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之父是谁
篮球之父简介:
1、 世界篮球之父是:加拿大人 詹姆斯·奈史密斯;
1891年詹姆斯·奈史密斯在马萨诸塞州春田(又译斯普林菲尔德)的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后为春田学院)担任该的体育教师,同时也是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美式橄榄球教练,奈史密斯当时被受任寻找一种有趣易学且可以打发学生无聊的冬季室内体育课的游戏。
奈史密斯从一些加拿大儿童用球投入桃子筐在加拿大被称之为“Duck-on-a-Rock”的游戏中受到启发,奈史密斯的篮球游戏在11月15日初步构思完成,最早的规则没有运球这一规定,只允许球在球场内传递,之后他又编写了13条篮球规则 ,其中有12条仍然延用至今。起初,奈史密斯将两只桃篮分别钉在键身房内看台的栏杆上,桃篮上沿距离地面3.04米,用足球作比赛工具,向篮投掷。投球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每次投球进篮后,要爬梯子将球取出再重新开始比赛。以后逐步将竹篮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挂网,经过百年的改进形成了现今的篮球规则。
篮球成为了美国和加拿大广受欢迎的男子运动,以非常快的速度在其他国家传播开来。另外也为建立了一套女子篮球的规则做了一些努力,最初受到了很大的阻力,因此在真正的推广上的步伐要显得缓慢一些。
男子篮球运动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中正式被列为奥运会项目,奈史密斯博士为那届奥运会篮球项目的前三名颁发了奖牌,获得前三名的是三个北美球队:美国队在室外下雨的场地中战胜了加拿大队获得了金牌,奈史密斯的祖国加拿大获得了银牌,而墨西哥队则获得铜牌。女子篮球直到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上才被正式列为奥运项目。之前在1904年的圣路易斯奥运会上举行过一次篮球表演赛。
2、美国篮球之父是:迈克尔·乔丹当成篮球之父;
迈克尔·乔丹(Michael Jordan),1963年2月17日生于纽约布鲁克林,美国著名篮球运动员,司职得分后卫,历史上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
1984年的NBA选秀大会,乔丹在首轮第3顺位被芝加哥公牛队选中。 1986-87赛季,乔丹场均得到37.1分,首次获得分王称号。1990-91赛季,乔丹连夺常规赛MVP和总决赛MVP称号,率领芝加哥公牛首次夺得NBA总冠军。 1997-98赛季,乔丹获得个人职业生涯第10个得分王,并率领公牛队第六次夺得总冠军。 2009年9月11日,乔丹正式入选NBA名人堂。
1990-91赛季,乔丹率领公牛一路高歌猛进,整个季后赛仅仅输了两场,乔丹率领公牛第一次夺得总冠军。这其中包括在东部决赛中横扫活塞报了一箭之仇,在总决赛主场先负一局的情况下直落四局击败湖人夺冠。乔丹场均得到31.4分、6.4个篮板、8.4次助攻,并捧起了他六个NBA总决赛最有价值球员奖杯中的第一个。
1991-92赛季,乔丹场均得到30.1分,连续第2年同时获得常规赛MVP和总决赛MVP称号。季后赛首轮迎战迈阿密热队,乔丹场均45分,率领球队以3比0的总比分横扫对手。这个赛季乔丹再次率领芝加哥公牛夺得了总冠军。
1993年,乔丹带领公牛在五次季后赛中四次战胜帕特里克·尤因率领的纽约尼克斯。在关键的第五场,乔丹打出了“三双”表现:29分、10个篮板和14次助攻。随后,公牛在六场内过关。在总决赛,乔丹在面对菲尼克斯太阳的六场比赛中创造了一项纪录:他场均得到了41.0分,成功夺得三连冠。
然而三连冠的喜悦没多久,乔丹就接到噩耗,他的父亲被谋杀。就在新赛季训练营开始前,乔丹宣布退役,并准备开始棒球生涯。棒球是父亲从小激励他从事的运动,乔丹也最终加盟了美国职棒联盟(MLB)。事实上,他在棒球场上并不太成功。
在1994-95赛季末期,乔丹说出了那句著名的“I'm Back”。重回NBA的乔丹在17场常规赛中,场均得到26.9分,公牛的对应战绩为13胜4负。季后赛,乔丹场均31.5分,不过公牛仍输给了拥有沙奎尔·奥尼尔的奥兰多魔术。
1995-96赛季,乔丹场均得到30.4分,率领公牛创造了72胜10负的联盟最佳战绩。乔丹在这一个赛季囊括了常规赛、全明星赛和总决赛三项MVP,之外仅有威利斯-里德能完成这一壮举。
1996-97赛季,经过6场比赛,乔丹率领芝加哥公牛击败犹他爵士,连续第2个赛季、也是第5次夺得总冠军。乔丹个人连续第2次、职业生涯第9次夺走得分王称号,连续第2个赛季夺得总决赛MVP。
1997-98赛季,乔丹连续第3个赛季、职业生涯第10次获得分王称号,也再次集常规赛MVP、全明明赛MVP、总决赛MVP于一身。1998年6月14日,总决赛6场的最后一刻,又是芝加哥公牛对阵犹他爵士,乔丹从马龙手中成功断球,并在晃倒防守他的卡塞尔之后投进制胜球。此球命中后,芝加哥公牛队第2次夺得三连冠,也是8年内的第6次。
1999年,在劳资谈判陷入僵局时,乔丹再度宣布退役,他表示“已经没有了起初作为篮球运动员时的挑战目标”
