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霍次克

时间:2024-03-14 19:30:03编辑:coo君

俄罗斯鄂霍次克区面积

应该不大 因为.......
鄂霍次克 (俄语:Охотск;英语:Okhotsk)位于鄂霍特河流入鄂霍次克海的河口,属俄罗斯远东联邦管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市镇式”乡(俄罗斯地方建制,介乎村与镇之间)。人口5,500(2004年估计)。
1647年建城,是俄罗斯人在远东太平洋沿岸的第一个定居点。曾经是渔业、毛皮贸易的中心,也是航海家白令的基地。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各区面积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 所属区:1、阿穆尔斯克(Amursky District)16,269 km2 2、阿亚诺-迈斯基(Ayano-Maysky District)167,200 km2 3、比金(Bikinsky District)2,483 km2 4、哈巴罗夫斯克(Khabarovsky District)30,014 km2 5、共青城(Komsomolsky District)25,167 km2 6、伊米尼-拉佐(Imeni Lazo District)31,786 km2 7、纳内斯克(Nanaysky District)27,644 km2 8、尼古拉耶夫斯克(Nikolayevsky District)17,188 km2 9、鄂霍次克(Okhotsky District)158,517.8 km2 10、伊米尼·波利尼·奥西潘科(Imeni Poliny Osipenko District)34,560 km2 11、索尔涅奇内(Solnechny District)31,085 km2 12、苏维埃港-加万斯基(Sovetsko-Gavansky District)15,534 km2 13、图古洛-丘比坎斯克(Tuguro-Chumikansky District)96,069 km2 14、乌利奇斯基(Ulchsky District)39,128 km2 15、万宁斯基(Vaninsky District)25,747 km2 16、维尔肯布林斯基(Verkhnebureinsky District)63,561 km2 17、维亚泽姆斯基(Vyazemsky District)4,318 km2

