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排球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运动项目因独有的特点受到了广大健身爱好者的重视和喜爱作为新型的运动项目。
在气排球推广过程中很多初学者对于气排球技术的掌握和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传球技术动作困扰很多初学者。
本文总结出了 8 种在学习传球技术时的常犯错误并提出一些改正方法。
气排球运动因具有简单易学、运动负荷小、娱乐性强、安全性好、适应性广、花费少、场地设施要求不高、活动比较容易开展等特点,受到了广大健身爱好者的重视和喜爱,作为新型的运动项目。
在气排球推广过程中,很多初学者对于气排球技术的掌握和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传球技术动作困扰很多初学者,让气排球初学者能更好的学习和纠正传球的错误动作,全面提高气排球技术,让参与气排球运动的人群获得更多乐趣,养成良好的体育意识、能力与习惯,而且也可以更好地促进气排球运动的普及与推广。
01手指、手腕常犯错误
1.1 接触球时手指位置不正确
1.1.1大拇指朝上
大多数气排球初学者在学习传球技术时双手大拇指很容易朝向上方,从图3—“双手传球拇指朝上”可以看到,双手在传球接触球的一瞬间时,首先接触球的会是大拇指指尖,迫使大拇指指尖戳向球被动的改变了原本传球的方向。
这是在传球时,传球者大拇指的母长屈肌( 大鱼肌) 过于收缩用力导致; 更有些初学者干脆不让大拇指接触球,改用其他四指去传球,这样传球很难控制球的方向,传球会容易突然偏左或者偏右,而且传球高度也很难达到要求。
1.1.2手指过于紧张、虎口太大
部分初学者,在练习传球时,害怕手指被戳伤,在手接球时,手指甚至整个手掌都非常紧张( 图3 中的单、双手传球虎口太大) ,表现形式是: 五指僵硬,手掌绷的很紧,母长屈肌( 大鱼肌) ,母短伸肌过于用力导致虎口撑大。
这样会导致传球者在传球时,直接使用虎口接触球,传球手接触球的位置变成了食指外侧,虎口,拇指内侧; 传球出手后造成传不到位,球传达不到要求高度。
传球时的大拇指位置不正确是气排球初学者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在纠正传球错误动作时,应该首先纠正大拇指位置( 图2) ,可要求传球者完全放松母长屈肌( 大鱼肌) ,母长伸肌紧张,母短伸肌适当紧张( 图1) ,虎口放松自然展开,拇指位于食指平行位置或稍后于食指位置,其余手指也自然放松去接触来球( 图3 中的单手正确姿势)。
1.2 没有做好手腕“后仰稍内收”的迎球准备姿势
初学者在单独练习传球时,很容易忘记手腕的动作,特别连续自传练习时,往往前几个球传得很好,之后就越传越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连续传球练习时,传出一个球后,手腕忘记回到迎球的准备姿势,在图3—“双手传球拇指朝上”图中,手腕就是明显没有做好迎球的“后仰稍内收”的准备姿势。
在做迎球准备姿势时如果手腕没有“后仰稍内收”,会造成球在接触手指时,拇指,食指,中指的指尖先接触球,这样的传球感觉就像是用手指在戳球,或者是先戳到球上再传球,气排球由于很轻,作用在球上的力稍有不平衡,就容易造成传球出手后的偏左或者偏右。
如果传球时手腕后仰稍内收,在图3—“双手传球正确姿势”中我们可以看到拇指,食指,中指会形成一个类似半球状的漏斗,这样的传球手型增加了传球的稳定性。球接触手的位置为中指的第一二关节,食指的全部,拇指的外侧,无名指和小指只是辅助性的附带接触球或者不接触球。
1.3 传球时,双手距离过窄
很多排球爱好者在首次接触气排球时,传出的球老感觉会飘忽不定,手接触球时往往发现手“吃”不稳球,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硬排球的球相对气排球的球来说,硬排球小而重( 图5 硬排球、气排球规格对比) ,球落在手上因为球重的原因,相比气排球要稳很多。
而传气排球如果采用硬排球的手型去传,气排球的整个重心就会“飘”在手指上方,导致球不仅是落在手指上面,还会附带碰上指根和部分手掌,形成“拍传球”,传球时会明显听到传球手和球接触后有很大的响声。
一些初学者也喜欢把两手的距离放的很近来传球( 图5 传球手型对比) ,大多是怕漏接球,加之初学者容易忘记做迎球姿势—“手腕后仰稍内收”,最后就直接变成了“指尖弹传球”。正确的手型接触球的位置,应该是传球的两侧,让球下部五分之二的部位“漏”出食指与拇指水平线以下,让球的重心充分落入手指中。
1.4 传球时,手腕屈腕拨球
喜欢运动的人不只参与一项运动,比如爱好气排球的人群中也有很多篮球爱好者,篮球爱好者在学习气排球时“上手”比较快,这得益于篮球运动本身的特点,快速移动,高强度对抗,对球的反应速度等等,这些都属于技能的正迁移,而唯独在传球手法上,篮球运动赋予气排球运动的则是技能负迁移。
