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战》这个电影讲的什么意思,尤其是那些植物是怎么回事?到最后外星人怎么死了?
外星人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将那些机器人埋在人类的城市下面,之后经过那次诡异的天气后,由那些闪电激活了这些机器人,接着就是世界大战了,不过局势是一边倒的,人类几乎没有还手之力,不仅是外星人有着防护罩,还有因为不知名原因使得大多数的电器都无法使用了。首先在电影中出现的那些红色的植物,我感觉是外星人带过来的植物变种,主要是为了破坏整个人类的生态环境。而最后外星人的死亡,据剧情介绍应该是因为外星人没有对地球上的微生物具有抵抗力,最后都病死了,就和一些末世电影里的病毒一样。影片《世界大战》由美国著名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执导,达科塔·范宁、汤姆·克鲁斯、蒂姆·罗宾斯和摩根·弗里曼等联袂出演。影片2005年6月29日北美上映。电影中汤姆·克鲁斯和小童星达科塔·范宁饰演一对父女,讲述汤姆·克鲁斯饰演的雷·弗瑞是个游手好闲的父亲,而当外星人侵入地球后,雷·弗瑞担当起父亲的义务,帮助女儿瑞秋·弗瑞在绝境中求生。扩展资料幕后花絮1.服装设计师乔安娜·约翰斯顿(Joanna Johnston)为克鲁斯制做了60件皮夹克,以体现出夹克在逃亡过程中受到的不同程度的磨损。2.在拍摄山坡上军队同外星人交战的场景时,维基尼亚州的国民警卫队参加了拍摄。3.波音747客机残骸的场景是在环球公司的外景场地拍摄的,剧组确实买了架废弃的747,将其解体,布置好现场之后还要在周围搭建建筑物的布景。4.剧组确实在河中毁掉了一艘长168英尺、重达数千吨的轮船。5.根据制片公司内部透露,本片有可能会成为一个三部曲科幻系列的第一部,一旦本片赢利,其他两部的拍摄将立即开始。6.本片的拍摄时间只有72天,为了能够及时完成500个CGI特效制作,斯皮尔伯格在拍摄前期就将所有大场面镜头完成,以便让特效师为这些镜头制作特效。7.在本片预告片中,使用了一段解说影片背景的话外音,这段解说词来源于原著小说,唯一的变化就是把19世纪改成了21世纪。8.影片在新泽西拍摄时,当地居民排队请汤姆·克鲁斯签名,克鲁斯的要求是人们不能推挤,一违反了这一规定他将立刻停止,结果在一名女士在队伍中推挤时,克鲁斯立刻起身离开。9.当影片在一条小河上拍摄时,剧组使用了两个人体模特代替真人放入水中拍摄,结果这几个模特在拍摄后未能找回,当地警方特此发出通告。10.汤姆·克鲁斯将自己的一部巨型咖啡机搬到了片场,以便为剧组的工作人员免费提供热咖啡。11.米兰达·奥图曾因怀孕而拒绝出演本片,但斯皮尔伯格执意邀请她来出演,并相应的改动了剧本。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世界大战
世界大战电影最后怎么杀了那几个外星人
外星人出了太空仓,没有免疫力,被地球空气里的细菌,病毒给药死了的。剧情介绍:几道闪电屡次击中街道,似乎有什么怪事即将发生。费瑞尔觉察到闪电有点不同寻常,但他不知道,一场毁天灭地的灾难即将来临。突然一辆坠入地下的外星战车从马路中一跃而起,小镇顿时乱作一团。危难关头,平日缺少责任感的雷,突然显现出一个父亲的本能,他不顾自己的安危,带着孩子拼命逃难,在逃亡的路上,雷竭尽全力保护自己的一对儿女。在整个世界陷入外星怪物军队大举袭击地球的恐慌时,他们躲到了山坡上的一家农舍,一位神秘人把他们带到老房子的地下室里,但出人意料的是,原来外星人并不是他们所面临的惟一威胁 [2] 。外星人比地球人更为发达,状似章鱼,体大如熊象。他们的武器能发射出热线和黑烟,热线过处留下死亡与毁灭,黑烟起处城市顿成废墟。由于他们的武器拥有防护措施,地球上的枪炮炸药对他们都无济于事,一支美国装甲部队虽然与他们英勇奋战,结果还是被消灭。外星人以分裂的方式繁衍后代。他们不饮不食也不会消化,靠把捕获的地球人的血液直接注入血管而生存。正当他们所向披靡,即将把整个世界夷为平地的时候,他们却不战而败。原来他们对地球上的病菌没有免疫能力,因而一批一批地死去。扩展资料主要角色:1、雷·费瑞尔:一个码头工人,年纪轻轻、喜欢飚车、有些傲慢、还是位游手好闲的糟糕父亲,他的工作就是在码头操纵起重机为轮船装卸集装箱。在外星人袭击时,缺少责任感的雷,突然显现出一个父亲的本能,他不顾自己的安危,带着孩子拼命逃难。2、瑞秋:雷的女儿,也是雷的贴心棉袄,与雷沟通最多的家庭成员。3、玛丽:雷的妻子,为了他生了一儿一女,实在受不了雷无所事事,不负责任的生活态度,终于和他分道扬镳。4、罗比:雷的儿子,正处于叛逆期,对父亲雷十分反感,甚至不顾雷的反对,毅然临时参军对抗外星人。
有人看过汤姆克鲁斯演的《世界大战》吗?有点东西没看懂!
