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杰

时间:2024-03-22 23:09:45编辑:coo君

中国领队在泰国为救游客被大象踩死是真的吗?

据外媒报道,12月21号下午,泰国芭堤雅象园内,一名重庆旅游团领队何永杰为救游客被大象踩踏致死。目击者表示,事情的起因是两位游客不听导游和领队何永杰的提醒,擅自去找大象合照。象园内的象夫发现后,第一时间将游客赶出了现场。无奈两位游客心有不甘,再一次跑进去拉、摸大象尾巴两次,导致大象被激怒,紧追他们不放。领队何永杰发现这一现象后,赶紧跑上前去将两名游客救出。不幸的是,自己却被大象鼻子卷起后重重甩下,并被其踩踏致死。据了解,何永杰毕业于四川外语学院,今年35岁,这是他2017年的最后一个团,但是他却永远离开了我们。目前,事故的责任划分还在进一步调查中。中国驻泰国大使馆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要求泰方妥善保管死者遗体,全力救治受伤中国游客。当地旅游警察、游客协助中心应我馆要求,已派人赴医院探望并照料伤者。就在这之前,印度阿萨姆邦的偏远村庄5日发生一起大象踩死人的事件,一家五口包括父母、2个儿子与刚出生9天的女婴罹难。事件中仅3岁的女孩幸存,目前正在医院治疗。友情提醒,出门在外,一定要遵守纪律,遵守当地习俗,不该碰的不要碰,不该摸的不要摸!

价格,重庆到泰国旅游多少钱

泰国位于亚洲中南半岛中部,东南临泰国湾,西南濒安达曼海。西北与缅甸为邻,西南与马来西亚交接,东北毗连老挝,东南与柬埔寨接壤,总面积513,115平方公里, 人口60,400,000人,是以泰族人为主,生活着华人、缅甸人、马来人、印度人、老挝人等的多民族国家。 泰国以“千佛之国”闻名于世,素有“黄袍佛国 ”美誉,是一个具有两千多年佛教史的文明古国,在美丽富饶的国土上,有30,OOO多座充满神话色彩的古老寺院和金碧辉煌的宫殿。泰国佛寺外观造型宏伟壮观,建筑装饰精巧卓绝,享有“泰国艺术博物馆”美称,是泰国的国宝、泰国文化的精萃。泰国90%的居民信奉佛教,民间艺术丰富多彩,是东南亚首屈一指的旅游大国。 泰国山区森林密布,奇花异木遍布,栖息着众多珍禽异兽。泰国政府把一些天然森林区划为自然保护区,并辟为森林公园。森林中空气清新,是森林浴的佳地。这里气候四季皆春,又有瀑布、湖泊和各种飞禽走兽,吸引了一批批旅游者慕名而来。 首都曼谷被誉为“天使之城”,是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既有高耸矗立的大型建筑,强调着城市奇情与超越时空的景致,又有古老的庙宇香火鼎盛,青烟缭绕,具有浓厚的东方色彩;既有家一样的温馨暖意,同时又充满异域情调,神秘与探险俯拾即是。 与首都曼谷不同,作为兰纳王国的故都,清迈则无不散发着迷人的古典气质。这里气候凉爽,四季百花争艳,被称为“泰北玫瑰”。在清迈,要慢下来细细品味你的感官所能接触到的一切。悠然穿行在清迈古城花木扶疏的小巷中,随意在古城中闲逛,不用装,自然而然便化身为文艺青年一枚。 值得一提的是,清迈是华语歌后邓丽君的一生挚爱,她也最终将生命交托于此。晚年的歌后曾不幸罹患气喘病,身体完全不允许接触存在花粉的环境。然而歌后对清迈的痴情却始终不渝,她不仅爱这座城的花,这座城的人,更爱这座城能给她带来的淡然与恬静。

最佳季节:11-2月。一般来说,泰国的季节可以分为:夏季、雨季和凉季,但无论在哪个季节,您都可以找到合适的旅游景点。

建议游玩:5-7天

人均花费:¥7000

签证难度:易


重庆领队何永杰为救游客在泰国被大象踩踏致死事件,你怎么看?

