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百韬简介

时间:2024-03-31 19:06:38编辑:coo君

淮海战役简介,注意是简介。

淮海战役,又名徐蚌会战,是一场由粟裕指挥、歼灭整个徐州集团的大会战。战役自1948年11月6日开始,至1949年1月10日结束,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我军于碾庄(徐州以东)全歼敌军10万余人,敌兵团司令黄百韬自杀。同时,攻克宿县,完成对徐州的战略包围。第二阶段,歼灭黄维兵团12个师,生俘黄维。敌孙元良兵团妄图突围,被歼灭。为配合平津战役,对杜集团围而不歼。第三阶段,全歼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共30万人,俘获杜聿明,邱清泉自杀,李弥逃脱。
这次战役,我军参战部队60万人,敌军先后出动兵力80万人,历时65天,共歼敌55.5万余人,使蒋介石在南线战场上的精锐部队被消灭干净,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广大地区,使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处于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


淮海战役的简介是什么?

淮海战役发生的时间是1948年11月6日,人们对这场战役很熟悉,不是因为这场战役距离我们的时间很近,而是因为这场战役的意义非凡,所以淮海战役非常有名,那么淮海战役的简介是什么呢?淮海战役的详细过程是什么呢?淮海战役的简介是什么1948年下半年的时候国内的形式对国民党军很不利,于是他们便召开了会议,提出了一些战略,并且坚守战略要点,造成让中国共产党无法取得战略要点的情况。一个月后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会议,确立了战争方案,制定了五年左右打到国民党反动派的目标。淮海战役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它发生的时间是1948年11月6日,结束的时间是1949年1月10日,参加这次战役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解放军的兵力是60万加40万民兵,国民党军的兵力是80万。淮海战役经过几个月的英勇奋战后中国共产党取得了胜利,在中国的政治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那么淮海战役的详细过程是怎么样的呢?淮海战役详细过程淮海战役历时两个多月,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如下:淮海战役第一阶段:1948年11月6日至22日,这个阶段里国民党军一再对中国共产党的作战计划判断错误,共产党在国民党不知情的情况下扑向了徐州。因为国民党总司令官刘峙作战的能力不高,导致国民党军的布阵非常不利,共产党将黄伯韬的兵团歼灭,攻占了宿县,孤立了徐州。第二阶段:1948年11月23日至12月15日,在这个阶段共产党歼灭了黄维兵团,因为其他的兵团怕被中国解放军攻击而拖延北进,这就导致黄维被孤立,位置十分突出。中国共产党没有像国民党那样乱了阵脚,而是根据淮海的形式吃掉了黄维的兵团,并挟持住了杜聿明的集团,还看住了李延年、刘汝明两个兵团。经过精密的战略布局,黄维的兵团被歼灭。第三阶段:1948年12月16日至1949年1月10日,这个过程共产党全力对抗上一阶段没有歼灭的杜聿明集团,经过分析为了取得成功,共产党先对其进行了孤立,后来完成了分割包围傅作义集团后再对杜聿明集团发起了进攻,取得了胜利。淮海战役是中国解放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大面积区域中对国民党进行的有战略的进攻战役,淮海战役的成就是辉煌的也是来之不易的,经过了三个阶段,历时两个多月才取得了胜利,这份胜利是属于中国共产党的,因为是他们的努力才成就了淮海战役的成功。

长征时期,“红二十五军”是哪支部队? 请详细介绍.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简称红二十五军,初隶属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后改隶红一方面军红十五军团。

鄂豫皖苏区红二十五军1931年10月成立于安徽金寨麻埠,军长旷继勋、政治委员王平章,下辖第七十三师:师长刘英、政治委员吴焕先;1932年秋,主力随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

1932年11月30日,奉命留守的红二十五军一部编成新的红二十五军,军长吴焕先、政治委员王平章,下辖第七十四师:师长徐海东、政治委员戴季英;第七十五师:师长周希远、政治委员高敬亭。1933年1月,红二十八军并入到红二十五军。1934年,第二次组建的红二十八军再次并入红二十五军,军长徐海东、政治委员吴焕先,下辖第七十四师、第七十五师,全军共3000余人。不久,红二十五军进行整编,军长程子华、政治委员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参谋长戴季英、政治部主任郑位三。1934年11月,奉命开始长征,经过湖北北部、河南西部,击破了国军的前堵后追,于12月到达陕西南部。

1935年7月为配合红军主力北上,挺进甘肃;9月到达陕北苏区,与陕北的红二十六军和红二十七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10月同到达陕北的红一方面军会合,11月3日编入红一方面军建制。


