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肯尼迪

时间:2024-04-06 00:20:35编辑:coo君

爱德华·肯尼迪的丑闻

爱德华·肯尼迪是肯尼迪家族的三大政治家中最年轻、看上去最有前途的一位,却没有竞选上总统。这主要缘于一起车祸。1969年7月18日,爱德华在查帕奎迪克岛举行派对,派对结束后,他驱车带一名女孩玛丽同行,不料过桥时发生交通事故而坠桥,爱德华自己爬出车子游到岸上得以脱险,随后离开了现场。但直到这名女孩的尸体被发现,爱德华都没有向警方汇报此事。这成为他此后政治生涯中的人格污点。7月25日,他被指控有罪并判处两个月监禁。随后他通过广播对国人做了解释,他说“对自己没马上向警方汇报这一事实没什么可辩护的”,并表示自己没有酒后驾驶,也没与这名女孩发生不正当关系。1970年,马萨诸塞州最高法院对此案做了秘密审理。最终大陪审团做出了无罪判决。不过,外界对此案一直有各种版本的猜测,这也成为爱德华政敌利用的绝好武器。尽管他在1970年的参议院选举中,击败了选举资金不足的共和党对手,1971年他还是失去了一些党内代表的支持,丢掉了参议院民主党党魁的位子。他知道自己在1972年的总统角逐希望渺茫,尽管党内人士一再鼓动,他都拒绝出山。不过美国政界人士却认为这也许是他的幸运,因为他是进入政坛的三兄弟中唯一活下来的人。 1981年1月,爱德华与妻子离婚。此后几年,他开始游戏人生。他说,我知道自己永远当不了总统。1991年在最要好的表兄去世后,陷入极度悲痛和颓废的爱德华,与儿子和外甥从酒吧带回来的女孩发生了关系。事后爱德华认为双方是两厢情愿的,但女孩却指控是强奸。警方为此介入调查,该丑闻一度成为媒体的热门话题。1991年10月,在一次演讲中,爱德华第一次在公众场合检讨自己涉嫌的两大丑闻,他说自己意识到所犯的错误,也愿意面对它们。 爱德华生前想到自己罹患脑癌而时日不多,着手出版一本自传。其中最惊人的秘密是原来他一直暗恋哥哥约翰·肯尼迪的遗孀杰奎琳达40年。1963年11月,约翰·肯尼迪在达拉斯遇刺身亡。爱德华对嫂子杰奎琳由同情生出爱意,但他很清楚这是一段不可能的恋情,所以只能小心隐藏自己的感情,不敢向任何人透露。虽然杰奎琳在肯尼迪遇刺后改嫁,爱德华与杰奎琳数十年来几乎没有什么机会来往,但他对杰奎琳的感情没有丝毫减退,直至1994年杰奎琳逝世。

爱德华·肯尼迪的人物生平

1956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958年从荷兰海牙的国际法学院毕业,1959年又从弗吉尼亚大学法学院毕业,获得法学博士学位。求学期间,爱德华·肯尼迪还曾在美国军队服役,并在法国和德国驻扎过。在1962年当选为参议员,当时他才30岁,刚刚符合竞选国会参议员规定的年龄。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历史上只有五位参议员担任参议员的时间超过40年,爱德华·肯尼迪就是其中之一。1962年爱德华·肯尼迪当选参议员时,是补哥哥约翰·肯尼迪的缺,因为约翰·肯尼迪在担任参议员期间当选为美国总统。在那以后,爱德华·肯尼迪又多次当选连任。按照法律规定,肯尼迪参议员的这届参议员任期将在2006年结束,他早已表示自己没有退休计划,到时候会继续竞选连任。在多年的政治生涯里,爱德华·肯尼迪对自己的政绩是非常自豪的,他在推动民权、医疗保健,在提高最低工资,修改移民法、刑法,在推动公平居住、公共教育、促进艾滋病研究、救济穷人等立法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成为美国国会参议院里最受人们尊重的参议员之一。美国政界和舆论界普遍认为,爱德华·肯尼迪是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参议员之一。他的哥哥肯尼迪总统于1963年11月22日被人刺杀;他的另一位哥哥罗伯特·肯尼迪于1968 年6月5日被人暗杀。由于1969年的一次车祸中涉及到一位年轻女子的死亡而迫使他退出了1972年的总统竞选。那天晚上他开车带着漂亮的金发姑娘科佩克内小姐回旅馆,在过一座小桥时汽车冲入河中。爱德华逃生,姑娘却死在车中。由于爱德华报案不及时,使这一事件损害了肯尼迪家族的名誉,也使得爱德华不得不放弃竞选总统。哥哥肯尼迪总统被刺杀3个月后,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祸不单行,在一架包租的飞机坠毁时脊柱折断,身受重伤。他的亲密助手和飞机驾驶员遇难。参议员伯奇·贝(Birch Bayh) 及其夫人也受了伤,但伤势比爱德华·肯尼迪轻。不可思议的是,著名的灵媒珍妮·狄克逊在事发前预言到了这起惨剧。76岁的爱德华·肯尼迪仍然是在美国政坛举足轻重的肯尼迪家族领军人物。《纽约时报》报道,爱德华2008年1月28日在华盛顿的一场竞选集会上,公开表态支持黑人联邦参议员奥巴马竞选2008年美国总统。2009年,被形容为肯尼迪家族最后一位最具影响力的的成员的爱德华,于当地时间8月25日晚去世,享年77岁。

