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子戏

时间:2024-03-24 10:27:57编辑:coo君

戏曲的起源,种类,以及各种种类戏曲的特点!

1、昆曲

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开始盛行,当时的传奇戏多用昆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还在全国形成许多支脉,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表演载歌载舞、程式严谨,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

2、高腔

高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原被称为“弋阳腔”或“弋腔”,因为它起源于江西弋阳。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众人和,只用金鼓击节,没有管弦乐伴奏。自明代中叶后,它开始由江西向全国各地流布,并在各地形成不同风格的高腔,如川剧高腔、湘剧高腔、赣剧高腔等 。

3、梆子腔

梆子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源出于山西、陕西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特点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击节。然后,它向东、向南发展,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等。

4、京剧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5、评剧

评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现在评剧仍在河北、北京一带流行

6、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流行于河北、北京一带的梆子戏,它源于山、陕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经由山西传至河北,结合河北与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唱腔高亢激越,善于表演悲剧情节。河北梆子著名剧目有《蝴蝶杯》、《辕门斩子》、《杜十娘》等

7、晋剧

晋剧,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至山西,结合山西语言特点而形成。现流行于山西中部及内蒙、河北一带。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音乐风格在高亢之余,也有柔婉细腻的一面。表演通俗质朴。著名剧目有《打金枝》、《小宴》、《卖画劈门》等。

8、蒲剧

蒲剧,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而成,一说此即为原来的山陕梆子。现流行于山西西南部及陕西、河南一带,在声腔上近似于秦腔,语言也用陕西方言。著名剧目有《挂画》、《杀狗》、《杀驿》等。

9、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发展而成,流行于山西东南部上党一带。其声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等。剧目有《三关排宴》、《东门会》等。

10、雁剧

雁剧,也称“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发展而来,流行于山西北部及河北张家口、内蒙古一带。据说它对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剧目有《血手印》、《金水桥》等。

11、秦腔

秦腔,陕西省地方戏,也叫“陕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约形成于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犷质朴,唱腔高亢激越,其声如吼,善于表现悲剧情节。剧目有《蝴蝶杯》、《游龟山》、《三滴血》等。

12、二人台

二人台,流行于内蒙古、山西及河北张家口一带的戏曲剧种,在内蒙民歌及山西民间小调基础上形成,后来又吸收晋剧的表演成份而渐渐成熟。表演生活气息浓郁,曲词通俗。剧目多为表现农村生活的小戏,如《走西口》、《五哥放羊》等。

13、吉剧

吉剧,流行于吉林省的戏曲剧种。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曲调轻快、词句通俗、表演质朴火爆,剧目有《燕青卖线》、《包公赔情》等。

14、龙江剧

龙江剧,流行于黑龙江地区,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拉场戏、影戏及当地民歌基础上形成,表演轻松幽默,曲词通俗。剧目有《双锁山》、《荒堂宝玉》等。

15、豫剧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现流行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原有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大派别,现以豫东、豫西调为主。出现过常香玉、陈素珍、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员。剧目有《穆桂英挂帅》、《红娘》、《花打朝》、《对花枪》和现代戏《朝阳沟》等。

16、越调

越调,河南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区,因以“四股弦”为主要伴奏乐器,所以也称“四股弦”。音乐为板腔体为主,也唱曲牌。著名演员有申凤梅等。剧目有《收姜维》、《李天保招亲》、《诸葛亮吊孝》等。

17、河南曲剧

河南曲剧,河南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省及湖北西北部地区,由曲艺“河南曲子”发展而成。唱腔轻柔婉转,以悲剧内容见长。剧目有《卷席筒》、《陈三两》、《花亭会》等。(

18、山东梆子

山东梆子,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荷泽一带,因其地古称“曹州”,故又名“曹州梆子”。此梆子系由山陕梆子经由河南再传入山东,历经变化而形成。主要剧目有《墙头记》等。

19、吕剧

吕剧,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中部及江苏、河南一带。20世纪初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发展而成,1950年定名为“吕剧”。吕剧表演富于生活气息,通俗质朴,唱腔曲调简单,易学易唱。所以吕剧在广大农村影响很大。剧目有《王定保借当》、《小姑贤》和现代戏《李二嫂改嫁》等。

20、淮剧

淮剧,江苏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江苏、上海及安徽等地区。它起源于江苏民间小戏,后又吸收徽剧的艺术因素而逐渐发展成熟。其表演粗犷朴素。剧目有传统戏《女审》、《三女抢板》和新编戏《金龙与蜉蝣》等

21、沪剧

沪剧,流行于上海一带的地方剧种,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后形成上海滩簧调,又受到苏州滩簧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以文明戏的形式在上海演出,并定名为沪剧。剧目多为现代题材,如《啼笑姻缘》、《罗汉钱》、《芦荡火种》等。

22、滑稽戏

滑稽戏,流行于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的戏曲剧种。源于上海的“独角戏”,后发展为滑稽戏,曲调驳杂、表演滑稽。主要剧目有《三毛学生意》、《一二三齐步走》等。

23、越剧

越剧,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它源出于浙江嵊县的“的笃班”,1916年左右进入上海,以“绍兴文戏”的名义演出。先以男演员为主,后变为以女演员为主。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1942年以袁雪芬为首的越剧女演员对其表演与演唱进行了变革,吸收话剧昆曲的表演艺术之长,形成柔婉细腻的表演风格。出现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兰)派等众多艺术流派。越剧剧目有《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五女拜寿》、《西厢记》等。

24、婺剧

婺剧,流行于浙江金华一带的地方剧种,又名“金华戏”。它是一个多声腔剧种。其声腔由高腔、昆曲、滩簧、徽调等组成,各有其剧目及表演特色。剧目有《僧尼会》、《牡丹对课》、《断桥》等。

25、绍剧

绍剧,流行于浙江绍兴、宁波一带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明末。以“三五七”、“二凡”为主要声腔,表演上以武戏见长,风格粗犷、朴实。剧目有《三打白骨精》、《龙虎斗》、《吊无常》等。

26、徽剧

徽剧,流行于安徽、江苏等地区的戏曲剧种,形成于清代中期,系多声腔的剧种,主要声腔为拔子、吹腔、二黄,也兼唱昆曲、高腔和西皮。1790年,徽班进京为乾隆庆寿,后演变为京剧。剧目多为历史题材,如取材于《三国演义》的《水淹七军》等。

27、黄梅戏

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区。它的前身是黄梅地区的采茶调,清代中叶后形成民间小戏,称“黄梅调”, 用安庆方言演唱。20世纪50年代在严凤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趋成熟,发展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著名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等。

28、闽剧

闽剧,流行于福建地区的戏曲剧种。兴起于明中叶,到清代时已基本形成,只是规模较小。20世纪初爱京剧影响规模渐大,声腔基本完备,包括逗腔、洋歌、江湖、小调和板歌五种。剧目有《炼印》、《天鹅宴》等。

29、莆仙戏

莆仙戏,福建地方戏,旧称“兴化戏”,明中叶时已完全成熟,流行于莆田、仙游一带。音乐为曲牌体,表演颇具古意,典雅抒情。剧目有《张协状元》、《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等。

30、梨园戏

梨园戏,一种历史久远的戏曲剧种,可看成戏曲的“活化石”。它保存了很多宋元时期的南戏,如《朱文走鬼》、“荆、刘、拜、杀”等。20世纪50年代后,又编演了《董生与李氏》、《节妇吟》等剧目。

31、高甲戏

高甲戏,流行于福建晋江、龙溪一带,起源于清代中期,后吸收了梨园戏的表演因素及剧目,渐成规模。20世纪20年代又受到京剧的影响,渐渐成熟。它以丑角为主要行当,表演状如牵线傀儡,很有特色。剧目有《连升三级》、《金魁星》等。

32、赣剧

赣剧,流行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戏曲剧种,由明代的弋阳腔发展而来,系由弋阳腔、青阳腔、昆腔、乱弹等多种声腔组成的剧种。剧目有《窦娥冤》、《荆钗记》、《珍珠记》、《还魂记》等。

33、采茶戏

采茶戏,流行于江西各地的戏曲剧种,主要由当地茶农采茶时所唱的歌曲小调结合民间歌舞发展而成。江西采茶戏分分东、南、西、北、中等不同路子,在表演上各具特色。剧目有《孙成打酒》等。

