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剧访友

时间:2024-04-05 08:35:36编辑:coo君

有名气的楚剧有哪些

  楚剧的代表剧目:《四下河南》、《寻儿记》、《乔麦馍赶寿》、《狸猫换太子》、《九件衣》、《白扇记(乌金记)》、《秦香莲》等。
  楚剧简介:
  楚剧,旧称哦呵腔、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清代道光年间鄂东流行的哦呵腔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孝感市一带的山歌、道情、竹马、高跷及民间说唱等融合,形成一个独立的汉族地方声腔剧种之一,1926年改称楚剧,距今已有一百五十余年的历史。楚剧主要流行于武汉、孝感、鄂州,黄冈、荆州、咸宁、荆门,宜昌、黄石,随州十地市五十余区县。是湖北地区具有广泛影响的地方剧种。2006年5月20日,楚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楚剧演员周萍阶今年多大年龄,是什么地方人

作为楚剧迷,周萍阶6岁习楚剧,17岁拜楚剧名角为师,1988年,她自组武汉市第一个民间楚剧团——芙蓉楚剧团。昨日,周萍阶更推出了自己的首张楚剧影碟。楚剧影碟共四张,收录了她和张明智主演的《夫妻观灯》、《访友》以及经典楚剧《何氏劝姑》、《送友》等,全部在解放公园、晴川阁、黄陂黄花涝等地实景拍摄。实景拍摄对楚剧来说,这还是第一次。


楚剧的作品有多少

剧目
  楚剧现存剧目约五百个,常演的有两百多个,其中较为重要的包括《秦雪梅吊孝》《银屏公主》《赶斋》《杀狗惊妻》《三世仇》《吴汉杀妻》《蔡鸣凤辞店》《葛麻》《百日缘》《九件衣》《乌金记》《卖棉纱》《哑女告状》《白扇记》、《思凡》《赖婚》《汲水》《董永卖身》等。楚剧腔调分为板腔 、小调、高腔三部分,板腔包括迓腔、仙腔、应山腔、四平、十枝梅等,小调有【十绣调】、【麻城调】、【讨学钱】、【卖棉纱】等曲牌,高腔有【锁南枝】、【梧桐雨】、【山坡羊】等曲牌。楚剧的伴奏乐器主要有胡琴、京二胡、二胡、三弦、板鼓、钹、大小锣等。楚剧的角色主要分为生、旦、丑三类,其他行当亦由生、旦、丑演员兼演。楚剧表演讲究贴切自然,运用程式手段不拘一格,乡土气息浓郁,名演员有沈云陔、高月楼、关啸彬、李雅樵、熊剑啸等。   现代整理的历史故事剧,如《血债血还》、《刘介梅》、《双教子》、《追报表》、《三世仇》、《桃花扇》、《太平天国》、《不称心的女婿》、《狱卒平冤》、《穆桂英休夫》、《悠悠柳叶河》、《东方税官》等,其中《葛麻》、《刘介梅》、“双教子》、《追报表》被拍成戏曲艺术片。出现了张巧珍、姜翠兰、张光明、荣明祥、于盛乐、张一平、彭青莲、刘丹丽等一批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演员。