爱德华·肯尼迪的政治风采

纵观在美国参议院的47年,爱德华·肯尼迪在民权、医疗、教育、移民改革、反战和劳工权利等自由派传统领域推动诸多重要法案通过,参与这一时期几乎所有重要法案制定,给美国社会留下他的独特印记,有“自由派雄狮”之称。爱德华・肯尼迪拥有极具煽动力的演讲技巧。他1987年在参院发表演讲,“狙击”保守派最高法院法官提名人罗伯特·博克,让共和党方面措手不及,彻底改变华盛顿政治“玩法”。从此之后,政府提名任何具有争议的人物担任重要职位都会在国会引发唇枪舌剑。他最著名的演讲1980年8月12日发表于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后世称之为美国自由主义的“战斗檄文”。当时,在党内总统预选中败给卡特的爱德华说:“工作仍将继续、事业仍将持续、希望仍然鲜活、梦想永不会消亡。” 爱德华・肯尼迪认为,自己的最大成就之一是在1990年推动通过《美国残疾人保护法》。这一法案对他而言有特殊的个人意义,他的姐姐罗斯玛丽是智障人士,他的长子在12岁时因骨癌失去一条腿。爱德华将推动美国医疗制度改革视为其晚年的一个标志性政治目标,是奥巴马内阁医改方案幕后的主要推手。尽管重病缠身,但是爱德华逝世前依然坚持要实现他自己的“人生目标”,即让所有的美国人都能享受到医疗保健制度。为此,他协助起草了几乎颠覆现有价值2.5万亿美元的美国医疗制度的法案。 2009年美国《国会山》杂志的一份调查显示,共和党参议员认为肯尼迪是最具合作精神的民主党参议员,而且最具跨党派色彩。2008年1月,爱德华提名时任参议员的奥巴马参加竞逐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很多人认为,奥巴马的成功意味着民主党的政治火炬从以爱德华为代表的民主党老一代传递到政治新生代奥巴马手中。 由于爱德华是民主党党内最显赫及最受欢迎的人物,他的支持对奥巴马在党内青云直上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2008年,爱德华出其不意地亮相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营造出大会的最激动人心的一刻,把奥巴马的人气推至最高峰。肯尼迪表态支持奥巴马,也令奥巴马的党内竞争对手希拉里措手不及,选情受到重大挫折,最终饮恨。

