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伦理学

时间:2024-03-23 19:52:13编辑:coo君

行政伦理学和公共伦理学是同一门课吗?

第一节 行政伦理学的含义与特点

一、行政伦理学的含义

1.伦理和道德

伦理有两重含义:其一,是指人们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其二,是指人们的行为应遵循的规范。

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原则、规范的总和。这种原则、规范是依靠社会舆论和人们的观念、习惯、传统和教育的力量来维持的。

2.伦理学和行政伦理学

伦理学是关于社会和个人的道德规范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产生于西方,古希腊时就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行政伦理学是关于行政道德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

第二节 行政伦理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行政伦理学的产生

4.行政伦理目标的确立

公共行政领域从最初排斥伦理价值,到接受伦理规范作为行政活动的标准,实现了“事实”与“价值”的融合;

公共行政活动从最初崇尚“效率”,到追求“公正”的社会价值,形成完整的行政伦理目标。伦理目标的确立,为行政人员履行职责的行为提供了价值导向。

三、中国行政伦理学的研究

1.中国传统行政伦理文化

中国古代行政伦理规范主要包括:公忠、诚信、廉政、勤政、爱民、用贤、修身。

2.中国近代行政伦理思想

在中国近代行政伦理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资产阶级的行政伦理思想,资产阶级行政伦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由改良到共和、提供民权。

3.中国当代行政伦理规定

在当代中国,行政伦理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社会主义行政伦理规定,属于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行政伦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第二,强调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第三节 行政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必要性

一、行政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1.学科的研究对象

行政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行政领域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伦理问题。从本质上讲,行政伦理体现为一种特定的公共利益观念,这种观念的出现是公共权力产生与发展的必然结果。

2.行政伦理的基本组成要素——权利与义务

伦理道德意义上的权利和义务之间,从结果看,道德主体在履行了一定的道德义务后也应当享有道德权利;但从动机看,道德义务具有无偿性和非权利动机性,道德主体履行道德义务时不应以获取某种权利为前提条件。对于行政主体而言,行政伦理意义上的义务在其所承担的各种道德义务中是处于较高层次的义务。

3.行政伦理的基本层次

从主体性来看,行政伦理包含两个层次,即行政人员个体层次和行政组织层次。

4.行政伦理的基本功能

行政伦理属于一种行政权力的自律机制,是行政权力内在的一种约束机制。这种机制体现了行政伦理的主要的和基本的功能。

5.行政伦理的基本作用

行政伦理对于行政管理的公正、廉洁与高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行政伦理可以树立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获取较高的社会支持与服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公众对于行政权力的认同感和支持程度。



第二章 行政伦理观

第一节 公共行政的科学观与伦理观

一、效率观

1.公共行政的效率观

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活动所追求的目标。

二、法治观

3. 法与道德的关系

我国古代社会的传统是重德轻法——人治的国家。

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重新重视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统一性。

四、伦理观

1.行政伦理观的实质、作用与功能

行政伦理观实质上是关于公共行政功能和目标的价值观。

2.行政伦理观的构成

当代中国的行政伦理观主要由行政伦理的价值基础、价值核心和价值目标三方面的基本要素构成,即:廉政、勤政与行政人格。其中:

廉政是公共行政伦理关系的反映和要求,是公共行政伦理观的基本内容;在“廉政”的基础上,提出“勤政”的目标。各级政府机关和所有公务人员,特别是高中级领导干部,必须确立勤政的理念,并把它作为行政伦理观的核心内容;确立和完善行政人格是行政伦理观的价值目标。

第二节 正 义

一、正义的内涵

1.正义的含义和作用

伦理学所说的正义是指合乎社会成员共同利益的道理、原则和准则。

正义是伦理学的最基本概念,也是人类道德最基本的构成因素,它为人类道德的各种表现形式以及人的道德行为提供支持和评判标准。

正义总是与真、善、美联系在一起,成为人们向往、追求的行为目标。

2.正义、公平与公正的关系

二、正义观念的历史发展和现实意义

2.正义观念的现实意义

(1)正义是社会的“平衡器”;

(2)正义是人的行为的“校正器”;

(3)正义是社会发展的“推进器”。

第三节 公 平

三、公共行政的公平观

1. 公平观的目标指向

(1)公平、公正、公平观

公共行政蕴含着公正的价值理念,而公正理念在实践上又必然落实到公平问题上。没有公平,公正则失去了基础和依据。

公共行政的公平观就是政府及其行政人员开展行政管理活动所要遵循的平等对待一切社会成员的原则和理念的总和。

(2)我国公共行政应解决的社会公平问题

社会公平一直是人类所追求的崇高目标。从追求高层次的社会公平的角度看,我国公共行政应主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行政管理的现状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之间的冲突问题;

第二,最大限度地公平配置有限的社会资源,实现社会发展的总体平衡问题。(为此,必须处理好三种关系,即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富裕地区、富裕的人与贫困地区、贫困的人之间的关系。)

2.追求社会公平的客观必然性

我国公共行政追求社会公平的目标主要是由四个方面的原因决定的:第一,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所决定的;第二,是由行政组织自身的目的所决定的;第三,是由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的要求所决定的;第四,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事实上存在着严重的社会不公平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已经成了政府及其行政管理活动的迫切任务。

3.追求社会公平的意义

第一,社会公平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的价值目标,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第二,社会公平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石,能够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第三,对社会公平的追求有利于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第四,对社会公平的追求是政府追求效率的前提。

4.追求社会公平的着力点

历史的原因决定了我国要处理好社会公平问题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渐进过程。目前更要着重解决好的问题是:第一,通过制度建设和完善为政府实现社会公平提供保障;第二,通过政府的行政组织变革来为社会公平的追求提供组织保证;第三,通过各种途径为政府追求社会公平提供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持等;第四,通过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严肃惩治来显示政府追求社会公平的决心。