兴蒙-吉黑地区构造地貌特征

从岩石圈结构的形成与演化角度,兴蒙-吉黑地区作为东北亚大陆的主体,是古亚洲洋构造域与滨太平洋构造域叠加转换最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从而形成了该区独具特色的构造样式和地貌格局。最突出的特征是由西向东,形成了以大兴安岭—东北平原—长白山脉为代表的规模巨大的北东向陆内盆山体系。该体系东邻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大陆边缘沟-弧-盆体系,二者近乎平行分布(图1.2),反映出该区构造走向和盆山格局的形成与滨太平洋构造域的演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基于地貌特征是大地构造演化和地表过程相互作用的净结果,与岩石圈的深部作用过程有着密切成因联系的认识,根据国际地震研究中心(ISC)的资料,对该区以地震为代表的现今活动构造带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岩石圈块体和地理地貌格局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地震震中分布特征显示(图1.3),东北亚地区发育有4条明显的地震活动带,其中,3条震源深度<70km的地震带发育在大陆内部,另一条蔚为壮观的地震带发育在研究区以东地区,是著名的西太平洋板块边缘地震活动带的一部分。这一地震带由不同震源深度的地震带构成,震源深度<300km的地震带主体平行千岛群岛-日本群岛分布,由东向西震源深度分带明显,依次为<70km、70~150km和150~300km。震源深度>300km的地震带位于千岛群岛-日本群岛地震带西侧,总体呈一向西楔入的“∨”字形,其顶点位于我国吉林省东部的珲春地区。众所周知,这一由东向西震源深度逐渐增加的地震活动带是太平洋板块向东北亚大陆板块之下俯冲造成的,深源地震带的位置反映了现代西太平洋板块向东北亚大陆东缘之下俯冲所达到的深度和范围。因此,这一地震带成为现代大洋岩石圈板块与大陆岩石圈板块相互作用的标志性界线,也为我们通过新构造活动了解该区现今岩石圈块体的边界,判别该区大陆型地壳、过渡型地壳和大洋型地壳的分布区域提供了直接的依据。由此可见,地震活动带作为板块边界处发生的重要构造响应,为我们分析大陆内部地震活动带的特点及其构造意义提供了依据。这3条陆内地震活动带与大地构造研究所确定的3条重要板块边界带的分布位置基本对应。图1.1兴蒙-吉黑地区大地构造位置(据J.Y.Li,2006)如果地震活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一个地区现今岩石圈结构及构造稳定性的话,那么,根据地震震中的分布特点(图1.3),兴蒙-吉黑及邻区可根据线性分布的地震带分为4个不同类型的区域。Ⅰ区为稳定区,基本没有地震记录,该区南部以一弧形展布的地震带为界,大地构造上,这一稳定区域对应的是西伯利亚板块,而弧形地震带的分布位置与蒙古-鄂霍次克缝合带的位置基本一致;Ⅱ区位于弧形地震带以南,东经105°线(中央构造线)以西地区,该区地震活动频繁,遍布全区,对应的区域为中国西部和蒙古西部高原;Ⅲ区和Ⅳ区位于东经105°线以东,大致以北纬42°线东西向展布的地震带为界分为南北2个地震活动特点类似的相对稳定区域。北侧的Ⅳ区包括兴蒙-吉黑地区和俄罗斯布列亚及远东地区;南侧的Ⅲ区包括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北纬42°线东西向展布的地震带位置与大地构造上所称的华北板块与兴蒙-吉黑板块之间的西拉木伦河缝合带的位置基本对应。