34、汉剧

汉剧,一般指流行于湖北、河南、陕西等地的戏曲剧种,源出湖北地区,旧称“楚调”或“汉调”,主要声腔是西皮腔,兼唱二黄腔,迄今为止已有近三百年历史。主要剧目有《宇宙锋》、《二度梅》、《审陶大》等。又,在湖南常德和广东也都有汉剧,均为多腔剧种,与湖北汉剧迥然不同。

35、湘剧

湘剧,即湖南省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长沙、湘潭一带,源出于明代的弋阳腔,后又吸收昆腔、皮黄等声腔,形成一个包括高腔、低牌子、昆腔、乱弹的多声腔剧种。剧目以高腔、乱弹为主,如《琵琶记》、《白兔记》、《拜月记》等。

36、祁剧

祁剧,又称“祁阳戏”,流行于湖南祁阳、邵阳一带,源出明代弋阳腔,声腔以高腔为主,兼唱昆曲、弹腔。剧目有《目连传》、《精忠传》、《夫子戏》、《观音戏》等。

37、湖南花鼓戏

湖南花鼓戏是对湖南各地花鼓、花灯戏的总称,其中包括长沙花鼓、岳阳花鼓、常德花鼓、衡阳花鼓、邵阳花鼓等,它们各有不同的舞台语言,形成了各自的风格。花鼓戏的表演朴实、欢快、活泼,行当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长于扇子的毛巾的运用。剧目有《打鸟》、《刘海砍樵》等。

38、粤剧

粤剧,流行于广东、香港、东南亚等粤语语言区。形成于清初,由外地传入的高腔、昆腔、皮黄、梆子等声腔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而成。音乐为板腔体、曲牌体兼用。剧目有《搜书院》、《关汉卿》等。

39、潮剧

潮剧,流行于广东汕头、福建南部及台湾等地区。主要受外地传入在弋阳腔、昆腔及汉调的影响,形成于明代中叶,在剧目中保留了很多宋元作品,如《陈三五娘》、《扫窗会》、《芦林会》等。

40、桂剧

桂剧,流行于广西东北部及湖南南部地区,明末清初时形成,唱腔以皮黄为主,兼唱昆腔、高腔、吹腔等腔调。剧目有《抢伞》、《拾玉镯》、《柜中缘》等

41、彩调

彩调,原名“调子”或“采茶”,流行于广西地区。在当地民间歌舞基础上形成,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1955年定名为“彩调”。其表演自由活泼,富于生活气息。最为著名的剧目是《刘三姐》。

42、壮剧

壮剧,流行于广西、云南等壮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分为南路和北路两派。前者源于当地的“板凳戏”,主要剧目有《文龙与肖尼》;后者源于“双簧戏”,主要剧目有《宝葫芦》。

43、川剧

川剧,四川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四川及其周边地区。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戏部分组成,各有其剧目。川剧唱腔高亢激越,表演诙谐幽默,富于生活气息。主要剧目有传统戏《玉簪记》、《柳荫记》、《活捉王魁》等,新编戏《死水微澜》、《变脸》、《金子》等。

44、黔剧

黔剧,流行于贵州省的地方剧种,由曲艺“文琴”发展而成,主要以扬琴为伴奏乐器,地方特色浓郁。剧目有《珠娘郎美》、《奢香夫人》等。

45、滇剧

滇剧,流行于云南及四川、贵州部分地区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清末民初。由外来的丝弦、襄阳调和胡琴戏三种声腔组成,经丝弦腔为主。剧目有《牛皋扯旨》、《闯宫》等。

46、傣剧

傣剧,流行于云南省傣族聚居区,形成于清中叶,源于当地民间歌舞,并吸收京剧、滇剧的艺术营养而形成。以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表演古朴,载歌载舞。剧目有《娥并与桑洛》等。

47、藏剧

藏剧,即流行于西藏、青海等藏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用藏语演唱。形成于十七世纪,主要以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为表现内容。演员表演时多戴面具。表演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开场,名为“顿”;第二部分为戏,称为“雄”;第三部分为结束时的祝福,称为“扎喜”。剧目以《文成公主》最为有名。

48、皮影戏

皮影戏,也叫“影戏”、“灯影戏”、“土影戏”。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中国影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由于流行地区、演唱曲调和剪影原料的不同而形成许多类别和剧种,以河北唐山一带的驴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最为著名。其中唐山皮影已发展成为具有精美的雕刻工艺、灵巧的操纵技巧和长于抒情的唱腔音乐的综合艺术。


戏曲的种类和发源地

北京——京剧
河北——评剧、河北梆子
山西——晋剧、北路梆子、蒲剧、上党梆子
内蒙古——二人台、漫瀚剧
辽宁——喇叭戏、辽南戏(辽剧)
吉林——吉剧、新城戏、黄龙戏
黑龙江——龙江剧
陕西——秦腔、碗碗腔、眉户
甘肃——陇剧
宁夏——花儿剧
青海——青海平弦戏
新疆——曲子戏
山东——吕剧、山东梆子、柳子戏
河南——豫剧、越调、河南曲剧
江苏——昆曲、淮剧、扬剧、锡剧、苏剧
安徽——黄梅戏、徽剧、庐剧、泗州戏、坠子戏、凤阳花鼓戏
上海——沪剧、滑稽戏
浙江——越剧、婺剧、绍剧、瓯剧、甬剧
江西——赣剧、弋阳腔、南昌采茶戏、赣南采茶戏
福建——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闽剧、芗剧
广东——粤剧、潮剧、正字戏、广东汉剧、西秦戏、梅山山歌剧
台湾——歌仔戏 海南——琼剧、海南人偶剧
广西——桂剧、彩调、壮剧
湖南——湘剧、祁剧、巴陵戏、湖南花鼓戏
湖北——汉剧、楚剧、荆州花鼓戏
四川——川剧
云南——滇剧、云南花灯戏、傣剧、白剧、彝剧
贵州——黔剧、贵州花灯戏
西藏——藏剧


眉户的介绍

眉户,即眉鄠(hù),或称“迷糊”、“迷胡”、“曲子戏”、“弦子戏”,是陕西省和甘肃省的主要汉族戏曲剧种之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眉户盛行于关中和陇东、陇中一带,而山西、河南、湖北、四川和宁夏等部分地区也有流行。眉户以其曲调委婉动听,具有令人听之入迷的艺术魅力而得名。2008年6月7日,眉户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疆地方戏的主要特点?

