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赛尔主义

时间:2024-03-31 05:32:57编辑:coo君

历史人物 纳赛尔

埃及总统(1956~1970)。1918年1月15日生于亚历山大巴卡斯区,卒于1970年9月28日。在开罗上小学时参加过多次反英示威。中学毕业后进埃及皇家军事学院,毕业后获少尉军衔。在苏丹埃军服务时结识3位年轻军官,即毛希丁(后任副总统)、阿迈尔(后任陆军元帅)和萨达特(后继纳赛尔任总统),他们建立秘密革命团体自由军官组织。目的是赶走英国人,废黜君主制。1952年7月23日与89名自由军官发动一场不流血的政变,推翻帝制,成立埃及共和国,由以他为首的11名军官组成革命指挥委员会,推举纳吉布为国家元首。1954年春,纳吉布被罢免软禁,纳赛尔出任总理。1956年当选总统。7月宣布苏伊士运河国有化。他在1954年所写的《革命哲学》一书中曾表示希望自己有朝一日成为全体阿拉伯人、非洲人以至伊斯兰教徒的领袖。在职期间,苏联援建的阿斯旺高水坝于1968年开始发电;现代化生活开始进入农村;工业化速度加快;进行了土地改革,限制个人占有土地数量;反对贪污腐化收到部分成效;使妇女享有更多权利;培育埃及新人以替代西方人员。在外交方面他和铁托、尼赫鲁一起提倡不结盟。他拒绝承认以色列。1956、1967年两次爆发阿以战争,埃及失败。
[编辑本段]早年生活
纳赛尔出生在埃及亚历山大市,是为一名邮政官员的后代。他童年时期大多在开罗生活。他曾经参加过一九四八年的一次中东战争;战争结束后的数月,他和他的士兵一起被围困在一个称为「费卢杰矿穴」的地方。双方停火后,纳赛尔被允许回到埃及。
纳赛尔已婚,生有三男二女。
[编辑本段]权力争夺
纳赛尔,作为一名陆军中校,成立了自由军官运动(Free Officers Movement),并担任领导人。运动成员一些军中有平民或中下层背景三十五岁以下的年轻军官,致力于推翻英国支持的法鲁克国王。 1952年7月23日,纳赛尔领导了军事政变,推翻了国王,名义上的给予纳吉布权利,作为有名无实的领袖,以使军队支持由年轻军官组织的政变。可是,纳赛尔作为内政部长,是幕后政争的权力拥有者。
1954年11月,纳赛尔把纳吉布软禁在家中,谴责他支持穆斯林兄弟会(Muslim Brotherhood)并且企图在1954年10月夺取他的性命。同年2月25日,纳赛尔成为了埃及总理。一场为了军队控制权和埃及的短暂的权力之争发生了,并以纳赛尔的胜利而告终。两年后,纳赛尔作为唯一的总统候选人,于1956年6月23日成为埃及的第二任总统。
纳赛尔把埃及的权力集中,推行中央集权制,增加总统的权利,进行企业国有化改革,实行土改,也建造了大型公共项目,比如亚斯文大坝。
纳赛尔处理1954年10月26日夺命事件中突出了他企图操控政治的趋向。当他面对着群众讲话时,纳赛尔当他面对着群众讲话时,八次被一名名叫Mahmoud Abd al-Latif的穆斯林兄弟会成员击中。虽然射手近距离射击,但是所有的子弹都偏离目标。纳赛尔继续发表演讲,说了一段暴躁的话:「让他们杀纳赛尔吧。纳赛尔只不过是众多人群中的一员。我的同乡们,不要动。我没有死,我仍然活着,如果我死了,你们依然是纳赛尔。「(演讲全文取自埃及政府。[1])纳赛尔完美的讲话和他保镖欠缺的反击行动让人们怀疑整个事件是操控的。不管如何,纳赛尔正是利用了国内对于穆斯林团的愤怒而开始了他剿除这个组织的计划。
