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成就了华夏自古以来的文人墨客,文人也促成了酒的发展,文人作品与酒的互动一直有一层神秘的面纱。
纵观历史,大多文人墨客皆与酒有关,不少现代鼎鼎大名的酒,和历史不无关系,甚至是刻意挖掘刻意“创造历史”,以求得故事营销。
“酒为欢乐,除忧来乐”,乐时饮酒意在欢,愁时饮酒意除忧。酒,是文人墨客情感的催化剂,是苦闷哀愁的释放剂,更是氛围与场景的营造机械。
酒,微醺之下,令人如痴如醉,人生不得意者十有八九,借酒消愁,借酒欢娱即是文人墨客最好的选择方式。一旦酒过三巡,人的天性就会被释放,文人在清醒时,心中憋屈的苦闷,也随这份微醺而释放无论是欢喜还是哀愁,自持清高的文人墨客也敌不过酒后的狂欢,在其深厚的文化基础之下,心中所感所想,皆成章。
这就合理解释了花前酌酒对月高歌,醉时方吐胸中墨,酒酣后“解衣盘薄须肩掀”,一任天机,淋漓挥洒,神行纸上,从而造就了一幅幅精美佳作。
当然,以其作品看其生存的时代,竹林七贤的怪诞风,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不难看出,时代的文人对于世道以及统治者的不满,其更愿意与酒为伍,酒后倾愁。
酒是催化剂,更是一个工具,一个借以自我安慰和逃避的工具,畅写哀愁的同时诉说时代的悲剧
文人墨客为何爱酒?
1:文人自身而言,由于时代机制的问题,文人往往有自己的视野和独特的思维关注世界,有着万千不愿目睹的现实,现实与美好憧憬的差距使得自身惆怅万分,不得不以酒来冲散这份哀愁,淡忘这般差距。
2:时代的现实因素,就如竹林七贤,无论嵇康或是阮籍,都并非刘伶般的狂生,遭受重重迫害,不得不终日与酒为伴,阮籍以醉酒明哲保身,而嵇康却遭迫害而身亡。国清则仕,建不世之功;国乱则隐,方明哲保身;酒在其中,作用可见一般。
3:文化圈子的内部酒情结的积淀,文人墨客以酒为亲,酒是文化,成为了创作中的一部分。酒于文人而言究竟是益多还是苦多,这不得而知!然而,古有李白借醉捞月失足溺死,近有古龙一生嗜酒死于肝癌。酒与文化可友之,却不可融为一体,酒是创作的催化剂,若是酩酊大醉难免倒之酒下,如此谁人赋诗谁人写词,谁人撑得国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