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云

时间:2024-04-02 09:12:03编辑:coo君

张洁云的个人影响

1976年,中国女排重新组建,袁伟民便树立起“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雄伟志向,张洁云与一批老女排队员随着他摸爬滚打,转战南北为了一个梦想而不停地奋斗。当年,她与孙晋芳既是队友,又同打二传一个位置,是好友又是竞争对手。第八届亚运会上,张洁云作为护旗手走在中国体育代表团的最前列,这次运动会中国队获得亚军。如果不是战争原因,中国未派队去莫斯科参加1980年奥运会,那么1980年张洁云和她的队友便会提前一年实现夺取世界冠军的梦想。1981年,张洁云和队友的世界冠军梦终于实现。

张洁云的人物故事

张洁云入选省女排二队时,打球的经验是零。最初的新鲜和好奇劲过去了,有的队员因顶不住苦累而被淘汰或自己放弃,但张洁云认准了这条路,她顽强地挺住了。她说:“时间一长,知道体育这碗饭并不好吃。但我不后悔,我这人有个特点,就是认准的事一定要做好,绝不回头。”每天,张洁云和队友们磨练“发”、“垫”、“传”、“扣”、“拦”五大基本技术,星期天也会加练半天。心灵手巧的张洁云很快练就了排球基本功,并学会了当时风行一时的快攻技术。张洁云的好学也是出了名的,哪怕一个动作的细枝末节,她都要问个究竟。比如,在发球这个环节上,她一练就是上百次,摸索出一套弧度平、速度快、落点刁的发球手法,能给对方的一传造成很大威胁。张洁云的发球,后来成为全国教练员学习班的教学范例。1971年底,年轻的张洁云披上了省一队的战袍,成为主教练卜庆霞麾下的主将。当时的江苏队正值新老交替时期,一些“文革”前就在队里的老队员很快就要离队,二传手的位置上人才奇缺。教练组决定,让技术全面的副攻手张洁云改任二传手。对张洁云来说,这是新的机遇,也是新的挑战。队里另一个二传手就是后来名震世界排坛的孙晋芳,这位苏州姑娘是与张洁云同时进入省体工队的。两个稚气未脱的小丫头一下子成为球队的顶梁柱,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张洁云和孙晋芳在宿舍走廊里练球的故事几乎已经成为排球史上的一段传奇。为了迅速提高传球技术,两位二传手特意将训练场选在宿舍门前的走廊里。原来,走廊宽度较窄,屋顶也低矮,在此训练,难度自然提高许多。起初,两人球托不了几下就掉落地上,但她们并不泄气,捡起球,继续一下一下地托起来。练着,练着,衣衫的颜色被汗水浸染得由浅变深。每次训练下来,她们都像从水里捞上来似的,浑身湿透。功夫不负有心人。数月后,张洁云和孙晋芳觉得,双手犹如两块神奇的磁石,吸引着飞舞的排球。走廊顶仿佛突然升高许多,两旁的墙壁也似乎向两旁闪开,狭小的走廊宛如一个无边无际的空间。两个国内一流、后来被公认为国际一流的二传手,就是在这条狭窄的走廊里练就出天下无敌的传球绝技。有了这两个主心骨人物作为场上的核心和进攻的组织者,江苏女排攻有章法,守不乱阵,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一直保持全国三强行列。中国排坛的泰斗级人物张然出任江苏队主帅后,两年多时间里对张洁云的二传技术进行了严格的专业指导,使她在赛场上穿针引线的功夫愈加精进。1975年的全运会,江苏队在决赛中尽管惜败于四川队屈居亚军,但张洁云的名声却传遍了国内排坛。 1976年6月,张洁云成了袁伟民麾下的首批队员。意气风发的袁伟民树立起“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雄心壮志。为了早日跻身世界强队行列,张洁云和11名队友一起,付出了常人难以想像的艰辛。新中国女排的首次封闭集训选在青岛,那时刚发生了唐山大地震,只能在室外场地训练。当时的青岛淡火供应紧张,每位队员一天分到的淡水仅有一桶。因此,每次训练结束后,满身大汗、一身沙土的女排姑娘们不得不跳到大海里,先洗海水澡,上来后再用宝贵的淡水洗脸擦身。青岛集训结束后,中国女排迎来首场国际比赛――赴上海与日本女排对垒。踏浪而来的中国女排闪亮登陆上海滩,凭着顽强意志击败了来访的“东洋魔女”日本队,初显新一代女排风采。当这届中国女排日渐引起国际排坛关注时,国外媒体将一些形象的外号赠予我们的女排姑娘,如曹慧英被称为“铁姑娘”,郎平叫“铁榔头”,周晓兰是“天安门城墙”,而张洁云的外号很别致,叫“无声手枪”。这个外表优雅的女孩怎么和枪弹联系在一起?原因是,司职二传手的张洁云不仅具有组织能力出色、战术意识强等素质,而且掌握着一手不俗的进攻技术,这在当时的二传手中并不多见。比赛中,张洁云在调度攻防的同时,也会时不时地偷袭一下对手。由于她的二号位扣球下手快,隐蔽性好,常能出其不意,悄然命中对手要害。日本媒体就生动地称张洁云为“无声手枪”。身高一米七四的张洁云在高个云集的排球赛场能出人头地,靠的就是这种灵巧和果敢。平时,她看上去如同娇艳的玫瑰,一上赛场,她就成了冷峻的“红颜杀手”。