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科幻爱好者、大刘以及相关影星的粉丝群体,大部分应该都看过《流浪地球2》了。今天我只简单谈一些电影中的一些值得商榷的细节,一些我认为的比较具体问题,有科技设定上的、也有相关情节上的,基本都是针对电影,所以会涉及剧透,想观看此片还未来得及走进电影院的朋友,可能需要回避。这两天针对《流2》黑或吹的内容不少,很多都是涉及电影主题思想、价值观、包括一些整体故事逻辑方向上的争论,甚至有涉及到大刘原著基础设定这方面的话题(比如地球是否需要停转,其实不停也能流浪等)。这类涉及更宽更深需要更大篇幅去探讨的内容,我想有机会可以用音频节目的方式来详细谈谈,今天只谈一些很容易看到的,不少人夸,但我觉得可能有些问题的具体设定。有关太空电梯原来节目中曾经谈到过,比如非刚性的电梯主体结构,顶部空间装置至少要在距离地面36000公里以上(电影中应该是在距90000公里处)、太空电梯底部最好建立在赤道海洋上等设定,证明《流2》的主创团队在设定上所下的功夫。1、电梯轿厢的设计问题电影中太空电梯轿厢外观工业设计很不错,科技感强烈,助推装置也可以理解,充满各种科技小细节。但首先有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把轿厢设计成这样的扁平形态,为什么不考虑空气阻力?原则上,太空电梯设计建造的目的是为了尽量节省冲出大气层所耗费的成本而建立的。航天器在离开地球的过程中,助推能量耗费最多的其实是冲出大气层这一段,空气阻力地心引力之外的另一道鸿沟。因此,火箭在大气层内的外形必然是要符合空气动力学的(这也是为什么叫做火箭)也就是通过外形以减小空气阻力,进而人类设计出了多级火箭模式、这些也体现了为了应对空气阻力所做的努力。那么作为太空电梯,如果求快,轿厢的外部形态就需要考虑空气动力学,比如圆柱体顶部锥化,比如环状等等。同时关于速度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电影里这个轿厢上升速度过快了。一些科幻故事里太空电梯要坐很久,毕竟几万公里不是坐火箭,在《流2》中太空电梯启动以后,迅速就达到了恐怖的9个G以上的加速度,要知道载人航天中,火箭助推冲出大气层这段通常最高也就达到5-6个G的重力加速度而已。空气阻力主要存在于卡门线之内,也就是距离地面100公里内(占大气质量99.99997%),超过这个高度就算是进入相对的真空状态,这之后原则上才不需要考虑空气阻力。但按照电影的呈现来看,轿厢不仅在卡门线之内就玩命加速,且速度已经超过运载火箭了。这既不合理,也不可能,轿厢在这样的速度下不仅空气阻力过大,箱体也会因剧烈的空气摩擦过热燃烧,外层隔热又会增加箱体重量,进一步增加升空成本,这就基本失去了建造太空电梯的意义。可能有人会说这样设计是建立在人类已经具备完全掌控核聚变能源的基础上,所以能耗不是问题,我认为,如果能耗无所谓材料也完全能跟上的话,那么建造太空电梯的意义有何在呢?不就是为了提高空间站的建设效率吗,提高效率就意味着更少的损耗……这个速度还会带来更多其他问题,比如承载人员问题、比如电梯构造等问题。原则上是无法支撑的。剧中这些太空员还要在这个电梯上来回训练很长一段时间,这都体现了相当大的不必要消耗,所以太空电梯真的有必要这么快么?能支撑得住吗?也许要有人会说,这个构造是为了方便拍摄需要,给动作戏留出空间,那么多层结构的圆柱体不可以吗?或者环状结构等等。但其实这也就牵扯出这段情节的一个大逻辑问题。2、摧毁太空电梯需要这么复杂吗?太空电梯这段是电影第一部分的重头,背后也体现了AI(MOSS)这个大阴谋中的一步,从无人机失控(这里还有个问题后面说),到乔装登上电梯的袭击者们,搞的相当复杂,但我想问一下,有这个必要吗?