  楚剧,原是孝感的传统剧种,原名黄孝花鼓,也叫西路花鼓。1926年9月 10日,在湖北剧学总会开会时,由汉剧艺人傅心一提议,才正式定名为楚剧。到鄂中、鄂北和鄂东南的大部 分地区。
    2006年5月20日,楚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楚剧贴近生活,紧跟时代,表现手段丰富多样,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充分显示了鄂东一带地方文化的特色。目前楚剧面临着剧团锐减、人员老化、经济困难、后继乏人、观众萎缩等诸多困难,对珍贵资料与老一辈艺人技艺的抢救也因缺乏资金而难以开展,迫切需要有关方面加以关心扶持。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什么戏曲?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越剧,现在几乎所有的大小剧种都有该剧的整本或折子戏传世
《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是中国汉族民间四大爱情故事。同时《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齐名。
1945年,袁雪芬 与范瑞娟初演《梁祝哀史》。
越州上虞县有一女子祝英台,喜欢吟读诗书,一心想出外求学,但是当时的女子不能在外抛头露面,于是就和丫头银心乔装成男子,前往越州城读书。二人在半途遇见了也要前往越州念书的鄞县书生梁山伯及书僮士久,梁山伯和祝英台二人一见如故,遂义结金兰,一同前往越州。 在越州三年期间,梁山伯和祝英台形影不离,白天一同读书、晚上同床共枕,祝英台内心暗暗地爱慕梁山伯,但梁山伯个性憨直,始终不知道祝英台是个女的,更不知道她的心意。有一次清明节放假、二人去镜湖游玩的时候,祝英台借景物屡次向梁山伯暗示,可是梁山伯完全无法明白,甚至取笑祝英台把自己比喻成女子,最后祝英台只得直接地向梁山伯表示,梁山伯才恍然大悟。可是这件事全被在一旁偷看的马文才得知,马文才也知道祝英台原来是个女的了。后来家人写信催祝英台回家,临走前,祝英台留一封信告诉梁山伯「二八、三七、四六定」,意思是要梁山伯十天后去祝府提亲,但是梁山伯却以为是三个十天加在一起,所以一个月后才去提亲,等到梁山伯欢欢喜喜赶到祝家时,才知道马文才已经抢先一步提亲、并且下了聘礼,梁山伯只得心碎地离开,祝英台沿路相送、难舍难分。 梁山伯回家后,相思病重,写信向祝英台要一些找不到、拿不到的药方,表示病情绝望了,同时希望祝英台能前来探望一番,祝英台则回信告诉梁山伯,今生无缘,只希望二人死后可以一起安葬在南山。后来梁山伯病逝,祝英台假意应允马家婚事,但是要求迎亲队伍必须从南山经过,并且让她下轿祭拜梁山伯。当祝英台下轿拜墓,一时之间风雨大作、阴风惨惨,梁山伯的坟墓竟然裂开,祝英台见状,奋不顾身地跳进去,坟墓马上又合起来,不久,便从坟墓里飞出一对形影相随的蝴蝶……。