根据大地构造研究资料可知,Ⅰ区为西伯利亚板块,固结程度高,地壳结构稳定,很少发生地震;Ⅱ区是正在受到印度板块俯冲碰撞影响的强烈造山区,地壳稳定性差,地震活动最为频繁;Ⅲ区和Ⅳ区也主要由固结程度较高的地块组成,如Ⅳ区的额尔古纳地块和布列亚-佳木斯-兴凯地块等,以及Ⅲ区的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等,加之该区东部大陆边缘整体处于引张构造背景,地震活动相对较弱。鉴于东经105°线以东地区发育的3条十分明显的线性地震带(图1.3中①、②、③)的分布位置分别与西伯利亚板块南缘的蒙古-鄂霍次克缝合带、华北板块北缘的西拉木伦河缝合带和鄂霍次克板块东缘的库页岛俯冲带的位置基本一致,我们分别称其为蒙古-鄂霍次克地震带、西拉木伦河地震带和库页岛地震带。上述各带地震发生频次与构造单元间的关系及线性地震带与古缝合带所表现出的良好对应关系说明,现今的地震活动不但与构造单元的固结程度及其周边的新构造运动特点有着明显的关系,而且对古缝合带有着明显的继承性,反映这些古缝合带目前仍是具有刚性特点的构造薄弱带。图1.2兴蒙-吉黑及邻区地理地貌特征图1.3兴蒙-吉黑及邻区地震震中分布(资料引自ISC)上述3条地震带所围限的中国东北、蒙古东部和俄罗斯布列亚-远东地区是一个地震活动性较弱的相对稳定区。如果将地震活动带的分布与板块缝合带的分布联系起来的话,可以发现蒙古-鄂霍次克地震带和西拉木伦河地震带的分布与地质上对缝合带分布的认识并非完全一致,即这2条地震带都没有连续向东延伸,特别是西拉木伦河地震带在郯庐-敦密断裂带以东基本没有地震显示,尽管从地质上普遍把吉林中东部地区的桦甸—和龙一线作为中朝板块的北部边界。蒙古-鄂霍次克地震带的分布也有类似特点,地震活动带终止于俄罗斯外兴安岭东端,与大兴安岭重力梯度带的北东延伸位置相当。这似乎说明,这2条缝合带的西段和东段的结构或构造性质有所不同,导致地震活动特点的不同。考虑到前者的界线与大兴安岭东缘的北东向断裂有关,后者与北东向的郯庐-敦密断裂有关的区域构造特点,断裂两侧的地壳结构及构造样式不同是完全可能的。库页岛地震带近南北向展布,其位置与古近纪发育起来的鄂霍次克板块与东北亚大陆边缘的俯冲带位置一致(S.Maruyama et al.,1997)。如果将岩石圈近似地作为板块,将地震活动带作为古板块缝合带的新构造响应,那么,上述3条地震活动带的分布大致反映了兴蒙-吉黑岩石圈块体的范围及其与华北、西伯利亚和鄂霍次克海三大板块之间的边界带位置。同时也说明,现今的兴蒙-吉黑岩石圈块体是一个规模巨大,且相对稳定的构造单元。该构造单元东以震源深度>300km的珲春地震带和<70km的千岛群岛-日本群岛地震带为界,由西向东呈现出完整连续的三类地壳区,即大陆型地壳区、过渡型地壳区和大洋型地壳区,相应的构造地貌特征为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大陆边缘沟-弧-盆体系。这样一种宏观的构造地貌特征不但为我们了解兴蒙-吉黑岩石圈块体现代所处的应力状态背景提供了基础,而且为我们通过新构造响应了解岩石圈内部构造特点提供了依据。根据地震带分布与古缝合带的关系分析,地震发生的密集程度似乎与缝合带的形成时代有一定的关系,即缝合带的形成时代越新,地震发生的频次越高。如西拉木伦河缝合带、蒙古-鄂霍次克缝合带和库页岛缝合带分别形成于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早-中侏罗世(G.Killirova,2005)和古近纪(S.Maruyama et al,1997),三者的形成时代逐一变新,地震发生频次也逐一增大。这似乎说明古缝合带对新构造的响应更为敏感,因此出现现代地震活动主要沿古缝合带发生,而时代较早的缝合带内地震活动相对较弱,这可能与缝合带的固结程度有关。