介绍肯尼迪生平,小故事两个,在位时期发生的国际国内大事,为什么被暗杀

遇刺之谜
肯尼迪伤势真实情况,第一颗子弹在他的脖子正中开了一个洞。
在当选总统没多久,杰奎琳为新总统生了个儿子,他就是小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肯尼迪总统在飞机上得到这个喜讯,一时沉浸在中年得子和入主白宫的双重喜悦之中。时间过得真快,不到三年肯尼迪又要为竞选连任奔忙。1963年11月22日,他们夫妇到达拉斯城为连任拉选票。中午12点30分,从街旁一座大楼射出的子弹击中了肯尼迪的头部,打碎了他的脑壳,肯尼迪被刺身亡。
灾难接踵而至
肯尼迪总统遇刺后,担任司法部长的罗伯特·肯尼迪成了肯尼迪家族的当家人。1968年罗伯特决定参加总统竞选,肯尼迪家族似乎有可能再产生一位总统。不幸的是在一次公众集会上,有个年轻人对他头部开枪,罗伯特死在医院中。凶手是个叫瑟汉的巴勒斯坦难民,他讨厌罗伯特强烈的亲犹倾向。三个哥哥死于非命,爱德华·肯尼迪硕果仅存。但在1969年7月发生的一件意外事件断送了他的前程。一天晚上他开车带着漂亮的金发姑娘科佩克内小姐回旅馆,在过一座小桥时汽车冲入河中。爱德华逃生,姑娘却死在车中,而且爱德华报案还很不及时。这一事件损害了肯尼迪家族的名誉,也使得爱德华不得不放弃竞选总统。本来这个家族最后的希望都寄托在小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身上。他仪表堂堂,很有人缘,有在政治上振兴肯尼迪家族的实力。可是小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死在了空难事故中,这差不多是断绝了肯尼迪家族最后的指望。或许多灾多难的肯尼迪家族只能把重新崛起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的身上。
备受困扰的家族
半个世纪以来,仿佛受到一种神秘的诅咒,这个发迹于新英格兰的家族一直在死亡和成功中间起伏,始终被一连串的飞来横祸、非意外死亡以及各种丑闻所缠绕。在肯尼迪家族的连番厄运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1963年约翰·肯尼迪总统被暗杀。此前,1944年他的哥哥、曾被父亲寄予厚望的家族长子约瑟夫,在二战中死于飞机失事。1968年,他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在竞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过程中被暗杀。1999年,约翰·肯尼迪唯一幸存的儿子小肯尼迪飞机失事,连同妻子和妻妹一起坠机而亡。此外,车祸、吸毒、强奸指控等都不断困扰家族的其他幸存成员。从1941年开始到1999年,已有近10位“肯尼迪”死于非命。
有关的人也遭厄运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与肯尼迪家庭有关联的其他家族的人也跟着遭受厄运。至今,许多希腊人都相信,在肯尼迪总统的遗孀杰奎琳·肯尼迪和希腊船王亚里士多德·奥纳西斯成婚后,便把专属于肯尼迪家族的诅咒引入了希腊望族。他们指出,这位年轻的美国寡妇初次遇上奥纳西斯时,一切看来风平浪静。但与杰奎琳成婚后,奥纳西斯名下有4艘轮船发生了严重的事故。7年后,原本身体不错的奥纳西斯和他的儿子亚历山大相继去世,家族的生意也元气大伤。
家族成员恐惧诅咒
肯尼迪家族的诅咒,深为家族成员所恐惧。在肯尼迪家族中,罗伯特·肯尼迪最先萌生了所谓“家族的诅咒”的念头。1963年,在哥哥约翰·肯尼迪总统遭暗杀以后,罗伯特·肯尼迪开始阅读古希腊悲剧以从中寻求安慰。他的传记作者托马斯这样写道:“罗伯特发现了傲慢的性格与命运的关系。他开始怀疑肯尼迪家族是否在行为上有过激的方面,性格上是否过于无所畏惧。他在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一段话下面作了标记。希罗多德是这样说的:‘所有的傲慢自大终将收获饱含泪水的苦果。神将因为人的过分傲慢让人付出沉重的代价……’”
肯尼迪之女的神秘面纱
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女儿卡罗琳·肯尼迪日前表示,她有意填补纽约州联邦参议员希拉里出任国务卿后留下的职位空缺,接任参议员。卡罗琳虽贵为前总统之女,但向来行事极为低调,以至外界对这位昔日“第一千金”了解并不多。英国《卫报》搜集到卡罗琳成长过程的一系列老照片,揭开了这位前总统女儿的神秘面纱。

