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 杨振宁

时间:2024-03-15 06:32:54编辑:coo君

邓稼先与杨振宁的关系

两人是要好的同学和朋友。20世纪中期,邓稼先就读于北京崇德中学,杨振宁也在该校读书,自此,两人成了要好的同学和朋友。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杨振宁一家随校远赴西南大后方。1941年夏,邓稼先考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此时杨振宁已是西南联大的三年级学生,在该校,两人又可以经常在一起切磋学业、交流心得。邓稼先对其姐说,振宁兄是我的课外老师。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不久,杨振宁考入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次年,邓稼先考取留美研究生。在征求杨振宁的意见后,邓稼先顺利地进入美国普渡大学就读物理系。1950年8月,邓稼先回到中国,从那以后,邓稼先便和在美国的杨振宁天各一方,长时间失去了联系。1986年7月,邓稼先去世,杨振宁回到北京为邓稼先扫墓,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将一只蓝色盒子交给杨振宁,盒子里面整齐地放着他们的家乡安徽出产的文房四宝,表示两人长达半个世纪的友谊永世长存。扩展资料:邓稼先(1924—1986),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邓稼先在一次实验中,受到核辐射,身患直肠癌,于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不幸逝世,终年62岁。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杨振宁

邓稼先和杨振宁哪一个更伟大?

首先这是一个比较问题。两个东西要比较,先要有一个前提,就是他们具有可比性。要具有可比性,就必须要放在同一个平台上。假若用来比较的人或者事物根本就不站在同一平台上,根本就没法比,比了也是不公平而且没有意义的。譬如说你要比较两个球员究竟哪个更优秀,就应该同是比技术,或者比灵敏度,或者是比其他。你不能拿A球员的技术和B球员的灵敏度来比,这根本就是不科学的比法。而道理也是显而易见的。那么现在我们回归到话题本身,要比较邓稼先和杨振宁究竟哪一个更伟大,我们就要把他们放在同一平台上。而这个平台究竟应该是什么呢?这个平台是否可以随便确定呢?如果不是随便确定我们制定这个平台的标准又应该是什么呢?根据一定标准制定出来的平台又是否唯一呢?其实如果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一,那么其实我们比较出来的结果就很有可能是不一样的。伟大究竟是什么呢?对于这个说法,其实可以说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让我们先来看一下著名的一些人是怎么说的吧。克林凯尔说:“真正的伟人往往是平凡的;他们的行为既不做作,也不虚饰。”郎加纳斯说:“崇高就是伟大心灵的回声。”托尔斯泰说:“没有单纯、善良和真实,就没有伟大。”如果只看这些已经被我们尊奉为伟人他们所说的话,我们都可以看到一点,他们对于伟大的理解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强调的是心灵的伟大。暂且撇开伟人的观点,我们先来看一下《现代汉语字典》对于伟大的解释。它说:“伟大:品格高尚,才识卓越,气象雄伟,规模宏大,超出寻常,令人景仰钦佩的。”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其实《现代汉语字典》的解释是比伟人的观点多了一层意思,就是在强调品格高尚的同时也不忽略才识卓越这一方面。好,现在我们的平台可以说是大体出来了。就是“品格高尚,才识卓越”。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比较邓和杨在这两个方面谁做得更好。先看邓稼先。他在祖国最危难的时候毅然回国,从事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并且研制和发射了我们国家的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被后人敬称为“两弹元勋”。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核武器的国家,这对于我们国防建设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并且整个研制发射过程全部是由国人完成,也使得当时的中国人在世界上扬眉吐气。邓稼先先生那对于祖国的热忱是可歌可泣的。邓稼先冒着酷暑严寒,在试验场度过了整整10年的单身汉生活,15次在现场领导核试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他虽长期担任核试验的领导工作,却本着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精神,在最关键、最危险的时候出现在第一线。邓爱国,负责任,淡泊名利,忠厚平实,纯粹……所有的这些无疑可以说明,他的品格是高尚的,像他这样的人万中无一。而技术方面,刚刚已经提到,我们是世界上第三个自主研制发射原子弹氢弹成功的国家。可见这一技术在当时世界上无疑是属于一流的。再看杨振宁。“关于杨振宁为什么不回国,杨先生的回答是:在我之前的我的国人赴海外求学,都是学成即回国。可是当我拿到博士学位之时,韩战爆发,美国不允许理工科博士回国,因此滞留在美国。而为什么加入美国国籍?杨振宁的回答是因为他所持的中华民国护照在出国旅游签证时非常不方便,所以加入美国国籍”。(原文)杨振宁的这番说法确实是符合当时的事实,但是总不免给人一种他在找借口的感觉。如果他要坚持回国的话,我想,没有什么是可以阻止得了的。例如钱学森,他不也是在最终历尽艰辛回国了吗?对于杨振宁这一选择,国人在民族感情方面总觉得他不可原谅,包括他的父亲,也是一辈子都不肯原谅他的儿子。面对老人这种执拗,我们真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也不知道杨振宁心里是否会有羞愧之感。除了爱国方面,网上对于杨振宁其他方面的品格也多有质疑,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实际上他晚年回国后所做的事情确实不得不让人有这样的质疑。所以在品格这一方面,我觉得杨振宁是大大比不上邓稼先的。当然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做出不一样的选择也是可以理解的。当时周总理热情地请杨回来为祖国效力,他以国内物理水平太差而一口回绝。最终是留在了美国,后和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原理,开辟了微观粒子研究的新天地,荣膺诺贝尔物理奖。他们是最先获得诺贝尔奖的两个华人。确确实实为中国人争了光,更是在科学发展史上画上重要一笔。网上骂杨的声音是一大片,有人说他不忠不仁不义不孝。其实我是很不同意这些人的看法的,他们的评价无疑是有失偏颇的。更有人拿他和翁帆的忘年恋来作为攻击他的武器,更是有让我苦笑不得的感觉。每个人都有他的私人生活,我们不能因为这种忘年恋不是十分符合中国以前的旧道德就妄加评论,甚至对别人进行人身攻击。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杨振宁做出那样的选择也是可以理解的,且不说当时我们祖国的千疮百孔,就算现在我们国家日益富强,不是也有很多留学生不回国吗?而且从长远科学发展的角度来讲,留在美国,确实是更有利于杨振宁发挥他的物理才华。如果当年杨振宁回国,他究竟能不能拿这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呢?我想答案是不确定的。但是拿的几率肯定会比在美国小。当然我在这里强调的并不是说拿这个奖的意义有多大,拿奖只是很表面的东西。对于物理科学的发展才是真正的东西。邓稼先做的是发射原子弹的工作,弹一升天,人民就可以看到它的威力。而杨振宁提出的是一些定理,功用是隐晦的。他的发明就像和牛顿的三大定律一样,是属于全人类的。所以可以说,邓稼先是个伟大的工程师,而杨振宁是个伟大的科学家。而且因为邓稼先是为了集权国家研制核武器,从历史上来看,邓稼先可以说是核武器的制造者。当然这是国家存在的局限性。所以我觉得,在对整个人类来讲,杨振宁比邓稼先的贡献还要大。如此看来,邓稼先和杨振宁在比较谁更伟大的时候打成了平手。确实,我认为在抽象的概念上,他们两个都可以称得上伟人。在一些具体的层面上,在不同人的眼里,确实可以得出谁做得更好的结论。但是由于每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不一样,答案又不是统一的,也没有谁对谁错之分。但是我最后要声明的是,并不是说谁是伟人,我就佩服谁。邓稼先和杨振宁,我永远更加敬佩邓稼先!