松辽盆地外围油气评价及选区

5.2.1 油气地质概况NNE向嫩江-开鲁断裂和佳木斯-伊通断裂将东北地区盆地群分隔为西部盆地群、中部盆地群和东部盆地群。西部盆地群(主要包括蒙古境内的东戈壁盆地、中蒙交界处的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和我国境内的拉布达林盆地、根河盆地和二连盆地)和中部盆地群(松辽盆地和孙吴-嘉荫盆地)规模大、形态完整,总体呈NE向分布,其南部边界明显受近EW向展布的华北板块北缘断裂带的限制;东部盆地群(主要包括三江盆地、汤原盆地、方正盆地、勃利盆地、宁安盆地、鸡西盆地、虎林盆地和延吉盆地等)规模小、形态复杂,其东部边界受SN向的嘉荫-牡丹江断裂制约。上述特征反映出,NE向断裂是东北地区中—新生代盆地的主要控盆构造,形成盆地NE向展布的格局。但在佳蒙地块边缘发育了与边缘构造带方向及其演化相关的早期盆地,如北部的漠河-乌苏蒙盆地与EW向的鄂霍次克缝合带平行;三江盆地西部绥滨坳陷的晚侏罗世海相沉积与锡霍特—阿林地体增生带的展布方向一致;华北板块北缘的EW向古构造对于西部和中部盆地群的南部界线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图5.5)。图5.5 东北亚地区中-新生代盆地与主干断裂分布①华北板块北缘缝合带;②嘉荫-牡丹江缝合带;③佳木斯地块东缘地体拼贴带;④蒙古-鄂霍次克缝合带;⑤东戈壁-得尔布干断裂;⑥嫩江-开鲁断裂;⑦佳木斯-伊通断裂;⑧敦化-密山断裂;⑨中央锡霍特-阿林断裂5.2.2 地层与沉积概况5.2.2.1 下三叠统下三叠统以松辽盆地边缘分布的老龙头组为代表,以陆相碎屑沉积为主并含有中性火山岩,局部夹少许海相层。含双壳类Palaeomutela-Palaeonodonta组合的生态特征指示半咸水环境,具重要的构造古地理含义。下三叠统与二叠系为连续过渡沉积,同属一个构造层。5.2.2.2 上三叠统-中上侏罗统该构造层主体为早-中侏罗统。在东北地区晚三叠世-晚侏罗世地层总体上属于一些小型山间盆地火山-碎屑岩含煤沉积。在漠河盆地构成主力充填构造层;在松辽西缘大兴安岭地区、松辽东缘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育。在松辽盆地下部是否存在该构造层沉积值得进一步研究。5.2.2.3 下中白垩统在松辽盆地及其周边地区发生大规模基性或中基性火山活动,形成塔木兰沟组、火石岭组及龙江组火山岩。松辽及周边地区形成广泛分布的火山断陷盆地群,并普遍含有煤系地层。以松辽盆地下部火石岭组、沙河子组和营城组为代表,形成重要的深层油气层位。该期构造层地层发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普遍分布热河动物群生物组合。5.2.2.4 上白垩统该构造层主要以松辽盆地坳陷期沉积地层序列为代表,包括登娄库组至明水组。大型内陆湖盆的发育与四周山区的隆升剥蚀形成鲜明对比。在该构造层内登娄库组与泉头组之间、嫩江组与四方台组之间还分布着两个次级的不整合(或假整合)面,作为坳陷湖盆发育不同阶段的分界标志。5.2.2.5 新生界新生代地层分布显示,嫩江-开鲁断裂和佳-伊断裂仍对新生代地层有明显控制作用。表现在嫩江-开鲁断裂以西的盆地内基本不发育古近系,松辽盆地和孙吴-嘉荫盆地以古新统为主,而东部地区广泛发育渐新统沉积,特别是沿佳-伊断裂和敦-密断裂呈串珠状展布的小型断陷盆地内渐新统十分发育,沉积了一系列以湖相油页岩夹煤系的地层,是中国北方有利的生烃层位之一。5.2.3 油气地质特征研究区的盆地可划归东部、中部和西部3个盆地群(表5.4),这一划分对查明油气分布规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一盆地群的盆地应具有相似的油气地质条件和油气发育规律。含油气盆地群的划分与区域地质特征和演化紧密结合,对油气远景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表5.4 各盆地所属的含油气盆地群东部含油气盆地群是有待突破的地区,已有勘探工作揭示出东部地区具有良好的油气显示,并在延吉盆地获得工业油流。