2017年12月21日下午,泰国芭堤雅象园内,一名重庆旅游团领队何永杰为救游客被大象踩踏致死。事情的起因是两位游客不听导游和领队何永杰的提醒,擅自去找大象合照。象园内的象夫发现后,第一时间将游客赶出了现场。无奈两位游客心有不甘,再一次跑进去拉、摸大象尾巴两次,导致大象被激怒,紧追他们不放。领队何永杰发现这一现象后,赶紧跑上前去将两名游客救出。不幸的是,自己却被大象鼻子卷起后重重甩下,并被其踩踏致死。重庆领队为救游客在泰国被大象踩踏致死的事件持续引发关注,不少目击者表示,当时肇事大象背上有一男一女两名中国游客,有游客说驯象师狠砸了一下大象脑袋后没多久,大象就开始发狂。事件中,重庆导游何永杰为救助客人,被大象踩踏致死。重庆市导游协会在声明中强调:“向为救助遇险游客奋不顾身献出宝贵生命的重庆导游致敬,强烈谴责不守规矩、惹起祸端的不文明行为”,并表示将全力维护导游的合法权益,提供维权服务和人道主义援助,协助处理善后事宜。事发时两名外国游客正在体验骑大象项目,路过一群正在等待的游客时,有人拉扯了大象尾巴并导致大象发怒。大象因此冲向了拥挤的人群,并最终踩死了一名导游。伤人的大象是一只17岁的公象。当然一些旅游的部门也表示给游客表演的大象都是经过驯化的,像大象给客人按摩、骑大象这类的表演已经习以为常了,客人都很配合,大象也非常温顺,除非你去招惹大象激怒了它,不然大象不可能做出攻击行为。总结:其实重庆领队何永杰为救游客在泰国被大象踩踏致死这件事情,还是要看当时的两个游客到底是干了什么,这个还是要他们出来说一下的,只不过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发声!

怎样学习艺术

讲座上有个同学问“我不喜欢艺术我要怎么样学好它呢?”,戚教授的回答很肯定——你学不好艺术。的确,其实这个道理很浅显。记得上中学的时候妈妈会经常给我说“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要培养兴趣,就像你吃饭一样,喜欢吃的东西我不不用逼你吃你自己就吃了,你不喜欢吃的东西我逼你吃你也不吃,就是吃吃的也不想,品不出它的味道。”不论是学习艺术还是学习其他的学科都是这个道理,作为学生这些都是我们亲身体会到的。艺术的道路需要我们去探索,这走这条路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够多想一下便可以站的更高,多问一个为什么就能学到更多。作为学生我们的任务是学习,但是学习也不只是单纯的接受教科书中所教的一切,应该学会运用自己的大脑思考问题。比如徐悲鸿曾说过“素描是一切造型的基础”,但是当今学术已将这个传统概念打破。就像我们的民间剪纸,它同样是一种造型,可是这些民间艺人他们学习过素描吗?没有!所以一切都不时绝对的,即便是书本上的东西还是需要我们思考,不断地思考才能够进步。我们经常在问老师“老师我可不可以怎样怎样,我可不可以这样做”,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可不可以不要问?可不可以自己想?可不可以自己多去尝试一下?我们总是不敢。如果跨出这一步,只是那么一小步,眼前就会豁然开朗。如“不是遮挡物的遮挡物”、“不是沙发的沙发”,都是没有听到过的,一听这个题目都很茫然,不知道该怎么做,甚至可以说简直不知道在说什么。有时候真的觉得自己的想象力很差,思维一点都不开阔,做设计真的很忌讳。所以如果想做好的设计一定要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人的思维永远大于天。当自己的思维很开阔的时候就会发现,原来我还可以这样做,原来设计可以这样去想,原来我的眼前只有一条路,现在我的眼前有很多条路。当这时我们就会更加自信,会更加大胆,我们的舞台自然宽广,我们也会更接近成功。我想没有人会拒绝成功,成功是最让人开心的。在寻求成功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脚踏实地,不论是纯艺术还是设计都不可能是靠感觉而创造出来的。这是一个过程,一个长期积累思考的过程。即便是热爱艺术也同样需要这种钻研的精神,热爱艺术不等于有创造艺术的能力和动力。无论是写实派还是印象派都是需要理性注生,毕加索大师的作品就是充满理性的。在学习设计的时候我们的眼睛不能只是一条线,应该是一个面。作设计不能排斥纯艺术,相反要注重纯艺术素质的培养。纯艺术有一定的造诣的人搞设计有着得天独厚的基础,有对美的感悟。艺术的的根源是大自然,是生活。回到艺术的原点去感悟艺术和生活。只有在艺术的原点心才不会是慌乱的,浮躁的。回到生活,回到自然,感悟生活,感悟自然,以生灵为本,去做一个真正的艺术家!