简介国军二十五军。

国民革命第二十五军。该军前身为黔军周西成部。1926年8月6日,周西成宣布加入国民革命军,所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5军,第二十五军军长周西成。1929年初,龙云率朱旭、张凤春师会同李燊第四十三军攻周西成,周受伤溺毙。周部师长毛光翔继任军长。1929年7月,蒋介石任命毛光翔为贵州省主席兼第二十五军军长,王家烈为副军长兼第一师师长,第二师师长犹国材,第三师师长蒋在珍,教导师师长车鸣翼。贵州第二十五军在周西成死后,毛光翔任军长,王家烈为副军长兼第一师师长,第二师师长犹国材,第三师师长蒋在珍,教导师师长毛光翔兼任.另有廖怀忠1个师。1931年8月南京政府任命毛光翔兼任第十八路总指挥,1932年2月王家烈在南京见蒋并运动国民党上层乘机回黔,代毛任第二十五军军长,毛专任第十八路总指挥,犹国材任副军长兼第二师师长。1933年1月1日,犹国材奉令任第二十五军军长职,是月王家烈又率部反攻,占领贵阳,毛光翔、犹国材败逃,第十八路总指挥部亦无形中取消,车鸣翼脱离军队下野,吴剑平率犹国材残部退至云南,投靠龙云,蒋在珍退到四川投靠刘湘。时第二十五军所部为军长王家烈,副军长兼第一师师长候之担,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第三师师长何知重1934年红军长征入黔。1935年3月,薛岳、吴奇伟部入贵阳。继之蒋介石至黔,收买王部柏辉章、何知重,迫王家烈下台。5月将贵州军队按中央军番号顺序改编,侯之担部改编为新编第二十五师,师长沈久成,辖2个旅4个团,次年8月调往四川,第二师改编为第一O二师,师长柏辉章,王之直辖部队改编为第一O三师,师长何知重。 6月,第一O二、第一O三师调川,不久调鄂。犹国材部改编为第一二一师,师长吴剑平;蒋在珍部改编为新编第八师,师长蒋在珍。1946年5月;25军整编为25师,黄百韬任该师师长(48年7月陈士章接任)。下辖陈士章整编40旅(48年8月曾正我接任)、唐名标整编108旅(47年杨延宴接任)和廖敬安整编148旅。1948年9月该师恢复军级建制。序列为,军长陈士章。下辖曾正我40师、李世镜108师和廖敬安(后易刘清昶)148师。隶属黄百韬为司令官的第7兵团。1948年11月20日,淮海战役中,该军在碾庄地区被我华野歼灭。1949年1月,25军重建,军长陈士章。下辖曾正我40师,任培生108师和148师(师长不详)。1949年8月该军在福州被歼灭。

有谁知道粟大将的敦促杜聿明投降书的内容

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
杜聿明将军、邱清泉将军、李弥将军和邱李两兵团诸位军长师长团长:
  你们现在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黄维兵团已在十五日晚全军覆没,李延年兵团已掉头南逃,你们想和他们靠拢是没有希望了。你们想突围吗?四面八方都是解放军,怎么突得出去呢?你们这几天试着突围,有什么结果呢?你们的飞机坦克也没有用。我们的飞机坦克比你们多,这就是大炮和炸药,人们叫这些做土飞机、土坦克,难道不是比较你们的洋飞机、洋坦克要厉害十倍吗?你们的孙元良兵团已经完了,剩下你们两个兵团,也已伤俘过半。你们虽然把徐州带来的许多机关闲杂人员和青年学生,强迫编入部队,这些人怎么能打仗呢?十几天来,在我们的层层包围和重重打击之下,你们的阵地大大地缩小了。你们只有那么一点地方,横直不过十几华里,这样多人挤在一起,我们一颗炮弹,就能打死你们一堆人。你们的伤兵和随军家属,跟着你们叫苦连天。你们的兵士和很多干部,大家很不想打了。你们当副总司令的,当兵团司令的,当军长师长团长的,应当体惜你们的部下和家属的心情,爱惜他们的生命,早一点替他们找一条生路,别再叫他们作无谓的牺牲了。
  现在黄维兵团已被全部jian灭,李延年兵团向蚌埠逃跑,我们可以集中几倍于你们的兵力来打你们。我们这次作战才四十天,你们方面已经丧失了黄百韬十个师,黄维十一个师,孙元良四个师,冯治安四个师,孙良诚两个师,刘汝明一个师,宿县一个师,灵璧一个师,你们总共丧失了三十四个整师。其中除何基沣、张克侠率三个半师起yi,廖运周率一个师起yi,孙良诚率一个师投诚,赵壁光、黄子华各率半个师投诚以外,其余二十七个半师,都被本军全部歼灭了。黄百韬兵团、黄维兵团和孙元良兵团的下场,你们已经亲眼看到了。你们应当学习长春郑洞国将军的榜样,学习这次孙良诚军长、赵壁光师长、黄子华师长的榜样,立即下令全军放下武器,停止抵抗,本军可以保证你们高级将领和全体官兵的生命安全。只有这样,才是你们的唯一生路。你们想一想吧!如果你们觉得这样好,就这样办。如果你们还想打一下,那就再打一下,总归你们是要被解决的。
  中原人民解放军司令部
  华东人民解放军司令部