他们没有经过一个完整的进化体系 所以
很多的抗体他们根本没有
而他们维持生理机能的是靠人类的血液中的养料
可是
避免不了的含有很多的病毒
既然这样
他们没有一个完整体系的进化 更没有一个完整体系的抗体
所以
他们根本就抵挡不住病毒 原著好象是感冒病毒 一个非常常见、非常容易被
人类免疫的病毒所打败
所以片尾有寓意的说明 进化是多么重要
我是这么理解的
如果不对的地方 大家可以提出来
世界大战 和 侏罗纪公园1或者2的影评
《侏罗纪公园》:艺术与娱乐完美结合的典范
文:十一月的雨
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的《火车进站》在法国的公映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1902年,同样来自法国的一位电影大师梅里爱推出了第一部科幻电影《月球之旅》。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科幻电影的诞生与电影史的肇始几乎是同一时间。人们的非凡想象力,从一开始就赋予了科幻电影以绵延不断的长久生命力,一路走来经过了100多年。这一百多年里,许多科幻精品横空出世重写电影历史,推动着这个独特的片种不断的创新发展,并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想象空间。如果电影是梦的话,科幻电影可以说是最瑰丽的一个。
电影是影像的艺术,所以绝佳的创意必须有足够强硬的技术支持才能展现给观众,流芳百世。这也是绝大多数经典的科幻电影作品都产在科技一直走在世界前端的美国的原因。由于技术所限,早期的科幻电影多显得粗糙,特技效果让人不敢恭维,没有多少留给人们铭记的经典。而这种情况在1968年的一部横空出世的作品打破,可以说,这部作品代表着科幻本义,这就是斯坦利•库布里克的《2001漫游太空》。这部伟大的作品不仅有着深刻的含义,其逼真的特技效果即使放到今天来看仍让人叹为观止。而它也是直接促成乔治•卢卡斯拍摄后来享誉全球的《星球大战》系列的重要原因。而它科幻电影NO.1的地位也直到1982年雷德利•斯科特的《银翼杀手》的出现才被打破。迄今为止,不论任何的科幻电影评选中,这两部作品也一直牢牢的占领着前三甲的两个席位,其艺术魅力可见一斑。
可由于其超前的意识和深邃的思想,它们无一例外的在刚刚上映时受到或者是票房或者是票房的冷遇,尤其是《银翼杀手》,当年票房惨败评论戚戚,可随着时间的检验,自身的价值逐渐显现,已经成了后来者居上的典范。
不同于以上一类经典科幻电影的风格,有一类导演的科幻作品,从来都是艺术和娱乐兼具,如此兼容并包的定位使得他们的作品在席卷全球票房的同时,在评论界也获得了良好的口碑。这类导演的代表中最出名的有两个,一位是用《异形2》《深渊》《终结者》等一系列科幻作品开创科幻电影新概念的詹姆斯•卡梅隆,另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史蒂芬•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
斯皮尔伯格是好莱坞电影的标志性人物,他的电影也牵动着整整一代人回忆。犹太裔的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充分展现了本民族特有的华丽到奢侈的想象力,并在其中注入了自己始终保持着的一颗童心。纵观他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科幻作品占了其中的很大一部分,从最初的《第三类接触》的神秘莫测,到《E•T外星人》的童心未泯,《人工智能》的温情和残忍,《少数派报告》的质疑反思,再到去年上映的《世界大战》中的末世情结。每一部作品无一不是在讲述观点的同时又用他丰富到令人咋舌的科幻元素的牢牢吸引着观众的眼光。而在这其中最颠峰的科幻作品便是1993年让全世界为之惊叹的《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