学艺术对人有什么好处

艺术教育的独特性和重要性艺术教育主要包括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学科的教学工作,其目的是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的发展和人格心智的完善。艺术教育的独特性在于:从艺术中学生可以得到有关我们自身和世界的知识、信仰和价值,这些知识、观点、体验和意义是任何其他学科不能提供和代替的①。在艺术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我们通过训练用眼、耳或肢体去感受和观察事物,使学生对事物的感知力得到拓展和发掘,并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纵观古今中外,我们发现,只要有人类的地方就有艺术。文明与艺术同时产生,不管在哪个文明和哪种文化中,艺术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艺术滋润着我们的心灵,丰富着我们的经验。没有艺术,我们的生活就缺少色彩和光泽,艺术总为我们提供一个多姿多彩,令人心驰神往的世界。从孔子听韶国音乐,3个月不知肉味的故事,到南朝画家张僧繇画龙点睛,破壁飞腾的传说,都可以深刻地感受到艺术所具有的神奇魅力。从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中琳琅满目的原始壁画到青海孙家寨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生气勃勃的舞蹈纹彩陶盆;从扣人心弦,动人心魄的《命运交响曲》到表达人类良知与和平愿望的《格尔尼卡》……这些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艺术,始终表现着人类的感觉、情感和经验世界。由此可见,艺术常常是时代精神的敏锐导体,文明变迁的内在动力②。它直接关系到我们教育的下一代是否能健康成长,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问题,所谓健康成长,就是人格心智的全面发展,即:道德——意志行为(求善)、知识——智慧本领(求真)、体魄——身心健康(求强)、情感——关系态度(求美)等方面的合谐统一③。其中,道德和情感智力因素,不仅是个体行为的内在驱动力,而且也是社会行为的推动力,更是一种巨大的原动力。人们在追求自由、幸福和真理的过程中,不怕艰难险阻、百折不挠,就是因为有这种情感的动力。而艺术教育在道德和情感智力因素中,起到极大的决定作用。因此,艺术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对实施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二、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一)艺术教育具有陶冶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的作用。优秀的艺术作品所反映的事物,通常是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使生活的原形更加生动、典型化,从而更真实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质。这些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和灵魂。如:女画家周思聪的中国画《人民和总理》,表现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赴地震灾区看望人民群众的感人场面,歌颂了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的真实情景;中国油画家罗中立的《父亲》表现了典型的中国农村勤劳、朴实、善良的农民父亲形象;著名画家徐悲鸿的《奔马》反映了不屈不挠、奔腾昂扬的民族气节;西班牙立体派画家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揭露了侵略战争的罪恶和丑行,这些作品深刻揭示了社会的本质,给人们提供了美与丑、善与恶的标准,从而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使人们提高了思想认识,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波兰钢琴大师肖邦的爱国乐章之所以让侵略者胆颤心惊,也正是艺术这一不可抗拒的力量有着震撼心灵的作用,它催人奋进、使人向善,推动着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二)艺术教育具有增强审美意识,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的作用。通过优秀的艺术作品鉴赏,如:欣赏璀璨、辉煌的中国瓷器和丝绸织锦艺术,往往使人赞叹不已、荡气回肠,凭添无限的民族自豪之情和振奋之志,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审美的追求和创作热情。每当我们聆听欢快、悦耳、充满生机的乐曲《蓝色的多瑙河》,还是放声歌唱一曲尽情的心声,或是观看、参与盛装的节日舞蹈,在对这些美好事物的亲身感受中,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生活情趣,不但激发了学生对文艺活动的爱好和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心理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尤其是舞蹈和艺术体操等表演活动,可以锻炼和加强学生身体健美的谐调性,从而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造就乐观豁达的性格,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三)艺术教育具有启迪智慧,提高和发展创新思维的作用。