3、中国的篮球之父是董守义;
董守义是中国近代体育史上的著名体育教育家,体育名人。出生于河北蠡县一个农民家庭,早年毕业于北京通州协和书院。学生时代就爱好体育,各项运动成绩优异,尤其酷爱篮球运动。解放前曾4次参加奥运会,是国际奥委会委员。多次率队参加国际篮球比赛。
奥运会的知识
1928年,国际奥委会批准我国派团参加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第九届奥运会。当时,由于准备不足,我国只派了宋如海工人作为观察员出席而未参加比赛。在1949年以前,中国先后又参加了第10、11、14届奥运会,由于当时的历史原因,没有取得比较好的体育成绩。
1949年以后,新中国的运动健儿先后参加了第15、23、24、25、26届夏季奥运会,并取得了比较辉煌的成绩。
第23届奥运会,许海峰为中国夺得了首枚金牌,实现我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这届奥运会,我国取得了金牌和奖牌总数都名列第四名的好成绩,分别获得了15枚金牌、8枚银牌和9枚铜牌。
第25届奥运会,我国获得金牌16枚、银牌22枚、铜牌16枚,金牌和奖牌总数排世界第4名。
第26届奥运会,我国获得金牌16枚、银牌22枚、铜牌12枚,金牌和奖牌总数排世界第4名。
从1980年,我国先后参力口了13、14、15、16、17、18届冬季奥运会。
第16届冬奥会,我国选手叶乔波为中国赢得了首枚奖牌,实现了冬季奥运会奖牌“零”的突破。在这次冬奥会上,我国获得3枚银牌。
第17届冬奥会,我国获得银牌1枚,铜牌2枚。
第18届冬奥会,我国获得银牌6枚,铜牌2枚。
何谓《奥林匹克宪章》?
《奥林匹克宪章》亦称奥林匹克章程或规则,是国际奥委会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而制定的有关基本原则、规则和附则的法典。它指导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和运行,并规定奥运会的举办条件。第一部《奥林匹克宪章》是由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倡导人法国著名教育家顾拜旦倡议和主持制订,1894年6月在巴黎国际体育会议上正式通过的。一百年来,曾多次修改、补充,但其基本原则和精神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1989年《奥林匹克宪章》中译本开始在中国出版。现行的《奥林匹克宪章》,是1999年12月在瑞士洛桑由国际奥委会第110次全会通过的,1999年12月12日开始生效。
什么是奥林匹克运动?
奥林匹克运动,是以促进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道德全面发展,沟通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在全世界普及奥林匹克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目标的国际社会运动。它包括三大体系,即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以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各国或地区奥委会三大支柱为骨干的组织体系;以奥运会为周期性高潮的活动内容体系。
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的生活方式。
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和精神是什么?
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
奥林匹克精神是互相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
奥林匹克格言和口号是什么?
奥林匹克格言,亦称奥林匹克座右铭或口号,系奥林匹克运动宗旨之一。奥林匹克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它是国际奥委会对所有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人们的号召,号召他们本着奥林匹克的精神奋力向上。这句格言是顾拜旦的一位密友迪东于1895年在其学生举行的一次户外活动上提出的,顾拜旦对此颇为赞赏,经他提议,1913年获国际奥委会正式批准,将其定为奥林匹克格言。1920年它又成为奥林匹克标志的一部分。
此外,奥林匹克运动还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重要的是参与,而不是取胜”。这句名言来源于1908年在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一次宗教仪式上宾夕法尼亚主教的一段讲话。顾拜旦解释说:“正如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胜利,而是斗争,不是征服,而是奋力拼搏”。
奥林匹克旗是什么样的?
