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

时间:2023-08-08 10:37:05编辑:coo君

1,神圣罗马帝国包括现在的哪些国家?

由地图可见,古罗马帝国包含了:意大利,法国,英国,西班牙,葡萄牙,瑞士,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塞黑,马其顿,希腊,土耳其,黎巴嫩,叙利亚,伊拉克,科威特,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约旦,巴勒斯坦,以色列,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塞浦路斯,马耳他,卢森堡,圣马力诺,梵蒂冈,奥地利,列支敦士登,摩纳哥,安道尔,斯洛伐克,捷克,匈牙利等国。

安东尼王朝皇帝图拉真(公元98年-117年)在位时,罗马帝国版图达到最大,经济空前繁荣,西起西班牙、不列颠,东到幼发拉底河上游、南自非洲北部,北达莱茵河与多瑙河一带,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海。

2,神圣罗马到底是什么国家...?

神圣罗马帝国(The Holy Roman Empire,962~1806A.D.)
1. 渊源:由东法兰克王国蜕变而来(详前表),公元九六二年东法兰克王国国王鄂图一世亲至罗马城,跪在查理曼曾经跪过的地方,要求教皇约翰十二世(John IIX)为他举行加冕典礼,要求人民称他为「罗马人的皇帝」,并将东法兰克王国改名为「神圣罗帝国」。
2. 国策:以古罗马帝国的真正继承人自居,处心积虑完成其理想中的领域——包括一切基督教国家在内。
3. 疆域:全盛时期包括尼德兰(Netherland,包括今荷兰及比利时)、日耳曼、波希米亚(Bohemia)、奥国、瑞士、布根第以及意大利北部。(英、法、西班牙、瑞典、丹麦、挪威等基督教国家均未曾隶入版图)
4. 宗教:原则上支持罗马教皇;实际上,教皇与皇帝间明争暗斗。
5. 帝国组织:皇帝无实权,帝国组织松散而庞大,皇帝之下的诸侯(Vassals)、主教区(Dioceses)、武士团体(Knights)及自治城市(Free Cities)各自为政,理论上连系各成员共同辅助皇帝的公会(即帝国会议Diet),事实上沦为各方争取特权之场所。
6. 帝国隐忧:(1).地方主义(Particularism)盛行,区域间难以合作。(2).历届皇帝驰心外务,内政不修,臣民离心离德。(3).政教之争,打击皇帝尊严。


拿破仑战争之后,哈布斯堡的奥地利皇帝宣布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神圣罗马帝国灭亡。德意志诸邦国组成了松散的德意志邦联(Deutscher Bund)。有38个组成成员,包括:

1个帝国:奥地利

8个王国:
普鲁士
丹麦(其国王属于荷尔斯泰因-哥道普家族,作为荷尔斯泰因公国的领主而享有德意志邦联成员身份,直到1864年的普丹战争为止)
巴伐利亚
萨克森
巴登
荷兰(其国王作为卢森堡大公而享有德意志邦联成员身份)
英国(国王源自德国汉诺威公国,享有德意志邦联成员身份)
黑森大选帝侯

3个大公国:
符滕堡
黑森-卡塞尔
萨克森-魏玛

11个公国:
萨克森-哥达
萨克森-柯堡-梅宁根
萨克森-阿尔滕堡
萨克森-柯堡-哥达
不伦瑞克-沃芬巴赫
荷尔斯泰因-奥尔登堡
梅克伦堡-什未林
梅克伦堡-斯特雷利茨
安哈特-德骚
安哈特-伯恩堡
安哈特-哥滕

11个亲王领地:
霍亨佐伦-黑兴根
霍亨佐伦-西格马林根
拿骚
列支敦士登
施瓦岑堡-桑德豪森
施瓦岑堡-鲁多尔施塔特
瓦尔戴克-皮埃蒙特
长系琉森
幼系琉森
绍姆堡-利佩
利佩

4个自由市:
吕贝克
法兰克福(美因河),
不莱梅
汉堡
神圣罗马帝国和古罗马帝国根本就是两个概念,民族构成完全不同。罗马是以拉丁民族为主体的,而神圣罗马帝国是以日耳曼民族为主体的。
神圣罗马帝国是中世纪时期德国皇帝统治下的帝国,也就是“德意志第一帝国”,和1870年的“德意志第二帝国”、1933年的“德意志第三帝国”相对应。
之所以叫“神圣罗马帝国”是罗马教皇和德国皇帝权力结合的产物。在封建割据势力十分强大的德国,神圣罗马帝国实际上是教皇利益的代言人;而有势力的诸侯也通过这一途径获得一定的支配权。所谓德国皇帝,好象我国春秋时的“霸主”一样。所以说神圣罗马帝国从来就没有真正统一过。
哈布斯堡王朝时的帝国徽章自奥托一世由教宗加冕以来,每一位德意志国王都希望获得皇帝名号。19世纪,在拿破仑的要求下,弗郎茨二世放弃神圣罗马帝号,仅保留奥地利帝号。神圣罗马帝国正式灭亡。
楼上说什么追溯罗马帝国就是胡扯

3,二战时为何叫“德意志第三帝国”怎么不用第一或者第二的称呼?