邓稼先与杨振宁之间的关系

扬振宁和邓稼先是同乡,初中同学,西南联大同学,一起坐船去美国留学。后来两人有着完全不通的价值取向,走上了完全不通的道路!扬振宁留在美国繁华世界,靠获得诺贝儿奖,出尽风头,晚年还不甘寂寞!邓稼先当年毅然回国,为中华民族的两弹一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可惜的是由于当年的科研试验条件有限,人身防护条件简陋,邓稼先由于核辐射过多,身患癌症,英年早逝,实为国家民族之大殇!但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从历史和国家角度来说,邓稼先必将千古流芳,永垂不朽!是他,永远的奠定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战略安全和民族地位!不管过多少年,所有炎黄子孙都将崇敬他!


杨振宁 邓稼先资料

杨振宁(1922--),美国华裔物理学家。生于中国合肥。1938年考入西南联大。1945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留学,1948年获博士学位。1949年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1963年起任库兰特研究所管理委员会委员。1966年起任纽约石溪州立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1956年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字称不守恒原理,并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著有《基本粒子发展简史》等。
不论在海内还是海外,杨振宁这个名字在华人中是很响亮的。他,1957年与李政道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登上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领奖台,全世界的炎黄子孙无不为自己的同胞在世界科学殿堂上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骄傲。“中国人在国际科学坛上有建立不朽之功绩者,乃自杨振宁始。”继杨振宁、李政道之后在1976年也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丁肇中教授如是说。
杨振宁1922年出生在安徽合肥。父亲杨武之曾留学美国攻读数学,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厦门大学和清华大学任数学教授,是最早将西方近代数学引入中国的先驱者之一。聪颖的天赋,加上家庭的熏陶,使杨振宁从小就很有"异禀"。他不但书念得好,而且兴趣广泛,还是读中学时,他就对父亲说过:“我长大了要争取得诺贝尔奖!”
抗日战争期间,杨武之任教的清华大学被迫南迁长沙,与北大、南开合并成临时大学。日军攻占南京后,临时大学撤至昆明,并改名西南联合大学。杨振宁也随父母颠沛流离长途奔波来到昆明,他在念完高中二年级之后,未上高三就考上了西南联大。当时的西南联大集中了许许多多各个学科的著名教授,形成一个灿烂的教师群,是中国最大的教育中心。在这里,杨振宁得到了名师们的极好指点。他在吴大猷教授指导下完成了学士论文。大学毕业并取得理学学士学位后,即入研究生院深造,在王竹溪教授指导下研究统计物理学,取得硕士学位。
1945年,杨振宁作为“留美公费生”赴美,寻找他所敬慕的物理大师E·费米教授,成为费米主持的芝加哥大学研究生班的博士研究生,并得遇后来被称为“氢弹之父”的E·特勒教授。他深受费米的熏陶和影响,在泰勒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于1948年获博士学位。在应校方聘请,留校当了一年教员之后,他于1949年到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1955至1966年任该所教授。从1966年起,他担任了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爱因斯坦物理学讲座教授,并任新创办的该校理论物理学研究所所长。

邓稼先,1924年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翌年,他随母到北京,在担任清华、北大哲学教授的父亲身边长大。他5岁入小学,在父亲指点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础。1935年,他考入志成中学,与比他高两班、且是清华大学院内邻居的杨振宁结为最好的朋友。邓稼先在校园中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37年北平沦陷后秘密参加抗日聚会。在父亲安排下,他随大姐去了大后方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在昆明参加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青”,投身于争取民主、反对国民党卖国独裁的斗争。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担任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并在学生运动中担任了北大教职工联合会主席。抱着学更多的本领以建设新中国之志,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1953年,他与许鹿希结婚,许鹿希是五四运动重要学生领袖、后来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许德珩的长女。1954年,邓稼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8年秋,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征询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同意,回家对妻子只说自己“要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难。从小受爱国思想熏陶的妻子明白,丈夫肯定是从事对国家有重大意义的工作,表示坚决支持。从此,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现在严格警卫的深院和大漠戈壁。
邓稼先就任二机部第九研究所理论部主任后,先挑选了一批大学生,准备有关俄文资料和原子弹模型。1959年6月,苏联政府中止了原有协议,中共中央下决心自己动手,搞出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邓稼先担任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后,一面部署同事们分头研究计算,自己也带头攻关。在遇到一个苏联专家留下的核爆大气压的数字时,邓稼先在周光召的帮助下以严谨的计算推翻了原有结论,从而解决了中国原子弹试验成败的关键性难题。数学家华罗庚后来称,这是“{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成”的成果。
邓稼先不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还经常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他还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以证实效果。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对氢弹的研究。按照“邓-于方案”,最后终于制成了氢弹,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8个月试验成功。这同法国用8年、美国用7年、苏联用4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72年,邓稼先担任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1979年又任院长。1984年,他在大漠深处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翌年,他的癌扩散已无法挽救,他在国庆节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门。1986年7月16日,当时的副总理李鹏前往医院授予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年7月29日,邓稼先去世。他临终前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并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邓稼先,杰出的科学家,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数十年,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中国的“两弹”元勋。