我们没有生在美国,我们同样没有生在70年代,因此在没有足够的文化铺垫的前提下,我们这一代并没有感受到多少《星战》系列的巨大的魅力,更不用说是对这种由电影而产生的文化的狂热拥蹙了。可是,我们会记得上个世纪90年代,有这么一部科幻作品,让全世界的影迷如潮水般涌进电影院为之疯狂,而这种情形直到1997年的《泰坦尼克》出现后才重现了一次。这部作品就是《侏罗纪公园》,那个还原了恐龙的奇异世界。
《侏罗纪公园》至今仍然以9亿多的票房成绩排在全球票房排行榜的第六位,排在前十位影片几乎被近几年的《魔戒》和《哈利•波特》系列霸占着。而在它们十年前就已经出现的《侏罗纪公园》是前十名中唯一一部上个世纪的影片。也许票房并不能成为衡量一部电影的全部标准,可这一系列数字已经完全可以验证它独到的艺术魅力,正如影片中不可一世的霸王龙一样,《侏罗纪公园》完全称得上是艺术与娱乐结合最佳的科幻电影霸主!
影片改编自著名科幻小说家迈克尔•克莱顿(Michael Crichton)的同名小说作品。讲述了约翰•哈蒙德博士在进行恐龙研究过程中发现一只吸了恐龙血,被困在树脂化石中的蚊子。他从蚊子体内的恐龙血中提取出DNA,复制出真正的恐龙,并建成一个恐龙“侏罗纪公园”。没想到的是,公园发生意外事故后又遭人破坏,恐龙出逃造成了灾难性局面。
这是一个典型的“软科幻”故事(科幻作品分为“硬科幻”和“软科幻”两种,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以自然科学为科幻构思的作品,作家力图把每一种科学发明写得符合自然科学能够加以解释清楚的程度,如果出现不合情理的解释,也是由于受科学发展水平的局限。软科幻一般不会刻意去对作品中提到的科学发明的科学根据进行过多的解释,甚至也不顾这种超前的科学构想是否有可能实现,因为对于作家来说,他所关注的是这一科学发明出现后,或者是在这一特定科技背景下,将会发生什么事,社会出现怎样的变化,未来的社会将会是怎样的。因此有人认为,软科幻以包括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社会科学为科幻构思的作品。杜渐:《世界科幻文坛大观》第一册,108页)。
斯皮尔伯格看中这个故事,正是因为它丰富娱乐元素表象下对社会科学发展带来恶果的深刻反思。自然规律是不容相悖的,否则必然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可是即便如此,当影片刚开始,伴随着约翰•威廉姆斯史诗般壮阔的音乐,在哈蒙德博士的指引下,我们在荧幕上第一次看到那个已经消失了几百万年的庞然大物的时候,激动的心情还是无以言表。恐龙这种史前怪物曾经是地球的霸主,但却最终因为地球环境的改变而全体灭绝,这本身就是一个让无数人心驰神往的谜题。所以那只栩栩如生的恐龙在荧幕上仰天长啸的一刻,全世界人们的心为之震颤,这种震撼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所能带来的,这是原始生命带给我们的悸动,超越时空直达心底,让我们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生命的伟大。当然,创造了这一切的科技也同样开创了历史的先河,《侏罗纪公园》中的特效由卢卡斯的“工业光魔”(ILM)公司打造,影片中的恐龙们也成为了影史上第一次出现的由数字技术创造的能呼吸的,有真实皮肤,且有肌肉和动作质感的角色。
科幻电影是我从小时候开始就最喜欢的电影类型,出名的不出名的都在我的前后搜刮下看得差不多了,可观看《侏罗纪公园》时无比兴奋的心情也像它其中的恐龙一样前无古人,不知道将来会不会有来者。斯皮尔伯格深谙如何控制影片的节奏,使得故事的发展一直张驰有度。而影片中形形色色的各异角色更添生气,有着利欲熏心的胖子,有天真勇敢的兄妹俩,有一方面为失败而痛心一方面为保护家人而坚定的老博士,有镇定冷静的男主人公艾伦博士。还有最重要的一群角色,就是影片中让我们大开眼界的恐龙们,它们不再是以往影片里单调笨拙的配角,它们凭着各异的性格和特点成为了绝对抢眼的主角。温和柔顺的食草梁龙对着小女孩的一个巨型喷嚏至今想起来还让我捧腹,在原野上受惊集体狂奔的恐龙的出现是影片第一次群体恐龙出现的场面,那种气势来势汹汹扑面而来。