有人有关于三大战役和台儿庄战役的资料吗?

  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革命军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154万余人。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指挥三大战役的统帅部,中共方面是在河北西柏坡的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副主席兼总司令朱德,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周恩来),国民党方面是在南京的国防部(部长何应钦)和参谋本部(总长顾祝同),由于解放战争时期取消了抗战时期的国民政府军委会,蒋介石以总统名义亲自指挥国防部和参谋本部,甚至多次坐飞机到东北、华北前线指挥,但没有到淮海前线指挥。? 三大战役(图片放大版)
  ? 国民政府在前线指挥的将领是: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另外杜聿明作为前敌总指挥负责了东北国军的撤退和徐州战场的现地指挥(刘峙的指挥部撤退到蚌埠)。 中共方面的前线指挥系统是: 东北野战军林彪、罗荣桓负责辽沈战役,东北军区提供支援; 华东野战军陈毅、粟裕、谭震林和中原野战军刘伯承、邓小平负责淮海战役,华东、中原军区提供支援; 东北野战军林彪、罗荣桓和华北野战军聂荣臻负责平津战役,华北军区和东北军区提供支援。各军区系统主要提供的是军区地方武装和后勤支援。
  编辑本段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是第一个战役,也是三大战役中最为关键的战役。辽沈战役从9月12日发起,东北野战军先后分路奔袭北宁路。到10月1日,切断了北宁路,一部分主力进抵锦州城下。10月10日,由华北国民党军组成的“东进兵团”自锦西向通往锦州的要隘塔山发起猛攻。东北野战军预先设置在塔山的两个纵队顽强阻击,鏖战6昼夜,打垮国民党军的数十次冲击,成功地阻止了它的东进。其“西进兵团”出动后,也遭到解放军3个纵队的阻击,进至彰武、新立屯一带后,未敢继续南进。10月9日起,东北野战军发起对锦州的攻击。经过激战,于15日攻克该城,全歼守敌10万余人。随后,被长期围困在长春的国民党第六十军于10月17日起义,新编第七军也放下武器投诚。21日,长春宣告和平解放。10月26日至28日,东北野战军主力在新立屯、黑山地区全歼廖耀湘兵团10万人。11月2日,直下沈阳、营口。辽沈战役至此胜利结束。东北全境宣告解放。在辽沈战役中,人民解放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精锐部队47.2万余人。 辽沈战役的具体领导人:林彪、罗荣桓、刘亚楼 辽沈战役烈士纪念塔 这座高16米、由花岗岩砌成的纪念塔位于锦州市凌河区烈士陵园内 辽沈战役烈士纪念塔
  .塔身正面镶嵌着朱德题写的 “辽沈战役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十二个鎏金大字,两侧刻有锦州攻坚战和辽西围歼战的浮雕。 碑顶是一座6米高、极富动感的铜质英雄塑像。解放战争时期著名三大战役之一的辽沈战役(1948年9 -11月)历时52天,歼敌47万,解放了东北全境,加快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进程。为纪念在辽沈战役中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人民政府于1957 年11月2日建成了这座塔。该塔1963年9月被列为辽宁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本段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是第二个
  战役,是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进行的。淮海战役于11月6日发起,到22日为战役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华东野战军在碾庄地区歼灭黄百韬兵团10万人。中原野战军也完成对徐州的战略包围。11月23日到12月15日,为淮海战役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中原野战军及华东野战军一部,在宿县西南的双堆集地区包围并歼灭黄维兵团11万人。华东野战军主力在杜聿明指挥的徐州国民党军3个兵团25万人向西突围时,将这股敌人合围于永城东北的陈官庄地区,并歼灭其中的孙元良兵团约4万人。12月15日到1949年1月10日,为淮海战役第三阶段。