奥林匹克旗,为白底无边,中央有五个相互套连的圆环,环的颜色自左至右为蓝、黄、黑、绿、红(也可用单色绘制),系1913年根据顾拜旦的构思而设计制作的。1914年为庆祝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恢复20周年,在巴黎举行的奥林匹克代表大会上首次升起。历届奥运会闭幕式上都有会旗交接仪式。由本届奥运会主办城市的代表将旗交给国际奥委会主席,再由主席将旗递交下届主办城市的市长,然后将旗帜保存在市政大厅。奥运会升在运动会主会场上空的旗帜是一面代用品。
奥林匹克标志代表什么?
奥林匹克标志,由五个奥林匹克环组成,可以是一种颜色或几种颜色。若用颜色,五环的颜色规定为蓝、黄、黑、绿、红,环从左至右互相套接,上面是蓝、黑、红环,下面是黄、绿环。《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奥林匹克五环”是奥林匹克运动的象征,是国际奥委会的专用标志,未经国际奥委会许可,任何团体或个人不得将其用于广告或其他商业性活动。
奥林匹克会旗和标志的颜色,系顾拜旦以它们能概括各会员国国旗的颜色而选定的。但以后对这五种颜色又有其他解释。1979年国际奥委会出版的《奥林匹克评论》(第四十期)强调,会旗和五个环的含义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以及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聚一堂。
奥运圣火象征着什么?
奥运会期间在主会场燃烧的火焰即是奥林匹克圣火,象征着光明、团结、友谊、和平、正义。
圣火起源于古希腊神话传说。古希腊神普罗米修斯为解救饥寒交迫的人类,瞒着宙斯偷取火种带到人间,火一到人间就再也收不回去。宙斯只好规定,在燃起圣火之前,必须向他祭祀。根据这个神话,古奥运会在开幕前必须举行隆重的点火仪式,由祭司从圣坛上燃取奥林匹亚之火,所有运动员一齐向火炬奔跑,最先到达的三名运动员将高举火炬跑遍希腊,传谕停止一切战争,开始四年一度
的奥运会。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恢复后,1912年顾拜旦提出了点燃奥林匹克圣火的建议,1928年开始实施点燃奥林匹克圣火的仪式。 自1936年起,奥林匹克圣火开始从奥运会的故乡希腊奥林匹亚点燃火炬,然后将火炬接力传到主办国,并于奥运会开幕前一天到达举办城市,开幕式时进入会场,一般由东道国著名运动员点燃塔上焰火,直到闭幕时熄灭。
冬季奥运会于1952年开始点燃圣火。
国际奥委会是如何构成的?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10C),简称国际奥委会,总部设在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1894年成立时,总部设在法国巴黎,1915年4月10日总部迁入有“国际文化城”之称的洛桑。国际奥委会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最高权力机构。它是一个国际性的、非政府的、非营利性的组织,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指导者、捍卫者和仲裁人。国际奥委会具有法人地位,按照《奥林匹克宪章》领导奥林匹克运动。它根据《奥林匹克宪章》作出的决定是最终决定。国际奥委会的组织机构包括: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会议、执行委员会、秘书处和专门委员会。
国际奥委会成员由国际奥委会委员、执委、副主席、主席组成。国际奥委会委员,截止到2000年2月为113人,分布于78个国家或地区。国际奥委会目前有11名执行委员,组成执委会,分别是:萨马兰奇(西班牙)、庞德(加拿大)、德弗兰茨(美国)、姆巴依(塞内加尔)、高斯帕(澳大利亚)、巴赫(德国)、猪谷千春(日本)、金云龙(韩国)、霍德勒(瑞士)、罗格(比利时)、何振梁(中国)。国际奥委会主席是萨马兰奇,现任副主席分别是:庞德、德弗兰茨、姆巴依、高斯帕。
奥林匹克计划是什么?
奥林匹克计划,后改名为奥林匹克伙伴计划,简称“TOP”计划,是国际奥委会经济来源之一。从70年代以来,出售奥运会电视转播权已经成为国际奥委会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最高的时候达到总收入的95%。在奥运会电视转播权销售的全部收入中,有83%来自美国电视网。为了改变经济上过分依赖电视转播权销售的状况,1983年,国际奥委会指定国际体育娱乐公司(1SL)为其销售奥林匹克标志的代理机构,确保获得赞助权的公司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使用奥林匹克标志的专有权和在全世界范围内使用奥林匹克标志进行商业宣传的权利。1985年ISL公司开始执行出售奥林匹克标志的第一个奥林匹克计划,与一些大的跨国公司签订赞助合同。此后,国际奥委会每四年与赞助公司签订一次赞助合同。 目前,已执行到第4个"TOP"计划。“TOP"计划的收入一半左右归奥运会组委会,另外一半给各国奥委会、国际奥委会和奥林匹克团结基金等。
奥林匹克团结基金是什么?