中部和西部含油气盆地群是研究区重要的油气贡献带。三江盆地是东部盆地群的典型代表,松辽盆地是中部盆地群的典型代表,海拉尔盆地是西部盆地群的典型代表。这3个盆地分别可以作为东部盆地群、中部盆地群和西部盆地群油气远景地质类比评价的刻度盆地。5.2.3.1 含油气层系研究区垂向上自下而上可划分为:石炭-二叠系、上三叠统-下侏罗统、中-下侏罗统、下白垩统、上白垩统、古近系6个勘探层系。大量综合研究表明:第一、第二和第三勘探层系是值得关注的重要勘探层系。第四至第六勘探层系在大庆及大庆外围均已获得工业油气流。第四和第五勘探层系为中部含油气盆地群的油气贡献层系,第四层系是西部含油气盆地群的油气贡献层系。第六勘探层系是东部地区已知的油气贡献层系。第一勘探层系(石炭-二叠系)是在佳-蒙古陆上发育的一套海相沉积岩系,沉积厚度大,在研究区广泛发育,主体未遭受区域变质作用,处于高级成岩阶段,局部有接触变质。第二勘探层系(上三叠统-下侏罗统)为一套深海-滨浅海相沉积,主要发育在东三江-完达山地区。上三叠统发育放射虫硅质岩并夹深海浊积岩。第三勘探层系(中侏罗统)为一套含煤岩系,主要发育在西部含油气盆地群。第四勘探层系(上侏罗统—下白垩统)主要为火山沉积岩系,在东部盆地群发育有海陆交互相沉积。该勘探层系在3个不同含油气盆地具有明显差异。第五勘探层系为上白垩统河湖相沉积岩系,主要发育在中部和东部含油气盆地群。第六勘探层系为古近系-新近系河湖相沉积地层,主要沿佳伊地堑、敦密断裂、三江地区发育。5.2.3.2 东部盆地群东部盆地群发育下白垩统、上白垩统和古近系3套烃源岩(表5.5)。其中下白垩统烃源岩分布于三江盆地、鸡西盆地、勃利盆地和虎林盆地。三江盆地、鸡西盆地和勃利盆地的主力烃源岩为下白垩统城子河组和穆棱组煤系烃源岩,其有机质丰度为中等—好的级别,干酪根类型为Ⅲ型或以Ⅲ型为主,有机质成熟度除勃利盆地为成熟—过成熟外,其他两个盆地为低成熟—成熟,少数为过成熟。虎林盆地下白垩统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很低,属于非烃源岩,有机质演化程度高,已进入成熟—过成熟阶段。上白垩统烃源岩主要分布在延吉盆地,主力烃源岩为大拉子组的湖相烃源岩,其有机质丰度高,干酪根类型以Ⅱ和Ⅲ型为主,有机质演化程度为低熟-成熟烃源岩。古近系烃源岩分布在汤原断陷、方正断陷(新安村组和达连河组)和虎林盆地(虎林组)为湖相烃源岩。其中,汤原断陷、方正断陷有机质丰度为差—好级别,干酪根类型以Ⅲ型为主,有机质成熟度为未成熟-低成熟-成熟。虎林盆地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为中-好级别,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有机质成熟度为未成熟-低成熟-成熟。东部盆地群油气储层由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组成。其中下白垩统储层成岩作用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属于低孔、特低孔、特低渗储层;上白垩统储层成岩作用也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少数处于早成岩阶段B期,属于中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古近系储层成岩作用阶段主要为早成岩阶段B期和中成岩阶段A期,汤原断陷属于中孔低渗型储层,方正断陷属于中低孔低渗型储层。东部盆地群油气显示非常好(表5.5),目前在延吉盆地和依-舒地堑均有工业油流井,并有大量的油气显示井;在三江盆地绥滨坳陷发现了沥青脉、油浸染现象,在鸡西盆地发现油砂、沥青脉,并见天然气井喷,在虎林盆地见弥漫状沥青化。5.2.3.3 中部盆地群中部盆地群由松辽盆地和孙吴-嘉荫盆地组成。中部盆地群孙吴-嘉荫盆地发育下白垩统和上白垩统两套湖相烃源岩(表5.5)。