邓稼先于1924年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1935年考入志成中学,在读书求学期间,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37年北平沦陷后,他曾秘密参加抗日聚会。后在父亲邓以蛰的安排下,他随大姐去往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在抗日救亡的呼喊中成长起来的邓稼先,高唱着“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的西南联大校歌走上科学之路。为了实现科技强国的夙愿,他将个人的事业与民族兴亡紧密相连。1948年至1950年,他在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当年,他就毅然回国。

回到祖国怀抱后的邓稼先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工作。新中国启动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国防尖端科研试验工程后,邓稼先成为从事这项事业的众多科技人才中的一员。他以满腔热忱投入工作,并迅速成长起来。1956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邓稼先参加、组织和领导了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型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在原子弹、氢弹研制试验过程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他进而开始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

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实验工作在邓稼先的直接领导并参与下完成。由他和周光召共同完成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研究总结》一书,成为国内第一部有关核武器理论设计的开创性基础巨著,是培养科研人员入门的必备教科书。

为了培养年轻的科研人员,邓稼先在从事领导研究工作的同时,还先后撰写了有关《电动力学》《等离子体物理》《球面聚心爆轰波理论》等许多讲义,并着手编写了《量子场论》和《群论》等教材。

邓稼先虽长期担任核试验的领导工作,却本着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精神,在最关键的时候出现在第一线。核武器插雷管、铀球加工等最危险的时刻,他总是坚持要直接站在操作人员身边。这种忘我的大无畏精神,使广大科研人员感受到莫大的鼓励。

从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干起,邓稼先先后担任了原子能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等多项职务。他还是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中国核学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在担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职务时病逝于北京。他临终前所关心的仍是如何发展我国的尖端武器,并语重心长地说:“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1974年,黄昆、邓稼先、黄宛、周光召、杨振宁(从左至右)游览北京颐和园时合影(资料照片)。 邓稼先和夫人许鹿希合影(资料照片)。 邓稼先(右二)和夫人许鹿希(左二)同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右一)合影(资料照片)。


邓稼先用自己的一生,实践着科技强国的抱负和梦想。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新一代优秀知识分子的光辉榜样。

199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追授邓稼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8年,邓稼先当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评选的中国十大传播科技优秀人物。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邓稼先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邓稼先,杰出的科学家,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数十年,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中国的“两弹”元勋。

邓稼先于1924年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1935年考入志成中学,在读书求学期间,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37年北平沦陷后,他曾秘密参加抗日聚会。后在父亲邓以蛰的安排下,他随大姐去往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在抗日救亡的呼喊中成长起来的邓稼先,高唱着“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的西南联大校歌走上科学之路。为了实现科技强国的夙愿,他将个人的事业与民族兴亡紧密相连。1948年至1950年,他在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当年,他就毅然回国。

回到祖国怀抱后的邓稼先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工作。新中国启动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国防尖端科研试验工程后,邓稼先成为从事这项事业的众多科技人才中的一员。他以满腔热忱投入工作,并迅速成长起来。1956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邓稼先参加、组织和领导了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型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在原子弹、氢弹研制试验过程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他进而开始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

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实验工作在邓稼先的直接领导并参与下完成。由他和周光召共同完成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研究总结》一书,成为国内第一部有关核武器理论设计的开创性基础巨著,是培养科研人员入门的必备教科书。

为了培养年轻的科研人员,邓稼先在从事领导研究工作的同时,还先后撰写了有关《电动力学》《等离子体物理》《球面聚心爆轰波理论》等许多讲义,并着手编写了《量子场论》和《群论》等教材。

邓稼先虽长期担任核试验的领导工作,却本着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精神,在最关键的时候出现在第一线。核武器插雷管、铀球加工等最危险的时刻,他总是坚持要直接站在操作人员身边。这种忘我的大无畏精神,使广大科研人员感受到莫大的鼓励。

从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干起,邓稼先先后担任了原子能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等多项职务。他还是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中国核学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在担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职务时病逝于北京。他临终前所关心的仍是如何发展我国的尖端武器,并语重心长地说:“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1974年,黄昆、邓稼先、黄宛、周光召、杨振宁(从左至右)游览北京颐和园时合影(资料照片)。 邓稼先和夫人许鹿希合影(资料照片)。 邓稼先(右二)和夫人许鹿希(左二)同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右一)合影(资料照片)。


邓稼先用自己的一生,实践着科技强国的抱负和梦想。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新一代优秀知识分子的光辉榜样。

199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追授邓稼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8年,邓稼先当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评选的中国十大传播科技优秀人物。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邓稼先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邓稼先对我国国防事业做出了什么突出贡献?