3遇刺事件编辑
介绍
第二颗子弹打掉了他的部分头盖骨,使大脑暴露在外。
枪声响起
1963年11月已经就任三年的肯尼迪在内政和外交上表现杰出。他不仅成功处理了上任之初一直困扰美国政府的" 古巴导弹危机"、"柏林危机",缓和了紧张对峙的美苏关系,而且他对国民采取的温和扶助的政策深得民心,也因此赢得了越来越多美国人的爱戴和支持。面临 1964年的新一届总统大选,肯尼迪为了帮助所在的民主党开展竞选活动募集资金和为谋求连任做准备工作,计划了这次达拉斯之行。
为了让热情的达拉斯市民一睹总统夫妇的风采,肯尼迪所乘的林肯轿车没有安装防弹罩,市民如愿以偿地看到了他们心中的总统,却也将他无情地暴露在了刺杀者的枪口前。中午12:00,总统车队以每小时15公里的缓慢速度驶入达拉斯市,市民对总统的到来表现出极高的热情。总统车队先是由迪利广场入口进入了休斯敦大街,接着左转行至埃尔姆大街,12:30:30正当肯尼迪和妻子杰奎琳向市民频频挥手致意的瞬间,一颗急速飞至的子弹深深嵌入了肯尼迪的喉咙,紧接着是致命的第二颗,这一次它击中了肯尼迪的后脑,顿时脑浆四溅,鲜血流满全身。
几分钟之后,肯尼迪便躺在了手术台上,但由于伤势过重,最终于美国中部时间13点抢救无效而亡。另据为肯尼迪做最后仪式的牧师透露很有可能在去往医院的路上,总统就已经死了。
真凶还是替罪羊
奥斯瓦尔德的罪犯档案照。此时他已是众矢之的,尽管他一再声称自己是无辜的。
至于那个杀害肯尼迪的凶手,达拉斯警方在刺杀事件发生80分钟后在一个电影院里将其逮捕归案。凶手名为李·哈维·奥斯瓦尔德,是教科书仓库大厦的一名员工。与此同时,警方还在枪杀事件不久于教科书仓库大楼六层发现了一支6.5mm×52mm的意大利产卡尔卡诺M91/38手动来复枪,外加一颗军火序列号为C2788的子弹。它与现场发现的子弹类型相同,且枪上粘有奥斯瓦尔德的部分指纹。凶手当天晚间即被转至警察总署接受审讯,然而就在审讯后的第三天,奥斯瓦尔德竟在有70名警务人员押送的情况下,被一个名叫杰克·卢比的夜总会老板枪杀在警察总署门前,而凶手的动机竟然是“要向全世界展现犹太人的胆量”。在刺杀事件的7天之后,由继任总统约翰逊任命的调查谋杀事件的沃伦委员会成立了。10个月之后,委员会呈上了一份近20万字的调查报告,得出结论称:"暗杀总统纯属奥斯瓦尔德的个人行为,没有发现任何证据证明有人帮助奥斯瓦尔德制定谋杀计划或组织其实现。"
到此为止,肯尼迪遇刺案仿佛已经真相大白,然而,沃伦的调查报告并未让众人信服,事实上这起谋杀事件中的重重疑点,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广泛猜测。一个后来成立的官方调查委员会——众议院遇刺案特派委员会,从1976年到1979年再次对总统遇刺案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取证,并得出结论认为,奥斯瓦尔德刺杀肯尼迪绝不是个人行为,甚至奥斯瓦尔德的凶手身份都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惊世阴谋
照片中的约翰逊春风得意,他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美国总统。然而他的政绩和他的名声一样糟糕,因为正是在他的倡导下,美国全面深化了那场越南战争。
1963年6月5日肯尼迪、约翰逊和德克萨斯州长康纳利在华盛顿一家饭店开会,两个德克萨斯人极力说服肯尼迪作了秋天到达拉斯的许诺。康纳利与约翰逊的关系非同一般,他的绰号就是"约翰逊的小伙计"。在刺杀案发前5个月,只有约翰逊、亨特、康纳利知道总统的这个计划。7月,亨特的手下美国中央情报局前官员、西奥尔良商人克莱·肖雇用一个刺杀小组,其中包括法国籍的优秀射手马克斯,他在枪杀案发生之后被逮捕,但在两小时后就被秘密驱逐到加拿大了。此前,曾有人在新奥尔良看到他与另一个人在一起,那人正是奥斯瓦尔德。如若情况属实,那么这个法国人也许就是第二个刺杀者。
对于总统车队在达拉斯的行车路线约翰逊等人也作了周密安排。原本行车路线应由民主党官员确定,而这一次却是由州长康纳利制定的。这样一来就难怪在第一次呈送给白宫的行车图中对到埃尔姆大街要拐弯之事只字未提了。而正是拐弯限制了行车速度,从而使子弹命中的可能性提高。此外,总统车队周围的安排也发生了"巧妙"变动。护送总统座车的摩托车护卫队被削减了一半,原本安排在总统汽车前面的新闻记者被放在了最后,以致在事件发生时竟没有一位新闻记者能及时拍摄下遇刺场面。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破绽——从一个摄影爱好者拍摄的胶片中可以看出,枪响前的几秒钟,约翰逊保镖的车门已经打开了,此举是为了提前下车保护约翰逊。而在肯尼迪尸骨未寒之时,约翰逊就在飞机上匆匆宣誓就职,也多少显示出了他的不安和急不可待,尽管前第一夫人就站在他的身边,衣袖上沾着肯尼迪温热的血。[4] [2]
肯尼迪遇刺身亡后,约翰逊专挽总统大权,控制着对整桩案件的调查,他亲自任命的"沃伦委员会"就是为替他及其帮凶开罪服务的。案发后不久,约翰逊就下达了清洗敞篷汽车的命令。接着,他委派他的亲信将康纳利州长带血的衣服取回洗净(康纳利因与肯尼迪同乘一车而受伤),并再次下令销毁物证。肯尼迪乘坐的敞篷车一直在白宫警卫的看管下,留着弹痕的挡风玻璃1963年11月25日就被更换。此后他又命人对肯尼迪尸体解剖鉴定作了修改,捏造了X 光片。1966年10月肯尼迪大脑神秘失踪也与此有关。
在肯尼迪被刺的三年中,18位关键证人相继死亡,其中六人被枪杀,3人死于车祸,2人自杀,1人被割喉,1人被拧断脖子,5人“自然”死亡。英国一位数学家在1967年2月的《伦敦星期日时报》中声明,这种巧合的概率为10万万亿分之一。从1963年到1993年,115名相关证人在各种离奇事件中自杀或被谋杀。这些已可以证明这是一次赤裸裸的谋杀。
遇刺案再出新说法
许多对肯尼迪暗杀事件的官方解释不满的阴谋论者都曾提出证据,证明肯尼迪总统当时曾被击中两次,且两次的子弹来自不同方向。
据一部新的纪录片称,是美国特工处的一名特工意外地开了这一枪。
这部名为《肯尼迪:证据确凿》的纪录片称,1963年11月22日,在肯尼迪乘坐豪华轿车行驶在达拉斯街头时,特工处的特工乔治·希基就坐在他后面的一辆车里,并意外开了枪。
纪录片称,为了保住特工处——其主要任务就是保护在任和卸任的美国领导人的颜面,相关机构掩盖了这一事实,也留下了许多一直让人怀疑的疑点。