二战时候德国之所以叫第三帝国是因为希特勒认为,他的第三帝国是继“神圣罗马帝国”的“第一帝国”与威廉一世和俾斯麦创立的“第二帝国”之后的第三帝国。1、1923年阿图·莫勒·凡登布鲁克(ArthurMoellervandenBruck)在“第三帝国”一书中主张创建一个取代魏玛共和国、同时在传统上与神圣罗马帝国(第一帝国)以及由普鲁士主导建立的德意志帝国(第二帝国)一脉相承的新国家。这个概念在魏玛共和国时代被反民主份子与激进右派团体(包括纳粹)广为引用。2、根据一本由一位保守派作家亚瑟(ArthurMoellervandenBruck)所写的书,神圣罗马帝国是第一帝国,1871-1918普鲁士帝国为第二帝国。亚瑟认为魏玛共和国在1919年的失败后,德国人要为德国重夺荣耀,建立“第三帝国”。3、第三帝国也称纳粹德国,这是指在1933年至1945年期间由国家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所统治的德国。纳粹德国先后有两个官方国名,分别为1933年至1943年使用的德意志国与1943年到1945年的大德意志帝国。4、1933年5月10日,亲纳粹的学生响应纳粹党号召,在柏林市内,公开焚烧两万本被认为违背日耳曼民族精神的书籍。9月1日,希特勒在纽伦堡召开的纳粹党代表大会上首度使用“第三帝国”指称纳粹统治下、“国祚千年”的德国。扩展资料在1934年8月2日,保罗·冯·兴登堡死后,希特勒顺理成章地控制德国(宣布为第三帝国之帝国总理并代行总统职权),废除总统制,立法成为德国元首,并派出100,000名间谍,监察国内的评论家及异见者。1938年,萨茨的日耳曼人以纳粹礼致敬德国士兵。1938年3月,德国合并了奥地利(Austria)。希特勒首先对奥地利下手的理由是:奥地利与德国原本就有同民族的血统,可以说德军入驻奥地利是伴随着鲜花和掌声的,加之奥地利有丰富的石油,是战争所必须的。就此而言,这也是“第三帝国”兴盛的原因之一,巧妙地掌握民族间的情谊。1939年7月10日,宣传部长戈培尔正式宣布不再使用“第三帝国”作为官方名称,改以“大德意志帝国”(GroßdeutschesReich)取代。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纳粹德国

4,纳粹德国是德意志第三帝国,那么第一和第二帝国是指谁?

希特勒称呼自己统治的德国为第三帝国是因为在德国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两个辉煌的帝国。

1、神圣罗马帝国和德意志帝国是在纳粹德国之前的帝国。希特勒是为了表明自己是德国正统历史的继承者,所以称呼纳粹德国为第三帝国。

2、前两个帝国都有辉煌的历史地位,在德国人民甚至世界人民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纳粹德国也想自己的帝国能够像这两个帝国一样延长、强大和取得重要地位。

在德国1000多年的历史上曾经历过三个帝国,这期间也有一个共和国。德国历史上的第一帝国是指公元962-1806年的神圣罗马帝国。人们习惯上以公元911年作为东法兰克帝国向得意志帝国转变的开始,在这一年,法兰克公爵康拉德一世被选为国王,他算是第一位德意志国王。公元962年,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加冕称帝,称为“罗马皇帝”,德意志王国便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这便是古德意志帝国,或称为第一帝国。1806年,帝国被拿破仑一世推翻。

第二帝国是指1871年-1918年的德意志帝国,它是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统一起来的。1870年在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击败法国,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

1914年开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的失败和第二帝国的瓦解而告终。战争也导致德国第一次建立了联邦共和国。由于共和国宪法是在魏玛城召开的国民议会上通过的,一般称之为《魏玛宪法》,因此这个共和国又称为魏玛共和国。1933年1月30日,以希特勒为首的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即纳粹党)上台执政,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宣告了魏玛共和国的终结。

第三帝国是指1933-1945年的法西斯德国,希特勒自称第三帝国。于1939年9月1日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5月8日,德国在投降书上签字,第三帝国宣告完结。德国为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

霍亨索伦是欧洲的一个王室,也是欧洲历史上的著名王朝。为勃兰登堡-普鲁士及德意志帝国的主要统治家族。其始祖布尔夏德一世约在1100年受封为索伦伯爵。领地在今上内卡河、施瓦本山和上多瑙河之间,16世纪中叶,该家族在索伦前冠以“霍亨”(意为高贵的)字样。称为霍亨索伦家族。

