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博”的人|本届进博会5G业务需求历年最旺,上海移动保障团队启用更多新“武器”

时间:2022-11-13 06:55:48编辑:coo君

转自:劳动报

每年进博会都是通信保障技术的“大秀场”。五年来,上海移动积极采用多项新技术新能力,全力做好进博会通信服务保障。今年,随着场内各类5G业务需求增加,上海移动在往年保障基础上,创新开展5G高低频多制式协同组网,使进博会上各类参展人员的业务体验达到更优。

3月启动方案9月进驻现场

来自上海移动网络优化中心优化技术支持岗位的潘旭,连续五年进驻“四叶草”,是进博会通信保障“老将”。他告诉记者,11月1日起,他所在保障团队,就按区域划分以网格形式精准驻守前线保障点了,及时应对可能存在的各类突发问题。

潘旭每天的工作内容,包括执行每日优化验证及场景巡查计划,验证现场网络功能,同时还要落实前沿保障机房以及重点人流密集区域的网络保障、故障应急抢修等。

事实上,第五届进博会的通信保障工作早已启动。潘旭说,从今年3月起,我们就提前启动了国家会展中心场馆内的容量评估,仿真研究等用于支撑保障方案的编制,确保进博期间的网络容量和质量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同时,9月,我们保障团队就开始深入现场,每天至少12小时轮番开展建设项目落地推进及网络优化工作,组织进行全量小区参数核查及修改、清网排障、应急预案制定、推演及补充完善。

“不过,由于今年整体入场建设、优化较晚,我们作为无线保障人员第一时间与建设部门联动协同支撑,努力突破任务量大、施工难度高、优化时间紧等挑战。”他说。

对5G网络承载力提出新要求

今年的进博会通信保障在诉求上有哪些新变化?

第五届进博会参展的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数量以及展位面积均超过上届。对此,上海移动要进一步探索做大做强做厚5G无线网络覆盖。

“另外,相较于往年,全网的5G终端渗透率最高,5G业务需求最旺盛,因此对展区内5G移动网络的承载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潘旭解释道,为此,我们要提前启动容量评估,做好优化建设方案,提升网络容量、质量,确保现场用户感知。

而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做到多层组网干扰控制、安全可靠、多网管协同以及应对复杂人流潮汐效应,并让它发挥更好的效果,成了本次进博保障工作的难点。

针对这个问题,保障团队在网络优化设计预研期间,通过不厌其烦的讨论、修改、仿真、评估,并不断循环、反复修改设计方案,寻找网络容量和质量最优解。方案实施期间,潘旭和团队一起汇同设计施工单位,根据现场安装条件、测试验证等实际情况对方案进行微调,确保方案实施不走样,最终成功化解难题。

更多新“武器”投入使用

“我从第一届进博会开始就有幸能够参与到保障团队中,作为连续参与五届进博会保障的人员,对每一届的保障重点都感受颇深。”潘旭说,五年时间里,上海移动网络也在不断演进,保障重点也逐渐从4G网络迁移到了5G网络。

首届进博会上,上海移动移动开展5G网络先行先试,在主展馆内首次引入全球第一个一体化5G小基站,并首次投入使用国内“最强天线”的龙伯球大容量天线。2019年5G商用元年起,“二维可调天线”“载波聚合”“L3级自动驾驶网络”等更多新技术在历届进博会首次亮相。到了本届进博会,上海移动在往年保障基础上,创新开展5G高低频多制式协同组网,针对用户多元化的5G业务智能选择优先占用频段,使用户业务体验达到更优。

另外,更多新的保障“武器”也投入使用。例如,针对今年进博“云系列”等线上保障重点,上海移动自研定制开发进博会保障专用智慧平台,以大屏形式保障“线上进博”,从手机用户、家庭用户、政企客户、互联互通及国际四大方面开展“全专业、全方位、全覆盖”保障,确保会期视频会议、在线直播、VoLTE语音业务运行平稳通畅,现场人员使用感知良好。

上海移动牵头研发的5G拉杆箱基站也将首次在进博会上亮相,通过引入模块化概念,将不同的设备预制在不同的拉杆箱内,运输灵活、节省现场组装时间,满足多类型网络保障需求。

“虽然这段时间工作相对比较劳累,但想到自己所做工作能够为进博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自己还是很有成就感的,”潘旭对记者说,“既然自己的价值也得到了肯定,那身心自然也就轻松了许多!”

上一篇:为什么有些人酒桌上特别能喝?开喝前准备两样东西,酒量提升一半

下一篇:河北隆尧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