[编辑本段]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运河危机)
尽管当初与西方政权比较好的关系,纳赛尔逐渐的失去了他们的青睐而转而投向了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 1956年1月16日,纳赛尔誓言要解放巴勒斯坦。 1956年夏,在美英相继宣布退出向亚斯文大坝提供资金援助的协议之后,他宣布了苏伊士运河的国有化,以资助大坝的建设。这引起了在运河中有股权的英国和法国的不满。在以色列的帮助下,英国和法国公开向埃及宣战。英法联军在一周内横扫了西奈半岛及赛义德港,使得埃及军队全面撤退。因美国与苏联的压力,英法他们的要求没有实现的情况下被迫撤退。
虽然以色列在边境停火,但是堤蓝海峡的封锁和联合国紧急部队在以埃边境的部署,以色列被迫从西奈半岛全面撤军,纳塞尔则被认为是为阿拉伯世界取得了胜利,抵抗的它们的「帝国主义敌人」。战争后,纳赛尔成为了中东的一支力量,激励了一代的民族主义者。
[编辑本段]阿拉伯领导人
纳赛尔以他的激进的言论和苏伊士事务的成功,发展了一个覆盖全阿拉伯世界的「纳赛尔主义」,激励了致力于阿拉伯世界团结的政党组织。许多人把纳赛尔看成是阿拉伯世界的领袖,一个阿拉伯政治崭新的、叛逆的时代的代表。纳赛尔的政策便与「泛阿拉伯主义」(Pan Arabism)联系在一起。 「泛阿拉伯主义」推广强一个有力的阿拉伯政府行动,以面对「帝国主义本质」的西方,呼吁阿拉伯国家的资源应该被用来使阿拉伯而不是西方的人民受惠。在他1967年的讲话里,纳赛尔宣布:「我们可以通过阿拉伯行动获得很多东西,这就是我们斗争的重点。我们要发展和建设我们的国家,以面对我们敌人的挑战。」
1958年,叙利亚军方和民众代表要求叙利亚与埃及的合并。纳赛尔对于这一突然要求有点吃惊,不能肯定时机是否成熟。然而,纳赛尔依然同意了,阿拉伯联合共和国诞生了。这被看作是建立泛阿拉伯国家的第一步。叶门也被试图包含在联盟内。但是,阿联并不是成功的;在大马士革,埃及的官僚和官员在现在阿联的北部地区表现得十分专制和独裁。急剧扩大的秘密警察也严厉的镇压反对团体,比如穆斯林团和叙利亚共产党同时,叙利亚的资产阶级也没有被允许进入他们梦寐以求的埃及市场。叙利亚资产阶级和军官团体的不满导致分离主义分子控制大马士革,阿联也于1961年解散。这个名字在埃及一直沿用至1971年。埃及在叶门的干涉使阿联卷入了那里的血腥内战。
[编辑本段]第三次中东战争(阿以六日战争)
多次强调要毁灭以色列的纳赛尔同样领导并策划了1967年的阿以六日战争。他寻求了武力手段从以色列手中重新夺回了西奈半岛,并得到了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以派遣紧急部队,保护其胜利果实。纳赛尔对西奈半岛开始重新武装。 5月23日,他下令对以色列船只封锁蒂朗海峡及以色列位于亚喀巴


