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赛事接近尾声,南都邀请了五位文化界人士,分享他们“体育+文学”的双料见解,他们或迷恋足球,或崇尚跑步,或从小擅长乒乓球,或有着深刻的“奥运情怀”,但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身份:写作者。
杨克:“当世界纪录被打破,我们内心肯定比读一首诗还要激动”
我们读书那会儿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拿到世界冠军令我们都很振奋,所以一直都关注女排,小时候也打过排球,是二传手。乒乓球也玩过,中学加入了校队,所以我对体育一直都比较关注。
杨克,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我写过一首诗《一个人的奥运》,写的是第四届奥运会上的一个跑马拉松的,他是意大利的糖果商,并不是职业运动员,当他以第一名快跑到终点的时候,却在精疲力尽、神志不清的情况下跑反了方向,后面在观众的喊叫声提醒之后,才调头跑回去,路上还不断摔倒,爬起来又瘫倒在地,一路爬到终点。最后,是作家柯南道尔搀扶他走到终点的。虽然他丢了金牌,却有7万观众为他鼓掌,顾拜旦后来专门请人做了一个奖杯给他,“在奥运会上,参与比取胜更重要”,这句话刻在奖杯上。我当时为什么选择写这个人,为什么我不写那些成功的、获奖的,因为他最能体现坚韧不拔的奥运精神。
关于体育的中国文学作品,不得不提的是作家徐坤的《狗日的足球》,这是她的代表作,很有影响力。上世纪80年代有一些报告文学也令我印象很深,一个是赵瑜的《兵败汉城》,讲了国家队在汉城奥运会惨败的经历,很有冲击力;另一个是理由的《扬眉剑出鞘》,记录了中国女子花剑运动员栾菊杰获29届世界青年击剑锦标赛亚军的故事。电影方面,小时候就看过谢晋导演,刘琼、秦怡、曹其纬等主演的《女篮5号》,日本动漫《排球女将》也影响了很多中国人。近几年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也挺不错的。
体育为什么使我们喜欢看,因为人类世界就是有竞争、有搏击的,战争是一种形式,现在的世界很不安,战争总是给人带来伤害,而体育是人类比较文明的一种竞争、一种搏斗、一种争强好胜的心。体育总能使人产生激动,比如说当潘展乐打破游泳世界纪录的时候,我们内心肯定比读一首诗还要激动,虽然我也是诗人。
对于竞技体育来说,输赢的悬念也吸引着我们。为什么足球特别受欢迎?因为足球的胜负就在一两个进球之间,这里面的意外和偶然性很多,所以不能输了就大骂教练运动员,因为失败就是竞技体育的常态,并不是说实力越强的就能每次必赢,体育的魅力也恰恰是在这里。
陈崇正:“体育不仅强健我们的体魄,也在不断校正我们的精神”
现在多是在各种短视频里关注奥运会。印象最深刻应该是陈梦跟孙颖莎的比赛,可能也是网上热度最高的讨论。其中,我很开心在陈梦与孙颖莎的讨论中,听到了一种人间清醒的声音,那就是有网友评论“不要将饭圈文化带进体育圈”。娱乐圈的目标是娱乐,但奥运会需要的是更高更快更强,是挑战自我和打破纪录,更需要纯洁的精神坐标。
陈崇正,作家,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与体育相关的电影,我第一个想到的是《阿甘正传》,不能算是体育电影,但我相信每个人都会被阿甘的执着打动。还有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也非常令人感动。体育不仅仅强健我们的体魄,也在不断校正我们的精神。
日常生活中,我会打乒乓球,虽然动作不太标准。不过还是喜欢一个人能完成的运动,比如游泳和跑步。此前有养成跑步的习惯,后来习惯被改变,正准备重新恢复跑步,继续我的减肥大业。
陈侗:“在体育中,同样可以展开文学的想象”
我不爱体育,或者最终发现它真的不值得爱,是因为我觉得它太简单了。之所以觉得它太简单,凭据只有一个:就是喜欢它的人太多了。有一天,在顺德,几个年轻的朋友在开饭前说起了足球(或者是篮球?)的术语,意思是提问者一定能够考倒那个回答者,而后者并非像我一样是一个彻底的运动盲,可能多多少少还算得上一个实践者。坦率地说,在这一时刻,就像在那些装着看球的时刻,我不会再坚持我的关于运动是简单的事物的观点。这一认识其实也更早地出现在我的头脑中,帮助我带着极大的热情出版作家们涉及运动的书——图森的《齐达内的忧郁》和《足球》,艾什诺兹的《跑》。我记得我订阅过的《欧洲文学》杂志,有一期的专题就是“体育与文学”,我没有去了解它。但并不证明我瞧不起它,假如它不是体育+文学,我想我会喜欢的,肯定多过喜欢星际探索。关于这个,我可以用我为《摔跤吧!爸爸》而落的眼泪来做证明(相比之下,关于星际探索的影片总是对我起到催眠作用)。
陈侗,艺术家、出版人、博尔赫斯书店创始人、原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足球》[比利时]让-菲利普·图森 著 余中先 译;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8年2月版
《齐达内的忧郁》[比利时]让-菲利普·图森 著 宫林林 译;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4年11月版
我的作家朋友们,他们从体育中发现了文学,或者把体育做成了文学,但没有一个反过去把文学变成体育,这说明他们都是文学家,不是运动健将。就算图森逢球必看,他也不是足球的实践者,看完了,无论内心多么激动,他还是会离开球场的,就更别说他只字未提齐达内的专业表现,他在那天看到的,整个儿就是他自己——齐达内就是我!
