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充满争议的音乐巨星的故事:“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燃烧殆尽”

时间:2024-08-17 01:41:14编辑:coo君

“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燃烧殆尽。”

或许,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在一首中文歌中,但实际上,这句话最早出现于尼尔·杨的歌词中,最终因科特·柯本在遗书中对其的引用,成为世间所流传的名句。

科特·柯本(Kurt Cobain),美国摇滚歌手,Nirvana(涅槃乐队)的主唱兼吉他手、词曲创作人

这一年,科特·柯本27岁,在被胃病和药品反复折磨后,他决定离开这个世界。

对于这件事,他很决绝。

最终,他如愿在1994年的4月5日告别了这个世界,甚至没有等到他的女儿弗兰西丝·宾恩·柯本(Frances Bean Cobain)的两岁生日——似乎在他眼里,没有自己,女儿或许会过得更好。

我有一个女神般的妻子,她野心勃勃,充满同理心。我还有个女儿,她总能让我想起我曾经的样子。她满载着爱和欢乐,亲吻着每个她遇见的人,因为所有人在她看来都是好的,都不会伤害她。这让我惊恐万分,几乎动弹不得。一想到弗兰西丝可能会变成像我一样可悲、自毁、走向死亡的摇滚乐手,我就难以容忍。

我的生活很好,非常好,对此我很感激,但从 7 岁以来,我就憎恶这世上所有人。这仅仅是因为人们似乎很轻松地就能友好相处,怀有同理心。同理心!或许我只是太爱人们,也对人们共情太深了。我从翻江倒海的胃里感谢你们过去几年来的来信和关心。

我实在是个反复无常、喜怒无常的巨婴!我没有任何激情了,所以记住,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燃烧殆尽。

一面是被粉丝追捧的知名乐队主唱,一面是心理几近崩溃的“瘾君子”,这种割裂的形象却成了科特·柯本的一生。

把时间拨回到最初,或许那才是悲剧的开始。

1967年2月20日,科特·唐纳德·柯本出生于美国华盛顿州的阿伯丁,这座城市,虽曾繁荣一时,但在他出生时早已落败,而父亲唐和母亲温迪,以及整个家族的人,虽然对他的诞生欣喜不已,但因财务状况而带来的麻烦已然冒头——

他对父母之间日益增长的矛盾也很敏感。科特人生的最早几年,家里还没有多少争吵,但父母间似乎也没有多少爱。像很多年纪轻轻就结婚的夫妇一样,唐和温迪被生活琐事搅得晕头转向。

孩子成了他们生活的重心,在生小孩之前生发的少许浪漫情愫也很难重燃。经济压力让唐筋疲力尽,温迪则焦头烂额地照看两个孩子。他们的争吵渐渐多起来,并开始在孩子面前大吼大叫。“你根本不知道我工作有多辛苦。”唐冲温迪尖叫道,温迪也用类似的话反击丈夫。

尽管如此,科特·柯本还是度过了一个不错的童年,他开始爱上音乐,还拥有了想象中的朋友“波达”,在父母稍稍闲下来的时候,还会一家人出去度假。

而这样的时光终究还是过于短暂,8岁的柯本还可以在迪士尼乐园里做一个爸妈爱着的,无忧无虑的孩子,9岁的他就不得不面对父母离婚的残酷现实了。

1976年2月,就在科特过完9岁生日的一个礼拜后,温迪告诉唐她想离婚。

对科特来说,这是场精神上的致命打击——在他一生中没有任何其他事件能像这样对他人格的形塑产生影响。像很多孩子一样,他把父母离婚的创伤内化。

父母先前瞒着他彼此之间争端的严重程度,所以他根本不理解两人为什么分手。“他觉得是他的错,对此很自责,科特受到的心理创伤很大,他眼看着曾经信赖的所有东西——他的安稳、家庭和生活起居——在他面前被撕碎。”

那年 6 月,科特在卧室的墙上写道:“我恨妈妈,我恨爸爸。爸爸恨妈妈,妈妈恨爸爸。这一切都很可悲。

儿时的科特·柯本

如果说,科特·柯本的一生都充斥着悲剧色彩,那父母离婚所带来的幼年创伤可能就是一切的开始。

而后,在八年级时,这个男孩开始尝试使用致幻剂,并开始逃课,在家庭方面,虽然他的抚养权被判给了母亲温迪,但实际上他似乎更依赖父亲,还常常跑去和父亲待在一起,但最终,这段关系还是崩塌了。

如果,父母的离婚是他遭受的第一次精神创伤,父亲的再婚算第二次,那第三次也并没有因为命运的怜悯而晚到——母亲温迪也选择放弃了科特·柯本

这种感觉一次又一次地折磨着少年——没有钱,缺乏关注,就连爱也没剩下多少。彼时的他已经是一名高中生了,但因为落下的课程太多,使他无法和同班同学保持一致的节奏,最终选择了辍学。

幸好,他没有放弃音乐,开始与周围的人进行一些关于音乐的切磋,并开始了一些和音乐相关的练习——

科特这次用“事业”来定义自己的音乐表演,这点显示出他生活中唯一的乐观角落。无休止地练习开始有了回报。他以惊人的速度写歌,粗暴潦草地在笔记本上写歌词。

他学得如此之快,从他看到的音乐节目和听过的唱片中吸收了大量精华,你几乎可以看到在他的大脑里,一个计划正被拼凑出来。

他并没有集中心思去组建一支乐队,因为当时没有固定成员;相反,沉浸在自己蓬勃创作中的科特,同时编排了三四种人员组合方式。

而后,科特·柯本开始和克里斯特开始和当地社区一个叫艾伦·布尔克哈德的鼓手一起组乐队,虽然没有名字。克里斯特弹贝斯,布尔克哈德打鼓,科特担任吉他和主唱。

少年时的科特·柯本

这也是涅槃乐队的雏形,是科特首次尝试做一个乐队领头人。虽然这个雏形差点儿在开始前就夭折,但几经周折之后,终于通过了一首《镇静剂》开始了处女秀,自此,科特·柯本也正式踏上了他的摇滚乐之路。

关于科特·柯本成名前的经历说到这里,其实已经聊过他的半生。

可能对20岁,刚刚建立了自己乐队雏形的科特·柯本来说,他或许有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摇滚乐手,但没想过自己的名气会一再攀升,最终甚至被名气所困。

而这一切,似乎从他的童年开始,就注定要走向“纵情燃烧”的那一刻。

而接下来的辉煌与陨落,就交由读者自己去一一探索。

在这位摇滚巨星离开我们三十周年之际,雅众文化协同中信·回声,再版了这本权威传记《重于天堂:科特·柯本传》。

我们邀请到著名乐评人和从业者蔡哲轩老师对本书进行了全书的译校修订,当收到改得密密麻麻的稿件,以及一份40页的校对文档时,才感觉到重新投入人力和物力来进行的这项工作,是多么有意义。

蔡哲轩老师在完成修订工作之后感慨:“这是我纪念柯本最好的方式。”

蔡哲轩老师的修订稿

同样,重新走近他,了解他,也是我们纪念柯本最好的方式。

上一篇:5G规模应用还需迈过几道坎?

下一篇:《长相思》三驾马车:极致爱情、传统文化和东方美学|长相思|美学|古装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