新疆曲子戏是流行于乌鲁木齐、昌吉、米泉、阜康、焉耆及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戏曲剧种,形成于乌鲁木齐及北疆地区。新疆曲子是新疆唯一的汉语地方剧种。
新疆曲子戏俗称“小曲子”,它是由所谓越、鼓、平、赋为主体,其中越就是陕西眉户,鼓就是兰州小曲子,赋就是青海平弦,在传播过程中经过沿途演唱实践,改革融合,传入新疆哈密、奇台、乌鲁木齐等地后,又与新疆少数民族民歌和说唱艺术互相影响、逐渐渗透、改造嬗变而成的一种戏曲艺术品种。
1875年,陕甘总督左宗棠督师西征,大批陕、甘籍官兵入疆屯戍,来自内地的商贩和民间艺人也相继入疆。天山南北、伊犁河谷,人们随口吟唱家乡小调,吹拉弹唱各显神通。
陕西的曲子、兰州的鼓子、青海的平弦,还有民间轶闻趣事,伴着奶茶的醇香和瓜果的甘甜,一同融入异乡生活,从此,新疆曲子产生了。
20世纪20年代初期,敦煌曲子艺人徐建新、徐建善兄弟二人,为躲避兵灾,流落哈密,成为曲子戏在哈密的第一代传人。他们组成曲子戏自乐班子,在哈密城乡演出。
因小曲子以坐唱和走唱为主,所以演出形式简便,往往是一人多角,伴奏乐器主要是三弦和四胡,其他如板胡、甩子、瓦子、笛子、鼓钹等,可视乐器和演奏人员情况而定,有则上,无则罢。
自乐班子重在乐字,每逢婚丧嫁娶,冬闲年节,张家请、李家邀,无需酒肉款待,只求酽茶伺候。能唱的成本大套,初学者三言两句,唱的唱,拉的拉,场面十分热闹。
演出剧目有《打烟灯》、《大保媒》、《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李雅仙刺目劝学》、《周文寻父》等,另外还演唱《孟姜女》、《小放牛》等小调。
后来,曲子戏进新疆后的第一个定型剧目《下三通》问世了,从而使作为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综合艺术的新疆汉语地方戏曲子戏,初步形成剧种雏形。
徐氏兄弟参加《下三通》这个戏班到奇台去演出,引起很大轰动。哈密的曹大鼓、顾占元等人又重新组建自乐班子,成为曲子戏在哈密的第二代传人。
20世纪30年代初,民间艺人马玉清、马玉川兄弟由敦煌来到哈密,加入第二代传人的自乐班子,马玉川还在哈密沁城教唱曲子戏,组成沁城自乐班子。
马氏兄弟加盟,大大推动了哈密曲子戏发展。哈密工商会组织曲子戏演出,又从乌鲁木齐请来艺人黑牡丹、陈翠红、老二,共同组班演出,正式登上戏剧舞台,将哈密曲子戏演出推进了一大步。
新中国成立后,姚春喜、马玉清等人继续组织演出。在哈密流传的曲子戏有词有曲的曲牌就有越头、背宫、五更、六月花、银纽丝、一串铃、大石片、越尾等36个。
与秦腔的36大调、72唱法的格局基本相同。但曲子戏的曲牌都以小调为基础,这些小调好听易学,适宜在群众中普及,受到人们喜爱。
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元新剧院组成迪化第一个以演唱新疆曲子为主的戏班。元新剧院开办得比较早。最初在老君庙,由王福掌班唱秦腔和新疆曲子剧。
王福并非演员,而是开茶馆的小业主,他自任领班,目的是为了给他的茶馆招徕生意。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这个戏班略有扩大,改由刘左泉领班,并从老君庙迁到了左公祠。
元新剧院的新疆曲子戏是在刘左泉之后,由张权掌班开始真正地兴盛起来。这时,从外县来了—位较有名气的演员叫贺老六。贺老六加入元新剧院后,设立科班,教授徒弟,培养了一批年轻的曲子剧演员,其中较有名气的有侯立明、魏桂红、马秀贞等。
元新剧院的新疆曲子戏班与其他剧种的戏班,比较起来规模要小得多,只能演唱些较短的折子戏,如《卖水》、《对花》、《张良卖布》、《双官告》等。
新疆曲子的道白用的是新疆汉语方言兰银官话;唱词和曲调杂糅了多种民族语言和音乐调式。水袖里甩出个俏姑娘,跟斗中翻出个好儿郎,最精于唱念做打的,当数昌吉回族自治州新疆曲子剧团。
1959年,在新疆曲子戏流行最广的吉昌回自治州正式成立了新疆曲子剧团。从1960年以后,已先后挖掘出50多个传统剧目,47个唱腔曲调和10余个曲牌。
这些唱腔、曲调和曲牌,虽大多吸收自眉户、鼓子曲、平弦和新疆各族民歌、音乐,但都在长期的运用中有所丰富和发展,带有浓厚的北疆地方色彩,创造出了自己的风格,深为观众所喜欢。这个剧团演出的《李彦贵卖水》等剧,从剧本到演出都得到评。
昌吉回族自治州新疆曲子剧团,是新疆曲子戏的正规剧团。该剧团自成立以来,还承担了新疆曲子戏的民间整理和演员培养工作。
剧团先后收集曲目126出,曲调172首,排练大小剧目100余出,巡回演出3000余场次,长期坚持上山下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新疆曲子戏的曲调之所以优美动听是因为它善于博采众长。它不仅以陕西眉户、兰州鼓子、青海平弦为基础,还吸收了西宁的俗曲、河州小调、苏北民歌《茉莉花》、东北秧歌二人转、回族的花儿、撒拉族的撒拉调、锡伯族的《太平歌》以及兼揉维吾尔、哈萨克民间曲调的曲子戏音乐太平令等。
新疆曲子戏在新疆流传十分广泛,凡是汉族聚集的城乡,特别是陕、甘、宁、青籍群众居住的地方,都有新疆曲子戏演唱活动。
在乌鲁木齐、奇台、哈密、昌吉、呼图壁、玛纳斯、焉耆、伊犁等地的汉族、回族、锡伯族,甚至一些维吾尔族人都能演唱。
多种民族音乐成分的融合,使新疆曲子戏唱腔高亢明亮、悠扬婉转,伴奏旋律独特,调式生动别致,形成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体现了新疆地区汉族来源广泛、少数民族众多的区域特色。
所以经哈密发展起来的新疆曲子戏,很快传遍天山南北广大地区,成为新疆汉文化中的一枝艺术奇葩。


新疆有哪些剧种?主要特色是什么?

新疆有名的当属“木卡姆”, 被誉为“维吾尔音乐之母”,源于民间,是融合维吾尔民歌、器乐、说唱、歌舞于一体的大型歌舞套曲形式。维吾尔木卡姆数量最多,艺术形式完整,为世界所瞩目。按流行地区和风格特色,分为南疆木卡姆、北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等等多种。木卡姆唱词,一些为古代名人诗作,每行15个音节,基本表现人民热爱生活,批判黑暗,向往幸福;另一类来自民间艺人,每节4句,每句7个音节,内容多反映爱情和生活。

新疆有“曲子戏”, 是由陕西的眉户戏,甘肃的曲子,鼓子,青海的平弦以及西北的民歌传入新疆后,融合了新疆各民族的音乐艺术而逐步形成和完善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曲子戏的伴奏以三弦、四胡、板胡、二胡为主,人手多了也可增低音乐器和弹拨乐器;打击乐有鼓、板、锣、铰等; 能唱的成本大套,初学者三言两句,唱的唱,拉的拉,场面十分热闹。


华亭民俗风情有哪些?