阿拉伯民族主义的纳赛尔的阿拉伯民族主义

纳赛尔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上述传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的阿拉伯统一思想、他以和平不流血的手法驱逐法鲁克国王的行为、都被看作是前人思想与主张的体现,特别是萨提·胡斯里,他的主张在纳赛尔那里有着鲜明的体现。萨提·胡斯里特别强调埃及对阿拉伯民族运动的重要性,认为埃及具有领导阿拉伯民族运动的任务,阿拉伯人应该在埃及的领导下开展民族解放运动。萨提·胡斯里的这些理论在纳赛尔的革命实践中得到了体现。1952年,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政变,一举推翻了法鲁克王朝,揭开了埃及历史的新篇章。1956年,纳赛尔总统发动了苏伊士运河国有化运动,震惊了阿拉伯各国乃至整个世界。为了维护殖民利益,英国、法国伙同以色列发动了苏伊士运河战争,结果在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持和积极干预下,纳赛尔领导下的埃及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将英、法殖民势力赶出了埃及,维护了民族独立,纳赛尔本人就此成为埃及和阿拉伯人民的民族英雄。1967年阿拉伯国家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遭遇惨败,纳赛尔积郁成疾。1970年,突然病逝。1952年7月革命以后。纳赛尔撰写了啶革命哲学》一书、阐述了他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体系。纳赛尔把民族主义当作阿拉伯人民进行民族主义革命的思想武器,认为面对西方国家的殖民压迫和封建王朝的反动统治,阿拉伯人民应当提高民族觉悟,进行民族主义革命,即进行一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暴君的“政治革命”,从暴君和驻扎在祖国领土上的外国军队手中,夺回自己管理自己的权利。在民族主义革命以后,应当开展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用阿拉伯民族主义摧毁阿拉伯地区的所有外国势力,帮助每一个阿拉伯国家进行解放运动,争取国家的独立。最后,纳赛尔把阿拉伯民族主义比喻成阿拉伯人之间团结和友爱的纽带,是一场事关国家政治与经济的社会运动,也是一场争取阿拉伯团结、自有、完整和尊严的斗争。他还认为阿拉伯人之所以遭受着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和欺凌,是因为他们如同一盘散沙,处于分裂与孤立的状态,他们一旦团结起来,就能强大起来,就能抵抗任何来自外部的侵略。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最高阶段和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阿拉伯统一。纳赛尔的民族主义目标是埃及的独立和强大。1952年埃及革命取得成功后,纳赛尔以革命指导委员会的名义颁布了6条革命原则:消灭帝国主义;消灭封建主义;消灭外国垄断资本对政府的控制;建立一支强大的国家军队;建立社会公正;建立健全的民主生活。这6条原则概括起来,就是要使埃及摆脱被奴役受压迫贫穷落后的境地,建立一个自由公正的新埃及。后来随着埃及革命的胜利和独立,民族国家的建立,纳赛尔民族主义的重心转移到了整个阿拉伯世界,纳赛尔想要在阿拉伯国家中谋取埃及应有的地位,发挥埃及在阿拉伯、非洲和伊斯兰世界中的领导作用。纳赛尔在他的《革命哲学》一书中,围绕着"埃及是阿拉伯世界的中心'这一命题展开了论述,他把阿拉伯、非洲大陆和伊斯兰世界比喻为三个“同心圆”,而埃及正处在这三个同心圆的中心。纳赛尔强调,埃及必须同“三圆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要竭尽全力,也要有所作为,历史机遇就是要埃及在这三个圆圈里担任“光荣的英雄角色”,。从埃及在阿拉伯世界所担负的使命与责任看,纳赛尔的民族主义显带有泛阿拉伯主义色彩,因为他主张的阿拉伯民族统一超越了宗教和国界。纳赛尔特别强调阿拉伯各国在历史、宗教甚至是地理因素方面的一体性,认为共同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板块,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阿拉伯国家轮廓。他从1953年起,一直把阿拉伯世界的团结和统一列为最重要的“国际任务”,坚持强调阿拉伯民族主义重要性。他的一个信念、就是要把阿拉伯民族联合成为一个坚强的整体,然后发挥它在世界上的积极影响。纳赛尔为了阿拉伯民族的团结,拓展了阿拉伯团结的基础,他认为如果仅仅依靠伊斯兰,那就实现不了阿拉伯民族的团结,实现阿拉伯民族的团结,不仅需要考虑宗教因素、也要考虑地理和历史因素。纳赛尔的这种思想最终成为他致力于一“实现阿拉伯统一”的各种政治活动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在一些阿拉伯国家里引发了一场场血雨腥风的暴力革命,最突出的案例当数1958年发生在伊拉克的那场血腥政变。