我想,我没有错。就是说,在像体育这样的简单事物中,同样有着可以展开文学想象的成分,甚至比在其他本身就“艺术的”事物中更易于展开。既然我们可以写一片风景、写一个杯子,为什么不可以写体育呢?我们写体育,就是因为它足够简单,否则我们就都会去写数学家、哲学家了。众所周知,关于这类人的小说是少之又少的。
王威廉:体育文学,应是人与肉身生命的对话
我对奥运会的符号学很感兴趣。体育竞技在古代冷兵器时代是有实际意义的,但在今天,它的象征意义越来越浓厚。因为“后人类”的时代早已开启,人类的身体正在被技术所改造。而以奥运会为代表的体育运动则特别强调人类的自然身体,对兴奋剂的检测也是越来越严格。这套身体美学是古希腊时代建构的,奥运会将会是一次又一次的回眸与致敬。另一方面,恰恰是被很多人忽略的残运会实则展示了后人类的身体真相,人类在技术的辅助下,能够奔跑跳跃,越变越强大。
王威廉,作家,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创意写作教研室主任。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日]村上春树 著 施小炜 译 南海出版社·新经典文化2009年1月版
说到文学作家笔下的体育运动,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是我印象深刻的作品。他的长跑影响了很多写作者,让我们关注到文学生产的物质基础。身体不好,如何能写长篇大论?每个作家,几乎都有脊椎劳损。在跑步中,正如人在阅读中,是一种持续前行并不断折回与自己对话的过程。不过,我很少读到喜欢的体育类型小说。说到底,体育文学,应当是人与自己这个肉身生命的对话。
书籍方面我还喜欢英国作家麦克法伦“行走文学”三部曲,三本书,是长篇散文。电影方面,我喜欢的比较多,毕竟体育原本就是为了观赏而存在的。比如说关于赛马的电影《奔腾年代》,关于小地方越野跑的电影《麦克法兰》,印度的《摔跤吧!爸爸》,表现女性拳击手的《百万美元宝贝》,篮球方面的《绝杀慕尼黑》,都是我特别喜欢的电影。
英国作家麦克法伦“行走文学”三部曲。
“行走三部曲”[英]罗伯特·麦克法伦 著 文汇出版社·新经典文化
我个人来说,小时候短跑还行,在校运会上拿过名次,但现在早已武备松弛,在体育方面一无所长。但体育对当代人意味着健康的生活方式,于是也曾逼迫自己跑步,但未能坚持。目前喜欢的运动是散步和骑单车,这两种运动都特别有助于写作:一边在观察,一边在沉思,两者相辅相成,而且不至于累到气喘吁吁,大脑一片空白。
犀子:体育也无非是用身体在如同纸页一般的运动场上书写
本届巴黎奥运会上,我印象深刻的有三场:一、日本女足对尼日利亚女足,日本的田中美南和北川光进了两个非常精彩的任意球。现在是任意球技术没落的时代,足球缺少任意球破门,加上同场由两个不同球员进任意球本来就十分罕见,还是一个左脚一个右脚,实在是非常难得。二、网球男单决赛,高龄德约科维奇用意志弥补跑动能力的不足,靠强大的发球和前后调度连续两盘抢七战胜了年轻十几岁的阿尔卡拉斯,完成金满贯,令人钦佩。三、乒乓男单决赛,莫雷加德别出心裁地在台底搓下旋球上台,球高高落下,却直接旋回了莫雷加德这边,樊振东伸手到极限了也没够到,打完后二人都笑了,我也会心一笑,十分动容。在我看来这是职业体坛之巅少数彰显游戏性的时刻,相比于追金夺银和自我工具化,这才是真正的体育精神。
犀子,作者、拉美文学译者,多年足球爱好者,著有小说《空中花园》《链式防守》等。
我对奥运会的个别单项更感兴趣,对从什么角度分析奥运会却兴趣不大,因为我认为奥运会整体只是一个跟政治经济深度绑定的景观罢了,可以说在体育方面“不够纯粹”。也许人们更应该从美学角度切入,如今更像是一场演出的、存在观演关系的职业体育。体育明星们如今也更像是娱乐明星。此外,如果把巴黎奥运会开幕式视为一场“戏剧演出”,那么我对这一大型戏剧作品的背景、设计、流程、导播的介绍都会很感兴趣。我认为这场演出对以后的奥运开幕的影响可类比于法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说到作家笔下的体育,最早当然是中学语文课本里的史铁生《我与地坛》,提到对卡尔·刘易斯的痴迷。2007年有一期《世界文学》地理小说集萃,里面收录了一篇短篇《再见了,马拉卡纳》,讲述的是非明星球员的悲惨生活,印象很深刻。乌拉圭作家、记者,写了《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的爱德华多·加莱亚诺有一本充满怀旧之情的《足球往事》,读来令人亲切。法国新小说作者图森根据2006年世界杯决赛齐达内头顶马特拉齐的一幕写了一册《齐达内的忧郁》,广州的博尔赫斯书店可能还有零星存货出售,有机会遇见不可错过。