5,神圣罗马帝国

去你的古罗马,我这里的答案最权威
神圣罗马帝国(The Holy Roman Empire,962~1806A.D.)
1. 渊源:由东法兰克王国蜕变而来(详前表),公元九六二年东法兰克王国国王鄂图一世亲至罗马城,跪在查理曼曾经跪过的地方,要求教皇约翰十二世(John IIX)为他举行加冕典礼,要求人民称他为「罗马人的皇帝」,并将东法兰克王国改名为「神圣罗帝国」。
2. 国策:以古罗马帝国的真正继承人自居,处心积虑完成其理想中的领域——包括一切基督教国家在内。
3. 疆域:全盛时期包括尼德兰(Netherland,包括今荷兰及比利时)、日耳曼、波希米亚(Bohemia)、奥国、瑞士、布根第以及意大利北部。(英、法、西班牙、瑞典、丹麦、挪威等基督教国家均未曾隶入版图)
4. 宗教:原则上支持罗马教皇;实际上,教皇与皇帝间明争暗斗。
5. 帝国组织:皇帝无实权,帝国组织松散而庞大,皇帝之下的诸侯(Vassals)、主教区(Dioceses)、武士团体(Knights)及自治城市(Free Cities)各自为政,理论上连系各成员共同辅助皇帝的公会(即帝国会议Diet),事实上沦为各方争取特权之场所。
6. 帝国隐忧:(1).地方主义(Particularism)盛行,区域间难以合作。(2).历届皇帝驰心外务,内政不修,臣民离心离德。(3).政教之争,打击皇帝尊严。


拿破仑战争之后,哈布斯堡的奥地利皇帝宣布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神圣罗马帝国灭亡。德意志诸邦国组成了松散的德意志邦联(Deutscher Bund)。有38个组成成员,包括:

1个帝国:奥地利

8个王国:
普鲁士
丹麦(其国王属于荷尔斯泰因-哥道普家族,作为荷尔斯泰因公国的领主而享有德意志邦联成员身份,直到1864年的普丹战争为止)
巴伐利亚
萨克森
巴登
荷兰(其国王作为卢森堡大公而享有德意志邦联成员身份)
英国(国王源自德国汉诺威公国,享有德意志邦联成员身份)
黑森大选帝侯

3个大公国:
符滕堡
黑森-卡塞尔
萨克森-魏玛

11个公国:
萨克森-哥达
萨克森-柯堡-梅宁根
萨克森-阿尔滕堡
萨克森-柯堡-哥达
不伦瑞克-沃芬巴赫
荷尔斯泰因-奥尔登堡
梅克伦堡-什未林
梅克伦堡-斯特雷利茨
安哈特-德骚
安哈特-伯恩堡
安哈特-哥滕

11个亲王领地:
霍亨佐伦-黑兴根
霍亨佐伦-西格马林根
拿骚
列支敦士登
施瓦岑堡-桑德豪森
施瓦岑堡-鲁多尔施塔特
瓦尔戴克-皮埃蒙特
长系琉森
幼系琉森
绍姆堡-利佩
利佩

4个自由市:
吕贝克
法兰克福(美因河),
不莱梅
汉堡

6,什么是神圣罗马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德语: 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 , 拉丁语: 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962年至1806年,在西欧和中欧的封建帝国。早期为统一的国家,中世纪后演变为一些承认皇帝最高权威的公国、侯国、伯国、宗教贵族领地和自由市的政治联合体。其历史可追溯至罗马帝国。

从罗马帝国到法兰克王国


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的霸主。公元前49年,军事将领凯撒夺取了政权。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罗马从此进入帝国时期。

公元前1世纪,就有凯尔特人在莱茵河流域西部居住,他们也被古罗马人称为高卢人,居住的地方在今法国、比利时、意大利一带,被称为高卢。公元前58年到公元前51年,克拉苏之后、罗马帝国后来的国家元首恺撒率军征服高卢,使之成为帝国新的一部分。其后,帝国实力不断衰退式微。

而在公元前5世纪,在北海和波罗的海周围的北欧地区,也居住着另外一些部落,他们被古罗马人称为日耳曼人。后来,大部分日耳曼人定居在莱茵河以西、多瑙河以北和北海之间的广阔地区,这一地区被称为日耳曼尼亚(Germania)。

公元395年,内外交困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西罗马帝国于公元476年土崩瓦解,其皇帝被日耳曼人废掉。然而罗马人在巴黎地区地统治一直持续到公元486年,那一年日耳曼人法兰克族的国王克洛维彻底打败了罗马人,建立了法国的前身法兰西亚(Francia)。其后法兰克王国不断发展壮大,到公元800年王国在加洛林王朝的查理大帝的统治之下达到鼎盛,统一了古罗马帝国及今德国大部份的领土,史称查理曼帝国。


凡尔登条约与三分帝国


公元840年,查理大帝去世,他的帝国也随之陨落而分崩离析。公元843年,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订立凡尔登条约,分全国为三部分。其中大帝的长孙洛塔尔(795年—855年)承袭皇帝称号,并领有自莱茵河下游以南、经罗纳河流域,至意大利中部地区的疆域,称为中法兰克王国。而他的弟弟路易(804年—876年),被称为日耳曼人路易,分得莱茵河以东地区,称为东法兰克王国。另一个弟弟秃头查理则领有除此之外的西部地区,称为西法兰克王国。这些基本上是后来意大利、德国和法国三国的雏形。