华亭民风淳朴,人情诚实厚道,却又不乏灵性。在千百年的岁月中,他们创造出了许多民俗文化,借以自我娱乐。民间流传着“拉山聚海”,“药王关山撒药籽”等神话故事,传唱着“绣荷包”“扬燕麦”、“拾麦子”等民歌。流传甚久的曲子戏、秧歌小调、耍狮子、跑旱船等统称为地摊子的社火表演形式简便多样,街头巷尾、村庄庭院、田间地头皆可演唱。进入2l世纪,参演范围更为广泛,村庄和机关单位排练的马社火、车社火、高跷、高芯子等在每年的正月初九上演,“上九”、“元宵节”最为热闹。花灯也是华亭传统艺术之一。每年春节、元宵,家家门前、单位庭院悬挂各色彩灯为节日添彩。以板胡和鼓钹为主的文武民乐深受民众喜爱,县文化馆王有福研制的“打乐架”可安装36种乐器,一人手脚同时操作,能代替一个小型乐队演奏,曾多次应邀参加大型文艺活动表演,精湛的演艺深受欢迎。1975年和1986年,他两次赴北京献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文化部、广电部的嘉奖。
戏曲在明末清初就传人华亭,西华镇什民村建有洪蒙寺戏楼,“西府”秦腔已很盛行。清中期已有华亭曲子戏。清末建有华亭城隍庙乐楼、红山镇戏楼。华亭曲子戏主要通过唱、念、做、打四功和口、眼、身、手、步五法的高度结合,在与其相适应的乐器配合下来表演。它是一种民间艺术演唱形式,街头巷尾、庭院宅第、田间地头都可以表演,还可以在炕上摆坐场子清唱。
华亭曲子戏表演集中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它活动的范围极广,由县城的机关、单位到大街小巷,农村的村社到家庭院落皆可演唱,内容以具有华亭地方风情的念唱、秧歌小调、狮子旱船、民间舞蹈为主,包括吹拉弹唱、说春遛弯等一些不可缺少的角色。锣鼓乐器一响,演唱的、遛丑的、跑场子的、划旱船的、舞狮子的一起开场表演,文武场面都与大戏不相上下。好不热闹!
小曲小调是曲子戏的主要内容,狮子锣鼓是为演出打开场面和助长气氛的;遛丑、快板在曲子戏中起烘托和配合作用。春官(膏药匠)专门在演出始末为人们奉送风趣诙谐的吉祥词语。社火要从甲转往乙地时;工艺考究、装饰精美、造型逼真的旱船出现在演出现场,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使观众能够跟随他们的队伍继续观看。同时为演出人员乘凉作转移收拾行装打头护。待船舞毕时,下一场已准备的妥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出场的旱船,入场的狮子,垫场的秧歌,背本的曲子”。
华亭曲子戏有三种演唱形式。
一是大场子,如《李彦贵卖水》《双官诰》《闹酒馆》《唱麦仁》等一些曲子,一个曲调接着一个曲调唱,演出时间长达三四个小时。伴奏的乐器有板胡、三弦、二胡,其中以板胡为主体;武乐器有四页瓦、碰铃,还有助长气氛的大鼓、铙钹和手锣,充分体现了唱、吟、做、打四大功能。
二是小场子。小场子是以小曲、小调或秧歌舞等为主,当地人习惯称作“小曲子”。如有一段丑角专唱的管子词:“言正语顺、昧不长,笑语才能唱在人心上,碌轴烂了麻线绑,鸡蛋破了钉马簧,苍蝇踏得锅盖响,牛犊子跳在鸡架上……谁说我把小曲子颠倒唱,关节炎害在他嘴皮。”再如小调“小放牛”中所唱的一段:“去了一趟安口窑,买了个烂砂锅,儿子女子多,抢着去舀饭,就把个锅打破,世上的穷人多,哪一个好像我……”。这种小曲小调歌词诙谐,再加上演唱者活泼而风趣的表演。常常引得观众哄堂大笑。
三是跑场子。跑场子的演唱方式多是由不化装的人夹杂几个丑角,先是围个圆场面对面的一边横步、踏走,一边唱,可以不配弦索,唱完一段后便都来个向后转。一个跟着一个绕着圆场转圈,偶尔变换几个“缠棉花”、“珍珠倒卷帘”等队形,其间伴以大鼓和铙钹助长气氛。有时表演者唱到上气不接下气时便穿插一段随口快板来调节解一下观众的味口,同时也让演唱人员换口气。快板有单口快板和对口快板之分,表演时根据不同地点和不同环境随机应变。
华亭曲子戏,不论唱词或念白,都包含着华亭劳动人民的智慧,它承汇了民间口语的精华,简洁明快,生动活泼,外俗而内雅。
2007年,华亭曲子戏被国务院、文化部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全国有些什么地方剧种?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北京——京剧、昆曲、北京曲剧
  天津——京剧、评剧
  河北——评剧、河北梆子、丝弦、老调
  哈哈腔、乱弹、平调落子、
  二人台、唐剧、武安傩戏
  隆尧秧歌戏、定州秧歌戏
  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
  山西——晋剧、北路梆子、蒲剧、耍孩儿
  上党梆子、二人台、锣鼓杂戏
  碗碗腔、朔州秧歌戏、
  繁峙秧歌戏、孝义皮影戏
  晋北道情戏、临县道情戏、罗罗腔
  内蒙古——二人台、漫瀚剧
  辽宁——京剧、评剧、喇叭戏、辽南戏
  复州皮影戏、凌源皮影戏
  辽西木偶戏
  吉林——吉剧、新城戏、黄龙戏
  黑龙江——龙江剧
  陕西——秦腔、碗碗腔、眉户、汉调桄桄
  汉调二簧、商洛花鼓、弦板腔
  华县皮影戏、华阴老腔、阿宫腔
  郃阳提线木偶戏
  甘肃——陇剧、敦煌曲子戏、华亭曲子戏
  环县道情皮影戏
  宁夏——花儿剧
  青海——青海平弦戏、黄南藏戏
  新疆——曲子戏
  山东——京剧、吕剧、茂腔、五音戏、
  柳琴戏、蓝关戏、一勾勾
  山东梆子、莱芜梆子、柳子戏
  河南——豫剧、越调、河南曲剧、宛梆
  大平调、太康道情、大弦戏
  怀梆、四平调、南乐目连戏
  江苏——昆曲、淮剧、扬剧、锡剧、苏剧
  安徽——黄梅戏、徽剧、庐剧、泗州戏
  青阳腔、池州傩戏、凤阳花鼓戏
  岳西高腔、徽州目连戏、坠子戏
  上海——越剧、京剧、昆曲、沪剧、
  滑稽戏
  浙江——越剧、婺剧、昆曲、绍剧、甬剧
  西安高腔、松阳高腔、瓯剧、
  新昌调腔、宁海平调、乱弹
  海宁皮影戏、泰顺药发木偶戏
  江西——赣剧、南昌采茶戏、赣南采茶戏
  弋阳腔、青阳腔、萍乡采茶戏、
  徽剧、吉安采茶戏、广昌孟戏
  宜黄戏
  福建——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芗剧
  闽剧、大腔戏、四平戏
  梅林戏、闽西汉剧、北路戏
  泉州提线木偶戏、晋江布袋木偶戏
  漳州布袋木偶戏
  广东——粤剧、潮剧、正字戏、广东汉剧
  西秦戏、梅山山歌剧、白字戏
  花朝戏、陆丰皮影戏
  高州木偶戏、潮州铁枝木偶戏
  台湾——歌仔戏
  海南——琼剧、临高人偶戏
  广西——桂剧、彩调、壮剧、桂南采茶戏
  湖南——昆曲、湘剧、祁剧、辰河高腔、
  巴陵戏、湖南花鼓戏、邵阳布袋戏
  常德高腔、辰河目连戏、荆河戏
  侗族傩戏、沅陵辰州傩戏
  湖北——汉剧、楚剧、黄梅戏、
  荆州花鼓戏、江汉平原皮影戏
  四川——川剧、川北灯戏、川北大木偶戏
  重庆——川剧、梁山灯戏
  云南——云南花灯戏(玉溪花灯戏)
  滇剧、白剧、傣剧、彝剧
  贵州——黔剧、思南花灯戏、德江傩堂戏
  布依戏、彝族撮泰吉、侗戏
  安顺地戏、石阡木偶戏
  西藏——藏剧、山南门巴戏

  特点港不清白


中国曲剧发源地是哪儿··?

起源于:河南省临汝县(今汝州市) 曲剧流行于河南全省及周围邻近地区,是在当地流行的曲艺鼓子曲(洛阳曲子、南阳曲子)和踩高跷的表演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曲剧音乐最早可追溯到由坐班清唱的河南鼓子曲,由其中的杂牌小调与河南的民间歌舞踩高跷相结合,于1926年经由临汝县(今汝州市)农民组成的同乐社在登封县首次搬上戏剧舞台,从而正式发展为戏曲剧种。其中的"高跷曲"由去掉高跷拐子的演员登上戏剧舞台,是曲剧由民间歌舞演变为"高台曲"这种正式的戏曲形式的一个质的飞跃。
2006年5月20日, 曲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曲剧是以流传于河南省为主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旧时也称"高台曲"或"曲子戏",有些地区又称"南阳曲子"。曲剧流行于河南全省及其周围邻近地区,是在当地流行的曲艺鼓子曲(洛阳曲子、南阳曲子)和踩高跷的表演形式的基础上,受到其他剧种的交叉影响发展而成的。