邓稼先,我国著名物理学家,原子弹、氢弹的主要组织者、设计者和研制者,人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邓稼先祖籍安徽,生于北平清华园,毕业于北平崇德中学,1941年考入西南联大物理系,1948年进入美国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物理系,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在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副研究员。1958年担任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理论部主任,肩负起研制原子弹的伟大历史使命。“文革”期间受到“四人帮”的迫害。1986年7月29日病逝于北京。邓稼先的幼儿时代是在清华园度过的。其父邓以蛰教授是留美归国人员,同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教授私交甚好,两家同居于清华园西院。父辈间良好的关系也影响到了杨振宁和邓稼先之间的感情。杨振宁仅比邓稼先大两岁,他们同在一所小学、中学读书,只是相差两个年级。杨振宁天资聪颖,才思敏捷;邓稼先则聪明中透着沉稳,为人厚道。他们常常在课余时间一起复习功课,一起游玩,一起海阔天空地闲聊。两个人的成才经历也出奇的相似。抗战期间两人先后进了西南联大,后来又在美国相见,都获得了博士学位。1950年8月20日,邓稼先在美国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物理系取得博士学位以后,就以最快的速度办好一切手续,乘坐“威尔逊总统号”轮船,返回祖国。他重回祖国参加建设的心情太急切了,竟没来得及向杨振宁辞别。他相信还会有和杨振宁再谈天说地的机会,谁知这一别竟是21年!从美国回来后,邓稼先在钱三强、王淦昌领导的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在工作中,邓稼先扎实的理论基本功很快就显示了出来。他多次发表优秀论文,完成了多项科研任务。1956年,邓稼先得到组织批准,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也是党对他回国后工作成就和思想素养的充分肯定。1958年春天,他接到组织通知,奉命研制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从此以后,邓稼先的名字就从公开场合和报纸、杂志等多种出版物上消失了。亲朋好友甚至连他的妻子许鹿希都不知道他去了哪儿,只知道他在执行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任何人都不得接近。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努力,邓稼先和其他科学工作者终于使原子弹的蘑菇云在神州大地上升了起来。这时已经是1964年10月了。此时邓稼先已经离别妻子和其他亲朋好友长达六年之久了。然而,他们都不知道原子弹的试爆成功凝聚着他六年的心血。邓稼先的岳父是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许德珩老人。当他听到我国原子弹试爆成功的消息后十分兴奋。有一次,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严济慈来拜访他,他对严老说:“咱们中国人自己能够造出原子弹了。这下美国佬再也不敢欺负咱们了。你知道是谁造出来的吗?这个人真了不起。”“这个问题嘛,你以后去问你的女婿好了。”知道实情的严老用手拍着他哈哈大笑起来。许德珩老人似乎忽然领悟出了这话的意思,也跟着朗声大笑起来。1971年,邓稼先儿时的伙伴杨振宁从美国回来,提出要见这位21年没见的老朋友,可是当时的邓稼先正受到“四人帮”的迫害,被秘密囚禁在西北某地。杨振宁提出要见邓稼先,周总理才知道了邓稼先的危险处境,马上叫人把他接回北京。在首都机场,两位儿时的伙伴终于又见面了,然而此时此地,他们竟相见无语。杨振宁一直想打听我国原子弹试爆方面的问题。可是,他知道这样机密的事情邓稼先是不会对他说的。于是,杨振宁准备从侧面来问。去上海前,在首都机场,杨振宁问邓稼先:“据说中国试验的原子弹是一个美国人帮着搞的。这消息是否确切?”这个问题使邓稼先犯了难。如果说自己不知道,等于是欺骗朋友;如果否认,不等于说明承认自己参与了原子弹试验工作吗?他仔细想了想,决定来个缓兵之计,对杨振宁说:“你先上飞机吧,我以后再告诉你。”在杨振宁到达上海后,邓稼先把这个问题向上级做了报告。最后周总理亲自做了指示:“一定要让邓稼先如实告诉杨振宁,中国的原子弹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制造出来的,没有一个外国人参加。”邓稼先得到总理的亲自批示后,连夜给杨振宁写了一封长信,告诉了具体内情,并派人立刻送到上海,转交杨振宁。当杨振宁接到信,知道实情,竟百感交集,热泪滚滚而下。中美建交后,杨振宁每次来华,都要与邓稼先会面,畅谈友情、学术理论和中国科学的发展。邓稼先身患绝症,杨振宁得到信息,特地从美国赶回来到医院看望他,并送了一束极大的鲜花。邓稼先在临终前对夫人和同事们说:“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都已经试爆成功,我已经死不足惜了。”邓稼先逝世后,国防部长亲自在他的追悼会上致悼词。自此,广大中国人才知道,这位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却极其荣耀的邓稼先,为中国的国防事业辛勤耕耘了三十多年,邓稼先的名字这才为世界所熟悉。由于邓稼先为中国国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党和政府决定授予他“两弹元勋”的荣誉称号。

邓稼先的事迹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 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他自1958年开始组织领导开展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从而迈开了中国独立研究设计核武器的第一步,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 [32-33] 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试验工作。邓稼先不仅注重科技实验,还格外注重对科学理论的及时梳理和总结。邓稼先和周光召合写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研究总结》,是一部核武器理论设计开创性的基础巨著,它总结了百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这部著作不仅对以后的理论设计起到指导作用,而且还是培养科研人员入门的教科书。邓稼先对高温高压状态方程的研究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培养年轻的科研人员,他还写了电动力学、等离子体物理、球面聚心爆轰波理论等许多讲义,即使在担任院长重任以后,他还在工作之余着手编写“量子场论”和“群论”。扩展资料邓稼先(1924—1986),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1924年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1935年考入志成中学,在读书求学期间,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37年北平沦陷后,他曾秘密参加抗日聚会。后在父亲邓以蛰的安排下,他随大姐去往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8年至1950年,他在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当年,他就毅然回国。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6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7年和19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邓稼先在一次实验中,受到核辐射,身患直肠癌,于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不幸逝世,终年62岁。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邓稼先

邓稼先杨振宁简介200字

1922年 出生于安徽合肥
1929年 就读北京清华园内成志小学
1933年 就读北平崇德中学
1938年 插班昆明昆华中学高二
1938年 入西南联大就读
1942年 西南联大研究所毕业
1944年 任教于西南联大附中
1945年 抵美国
1948年 在泰勒指导下转做理论物理,于是年获芝加哥大学物理博士
1949年 进普林斯敦大学研究
1956年 与李政道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
1957年 因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8年 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
1966年 转赴纽约大学石溪分校,创立并主持理论物理研究所
1971年 返回久别的中国大陆
1986年 返国参加中研院院士会议
1994年 荣获美国费城富兰克林学院颁发之波维尔(Bower)奖
1996年 获清华、交通两所大学颁授荣誉博士学位
一、生平简介