《足球往事》[乌拉圭]爱德华多·加莱亚诺 著 张俊 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 2014年6月版
乌拉圭诗人、作家马里奥·贝内德蒂也是足球迷,自己也爱踢,他写过足球小说《草坪》,但目前没有正式译本。乌拉圭短篇大师奥拉西奥·基罗加也是足球迷,写过足球短篇小说《前卫胡安·波尔蒂》,从用词“half-back”就可以看出这是多么古早的时代(距今百年的足球,当时还是127阵型到235阵型的过渡期)。阿根廷剧作家奥古斯丁·库萨尼的剧本《中锋死于黎明》,十足的经典,讲述了一位中锋在足球商业化时代如何牺牲生命反抗资本主义对人的物化:这部作品作于上世纪50年代,其实已经算是足球的黄金时代了,我很好奇,要是作者看到今天的足球商业化到了什么程度,不知还会写出什么(希望不要气死)。
英国作者尼克·霍恩比的《极度狂热》,讲述了自己作为数十年阿森纳球迷的故事,我这个曼联球迷读了也勾起心事、颇为伤感。广义来看,棋类也是体育,那么阿城的《棋王》和纳博科夫的《防守》都是此中经典。
《极度狂热》[英]尼克·霍恩比 著 沙迎风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年11月版
我们作为体育爱好者,容易仅仅把体育视为屏幕上看到的东西,或自己去进行体育运动时经历的快乐,而体育文学作者更多是从人性的角度,挖掘视野背后的那些盲点,体育行业的肮脏、运动员的人性、职业的艰辛,等等。我也期待在未来读到从更形而上的角度探讨体育竞技中的生命伦理,人的肉体和意志潜能,人的精神性的作品。
作为足球迷,我推荐的书是乔纳森·威尔逊的《倒转金字塔》,用讲故事的方式史海钩沉,讲述了足球战术的变迁,可以看到人类的创造力在这个运动中的集中体现。至于体育的形而上层面,强烈推荐费登奎斯的《动中觉察》,从身体入手改造生命体验。众多体育人的传记中,我只推荐一本意大利“忧郁王子”巴乔的《天上的门》,关于苦难和超越,宁静致远的精神性。
《动中觉察》[以色列]摩谢·费登奎斯 著 林若宇 曹晓东 郭建江 译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年3月版
电影方面,我推荐《挑战星期天》,关于橄榄球的电影,令我声泪俱下的一部,一个队伍中总有可怜人在做出透支生命的牺牲。《北壁》,关于登山的电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人类挑战自我和自然的形而上愿望就是在和死亡赌博,开始之前就已接受了死亡。日本足球纪录片《14秒》,2018年世界杯1/8决赛,日本队最后在14秒内憾负比利时,日本NHK电视台专门拍摄了这部纪录片,采访每个当事人,深入研究了那14秒究竟发生了什么,反映了什么问题,令人肃然起敬。故事片里,推荐很多人都看过的印度片《摔跤吧!爸爸》,还有关于自行车赛的《破风》,关于日本女拳击手的《百元之恋》。不能再联想了,打住。
足球纪录片《罗斯托夫的14秒》
我从小爱踢足球和打乒乓球,落得一身伤病,经过艰难复健,始终没有放弃运动,但后来在左膝半月板、前十字韧带以及左脚第二跖骨先后受伤的情况下,彻底远离了激烈运动。刚步入社会时还从事过体育行业的翻译,见识到光鲜体育背后的汗水、泪水和苦水。体育经历为我提供了无穷的精神力量,面对难处要顽强,绝不放弃,坚持拼搏和对一切可能性保持期待,遇到良机要果断把握、不可懒惰。
很多人认为体育青年和文学青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存在,但在我这里是合一的,来自体育的巅峰意识和行动力促进了文学创作的实现,而体育也无非是用身体在如同纸页一般的运动场上书写。在具体的文学创作或翻译过程中,体育锻炼的经历让我具备足够的耐力和对“基本功”的重视程度,相信只要足够努力和足够重视细节,做足够多的积累,灵感(机运)自然会降临。
还有就是切磋意识,我不喜欢争斗,但喜欢比拼,不排斥跟人比较,真心钦佩笔下有功夫的、作品出色的人的同时,会有不服输的心理,鞭策自己也做到更好。作为读者,也有点像球迷,别人看了的书,我也想看,不甘人后。还有就是挑战极限的习惯和心理,总想在下一个作品里超越自己,就像运动员想在下一次比赛表现得更好一样,由于文学生命比体育的职业生涯要长,因此也没有挑战年龄的限制,可以在有生之年永远挑战下去。这些我觉得都是体育带来的积极影响。
采写:南都记者朱蓉婷 实习生叶嘉怡
编辑:朱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