奥林匹克团结基金,主要来源是国际奥委会接受的捐赠和电视转播权销售收入的一部分。 目的是用来帮助被国际奥委会承认的国家奥委会,特别是那些最需要帮助的国家奥委会。国际奥委会通过奥林匹克团结基金,对各国的奥林匹克运动给予积极的援助。这种帮助采取国际奥委会和国家奥委会共同商定活动计划的形式,如果有必要,还可以请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给予技术帮助。所有这些活动由奥林匹克团结基金委员会负责管理,该委员会的主席由国际奥委会主席担任。
中国奥委会是如何组建的?
1931年,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被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为其团体会员后,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就成为中国的国家奥委会二1949年10月下旬,在原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的基础上,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体育工作者代表大会,改组建立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简称全国体总)。此后,各地陆续建立了体总的地方分会。全国体总对外代表中国的国家奥委会。1979年后,全国体总和中国奥委会分立,钟师统当选为单设后的中国奥委会第一任主席。其后,李梦华、何振梁、伍绍祖先后曾担任过中国奥委会主席。现任中国奥委会主席是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袁伟民。
中国先后有几人出任过国际奥委会委员?
在1949年以前,中国有三人先后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王正廷(1922年当选,是当时中国体育领导人之一)、孔祥熙(1939年当选)、董守义(1947年当选,著名的体育教育家)。
70年代以后,中国先后又有4名体育界人士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徐亨(中国台北)、何振梁(1981年当选,中华全国体育总会领导人之一)、吴经国(中国台北)和吕圣荣(1996年当选,是中国第一位国际奥委会女委员)
奥运会已经举办了多少届,在哪些国家?
届 时间 地点 国家地区 运动员
1 1896 4.6 -4.15 希腊雅典 13 295
2 1900 5.20-10.28 法国巴黎 21 1077
3 1904 7.1 -11.23 美国圣路易 12 554
4 1908 4.27-10.31 英国伦敦 22 2034
5 1912 5.5 -7.22 瑞典斯德哥尔摩 28 2504
6 1916 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未举办
7 1920 4.20-9.12 比利时安特卫普 29 2591
8 1924 5.4 -7.27 法国巴黎 44 3075
9 1928 5.17-8.12 荷兰阿姆斯特丹 46 2971
10 1932 7.30-8.14 美国洛杉矶 38 1331
11 1936 8.1 -8.16 德国柏林 49 3980
12 1940 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未举办
13 1944 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未举办
14 1948 7.29-8.14 英国伦敦 58 4062
15 1952 7 .19-8.3 芬兰赫尔辛基 69 5867
16 1956 11.22-12.8 6.10 -6.17 澳大利亚墨尔本瑞典斯德哥尔摩 6729 3342
17 1960 8.25-9.11 意大利罗马 84 5396
18 1964 10.10-11.10 日本东京 94 5586
19 1968 10.12-10.27 墨西哥墨西哥城 113 6626
20 1972 8.26-9.11 德国慕尼黑 122 7894
21 1976 7.17-8.1 加拿大蒙特利尔 88 6189
22 1980 7.19-8.3 苏联莫斯科 81 5923
23 1984 7.28-8.12 美国洛杉矶 140 7055
24 1988 9.17-10.2 韩国汉城 160 9417
25 1992 7.25-8.9 西班牙塞罗那 172 10563
26 1996 7.19-8.4 美国亚特兰大 197 10788
27 2000 9.15-10.1 澳大利亚悉尼
28 2004 希腊雅典
29 2008 中国北京
中国人何时有了举办奥运会的想法?
中国人很早就有举办奥运会的想法,早在1908年,当时的《天津青年》在一篇题为《竞技运动》的文章里向国人提出了三个问题:中国何时才能派一位选手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派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举办奥运会?
1945年,当时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在重庆召开的第二届理监事会议上,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国际奥委会委员王正廷、著名体育家董守义等提出“请求第15届世界运动大会(1952)在我国举行案”,获得与会人员一致通过。但是在旧中国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一决议最终流为一纸空文。
在八十年初,邓小平同志就表示,中国要申办奥运会。1990年7月,邓小平同志在视察亚运村时,再次强调中国要申办奥运会。
派一位选手,派一支队伍,我们早就实现了。实现在我国举办奥运会,也已成为一个民族的奥运情结!