杨振宁(Chen Ning Yang 1922~)美籍华人,理论物理学家,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省合肥县(含合肥市)。在西南联合大学物理学系,在吴大猷指导下完成学士论文,1942年毕业后即入研究院深造,在王竹溪指导下研究统计物理学。1945年赴美,入芝加哥大学做研究生,深受E.费米熏陶,在导师E.特勒的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1948年获博士学位1948~1949年任芝加哥大学教员,1949~1955年在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工作,1955~1966年任该所教授,1966年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爱因斯坦物理学讲座教授,并任新创办的该校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美国总统授予他1985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章。1984年12月27日,北京大学授予杨振宁名誉教授证书。



二、科学成就

杨振宁对理论物理学的贡献范围很广,包括基本粒子、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领域。对理论结构和唯象分析他都有多方面的贡献。他的工作有特殊的风格:独立性与创建性强,眼光深远。

在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深入研究了当时令人困惑的θ-τ之谜,并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

杨振宁于1971年夏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美籍知名学者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人。他回美以后,对促进中美建交、促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促进中美科学技术教育交流都做了大量工作。杨振宁受聘为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等校的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杨振宁,美籍华人,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理论物理研究所教授、所长。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爱因斯坦讲座"教授、物理学家,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中国安徽省合肥市。1938-1944年在中国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读书,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当时,吴大猷是其老师。1945年赴美求学,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8-1979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和波兰、美国等六所院校的理学博士学位。1949-1955年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研究员。1955-1966年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1966年起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艾伯特·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1970-1976年任洛克菲勒大学评议员。1964年加入美国籍。曾任全美华人协会会长。1994年起任中国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名誉会长。1999年被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授予一等荣誉博士学位。1999年5月21日正式退休,石溪分校同日将理论物理研究所命名为"杨振宁理论物理研究所"。
1951年与李政道教授合作,于1956年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因而与李政道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原理彻底改变了人类对对称性的认识,促成了此后几十年物理学界对对称性的关注。1954年,同米尔斯博士创立了"杨-米尔斯规范场"论(yang-mills gauge theory)(是研究凝聚原子核的力的精深理论)。杨振宁还与巴克斯特教授共同提出了"杨-巴克斯特方程"。
他还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物理学会以及巴西科学院、委内瑞拉科学院和西班牙皇家科学院院士。1986年获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奖章"。同年,获纽约市长颁赠的"自由奖章"。1992年当选英国皇家学会的外籍会员。1994年,他获得了美国费城富兰克林研究所的1994-1995年度国鲍威尔科学成就奖(bower prize)(25万美元奖金和一座2.25英尺高的金质奖牌)。
1971年以来多次到中国探亲、访问和讲学。分别受聘为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云南工学院、山西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名誉教授。对中国的科技政策提出许多很有建设性的重要建议。在促进中美科技交流和合作中起了重要作用,又努力帮助中国学者和留学生在美进行科研和学习。1995年7月22日,他受聘为上海大学名誉教授。1998年6月14日,清华大学授予杨振宁博士为清华大学名誉教授。
1994年6月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
1995年6月9日,在中国武汉华中理工大学访问时谈到他1957年领取诺贝尔奖的情况时,他说,当时他是以一个中国公民的身份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取诺贝尔奖的。在领奖仪式上,他用中国普通话说"我虽然是献身于现代科学,我对我所承受的中国传统和背景,引以为自豪"。获1995年度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


两弹一星的科学家其中之一(邓稼先、杨振宁除外)的简介

  钱学森 中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24 年6月25日生于安徽怀宁,1986 年7月29日卒于北京。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50年获美国普度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后易名为原子能研究所)副研究员兼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副学术秘书,第二机械工业部北京第九研究所(后改为第九研究院)所长,核工业部第九研究设计院研究员、院长,核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主要从事核物理、理论物理、中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统计物理和流体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自1958年调入北京第九研究所以后 ,组织领导开展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从而迈开了中国独立研究设计核武器的第一步 ; 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 。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试验工作。70年代以后,在组织、领导、规划新的核武器工作方面付出了艰辛劳动。他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曾获1982年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6年两项中国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7 年和1989 年中国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4年被评为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86 年7月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荣获中国七五期间第一枚全国劳动模范