历史人物尼赫鲁、纳赛尔和卡斯特罗的事迹(简答)。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印地语:Javāharlāl Nehrū,1889年11月14日-1964年5月27日)是印度独立后第一任总理,也是印度在位时间最长的总理,1952年印度第一次大选获胜,连任总理。他是印度独立运动的参与人,主张印度要从大英帝国独立,同时更为人所知的是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他活跃于二战后的国际政治舞台上,经常被人称呼为博学尼赫鲁,尤其在印度,他更被称呼为伟大的学者。尼赫鲁的总理职位由拉尔·巴哈杜尔·夏斯特里(1904-1966)继任。
同义词 纳赛尔一般指迦玛尔·阿卜杜尔·纳赛尔 迦玛尔·阿卜杜尔·纳赛尔(阿拉伯语:جمال عبد الناصر‎,1918年1月15日–1970年9月28日)是埃及的第二任总统,前任为纳吉布,他被认为是历史上最重要的埃及领导人之一。纳赛尔为穆斯林[1] 。1918年生于艾斯尤特省一职员家庭[1] 。学生时代任中学生联合会主席,组织和领导学生反英示威,数次入狱,在狱中曾参加青年埃及党[1] 。1938年毕业于开罗皇家军事学院[1] 。1942年任皇家军事学院教官[1] 。后在开罗军事参谋学院进修,1948年参加巴勒斯坦战争,获“法卢加之虎”称号[1] 。1945年筹建自由军官组织,1950年任该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1] 。1952年7月23日,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推翻法鲁克王朝,成立革命指导委员会[2] 。1953年6月埃及共和国成立,任副总理兼内政部长[1] 。1954年4月任总理[1] 。同年11月接替纳吉布出任总统及革命指导委员会主席职务[1] 。1956年6月埃及颁布宪法,当选总统并兼任总理[1] 。同年7月26日宣布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10月抗击英国、法国和以色列发动的侵埃战争[1] 。1961年9月,任埃及总统兼总统委员会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1] 。1962年10月兼武装部队最高司令[1] 。1967年反击以色列发动的“六五”战争[1] 。战后兼总理[1] 。1970年9月28日逝世[1] 。纳赛尔是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之一[1] 。著作有《革命哲学》和《埃及的解放》等[1]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及六十年代,他曾是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倡导者。
同义词 纳赛尔一般指迦玛尔·阿卜杜尔·纳赛尔 迦玛尔·阿卜杜尔·纳赛尔(阿拉伯语:جمال عبد الناصر‎,1918年1月15日–1970年9月28日)是埃及的第二任总统,前任为纳吉布,他被认为是历史上最重要的埃及领导人之一。纳赛尔为穆斯林[1] 。1918年生于艾斯尤特省一职员家庭[1] 。学生时代任中学生联合会主席,组织和领导学生反英示威,数次入狱,在狱中曾参加青年埃及党[1] 。1938年毕业于开罗皇家军事学院[1] 。1942年任皇家军事学院教官[1] 。后在开罗军事参谋学院进修,1948年参加巴勒斯坦战争,获“法卢加之虎”称号[1] 。1945年筹建自由军官组织,1950年任该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1] 。1952年7月23日,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推翻法鲁克王朝,成立革命指导委员会[2] 。1953年6月埃及共和国成立,任副总理兼内政部长[1] 。1954年4月任总理[1] 。同年11月接替纳吉布出任总统及革命指导委员会主席职务[1] 。1956年6月埃及颁布宪法,当选总统并兼任总理[1] 。同年7月26日宣布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10月抗击英国、法国和以色列发动的侵埃战争[1] 。1961年9月,任埃及总统兼总统委员会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1] 。1962年10月兼武装部队最高司令[1] 。1967年反击以色列发动的“六五”战争[1] 。战后兼总理[1] 。1970年9月28日逝世[1] 。纳赛尔是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之一[1] 。著作有《革命哲学》和《埃及的解放》等[1]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及六十年代,他曾是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倡导者。


赫鲁晓夫为煽动群众推翻纳赛尔政权做了什么?

1959年1月27日,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一大的讲台上,公开攻击纳赛尔,于涉埃及内政。他诬蔑埃及领导人是“在外国帝国主义教唆之下”的“反动势力”。后来,他又多次发表演说或采取直接写信的方式,对纳赛尔及其政策进行攻击谩骂。他攻击埃及坚持阿拉伯统一团结的立场,是“犯了很大错误”;他捏造事实,硬要埃及人民把1956年反击英法以联合侵略的胜利,记在他们的功劳簿上,硬说这是他们“最后通碟”的结果,是他们“保卫”了埃及的独立;他以埃及国内“正进行着反对苏联”’的运动为借口,进行经济威胁,声称这为履行建造高坝协定的义务“带来了困难”;他以苏联距离埃及近为根据,实行军事恫吓,说什么“我们对离我们国境不远的地区发生的局势并不是摸不关心的。”赫鲁晓夫还对纳赛尔进行了人身攻击。他骂纳赛尔是个“头脑发热的青年”,“挑起了超过他的能力许可的重担”,是“用帝国主义者的语言来武装自己”,“可能成为美国的鞍下之马”,说“人民不喜欢现存的状况”等等。这岂止是干涉内政?简直就是公开煽动群众起来推翻纳赛尔政权。