基本上在差不多时候的9世纪早期,于5世纪从欧洲大陆进入不列颠的日耳曼人盎格鲁、萨克逊等部落的后裔也在不列颠岛上形成统一的英吉利王国。


萨克森王朝与神圣罗马帝国的建立
公元962年,德意志国王、萨克森王朝的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约翰十二世加冕称帝(962年~973年在位),成为罗马的监护人和罗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统治者。

公元1157年,这一帝国得到了“神圣帝国”的称号,公元1254年,帝国第一次开始使用头衔“神圣罗马帝国”,此后作为官方名称沿用直至1806年。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哈布斯堡王朝时的帝国徽章自奥托一世由教宗加冕以来,每一位德意志国王都希望获得皇帝名号。在萨克森与法兰克尼亚两朝,皇帝拥有实际的权力,并时常因主教叙任权问题与教皇发生冲突。然而随着德意志各诸侯离心倾向的加剧,皇帝的地位不断下降。卢森堡王朝的查理四世颁布黄金诏书以后,皇帝实际由选侯选举产生,形同虚设。十六世纪时哈布斯堡王朝试图重振皇权的努力,也因欧洲各国的联合反对而作罢。



法国大革命与帝国覆亡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神圣罗马皇帝利奥波德二世的妹夫,法王路易十六被推翻。而他妹妹,法国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被法国共和政府处决,再加上共和思潮的扩散,利奥波德二世极力联合欧洲各国君主,以武力保卫法国的君主制。1792年利奥波德二世正式与普鲁士缔结同盟,准备以武力干涉法国。他却在这时暴毙,不过他的儿子,神圣罗马皇帝弗朗茨二世继续了他的政策,更于次年与普鲁士、萨丁、英国、荷兰和西班牙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但这个联盟在1797年,因联军被拿破仑所率领的法国意大利方面军打败,被迫议和而土崩瓦解。

1799年,欧洲列强趁法军猛将拿破仑的军队被困埃及的契机,再次发起反法战争。这次帝国联同英国、土耳其、俄罗斯组成了第二次反法同盟。但同年底拿破仑只身返国,发动雾月政变并取得法国军政大权,成为法国第一执政。此后拿破仑亲自指挥意大利方面军,回头对付反法各国,于1800年打败联军,帝国不得不与拿破仑议和,解散反法同盟。而拿破仑在政变结束后三周发表的公告中,宣布“大革命已经结束”,令欧洲列强稍微安心,再加上他们的实力受损,因而暂时放弃反法的行动。但拿破仑的野心令欧洲在几年再起干戈。

1804年5月18日,拿破仑称帝。神圣罗马皇帝弗朗茨二世见到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的崛起加剧了德国诸城邦的分化,担心法国再次扩张,与神圣罗马帝国抗衡。因此,他决定纠合英国,俄国,瑞典和那不勒斯,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1805年,帝国在俄军支援下入侵法帝国盟国巴伐利亚。而那不勒斯则和帝国军一道,进攻拿破仑在意大利的盟国。不过拿破仑迅速做出反应,自本土挥军渡过莱茵河。12月2日,法、俄、神圣罗马三国皇军,在奥斯特利茨 (Austerlitz)打了一场“三皇会战”。拿破仑最后不但守住巴伐利亚,更攻入哈布斯堡领地摩拉维亚,更将帝国军赶出意大利,并在普鲁士境内打败俄援军。

12月16日,法国和帝国最终签订《普勒斯堡和约》。和约签订后,拿破仑决定成立以自己为护国公的莱茵邦联,以整固自己在德意志地区的盟友。1806年7月12日,在拿破仑的威逼利诱下,16个神圣罗马帝国的成员邦签订了《莱茵邦联条约(Rheinbundakte)》,脱离帝国,加入邦联。此举严重削弱奥地利在德意志地区的领主地位,令弗朗茨二世大为不快。拿破仑为了吸引更多国家加入邦联,决定亲手终结神圣罗马帝国。因此他对奥皇弗朗茨二世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他解散神圣罗马帝国,并且放弃神圣罗马皇帝和德意志国王的称号。最后弗朗茨二世于1806年8月6日放弃神圣罗马帝号,仅保留奥地利帝号。神圣罗马帝国正式灭亡。