眉户曲子戏的主要特征

一、曲子的特征:据《陕西志·文化艺术志》309、377、378页载:“一是清曲坐唱,凡有亲朋好友来访时,即令家班(王九思戏班)出以示欢迎;二是地摊演唱俗曲,凡有庙会,王九思则带家班以地摊形式演出民间俗曲。当时演出的曲目以他创作的散曲、小令、套数为主。其散曲有《碧山乐府》(上、下卷)、《碧山新编》、《碧山续稿》各一卷共有小令500首,散曲、套数100阕,还有《南曲次韵·傍妆台》小令100首。三是江湖曲子,原民间农闲、过节日时自娱形式,或艺人的坐摊卖唱”。二、眉户戏剧的特征:1、“眉户戏”的声腔曲调,是吸收明清时期关中民间俗曲形式的。兴起时间约在清乾隆以前,曲调主要为‘月起月落’等套曲形式。(见《陕西省志·文化艺术志》眉户条)。2、眉户音乐由唱腔、锣鼓经与曲牌三部分组成。唱腔为曲牌联缀体,曲调有200多首,分为越弦(大调)、平弦(小调)两大类。越弦古老,曲体结构复杂,旋律富于变化,音域宽广,拖腔委婉,演唱难度大,三弦定“1—5—1”,主要曲调有[越调] [背宫][满江红][混江龙][边关][寄生草][老龙哭海][凤落箫][肝肠断][哭道情][罗江怨][金钱][黄龙滚][琵琶][吹腔][五更][大十片][十字慢][长城][西京]等。平弦多为民歌小调,结构规整短小,旋律流畅,变化不大,音域较窄,三弦定“5—6—3”,曲调有[放风筝][十对花] [十盏灯][十杯酒][十二花][采花][剪窗花][山茶花][一点油][打枣杆][闹子调][螃蟹调][钉缸][霸王鞭][三六子调][杂货调][纱窗][小桃红][太平年][银纽丝][五里墩][五烂香][绣荷 包][拉船花]等。另外,还有一些戏剧性强又不断反复变化的唱腔,如[慢诉][岗调][落子]等,节奏自由,吟诵性强的散板或近似散板的唱腔,如[滚白][说道情][箭板],以及类似秦腔紧打散唱的[带板][唱场]等。眉户的唱曲,有欢、苦音之分,如欢音[硬越调],苦音[软越调],有紧慢之分,如[紧西京][慢西京],还有正反、大小之异,如[金钱][反金钱][凄凉][小凄凉]等。一些曲调有前后、新老、头尾之别,唱腔丰富多彩。眉户在20世纪50年代前全由男演员唱,扮男角时用本嗓演唱,扮女角时用真假嗓相结合。其音域宽阔,一般男演员为f—f2,女演员为a—a2。眉户音阶调式丰富,同一曲牌也有不同的调式。七声徵调式的欢音音阶为567123↑45,苦音音阶为56↓712345;欢音五声徵调式为561235,商调式和羽调式很少,套曲结尾用的曲牌或单独成段的唱腔曲牌多数为宫调式,其音阶为123↑45↓71;其次是徵调式和羽、商调式。音阶中的↑4和↓7的音高及游移性,与秦腔基本相同。眉户的坐唱乐队由6人组成,分操三弦、板胡(正反各一把),笛子、水水(第四声)和四页瓦。乐器的增添变化见前制品及作品等相关器具部分。眉户只有弦乐曲牌,没有唢呐曲牌。弦乐曲牌分纯器乐曲,有[鼓耶调][八板][柳生芽][祭灵][杀妲己][凤凰 三点头][四尺调][纱帽翅][割韭菜]等20余首,唱腔牌子器乐化曲牌,有[西京牌子][大金钱][银纽丝]等10余首;还有唱段中间的大过门。前二者主要用于升帐、摆宴、祭典、迎宾等表演动作和配合唱腔之间的道白。后者多用于前奏,以渲染气氛,配合表演。(以上内容均见《陕西文化艺术志》310-311页)三、眉户剧目所反映的内容以表现民间生活题材的居多。小放牛调实为牧歌调,有人说凤阳调为王九思带回的安徽寿州凤阳的民歌调,《二姐娃》系列实为户县一带的道情,《文王访贤》乃为樵歌、山歌的对唱。后来的“大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不见,偏偏不见我的知心人”(见《梁秋燕》),则直接是情歌。因此说曲子曲调和内容大都是由元明的北曲吸收眉县、户县的山歌、牧歌、樵歌、儿歌等发展而成的。剧目方面经20世纪50年代未60年代初挖掘整理,计有500余个。主要有《张连卖布》《五更鸟》《打灶君》《小姑贤》《隔门贤》《脏婆娘》《休媳妇》《老少换》《安安送米》《烟火状元》《尼姑思凡》《二姐娃害病》等200余出。根据演义小说改编的剧目有《古城会》《访白袍》《审苏三》《花亭会》《杜十娘》《刺字劝学》《皇姑出家》《放饭》《沉香救母》《三上轿》《三进士》《火焰驹》《草船借箭》《清风亭》《游武庙》《铜台送子》《潘金莲调钗》《蝴蝶杯》《串龙珠》《八件衣》等。建国后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有《张连卖布》《杜十娘》《曲江歌女》《金碗钗》《屠夫状元》等,延安时期和建国后创演的现代剧目有《十二把镰刀》、《大家喜欢》、《夫妻识字》。(见《陕西省文化艺术志》311页),特别是户县秦渡镇韩五桥刘育秀1958年创作的《妇女生产歌》唱词,至今传唱。

眉户曲子戏的相关物品

三弦,板胡(正反各一把)、笛子、水水(读第四声)和四页瓦。据肖纯杰老人谈,文武场面中的锣鼓手、弦索乐,属乐人使用的乐器,而箫和琴是读书人使用的乐器,横笛是牧童使用的乐具。清末搬上舞台后吸收了秦腔的打击乐,增加了鼓板、勾锣、手锣、铙钹、铰子、堂鼓、梆子等,以鼓板为指挥,以板胡为主奏。建国后,胡琴变为一把低音板胡,又增加了二胡(含高音、中音、低音共三把)、唢呐、扬琴、琵琶、大提琴、低音琴等。

眉户曲子戏的介绍

眉户(郿鄠)是陕西省汉族地方剧种之一,也称为“陕西曲子”,唱眉户也称为“念曲子”。相传因起源于太白山麓的眉县和户县一带而得名,眉户历来以广大劳苦大众的生活、劳作、爱情、婚嫁、殡丧等方方面面的言情为基调,以丰富的演唱材料和演唱形式,唱出了寻常人家的喜怒哀乐,唱出了普通百姓的志趣和爱好。这一艺术形式,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和众多爱好者的感情寄托与精神享受。是陕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眉户曲子戏的内容介绍