1977年的第二届世界杯赛,是这批女排姑娘参加的首次国际重大赛事。组队刚一年的中国女排迅速崛起,成为改变世界女排格局的重要力量,她们战胜了古巴等世界强队,但由于缺乏经验,加上几支关系特殊的球队互相之间玩“猫腻”,中国女排最终定格在第四名的位置上。尽管这已经是足以令国人振奋的名次,但是,当张洁云和队友们在颁奖仪式上挥动黄手绢为前三名祝福时,这群心比天高的中国姑娘心里并不服气。这一场景,通过鲁光的报告文学《中国姑娘》已经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告别伤心的黄手绢,誓夺世界冠军的念头已经在每个女排姑娘的心里变得格外强烈。但是,在接下来的四年里,这支威震世界的女排劲旅还在等待。1978年,中国女排似乎流年不利,数名主力遭遇伤病,在世界锦标赛上获得了第六名。同年的曼谷亚运会,中国女排获得了银牌。1979年,中国女排又呈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势,在亚洲排球锦标赛上力克日本队和南朝鲜队等老对手,成为亚洲冠军。这一年的奥运会亚洲赛区在香港举行,在中国女排击败南朝鲜队夺得出线权的关键比赛中,张洁云这一“无声手枪”弹无虚发,赢得球迷和媒体的普遍赞誉。香港报纸称,张洁云“轻盈似云,又像小燕子般灵活”。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本来是中国女排首夺世界冠军的好机会,当时,几支世界劲旅正处在下滑期,中国女排却正在巅峰状态,但由于政治因素,中国当年没有派队参加奥运会。女排姑娘的世界冠军梦的实现,又一次被延迟。 1981年,中国女排冲击世界冠军的时机已经成熟。对于年满25岁的张洁云来说,运动生涯的黄金时期已经接近尾声。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将是张洁云夺得世界冠军称号的最后机会。多年来的拼搏和磨练,就是为了等待这一辉煌时刻的到来。这一年的7月,中国女排夺得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金牌,打响了冲击世界杯冠军的前哨战。当时世界女排的格局,中国队与古巴、苏联、美国和日本是实力最强的队伍。为了与这些强悍的对手抗衡,袁伟民几年前就将乒乓球等项目的男陪女练经验用在女排训练上。第三届世界杯赛前,中国女排在南京集训,江苏男排的小伙子们扮演着古巴等国女排的“角色”,让女排姑娘在艰苦的对垒中寻找克敌制胜的招数。1981年深秋,日本大阪,最后的冲刺已经到来。面对单循环赛的对手,中国女排姑娘们一场场去拼,向冠军宝座一步步逼近。这时的张洁云在队中已经不是主力队员了,袁伟民将她带到日本,看重的是她老练的经验和对年轻选手的传帮带作用。张洁云倍加珍惜上场的机会,在如此重大的赛事里,她的表现相当沉稳,出色地完成了教练授予的战术意图。11月16日,大阪府立体育馆,中国女排在最后一战中迎战东道主日本队。中国队即使这场比赛小负也无碍夺魁大势。但女排的全体将士铆足劲头,一定要拿下日本队,不留下一点遗憾。当比分打成2∶0之后,中国女排已经获得了世界冠军!此时,她们有些控制不住喜悦的情绪,稍一松懈,被日本队追成2∶2。袁伟民教练并没有因为冠军到手而放弃对圆满结局的追求,他一贯严格著称,及时调整好队员的心态,最终以17∶15拿下了决胜局的比赛。七战七捷!中国女排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泪飞顿作倾盆雨,张洁云与队友们沉浸在无法言喻的喜悦中,与此同时国内多少个家庭、多少人也喜极而流泪,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从1971年初涉排坛开始,到站到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张洁云用了整整10年的时间。这是充满艰辛坎坷的10年,也是激情洋溢的10年。张洁云,这个在濠河边长大的小女孩,为南通这座城市带来了巨大的荣耀。 2008年5月27日上午,奥运火炬在江苏南京市传递。张洁云幸运地成为208名火炬手之一。张洁云是原中国女排国家队队员,曾获第二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第四名、第八届亚运会女子排球赛亚军、第二届亚洲女子排球锦标赛冠军、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冠军,但是没有获得奥运会女排冠军。这一直是她心中莫大的遗憾。张洁云说:“2008年,奥运激情在北京点燃,我也有幸成为奥运火炬传递南京站的一名火炬手。当我高高举起‘祥云’,我感到莫大的光荣。28年的期待终于变成现实,我与奥运终于有了一次亲密的接触。此刻,我仿佛奔跑在奥运的赛场。这样的感觉比获得冠军还要令人难忘。”“奥运加油,中国加油,女排加油!”张洁云喊出自己的祝福。