历史学家的两种说法
有人认为公元800年查理曼大帝的加冕标志着神圣罗马帝国的开端,然而大多数人还是认为那时的帝国应该叫做法兰克帝国。

7,请介绍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

其实也是简单,西罗马帝国末期国力以无法支持,于是出了个昏招,招募雇佣军,日耳曼人系统进入欧洲腹地,结果欲求不满的雇佣军最终推翻了雇主,西罗马帝国灭亡了,统一的政权没有了,填补进来的日耳曼人还处在原始部落时代,被称为蛮族,各部落之间军事对抗频繁,虽然期间也出现过法兰克王国这类的统一帝国,但是日耳曼人的军事背景,以及在日耳曼各族之间逐渐成型的军事采邑制度,导致了极强的离心力,于是欧洲腹地分裂成了一大堆日耳曼王国,也是厌烦了相互不停地征战,他们结成了一个松散的同盟,神圣罗马帝国,帝国的皇帝由世袭的选帝侯中选出,代表着接续罗马帝国的荣誉,所以叫神圣罗马帝国,选帝侯分别是:科隆大主教、美茵茨大主教、特利尔大主教、萨克森公爵、普法尔茨选侯(或称莱茵行宫伯爵)、勃兰登堡藩侯、波西米亚(捷克)国王,而后来波西米亚选帝侯被它的宗主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所替代,这个神圣罗马帝国并不是是个实体,只是虚拟帝国,虽有过强权皇帝,但也是因为他在自己的王国本身就强权而已,在帝国中间一直都有野心家想统一其他王国,最后的角逐是在哈布斯堡王朝(奥地利)和勃兰登堡藩侯(普鲁士)之间展开,奥地利相当霸主,吞并了波西米亚和匈牙利,本应实力第一,但却因为和匈牙利人的名族矛盾,导致奥匈帝国内部动乱,普鲁士王国首先趁乱将奥地利驱逐出神圣罗马帝国朋友圈,然后又在铁血首相卑斯麦的努力下,最后完成了统一,形成了德意志帝国,这个松散的神圣罗马帝国就随之消失了;

8,何为神圣罗马帝国,由来和结局?

神圣罗马帝国正式名称是“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伏尔泰所说“既非神圣,也非罗马,更非帝国”的对象就指这一国家。
公元962年,德意志王国(前身为查理曼帝国分裂出来的东法兰克王国)国王——奥托一世被罗马教宗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声称自己为古罗马的继承者。后腓特烈一世在位时,公然在国名前加上“神圣”一词,是为“神圣罗马帝国”。
1806年,拿破仑一世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二世解散早已变成“邦联组织”形态的神圣罗马帝国,弗朗茨二世被迫放弃神圣罗马帝国尊号,仅保留奥地利帝国尊号,神圣罗马帝国由此名存实亡。
1871年,“铁血宰相”俾斯麦统一德意志地区,神圣罗马帝国正式灭亡。

9,德国的前首都和现首都各是哪里?

前首都曾是魏玛、柏林
现首都柏林
柏林的历史始於西元1244年,当时它是Spree河边的一个小村落,临河的优越地理位置使它成为该平原上的贸易中心。贸易的发展吸引人们迁移至此,促使村落的规模逐渐扩大,进而成为德北平原上的经济重镇,在政治上也有能力成立一个自主的城邦。西元1448年,柏林由一个自主的商业城邦转变为一般的封邑城市。1451年,柏林首座城堡成立於Kolln岛;1470年开始,此城堡即成为布兰登堡侯国Hohenzollern王室的居所,柏林已形同该侯国主城。经过百馀年平静的生活,十七世纪初的三十年战争和当时肆虐欧洲的瘟疫,使得柏林人口锐减,侯国声势也减弱,结果开始受到当时欧洲最强盛的法国文化影响。1675年,生长於荷兰的Friedrich Wilhelm承续布兰登堡侯国的王位,开始大力重建和扩展受到战争和流行病破坏后的柏林,使这个河畔城市不但迅速恢复,而且成为一个更健全完善的政治都会。Friedrich-WiIhelm最大的成就是以柏林为中点,开凿了一条连接奥德河和易北河的运河,此举使柏林在欧洲中北部的重要性遽增;同时,他也开启大门欢迎法国因信仰新教而不见容於法国王室的大量工匠、学者、医生等,大大提升柏林的文化水准。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於威玛共和的成立,数百年来柏林的首都地位终由威玛所取代,其发展却因与周围城镇结合,不退反进—城市面积扩大,人口快速增加—成为当时欧洲最大的城市,有「黄金的20年代」之称。在这段时间,城内文学、艺术活动蓬勃发展,各种新颖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度曾同时拥有36座剧场,其文化都市的特色极为鲜明,是欧洲最受推崇和喜爱的大都会。1933年,希特勒的出现为柏林的繁荣蒙上一层阴影。希特勒独裁权力确定,德意志「第三帝国」成形,柏林再度成为一国之都。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希特勒不断对邻国侵略中正式爆发,柏林成为德国的战略中心;1945年5月2日,柏林被俄、美、英、法四国联军攻下,希特勒相传自杀於柏林地下指挥部中。