湖北花鼓戏的起源发展

据《沔阳县志》记载,荆州花鼓戏源于沔阳州一带。清《沔阳州志》特大水灾纪实记载,雍正二年(1724年),就有“穿街过市流浪苦,沿门乞生唱花鼓的情形。乾隆年间,花鼓逐步演变成有人物装扮的表演形式和简单故事情节的演唱内容,艺人们沿门或划地为台演唱,被称之为沿门花鼓或地花鼓 ,也有由一人背着木凳,挂上锣鼓边敲边唱的架子花鼓。这是沔阳花鼓的雏形。道光年间,艺人三、五组班,利用农闲,在方桌或肉案子拼凑的台上演唱,人们称为平台花鼓,'亦称麦黄戏或犁尾戏'.。后来出现了常年戏班,演出场地由平台转为四根竿的舞台,继而升为用六根竿搭起的阳台或台上扎彩的辉台演员由前期的三小〈小生、小且、小丑)行当,发展到有须生、正旦、老生等行当,演唱时一唱众和,伴之以锣鼓。至此,沔阳花鼓已发展成为一个新剧种。湖北花鼓戏按艺人师承关系推算及有关资料佐证,一般不迟于清道光年间。道光末年,叶调元写的《汉皋竹枝词》中,有“土荡(街名)约看花鼓戏,开场总在两三更”和“芦栅试演梁山调,纱幔轻遮木偶场”的词句,说明当时在汉口已有花鼓戏和梁山调。100多年来,湖北花鼓戏相传不绝,发展过程中,不断受到皮簧戏的影响。在其兴盛时期,班社甚多,名角辈出,许多地方出现过“三里五台”台上唱台下和的生动景象。但是,除黄孝花鼓发展成楚剧外,大都长期活动于农村和集镇,停留在“三打七唱”的局面,有的甚至濒临灭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北花鼓戏在整理创作剧目、革新音乐唱腔、提高表演艺术、培养艺术人材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果。其中,发展较快的天沔花鼓,现有5个专业剧团和许多业余剧团。他们整理的《站花墙》、编演的现代戏《拦花轿》、《小坚决》、《买摇窝》等均有一定影响。东路花鼓、远安花鼓、随县花鼓、阳新采茶、文曲戏也都有了专业剧团。湖北花鼓戏,俗称“花鼓子”,亦称中路花鼓戏,原称沔阳花鼓戏,形成于清嘉庆年间,是湖北三大地方剧种之一,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回顾它的发展史,可归纳为丝个阶段,即普及传播阶段,快速发展阶段,改革闯新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由于行政区划的变化和剧种发展的要求,其称谓也三易其名,即1954年定名为“天沔花鼓戏”,1981年改名为“荆州花鼓戏”,2005年省文化厅又将其改称为“湖北花鼓戏”。 ——天沔花鼓戏时期(20世纪50—70年代)花鼓子本称沔阳花鼓戏,形成于清嘉庆年间,已有200多年历史,发源于沔阳东荆河一带,形成于清嘉庆年间,形成于沔阳(今仙桃市)、天门地区,后流传到潜江、监利、汉川、京山、钟祥、荆门等地。沔阳花鼓戏由沔阳民歌小调和沔阳方言结合发展而成, 明末清初具雏形,清末民初已具规模,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为鼎盛时期。沔阳邻近各县先后都有大批艺人来沔阳拜师学艺,或有沔阳师傅到江汉各地传艺,解放初沔阳花鼓艺人数量空前,据《荆州花鼓戏志》载,荆州地区1949年前知名花鼓戏艺人579人,其中沔阳(含洪湖)著名艺人多达284人,占全地区艺人总数的一半。当时私人戏班林立,在江汉平原各县城乡甚至河南、湖南等外省农村巡回演出。1951年,沔阳县政府在沔城召开文艺工作会议,贯彻国家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登记戏曲社团与知名艺人。经县文教科批准,沔阳花鼓众多艺人组成四个专业楚剧班(后改为花鼓剧团),剧团名称为“艺光”、“光复”、“复联”、“联合”,首尾字相连,意为“兄弟剧团本一家”,接受阳县文教科行政管理,从此,沔阳花鼓戏有了政府承认的合法正规剧团四个。 由于剧团流动,后成立了天门、沔阳、潜江等县级花鼓剧团。2. “艺光”剧团由王寿银、倪新平负责,成立后驻监利演出,称为监利“艺光楚剧团”。1954年因水灾流落钟祥,钟祥县政府接收改为“钟祥县花鼓剧团”,杨笃卿任团长。1957年到潜江演出并落户,改名“潜江县花鼓剧团”,后为“潜江市荆州花鼓剧团”,再后升格为“湖北省实验荆州花鼓剧团”。1991年名演员胡新中为团长。至今,仍然活跃在潜江及周边县市。3. “光复”剧团组建时由邵发青、赵德新负责,到嘉鱼解洲驻地演出,后改为“嘉鱼县楚剧团”,至今仍巡迥演出于咸宁市各地。4. “复联”剧团初建时由喻浩生、李祥焕负责,1952年11月迁天门岳口落户。1954年到天门城关欲名 “天门花鼓剧团”, 因剧团魏泽斌、萧作君(女)等大批沔阳名演员要离团回沔,经有关部门协调,遂名“天门县天沔花鼓剧团”,选李新年、沈山为正副团长。5. “联合”剧团刘明仿、陈花志负责。1953年选崔六斤任团长,龚一香继任团长, 1955年后黄崇香、束小云任正副团长。1956年5月正式定名“沔阳县花鼓剧团”,任命黄崇香为团长,程兰亭、欧情生为副团长。1960年任命金民倜为团长。1973年恢复花鼓剧团建制,1977年调郭百荣任书记兼团长,萧元林、束小云、谢桂仿任副团长。1986年拆县建市后,改名为“湖北省沔阳花鼓剧团”,现仍然演出于市内外城乡。