我国参加了几届奥运会,成绩如何?
1928年,国际奥委会批准我国派团参加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第九届奥运会。当时,由于准备不足,我国只派了宋如海工人作为观察员出席而未参加比赛。在1949年以前,中国先后又参加了第10、11、14届奥运会,由于当时的历史原因,没有取得比较好的体育成绩。
1949年以后,新中国的运动健儿先后参加了第15、23、24、25、26届夏季奥运会,并取得了比较辉煌的成绩。
第23届奥运会,许海峰为中国夺得了首枚金牌,实现我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这届奥运会,我国取得了金牌和奖牌总数都名列第四名的好成绩,分别获得了15枚金牌、8枚银牌和9枚铜牌。
第25届奥运会,我国获得金牌16枚、银牌22枚、铜牌16枚,金牌和奖牌总数排世界第4名。
第26届奥运会,我国获得金牌16枚、银牌22枚、铜牌12枚,金牌和奖牌总数排世界第4名。
从1980年,我国先后参力口了13、14、15、16、17、18届冬季奥运会。
第16届冬奥会,我国选手叶乔波为中国赢得了首枚奖牌,实现了冬季奥运会奖牌“零”的突破。在这次冬奥会上,我国获得3枚银牌。
第17届冬奥会,我国获得银牌1枚,铜牌2枚。
第18届冬奥会,我国获得银牌6枚,铜牌2枚。
中国运动员有多少个奥运会冠军?
从第23届奥运会开始,中国一共产生了55位奥运会冠军。
射击:许海峰、李玉伟、吴小旋、王义夫、张山、李对红、杨凌;
举重:曾国强、吴数德、陈伟强、姚景远、唐灵生、占旭刚;
体操:李宁、楼云、马燕红、陆莉、李小双;
排球:郎平、张蓉芳、杨锡兰、周晓兰、朱玲、梁艳、姜英、侯玉珠、苏慧娟、李延军、杨晓君、郑美珠;
跳水:周继红、许艳梅、高敏、伏明霞、孙淑伟、熊倪;
游泳:庄泳、钱红、林莉、杨文意、乐靖宜;
乒乓球:陈静、陈龙灿、韦晴光、邓亚萍、乔红、吕林、王涛、孔令辉、刘国梁;
田径:陈跃玲、王军霞;
柔道:庄晓岩、孙福明;
击剑:栾菊杰。
北京奥组委宣布“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One world、One dream)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中英文主题口号。
北京奥组委对这个主题口号进行了解读。“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集中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和普遍价值观——团结、友谊、进步、和谐、参与和梦想,表达了全世界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追求人类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
北京奥组委认为这个主题口号深刻反映了北京奥运会的核心理念,体现了作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的核心和灵魂的人文奥运所蕴含的和谐的价值观。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和谐发展是我们的梦想和追求。“天人合一”、“和为贵”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关系的理想与追求。和平进步、和谐发展、和睦相处、合作共赢、和美生活是全世界的共同理想。
这个主题口号文简意深,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主题口号表达了北京人民和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共有美好家园,同享文明成果,携手共创未来的崇高理想;表达了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正在大步走向现代化的伟大民族致力于和平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坚定信念;表达了13亿中国人民为建立一个和平而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的心声。
篮球之父是谁啊
篮球之父是詹姆斯-奈史密斯。
1、詹姆斯-奈史密斯(Dr. James Naismith)篮球运动的发明者。
2、1891年詹姆斯·奈史密斯在马萨诸塞州春田(又译斯普林菲尔德)的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后为春田学院)担任该的体育教师,同时也是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美式橄榄球教练。1898年奈史密斯来到了堪萨斯大学,之后他在丹佛学习成为了一名教授和堪萨斯大学的首任篮球教练。在1936年8月,奈史密斯出席柏林奥运会时,被授予国际篮球联合会名誉主席。
3、奈史密斯担任主教练期间是堪萨斯大学唯一失利场次多过胜利场次的时候(55胜-60负),但是奈史密斯确是篮球史上最伟大且富有传奇色彩的教练。奈史密斯指导了弗里斯特·艾伦,艾伦是美国大学篮球历史上最多获胜场次的教练,他最终接替了奈史密斯的堪萨斯大学篮球队主教练的位置。而弗里斯特·艾伦又是阿道夫·拉普和迪恩·史密斯的导师,这两位都是美国大学篮球界非常知名的资深教练,总共获得过6次的NCAA总冠军头衔。阿道夫·拉普又是获得过6次NBA总冠军的前任迈阿密热火队主教练帕特·莱利的导师。迪恩·史密斯的弟子则有名人堂教练拉里·布朗,现任北卡罗莱纳大学的名教练罗伊·威廉姆斯(之前在堪萨斯大学执教了15个赛季)以及伟大的飞人乔丹。这一脉传承为美国培养出了无数篮球界的精英。
4、1930年代奈史密斯致力于创建一个全国大学校际的体育协会,这个协会之后形成了现在的美国学院运动联盟。
篮球之父是谁?