迅猛龙算是影片中一个最大的梦魇了,某种程度上它让我想起了“异形”的某些恐怖特征。龙如其名,动作迅速敏捷的它们,杀伤力极强,最可怕的一点是它们极其聪明,不仅懂得埋伏袭击,还会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模仿研究,比如说开门什么的。于是在艾伦博士的带领下,一路几乎都是在躲避这些迅猛龙的追击。也无怪乎周星驰在《国产零零漆》中还戏谑一下“跑来跑去乱咬小朋友的那只”恐龙了。当然,至尊的霸王龙的每次出场都会掀起前所未有的风暴般的高潮。雨夜突然出现后把两个小朋友吓到失魂,尾随汽车后面一路狂奔也让我们的心提到了嗓子眼里。在影片最后时刻出现,干掉迅猛龙后的一声巨吼,然后“侏罗纪公园”的字幅缓缓坠地。这种不可一世的霸气让我想起了在帝国大厦楼顶上捶胸怒号的金刚!它们都是自然界某个阶段的霸主,那是一种王者的气魄。
结尾,逃出生天的人们坐在直升机里飞离了小岛,外面是一望无际波光嶙嶙的海面,刚才惊魂甫定的他们此刻已经恢复了平静,看着身边熟睡的孩子他们对视而笑。一手缔造了“侏罗纪公园”的约翰•哈蒙德博士抚摸着手杖上那只琥珀化石陷入了沉思。这是全人类的反思,激战之后的透彻淡然,掺杂着对生命规律的敬畏。几百万年来地球赖以生存的自然法则,不会因为人类的自以为是而轻易改变。而世界上还存在着多少拥有了高端科学技术就以为自己是上帝的渺小的人啊!在悠扬的乐章中,斯皮尔伯格让我们带着这份淡淡的忧虑结束了观影。而直升机也慢慢消失在金色的夕阳之中,毕竟,他是爱着人类的,所以,他让我们飞向了希望。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部影片做到了没有瑕疵。当很多年后我回忆起来仍然可以毫不夸张的这样说。把斯皮尔伯格结合艺术与商业的能力发挥到了极致,在影史上划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这之后,1997年,斯皮尔伯格再次执导了《侏罗纪公园》的续集《失落的世界》,这次不知死活的人们把霸王龙带到了城市。而影片借此演了一出母龙寻找子女的好戏,同样取得了惊人的票房。
而到2003年的《侏罗纪公园3》,没有了巨擘斯皮尔伯格的执导,失去了观众对荧屏上恐龙的新鲜感,它的地位与前两部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可凭着对第一,二集中没有深入刻画的翼龙的挖掘,这些创新噱头让影片也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双城记》里的这句名言用在现在科幻片的处境可谓最恰当不过了。随着电脑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好像已经没有无法展现在荧幕上的光影了,科技带给了人们无穷的希望。而另一个方面,科幻电影最核心的部分――创意,却越来越显出颓势。放眼望去,现在在荧幕上大行其道全是超人,蜘蛛侠,蝙蝠侠等漫画英雄,任何一部科幻影片只要花大价钱好像都可以用特效堆砌的光怪陆离。而像以前的科幻带给我们痴迷般的心醉,却越来越少不知去何处追寻了。
虽然如此,些许创意十足的影片还是固执的坚守着科幻的本质,这些影片让我们欣喜。像1995年的《十二只猴子》,用科幻的外衣包裹了一个宿命的悲剧。1999年,科幻迷们迎来了世纪末的一次狂欢,《骇客帝国》这部拥有着宗教和哲学气质的塞伯朋克科幻作品让所有人耳目一新。而这个系列也是近年来科幻电影的最大突破。2004年的一部小成本科幻作品《蝴蝶效应》,凭借独特的平行空间和时空转移理论赢得了广泛的好评。
美国电影理论家约翰•巴克斯曾经这样评价过科幻电影的作用:“无论它的社会学重要性如何,科幻电影仍是一种激起美感的基本手段,它是原子能时代的诗,是使我们意识到自己现在是何物和将会成为何物的警句……正如40年代的流行音乐使人更多地联想到那个时代的躁动和时尚,而不是它自以为附丽的文学,科幻电影这样的现象或许终会有一天被人们视为比其它艺术门类更完整的代表着产生它的这个年代的历史性烦忧。”科幻影视忠实地反映人类通过想像在已知与未知之间寻求路径的过程。
