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四名臣之李纲简介 李纲怎么死的
李纲主政仅七十五天,建炎元年八月十八日便遭罢相,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十月八日,受殿中侍御史张浚弹劾,罢观文殿大学士,仍留提举洞霄宫之职。居住鄂州,建炎二年十月间朝廷命其移往澧州(治今湖南常德市澧县)。精忠岳飞李纲剧照御史中丞王绹弹劾李纲“经年不赴贬所”。建炎二年十一月四日,又被贬谪万安军(海南岛)。十一月下旬,与子李宗之南渡琼州。建炎四年(1130年),遭贬流放遇赦后,隐居泰宁丹霞岩。绍兴九年(1139年)正月,宋金议和,宋向金称臣纳贡,李纲忧愤成疾。绍兴十年(1140年)正月十五病逝于仓前山椤严精舍寓所,赠少师。淳熙十六年(1189年),特赠陇西郡开国公,谥忠定。李纲死后葬于福州市闽侯县荆溪镇光明村大嘉山南麓。
南宋李纲简介
李纲(1083~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字伯纪,江苏无锡人,祖籍邵武(今属福建),自祖父一辈起迁居无锡县(今江苏省无锡市),因无锡有河,名曰梁溪,故号称梁溪先生。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进士。历官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金兵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绍兴二年(1132),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不久,又罢。多次上疏,陈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后抑郁而死。宋代著名爱国民族英雄,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代表作为《六幺令》、《水调歌头》([一]、[三]、[六])、《水龙吟》(三)、《永遇乐》、《江城子》([二]、[七])、《念奴娇》([一]、[三])、《雨霖铃》、《喜迁莺》(三)、《望江南》([一]、[五]、[十])等。其中《六幺令》以江烟水云歌月以及玉树疏钟古寺高楼等背景映衬词人“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之感古伤今之情怀和“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之坚韧不拔之操守,读来令人肃然起敬。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政和二年(1112)进士及第。五年,任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不久即因议论朝政过失,被罢去谏官职事。宣和元年(1119),上疏要求朝廷注意内忧外患问题,被宋徽宗赵佶认为议论不合时宜,谪监南剑州沙县税务。 宣和七年七月,李纲被召回朝,任太常少卿。其年冬,金兵两路攻宋,完颜宗望(斡离不)所率东路军直逼宋都开封。 在宋廷一派慌乱情况下,李纲向宋徽宗提出了传位给太子赵桓,以号召军民抗金的建议。赵桓(宋钦宗)即位后,升李纲为尚书右丞,就任亲征行营使,负责开封的防御。他率领开封军民及时完成防御部署,亲自登城督战,击退金兵。金帅完颜宗望见开封难以强攻,转而施行诱降之计,宋廷弥漫了屈辱投降的气氛。李纲因坚决反对向金割地求和,被宋钦宗罢官。由于开封军民愤怒示威,迫使宋钦宗收回成命,李纲才又被起用。完颜宗望因无力攻破开封,在宋廷答应割让河北三镇之后,遂于靖康元年(1126)二月撤兵。开封守卫战在李纲组织下获得胜利。
[1]金兵撤离之后,李纲即遭到宋廷投降派的排斥和诬陷。靖康元年五月,宋廷强令李纲出任河东、河北宣抚使,驱赶他出朝。李纲就任后,宋廷又事事加以限制,使宣抚使徒具空名,无节制军队之权。李纲被迫于九月辞职,旋又被加上“专主战议,丧师费财”的罪名,先责建昌军(今江西南城)安置,再谪夔州(今重庆奉节白帝城)。 李纲被贬不久,金兵再次两路南下围攻开封。宋钦宗在被俘前夕又想起用李纲,任命他为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事,但已无济于事。当李纲在长沙得知此命时,北宋已经灭亡。 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另建朝廷。为利用李纲的声望,起用他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右相)。其时,李纲正在赴开封途中,接到任命,便赶到南京,竭尽思虑,为高宗筹划重整朝纲,组织抗金,并同高宗周围的汪伯彦、黄潜善等投降派展开尖锐斗争。他反对投降,主张“一切罢和议”,严惩张邦昌及其他为金兵效劳的宋朝官员,以励上节。为加强抗金斗争的力量,他推荐坚决抗战的老臣宗泽出任东京留守,去开封整修防御设施;又力主设置河北招抚司和河东经制司,支持两河军民的抗金斗争,并推荐张所和傅亮分别任河北招抚使、河东经制副使。他还针对北宋以来军政腐败,赏罚不明等情况,颁布了新军制二十一条,着手整顿军政,并建议在沿江、沿淮、沿河建置帅府,实行纵深防御。 李纲整顿军政的设施,有助于宋朝廷支撑局面,尚能为宋高宗所接受。然而,他主张坚决抗金及反对投降活动,却为宋高宗及汪伯彦、黄潜善所不容。