音乐共有120个曲调,(如果把同一曲调的各路唱法算起来,那就是243个)。(郿县一带为西路,周至、鄠县、长安为中路,二华一带为东路。东西两路,均为光绪三年1877年关中大饥时周、户、长一带人向外地、外省寻谋生活而形成的。(见《眉户音乐》第3页)》。人们口头常说的有三十六大调,七十二小调(见《新文学史料》1983年第一期大诗人候唯动文)。据陕西地方音乐丛书《眉户音乐》(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载,唱腔有六句背宫、反金钱、边关、老五更,十字断,两头慢、闪断桥、西京托、十星堆、采花郎、大十片、紧诉、哭纱窗、一点油、五柱香等243个,其中标明在户县的唱腔有:六句背宫,穿字句背弓、落背宫、吹腔、反金钱、老五更(一)、老五更(二)、老五更(三)、边关、老龙哭海、黄龙滚、琵琶、韵调、十字断、两头慢、进兰房、闪断桥、硬腔调、慢诉、五更、慢五更、西京托、十里堆、采花郎、剪尖花、太平调、紧诉、大十片、哭纱窗、凤阳调、金钱吊葫芦,钱歌调、游心调、五柱香、绣荷包、绣海花、一点油、六月花、打连香、岗调、断桥、相面曲等42种。联唱有五更鸟、月调、慢五更、岗调、戏秋千等9个,百戏图有月调、银纽丝、劳子等11个,疑情有月头、慢桥、梳妆台等13个,曲牌有大金钱、西京过板等51个。在《陕西地方眉户曲子音乐》(曹希彬著)一书中,曹希彬列出眉户曲子谱例127个,名字完全不同的谱例为91个。曲牌有大金钱、一点油、绣海花、西京牌子等23个。 按《传统曲子汇编》(曹希彬、姜德华搜集整理)曲子开篇有《曲子歌》《朋友曲》《访友》《捧琴访友》《叹世情》《百戏图》《鹤图》等7种,风俗篇有《三懒汉挖银子》《张连卖布》《二姐娃做梦》《二姐娃害病》《两亲家打架》《克财鬼变驴》《观花灯》《游春景》《放风筝》《打灶》《换婆娘》《绣白鹅》《打樱桃》《狐狸闹馆》《鳏夫上坟》《寡妇验田》《十二月闺怨》《林英哭五更》《砸烟灯》《尼姑思凡》《孔子哭颜回》等21出。演义篇有《文王访贤》《农山言志》《奉琴》《摔琴》《刘秀走南阳》《桃园三结义》《徐庶走马荐诸葛》《挑袍》《华容道》《取长沙》《取西川》《古城会》《草船借箭》《单刀赴会》《对阵》《祭灵》《白帝城托孤》《秦琼观阵》《雁塔寺祭灵》《黑访白》《白访黑》《李白醉写口赫蛮》《孟浩然踏雪寻梅》《送京娘》《六郎坐店》《燕青打雷》《月明楼》(即《刘三报菜》)等27出。传奇篇有《桃园借水》《桃园题诗》《桃园赠钗》《洞房》《审婿》《藏舟》《盗灵芝》《拷红娘》《李彦贵卖水》《光华山走雪》《三娘教子》《安安送米》《秦雪梅吊孝》《祭梅》《花亭相会》《二堂舍子》《哭祠》《玉祥卧冰》《卖苗郎》《苗郎认母》《冯尚积德》《清风亭认子》《探监》《华公打子》《双凤钗哭楼《赵五娘描容》《双阳祭灵》《琴房送灯》《香山寺还愿》《皇姑出家》《温凉盏》等32出。古怪篇有《卖道袍》《药王卷》、《蟠桃宴》《韩湘子渡林英》《大赐福》等5出。按《陕西传统剧目说明》(《陕西省剧目工作组编》1958年12月编),眉户曲子传统剧目,(不完全统计)有155本。《绣荷包》、《铁角坟》、《赵舒翘哭狱》、《截江》、《刘玄德哭园》、《瞎子算卦》、《诸葛观星》、《蓝桥会》、《药王巷》、《贸易劝妻》、《提盒子》、《杨大姐闹店》、《闺阁怨》、《隔门贤》、《董家庙》、《孙夫人祭江》、《祭情郎》、《割韭菜》、《湘子度林英》、《华容道》、《单刀赴会》、《胡干烧火》、《梅香传信》、《陈兴打母》、《郭巨埋儿》(户县民间传说,此事发生在北乡孝义坊)、《郭大乐办小》、《混元图》、《老凹山》、《老换少》、《休媳妇》、《安安送米》、《走南阳》、《汾河湾》、《克财鬼变驴》、《卧龙岗》、《寡妇验田》、《黑风洞》、《百样菜打架》、《老鼠告狸猫》、《周仁回府》、《两亲家打架》、《梅降雪》、《檀香坠》、《观灯》、《大家欢喜》、《退兵》、《访友》、《林英哭五更》、《走雪山》、《金碗钗》、《杀庙赶坡》、《花亭相会》、《卖苗郎》、《偷情》、《双官诰》、《探情郎》、《刘全上坟》、《采桑》、《光棍哭妻》、《梅英卖水》、《小宝童问病》、《五更鸟》、《大杂会》、《卖杂货》、《烟鬼显魂》、《闹书馆》、《二堂舍子》、《五丈原》、《观阵》、《张良归山》、《十美女放风筝》、《烧窑》、《黑访白》、《打脏婆娘》、《春秋笔》、《乞巧》、《鲛绡》、《百戏图》、《疑情》、《冯上积德》、《俞伯牙摔琴》、《金瓶梅》、《端阳节》、《清风亭》、《奉朋友》、《二度梅》、《薛礼访白》、《百宝箱》、《雪梅吊孝》、《雪梅上坟》、《雪梅相思》、《讨饭》、《挑战袍》、《取西川》、《草船借箭》、《送京娘》、《拜年》、《哭祠》、《皇姑出家》、《蟠桃》、《赵五娘描容》、《张琏卖布》、《三婆娘打灶》、《秃娃子闹房》、《四岔捎书》、《义犬乳孤记》、《王小过年》、《捉鹌鹑》、《白先生教学》、《马寡妇开店》、《考文》、《相面》、《石榴娃烧火》、《少华山烤火》、《打沙锅》、《瓜地打狼》、《四劝》、《二姑娘骑驴》、《二姐娃害病》、《尹寡妇上坟》、《小姑贤》、《探亲相骂》、《来保吃面》、《丑别窖》、《打瓜园》、《王廉哭五更》、《双灵牌》、《刘全进瓜》、《白鹿原》、《花亭会》、《打草鞋》、《送灰面》、《双下山》、《刘玉郎思家》、《李彦贵卖水》、《烙碗计》、《数椿打路》、《朱砂楼》、《十五贯》、《梵王宫》、《十张纸》、《四贤册》、《紫霞宫》、《捡芦柴》、《顶灯》、《跪楼》、《顶花砖》、《观音堂》、《沉香救母》、《蝴蝶杯》、《串龙珠》、《八件衣》、《古城会》、《刺目劝学》等。

曲剧的来源有什么历史背景?