艺术教育实践中,使学生懂得敏锐的用眼去观察事物,用耳去感受事物,用心体会事物的能力,它是由形象思维的训练上升到逻辑思维的过程。孔子最爱观赏壮丽的江河和雄伟的高山。每到名山大川,必留连忘返。有一次弟子问他:“老师,你为什么总爱在大江大河前一动不动地站立半天,而毫不劳累,好象总也看不够,我们怎么看一会儿就觉得没有什么可看的了呢?”孔子回答说:“对于我来说,这大江大河是最受看的东西,你看这滔滔江水日夜奔腾,每时每刻都在变换着自己的神态和面容,此时之水已经不是彼时之水,从这水中我看到了变动不居的“道”。这水以自己的躯体滋养两岸的植物、牲畜和人类,自己总在付出,却从不要求任何回报,所以最有德;这水虽然不时遭遇险恶的高山和深谷,却从不畏惧,总是一路高歌,勇敢面对,所以最勇敢;这水,每当填满深谷和浅坑,就变得像一面平平的镜子,所以最公平;这水,纵然千回百折,却始终指向东方,从不三心二意,所以最忠实;这水,总避高就低,遇到障碍便绕行,所以最智慧。正是由于以上理由,所以君子每见大水,必留连忘返”。可见,艺术和艺术教育的作用,就是把每个人的眼睛和耳朵的潜能唤醒、点燃、开发、发展。就像孔子那样,从一种景色中看到的东西和意味,也就是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我们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等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起到启迪智慧,提高和发展创新思维的作用。平时经常有人说:“给我一双慧眼吧!为什么你看到了,我怎么没看到?你想到了,我怎么没想到呢?”其实:这就是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是否上升到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现在看将来的问题,感性上升到理性的智慧发展是否具有创新思维的问题。学生在感受艺术美的时候,得到美的启迪和享受。从而激发学生创造美,开拓新事物的美好愿望。无论是美术、音乐还是舞蹈、戏剧等艺术,都是通过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来再现社会生活的现实图景。这种认识是富于理想和创造激情的,可以更容易记忆到人的脑海中去,而且会显的更加深入和持久。这种激情和创造力,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全面发展。(四)艺术教育具有发展学生个性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作用。个性是社会组织中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基础,同时也是个人价值实现的基础,艺术课程是最尊重和保护人的个性的课程之一。现代教育的最基本理念就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作为基础教育的艺术课程正是本着这一精神,具有典型的人文性,它关注的并非单纯是有关艺术知识极其技能的精湛,更重要的是极力追求一种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终极关怀精神,经常表现出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对人无限关爱的思想倾向,追求独特的思路、纯真的情感、心动神驰的体验、脱俗的品位、广阔的胸怀和伸张正义的勇气。众所周知,任何真正的艺术创造和表现,都具有强烈的个性和与众不同的特征,而越是具有突出、清晰的个性特征,就越能促进人的发展。因此,艺术课程在教学方面,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教师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宽松的艺术学习氛围,展现个性的民主。孩子们在艺术课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特长,选用不同的材料、方式,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富有个性的艺术活动。比如:在美术创作课上,学生可以用不同的画笔、颜料或橡皮泥、树叶、木头、羽毛等各种材料制作美术作品,自由地表达他们对周围世界的感受和独特理解。正是在这种尊重个性的艺术学习气氛中,孩子的创造潜能得到极大开发,学生们的个性价值得到充分展现。但艺术课程并不只是单纯注重激发学生个性的发展,而且还强调学生间的合作。比如:在音乐和歌舞表演等艺术活动中就要求学生具有强烈的合作意识。否则,就不能充分发挥群体的创造智慧,感受集体力量的激情和震撼。在这些艺术活动中,教师应当让学生懂得,合作就象一首美妙的乐曲中每一个音符都相互关连、密不可分,只有音符间密切合作,才能奏出完美的乐曲。社会生活中,故然需要体现个人价值的意义,但社会团体的进步和发展的是建立在团结协作的基础上,也就是说,我们培养的人才,既是要有个性的,同时还应该是具备合作意识、团结协作精神的综合性人才,这也是现代人必备的行为素质。综上所述,艺术教育对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不断拓宽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深刻领会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认真钻研现代教学方法,切实有效地开展学校艺术教育。同时,也希望全社会都能更加重视和关心艺术教育,从而加快实现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