因此,他们又设法驱逐李纲。首先,调李纲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左相),另委黄潜善接任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以牵制李纲。接着,又罢免张所、傅亮,撤销河北招抚司及河东经制司,蓄意破坏李纲的抗金部署,迫使李纲辞职。李纲任宰相仅七十五天,就被驱逐出朝,不久贬鄂州(今湖北武汉市武昌),继又流放到海南岛的万安军(今广东儋县东南)。直到建炎三年(1129)底才获自由。 建炎四年,李纲回到邵武居住。此后,于绍兴二年(1132)二月至绍兴三年,任荆湖广南路宣抚使,兼知潭州(后改湖南安抚使),又于绍兴五年十月至七年十一月任江南西路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洪州。他虽然被排斥在外,但一直关心国事,一再上疏陈述政见,继续反对屈辱投降,支持岳飞抗金斗争。绍兴十年正月卒。卒赠少师,谥忠定。
南宋李纲简介
李纲,字伯纪,别号梁溪先生、梁溪居士、梁溪病叟,祖
籍福建邵武,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生于无锡。父李夔,官至
中大夫、右文殿修撰。大观二年(l108年),李纲参加贡生考试,
名列榜首,任真州(今江苏仪征)司法参军。政和二年(ll12年)
中进士,任镇江府学教授。3 年后升为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
史。因得罪权贵被降职为员外郎。政和八年四月起用为太常少
卿、国史编修。宣和元年(1119年)开封大水成灾,他上书徽宗
要求采取紧急措施,拯救灾民,同时鉴于北方女真族势力深入
国土,建议整修军备,防止外患。徽宗不纳忠柬,将其贬滴到
边远的南剑州(今福建)沙县充当一名监税小官。李纲痛感皇帝
昏庸、国事日非,顿萌退志,遂在无锡梁溪河畔营造庭院,以
备归隐。宣和三年闰五月,其父病故,葬于无锡惠山北面的湛
岘山麓。在庐墓3 年期间,他亲手种植了大量松柏,故后人将
湛岘山称为大松坡。
宣和六年,李纲被任为秀州知州。第二年复被任命为太常
少卿。这年冬,金兵大举南侵。他冒死上血书,请宋徽宗赵佶
禅让帝位,使太子赵桓能以皇帝名义号令军队,得到宋徽宗的
同意。宋钦宗赵桓即位后,任命李纲为尚书右丞兼亲征行营使,
委以防卫京都的重任。他发动军民严密布防,于靖康元年(1126
年)正月打退金兵对京城的围攻。二月,因其反对议和被免职。
陈东等于余名太学生上书,京都数万军民集会要求李纲复职,
宋钦宗被迫复用李纲,封为开国伯,赐无锡惠山寺作为他奉把
父母的功德院。后将他调出京城,任河北宣抚使,旋以“专主
战议,丧师费财”之罪,贬为毫州明道宫提举。是年秋,金兵
又大举南下,宋钦宗急忙下诏起用李纲。他奉诏立即率军北上
勤王,但京城已经沦陷。次年五月,宋高宗赵构在应天府(今商
丘)即位,用李纲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李纲为相后,积极
改革弊政,充实国库,整军备战,宋朝国力为之一振。由于其
主张北伐、坚决反对迁都江南,触犯了一心偏安的宋高宗,在
相位77天就被免职。以后李纲屡遭诬陷,自南宋建炎元年(l127
年)起,先后被放逐到鄂州(今武昌)、万安军(今广东万宁)等
地。 绍兴元年(1131年),宋高宗再次起用李纲,先后任命他为
荆湖广南路宣抚使兼潭州 (今长沙)知州、江西南路安抚制置大
使兼隆兴(今南昌)知府等职。在任期间,他积极招抚流亡,安
定社会,发展生产,整饬军政,募匠建造战舰数十艘以巩固江
防,又一再上书要求宋高宗反省得失,待机北伐,但不为宋高
宗接受。绍兴九年李纲愤而辞职。绍兴十年正月十五日病逝,
终年57岁,葬于福州怀安桐口大家山。赠少师,溢忠定。
李纲的学术简历
1988-1992 郑州大学化学系 理学学士;1993-1996 郑州大学化学系 理学硕士;2000-2003山西大学 理学博士。2004-2006年先后在香港中文大学及英国University of Sussex从事访问学者和博士后研究。1996 – 现在,郑州大学化学系任教。先后被评为郑州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郑州大学“三育人”优秀个人。2007年获郑州大学第二届讲课大赛二等奖。
谁知道南宋抗金名将李纲的父亲李夔的详细资料,谢谢。
百科里的李夔(1047—1121)字斯和,其先无锡人,唐末避乱迁福建邵武。南宋名臣李纲父。神宗元 丰三年(1080)进士,调秀州华亭尉,移松溪尉,池州军事推官。历知钱塘县,鄜延经略安抚司勾当公事,签书平江军节度判官厅公事。任鄜延帅幕僚时,至延安不到一个月,夏人倾国数十万兵来进攻,李夔陈守御方略,使一路得安。米脂之役时,有言夏军十余万将来进攻,诸将将弃城而逃,李夔在彼众我寡的情势下,坚决主张按兵不动,又张声势,使夏人认为有备,终使夏人不敢来犯。徽宗即位,迁大宗正丞。久之,擢宗正少卿,兼学制局参详官,移太常少卿。大观四年(1110),知邓州,兼京西南路安抚使。改知颍州。宣和三年卒,年七十五。事见《龟山集》卷三二《李修撰墓志铭》。李夔,字斯和,其先江南人,唐末避乱,徙邵武。元丰三年进士,释褐华亭尉,转奏议郎,授佥书平江军节度推官。尝摄郡事,适当累政因循之后,狱系甚众。夔命数吏分条其所犯,不日皆决遣之,遂以无事。子纲,相高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