对于摧毁太空电梯,其实很多科幻中都有类似情节,比如《foundation》中的恐怖分子,比如《星际探索》中太空电梯因电涌造成的电力装置爆炸等等。面对一个巨大的复杂系统,摧毁它往往非常简单,这也体现了复杂系统的脆弱性。要我说,袭击者们既然可以大批量混进去,其实几个人在关键点搞搞破坏的成功率更高。电影中的导弹太复杂了,N枚不知哪里发射来的导弹追逐电梯轿厢向上飞,贴住轿厢以后,需要里面的恐怖分子按一个起爆装置才能爆炸,我想问,有必要设计这么繁琐的小配合吗?导弹直接炸电梯结构不行吗?就算导弹动力不够只能贴轿厢上,遥控引爆不行吗?怕被屏蔽的话放个定时装置很难吗?……你会发现《流2》也犯下了一个很多电影都会犯下的逻辑问题,就是大反派机关算尽阴谋链条巨长全都是脱裤子放屁而已,本可以轻松一击杀死目标(主角)的时候,不杀,非要只杀死已经被主角逮住的杀手,或者折腾好久就是为了把主角的眼镜摔碎、给主角增加心理负担等等这种方法来进行阻挠,但就是不直接去解决掉目标。这也许是编剧醉心于展现套路?但往往套路越多,问题也就越多,比如下一个有关那些被操控的无人机的问题。3、这无人机逆天了吗?大群的无人机被黑,然后成了攻击太空电梯的僵尸群,首先就会问一个问题,有能力黑无人机,没能力黑太空电梯的安全系统吗?你可以说安全等级不同。但有一点实在是不能忍,片中无人机群体攻击的时候,人类架上战斗机和无人机展开了大场面空战,我能理解大场面的需求,但这些四旋翼无人机飞的是不是太猛了?追着喷气式战斗机打不说,甚至逼出了恶螺丝飞行员搞出眼镜蛇机动…这大概不是无人机,这是天顶星人的飞碟吧?如果无人机能力这么强速度这么快,还要什么喷气式战斗机呢?4、太空电梯的坠毁 远在天外几万公里的太空电梯上层部分的坠毁问题很多,在地球同步轨道以上的部分想坠入大气层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如果失去电梯结构的牵引,上层部分留在轨道上,或者越走越远是很有可能的。掉落进入大气层的部分大概率也会碎裂。还有就是坠落地点,大气层之外坠入不是直上直下坐电梯。而是会受到地球自转以及电梯结构自身所处轨道的速度等因素的影响,坠入地球的也会散落在很大的面积上。当然这部分这样来描写可以理解,这样才能体现太空电梯坠毁的震撼感。总之,前面搞这么大的阵仗,摧毁电梯也成了障眼法,是为了让550C能够进入整个系统这点也是戏太多,直接让组织里的人摸进去搞不行吗?大型战斗场面不至于没有用武之地的。---------才发现关于太空电梯这一部分就写了这么多,后面待续吧。如果大家感兴趣就明天再写一些其他问题。以上都是我个人的观感体会,可能有很多地方记错或者并未完全理解主创方面的设计,希望听友们可以在留言中予以指正,也欢迎补充你认为的问题。
客观说,《流2》在技术层面上,包括一些剧情设置上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以上指出的问题其实在很多国际科幻“大片”中也是常见的,尤其是好莱坞的一些套路,作为科幻爱好者的我也是不接受的。我认为真正优秀的科幻电影在某些层面上是克制内敛的,这不仅仅是气质,也是一种权衡。创作者需要将有限的精力更多投入到故事本身的打磨上。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需要逻辑的支撑,但想象力越多,潜在的问题也就会越多,这也是为何即使技术再高超,佳作依旧难寻的根本原因。因此,无论是创作者还是观众,不要仅仅醉心于追求大场面或者科技机械设定,而忽视故事情节的逻辑与自洽性。最后要说的是,相信给中国科幻电影挑挑问题,是真正有利于本地科幻电影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