介绍肯尼迪生平,小故事两个,在位时期发生的国际国内大事,为什么被暗杀?

遇刺之谜
肯尼迪伤势真实情况,第一颗子弹在他的脖子正中开了一个洞。
在当选总统没多久,杰奎琳为新总统生了个儿子,他就是小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肯尼迪总统在飞机上得到这个喜讯,一时沉浸在中年得子和入主白宫的双重喜悦之中。时间过得真快,不到三年肯尼迪又要为竞选连任奔忙。1963年11月22日,他们夫妇到达拉斯城为连任拉选票。中午12点30分,从街旁一座大楼射出的子弹击中了肯尼迪的头部,打碎了他的脑壳,肯尼迪被刺身亡。
灾难接踵而至
肯尼迪总统遇刺后,担任司法部长的罗伯特·肯尼迪成了肯尼迪家族的当家人。1968年罗伯特决定参加总统竞选,肯尼迪家族似乎有可能再产生一位总统。不幸的是在一次公众集会上,有个年轻人对他头部开枪,罗伯特死在医院中。凶手是个叫瑟汉的巴勒斯坦难民,他讨厌罗伯特强烈的亲犹倾向。三个哥哥死于非命,爱德华·肯尼迪硕果仅存。但在1969年7月发生的一件意外事件断送了他的前程。一天晚上他开车带着漂亮的金发姑娘科佩克内小姐回旅馆,在过一座小桥时汽车冲入河中。爱德华逃生,姑娘却死在车中,而且爱德华报案还很不及时。这一事件损害了肯尼迪家族的名誉,也使得爱德华不得不放弃竞选总统。本来这个家族最后的希望都寄托在小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身上。他仪表堂堂,很有人缘,有在政治上振兴肯尼迪家族的实力。可是小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死在了空难事故中,这差不多是断绝了肯尼迪家族最后的指望。或许多灾多难的肯尼迪家族只能把重新崛起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的身上。
备受困扰的家族
半个世纪以来,仿佛受到一种神秘的诅咒,这个发迹于新英格兰的家族一直在死亡和成功中间起伏,始终被一连串的飞来横祸、非意外死亡以及各种丑闻所缠绕。在肯尼迪家族的连番厄运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1963年约翰·肯尼迪总统被暗杀。此前,1944年他的哥哥、曾被父亲寄予厚望的家族长子约瑟夫,在二战中死于飞机失事。1968年,他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在竞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过程中被暗杀。1999年,约翰·肯尼迪唯一幸存的儿子小肯尼迪飞机失事,连同妻子和妻妹一起坠机而亡。此外,车祸、吸毒、强奸指控等都不断困扰家族的其他幸存成员。从1941年开始到1999年,已有近10位“肯尼迪”死于非命。
有关的人也遭厄运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与肯尼迪家庭有关联的其他家族的人也跟着遭受厄运。至今,许多希腊人都相信,在肯尼迪总统的遗孀杰奎琳·肯尼迪和希腊船王亚里士多德·奥纳西斯成婚后,便把专属于肯尼迪家族的诅咒引入了希腊望族。他们指出,这位年轻的美国寡妇初次遇上奥纳西斯时,一切看来风平浪静。但与杰奎琳成婚后,奥纳西斯名下有4艘轮船发生了严重的事故。7年后,原本身体不错的奥纳西斯和他的儿子亚历山大相继去世,家族的生意也元气大伤。
家族成员恐惧诅咒
肯尼迪家族的诅咒,深为家族成员所恐惧。在肯尼迪家族中,罗伯特·肯尼迪最先萌生了所谓“家族的诅咒”的念头。1963年,在哥哥约翰·肯尼迪总统遭暗杀以后,罗伯特·肯尼迪开始阅读古希腊悲剧以从中寻求安慰。他的传记作者托马斯这样写道:“罗伯特发现了傲慢的性格与命运的关系。他开始怀疑肯尼迪家族是否在行为上有过激的方面,性格上是否过于无所畏惧。他在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一段话下面作了标记。希罗多德是这样说的:‘所有的傲慢自大终将收获饱含泪水的苦果。神将因为人的过分傲慢让人付出沉重的代价……’”
肯尼迪之女的神秘面纱
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女儿卡罗琳·肯尼迪日前表示,她有意填补纽约州联邦参议员希拉里出任国务卿后留下的职位空缺,接任参议员。卡罗琳虽贵为前总统之女,但向来行事极为低调,以至外界对这位昔日“第一千金”了解并不多。英国《卫报》搜集到卡罗琳成长过程的一系列老照片,揭开了这位前总统女儿的神秘面纱。