詹姆斯-奈史密斯(Dr. James Naismith)篮球运动的发明者,加拿大人,第一位倡导在美式足球运动中使用头盔的人。他同时也是第一位篮球教练召集了5位球员组成一支球队。1891年詹姆斯·奈史密斯在马萨诸塞州春田(又译斯普林菲尔德)的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后为春田学院)担任该的体育教师,同时也是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美式橄榄球教练。1898年奈史密斯来到了堪萨斯大学,之后他在丹佛学习成为了一名教授和堪萨斯大学的首任篮球教练。在1936年8月,奈史密斯出席柏林奥运会时,被授予国际篮球联合会名誉主席。奈史密斯于1939年逝世。为了永远怀念这位篮球运动先驱,国际篮联在1950年第1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期间举行的第一次中央局,决定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的金杯命名为“奈史密斯杯”。
被称为"核潜艇之父"的是谁
黄旭华,1924年2月24日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田墘镇,中国核潜艇之父,祖籍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玉湖镇新寮村,交通大学1949届校友,中船重工集团公司719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开拓了中国核潜艇的研制领域,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北省科协荣誉委员,曾任前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719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副所长、所长兼代理党委书记、以及核潜艇工程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职。扩展资料:1924年2月24日,黄旭华出生于广东汕尾市红海湾区田墘镇一个乡医之家,名曰“黄绍强”。1938年,黄绍强和大哥赶往迁广东揭西山区的聿怀中学求学。初中肄业于汕头聿怀中学。1940年夏,战事吃紧,黄绍强已无法坚持在聿怀的学习,意欲追随大哥去广西桂林中学读书,北上梅州,因错过考期前行受阻。1941年夏初,黄绍强经兴宁、越韶关、奔坪石、掠湘南,经过整整两个月终于在8月初抵达桂林,并顺利通过桂林中学的入学考试,并改名“黄旭华”,取自“旭日荣华”。1944年,黄旭华几经辗转到了重庆,进入国民政府为流亡学生开办的大学特设先修班。1945年,黄旭华被保送到中央大学航空系,接着又以第一名考上国立交通大学。1949年,黄旭华毕业于交通大学造船系,成为中共预备党员。7月,黄旭华被选派到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学习。先后在上海军管会船舶建造处、上海招商局(海运局)工作。1952年秋,黄旭华被调往港务局担任团委书记。1954年,黄旭华被调到上海船舶工业管理局,选送参加苏联援助中国的几型舰船的转让制造和仿制工作。1956年,黄旭华与同事李世英结婚。1958年,黄旭华调到北京海军,任核潜艇研究室副总工程师。1961年11月,黄旭华被任命为国防部第七研究院〇九研究室副总工程师。1965年,研究所组建,黄旭华任副总工程师。1966年,黄旭华和一批技术人员进驻辽宁的荒岛葫芦岛。1970年,黄旭华主持设计的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1983年,黄旭华被任命为第一代核潜艇的总设计师。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旭华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眼睛又“亮”了
世界是被称为篮球之父是谁?
究竟谁才是真正的篮球之父,说法不一,但最有说服力的就是加拿大人詹姆斯奈史密斯。据说当时詹姆斯奈史密斯在美国麻省的一个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就读,在一节心理学课上,体育教授久利克向学生下达任务书,要他们创造一种新的体育运动项目,条件是这种运动要“有趣、易学和冬天也可在室内进行”,与此同时,久利克还委任奈史密斯担任一班年轻人的体育教师。这班年青人被迫定期上体育课,只因上课内容简单沉闷,常常打不起精神,效果并不好。奈史密斯“临危受命,”被指派去提高他们的士气。要创造一种新的运动并不简单,奈史密斯参考当时各种运动后,认为新运动必要配件是一个球。不过,他认为当时的美式足球和英式足球拦截冲撞异常粗野,为避免这种野蛮行为,他规定新运动中球员不可持球跑,也不可太多的身体碰撞。得分方面,他认为足球的“龙门”垂直放置亦是球员采用蛮力的原因之一,于是他决定“龙门”平放,且要高高在上,否则,几个人围在前面,对方便不可能得分。奈史密斯本来想在球场两端各放一个箱子当作“龙门”,但当时学校没有合适的木箱子,只有二个摘桃子的旧篮子,也幸而没有箱子,否则篮球就要称作“箱球”了。那班死气沉沉的年轻人成为全球首批打篮球的人,他们一开球便欲罢不能,愈打愈爱,愈爱愈打,使得这项新体育项目深入人心,为青年人所喜爱,篮球的名声则不胫而走,在短短一星期内,连隔邻的一所女子中学也过来“偷师学艺”,甚至组成世界上第一支女子篮球队。篮球运动自此诞生,篮球也就成为美国的国球。 于是,世界上多了一种运动,篮球从室内滚到室外再到国外,只到现在的NBA,直到现在的全民运动。
王郅治是什么时候参加NBA的?