当年郎平时期的中国女排现在都在做什么?

女排队员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她们为国争光取得了许多优秀的成绩,女排精神深深的影响了几代人。当年这些和郎平一起打球的女排队员们,如今的生活也大多过得不错。第一,很多女排队员在退役之后都选择了继续留在体育行业,一般都在国家部门任职。比如孙晋芳,一直担任国家体育总局的网球管理中心主任。张蓉芳,如今在国家体育总局排球管理中心担任党委书记。周鹿敏,退役后曾经是上海女排的教练,现在在上海市体育中心从事行政管理的工作。朱玲,如今是四川的体育局局长。张洁云,退役回到了家乡,现在是江苏体委的办公室主任。侯玉珠,也是回到家乡,在福建体委工作。第二,很多女排队员退役之后没有进入国家体委,而是投身商界,这些人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比如杨希,她退役后成立公司,投身了房地产行业,这些年捐赠了很多希望小学,如今可以说是女排队员中的首富。周晓兰,退役后曾经进入过国家体委工作,是九十年代最年轻的副司级领导,但是很快就辞职去了美国,如今在经营一家排球俱乐部。梁燕,退役后先是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学习,然后创办了一家体育传媒公司,成就斐然。曹慧英,也是在90年代下海经商,如今是一家体育文化公司的董事长。第三,也有一些女排队员,她们选择了出国,在异国他乡发展自己的事业。郑美珠,曾经加入过德国的排球俱乐部,如今在穆尼黑的一家中医疗养院做管理工作。杨锡兰,退役后去了瑞士当排球教练,如今在瑞士生活。姜英,90年代去澳大利亚当体育老师,现在定居在澳大利亚。

当年郎平时期的中国女排现在都在哪

女排队员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她们为国争光取得了许多优秀的成绩,女排精神深深的影响了几代人。当年这些和郎平一起打球的女排队员们,如今的生活也大多过得不错。第一,很多女排队员在退役之后都选择了继续留在体育行业,一般都在国家部门任职。比如孙晋芳,一直担任国家体育总局的网球管理中心主任。张蓉芳,如今在国家体育总局排球管理中心担任党委书记。周鹿敏,退役后曾经是上海女排的教练,现在在上海市体育中心从事行政管理的工作。朱玲,如今是四川的体育局局长。张洁云,退役回到了家乡,现在是江苏体委的办公室主任。侯玉珠,也是回到家乡,在福建体委工作。第二,很多女排队员退役之后没有进入国家体委,而是投身商界,这些人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比如杨希,她退役后成立公司,投身了房地产行业,这些年捐赠了很多希望小学,如今可以说是女排队员中的首富。周晓兰,退役后曾经进入过国家体委工作,是九十年代最年轻的副司级领导,但是很快就辞职去了美国,如今在经营一家排球俱乐部。梁燕,退役后先是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学习,然后创办了一家体育传媒公司,成就斐然。曹慧英,也是在90年代下海经商,如今是一家体育文化公司的董事长。第三,也有一些女排队员,她们选择了出国,在异国他乡发展自己的事业。郑美珠,曾经加入过德国的排球俱乐部,如今在穆尼黑的一家中医疗养院做管理工作。杨锡兰,退役后去了瑞士当排球教练,如今在瑞士生活。姜英,90年代去澳大利亚当体育老师,现在定居在澳大利亚。

上一篇:longmao

下一篇:浙江万里学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