3遇刺事件编辑
介绍
第二颗子弹打掉了他的部分头盖骨,使大脑暴露在外。
枪声响起
1963年11月已经就任三年的肯尼迪在内政和外交上表现杰出。他不仅成功处理了上任之初一直困扰美国政府的" 古巴导弹危机"、"柏林危机",缓和了紧张对峙的美苏关系,而且他对国民采取的温和扶助的政策深得民心,也因此赢得了越来越多美国人的爱戴和支持。面临 1964年的新一届总统大选,肯尼迪为了帮助所在的民主党开展竞选活动募集资金和为谋求连任做准备工作,计划了这次达拉斯之行。
为了让热情的达拉斯市民一睹总统夫妇的风采,肯尼迪所乘的林肯轿车没有安装防弹罩,市民如愿以偿地看到了他们心中的总统,却也将他无情地暴露在了刺杀者的枪口前。中午12:00,总统车队以每小时15公里的缓慢速度驶入达拉斯市,市民对总统的到来表现出极高的热情。总统车队先是由迪利广场入口进入了休斯敦大街,接着左转行至埃尔姆大街,12:30:30正当肯尼迪和妻子杰奎琳向市民频频挥手致意的瞬间,一颗急速飞至的子弹深深嵌入了肯尼迪的喉咙,紧接着是致命的第二颗,这一次它击中了肯尼迪的后脑,顿时脑浆四溅,鲜血流满全身。
几分钟之后,肯尼迪便躺在了手术台上,但由于伤势过重,最终于美国中部时间13点抢救无效而亡。另据为肯尼迪做最后仪式的牧师透露很有可能在去往医院的路上,总统就已经死了。
真凶还是替罪羊
奥斯瓦尔德的罪犯档案照。此时他已是众矢之的,尽管他一再声称自己是无辜的。
至于那个杀害肯尼迪的凶手,达拉斯警方在刺杀事件发生80分钟后在一个电影院里将其逮捕归案。凶手名为李·哈维·奥斯瓦尔德,是教科书仓库大厦的一名员工。与此同时,警方还在枪杀事件不久于教科书仓库大楼六层发现了一支6.5mm×52mm的意大利产卡尔卡诺M91/38手动来复枪,外加一颗军火序列号为C2788的子弹。它与现场发现的子弹类型相同,且枪上粘有奥斯瓦尔德的部分指纹。凶手当天晚间即被转至警察总署接受审讯,然而就在审讯后的第三天,奥斯瓦尔德竟在有70名警务人员押送的情况下,被一个名叫杰克·卢比的夜总会老板枪杀在警察总署门前,而凶手的动机竟然是“要向全世界展现犹太人的胆量”。在刺杀事件的7天之后,由继任总统约翰逊任命的调查谋杀事件的沃伦委员会成立了。10个月之后,委员会呈上了一份近20万字的调查报告,得出结论称:"暗杀总统纯属奥斯瓦尔德的个人行为,没有发现任何证据证明有人帮助奥斯瓦尔德制定谋杀计划或组织其实现。"
到此为止,肯尼迪遇刺案仿佛已经真相大白,然而,沃伦的调查报告并未让众人信服,事实上这起谋杀事件中的重重疑点,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广泛猜测。一个后来成立的官方调查委员会——众议院遇刺案特派委员会,从1976年到1979年再次对总统遇刺案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取证,并得出结论认为,奥斯瓦尔德刺杀肯尼迪绝不是个人行为,甚至奥斯瓦尔德的凶手身份都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惊世阴谋
照片中的约翰逊春风得意,他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美国总统。然而他的政绩和他的名声一样糟糕,因为正是在他的倡导下,美国全面深化了那场越南战争。