第三章 行政理想、态度和作风

第一节 行政理想

一、行政理想的含义

2.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理想

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行政理想就是行政管理职业的理想。它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的职业岗位上和职业活动中追求和向往的职业价值目标,即希望通过行政管理职业活动实现的价值追求。

二、行政理想的客观基础

1.行政理想与行政实践的关系

行政理想源于行政实践。

在我国,行政理想的提出和确定有着坚实的现实依据和实践基础。

2.行政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社会理想是整个国家民族对所追求的具有现实可能性并能够转化为现实的对象的想象,是对国家民族发展前景所作出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目标。公共行政是社会理想实现的途径。

社会理想会以意识形态的形式出现,需要得到思想体系的支撑和证明。

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公共行政以及行政人员的行政理想是国家、民族的社会理想、道德理想与个人的抱负的结合点。在行政人员的行政管理活动中,社会理想转化并包含在行政理想之中,通过行政人员对自我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完美社会关系的建构的具体行政管理活动得以实现


什么是伦理观和价值观有什么区别

  伦理观含义:人们对于伦理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伦理是道德的外在化,属于客观的行为关系,表现为显示的群体规范,它具有外在性、客观性、群体性的特征。伦理多指行为判断标准,它按照风俗,习惯和观念的检验和反省来对于行为进行判断。
  当代的行政伦理观由行政伦理价值基础、价值核心和价值目标三个方面的基本要素构成,它们分别是廉政、勤政与行政人格。

  价值观是指个人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及对自己的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是对什么是好的、是应该的总看法,是推动并指引一个人采取决定和行动的原则、标准,是个性心理结构的核心因素之一。它使人的行为带有稳定的倾向性。价值观是人用于区别好坏,分辨是非及其重要性的心理倾向体系。它反映人对客观事物的是非及重要性的评价,人不同于动物,动物只能被动适应环境,人不仅能认识世界是什么、怎么样和为什么,而且还知道应该做什么、选择什么,发现事物对自己的意义,设计自己,确定并实现奋斗目标。这些都是由每个人的价值观支配的。价值观决定、调节、制约个性倾向中低层次的需要、动机、愿望等,它是人的动机和行为模式的统帅。一旦确定则反过来影响调节人进一步的需求活动。
  


什么叫哲学

哲学(英语:Philosophy,希腊语:Φιλοσοφία),是对基本和普遍之问题的研究。其按其词源有「爱智慧」之意。哲学是有严密逻辑系统的宇宙观,它研究宇宙的性质、宇宙内万事万物演化的总规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问题。哲学就是元知识、元理学,即所谓大道至简。哲学任务就是对现实世界进行元理层面的把握,把多综合为一或把一区分为多,一和多都是元理。元理也要清晰表达、系统构造,这样的元理系统才适用于阐释世界或指导实践。哲学是元理,科学是原理、方法、事实,元理与原理划分并非绝对,实用依据可以是:元理是需要时刻记着即时可用的元初理论,原理是可以查工具书利用的基础理论。扩展资料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源的问题。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历来有两种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在哲学上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两个基本派别、两条对立的路线。凡是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即意识先于物质哲学派别属于唯心主义;凡是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即物质先于意识哲学派别属于唯物主义。除了这两种根本对立的回答外,还有一种回答,认为物质和意识是两个独立的、互不依赖的本原,持这种观点的哲学流派属于二元论。哲学基本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对这一方面的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哲学家和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都做了肯定的回答。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在原则上是不同的。唯物主义是在承认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客观存在,承认思维是存在于反映的基础上,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唯心主义则把客观世界看作思维、精神的产物,认为认识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认识。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哲学

哲学是什么,什么是哲学

哲学(缩写:Phil)(英语:Philosophy,希腊语:Φιλοσοφία),是对基本和普遍之问题的研究。哲学分支有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美学、逻辑学、心理学、科学技术哲学等。其按其词源有「爱智慧」之意。哲学是有严密逻辑系统的宇宙观,它研究宇宙的性质、宇宙内万事万物演化的总规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问题。哲学就是元知识、元理学,即所谓大道至简。哲学任务就是对现实世界进行元理层面的把握,把多综合为一或把一区分为多,一和多都是元理。元理也要清晰表达、系统构造,这样的元理系统才适用于阐释世界或指导实践。哲学是元理,科学是原理、方法、事实,元理与原理划分并非绝对,实用依据可以是:元理是需要时刻记着即时可用的元初理论,原理是可以查工具书利用的基础理论。扩展资料:自然 形而上的思考是哲学发展的本质。在原始社会中,人们对各种自然现象还不了解,打雷闪电、山洪暴发等自然现象激起了人们对自然和自身的探索和认识,这便是宗教的早期雏形,可以说,在这一时期,哲学解释宗教的形式存在。哲学是产生于社会生产力长足进步的古代奴隶制时期,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人们认识能力的较大提高,人们开始思索世界的本质等理论问题,人类早期的哲学思想出现了。在古代,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庞杂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凡是能给人以智慧、使人聪明的各种问题,都是哲学的研究对象。这时期的哲学研究对象,包含了具体科学的对象,哲学和科学浑然一体。到了奴隶社会中期,数学、天文学和医学等具体科学成为一门门独立的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去了。哲学的研究对象缩小了许多,并具体化了,在哲学内形成了各种具体的哲学学科: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学。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确立,产生了近代实证科学,各门具体科学纷纷从哲学中独立出去,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哲学研究对象又缩小了。恩格斯指出:“在以往的全部哲学中还仍旧存在的,只有关于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形式逻辑和辩证法,其它一切都归到关于自然和历史的实证科学中去了。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哲学

上一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

下一篇:婴儿护理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