6、荆门剧团:解放前,天潜民间艺人经常到与天门、潜江接壤的荆门市沙洋县境内的农村演出传统曲目,沙洋地区的农民也由最初的爱听、爱看、发展为爱演、爱唱。文化大革命前,全县各乡镇都相继成立了农村剧团,虽然剧种多样,但仍以花鼓戏最为普及,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这些剧团逐步萎缩,基本上都解散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乡村剧团又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甚至有的村都组成了剧团,他们基本上是以演唱花鼓戏为主。那时,李市、毛李、拾桥、后港、官垱、十里、马良、姚集等乡镇的民间剧团尤为活跃。这一时期的农村剧团为传播普及花鼓戏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荆州花鼓戏时期(20世纪80-90年代)剧种的发展和行政区划的调整,使得天沔花鼓戏也随之改名。1981年荆州地区将天沔花鼓戏改为荆州花鼓戏。改革开放以来,荆州花鼓戏更是得到全面发展,在艺术上更臻完美,思想内容也令人耳目一新。新编历史剧《十三款》,现代戏《家庭公案》、《海峡情》、《向老三招婿》等在湖北省省级调演、会演中均获得创作奖或演出奖,使得这一地方剧种进入了它的全盛时期。1980年,新编传统剧目《站花墙》被珠江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舞台戏曲艺术片;《王瞎子闹店》、《招郎》、《卖摇窝》等剧目被拍成电视片。荆州花鼓戏先后有《家庭公案》、《向老三招婿》等八台大戏八上北京,唱响首都舞台。1988年9月应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和《戏剧评论》邀请进京演出,沔阳花鼓剧团将整理的传统剧目《送香茶》、创作的大型现代戏《向老三招婿》演进了中南海,并参加中国艺术节(中南片)演出。 潜江花鼓剧团根据曹禺名著《原野》改编的荆州花鼓戏两上北京:1990年参加“曹禺从事戏剧活动65周年”祝贺演出,并唱进中南海;1996年将《原野》复排为《原野情仇》,进京为全国第六次文代会倾情演出。那时荆门县和荆门市分设,当时的县专业剧团——京剧团划规荆门市,荆门县没有专业剧团。为了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同时也为了让花鼓戏艺术得以发扬光大,荆门县于1983年成立了专业的县级艺术表演团体----荆门县荆州花鼓戏剧团。经过调查研究,考虑到荆门的市情团情,1990年起,该市将剧团创作演出的重点调整到编演现代戏,特别是农村题材的现代戏上来。十几年来,先后创作演出了现代戏《高玉莲》、《翁与媳》、《桃林深处》、《九.二六壮歌》、《荷花洲头》、《闹龙舟》等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现代戏剧目。这一时期该市的花鼓戏在专业剧团的带领下,民间剧团迅速发展,形成了专业团体努力开拓花鼓戏发展之势的局面,使这一地方剧种进入了它的全盛时期。 ----(21世纪初至今)为了处理好谱及与提搞,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荆门市一方面加大力度鼓励和扶持农村业余剧团,在创办剧团、聘请教练、演员签约、设备添置、信息提供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方便,以利于花鼓戏的健康发展和广泛谱及。目前该市农村仍活跃着近十个民间花鼓剧团,如:李市邓洲花鼓剧团、李市蔡咀花鼓剧团,后港花鼓剧团、官垱黄金村花鼓剧团等,常年活约在乡镇、村庄,及大的丰富了该市农村文华生活。另一方面,荆门市也高度重视花鼓戏的创新与提高。政府斥巨资努力改善市艺术剧院的设施设备,下大力引进专业人才,尽全力抓好精品剧目生产,下决心走发展、改革和创新花鼓戏的道路。为了备战“八艺节”,荆门市从2002年就开始策划,创作大型现代花鼓戏《十二月等郎》。该剧创作的初衷就是想跳出传统曲目的---臼,创作了一台全新式样的花鼓戏,一方面继承花鼓戏的传统,使其具有民族性;另一方面注入时尚的、现代的气息,使其丰富着、发展着,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声腔设计上大胆创新。在保留花鼓戏唱腔的悠扬、甜美、悦耳等音乐元素的前提下,融入民歌、山歌等民间音乐的素材,使其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给人以诚相待耳目一新的感觉。如《十二月等郎》的主题曲《等郎调》就取材于江汉平原的“三棒鼓”,无伴奏合唱就沿用了原生态花鼓戏的无伴奏唱法等等。正因为音乐注入了有特色的元素,所以当代观众感到亲切动听,能产生共鸣。在舞台美术方面,既吸纳了话剧的写实手法,又保留了戏曲的写意手法,运用了大量的真实布景和道具,但又不是全实景,既有实又有虚,如《十二月等郎》的中远方的房子、近处的破船、杨树、演员手中的木盆、木凳等就较真实,有的就是将生活中的用品直接搬上了舞台,非常真实。而虚的景又很美,如苗子和四村姑站着睡觉等,虚实结合,美轮美奂。

