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黄还在忧虑没看前作没有情怀,一眨眼间我已内牛满面坐在杜比影厅。转头看到犹带泪痕的朋友兴奋地向我说:「我们来取呼号吧!」
看过电影的你可曾思索:这么简单的内容怎么会这么好看?根本95%的剧情一早就料到,但没料到我的泪痕和颤抖。友人说:「这部剧情其实很直线耶!」
是啊,没有伏笔与悬疑、没有支线与滥情。阿汤哥Carry到尾,不靠打斗和枪,靠他一口白齿灿笑和拼命,全场高潮。而且重点是:这部片严格来说没有反派。
以下跟大家浅谈分析这类美军英雄电影的七大成功要素,然后再介绍两部肚脐君觉得不输捍卫战士的爽片:《潜舰猎杀令》、《全面攻占:倒数救援》
??1:立体英雄才让人在意
家庭、朋友、爱人、喜好、梦想、遗憾……。大致上抓个三、四个点去做侧写描述就充足,贪多嚼不烂。与冰人的友谊、与佩妮的暧昧、对伙伴的在乎、对公鸡的愧疚,简单扼要地展露这些已相当合宜。
若摆出一堆身世族谱与国仇家恨,容易导致失焦。而太过完美的英雄就太过扁平化,让人难以代入、难以在乎这个角色他到底能不能成功
??2:任务的艰难你懂
任务不难就不刺激、更不能彰显主角的能力。每部电影都做到了这点,但能做到让观众真的体会到很难的不在多数。军事、谍报、反恐任务通常用文字与短画面解说,搭配反派的火力来表现任务难度。可是....一堆地名、人名、道具和复杂图表,有时任务的解说只做到了介绍,在告诉观众这个任务多么困难危险。
捍卫战士直接用3D模拟图,含有战机行进路线和山棱起伏。即使不用口述也能让人体会到多困难,因为战机的速度与重力常识早已刻在我们心中、不需绞尽脑汁理解。搭配时间的催化、失败的后果,不可能的任务由此展开。
??3:克服内在焦虑
没有挫折的人生没有滋味,没有焦虑的英雄没有陶醉。内心有著那一个软肋与过往,更彰显这个英雄的人性与血肉。在不洒狗血不超脱现实的设定下,当英雄对某人诉说内心话时,同时也在对观众挥手承诺:「看著吧,我会克服的。」
有影评提到女主角于剧情不必要,拿掉根本没差。肚脐不认同,因为有了女主角的倾听与凝视,独行侠的内在才得以彰显。
??4:专业与态度
既是美军英雄电影,通才不如专才来的写实。陆海空背景择一、让这个英雄确实拥有他的专业、赢得观众潜意识的尊重;于铺陈阶段彰显了他的能力,最终任务阶段搭配专注与紧绷的表情。才能拉著所有人一起紧张:「千万不能失败!」
??5:布局避免复杂
若剧情安排上有双主线、反转悬疑的内容,受到的挑战会更大。有时候电影制作方要思索的是:这是英雄电影还是剧情电影?观众是体会角色的魅力与完成任务的爽感,还是要细细思索每句话潜藏意义与伏笔?其实不是不能两者兼顾,而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初次观影者很难全面吸收。
《捍卫战士》全面跟著独行侠单一视角,几乎不会切换到谁谁谁在执行任务B、哪个反派在装炸弹或潜逃。少点剧情架构换来全程的代入感,是极少数将此要素发挥到极端的例子。
??6:人多不抢光
多数电影会有的问题:人多、名多、脑乱。看完后你记得小队有谁吗?应该多数人只记得公鸡、凤凰、巴布和刽子手??。其他角色仅做好陪衬的作用就好,让观众专注在独行侠和公鸡身上即可,主角超强但不是孤军奋战。
亮点是:
本片使用呼号更能让角色的名称更有意义与独立性、不然许多英文名翻译起来太长又太无感了。
??7:不做多余的事
这个点可以同时对主角与导演本身。独行侠只有做好飞行员的角色与丰厚经验,他没有取代副驾驶的角色,更不会身兼IT天才或格斗大师的身份。看写实风格的英雄片观众内心都有著一把合理性的尺,太过全才、太过有性格、打扮浮夸或肢体语言凸显的角色,都在默默挑战著这把尺。
而导演不要多做的事情就是:将自己喜欢的东西硬塞给观众。可能是耗资千万的场景特效、也有可能是一段精心设计的动作打斗、甚至是硬凑许多大咖影星站在一起的画面。有时考量到话题行销,一堆影星各色人种参杂在一起反而失焦又尴尬癌发作。另外有好几部大场面电影,高资本额和精心打造的画面,带来的冲击感却意外的低(EX:摩天大楼、MIB星际战警)
?亮点:
《捍卫战士》一堆画面仅有近距离特写,但经由阿汤哥亲自上阵,飞行时脸部肌肉的狰狞、憋气喘气的声音,加上他饱经岁月但依然精悍的脸。这个老兵光是表情就代有许多张力了,还记得战斗机左弯右拐时独行侠的表情与喘气吗?以及那承受G力时颤抖的腮帮子。没音效都替他捏把冷汗、更别说进环绕影厅了。
许多大片子场景细节一多就杂、注意力就散,更有失真和调性协调的问题。捍卫战士把一切简化、将简单纯粹做到最好。
《捍卫战士》前段微压抑,将所有的高潮堆叠在最后,然后迅速收尾不啰嗦。所以观众是带著高潮走出戏院的,是节奏掌握绝佳的案例。有些电影虽有高潮,但后续太细碎交代每个人的发展和转变,就是另一种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