泛阿拉伯主义的纳赛尔的阿拉伯民族主义

纳赛尔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上述传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的阿拉伯统一思想、他以和平不流血的手法驱逐法鲁克国王的行为、都被看作是前人思想与主张的体现,特别是萨提·胡斯里,他的主张在纳赛尔那里有着鲜明的体现。萨提·胡斯里特别强调埃及对阿拉伯民族运动的重要性,认为埃及具有领导阿拉伯民族运动的任务,阿拉伯人应该在埃及的领导下开展民族解放运动。萨提·胡斯里的这些理论在纳赛尔的革命实践中得到了体现。1952年,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政变,一举推翻了法鲁克王朝,揭开了埃及历史的新篇章。1956年,纳赛尔总统发动了苏伊士运河国有化运动,震惊了阿拉伯各国乃至整个世界。为了维护殖民利益,英国、法国伙同以色列发动了苏伊士运河战争,结果在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持和积极干预下,纳赛尔领导下的埃及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将英、法殖民势力赶出了埃及,维护了民族独立,纳赛尔本人就此成为埃及和阿拉伯人民的民族英雄。1967年阿拉伯国家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遭遇惨败,纳赛尔积郁成疾。1970年,突然病逝。1952年7月革命以后。纳赛尔撰写了《革命哲学》一书、阐述了他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体系。纳赛尔把民族主义当作阿拉伯人民进行民族主义革命的思想武器,认为面对西方国家的殖民压迫和封建王朝的反动统治,阿拉伯人民应当提高民族觉悟,进行民族主义革命,即进行一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暴君的“政治革命”,从暴君和驻扎在祖国领土上的外国军队手中,夺回自己管理自己的权利。在民族主义革命以后,应当开展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用阿拉伯民族主义摧毁阿拉伯地区的所有外国势力,帮助每一个阿拉伯国家进行解放运动,争取国家的独立。最后,纳赛尔把阿拉伯民族主义比喻成阿拉伯人之间团结和友爱的纽带,是一场事关国家政治与经济的社会运动,也是一场争取阿拉伯团结、自有、完整和尊严的斗争。他还认为阿拉伯人之所以遭受着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和欺凌,是因为他们如同一盘散沙,处于分裂与孤立的状态,他们一旦团结起来,就能强大起来,就能抵抗任何来自外部的侵略。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最高阶段和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阿拉伯统一。纳赛尔的民族主义目标是埃及的独立和强大。1952年埃及革命取得成功后,纳赛尔以革命指导委员会的名义颁布了6条革命原则:消灭帝国主义;消灭封建主义;消灭外国垄断资本对政府的控制;建立一支强大的国家军队;建立社会公正;建立健全的民主生活。这6条原则概括起来,就是要使埃及摆脱被奴役受压迫贫穷落后的境地,建立一个自由公正的新埃及。后来随着埃及革命的胜利和独立,民族国家的建立,纳赛尔民族主义的重心转移到了整个阿拉伯世界,纳赛尔想要在阿拉伯国家中谋取埃及应有的地位,发挥埃及在阿拉伯、非洲和伊斯兰世界中的领导作用。纳赛尔在他的《革命哲学》一书中,围绕着埃及是阿拉伯世界的中心'这一命题展开了论述,他把阿拉伯、非洲大陆和伊斯兰世界比喻为三个“同心圆”,而埃及正处在这三个同心圆的中心。纳赛尔强调,埃及必须同“三圆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要竭尽全力,也要有所作为,历史机遇就是要埃及在这三个圆圈里担任“光荣的英雄角色”,。从埃及在阿拉伯世界所担负的使命与责任看,纳赛尔的民族主义显带有泛阿拉伯主义色彩,因为他主张的阿拉伯民族统一超越了宗教和国界。纳赛尔特别强调阿拉伯各国在历史、宗教甚至是地理因素方面的一体性,认为共同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板块,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阿拉伯国家轮廓。他从1953年起,一直把阿拉伯世界的团结和统一列为最重要的“国际任务”,坚持强调阿拉伯民族主义重要性。他的一个信念、就是要把阿拉伯民族联合成为一个坚强的整体,然后发挥它在世界上的积极影响。纳赛尔为了阿拉伯民族的团结,拓展了阿拉伯团结的基础,他认为如果仅仅依靠伊斯兰,那就实现不了阿拉伯民族的团结,实现阿拉伯民族的团结,不仅需要考虑宗教因素、也要考虑地理和历史因素。纳赛尔的这种思想最终成为他致力于一“实现阿拉伯统一”的各种政治活动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在一些阿拉伯国家里引发了一场场血雨腥风的暴力革命,最突出的案例当数1958年发生在伊拉克的那场血腥政变。

站在阿拉伯国家的立场,如何阐述对“阿拉伯之春”的看法

个人认为阿拉伯之春即便对于阿拉伯人民也是有害无益的。首先,阿拉伯之春本来是为了让中东国家变成民主、自由的国家,为了民主和自由才发起的革命~~但是几乎所有的接受阿拉伯之春的国家,都被伊斯兰原教旨给束缚住了,那些组织钻了空子,甚至让该地区变得比以前更不自由。比如利比亚有次开会,负责人居然把一个女记者给赶了出去,原因在于对方没有带头巾~呵呵,自由何在?