其中,下白垩统淘淇河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中等,干酪根类型为Ⅱ型和Ⅲ型,有机质成熟度为低成熟-成熟;上白垩统永安村组和太平林场组,有机质丰度高,多数达到好烃源岩标准,干酪根类型以Ⅱ型和Ⅲ型为主,有机质成熟度多为未成熟—低成熟。孙吴-嘉荫盆地储层主要发育在下白垩统淘淇河组,上白垩统永安村组、太平林场组、渔亮子组和古近系乌云组。储层岩石类型以砂岩和砂砾岩为主,其次为凝灰岩和火山角砾岩,另外含有少量的安山岩和玄武岩等火山岩储层。砂岩属于中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在孙吴-嘉荫盆地储层砂岩中发现了含油现象。5.2.3.4 西部盆地群西部盆地群发育上古生界海相灰岩、中侏罗统湖相和下白垩统火山喷发间歇期湖相3套烃源岩(表5.5)。其中,拉布达林盆地附近出露的下石炭统红水泉组灰岩的有机质丰度为0.34%~0.89%,有机质类型为Ⅱ2型,烃源岩演化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具备一定的生烃潜力。中侏罗统湖相烃源岩主要发育在漠河盆地(绣峰组、二十二站组、额木尔河组)。其中,二十二站组、额木尔河组的有机质丰度较高,绣峰组较低。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有机质成熟度普遍处于生烃高峰阶段。下白垩统烃源岩主要分布于拉布达林盆地、漠河盆地和大杨树盆地,以火山喷发间歇期湖相暗色泥岩、油页岩为特征。发育于拉布达林盆地的上库力组一段和漠河盆地伊列克得组火山岩系中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均达到中-好烃源岩级别,有机质类型以Ⅱ1型为主,有机质成熟度处于低成熟-成熟。大杨树盆地烃源岩为发育于甘河组火山岩系之下的九峰山组,有机质丰度高,达中-好的烃源岩标准,以Ⅱ型和Ⅲ型干酪根为主,有机质成熟度为低成熟-成熟,具有较好的生烃潜力。表5.5 大庆探区外围盆地油气地质条件数据西部盆地群储层主要由碎屑岩、火山碎屑岩和火山岩组成。其中,碎屑岩储层主要发育于漠河盆地,主要由砂砾岩、长石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砂岩、砾质砂岩和岩屑砂岩组成,成岩作用处于成岩阶段A期,属于差—中等的很致密储层。拉布达林盆地油气储层由火山碎屑岩、砂岩及裂缝泥岩、页岩组成,成岩阶段为早成岩阶段B期及中成岩阶段A期,属中低孔低渗型储层,储集空间为裂缝型和孔隙型。大杨树盆地的储层主要为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和碎屑岩,储集空间为裂缝型和孔隙型。在拉布达林盆地和漠河盆地发现油气显示(表5.5)。其中,拉布达林盆地油气显示发现于上乌尔根尖子山下白垩统上库力组一段下部油页岩和泥灰岩裂缝中,表现为沿裂缝分布的沥青和赋存于方解石脉、白云石脉中的油气包裹体。漠河盆地中的油气显示发现于中侏罗统二十二站组和额木尔河组砂岩中,表现为赋存于方解石脉、石英脉和次生加大石英中的沥青、液相烃和气态烃的包裹体。油气显示揭示拉布达林盆地和漠河盆地均经历过油气的生成、运移过程。5.2.4 中、新生代盆地优选5.2.4.1 油气远景评价的思路大庆探区外围盆地多为改造型叠合盆地,总体勘探程度较低,具有多套烃源岩、多类储盖组合、多次生、排烃和多期成藏等特征,推测存在多种油气来源,通常勘探目的层埋深大,经历长期演化,油气藏充注历史复杂,油气分布规律受多种因素制约。综合各方面条件进行油气远景评价。5.2.4.2 盆地综合优选排序通过对研究区各盆地资料分析研究,结合研究区的基础地质框架(模型)评价、盆地油气地质条件评价和盆地成熟度数值模拟结果,并对各盆地3种方法的油气远景评价结果进行比较,最终确定了研究区盆地油气远景的优选排队结果如图5.6;表5.6。图5.6 松辽盆地外围盆地油气远景排序图表5.6 松辽盆地外围盆地油气远景排序表