1963年6月5日肯尼迪、约翰逊和德克萨斯州长康纳利在华盛顿一家饭店开会,两个德克萨斯人极力说服肯尼迪作了秋天到达拉斯的许诺。康纳利与约翰逊的关系非同一般,他的绰号就是"约翰逊的小伙计"。在刺杀案发前5个月,只有约翰逊、亨特、康纳利知道总统的这个计划。7月,亨特的手下美国中央情报局前官员、西奥尔良商人克莱·肖雇用一个刺杀小组,其中包括法国籍的优秀射手马克斯,他在枪杀案发生之后被逮捕,但在两小时后就被秘密驱逐到加拿大了。此前,曾有人在新奥尔良看到他与另一个人在一起,那人正是奥斯瓦尔德。如若情况属实,那么这个法国人也许就是第二个刺杀者。
对于总统车队在达拉斯的行车路线约翰逊等人也作了周密安排。原本行车路线应由民主党官员确定,而这一次却是由州长康纳利制定的。这样一来就难怪在第一次呈送给白宫的行车图中对到埃尔姆大街要拐弯之事只字未提了。而正是拐弯限制了行车速度,从而使子弹命中的可能性提高。此外,总统车队周围的安排也发生了"巧妙"变动。护送总统座车的摩托车护卫队被削减了一半,原本安排在总统汽车前面的新闻记者被放在了最后,以致在事件发生时竟没有一位新闻记者能及时拍摄下遇刺场面。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破绽——从一个摄影爱好者拍摄的胶片中可以看出,枪响前的几秒钟,约翰逊保镖的车门已经打开了,此举是为了提前下车保护约翰逊。而在肯尼迪尸骨未寒之时,约翰逊就在飞机上匆匆宣誓就职,也多少显示出了他的不安和急不可待,尽管前第一夫人就站在他的身边,衣袖上沾着肯尼迪温热的血。[4] [2]
肯尼迪遇刺身亡后,约翰逊专挽总统大权,控制着对整桩案件的调查,他亲自任命的"沃伦委员会"就是为替他及其帮凶开罪服务的。案发后不久,约翰逊就下达了清洗敞篷汽车的命令。接着,他委派他的亲信将康纳利州长带血的衣服取回洗净(康纳利因与肯尼迪同乘一车而受伤),并再次下令销毁物证。肯尼迪乘坐的敞篷车一直在白宫警卫的看管下,留着弹痕的挡风玻璃1963年11月25日就被更换。此后他又命人对肯尼迪尸体解剖鉴定作了修改,捏造了X 光片。1966年10月肯尼迪大脑神秘失踪也与此有关。
在肯尼迪被刺的三年中,18位关键证人相继死亡,其中六人被枪杀,3人死于车祸,2人自杀,1人被割喉,1人被拧断脖子,5人“自然”死亡。英国一位数学家在1967年2月的《伦敦星期日时报》中声明,这种巧合的概率为10万万亿分之一。从1963年到1993年,115名相关证人在各种离奇事件中自杀或被谋杀。这些已可以证明这是一次赤裸裸的谋杀。
遇刺案再出新说法
许多对肯尼迪暗杀事件的官方解释不满的阴谋论者都曾提出证据,证明肯尼迪总统当时曾被击中两次,且两次的子弹来自不同方向。
据一部新的纪录片称,是美国特工处的一名特工意外地开了这一枪。
这部名为《肯尼迪:证据确凿》的纪录片称,1963年11月22日,在肯尼迪乘坐豪华轿车行驶在达拉斯街头时,特工处的特工乔治·希基就坐在他后面的一辆车里,并意外开了枪。
纪录片称,为了保住特工处——其主要任务就是保护在任和卸任的美国领导人的颜面,相关机构掩盖了这一事实,也留下了许多一直让人怀疑的疑点。