1999年6月,在NBA选秀大会上,以第二轮36顺位被达拉斯小牛队选中 。
王治郅,男,汉族,1977年7月8日出生于北京,前中国篮球运动员,司职中锋、前锋。
1991年12月进入八一青年男子篮球队。1993年初入选中国少年特殊身材篮球队,并于同年入选中国青年男子篮球队,后加入八一男子篮球队。曾效力于中国国家队、八一双鹿火箭队、达拉斯小牛队、洛杉矶快船队、迈阿密热火等球队。他和姚明、巴特尔一起,被称为篮球场上的“移动长城”。
王治郅是中国篮球界进入NBA的第一人,被评选为中国篮坛50大杰出人物和中国申办奥运特使 。
中国篮球之父是谁?
中国的篮球之父是:董守义
董守义(1895~1978)1895年11月20日,董守义出生在河北省蠡县郑村的一个农民家里,取名兴顺。这一年,马关条约激怒了上京赶考的举人们,掀起了一场推行西学西政的革新运动,在郑村也出现了洋学堂,它成了兴顺新生活的起点。
1907年初,董守义进了保定公理会办的同仁学堂。在这里,他学会了打篮球,并成为一个基督徒。篮球和十字架从此成为他半生的生命之歇的主旋律
1910年初,董守义来到通县协和书院中斋部上学。升入大学部后,成为校篮球队的队长和中锋,同时还是学生体育会的委员和足球队的中锋,1915年又担任了学生体育会会长。在校期间他代表学校参加了三届华北运动会、一届全国运动会和连续四年的三校对抗赛。毕业后,他到天津青年会体育部当练习生1917年,董守义担任中国篮球队队长、前锋,第一次参加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三届远东运动会篮球比赛。
1923年,董守义作为中国运动员最后一次参加第六届远东运动会。
之后,在美国麻省斯普林菲尔德市的春田学院留学,两年后回国,担任青年会体育部主任。
1932年,他写下了"运动员应守的三个信条":1.在任何的运动中,当绝对遵守那种运动的规则;2.自己一到运动场上,要消除自己一切的脾气,对人应当较平日更加和蔼可亲;3.不以胜败为荣辱,只用全力求技术的精神,身心的健全,变成一个有为的中国国民。
董守义从1930年起,先后在北平师范大学、北平民国大学、北平女子文理学院、西北联合大学、浙江大学等校体育系任教授,并任华北体育联合会理事,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总干事、教育部体育委员会常委等职。
1936年,董守义作为中国篮球队指导带队参加在柏林举行的第11届奥运会。运动会期间,代表中国参加了国际篮球协会会议,被推选为国际篮球裁判会会员。;1947年,董守义被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
1948年,董守义被推为中国代表团总干事参加在伦敦举办的第14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重蹈柏林奥运会覆辙,全军覆没。
;董守义为中国体育事业奔波劳累30多年,鞠躬尽瘁,中国在国际体坛上的地位却江河日下,他不禁潸然泪下。
1949年,董守义留在了大陆。
1952年,董守义作为总指导参加了赫尔辛基第15届奥运会。
1956年,董守义参加国际奥委会第51届和第52届会议和第7届奥运会。
1958年,由于国际奥委会制造"两个中国",董守义辞去奥委会委员职务。
1947年6月~1958年6月整整10年的国际奥委会委员生涯结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董守义积极为新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和在国际奥委会中恢复我国的合法席位而努力。并历任中国篮球协会主席,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体委运动技术委员会主任、运动司副司长等职,并任第二、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78年6月13日,董守义与世长辞,终年83岁,他一生献身于体育,被称为"中国篮球运动之父"。
篮球是谁发明的?求大神帮助
以下“西”为西班牙语词汇) 1891年12月初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Springfield)市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后为春田学院),由该校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Naismith)博士发明,当年的篮球规则只有13条,奈史密斯博士于1939年去世,终年78岁。 他未曾料到,由他创建的篮球项目竟然在二百多个国家流传市面着,而且至今美国篮球还誉满全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由美军传入欧洲。 为了纪念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篮球的功绩,在春田学院校园内修建了美国篮球名人馆—詹姆斯·奈史密斯纪念馆。 1891年,奈史密斯在 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任教。这所学校体育系主任卢瑟·古利克为贯彻冬季体育课教学大纲委托他设计一项室内集体游戏。