花鼓戏的由来(故事)

湖南花鼓戏源出于民歌,逐渐发展成为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戏初级形式。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刊行的《浏阳县志》谈及当地元宵节玩龙灯情况时说:“又以童子装丑旦剧唱,金鼓喧阗,自初旬起至是夜止”。说明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戏——地花鼓,最迟在清嘉庆年间已经形成。又据杨恩寿《坦园日记》清同治元年(1862),杨恩寿在湖南永兴观看的“花鼓词”(即花鼓戏)中,已有书生、书童、柳莺、柳莺婢四个角色,而且情节与表演都较生动,说明这时的花鼓戏不但已发展成“三小”(小旦、小丑、小生)戏,而且演出形式也具有一定规模。从声腔和剧目看,初期以民间小调和牌子曲演唱边歌边舞的生活小戏,如《打鸟》、《盘花》、《送表妹》、《看相》等。后来,“打锣腔”与“川调”传入,才逐渐出现故事性强的民间传说题材剧目。打锣腔主要剧目有《清风亭》、《芦林会》、《八百里洞庭》、《雪梅教子》等,川调主要剧目有《刘海戏蟾》、《鞭打芦花》、《张光达上寿》、《赶子上路》等。这样,便形成了艺术上比较完整的地方剧种。


湖南花鼓戏的来源

湖南花鼓戏 邵阳花鼓戏起源于清乾隆、嘉庆...云南花灯来历 云南花灯来自中原,起源于明朝或更早一些时候的民间“社火”活动...赣南客家摇篮形成与发展起来的赣南采茶戏,是客家先贤创造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湖南花鼓戏,湖南各地地方小戏花鼓、灯戏的总称。湖南花鼓戏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从民间歌舞到对子花鼓直到能够演出一整本大戏这样一个从简到繁的过程。湖南花鼓戏曲调的发展,是采用当地山歌、民歌、哼歌为素材,发展成为几个基本曲调应用于有简单情节的的戏剧之中,后由于戏剧情节的复杂化和人物思想感情表达的要求,原始曲调变成了有各种不同节奏的、能表现各种不同情感的、分别适用于男声或女声演唱的曲牌。从音乐发展的角度说,前辈花鼓戏艺人(民间作曲家),根据戏剧内容的需要,运用“一曲多变”的规律,创作了许许多多的曲调。并且相传了一套曲调发展的手法,他们用了一些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概括:如“变手法”、“改尾巴”、“换骨头”、“翻上去”、“落下来”、“把板眼扯烂或挤拢”等,实际上就是通过转调、变调、改变调式、音程移位、节奏扩展或者压缩等手法,来创造、丰富了花鼓戏曲调。所谓“变手法”,是转调与变奏的结合;“改尾巴”、“换骨头”是改变调式和骨干音;“翻上去”、“落下来”是音程上下移位;“把板眼扯烂或挤拢”就是节奏扩展或压缩。同时,他们也吸收了外省或者本省的其它民间音乐和其它剧种的音乐,为后代留下了宝贵财富。
早期的花鼓戏,只有半职业性班社在农村作季节性演出,农忙务农,农闲从艺。过去,由于花鼓戏遭受封建迂腐势力的歧视和禁演,各地花鼓戏班都曾兼演当地流行的大戏剧目以作掩护,这种戏班称“半台班”或“半戏半调”、“阴阳班子”。各地花鼓戏传统剧目,总计约400多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南省花鼓戏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不但整理了如《刘海砍樵》、《打鸟》等传统戏,而且创作了《双送粮》、《姑嫂忙》、《三里湾》等不少现代戏。《打铜锣》、《补锅》、《送货路上》、《野鸭洲》等已摄制成影片。
湖南花鼓戏的音乐曲调约300余支,根据曲调结构、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大致可分为4类:1、川调,2、打锣腔,3、洞腔(即师公腔),4、小调。川调,源于山歌及民歌。按调式分为宫调式、羽调式两种,宫调式强调六级音,羽调式强调七级音,花鼓戏味特别浓厚。打锣腔源于哼歌及劳动号子,原来仅用锣鼓、唢呐伴奏,人声帮唱尾腔,得名打锣腔,现在基本上取消了这种帮腔形式。洞腔,源于师道音乐,所以,也称师公腔。川调、打锣腔、洞腔,统称为正调,正调的结构比较方整,大多以“对仗”或“起承转合”为结构形式,反复运用。小调是一些比较原始的民歌、山歌、城市小调和丝弦小调,表现情绪较为单一。某些小调发展较大,能表现多种情绪,编入了正调。
花鼓戏的表演艺术朴实、明快、活泼,行当仍以小丑、小旦、小生的表演最具特色。多以表现劳动生活为主。湖南花鼓戏从劳动人民群众中来,丰富了劳动人民群众的生活娱乐。