  陈能宽院士,湖南省慈利县人,著名金属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6年唐山交通大学矿冶系毕业,1947年赴美国留学,1949年获硕士学位,1950年获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物理冶金博士学位,曾任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和威斯汀豪斯公司研究员。
  1955年,正是他的事业和声望如旭日东升的时候,他坚决要求回国。他的同学、同事加好友,更是他学业、事业之知音的霍普金斯大学教授麦登,百思而不得其解,执意挽留:“你一走,我将失去一位优秀的合作者,美国也将失去一个特殊的人才。美国的科研和生活条件这么好,你非走不可吗?新中国那样穷困!”
  陈能宽说:“这些,我明白。正因为新生的祖国还那样贫困,就更需要我们去建设她。”
  麦登说:“我理解,我理解。我只是感到可惜,你是个难得的人才。”
  “祖国大地更广阔。生于斯长于斯,祖国更适合我的学习和发展。”
  回国后不久,他就被调入研究祖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战斗行列。由金属物理学专业改行为原子弹爆轰专业。虽然这个专业对他来说还算不上一张白纸,但也十分陌生。好在“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是当年的时尚,加之“我以我血荐轩辕”早成他的信条,更有他丰厚的物理学功底和百折不挠的意志。从长城脚下的爆轰试验场,到青海高原的铸弹车间,从爆轰物理研究室主任,到中国核物理第九研究院副院长,他都是披星戴月、劈风斩雨,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
  在祖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浩繁而神秘的科学工程中,他带领他的爆轰队伍完成了燃爆原子能的关键工程。即核试验前的全部爆轰物理、动高压物理、中子物理、火工品及炸药的质量控制、核材料部件制造过程中与核武器可靠动作直接相关的技术工艺等等系列工程。而且,他们创造了有别于世界有核国家的试验方法——冷试验。
  在祖国的第一颗氢弹更加神秘、浩繁的科学工程中,他又率队完成了结构件的动态、断裂与防护、波形调整与冲击起爆、二维影响与减弱措施等等试验的成功,以大量的数据,论证了氢弹原理方案的可行。
  在祖国的导弹核武器之较原子弹、氢弹更神秘、更浩繁的科学工程中,他与他的同事们,历尽10余年的艰辛,改写了中国核武器定型方法的历史,开辟了用冷试验来定型的新途径。从70年代开始,中国核导弹从近程、中程一直到洲际导弹,都是采用这种办法来定型的,不仅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更为重要的是,保证了沿线居民的绝对安全。专家们每每自豪地谈及这项技术,都无不称赞:“陈能宽功不可没!”
  在空爆核弹试验中,在核爆试验方式的改进上,在核九院的建设上,在新时期高新技术的发展上等等,陈能宽都是“功不可没”!
  也正因此,他先后出任九院科技委主任、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国家“863”计划激光领域专家组的首席科学家、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北京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等。他还长期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或全国政协委员,1996年,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
  当人们由衷称赞他的辉煌业绩和崇高声誉时,他总是摇头:“惭愧,惭愧!我所有成绩的取得都是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不过赶上了个祖国需要、中央重视、大家齐心的好时代。真正值得称赞和学习的是老一辈科学家。他们大多是从事基础研究的,很有造诣,世界知名。如果完全从个人选择出发,研制武器的吸引力就不一定处于首位。但他们毅然决然以身许国,把国家安全利益视为最高价值标准。他们的献身精神及对科学事业的执着,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和前进的动力。”
  常青的精神
  由于工作关系,笔者近十年来曾多次打搅他,而每次找他,他不是到外地公务,就是在京出席各种会议。但一旦他得知笔者找他,就会迅速安排时间予以接待,并想方设法满足笔者要求。从1994年5月12日第一次见他,到2003年2月20日为了这篇短文去拜访他,他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依然儒雅端庄,依然神采奕奕,依然忙忙碌碌。以至此次拜访、笔者21时许到他府上时,他才刚刚参加一个高科技会议归来,而且近期连续都有类似的活动。已是 80岁的老人了,怎么还如此忙碌呢?他的身体和精神承受得了吗?对于后者,回答是肯定的,实践已作出了最好的说明。对于前者,他微笑着轻声慢语地解释:“曾作为‘863’计划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当然地要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项目的研究中;作为总装备部科技委、九院科技委的顾问,理所应当地既顾又问;作为院士,除积极参加有关院士的活动外,还要利用各种方式培养年轻人,参加他们课题的讨论研究,接受他们的咨询探讨;‘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颁发之前完全在幕后,很少有人来找;而今到幕前了,各种新闻媒体的记者、作家,多少年未联系的同学、友人、以及一些大专院校学者等等,都来找。来找就说明我还能起点作用,因此,只要力所能及,我都尽力而为。我的故乡湖南省及我工作单位所在地四川省,都聘我为科学技术顾问,无疑地也要召之即去了。我们国家实行院士不退休制,那么就要愉快地工作到底……”认识决定实践。这样,他怎么能不始终处于繁忙之中呢?
  记得2002年11月3日,笔者因母校50年校庆去请他为之题辞。他欣然应允,并当场命笔。同时也看到了他应邀为火炸药技术暨钝感弹药研讨会文集的题辞:“炸药似火,钝感如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谓辞精意准、匠心独运,而且还连题了几幅。可见他须付出多大的精力,又该是多么的忙碌!也许正是因为他的始终繁忙,才使他的精神常青不衰。除此还有什么诀窍吗?
  康寿的诀窍
  当笔者向他请教康寿诀窍时,他依然微笑着轻声慢语地说:“没有。从未想过为了健康长寿而去选择一种什么办法,或加强哪些营养,也未考虑过采取什么措施才能使自己健康长寿。一切都是顺其自然,一切都在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之中。”当笔者问他“到了晚年对什么最感兴趣,或干什么事情最心情愉悦”时,他干脆地回答:“学习,每每学到或发现一些新的知识、新的理论甚至新的信息时,我都感到格外高兴和愉快。老夫子讲的‘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是千古不衰的真理。我对此的感受,愈来愈真切,愈来愈深刻。古人说的‘书山无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很有道理。但我认为学习不苦,下苦功夫去学,苦也变甜,学习本身就是享受。”
  也正是基于这些认识,这位功勋科学家一生中都把学习放在首位。这也许是他成功的秘诀之一。到了晚年,他依然把学习放在首位。他在书本中学,也在实践中学;他向专家学,也向平常人学;他钻研他的科学专业,也研读中外名著;他读正规报刊,也读街头小报。他还有个习惯:凡他认为新颖的、有用的观点或词句,都记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凡一时读不懂或认不准的,他都要记述下来,直至读懂弄通为止。
  有次,他在海南岛的一块巨石上看到了中国书协主席沈鹏题写的—首诗,字是行草,其中有几个字认不出来。他左瞅右看、上下端详都认不出,遂自语地说:“它(指这几个字)在向我挑战,我也只能应战了。”遂用相机把整幅字都照了下来。返京后,在较长一段的工余时间,他对照着行草的字典辨认,找书法家请教,终于以应战胜利而告终。
  陈老的好学,他客厅内的茶几就是最好的佐证。笔者每次去,每次都发现茶几上摆放着正在看着的书刊;茶几的玻璃板下压有新的短文剪报、名言警句或理论前沿的论述。洁净的茶几玻璃,闪现出主人与时俱进的身姿和锲而不舍的步履。
  有人说他的好学与他的名字有关,海纳百川是因为海的宽阔。在一次全国政协会上,一位委员为他撰了副藏头联:能容天下事,宽待天下人。心胸宽阔倒是他的美德之一,也不否认是他康寿的要诀之一,而勤于动脑也是不容忽视的。
  业余爱好,他善书法,善诗词,也擅撰联。在氢弹试验成功30周年纪念的茶话会上,他即兴撰了付上联:回顾三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尽管他自己已撰出了下联,但他还是希望同仁同事师友对出精妙的下联。事过不久,诗人科学家彭桓武电话中道出了下联:俯瞰洞庭湖南北,乾坤日月浮;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陈能宽说:“彭老的下联比我的下联好,我应该好好地向他学习!”
  看看,又是学习!