日本北部海域鄂霍次克海形成时期的名字是哪个国家的人提出的

鄂霍次克海(俄语:ЛитосфераОхотскогоморя;罗马化写法:OkhotskoyeMore;英语:SeaofOkhotsk)是西北太平洋的一个海,得名于鄂霍次克。鄂霍次克海原称通古斯海或拉穆特海。旧时日本称为“北海”(Hokkai),后来改指位于欧洲的北海,故今改用俄语音译(Ohotsukukai,オホーツク海)。中国唐代称“少海”、“北海”。俄国人于17世纪进至鄂霍次克海,1731年建立鄂霍次克区舰队,基地设在鄂霍次克港。1855年,区舰队基地迁驻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


鄂霍次克海的基本介绍

鄂霍次克海(俄语:Литосфера Охотского моря;罗马化写法:Okhotskoye More;英语:Sea of Okhotsk)是西北太平洋的一个海,得名于鄂霍次克。鄂霍次克海原称通古斯海或拉穆特海。旧时日本称为“北海”(Hokkai),后来改指位于欧洲的北海,故今改用俄语音译(Ohotsukukai,オホーツク海)。中国唐代称“少海”、“北海”。俄国人于17世纪进至鄂霍次克海,1731年建立鄂霍次克区舰队,基地设在鄂霍次克港。1855年,区舰队基地迁驻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

鄂霍次克海的地理位置

太平洋西北部的边缘海,大部分为东北亚的不同地形区所围绕。鄂霍次克海西濒俄罗斯的西伯利亚海岸,南起黑龙江河口湾,北至品仁纳(Penzhina)河口。东以堪察加半岛和千岛群岛(KurilIslands)为界,南抵日本的北海道,西南至俄罗斯的萨哈林(Sakhalin)岛。鄂霍次克海覆盖面积158.3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777米,海水冲刷着日本和俄罗斯两国的海岸。大陆沿岸大部分为高峻岩岸,其间散布着注入该海的地区性大河的河口。诸如黑龙江、乌第河、鄂霍塔河、吉日加河及品仁纳河等。海底由北向南和西南倾斜。北部和西北部为深达200米的大陆棚,而其余地区(约占总面积的70%)是深200-1500米不等的大陆斜坡。

鄂霍次克海简介?

鄂霍次克海 (俄语:Охо�0�7тское мо�0�7ре;罗马化写法:Okhotskoye More;英语:Sea of Okhotsk)是西北太平洋的一个海,得名于鄂霍次克。旧时日本称为“北海”(Hokkai),后来改指位于欧洲的北海,故今改用俄语音译 (Ohotsukukai,オホーツク海)。

鄂霍次克海东为堪察加半岛,东南为千岛群岛,南为北海道岛,西、北为西伯利亚,西南为库页岛。在鞑靼海峡与拉彼鲁兹海峡 (宗谷海峡)与日本海相连。当地最着名的景观为冬季在海面出现的浮冰。

鄂霍次克海是太平洋西北部的边缘海。位于千岛群岛和亚洲大陆之间。经宗谷海峡(拉彼鲁兹海峡)通日本海,经千岛群岛各海峡连接太平洋。

鄂霍次克海原称通古斯海或拉穆特海。俄国人于17世纪进至鄂霍次克海,1731年建立鄂霍次克区舰队,基地设在鄂霍次克港。1855年,区舰队基地迁驻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海底地形自北向南倾斜,北部大陆架宽广,东南部有著名的千岛海盆,最深处达3521米。沿岸大部高峻陡峭;堪察加半岛西岸、萨哈林岛和北海道岛北岸低平,多泻湖,岸线较平直。大海湾有舍列霍夫湾、萨哈林湾和捷尔佩尼耶湾。有黑龙江、奥霍塔河等河流注入。沿岸港口有:苏联的马加丹(军港)、鄂霍次克、科尔萨科夫(军港)、北库里尔斯克和日本的网走等。

南北最长2460公里,东西最宽1480公里,面积约152.8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838米。北部有宽阔的大陆架,往南水深增加。中部水深1000-1600米,东部最深处达3658米。海岸线较平直,总长10460公里。较大海湾有舍列霍夫湾、乌德湾、太湾、阿卡德米湾等。海水北浅南深,平均深度821米,北浅南深,最深处3521米(千岛海盆)。水容量达136.5万立方公里。盐度32.8—33.8‰。