战争结束,德国和柏林的分裂灾难却刚开始。西元1949年10月7日,在苏联一手主导下,由其武力控制的德东地区和东柏林,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俗称东德),正式和美、法、英王国支持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俗称西德)分裂,而属於西德的柏林就此成为孤立於东德国土中的「陆岛」。1961年8月13日,由於逃亡潮不断增加,东德政府在阻止无效下,於一夜之间在东西柏林之间筑起了一道高耸围墙,「柏林围墙」自此成为冷战时期的象徵,也是最具体的「共产铁幕」。一分为二的柏林,在不同政治体制的管理下,开始呈现截然不同的人文景观。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西柏林,气氛开朗、建设进步,弥漫著自由的风尚;社会主义、独裁政治的东柏林则气氛静肃、守成不变,散发著受禁制、压抑的感觉。1980年代后期,改革风尚逐渐吹向东欧共产社会主义国家,与西柏林毗邻的东柏林和整个东德,最早受到这股风气吹袭 ;此时,鼓吹两德统一的民族情结,更扮演了强力催化剂的作用。 1989年12月22日 ,在东西德协商首肯后,阻隔东西柏林达28年的柏林围墙,终於在双方军警和人民同心协力之下被拆除。1990年10月3日,在二次大战后被分开了45年的德国复归统一,一个崭新的德国诞生。随后,在全德仍沈浸在统一美梦成真的兴奋之中时,德国人以选票支持柏林为新德国的首都。大柏林市总面积为878平方公里,地势平坦,最高的地方Kreuzberg 亦不过海拔66公尺,相当适合城市的建设和扩展。在17世纪时,统治此地的布兰登堡选帝侯,为发展此地的经济,利用其位於奥德河和易北河之间的优异地理位置,开凿了一条运河,东连奥德河、西接易北河,使此地成为日耳曼东北地区前往波罗的海和北海的枢纽。目前人口已逐渐恢复分裂前200万人水准的柏林,正确人口数极难计算,因为除了原居於此的人、由德国境内移居至此的人之外,不断由开放后的东欧涌入的难民和来自亚洲的外籍劳工或政治难民,实在难以估算。这些新近进入柏林的外来人囗,不但使柏林当局为难,更造成相当多的社会、经济问题,前些日子德国少数人所掀起的「新纳粹主义」活动,就是因外来人囗太多使得某些德国人感到生活、环境、工作受到破坏而兴起的。柏林在分裂前担当德国首都时,具有各方面的功能,包括政冶、交通、经济、文化、观光等都在全德占数一数二的地位,但是长达40年的与世隔绝,这些功能已消失大半,统一后的柏林虽然因历史情结而仍被选为首都

10,德国的首都是哪里

柏林柏林(Berlin),位于德国东北部,是德国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德国的政治、文化、交通及经济中心,人口约363.4万(2018年9月30日)。柏林四面被勃兰登堡州环绕,施普雷河和哈弗尔河流经该市,城市中心坐标为52°31′,东经13°2′。柏林是德国十六个联邦州之一,和汉堡、不来梅同为德国仅有的三个的城市州。2016年,柏林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89亿美元。扩展资料:柏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2世纪末。她是由施普雷河畔北岸的柏林和博物馆岛现今所在地的集居区组成的。此两个集居区在13世纪就已经存在了,1237年10月28日Coelln被首次提出。1307年人们将此两部分合并在一起,由此诞生了柏林。此一天也就是柏林的诞生日。经过多年的动荡不安,选帝侯FriedrichII于1451年将波茨坦和柏林两座城市宣布为其治下之国都。此后,接连不断的自然灾害、瘟疫和战争一直阻碍着柏林的发展。直到FriedrichWilhelm的统治时期,柏林的各个方面才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柏林被改建为城市要塞,首次建成了最具普鲁士典型风格的建筑,即现存“菩提树下大街”两旁的宏伟建筑群。1701年选帝侯FriedrichIII在普鲁士自封为FriedrichI国王,柏林自然而然被选为首府。如雨后春笋般的建成了很多著名的建筑物。在FriedrichWilhelmI.(der"Soldatenkönig")和FriedrichII.("DerGroße")的统治下,柏林(1740—1786)发展成了普鲁士的一座工业城市。1806至1808年是拿破仑统治着此座城市。在莱比锡大会战拿破仑战败后,他又把他掳走的、原本矗立于勃兰登堡门上的胜利战车雕像送回。在随后的十年间,此里出现了由Schinkel设计,具有古典风格、宏伟壮丽的建筑群和由Lenné设计的富有艺术风格的公园。19世纪中期以来,柏林不但在经济上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且人口也呈急遽上升的趋势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柏林

11,求解中世纪时,英国,法国与神圣罗马帝国的关系

平等的关系吧。

神圣罗马帝国并不是罗马帝国,也与罗马帝国无太大关系,它只是德国第一个政权,全称“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说白了就是德国,所以与英法并不构成隶属关系。

法国与德国的前身都是法兰克王国。法兰克王国在查理曼大帝时期空前扩张。但查理曼的儿子懦弱,所以帝国843年被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瓜分为东、中、西法兰克王国,分别演化成德国、意大利、法国。