伊斯兰的发展趋势

纵观当今世界三大宗教,甚为活跃的伊斯兰教分外惹人注目,同佛教、基督教相比,形成鲜明对照,构成巨大反差。同相对平稳的60年代、70年代相比,自80年代以来,伊斯兰教步入新的活跃时期,以八大趋势尤为突出:
  1.政教关系格局变化显著 除了那些穆斯林在国内人口中占少数、不掌握政权的国家外,在那些穆斯林人口较多、历史上伊斯兰教影响较深的许多“伊斯兰国家”中,宗教意识形态与国家主流政治话语、宗教政党、组织与国家政权之间,普遍出现了巨大的张力,协调政教关系成为有关国家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为此这些国家政府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代价。
  二战以后,伊斯兰国家的政体主要有四种形态。一是实行君主制的国家,如沙特阿拉伯王国和摩洛哥王国。二是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如约旦王国和革命前的伊朗和阿富汗。三是实行议会共和制的国家,如埃及、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等国。四是由军政权统治的国家,如齐亚·哈克时期的巴基斯坦和当今巴希尔军政权统治下的苏丹。不论实行何种政体,对伊斯兰国家来说,政教关系历来都是敏感的问题,对之必须慎之又慎。二战后至60年代,由于在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进程中初兴的民族主义影响日强,成为主流的意识形态和政治话语,宗教服从政治、教权服从政权,以及事实上而非法理道义上的“准政教分离”成为伊斯兰国家政教关系的主导模式。如今由于伊斯兰复兴浪潮的冲击,则出现了逆反态势。宗教的政治内涵不断扩大,宗教对国内、国际政治的影响明显加强,宗教界强烈要求抬高宗教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因而导致政教关系紧张。
  2.宗教政治反对派勃然兴起 二战以后,伴随着殖民体系在全球范围的崩溃,在反帝斗争中不断壮大的各国伊斯兰教组织出现了政党化的趋势,它们与各国的民族主义政党争权夺利,早期的合作关系宣告破裂。但在70年代以前,各国的宗教政党和组织在权力斗争中普遍处于劣势,无一掌握国家政权。70年代末伊朗“伊斯兰革命”的胜利,改变了这一关系格局,它使一位德高望重的宗教领袖首次夺取政权,并以伊斯兰教的名义治理一个波斯湾地区的强国。其后阿富汗和苏丹的宗教政治反对派相继取得优势,从而使原教旨主义意识形态成为指导思想和国家行为。
  以伊朗政局变动为契机,自80年代以来,伊斯兰政治反对派在世界各地勃然兴起,成为伊斯兰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普遍现象。目前伊斯兰政治反对派中的主流派,如埃及的穆斯林兄弟会、阿尔及利亚的伊斯兰拯救阵线、突尼斯的复兴党、约旦的穆斯林兄弟会、叙利亚的伊斯兰阵线、巴基斯坦的伊斯兰教促进会等,他们都主张在现行政治体制下开展合法斗争,企望以渐进的方式实现国家与社会的伊斯兰化,改变国家过于世俗化和西化的发展倾向。而规模较小、数目众多、处于非法或半公开状态的非主流派,则因对政治现实绝望而拒绝与执政党政府交往,并经常诉诸暴力恐怖手段,因而已不再属于一般意义的政治反对派组织了。
  3.宗教政治化、政治宗教化的倾向愈益明显 这一走势以中东地区的伊斯兰国家更为显著。过去中东社会的意识形态以非宗教性的凯末尔主义、纳赛尔主义、复兴社会党民族主义等现代社会思想为主潮。如今这些思潮仍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影响,但在原教旨主义潮流的攻击下已退居守势。随着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崛起,宗教教义政治化、国家政权宗教化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在宗教政治学说上,逊尼派原教旨主义提出了真主主权论、先知权威论、代行主权论、政治协商论,统称为“四论”,成为伊斯兰政治反对派的指导原则。而什叶派原教旨主义则以霍梅尼思想为楷模,其创建伊斯兰政府、实现教法学家主政的思想主张,与逊尼派有不同的侧重,亦有广泛的影响。
  宗教政治化、政治宗教化的主张,在国内是伊斯兰政治反对派推翻和替代各国世俗政权的思想武器,在其影响和推动下,各国政权在压制宗教政治反对派的同时,也都在政治合法性上大作文章,强调国家政权的伊斯兰特征和色彩。在国际上,以此相标榜的原教旨主义力量显示出强烈的反对霸权主义、抵制强权政治、排拒西方价值观、文化观的倾向,不可一概否定。
