日前作为转播方与版权方签订转播合同时,对方就要求所有视频内容不能作为训练人工智能的语料库去使用。“AIGC会对整个生产流程、人员思维进行重塑,不管是商业大模型,还是媒体开发的中小模型,其中都蕴含价值伦理。比如数字孪生版的全红婵,如果变成二次元作品里的形象,版权归属该如何界定?这些都是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

上一篇:在泰国的中国汽车厂里,我听到了一些“碎我三观”的秘密……

下一篇:重温上海解放的浴血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