鄂霍次克海北浅南深,北部近岸是大陆架区,中央是大陆坡区,南部萨哈林岛(库页岛)东侧和千岛群岛内侧是两个深水海盆。海盆边缘的千岛群岛位于地壳活动带,海底常发生地震和火山活动,有30个活火山和70个死火山。鄂霍次克海南北气候差异明显。北部处于高纬度,又伸入亚洲大陆,具有副极地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年降水量400~700毫米;南部受海洋调节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年降水量1000 毫米以上。1月北部平均气温-24℃,南部-10℃;8月北部平均气温11℃,南部则为17℃。冬季来自大陆的干冷西北风,不仅可以激起海面大浪,而且引起大范围降温,使大部分海区结冰。北部一般11月开始结冰,冰期持续到来年6月,南部冰期大多不超过3个月。海区结冰或有浮冰,不利于航行。海区表层海流大体是从东北经中部 、千岛群岛流向太平洋,与白令海来的海流汇合形成气旋式环流。海区因有寒流和暖流交汇,而有浓雾形成。海水中营养盐类较多,利于海洋生物繁殖,产堪察加蟹、鲑鱼、鲱鱼、鳕鱼、鲽鱼等。重要港口有马加丹、鄂霍次克等。


鄂霍次克海的地形特点

南北最长2460千米,东西最宽1480千米,面积约152.8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838米。北部有宽阔的大陆架,往南水深增加。中部水深1000-1600米,东部最深处达3658米。海岸线较平直,总长10460千米。较大海湾有舍列霍夫湾、乌德湾、太湾、阿卡德米湾等。海水北浅南深,平均深度821米,北浅南深,最深处3521米(千岛海盆)。水容量达136.5万立方千米。盐度32.8‰-33.8‰。鄂霍次克海北浅南深,北部近岸是大陆架区,中央是大陆坡区,南部萨哈林岛(库页岛)东侧和千岛群岛内侧是两个深水海盆。海盆边缘的千岛群岛位于地壳活动带,北部和西北部为深达200米的大陆棚,而其馀地区(约占总面积的70%)是深200-1500米不等的大陆斜坡。海底常发生地震和火山活动,有30个活火山和70个死火山。海底地形自北向南倾斜,北部大陆架宽广,东南部有著名的千岛海盆,最深处达3521米。鄂霍次克海南北气候差异明显。北部处于高纬度,又伸入亚洲大陆,具有副极地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年降水量400-700毫米;南部受海洋调节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1月北部平均气温零下24℃,南部零下10℃;8月北部平均气温11℃,南部则为17℃。冬季来自大陆的干冷西北风,不仅可以激起海面大浪,而且引起大范围降温,使大部分海区结冰。北部一般11月开始结冰,冰期持续到来年6月,南部冰期大多不超过3个月。海区结冰或有浮冰,不利于航行。海海区因有寒流和暖流交汇,而有浓雾形成。海水中营养盐类较多,利于海洋生物繁殖,产堪察加蟹、鲑鱼、鲱鱼、鳕鱼、鲽鱼等。重要港口有马加丹、鄂霍次克等。

鄂霍次克海的地貌地质

鄂霍次克海形成于第四纪(250万年至1万年前),经历了多次冰川的进退。海底坡度由北往西南下倾。按其地貌特征大致可分为陆架区、陆坡区和深水海盆。近岸陆架区占海区总面积的40%。中央部分海底为陆坡区,零星地分布着一些水下高地、洼地和海槽。深水海盆主要有两个:在库页岛东面为一宽广的捷留金海盆,地形崎岖不平;在千岛群岛内侧的是千岛海盆,为一深海平原,是全海区最深之处。海底沉积物,近岸带为粗砾、细砾和砂;陆架和岛架区主要为砂;深水海域沉积物则为粉砂质泥、粉砂粘土和泥质;千岛群岛地区的底质,一般多含火山碎屑物质,许多地方已形成各种粒度的凝灰岩沉积层。鄂霍次克海岛屿周围海底常发生地震,并形成破坏力巨大的津浪(地震海啸)。大陆架面积广阔(占海底面积42%以上),约宽400千米,分布在北部和西部;靠近千岛群岛的南部是深海盆地(9%以上);中部是带状大陆坡,交替分布有海底洼地和海底高原(48%以上)。海流从东北经中部、千岛群岛流向太平洋,与白令海来的海流汇合,形成千岛寒流(亲潮);南部局部地区有暖流经过。

上一篇:欧冠巴萨

下一篇:惠普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