  4.以宗教名义反思现现代化的得失  伊斯兰教作为一种传统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器物文化,往往对奉教民族的知与行产生深广的影响,成为其价值取向的重要源泉。而当奉教的穆斯林民族一旦陷入某种困境,便会诉求他们所熟悉的传统宗教文化,希冀从复归传统中寻求现实问题的答案。这种正本清源、返朴归真的现象在伊斯兰教历史上屡见不鲜。80年代以来,在伊斯兰复兴浪潮的冲击下,伊斯兰世界出现了一个重新审视现代化成败得失的宗教社会思潮,成为伊斯兰复兴运动的重要内容。审视的动因是大部分伊斯兰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遭到挫折,现代化非但未能带来国富民强,反而引起社会分配上的两极分化。审视本身大都以宗教传统、宗教道德为根据,揭露、批判社会世俗化、西化的弊端,与此同时呼唤国家与社会的伊斯兰化。在此过程中,一个突出的思想倾向是否定、排拒源自西方的现代化模式,张扬伊斯兰的发展观,认为现代化不等于西化、世俗化,伊斯兰教不反对现代化,但现代化必须以伊斯兰文化为基础,必须体现伊斯兰特色。目前原教旨主义尚未找到一条富于操作性的、独立自主、行之有效的伊斯兰发展道路,但它所提出的多元发展模式问题应予高度重视。
  5.极端组织的暴力恐怖活动愈演愈烈
  伊斯兰的宗旨是和平,伊斯兰教常被理解为热爱和平的宗教。但在伊斯兰教思想中也有许多以正义的暴力反对不义行为的内容,“圣战”思想就是这方面的显例。这类价值中立的内容可以为不同的社会力量所利用。80年代以来,随着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崛起,世界政治格局中出现了某些与伊斯兰教相关的热点地区、热点问题,引起伊斯兰教的回应。90年代以来,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冷战结束,两极机制不复存在,宗教与民族主义成为争夺和维护权益的工具和外衣,出现了一系列重大的国际事件。由于强权政治愈益成为国际关系中的流行话语,而弱小的国家和民族在西方的强权政治面前无能为力,于是某些极端的伊斯兰组织便策划制造了针对西方大国的一系列暴力恐怖事件。90年代以来,纽约、巴黎、罗马、波恩、日内瓦、布鲁塞尔等西方大城市相继发生了极端组织策划的爆炸事件,令西方防不胜防。这类暴力恐怖活动只是极少数人所为,但却是前所未有的现象,它从一个层面反映了当今伊斯兰世界的焦灼、烦燥和不安。
  6.宗教思想呈现分层化的趋向 这一判断因缺乏具体的统计资料,带有估计性质。一般而论,逊尼派的教职人员除在特殊情况下外(如在苏军占领下的阿富汗),多半安于现状,很少参与原教旨主义派别组织,而什叶派教职人员则有许多人积极参与宗教政治反对派活动,甚至成为其中的骨干分子。从年龄结构上看,各国积极参与宗教政治反对派活动的,以青年穆斯林居多,而从事暴力恐怖活动的更是清一色的青年。从职业结构上看,原教旨主义派别的骨干分子和领导阶层,大多来自受过现代高等教育的非宗教专业背景的知识阶层,包括大学教授、博士、作家、新闻记者、律师、法官、医生、理工科大学毕业生等。他们中的许多人有稳定的工作、一定的收入和良好的社会地位,只是作为社会良心的代言人而卷入宗教政治反对派活动。作为一新一代穆斯林知识精英,他们在知识结构、人生哲学、价值取向、处事方式等方面都明显不同于传统的乌里玛阶层。宗教思想分层化是现代化、世俗化、城市化的产物,成为当今伊斯兰教显著特色之一。
  7.常规伊斯兰与政治伊斯兰互相对立
  就世界伊斯兰教而论,目前其内部互以区别的标识虽有教派、学派、教法学派、教团组织以及国家归属上的差异,但最重要的标识是常规伊斯兰与政治伊斯兰的分别。所谓常规伊斯兰是指世界各地一般的穆斯林社团,他们占穆斯林人口的大多数,可称为主流派。所谓政治的伊斯兰,亦称“大众伊斯兰”、“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伊斯兰主义”、“伊斯兰复兴主义”、“新规范伊斯兰”、“新传统主义”,这些不同的称谓所指称的一个基本事实是,具有明确的政治思想倾向并积极参与宗教政治反对派活动的穆斯林群体。他们占世界穆斯林人口的少数,但数量也相当可观,且有愈益增长的趋势。常规伊斯兰与政治伊斯兰的互相对立,反映了当今伊斯兰世界两股不同的思想潮流,超越了传统上伊斯兰教社团内部的派系差别,成为十分突出的宗教社会现象。
  8.原教旨主义与西方的对立明显加剧
  80年代初伊斯兰复兴运动蓬勃兴起之际,立即引起西方政界、新闻界和学术界的密切关注。当时由于苏联这一超级大国的存在,西方未以主要精力来对付原教旨主义。西方曾企图把原教旨主义这股“祸水”引向前苏联的中亚地区,美国兰德公司在一份调研报告中提出,一旦原教旨主义与中亚穆斯林民族分离主义相结合,很可能导致苏联解体,从而使西方“不战而胜”。90 年代以后,随着世界格局的巨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重新调整了世界战略构想。西方的一个新认识是把原教旨主义视为继“红色威胁”消失后对西方安全全球性的“绿色威胁”。北约秘书长直言不讳地把原教旨主义称为“新共产主义”,美国从里根政府、布什政府到克林顿政府都把原教旨主义视为潜在敌手,提高到战略高度予以防范、遏制和打击,这在调整后的北约战略和不久前公布的美国对中东的防卫战略构想中十分明显。由于原教旨主义在政治上排拒西方的霸权主义,在发展观上拒斥西方的现代化、世俗化道路,在价值观上强调伊斯兰文化的主体地位,它与西方的对立虽然是因为权利和利益的冲突所引起,也确有不同文明方式间的冲突的因素。总之,观察当今世界伊斯兰教的趋势,既要有宏观的历史意识,又要有微观的现实意识;既要有政治意识,又不能简单地把宗教现象等同于历史现象;既要认清主流,又不能忽视支流。惟其如此,也许我们才能够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理出头绪,获得更近于实际的知识。