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


生活与日子的区别?

生活与日子的区别:
一、读音不同:
1、生活,读作:shēng huó
2、日子,读作:rì zǐ
二、定义不同:
1、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生活包括人类在社会中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日常活动和心理影射。
2、日子,指某日。古代纪日的一种方法。日,指某日,如初一﹑初二。子,指那一天的干支,如甲子﹑乙丑等。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太阳的儿子。
三、意义不同:
1、生活要高与日子,现在人有追求生活的,有追求日子的。追求生活的人要的感觉和激情。当然,物质的基本也是必不可少的,甚至要求的更高,因此意义更大。
2、追求日子的人要的是平平静静、安安稳稳的过日子。物质要求的不会太高,有的吃就行,有的穿就行,有的住就行,有没有车无所谓,兜里的钱有就行,别人有的咱做不到咱就不想,有自己喜欢和喜欢自己的人就行,感觉和激情不用太夸张,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信任,互相自觉,互相珍惜就好。


楚剧沈派有哪些贡献?

以楚剧大师沈云陔为代表,形成了沈派艺术。沈云陔幼年演唱花鼓戏十分有名,因此被称为“十岁红”。他17岁时受聘于汉口春仙班演花旦,潜心吸收江秋屏、李百川、余文君等各名家的特长,融会贯通,自成一家。1923年,李百川率楚歌社从上海返回汉口,为了改革花鼓戏的音乐进了春仙班,与沈云陔一起合作,两人真诚共事,音乐改革获得成功。1928年,楚剧受警察打击迫害之时,沈云陔与李百川密切合作,经营满春戏院,坚持10年,努力不懈,使楚剧渡过难关,并壮大了实力。1938年7月,武汉举行了抗敌剧大演出。在这次的大演出中,满春班成为一支重要的演出力量,当时推出了两台重要节目,即李百川的《岳飞的母亲》和沈云陔的《杀宫》。后来,湖北的各戏曲团社编为数十个抗敌演剧宣传队,分赴各战场及大后方。满春班演员,以沈云陔领衔,编为文艺二队,离开武汉,远赴重庆,在“一园戏院”演出。1941年,“一园戏院”在敌机大轰炸中被毁。全队面临饥寒困境,沈云陔慨然献出全部金银饰物作抵押,贷款重建戏院。在此期间,他依然抱病演出,让知道这件事的人无不动容。1946年,沈云陔与文艺二队返回湖北,由陶古鹏领班,转至美成戏院演出。沈云陔提议文艺二队与美成戏院完全合并,建立文艺楚剧团。两队合并建团的那天,沈云陔收关啸彬为弟子,同时推荐李雅樵拜高月楼为师。沈云陔的公忠为事业、宽厚以待人的作风,对当时散乱的楚剧界起到了很大的凝聚作用。沈云陔在艺术上造诣很深,他一贯严肃认真、精益求精,是一位现实主义的表演艺术家。在沈云陔的舞台生活中,扮演过许多不同身份,不同个性的人物。他勤奋好学,博采众长,自成一家。沈派艺术的特点是演唱朴实大方,表演生活气息浓郁,人物个性鲜明,以用戏曲程式刻画人物见长。沈云陔的代表剧目主要有《夜梦冠带》、《断桥》、《二堂审子》、《杀狗惊妻》、《秦香莲》、《庵堂认母》、《九件衣》等。

上一篇:索尼爱立信w595

下一篇:王富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