很篮球多爱好者在初期接触气排球传球时,传出的球老是向后旋转,有些右手投篮球的爱好者传气排球时,球不仅是向后旋转而且还向右偏。
这是因为投篮时我们的手腕是从“后仰”发力变成“前屈”,同时食指中指发力拨球使球向后旋转。
造成这样的原因有:
1、传球时由于两手发力的不同,经常投篮的手会相对动作幅度和用力会稍稍大于另一侧手。
2、手腕发力的方向不一样,气排球传球时手腕的发力是由“后仰稍内收”向“外展稍前屈”方向发力的。
要了解手腕如何发力,首先我们得弄清楚手腕运动的各个方向: 如图6。
对于一般的初学者来说,建议直接固定好手腕形态,保持手腕“后仰稍内收”的动作姿势,只通过手臂的上下“推肘”来完成传球,球传出手后,手腕还是保持“后仰稍内收”的动作姿势。
而对于一些较熟练的爱好者来说,除了上下“推肘”以外,建议加上少许手腕动作,让手腕从一开始迎球的“后仰稍内收”动作姿势,通过传球“转腕”变成传球后的“外展稍前屈”动作姿势。
02其他部位常犯错误
2.1 双手肘关节位置不正确
气排球传球时另一个容易出现错误地方是两手臂与身体的位置,也就是常说的肘关节位置。
大部分初学者喜欢把手臂的位置放在身体两侧,手臂与身体几乎是平行状态,这种情况是属于肘关节位置过大; 还有小部分爱好者喜欢把手臂放在身体正前方,手臂与身体几乎呈90 度夹角; 这种情况是属于肘关节位置过小; 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传球手型的变化,过大会造成传球时两手大拇指距离过大,传球过程中大拇指接触不到球,影响了传球的手感。
过小传球时会让大鱼肌接触到球形成“拍传球”,或者变成“捧传球”。
2.2 脚步移动慢、击球点不正确
传球的击球点是传好球的关键,初学者很容犯错的是击球点过于靠前。
正常的击球点大家都知道在额前上方距离额头大概一个拳头的位置。
击球点靠前则是传球时手放在了距离额前下方三拳左右的位置,这样传球会直接造成手腕旋外迫使大拇指向上戳球,同时还会因发力的方向问题导致传球时发不上力,这就是我们常看见击球点不正确的球员为了传高远球,很大限度的使用腰发力,前后摆动上体来获得传球的力量。
还有一部分击球点不正确的原因是因为脚步移动慢或者传球概念不清引起的,传球时我们需要通过脚步的移动来获得最佳的击球点,而不是通过手的前后左右移动来取得击球位置,我们要让手和头的位置固定,传球时,通过脚的移动“钻”到球的下面,运用膝盖蹬地,伸腰,伸肘等动作发力( 动作类似于举重) 。
2.3 传球发力过早
传球时击球过早是初学者在传球过程中很难被发现的问题,特别是在传很高的球时就特别容易出现传不起球的现象,这是由于当来球很高时,传球人就想用更大的力量去传球,导致发力过早,而球还没有落到正常击球点位置时,手已经向上接触到球了,这时手臂向上推球的力量已经接近尾声,只好被动的用手腕手指去弹拨球,直接造成传球不稳和传球不起; 像这样的传球过早还经常出现在女同志接靠近网时的传球,球还未下落时,球员害怕球落入球网中,或者害怕对方队员的“拦网”,在球未落入正常击球点时,提前伸手去接触球,结果导致球传不起来或者干脆只是手轻轻“摸”了下球。
对于初学者来说,传球节奏的把握是相当重要的,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来球时曲肘关节做好迎球准备姿势,等球落入手中接触手指以后再发力去传球,不要过早的“推肘”发力或伸手接触球。
2.4 身体没有转向传球方向
气排球是目前少有的可以男女混合比赛的多人集体体育运动项目。
比赛经常会出现三男两女,或者四女一男。
由于气排球两米线后进攻性击球的规则,使得球队中的女队员就担任起了传球的重任。
对于初学者来说,很容易习惯性面对来球方向去传球,或者是面对要传的人去传球。而做为二传队员,是要把球传在固定的点给攻手创造进攻机会去得分。
往往在比赛中我们很容易看见,在比赛中一传球很好的情况下,二传队员容易把球传到两米线之后,让进攻队员很难发挥出正常的扣球水准。
这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传球队员在传球时,面对的是进攻队员传球,而没用面对两米线前的进攻点传球。因此,初学者在练习传球时,应有意识的让身体面对传球方传球,避免让身体面对来球方向去传球。
气排球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运动项目,作为新型的运动项目,气排球也是目前少有的能够让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共同参与的多人集体体育运动项目。
随着气排球运动的发展,它已成为群众休闲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点,受到了广大健身爱好者的重视和喜爱。
气排球传球技术的错误动作不仅仅会单独出现,更多的时候是会同时存在,希望在阅读本文后,能帮助部分气排球爱好者走出传球动作的误区,及时纠正错误动作,更好的参与到气排球运动中来,从运动中获得健康、获得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