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尔世界杯的热度越来越高,大家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也被世界杯吉祥物“拉伊卜”萌化了心。
在盛大的开幕式上,巨型“拉伊卜”闪亮登场。
网友们纷纷惊呼:“好大一张饺子皮”。
随后,“饺子皮”冲上热搜。
“拉伊卜”在阿拉伯语中,意思是技艺高超的球员,其形状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卡塔尔人的服饰,也就是阿拉伯头巾。
它线条简洁,通体雪白,外形柔软而飘逸,就像我们平时吃的饺子皮。
网友们亲切地称它为“混沌皮”、“饺子皮”。
有着浓眉大眼,灵动可爱的“饺子皮”迅速走红,与它相关的表情包火遍网络。
于是,社交平台上网友们开启了一场捏“饺子皮”大赛,甚至还有人专门出教程。
在视频的评论区,很多网友晒出自己的精美作品,并附上一句:“谁还没个拉伊卜了”,令人啼笑皆非。
与饺子皮的相关的话题越来越火热,也让一些“吃货”观众开始眼馋真的饺子。
尤其在冬天,饺子可以说是中国人民不可缺少的美食。
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饺子,早在古代就已经流传开来,成为餐桌上让人垂涎的美味。
民间有句俗语广为流传:“喝了饺子汤,胜似开药方。”
在民间传说里,饺子最初就是以药物的身份问世。
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为医圣张仲景首创。
当时饺子是用面皮包上一些驱寒的药材煮熟,用来治疗病人耳朵上的冻疮的一道药物。
相传张仲景任从长沙告老还乡后,走到家乡南阳白河岸边,看见很多穷苦百姓忍受饥寒,耳朵都冻烂了。
这样的情景令他十分难受,于心不忍,决心救助他们。
他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开始制药。
其做法就是将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煮好之后捞起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形状,再下锅煮熟后分给病人食用。
这款汤名为“驱寒娇耳汤”,病人吃后顿觉全身温暖,两耳发热。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张仲景,也模仿着做起了“娇耳”。
“娇耳汤”在中原逐渐流传开来,馅料也慢慢发生改变,从药材逐渐变为蔬菜、肉类、菌类等等。
张仲景舍药救伤的这一天,正好是冬至,这也是一些地区有冬至吃饺子这一习俗的原因。
到了汉末三国时期,饺子就已经从药品变成了食品,被称为“月牙馄饨”。
三国时期魏人张揖所著的《广雅》中就有提及月牙状的“馄饨”,和现在的饺子形状类似。
南北朝时,人们吃饺子的习惯与现在不同,不是捞出来单独吃。
而是把饺子煮熟之后,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
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成为“馄饨”。
《颜氏家训》中记载:“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
大概在唐代,饺子的吃法就已经变得和现在差不多,捞在盘子里单个吃,被称为“偃月形馄饨”。
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来源于宋代,当时的人们称饺子为“角儿”。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追忆北宋汴京的繁盛,其二卷曾提到市场上有“水晶角”、“煎角子”、“驼峰角子”等等。
宋四水潜夫周密辑《武林旧事》卷六提到,临安的市场上有“市罗角儿”、“诸色角儿”。
宋代称饺子为“角儿”的说法,在后来的元、明、清,以及民国时期仍然可以见到。
清朝的史料记载:“元旦子时,盛馔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
那时,人们一般在除夕晚上子时吃饺子,因为“子”代表“子时”,“饺”与“交”谐音,有阖家团圆的美好祝愿。
这道普通的食物,饱含了古人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
俗话说:“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
直到今天,在春节期间吃饺子,仍然是中国人特有的民俗传统。
每逢春节,一大家子人围在一起,一边包饺子,一边唠家常,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随后,全家人聚在一起,吃上一顿象征着吉祥与团圆的饺子,这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情感和期待,是人们辞旧迎新之际表达愿景的特殊方式。
人们对于饺子的喜爱,不仅仅在于它的美味,更看重它的象征意义,意味着大吉大利,包住福运。
不仅如此,对于在海外工作、学习的华人而言,新年的一碗饺子,是他们表达对祖国、对亲人思念之情的特殊方式。
所有的思念与祝福都被包进一张张薄薄的饺子皮里,伴随着辞旧迎新的鞭炮,盛上饺子,也盛上对来年的美好愿景。
中国美食文化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在千百年的历史沉淀中,一道菜不仅仅只是一道菜,它带给人们的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情怀。
无论过了多久,无论身处何地,美食就是一种味蕾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