叙利亚各方势力到底是什么关系

叙利亚内部,主要是政府军与反政府军之间的斗争,但其中还夹杂着IS武装。三者形成了一个叙利亚版的“三'国 '演义”。政府军是以其合法总统巴沙尔·阿萨德为代表的穆斯林什叶派中的阿拉维分支势力。反政府武装是由多个派别武装组成的联盟构成,基本代表着穆斯林逊尼派的势力。二者之间的矛盾几乎不可调和。所谓的“伊斯兰国”(I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极端恐怖组织,堂主觉得它就是美国反恐、插手中东地区事务的产物。正是由于叙利亚政府与反政府武装之间的斗争,才给了它乘虚而入的发展机会。而叙利亚政府与反政府武装,表面上看谁都不想与IS发生联系,但事实上又都希望能借这个组织的力量消耗、牵制对方的实力。叙利亚的外部势力也是围绕其内部三股势力展开的。由于历史、宗教等原因,很多国家,尤其是美、俄之间在该地区一直进行着利益争夺。而目前基本处于以下状态:其一,俄罗斯、伊朗、黎巴嫩真主党等支持巴沙尔·阿萨德的政府武装,道义上占据着恢复这个合法政府的制高点;其二,美国、部分欧盟(英、德、法等)以及沙特、约旦等国家支持反政府武装,他们的目标是把巴沙尔·阿萨德赶下台;理由仍是置之四海都可用的老一套--说他违反了人权,制造了人类灾难。而究竟谁才是制造了这个灾难的根本呢?其三,鉴于叙利亚政府军、反政府军双方为内战,它国不便直接插手,只能暗中支持自己的势力。但因为有了IS,所以给美、俄以动武的“正当借口”,毕竟,IS为恐怖组织是世界各国的共识,而对它“得而诛之”道义上能说得过去。于是才有了美、俄分别加入武力打击的行列。虽然打击的对象都说是针对IS的,但怎样在此过程中为自己所支持的一方提供支援、帮助,这里就有艺术成分了。前些日子,双方说好先促使双方停战,然后再共同商议协同打击IS,只是还没来得及商议,就发生了美军的“误炸”事件。

谁有最新的关于光的研究成果 给我看看哈

你的意思是双缝中,进入A缝的粒子可以感知B缝的粒子存在?这不是感知的问题,而是两边的光波共同作用结果,或者是两边无数光子在屏幕上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实你不应该把单个的光子理解为直线运动,光子也是有波动性的.光的波函数是来表示光子的概率的.
你已经知道可以用光的波动来解释,我下面用把光看成光子来解释你的问题。

如果你把光看成一个个的光子的话,则屏幕上的干涉条纹"是A缝的光子与B缝的光子打在屏幕上几率的展示(光子出现在某处的轨迹用波函数来表示)如果进入A缝B缝两边的所有的光子打在屏幕C处的几率都很大,则为亮纹,如果两边的光子打在屏幕D处的几率都很小,则为暗纹".


上一篇:fall guy

下一篇:女王之刃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