邓稼先与杨振宇的友谊故事200字以内

  一、杨振宁和邓稼先两家可谓世交。

  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祖籍安徽合肥,留美归国后,在北京清华大学任教授。邓稼先的父亲邓以蛰祖籍安徽怀宁,他专攻美术史,也曾在美国留学,被聘为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合肥与怀宁本就相距不远,又在千里之外同校供职,两位教授备感亲切,视为同乡。他们两家都住天清华园西院,相邻而居,只有一墙之隔,关系相当密切。

  杨振宁生于1922年,是家中的老大。邓稼先比杨振宁小两岁,上面已有了两个姐姐。他俩虽然不是亲兄弟,却因年龄相近,常在一起玩耍,情同手足。

  稼先和振宁真正成为好朋友,是在上了中学以后。他俩先后考进崇德中学,这是一座英国人办的教会学校。振宁早两年进校,他天资聪颖,才思敏捷,是个老师和同学都喜欢的“机灵鬼”。稼先也很聪明,但性格较为沉稳,待人忠实厚道,真诚可靠。这两个朋友在一起,互相珍视对方身上的优点,并看做自己性格的补充。

  在课余时间,他们常常形影不离,或是趴在地上玩弹球,或是在墙边以手代拍,摹仿壁球游戏,或是在一起谈天说地。两人相处时,常常是振宁指手画脚、口若悬河,稼先则是面带微笑、洗耳恭听。

  稼先的母亲舐犊情深,时常做些可口的饭菜送到学校。每逢这时,他便叫来振宁一同享用。母亲看着他们把食物吃光,再返回清华园。

  芦沟桥事变,日本侵略者的枪炮声打破了他们无忧无虑的学校生活,这对小友也被迫分离。杨武之举家迁往昆明,杨振宁随家南下。邓以蛰因患肺结核咯血不止,只好留在清华,租了小房暂住。因为崇德中学是英国人所办,日军不敢贸然令其停学,所以稼先继续读了两年,于1939年随大姐邓仲先也到了昆明。

  二、北平沦陷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均迁往云南昆明,于市郊一片起伏不平的丘陵间,合并组建起西南联合大学。这所抗战期间名扬全国的高等学府,拥有许多著名的学者和教授,可谓群英荟萃。

  杨振宁于1938年考入西南联大物理系,本科学习结束后又进修两年硕士研究生课程,所以他总共读了6年。邓稼先于1941年到达昆明后,也考入西南联大物理系,在校学习4年。这样,他俩共有3年在同校同系学习。

  战争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也给振宁和稼先造成更多的接触机会。他俩相差三个年级,可是在野外躲避空袭的时候,却可以随时相伴了。当初崇德中学的一对顽皮小友,这时已成为英姿勃发的年轻大学生,他们的关系依然水乳交融。振宁志怀主远。谈吐中常以天下为已任,同学们俏皮地称他“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又因他头脑聪明,反应敏捷,外号叫“杨大头”。稼先为人朴实忠厚,和善可亲,同学们亲昵地称呼他“邓老憨”或Pure(英文纯洁、纯真之意)。

  西南联大的学习生活,对振宁和稼先一生都很重要。他们学到了丰富的物理学知识,也锤炼了意志,增强了友谊。他们亲身体验到民族被蹂躏的痛苦,决心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将来对富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1945年抗战胜利后,杨振宁报考公费留学生被录取,到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邓稼先在西南联大毕业后,随校北上,在北京大学任物理助教。后来,邓稼先也考取了留美研究生。在赴美之前,他写信征求振宁的意见,到美国哪所大学就读较为合适。振宁经过仔细斟酌,建议稼先到印第安那州普渡大学进修。原因是,一来此校离芝加哥很近,两人可以经常见面;二来普渡大学理工科水平很高,排在美国理工大学的前10名之内,而且收费低廉,经济上易于保证。

  二次大战结束后,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们认识到核物理的重要性,它成了世界性的热门学科。稼先和振宁不约而同地意识到,掌握好这门学问,是到达科学前沿的必经之路。两人所选的专业都是理论物理,亚学科都是理论核物理,而且他们的博士论文也同属原子核物理范围。

  1949年暑假,稼先来到芝加哥,与振宁、振平团聚。三人同租了一间房子,一起游玩、散步、聊天,同温儿时的情景,探讨学术上的问题。这是他们在美国时间最久、玩得最尽兴的一次聚会。在振宁和稼先的家里,至今仍保存着当时二人互相拍摄的照片。

  新中国诞生的消息传到大洋彼岸后,邓稼先的心情再也无法平静。1950年8月20日,邓稼先完成学业并取得博士学位,他冲破重重阻挠,登上威尔逊总统号轮船,于8月29日就踏上了归国的路程。

  在美国学习期间、振宁和稼先都是用两年时间攻下了博士学位,他们都掌握了当时处于世界最前沿的理论核物理科学,为他们将来的卓越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回到祖国后,邓稼先参与了正在进行的创建中国近代物理所的工作。他在祖国的怀抱里迅速成长,被评为年轻的副研究员,并在1956年光荣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邓稼先这一课的作者简介