1949年1月,华东野战军发起对杜聿明部的总攻,全歼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10个军约20万人,淮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经过66天紧张艰苦的战斗,以伤亡11万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人,使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基本上获得解放。 淮海战役的具体领导人: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 淮海战役的意义: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严重动摇了国民党上下的独裁梦想。同时,我军的力量大增,士气高涨,大大增强了解放全中国的信心。此次战役的胜利结束,标识着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统治的瓦解。为渡江战役的胜利展开打好了基础。
  编辑本段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是最后一个战役。平津战役在11月29日发起。从12月22日起,人民解放军按照中共中央军委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原则,首先攻克西线的新保安、张家口,在东线,1949年1月15日,全歼天津国民党守军13万余人,解放天津。经过解放军和中共北平地下党的耐心工作,1月31日,傅作义率部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平津战役历时64天,人民解放军伤亡3.9万人,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歼灭和改编,使华北地区除太原、大同、新乡等少数据点及绥远西部一隅之地外,全部获得解放。 平津战役纪念馆
  ? 平津战役具体领导人: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平津战役的意义 平津战役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地区基本获得解放。尤其是和平解放北平,进一步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对加速解放战争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本段胜利原因
  一、主要战略思想 放眼全局,注重战役间的协调配合 毛泽东作为一个伟大的战略家,从全国战局着眼,对三大战役之间的协调配合做出了规划。1948 年秋,东北地区人民军队共有兵力100余万人,控制了东北98%的土地;该地区的国民党军队仅有兵力55万人,且又被分割在长春、沈阳和锦州三个较为孤立的地区。鉴于人民解放军在东北战场上的绝对优势,1948年8月,国民党南京军事会议决定实施撤退东北、确保华中的计划。为了防止东北之敌撤入关内与华北之敌汇合后增大华北解放军的作战压力,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决定阻止敌人南下,采取了就地歼灭敌人的方针。其实,早在 1948年初毛泽东就极富前瞻性地做出了《封闭蒋军 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的指示。[1](P53)9月5日,毛泽东又强调在北宁线的作战“主力不要轻易离开北宁线”,使两翼敌(卫立煌、傅作义)互相孤立”,[1](P28) 从而形成“关门打狗”之势就地歼灭敌人。7日,毛泽东再次指示“现在就应该准备使用主力于该线(指 锦州至唐山一线:作者注),而置长春、沈阳两地敌于 不顾”。[1](P1230)东北野战军按毛泽东的战略构想于12日发起辽沈战役,至10月1日已切断东北之敌通往关内的惟一通道,把敌人封闭在东北地区并随之全歼,避免了东北之敌南逃关内,大大减轻了后来平津及华北战场上的压力。 在淮海、平津两战役中,毛泽东关于战役之间相互协调、配合的战略思想更加明显。人民解放军于1948年11月6日正式发起淮海战役,22日全歼黄百韬兵团,25日又将黄维兵团围困于双堆集。徐州杜聿明集团逃窜,也于12月4日被人民解放军包围在陈官庄;至此,淮海战场上的敌人已被分割包围完毕,人民解放军已充分具备了对各孤立之敌展开全面进攻及全歼的条件。但是在此关头,毛泽东出于配合平津战场部署并拖住华北之敌“不使蒋介石迅速决策海运平津诸敌南下”[1](P125)的考虑,毅然决定“留下杜聿明指挥之邱清泉、李弥、孙元良诸兵团(已歼约一半左右)之余部,两星期内不作最后歼灭之部署”。[2](P257)同日,毛泽东指示东北野战军在25日前完成对天津;塘沽、芦台和唐山等地的包围,切断敌人从海上南逃的路线。