他从当地儿童喜欢用球投向桃子筐(当地盛产桃子,各户备有桃筐)的游戏中得到启发,创编了篮球游戏。 起初,奈史密斯将两只桃篮别钉在键身房内看台的栏杆上,桃篮上沿距离地面3.05米,用足球作比赛工具,向篮投掷。投球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每次投球进篮后,要爬梯子将球取出再重新开始比赛。以后逐步将竹篮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挂网。人们称这种游戏为“奈史密斯球”或“筐球”,很长一段时间之后,经过他与同事们反复商量才定名为“篮球”。 奈史密斯30岁时便发明了篮球,但篮球诞生后近半个世纪始终被人们所忽略,直到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才受到应有的尊重。75岁高龄的奈史密斯随美国篮球队抵达柏林,但美国篮球队教练只负责他从美国到柏林的机票费,不承担其在柏林的旅馆费和入场券费用。而美国奥委会对此置之不理,使得这位篮球之父心情十分沉重。 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首任秘书长威廉·琼斯则很尊重和敬佩他,不仅解决了他的旅馆费用,并邀请他为奥运会首场篮球比赛开球。开球前,琼斯向全体参赛运动员介绍了这位篮球发明者,奈史密斯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全部比赛结束后,琼斯又安排奈史斯主持发奖仪式,并授予他一枚奥林匹克特别勋章,以表彰他发明篮球的功绩。当一位德国小姑娘向他敬献月桂冠时,奈史密斯欣喜若狂,激动得把帽子抛向天空。 奈史密斯于1939年逝世。为了永远怀念这位篮球运动先驱,国际篮联在1950年第1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期间举行的第一次中央局会议上,决定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的金杯命名为“奈史密斯杯. 到1893年,形成近似现代的篮板、篮圈和篮网。最初的篮球比赛,对上场人数、场地大小,比赛时间均无严格限制。只需双方参加比赛的人数必须相等。比赛开始,双方队员分别站在两端线外,裁判员鸣哨并将球掷向球场中间,双方跑向场内抢球,开始比赛。持球者可以抱着球跑向篮下投篮,首先达到预定分数者为胜。 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13条比赛规则,主要规定是不准持球跑,不准有粗野动作,不准用拳击球,否则即判犯规连续3次犯规判负1分;比赛时间规定为上、下半时,各15分钟;对场地大小也作了规定。上场比赛人数逐步缩减为每队10人、9人、7人,1893年定为每队上场5人。 1904年在第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第1次进行了篮球表演赛。1908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规则,并有移种文字出版,发行于全世界,这样,篮球运动逐渐传遍美洲、欧洲和亚洲,成为世界性运动项目。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将男子篮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统一了世界篮球竞赛规则,此后,到1948年的10多年间,规则曾多次修改,与现行规则有关的重要变化是:将得分后的中圈跳球,改为失分队在后场端线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进攻队必须在10秒钟内把球推进到前场;球进前场后不得再回后场;进攻队员不得在“限制区”内停留3秒钟;投篮队员被侵犯时,投中罚球1次,投不中罚球2次等。1952年和1956年第15、16两届奥运会的篮球比赛中,出现了两米以上的多人,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曾两次扩大篮球场地的“限制区”(也叫“3分区”);还规定,一个队控制球后,必须在30秒内投篮出手。60年代初有关10秒和球回后场的规定,一度因1960年第17届奥运会后取消了中场线改画边线的中点而中止。1964年第18届奥运会后,又恢复了中场线,这些规定又继续执行。1977年增加了每队满10次犯规后,在防守犯规时罚球两次,防投篮时犯规两罚有1次不中再加罚1次的规定。1981年又将10次犯规后罚球的规定缩减到8次。很明显,人员的变化的技术,战术的发展引起了规则的改变,而规则的改变又促进了人员和技术、战术的进一步发展变化。特别是50年代后期以来,规则的改变对篮球比赛的攻守速度,对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以及意志、作风等各方面都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促进了篮球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女子篮球是1976年第21届奥运会上才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