今天晚上土星和木星的方位

11月将有一系列精彩天象在夜空接连上演。从今晚到明晚,将相继出现土星合月、双星伴月、木星合月等景观。11月19日还有一场“月偏食”,我国大部分地区可以看到带食月升。据北京天文馆高级工程师寇文介绍,11月10日22时可以看到“土星合月”的天象,接近上弦月的月亮运行到土星下方,相距仅约5度。11月11日,将出现土星和木星“双星伴月”,当天傍晚在夜空的西南方向,可以看到月亮的右侧是呈淡黄色的土星,左侧则是呈白色的木星。通常情况下,木星是排在月球、金星之后夜空中第三明亮的自然天体,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此时土星、木星和月亮共同出现在初冬晴朗的天宇上,在摩羯座中相依相偎,观赏效果非常好。此外,11月19日还将上演本世纪时间最长的一场月偏食,全国大部分地区可见,预计持续时间长达3小时28分。但由于月食开始时全国大部分地区还是白天,公众只能看到月食的后半部分。北京地区可以看到月亮在17:03带食升起,于18:43复圆。


今天有木星伴月吗

每过一段时间,诸如“天文奇观木星伴月今晚将现天穹”、“定好你的闹钟,金星合月奇观今晚上演”之类的新闻稿就会轮番出现在各大门户网站。与之类似地,还有“XX座流星雨今夜光临”,亦或是“最大的超级月亮要来了”。在现如今“流量为王”的媒体环境下,公众大抵已经习惯了各种博人眼球的标题党新闻。久而久之,大家似乎会对夸张的新闻标题产生“耐受性”,这时一些媒体就会用更加“猛烈”的标题,有时甚至会激起人们的反感。那4月26日-27日出现的“金星伴月”到底是怎么样级别的天象呢?我认为,全天第二亮的月球和第三亮的金星相伴,加上金星伴月时月亮是娥眉月(或残月,如果你早上4点钟能起得来的话),这是一种极具美感而且适合公众观测的天象。“金星伴月”在4月26日傍晚冲到了微博热搜第一,说明人们对金星合月有明显的认知,这是一个可喜的天文科普事件。我前两天拍的延时视频的副产物——星轨什么是“伴月”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由于日、地、月三者的几何关系不断变化,月亮在每个月出现了“阴晴圆缺”的月相变化。大多数公众始终把月相与月食的成因混淆,以至于大部分人始终认为月牙的另一半被地球的阴影挡住了。从地球上看去,月球每天都会在天球上移动一段距离,每27.3天左右月球会基本上回到天球的同一位置。(至于每天大家看到的月球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月球一个月在天球上走过的轨迹,称为白道。请注意,右下角明亮的“月牙”实际上是金星在望远镜发明以前,人们只能通过肉眼观察到五颗行星。汉代天文学家以五行为五颗肉眼可见的行星命名,分别是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因为这五颗星围绕太阳的公转轨道平面和地球公转轨道平面(黄道,也可以认为从地球看过去太阳一年时间在天球上划过的轨迹)很接近,所以在地球上看来这五颗星基本上都位于黄道附近。月球公转轨道平面(白道)与黄道面夹角最大仅有5°19′,所以每个月月球都会依次与五大行星相“伴”。只是太阳实在太亮了,当五大行星或者月球运行到太阳附近的时候,我们就极难观察到它们之间相伴了。所以不难想象,比较常见的天象有金星伴月、火星伴月、木星伴月、土星伴月(水星伴月呢?)。水星轨道离太阳太近了,以至于在地球上看来水星永远相伴太阳左右,要么太阳刚下山水星也跟着下山了,要么清晨水星刚升起太阳也跟着升起了。我们极难看到水星,自然也就很难观察到“水星伴月”了。水星伴月“伴月”与“合月”有时我们会看到几乎一样的新闻标题,唯独“伴月”二字变成了“合月”,例如:“天文奇观金星合月今晚将现天穹”。简单来说,伴月是一个过程——只要视觉上月球离某星比较近,我们都可以认为这是某星伴月;而“合”是一个天文学概念上的时间点,简言之就是二者的视距离最近。不能说“天文奇观金星合月今晚将现天穹”这样的标题有错,只是大家欣赏的通常是一个过程——“某星伴月”,有谁会只去欣赏“合”那个时间点呢?真正罕见的天文奇观——月掩行星肉眼看上去,月球是一个圆面——正如诗句中所写:“月如玉盘挂枝头”。月球理论上可以掩盖黄道南北6°30′以内的所有恒星和行星。对于一般公众有观测价值的,当属月掩一等星和行星了。恒星因为离地球距离遥远,在地球看来它们只是一个点。所以当月掩恒星发生时,恒星会在一瞬间消失,直到在月面另一侧瞬间出现。如同日食一样,月球掩星也存在“掩带”,在掩带内才有机会观测到月球掩星。在接近掩带南北边缘的位置,会有机会观察到因为月球表面山脉起伏造成的星点多次消失或者出现,这种现象叫做“掠掩”。月球的公转轨道和五大行星的运动轨迹十分复杂(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研究“行星的视运动”),因此月掩行星发生的概率相较于“伴月”要小得多——通常1-2年才有机会发生一次。五大行星在地球上都存在被月球掩的可能。想要观测月掩行星,就需要能够清晰观察到行星圆面的望远镜了。这么说来,虽然掩星罕见,但是有观测门槛。动图封面2011年3月摄于奥地利的月掩土星当然,如果不用望远镜也是能够观测月掩行星的(Who don't?),我们把它当做一个升级版的行星伴月去欣赏就好。月掩金星“伴月”类天象的价值苍穹是令人向往的。但是现如今人人生活在被智能手机支配的时代,已经少有人会放下手机抬头去真切的感触我们祖先眼中壮美的星空了。画外音:“即便是要欣赏,也要在手机上欣赏!”正因为此,能够让每一个低头在刷微博、看新闻的你我,想起来天边的美景,并且去欣赏、去摄影,甚至去尝试了解其背后的天文知识,这就足够了。


什么是真正的独立思考?