西法兰克王国自认为是正统继承人(因为查理曼定都巴黎)。在987年,卡洛林王朝的路易五世去世。由于他膝下无嗣,神职人员及贵族们推举卡佩家族的继承人雨果·卡佩为西法兰克国王。雨果·卡佩建立起卡佩王朝,西法兰克王国改名法兰西王国,即法国

东法兰克王国在911年时,最后一个君主Louis the child无子而终。于是东法兰克(德意志)的公爵们便公选出了第一位日耳曼君主,继承制度被废。962年奥托一世加冕为德国皇帝,东法兰克王国改称神圣罗马帝国,即德国。

而英格兰王国从927年埃塞斯坦统一整个盎格鲁-撒克逊开始。后来诺曼底公爵占领英格兰。接着就是百年战争。

很长时间英德并没有关系。
只不过说盎格鲁人与撒克逊人和德意志人都是日耳曼人的一支,仅此而已。

总结一下三者的关系:德法在政治上同源,英德在人种上同源。比喻一下就是德国(神圣罗马帝国)和法国原来在一家公司,后来这家公司分成两家公司。然后德国的一个表弟自己开了一家公司。三家公司并不互相隶属。

12,德国是神圣罗马帝国吗?

今天的德国拥有历史上神圣罗马帝国的主体部分。
神圣罗马帝国,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是962年至1806年在西欧和中欧的一个封建帝国。早期是由拥有实际权力的皇帝统治的国家,中世纪时演变成承认皇帝为最高权威的公国、侯国、宗教贵族领地和帝国自由城市的政治联合体。日耳曼人认为其国祚可追溯至罗马帝国,所以称之为神圣罗马帝国。最后弗朗茨二世于1806年8月6日放弃神圣罗马皇帝尊号,仅保留奥地利帝号。神圣罗马帝国正式灭亡。德国人在论述其帝国历史时,将其定义为“第一帝国”;和后来的第二帝国与第三帝国加以串连论之。

13,神圣罗马帝国的简介

德国历史上的第一帝国是指公元962~1806年的神圣罗马帝国。人们习惯上以公元911年作为德意志地区的东法兰克王国向德意志王国转变的开始。在这一年,东法兰克王国国王“孩童路易”驾崩无嗣。法兰克公爵康拉德一世被选为国王,他是第一位德意志国王。后奥托一世继位公元962年,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约翰十二世加冕称帝,称为“罗马皇帝”,德意志王国便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这便是古德意志帝国,或称为第一帝国。到了12世纪的腓特烈一世时期,帝国成为欧洲最强的国家。腓特烈一世公然加上“神圣”二字。1806年,帝国被拿破仑一世推翻。神圣罗马帝国(拉丁文: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中世纪欧洲封建帝国。公元962年。德意志国王、萨克森王朝的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约翰十二世加冕称帝(962~973在位),成为罗马的监护人和罗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统治者。从1157年起,帝国被称为神圣罗马帝国,帝国极盛时期的疆域包括近代的德意志、奥地利、意大利北部和中部、捷克、斯洛伐克、法国东部、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瑞士。1806年为拿破仑一世所灭亡。帝国统治者以罗马帝国和查理大帝的继承者自命,对外大肆扩张。11~12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同罗马教皇为争夺主教继任权发生激烈斗争,这不仅是争夺教会控制权的斗争,也是中央王权同地方封建分离主义势力的斗争。尽管如此,在整个中世纪,帝国和教会在维护封建制度方面,是始终紧密合作的。帝国统治者为称霸欧洲,多次入侵意大利,旷日持久的战争消耗了帝国的实力。霍亨施陶芬王朝统治时期,中央权力衰落,国内各地缺乏经济联系,帝国成为承认皇帝最高权力的各封建公国和自由市的不巩固的联盟。1254~1273年是德意志历史上的空位时期。这个时期,各诸侯、骑士和城市间的纷争和内讧连绵不断。13世纪末,帝国出现许多独立的封建领主,皇帝对其直辖领地外的封建诸侯没有管辖权。1356年,查理四世颁布金玺诏书,确认皇帝须由七大选帝侯推选。13世纪下半叶后,由于勃艮第和意大利脱离帝国,其领土主要限于德语地区。从15世纪初起至帝国各地开始割据,皇位均由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占据。1474年起,帝国被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已成为徒具虚名的政治组合。15世纪末16世纪初,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试图重振帝国,但遭到失败。由于罗马天主教和德国封建统治者对农民和市民的剥削和压迫日甚。16世纪初爆发宗教改革运动和德意志农民战争,农民战争是宗教改革运动的顶点。宗教改革后,帝国实际上分裂为信奉路德教的东部、北部和中部、信奉加尔文教的西部、西南一部分和信奉天主教的南部。

14,神圣罗马帝国历史(详细资料)

