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一下就可以看到几乎每一个县城都有一两家影视公司。 但有的长期关着门, 也许开了一段时间就开不下去了。
这位朋友在边陲的一个省份,一个比较贫困的民族县, 开了一家影视公司, 从各种途径可以看到他正当30多岁的年纪,创业的好时光。 所以他也本身搞这一行,所以像清早的鸟儿早早的开始歌唱。
尽管从他这些年的成绩来看,仅有一部微电影获得了地区比赛的三等奖。 可能资金不足,拍的都是本县的一些行业的微型电影或者一些科技短片。
但是在今年2022成功的上演了一部哎70多分钟的网络电影。 反映本少数民族特别的故事。 他甚至叫苦,拍这部网络电影竟然是贷款了120万。
几个月的时光,一个大妈帮煮饭,就在一个风景点二三十个人转来转去。 成就了本县的第一部网络电影。
也成功的在一些视频平台播放,当然是要付费,才能观看呢。
现在他正在对他的影视公司的人员进行招聘买马。 看样子还是红红火火的做了下来。
行行业业有的人做亏了,也有的人发了,也有人说,任何行业就是一个金字塔规则。
大发特发的就是金字塔顶的那少数。 大部分的了都是垫底的。
小镇有几个送水工。 其中一个帮他的老表老板业余兼助。 他在一个私企,每天晚上看水泵,一个月有4000元。 白天呢有时间就帮老表老板扛水。 送的一桶水得两元钱,一天也可以赚个100来块。 在加上他的本职工作,那一个月下来也上了八九千。
他那个老表老板是个农民,买这个城乡养老保,都是最高档。一年6000元那一档。另外一个送水工原来包了一个国企送水。
后来企业改制,他被踢了出去。 有人就建议他熟悉客户,就另开门店,现在他单打独斗,跟着老婆两个人送水,兼其他服务业红红火火。
而其他曾经出现一段送水的小门店,却相继的取消了这个服务。 有道是那句俗话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有人粗略的观察,小小的上海影视公司竟然有几十家。大多都有项目,行业竞争激烈的程度可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