很多人说,评价一个人和一件事的时候,我们要尽量做到客观公正,不能带着先验的价值立场和政治倾向等有色眼镜来看,用学术语言来说这叫“价值中立”或者“价值无涉”。其实这只是知识分子的一厢情愿而已。任何人对材料的搜集、筛选、整理和分析,都会带着有色眼镜,而且人不可能搜集到所有关于该人该事的全部信息,即使搜集全面了,对于各个材料之间的关系的梳理,也会带着个人的想法。真正客观中立的是照相机,照相机可以将彼时彼地发生的事情真实地定格在照片上,而且照相机本身没有思想,它只负责捕捉画面。但看照片的人却是有思想的人,人会根据照片上所反映的事件进行联想和推测,而人一旦开始联想和推测,就不再是对客观事件的描述了,就会偏离客观实际。所以,说要客观中立地看问题的人,其实是没有思维的“照相机”,他们自以为自己是在独立思考,其实是自欺欺人,因为照片是可以造假的,只要我将照片PS一下,或者随便找几个群众演员摆个Pose照一张照片,或者捏造几个数据,就可以糊弄住这些人。另外,自以为客观中立的人,往往是自以为是的人。为什么?因为在他眼里,别人对人物事件的评价都是不客观不公正不中立的,都带有个人感情色彩或者政治倾向,而惟独他自己没有带着感情色彩和政治立场来看问题,所以只有他才是真正客观公正的,才是唯一正确可信的。这种人,说好听一点叫严谨认真,说难听一点就是执拗、钻牛角尖。这么评价这种人,并不意味着我鼓励大家总是要带着个人感情或者政治倾向来看问题。这是事情的另一个极端,是另一种自以为是,即看什么都以自己的个人喜好或者立场作为评价标准。过犹不及。对于这种人,我们确实需要讲一讲客观和中立,不能完全按照个人感情而不顾事实去评价人和事。以上介绍了两种看问题的极端现象,所要表达的意思其实是我们在看问题的时候,既不可能做到绝对客观中立,也绝对不能完全按照个人想法而罔顾事实。这里面涉及到看问题的方法问题。我想从两个方面来谈,以便让大家更好地体会我们自己该如何看问题。首先是看问题涉及到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两方面。所谓事实判断,就是我刚才提到的第一种人看问题的方法,要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事情到底是真是假。简单说,事实判断就是要弄清楚是真是假的问题,就像法庭里面的举证质证程序,原被告双方提交证据,然后双方经过质证后,由法官裁判这些证据是否可以采用。这一点比较符合客观中立的标准。价值判断则是关于善恶、是非、对错的判断。比如,原告提供了被告偷来的钱包,法官认定这件事是真的,钱包确实是被告偷的,这叫事实判断,但光确认钱包是被告偷的并不意味着案子就完了,法官还需要说被告因为偷钱包,而偷东西是不道德的行为,是犯法的行为,所以需要予以制裁。给偷钱包的行为定性,这就叫价值判断。对于活着的人而言,评价人和事时,都需要既进行事实判断,又进行价值判断。对于照相机,它只进行事实判断,但对于人而言,你必须进行价值判断。如果不进行价值判断,那么事实判断也将失去意义,因为我们之所以要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个人到底做了些什么,就是为了对这件事或者这个人进行定性,也就是进行价值判断,说这件事是好事还是坏事,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进而说这样的事我们是要支持鼓励还是要反对禁止,对于这个人我们是表扬还是批评。那么,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是不是说我们在评价一个人或一件事的时候,要先进行价值判断,即先弄清楚这个人做了什么或者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在对这些已经弄清楚的事实进行价值判断呢?其实在现实操作中,我们无法这么机械地进行判断,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不是那么割裂的。价值判断来自于事实判断,受事实判断的制约,但主导事实判断。这二者之间有这样的关系。比如,人总是会根据搜集到的信息来验证自己此前的判断是否准确,也会根据自己的判断方法来对事物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我们也都会经历这样的事情。比如一个新来的员工到公司上班,老板会首先问一问他之前和什么人交往过,做过哪些事,再在实际的工作中看他如何为人处世,做事是否踏实。这就是事实判断。然后老板会根据这些信息,来大致判断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就是价值判断,老板的价值判断来源于他新员工的初步了解和他过往的用人经验。然后,老板根据自己的初步判断,给这个新员工分配一些和他能力大致相符的工作,如果新员工出色地完成了这个任务,那么就证实了老板对这个人的判断,进而交给他更多的任务;如果这个人没有完成任务,那么老板就会对这个人进行重新定位。这就叫价值判断来自于事实判断,受事实判断的制约,但主导事实判断。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做这样的思维活动,不要以为你能够超脱于世界之外来客观中立地看问题,也不要完全根据个人喜好和臆想来评价事物。以上是从一个方面来谈看问题的方法问题。下面从另一个方面来谈,即从价值立场和思维方式的角度来谈我们如何看问题。这一点比较抽象,但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们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大部分人都是思维懒汉,不喜欢动脑筋,只喜欢别人直接给出标准答案,或者按照别人设定好的游戏规则去寻找标准答案,从来没有想过别人给我们设定好的游戏规则是否是有问题的,不敢去质疑。其实,真正的独立思考,不仅是对现有的标准答案进行质疑,更要去质疑答案背后的逻辑推导规则。只有不按照别人设定好的游戏规则去思考问题,才是真正的独立思考。但我们的大学老师中敢于去质疑游戏规则的人,很少,都以为在现有的学术规范之内进行不同于其他人的研究就叫独立思考,这其实是骗人的鬼话。很多经济学家默认市场经济是好的,然后在这个前提之下进行理论创新,以为这就叫独立思考。