德国历史上的第一帝国是指公元962-1806年的神圣罗马帝国。 962年神圣罗马帝国
人们习惯上以公元911年作为东法兰克帝国向德意志帝国转变的开始,在这一年,法兰克公爵康拉德一世被选为国王,他算是第一位德意志国王。公元962年,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加冕称帝,称为“罗马皇帝”,德意志王国便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这便是古德意志帝国,或称为第一帝国。 1806年,帝国被拿破仑一世推翻。   神圣罗马帝国(拉丁文: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 中世纪欧洲封建帝国。公元962年。德意志国王、萨克森王朝的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约翰十二世加冕称帝(962~973在位),成为罗马的监护人和罗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统治者。从1157年起,帝国被称为神圣罗马帝国,帝国极盛时期的疆域包括近代的德意志、奥地利、意大利北部和中部、捷克、斯洛伐克、法国东部、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瑞士。1806年为拿破仑一世所灭亡。 帝国统治者以罗马帝国和查理大帝的继承者自命,对外大肆扩张。11~12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同罗马教皇为争夺主教叙任权发生激烈斗争,这不仅是争夺教会控制权的斗争,也是中央王权同地方封建分离主义势力的斗争。尽管如此,在整个中世纪,帝国和教会在维护封建制度方面,是始终紧密合作的。帝国统治者为称霸世界,多次入侵意大利,旷日持久的战争消耗了帝国的实力。霍亨施陶芬王朝统治时期,中央权力衰落,国内各地缺乏经济联系,帝国成为承认皇帝最高权力的各封建公国和自由市的不巩固的联盟。1254~1273年是德意志历史上的空位时期。这个时期,各诸侯、骑士和城市间的纷争和内讧连绵不断。13世纪末,帝国出现许多独立的封建领主,皇帝对其直辖领地外的封建诸侯没有管辖权。1356年,查理四世颁布金玺诏书, 神圣罗马帝国国旗
确认皇帝须由七大选帝侯推选。从15世纪初起至帝国各地开始割据,皇位均由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占据。13世纪下半叶后,由于勃艮第和意大利脱离帝国,其领土主要限于德语地区。1474年起,帝国被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已成为徒具虚名的政治组合。   15世纪末16世纪初,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试图重振帝国,但遭到失败。由于罗马天主教和德国封建统治者对农民和市民的剥削和压迫日甚,16世纪初爆发宗教改革运动和德意志农民战争,农民战争是宗教改革运动的顶点。宗教改革后,帝国实际上分裂为信奉路德教的东部、北部和中部、信奉加尔文教的西部、西南一部分和信奉天主教的南部。

精华总结

雨露,是万物生长的灵丹妙药,它能让万物欣欣向荣,给人带来希望和欢乐。起名,是给孩子取名最重要的一步,因为名字,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文化。一个好的名字,可以让孩子从小拥有一个好的起点。那么,旸字取名呢,有着什么样的寓意及含义?

1、旸是五行金之字,五行属水,寓意孩子聪明机智,有大智慧,富有爱心。

根据五行属性来取名,金能克水,就像是金被水淹没了,所以会出现水变少,阳气不充足的情况。而旸字五行属水,表示有希望的样子,寓意孩子聪明机智,有大智慧,富有爱心,有爱心之义,对人非常友好,人缘非常好。由于在起名时需要注意五行八字,所以名字要避开太多不利因素。例如孩子取名为旸这个名字时,可选择五行属金且与水相冲或水火相济或金水相济等字面寓意相搭。

2、旸字是木之金之字,五行属木,为金之态,寓意孩子金木水火土五行协调,和谐发展。

雨露的滋润,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都让人感到无比满足。旸,字音shèng,寓意着孩子有一颗包容和感恩之心。这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异曲同工之妙……旸给人带来欢乐、吉祥的同时,也寓意着孩子金木水火土协调发展……

3、旸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字,可形容孩子生机勃勃,乐观向上。

【旸】有光明、温暖、明朗的意思,可用作名字。【阳凯是太阳之意。【阳阳阳】阳代表明亮,阳代表光明及温暖。用阳代表光明的事物,表示孩子生机勃勃,乐观向上。【阳欣可表示欣欣向荣之意。【阳和】可表示温暖的意思。

4、旸字取名,寓意孩子乐观向上,对生活充满希望。

旸字寓意孩子乐观向上,对生活充满希望,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另外旸字取名还有着积极向上、乐观开朗、吉祥幸福、生活美满、幸福美满等美好祝愿,其寓意吉祥。而且旸在中国汉字里是非常多见的一个字,我们可以将这个字用在名字中来表达。旸字取名代表着孩子未来很美好而充满希望。如果将其用于起名中,则代表着孩子未来会有很多希望。同时也象征着孩子将来会有所成就。

5、旸作为名字有吉祥富贵之意。

旸这个名字,在很早的时候就被赋予了吉祥富贵的寓意,因为它在名字中的意思很多。所以有很高的吉祥富贵之意。这个名字将孩子命名为【旸】具有美好的寓意。

上一篇:徐良好听的歌

下一篇:哪些品牌女装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