而对于我们这群疯狂的影迷来说,期待着更多的科幻精品,让我们感到热血沸腾,这就够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观后感
一场有两个小国引起的世界大战;一场不分黑白的混乱局势;一场将重定欧洲国界的重大战争,蕴含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充满了多少人对和平的呼唤。 一场有两个小国引起的世界大战;一场不分黑白的混乱局势;一场将重定欧洲国界的重大战争,蕴含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充满了多少人对和平的呼唤,然而这历史的血的教训,却很少被人们所关注,如果不是我看到了纪录片《 第一次世界大战》可能我也不会知道,永远也不会知道。
根据片中介绍,这场战争纯粹是由于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两国的纠纷而产生的,因为奥匈帝国与德国是盟友,所以德国出战了,塞尔维亚与英国、法国、俄国是盟友,所以英国、法国、俄国出战了。其理由则是现代社会所流行的“保护小弟”,为了自己国家的信誉,抛上千万人民的性命于九霄云外,为了国家的荣誉,置千万人民水火之中,这样用人民鲜血铸造的帝国之旗,永远是黑色的,因为它的黑暗大于人民。
难道这就是国之荣耀?当自己国家的人民被杀害时时,不知有多少傻瓜在歌颂自己的功绩,这就是国之威严?
回归战场,杀红了眼的士兵在奋勇杀敌,他们最终下场只有死,而德国国王在度假,这极其荒谬的做法,却真实存在,这样形同虚设的国王也是导致德国战败的原因吧。不管是德国,还是英、法、俄士兵经过的地方,都已没有人家,血流成河,无辜的人数不胜数,眼神里充满恐惧。
这场血的教训却没有被人们所关注,和平鸟何时才能飞过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那些头脑发热的战争狂何时才能冷静,领土纠纷应该和平解决,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小日本一意孤行,一味挑起事端,妄图挑起战争,我们表示极大愤怒,我们不想回到世界大战,还我们一个阳光快乐的世界!
推荐几部现代美国战争大片
1、黑鹰坠落影片忠实还原了1993年索马里战事。 1993年,一组受过专业训练近百人的美军突击队,在非洲执行一项人道救援任务时,因误判情报,两架黑鹰直升机被敌军击落迫降至索马里,秘密任务衍生成战争事件。2、兵临城下狙击手的典型片子,神枪手的典型故事。表面看似是两个狙击手的较量,实则是人性的较量,胜利的获得来之不易。3、拯救大兵瑞恩以靠近写实的手法拍摄,描绘出了诺曼底战役中血肉横飞的真实战争场面,毫不忌讳的给出了士兵受伤的局部镜头,打破了人们觉得战争就是互相挨枪子的想法。4、珍珠港加入了爱情故事,使得整片在轰鸣的炮火声中不失文艺的气息。5、分手信美国陆军特种部队的男主在家乡渡假时意外结识了女主,两人很快便深陷爱河。911事件爆发,男主延长服役期,却收到了对方寄来的分手信。6、我们曾经是战士越战主题的战争片。画面很主旋律的电影,人命胜过输赢。战争场面很赞,不过刻画越战的内涵就少了点。战争的无奈,军人就是服从命令。
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哪些好看电影
美国:
《虎虎虎》描写珍珠港的经典电影,所有东西都言之有据。
《兄弟连》描写E company从组建到战争结束的经典电视剧。
《加里森敢死队》虚构了一群由流氓骗子小偷组建的敌后破坏小队的故事。
《拯救大兵瑞恩》前面对Dday的描写相当经典。
《兵临城下》虚构了瓦希里击毙德国王牌狙击手(完全没有这个人)的故事。
《遥远的桥》描写市场花园的经典电影。
《辛德勒的名单》讲述了一部相当感人的故事。
前苏联:
《解放》《攻克柏林》《莫斯科保卫战》
场面宏大的表现了东线的战争。三部加一起基本是从1941—1945。
德国:
《毁灭》描写了第三帝国的最后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