其实这只是屈服于别人的游戏规则之下的独立思考,并不是真正的独立思考,真正的独立思考就是要首先质疑市场经济到底是不是好的,然后再进行理论创新。但当今的经济学家中,有几个敢于这么去干的?任何游戏规则或者说学术规范都有自己显在或者潜在的价值立场和思维方式(也叫方法论),因为规则是人定的,而人都是有自己的价值立场和思维方式的,我们看问题和评价人事时都要受到这两个因素的制约。什么叫价值立场?我们评价任何人和事,都会有一定的评价标准,就像我们要弄清楚地图上的一个位置,就要首先建立一个坐标系,然后说那个位置在东经多少多少度、北纬多少多少度,然后就把这个位置锁定了。价值立场就好比是坐标系。每个人都有自己看问题的坐标系,只是有些人将自己的坐标系加工整理之后一元化、系统化了,而大部分人则没有认真整理过自己的坐标系,以至他们的坐标系是混乱的、标准不一的。所以,在评价一个事物之前,你首先要弄清楚你的坐标系的原点在哪里,原点确定了,坐标系也就确定了,就不会混乱了。也就是说,在评价一个事物之前,我们要首先明确自己的价值立场和思维方式;即使你想做到客观中立,也要首先反思一下自己的价值立场和思维方式,因为你的价值立场可能会影响到你客观中立地看问题。我们对任何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叫“结论”。结论其实都是表面现象,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其实才是最核心的东西,是现象背后的本质。结论的背后其实就是我们的价值立场和思维方式。我们经常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那么什么叫透过现象看本质?当我们听到某个人对一件事情的评价的时候,不要害怕,不要以为对方掌握的信息比我们多,认识问题比我们深刻,专业知识比我们扎实,人生阅历比我们丰富,所以对事物的评价一定比我们更准确。千万不要被对方的表面功夫吓倒了。对方所列举的事实和引用的数据,其实都是表象,都是现象,他如何选取和分析这些材料和数据的,用这些材料和数据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这才是本质。对事实材料的筛选和运用,其实就是我们在根据自己的价值立场和思维方式来分析问题。只要看到这一层,你就会发现他的那些材料和数据其实只是次要的,只要你摸清了对方的价值立场和思维方式,他列举出那些材料和数据之后,你就可以帮他得出结论。比如你把一些原材料放进一台机器,然后这台机器就会输出一个制成品,不了解情况的人看到一推废铜烂铁变成了一个精致的工艺品,他会感到很害怕,“这功夫我可干不来”。其实只要你看一看这台机器的构造,看一看它是怎么将各种材料通过排列组合做成工艺品的,你就不会觉得它很神秘了,你甚至在了解了它的工作原理之后,会发现它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这道工序其实可以更简化的,这道工序如果那样做的话就可以节省更多的资源。如此,你就会造出更加高效、节能的机器。这就是价值立场和思维方式的玄妙所在。如果你的价值立场和思维方式比别人更加高级,那么不管对方列举了多少事实材料和数据,你都会用自己的价值立场和思维方式得出更加正确和有意义的结论,你也会发现对方的价值立场和思维方式存在哪些问题,进而对他的结论有多大的可信度提出自己的看法。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这些人来自于不同的专业和领域,都有自己的专长。如何和这些形形色色的人交流?有句话叫隔行如隔山,我不否认这种现象的存在。但隔行如隔山,只是从技术、知识层面上来看的,其实任何学问做到极处都是殊途同归,最深刻的道理都是一样的,只是很少有人能够达到这种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境界而已。世间的知识是无穷无尽、千变万化的,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世间的知识是学不完的,但我们完全可以学会如何看问题、如何运用知识,这就叫智慧,这就涉及到人的价值立场和思维方式。我的知识储备其实并不多,我连中共党史都知道得不全,但我可以和任何一个人交流,至少目前是这样的。为什么?因为我很善于去摸索对方的价值立场和思维方式。只要摸清了这两点,我就控制住了对方,知道了他思维的局限之所在,这种局限性可能连他自己也都没有意识到。我们要努力培养这样的能力。所以我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主要不是告诉对方什么固定的结论,而是启发对方如何去思考问题。价值立场和思维方式是可以传播的。我们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我所说的价值立场和思维方式,就叫“道”——我们古人最重视的一个概念。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什么叫艺?其实就是各种知识,各种结论,圣人教育我们不要太执着于此。佛教也说“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相就是外在的知识和结论,不要太执着于这些东西。要志于道,道就是如何看待、评价和运用这些知识和结论。还有一句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其实也是这个道理。由此可见我们的古人是多么地有智慧。大家应该都知道禅宗六祖慧能的故事吧,慧能其实是一个文盲,大字不识一个,但他最终却成了继承禅宗衣钵的六祖。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慧能是有智慧的人,是得道之人,知道外在的知识和花花世界只是表象,不被这些东西所迷惑和吓倒,他能看到现象背后的本质,抓住事物的核心,从而泰然自若、行动自如。这才是真正的独立思考!所以在年轻阶段,既要学习各种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更要努力去培养自己的价值立场和思维方式,后者是重中之重。价值立场和思维方式的层次决定了我们自身的层次,我们人生的层次。如果一个人说自己没有价值立场或者思维方式,那么他一定是傻子。价值立场和思维方式形成之后,再加上我们的历史实践,就决定了我们在历史中的层次和高度。