明清时期在农村盛行民歌,后来人们在民歌基础上经过艺人加工形成了小曲,这些小曲词情雅丽,曲韵动人,深受城乡人民的喜爱。明代开封唱小曲之风尤盛。明代文学家沈德符《顾曲杂言·时尚小令》记载:元人小令行于燕、赵后,侵淫日盛。自宣、正至化、治后,中原又行琐南枝、傍妆台、山坡羊之属。李崆峒先生初自庆阳徙居汴梁,闻之,以为可继《国风》之后。自此之后,又有耍孩儿、驻云飞、醉太平诸曲,然不如三曲之盛。嘉、隆间乃兴闹五更,寄生草、罗江怨、哭皇天、干荷叶、粉红莲、银绞丝之属比年以来,又有打枣杆、桂枝儿二曲,其腔调约略相似,则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良、溅,人人习之,亦人人喜听之,以至刊布成帙,举世传诵,沁人心肺其谱不知从何而来一一真可骇叹!明清俗曲最初是以单曲清唱的方式演唱的,演唱时,三五人自执檀板击节,一反以前的三弦伴奏形式,需要帮腔处就一起帮腔。每一曲目,均按一定的曲牌顺序来演唱,人们称之为“鼓子曲”。大约到了清代末期,出现了一个名叫朱万明的人,他自幼爱拉爱唱,尤其酷爱鼓子曲。朱万明的父亲会“海参戏”,也会拉弦伴奏,是清代末期郑铁炉一带有名的艺人。“海参戏”是坐摊戏,活跃于当时的民间。朱万明受父亲感染,耳濡目染,大脑里的戏曲细胞就格外活跃。朱万明成年后,一面在家里玩曲子,一面农闲时和玩友外出应酬,为了区别于“下九流”的戏子,他们就创造性的把鼓子曲与“踩高跷”结合起来,自称“玩友”。朱万明非常注意民歌和民间戏曲吸引进小调曲子,也注意从生活中吸取艺术营养。一次,他们夜行至汉江边,忽闻一妇女痛哭亡夫,哭声哀伤而富韵味,朱万明根据这哭声的音韵,创造了曲牌“小汉江”。另一次,朱万明乘船过黄河,艄公摇橹的声音触发了他的灵感,由此创造了曲牌“慢舵”。朱万明还重新组织了高跷曲子的“十八板”,他把原仅有开首,增添了“状元游街”、“过街俏”等曲调,使重新组织的“十八板”欢快活跃、妙趣横生、引人入胜。朱万明在器乐伴奏方面还发明了坠胡,坠胡是将琴杆拉长,琴筒加大,使其声音更洪亮、高亢。朱万明就和一群玩友走街串巷的演奏,到了1920年前后,出现了有简单化装和粗略的行当分工的高跷曲,多数演出鼓子曲中,大多有人物故事的民间传说脚本,如《小姑贤》、《打皂》、《小打鱼》等。在1926年农历四月初七,由河南省临汝县大张村关云龙和朱万明率领剧社“同乐社”,一行共16人前去河南登封县颍阳乡三里李洼村演出,因为天下雨,多天不能踩高跷演出,李洼村的李祖白提出让他们去掉高跷站在台子上唱曲子。观看演出的农民将运载庄稼的牛车搭成高台,同乐社去掉高跷拐子登到台上演唱,演了《许状元祭塔》、《杨八姐闹酒店》剧目,这使高跷曲走上了舞台。两个月后,李洼村这天为龙王庙唱庙会戏,就在庙门前垒个0.5米高的一个小台子,上面搭了棚,后面挂了一大块红布,做遮堂布。伊川的耿庚辰、孔海东、刘金水、郭太超和登封的王天水、范随林、李圪嗒等20人在舞台上唱了曲子戏,模仿当地的越调和河南梆子,又加上了小铜器唱了起来。“同乐社”唱的有《丁郎认父》、《天河记》、《刘全进瓜》、《武松杀嫂》、《书馆会》等。这种新的表演方式收到了出人意料的好效果。从此,高跷曲走上了舞台,百姓们称它为“河南曲子”,后又命名为“河南曲剧”。河南曲剧在李洼村正式诞生了。庙会戏后,消息传得很远,来邀请他们助兴演唱的人不断,同时也招来了各地名演和本村演员外出演出。“同乐社”又在红布上写了“醒民剧团”4个大字,从此组成了我国第一个曲剧团。1927年开始,“醒民剧团”到外地演出谋生,很快影响到附近县乡。附近的乡县又有了多家演唱组织,这种去掉高跷在舞台上演出的形式,遍布了周边的乡县地区,也影响到了“醒民剧团”。“醒民剧团”1928年在洛阳看了文明戏的演出后,受到相当大的启发,思想有所转变,便与玩友结伙进城,在洛阳老集演出《戒大烟》、《放足》、《李豁子离婚》等时装戏,受到欢迎。20世纪30年代起,曲剧逐渐向兄弟剧种学习表演程式,戏剧的伴奏乐器也逐渐增多,逐渐发展成为健全的“文武场”,从而形成了完整的地方戏曲,向正规化的方向发展。刚开始,曲剧的伴奏乐器只有两种,一根坠胡,一副手板,多时另加三弦、四弦,没有铜器七铙、八镲等武场打击乐。后来,朱万明与其他曲友一道改进伴奏器乐,增加了打击乐,如鼓、锣、镲等,文场增加了笙、唢呐、古筝等,根据演唱伴奏需要丰富了管弦乐,并且剧目也渐渐由演家庭生活戏而偏向于演历史戏,由演中小型戏而演大戏,各行当也逐渐完善起来。到了1937年左右,曲剧的发展犹为迅速,遍及了全省的主要县市,直至安徽省的临泉一带也都有河南“曲子戏”的演出痕迹。在周口、淮阳、界首等地开始出现半职业性剧团,知名演员有杨德富、李金波、陈万顺、陈玉佩等。陈玉佩是曲剧最早的女演员,唱戏细腻,表演传神,深受百姓的喜爱。1943年前后,曲剧中别有特色的黑头唱腔出现了。当时,由朱六来、朱双奇、兰辑吾、耿庚辰、温如意、李运成、张桂林、张光旭、张八子、吴魁及琴师马铁良组成的曲子班在陕西咸阳演出时,排演曲剧第一个连台本《呼延庆打擂》。那时的曲剧仍以生、旦戏为主,从未出现过黑头行当,更无粗犷响亮、刚正豪迈的黑头唱腔。朱六来、李运成、张桂林、温如意、耿庚辰研究认为,包公铁面无私,不畏权势,就连他的说话也一定要语气重、有分量,唱腔自然也和一般角色不同,既要响亮,还要带点“钢音”。经过试唱,他们在豫剧“脸子”唱腔的基础上,用曲剧的扬调过门演唱,形成了基本唱法。接着,由耿庚辰在《呼延庆打擂》中试演包拯,马上受到观众喜爱。这样,曲剧“黑头”唱腔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20世纪40年代中期,洛阳成立了曲剧班,由张光耀演包拯,张光耀琢磨其师傅耿庚辰的唱腔,同样用扬调唱出了“黑头”唱腔。1952年,谢禄调入偃师县曲剧团。因他天赋极高,声如洪钟,由他扮演《呼延庆打擂》中的包拯,他想借鉴梆子戏爨金声的黑头腔来演包拯,可爨金声亡故多年,谢禄只好步行10多千米去找熟悉爨家声调的人请教,又去京剧团观摩学习花脸唱法,反复研究各种调门,一字一句细心揣摩。经过长期研究,谢禄终于摸索出了曲剧和梆子黑头唱腔的潜在规律,在阳调基础上进行改革创造,使音调高亢挺拔,明亮生辉,研制出了带有爨家韵味的曲剧黑头唱腔,轰动豫西,惊动省垣。张广耀的黑头腔只有撩子、阳调两个曲牌,谢禄又将诗篇、慢舵采用转调唱法,将一般的诗篇上移五度转演唱,使音调刚劲明亮。演唱慢舵时,谢禄提高二、三、四句的落音,过门由C调转为G调演奏,把这些优美抒情、文雅缠绵的曲牌唱出了虎劲吼音的新韵味,成功研制出曲剧黑头行当的一套风格独特的唱腔。后来,谢禄又排演了《秦香莲》,该剧的主要难题就是拿下以唱功为主的包公戏。剧组研究认为,应当把握住包公的性格,突出“黑头”唱法上的“宏”、“壮”、“刚”、“豪”等特点,唱腔要有刚劲雄浑的气势和铿锵有力的力度。谢禄研究吸收了偃师著名的“大脸”黑头演员“大金声”、“二平”的唱法优点,充分发挥自己刚亮的嗓音、真切的吐字和有力的喷口长处,不仅成功地唱了大段扬调,还创造出了“黑头”的“撩子”唱法。戏一上演,即获得广泛赞誉。1959年谢禄调入河南省曲剧团,他继续研究各种剧种的“黑头”唱法,博采众长,对自己的“黑头”唱腔加工改进,如使用“脑后音”发音,增强“喷口”吐字,加速表现黑头性格特点的“吔”行腔衬字等,特别是结合“丹田劲”弹出来的笑声,增强了表现力。后来,谢禄又创造出了“反调诗篇”、“飞极阴阳”调门的唱法,更加完善了“黑头”唱腔。谢禄成了曲剧舞台上独树一帜的“黑头”演员,也为曲剧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眉户曲子戏的历史渊源

最早可溯周,眉户曲子的“西京调”,如凄如诉,乃出于沣镐一带人民对宠褒姒而亡国的周幽王的哀怨。(见《户县志》和《陕西地方眉户曲子音乐》);曲子(眉户的祖先)即“清曲”,称谓的早期史证是宋人王灼的《碧鸡漫志》和《朱子语卷》。前书载:“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今则繁声淫奏,殆不可数,古歌变为古乐府,古乐府变为今曲子,其本一也”。后书载:“古乐府是诗中之泛声,后人怕失那泛声,逐一添个实字,遂成长短句,今曲子便是”。可见,古歌变为古乐府,古乐府变为诗,诗变为词,故曲子产生年代应早于盛唐。“敦煌曲子词中有一首神会和尚的《五更转》”(见《河西开发史研究》288页),这说明,“词之乐谱早大量孕育于开、天之间的敦煌曲子词中”。(见同书88页)同时也说明今日的“五更”调即从北曲中的河西乐谱中来。据1992年4月彬县底店乡前家嘴村冯晖墓葬知,生于唐末、死于五代后周末年的冯晖墓葬内有浮雕42块,上下两层拼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物造型,共28个人物,刻画了男女两组散乐演奏的热闹场面,涉及乐器有磬、箜篌、拍板、腰鼓、琵琶、答腊鼓、觱篥笛、芦笙、排箫、方响(上下两层)等11种乐器,并产生指挥乐舞的“勾队”、“放场(下场)”等形式。可见散乐(散曲)在唐末及五代后周末年就有。明代文学家朝邑韩苑洛诗句“户妪杜媪犹素歌”中“素歌”即“清曲”,俗称曲子。陕西周至、户县、武功一带今日还流传着“康状元(康海)演杂剧”、“王学士(九思)唱曲子”之类的迭闻故事。且王九思曲子家班就成立于公元1511年(明正德六年),明代戏剧家李开先曾给予实地指导。可见完整的曲艺形成的曲子形成应为明正德年间。(见《陕西志》第65卷文化艺术志第362、377页)。眉户戏是起于陕西的郿、鄠二县。墨遗萍、王绍猷二位先生的论证更为有力。“戏”是起于陕西的眉户二县。它是“弦索腔”(元曲杂剧)衍流下来的一支遗脉,这点应当肯定。因为“元曲杂剧”也就是长短句的“曲子戏”;弦弦索(琵琶三弦)为主要乐器,只要研究过元曲的人,都可知道元曲中采取了法曲(道腔)、词调、蕃曲(连鞑靼曲在内)和当时民间的俚曲小调混集而成;而觱篥曲子,主要是发展了后者——俚曲小调。它与河南“打枣杆”(洛阳曲子),大同(山西北部)曲子以及各地一切“曲子戏”, 可称为同源异流的“姊妹篇”。按曲子之名,似乎源于隋代的“俗曲”……所谓以长短句出名的“宋词”,其实也就是曲子……。眉户曲子即元曲遗脉,究竟创自何时?它的创始,为明代中叶(正德五年)宦官刘瑾被诛以后时,武功康海,鄠县之王九思,亦以瑾党失职,寄其抑郁心情于声歌之中,曾在沜东(蓝田西)、鄠(户县)、杜(杜陵,长安县南)一大片地区,继北曲余焰,与南曲对峙。史称:康海坐瑾党落职,每与王九思等相聚沜东鄠杜间,挟声伎酣饮,制乐造歌曲,自比俳优,以寄其怫郁,又善捣弹琵琶,后人转相仿效。这说明了他从民间“声技”中又创造性的发展了“北曲”易于仿效。眉户曲子中,无疑义有“转相仿效”而来的“康王曲”内在的(遗脉)。从“曲苑”中及一些明人纪载来看,这先后支持北曲余焰的,有汴梁的周宪王,南昌的宁献王,浙江的何元朗,金陵的史忠、顿仁、陈铎,蜀、滇二省的杨慎,其次还提到“云中”(山西大同)之北曲,不详其支持者为何人。但沜东鄠杜间的康海、王九思,确系支持北曲余焰的一支劲军。眉户曲子戏的形成,和康王创造性的“北曲”,是有一定脉络关系的。自然,它在以后发展的历程中也吸收了“南曲”中的一些东西,如“罗江怨”等等。(见《陕西传统剧目说明》陕西省剧目工作室1958.12编,墨遗萍文《谈眉户》)。戏曲史家贾芝也说:“眉户曲子”原是由元明的北曲吸收眉县、户县的山歌、牧歌、情歌、儿歌等发展而成的,在搬上舞台成为独立的剧种“戏”以前,它是由歌者用三弦等乐器伴奏演唱,并不需要任何动作,所以也叫“眉户坐唱”。(见《陕西地方眉户曲子音乐》一书贾芝写的文章——《从眉户曲子所想到的》)戏剧家王绍猷在《眉户来源之初步探索》里也有断言:“这说明了它从民间声技中,又创造性发展了北曲,流传各地。鄠、杜之间,人民转相传习,推而广之。自康王有力的支持北曲之后,这支元曲的余势,就从俚曲小调上渐渐地发展起来。(见同书王绍猷文《眉户来源之初步探索》)。王九思家班,成立于明正德六年(1511),王九思任班主……王九思出资,邀请名师,闭门三年学三弦、弹琵琶,继承宋代以来的“弹词”、“赚词”、“诸官调”,配合民间流行的小曲、小调,制乐度曲,每成一词一曲,必令家班歌伎演唱,自己以琵琶三弦伴奏,引吭高歌(见《陕西地方志·文化艺术志第377页》)据《武功志·康海传》载:康海、王九思扶持周至的戏曲班社——花庆班。 “海从此放行物外,寄情山水,广蓄优伶,制乐府,协声容,自抄琵琶创家乐班,人称康家班社。……与户县王九思共创‘康王腔’,扶持周至张予鹏、王兰卿建张家班,又名花庆班,在历史上活动长达500多年之久,为重振北曲……建树了不朽功勋。”