《邓稼先》是杨振宁写的一篇记人传记型文章。杨振宁,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清华大学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荣休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扩展资料:一、社会任职1966年,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艾伯特·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1982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荣誉讲座教授。1995年,应聘担任华侨大学名誉教授。1997年,出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荣誉主任。2004年11月,受聘海南大学特聘教授。2009年,兼任广东东莞理工学院名誉校长。2018年4月,担任西湖大学校董会名誉主席。二、论文著作1、论文:大约300篇发表于《物理评论》《物理评论通讯》等。2、著作:《论文选集与后记1945-1980》(英文),(佛里门公司,1983)《杨振宁文集》(中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曙光集》(中文),(简体版,北京三联书店;繁体版,八方文化创作室,2008) 2018年5月,杨振宁及其夫人翁帆编著的科学随笔《晨曦集》出版发行。此外,还有《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基本粒子发现简史》《读书教学四十年》《科学、教育和中国现代化》《科学的品格》《新世纪的科技》《20世纪的物理学》《对称与物理》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振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邓稼先

邓稼先的作者

  杨振宁,发表于人民日报(貌似是吧……)
  事迹嘛、

  杨振宁对物理学的贡献范围很广,包括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除了同李政道一起发现宇称不守恒之外,杨振宁还率先与米尔斯(R.L.Mills)提出了“杨-米尔斯规范场”,与巴克斯特(R.Baxter)创立了“杨振宁-巴克斯方程”。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赛格瑞(E.Segre)推崇杨振宁是“全世界几十年来可以算为全才的三个理论物理学家之一”。 宇称不守恒理论:他与李政道提出基础粒子间的弱核力并没有镜像对称的特性,违反了杨振宁当时物理家的认知。该理论后得吴健雄的实验验证。 杨—米尔斯理论:他与罗拔·米尔斯(Robert Mills)提出的理论,是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的基础理论。 对理论结构和唯象分析他都有多方面的贡献。他的工作有特殊的风格:独立性与创建性强,眼光深远。 1.在粒子物理学方面,他最杰出的贡献是1954年与R.L.密耳斯共同提出杨-密耳斯场理论,开辟了非阿贝耳规范场的新研究领域,为现代规范场理论(包括电弱统一理论、量子色动力学理论、大统一理论、引力场的规范理论、……)打下了基础。杨-密耳斯场方程最近被数学家S.唐纳森引用,获得了拓扑学上的重大突破。 2.杨振宁在粒子物理学方面的另一项杰出贡献是:在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深入研究了当时令人困惑的θ-τ之谜——即后来所谓的K介子有两种不同的衰变方式。一种衰变成偶宇称态,一种衰变成奇宇称态;如果弱衰变过程宇称守恒,则它们必定是两种宇称状态不同的K介子。但从质量和寿命来看,它们又应是同一种介子。——杨振宁和李政道通过分析认识到,很可能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他们仔细检查了过去的所有实验,确认这些实验并未证明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在此基础上他们进一步提出了几种检验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实验途径。次年,这一理论预见得到吴健雄小组的实验证实。因此,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工作迅速得到了学术界的承认,并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一项科学工作,在发表的第二年就获得诺贝尔奖,这是第一次。 在粒子物理学方面,杨振宁的其他贡献包括:费米-杨模型(1949),与李政道合作的二分量中微子理论(1957),与李政道和R.奥赫梅合作的关于C(电荷共轭变换)和T(时间反演变换)不守恒的分析(1957),与李政道合作的高能中微子实验分析(1959)和关于W粒子的研究(1960~1962)。与吴大峻合作的CP(宇称)不守恒分析(1964),规范场的积分形式理论(1974),与吴大峻合作的规范场与纤维丛的关系(1975),与邹祖德合作的高能碰撞理论(1967~1985)等。 3.在统计力学方面,杨振宁的贡献包括:二维伊辛模型的自发磁化强度(1952),与李政道合作的关于相变的理论(1952),与杨振平合作的关于数种模型的严格解(1966~1985)等。 4.在凝聚态物理方面,杨振宁的贡献包括:与N.拜尔斯合作的对磁通量量子人的解释(1961),非对角长程序观念(1962)等。 杨振宁于1971年夏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美籍知名学者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人。他回美以后,对促进中美建交、促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促进中美科学技术教育交流都做了大量工作。杨振宁受聘为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等校的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杨振宁发表过约200篇科学论文和报告,代表作有《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曙光集》和《邓稼先》,《邓稼先》选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 《英雄大爱》邓稼先和许鹿希的旷世爱情。
  [编辑本段]荣誉
  1957年与李政道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还获得过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及拥有多项荣誉学位,被誉为是“全才的三个理论物理学家之一”。他也是国内外许多著名大学的名誉教授。


邓稼先和杨振宁的资料,要简洁版的,不要太长

杨振宁(Chen Ning Yang 1922~)美籍华人,理论物理学家,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省合肥县(含合肥市)。在西南联合大学物理学系,在吴大猷指导下完成学士论文,1942年毕业后即入研究院深造,在王竹溪指导下研究统计物理学。1945年赴美,入芝加哥大学做研究生,深受E.费米熏陶,在导师E.特勒的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1948年获博士学位1948~1949年任芝加哥大学教员,1949~1955年在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工作,1955~1966年任该所教授,1966年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爱因斯坦物理学讲座教授,并任新创办的该校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美国总统授予他1985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章。1984年12月27日,北京大学授予杨振宁名誉教授证书。
邓稼先(1924—1986),安徽省怀宁县人,中国杰出的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先后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和美国普渡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50年回到祖国;他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主要参加者,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邓稼先被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邓稼先 杨振宁简介

邓稼先邓稼先(1924—1986),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杨振宁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合肥,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清华大学教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荣休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是中美关系松动后回中国探访的第一位华裔科学家,积极推动中美文化交流和中美人民的互相了解;在促进中美两国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扩展资料主要成就邓稼先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杨振宁杨振宁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了里程碑性的贡献。20世纪50年代和R.L.米尔斯合作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在粒子物理和统计物理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提出杨-巴克斯特方程,开辟了量子可积系统和多体问题研究的新方向等。此外,杨振宁推动了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和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的成立。

上一篇:伤过的心还可以爱谁

下一篇:白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