如何才是独立思考的人

如何才是独立思考的人
真正独立思考的人,在精神上是君主。
哪怕是再大的图书馆,如果它藏书丰富但却杂乱无章,其实际用处就反不如那些规模虽小却条理井然的图书馆。
同样,如果一个人拥有大量的知识,却未经过自己头脑的独立思考而加以吸收,那么这些学识就远不如那些虽所知不多但却经过认真思考的知识有价值。
因为,只有当一个人把他的所知结合各方面来考察,把每一真知相互比照之后,他才能真正理解、掌握这些知识,并使其为己所用。一个人只能对自己知道的事情加以仔细思考,因此他必须要学习新东西;但是,也只有那些经过深思熟虑的东西才能成为他的真知。
一个人可以随意地阅读和学习,却不能随意地思考。
思考与阅读会对人的精神产生不同的影响,其差别之大令人难以置信。因此,这就愈发加大了人们之间本来就存在的思想差异——因为天性的不同,导致有的人热爱思考,有的人喜欢阅读。阅读是把某些外来、异质的思想强加于我们的头脑,这些思想与我们的精神是不相吻合的,就像印章强行在石蜡上留下印记一样。因此,我们的头脑就承受了完全来自外在的压力,一会儿思考这个,一会儿考虑那个,既非出于本能,亦非因为喜欢。
大量的单纯的阅读会使我们的精神丧失灵敏性,就像是一根弹簧连续不断地受到重压就会推动弹性。如果一个人不想动脑思考,最保险的办法就是一旦空闲了就拿起一本书。这就解释了何以博学多识常使很多人变得比原来更加愚蠢麻木,并阻碍他们的作品获得成功。正如蒲柏所说,他们始终是:不停地阅读别人,却从来不会被别人阅读。
学者是成天阅读、研究书本的人。而思想家、天才,以及那些照亮世界、推动人类发展的人,则是直接运用世界这本大书的人。
实际上,只有自己本身的根本思想才具有真理和生命力。因为,只有这些才是一个人能真正、完全理解的。阅读别人的思想,如同吃别人的残羹剩饭,或穿陌生人丢弃的旧衣。
通过阅读获得的思想与自己心中萌发的思想相比,正如史前植物的化石遗迹与春天里蓬勃茂盛的植物相比一样。
阅读只是独自思考的代替物。阅读时,一个人本身的思想是在被别人的思想牵引管束。
此外,很多书籍都无甚益处,除了向我们表明错误的路径如此之多,如果一个人听从这类书的引导,就会误入岐途。但是,受天赋指引的人,亦即独立、自发、正确思考的人,却拥有能够找到正确方向的罗盘。因此,一个人应当只有在自己的思想源泉干涸的时候才去读书——即使是最优秀的头脑也会经常发生思维停滞不前的情况。
因手拿书本阅读而赶跑自己的原创思想,不啻是冒犯神灵的罪过。
只有通过自己独立思考获得的知识,才能融入我们的思想体系,成为整个思维体系的一个鲜活部分,并与整体保持一种完整、坚实的联系。
独自思考的人只是在形成自己的见解之后才知道与权威暗合,此时的权威也同时增强了他们二者的力量。


上一篇:大卫 路易斯

下一篇:近畿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