而在此期间,东北野战军先后在康庄、怀来地区截断了平津敌人西逃之路;当平津战场完成对敌人的切割、包围后,1949年1月6日,淮海战场上的人民解放军才对被围困的杜聿明集团发起了总攻。平津战场上人民解放军也随即对各被分割孤立之敌展开围歼,至31日也获得了彻底胜利。淮海、平津两战役相互协调配合,取得了总共歼敌107万余人的辉煌战果,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针对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战略方针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毛泽东针对三大战役各战场的不同情况制定了不同的战略方针。 在东北战场上,针对敌人兵力部署在锦州、沈阳、长春三点一线的态势和撤退东北的企图,毛泽东制定了“关门打狗”的战略方针,要求人民解放军“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1](P53)并把首先夺取锦州切断北宁线作为“关门”的关键.[1](P164)10月]5日,人民解放军攻克锦州全歼守敌10万余人,完全封闭了东北之敌陆上的逃路,“关门打狗”之势形成,敌人遂成瓮中之鳖。 在淮海战场上,针对敌人在以徐州为中心点的“一点两线(陇海线、津浦线)”,企图以此来阻止人民解放军南下,而且万不得巳时撒到淮南与南线敌人汇合以确保南京、上海的兵力部署,毛泽东提出了“截断宿蚌路,歼敌于淮河长江以北”[1](P191)的战略方针,对敌人进行“中间突破”加以各个就地歼灭(;人民解放军于1948年11月6日发起淮海战役,15日攻占宿县切断了徐蚌路,20日攻占碾庄全歼黄百韬兵团实现了“中间突破”的预期目标:随后.又歼灭了黄维、杜聿明集团.取得了淮海战役的彻底胜利. 平津战场上,傅作义集团在以北平、天津为中心,东起唐山西至张家口的铁路线上摆起子一字长蛇阵,并企图在溃败时从海上南逃或向西逃窜。为了就地歼敌不让其逃走,毛泽东制定了先切断敌人东洒两头退路然后再逐个歼灭敌人的战略方针。早在辽沈战役尚未结束,平津战役还未打响的1948年11月20日,毛泽东即指示东北野战军“先以四个纵队夜行晓宿秘密人关,执行隔断平津的任务”,[1](P199)并建议在曲阳的人民解放军两个纵队“配合杨成武、詹大南包围张家口”,[1](P199)以切断华北之敌的东、西退路。26日,毛泽东制定了《东北大军人关后的作战计划》,再次强调了包围张家口和切断平、津联系的战略意图。 以攻打重点目标统率战役全局 在东北战场上,为了实现“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的战略意图,毛泽东明确指出应把锦州地区作为首要的重点攻击目标:“你们的中心注意力必须放在锦州作战方面,求得尽可能迅速地攻克该城”,“即使一切其他目的都未达到,只要攻克了锦州,你们就有了主动权,就是一个伟大的胜利。”[2](P1332)这样,当东北人民解放军攻克锦州切断敌人退往关内的惟一通道之后,长春守敌在突围无望、守必被歼的情况下,做出了起义或投诚的行为也就势在必然。 淮海战场上,敌人的兵力部署呈现出“一点两线”的十字架格局。为了实现“歼敌于淮河长江以北”的战略意图,毛泽东做出把歼灭黄百韬兵团和“截断宿蚌路”作为本次战役的首战目标。1948年 10月11日,毛泽东即指出:“本战役第一阶段的重 心,是集中兵力歼灭黄百韬兵团,完成中间突 破。”[2](P1245)14日他又强调:“目前数日之内必须集 中精力,彻底解决黄兵团全部及宿蚌段上的敌 人。”[1](P195)遵照指示,人民解放军于15日攻占宿县 切断了徐蚌路,22日全歼了黄百韬兵团,25日又将 企图北援的黄维兵团围困于宿县西南的双堆集。陷 于孤立的徐州杜聿明集团企图逃窜也被包围在永城 的陈官庄地区。12月15日,人民解放军全歼了黄维 兵团,之后又全歼被围困的杜聿明集团。 平津战场上,针对敌人一字长蛇阵的兵力部署, 为了实现切断敌人退路不让敌人逃走以就地歼灭的 战略意图,毛泽东确立了“先打两头”的作战方针,把 张家口、新保安及塘沽、芦台等地区作为首攻的重点 目标。早在1948年的11月20日,毛泽东就指示人 民解放军应该“同时隔断天津、北平间和唐山、塘沽 间之联系,使北平、唐山两处之敌均不能到达津、 沽”,[1]P198)“执行包围张家口,阻止傅部西退的任 务”。[1](P199)12月10日,毛泽东又指出:“现在张家 口、新保安两敌确已被围,大体上很难突围逃 走”,[2](P1255)“我们的真正目的不是首先包围北平, 而是首先包围天津、塘沽、芦台、唐山诸点”,[2](P1256) 并强调“只要塘沽(最重要)、新保安两点攻克,就全 局皆活了。”[2](P1257)人民解放军按照指示完成了对 敌人的分割包围或阻隔任务之后,即于20日首先攻 克了


上一篇:网球王子百度百科

下一篇: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