曲子戏的由来是怎样的?

敦煌曲子戏作为外来艺术与本土相结合的产物,在民间广泛流传,曾被称为敦煌文化中活的瑰宝。逢年过节,在敦煌民间仍有一定规模的演出。敦煌的曲子戏,也叫“眉户戏”或“小调戏”,是1722年至1735年移民带到敦煌来,并扎根发展兴盛起来的一种地方民间艺术。到敦煌安家落户的移民,也带了民间说唱艺术。早期,曲子戏只是人们在劳作闲余,三五个人凑在一起敲碟打碗就可起唱的一种清唱。敦煌人习惯上把这种清唱称为“地摊子”。随着时间的推移,移民闲暇时间的清唱有了三弦等一些乐器的伴奏,并逐渐有了一定的服饰和一定的曲调,不同州县移民的民间口头的说唱艺术最终融合成了曲子戏。所以说,曲子戏是劳动人民传唱创造加工的民间艺术。曲子戏由于短小精悍、唱词通俗易懂,表现力丰富,语言生动、质朴无华,唱起来地方气息浓厚,受到人们喜爱,并广泛流传。移民带来的民间艺术融合成的敦煌曲子戏吸收了西北秦腔、眉户及甘肃曲子戏的各种曲调,逐渐发展成了独有的地方戏种。敦煌人郭铨自幼酷爱小调,早年在新疆谋生,曾拜新疆有名望的地摊子艺人为师,学会了许多小曲调子,因他精于弹三弦,故被人称为“郭弦子”。1944年,他艺成回乡,由于艺高而名满敦煌。许多曲子戏爱好者,纷纷投奔到他的名下学艺。他和敦煌另外一位精通曲子戏曲调的当地知名人士王用权合作磋商,删改了曲子戏《磨豆腐》、《老少换》等剧词中的糟粕部分,注入了健康的情节和唱词,使修改后的剧本成为敦煌曲子戏传统剧目的代表作。敦煌曲子戏由清唱到舞台戏,绵延200余年,尽管还没有形成规范的戏剧程式,没有唢呐曲牌,乐器也比较简单,但它那诱人的泥土香味和淳朴的生活气息,却深深地蕴藏在群众的心目中,被人们所喜爱。在敦煌曲子戏最为盛行的时期,敦煌的村村都有自发组织的曲子戏班,并产生了很多较有影响的曲子戏演员。敦煌曲子戏演出规模最大是在庙会演唱,每年农历三月三在西云观演唱,四月初八在莫高窟演唱、五月端阳节在月牙泉演唱,浴佛节在雷音寺演唱,年年如此,从不间断。除了在庙会上唱以外,优点人家里孩子过满月、祝寿、贺新房也唱曲子戏。去外村唱曲子戏,第一场不能唱《三娘教子》和《大报仇》。唱《三娘教子》就会被认为是小看对方了,唱《大报仇》在人家看来是不友好。第一场一定要唱喜庆的。大家一起唱曲子戏时别人唱过的,也不能再重复唱,要不就显的不礼貌。唱之前还要给弹三弦的人行礼,以示尊重。敦煌市莫高镇老艺人王维贤自幼喜欢拉胡琴,16岁时把胡琴就拉得很有名气了,并开始学唱敦煌曲子戏。这一唱就是67年,即使在唱本被人烧了,也没有放弃学唱、传唱曲子戏。王维贤可以将《二家娃害相思》、《小放牛》等20多个曲子戏和小调一连串唱完,而且遇上旦角唱旦角,逢上丑角唱丑角,生旦净丑一人全包,他因此被戏行人称为“多面手”。敦煌曲子戏已传到第五代,年龄大都在50岁以上,他们凭借自己的技艺,吸引曲子戏爱好者加入自乐班,学唱敦煌曲子戏。闫光福是肃州镇陈家桥村村民,弹三弦很是地道,由他发起、组建起的自乐班,利用农闲时节学唱、传唱敦煌曲子戏的农村青年就达20多人。敦煌市民间自乐班已发展到32个,每年演出1000余场次。“东牛西牛两个旦,没有换柱子娈不转”,说的就是第二代曲子戏的三位优秀演员,东牛、西牛、换柱子均为艺名,东牛名赵吉德,西牛名王登义,换柱子名高中,此外还有孙家福、沈生财、孙家友、周进录、方荣在观众中也颇有名气。敦煌曲子戏的演出形式有舞台演出和地摊坐唱两种。地摊坐唱俗称清唱,不受演出场地的限制,不需服装道具,只要唱者嗓子好、唱调准、曲调多、板路稳就可以入座献唱,无拘无束。艺人怡然自得,听众心旷神怡,如醉如痴。曲子戏剧目题材广泛,多表现神话故事、历史传说及民间社会生活等。敦煌曲子戏包容了文学、音乐、舞蹈、曲艺、特技等各种艺术成分,主要由剧本、曲调、曲牌三部分组成,其伴奏乐器文武兼备。剧本短小、情节曲折,语言生动,幽默滑稽。曲调非常丰富,欢调使人兴奋无比,悲调能够催人泪下。敦煌曲子戏在舞台上演出时,演奏的乐队分为文武场面,武场是指打击乐,文场是指丝管乐器。武场中的乐器主要有板鼓、板、梆子、手锣、勾锣、甩子、瓦子等;文场中的乐器有三弦、板胡、二胡、竹笛、唢呐等。敦煌曲子戏自形成后上演的剧目共有71个,流传下来的敦煌曲子戏主要有《小放牛》、《老换少》、《磨豆腐》、《绣荷包》、《打懒婆》、《两亲家打架》等作品。经常演出的大概有30多个,其中以《磨豆腐》、《大保媒》、《八洞神仙》等最为喜闻乐见。作为敦煌地区民间繁荣的地方戏曲,尽管在内容上有所演变,并增加了民间新创作和新的艺术形式,但在已经形成自己风格的敦煌曲子戏中,仍保留有敦煌遗书中的曲子词和曲调,这使敦煌文化的余脉在民间得到了延续。

上一篇:金立s8

下一篇:京汉君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