约翰·肯尼迪的死亡之谜

当时,美国公众有点不敢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他们迫切想知道究竟是谁刺杀了他们心目中年轻有为的总统。☆根据美国官方当时公布的材料,在事发后不到48小时,中央情报局就在达拉斯市抓获了一名“嫌疑犯”———李·哈维·奥斯瓦尔德。但可疑的是,美国并没有对他提起诉讼,也没有对他进行认真的审讯。不久,这名刺杀肯尼迪的重要嫌疑犯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人枪杀。美国官方宣布,李·哈维·奥斯瓦尔德是刺杀肯尼迪的惟一凶手,是他致命的两枪击中了肯尼迪的要害部位,导致了肯尼迪的身亡。至此,肯尼迪遇刺一事便被美国官方束之高阁。美国公众相信,奥斯瓦尔德的被抓和被枪杀只不过是官方的一个掩人耳目的骗局而已,根本不能令人信服。但由于当时的一些目击证人都先后神秘地死去,关于肯尼迪遇剌内幕便成了人们心中永远的谜。遇刺内幕已有36个版本一项网络调查显示,在过去40年里,关于肯尼迪遇刺的内幕至少有36种不同的版本。有人认为,时任副总统的约翰逊对肯尼迪遇刺一事难逃干系,说这件事本质上就是一场政治阴谋;也有人认为,肯尼迪遇刺与古巴卡斯特罗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此种种……但至今没有一种版本真正令人信服。新书作者查考解密文件美国著名作家布拉德·奥利里和西摩参考了解密的肯尼迪时期的政府文件,并仔细研读了由前苏联克格勃提供的调查报告。此外,这两名作者还从一家法国法院得到了当时一名法国目击者接受美国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的调查所作的证词。因此,新书《死亡的三角地带》从新视角向读者展示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幕。新书的作者还获得了被解密的当时的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一些文件。文件披露,当时有着黑社会教父之称的博纳诺斯出面雇佣了两名杀手:杰克·鲁比以及奥斯瓦尔德的叔叔,由这两人上演了一场假装开枪击毙奥斯瓦尔德的“戏”,令奥斯瓦尔德在人间“蒸发”。文件显示,中央情报局当时认为,只要他们公开宣称的杀人凶手“意外身亡”,就可以避免美国公众在这个问题上抓住不放,一些真相也可就此被锁进历史的抽屉。 1955年10月,由美国中情局支持的吴庭艳当上了“越南共和国”(南越)总统,实际上就是南越反共集团的头领。在美国的支持下,吴庭艳集团对南越进行了令人发指的残暴统治,激起了当地民众的强烈愤慨。对吴庭艳的做法,肯尼迪也有耳闻,他暗中指示有关人员调查吴庭艳集团的执政情况。其间,南越还爆出了一件震惊世界的事件:1963年5月,吴庭艳派兵干涉古都顺化佛教徒的佛事活动,多名和尚被开枪打死。6月11日,佛教界一位德高望重的和尚在西贡闹市街头自焚身亡。后来又有一些和尚相继效仿。此事一出,极大地震惊了美国政府。肯尼迪亲自致信训斥吴庭艳,警告他不要乱来,但得意忘形的吴庭艳根本听不进去。肯尼迪政府开始反思美国在越南走的这一步棋:为什么他们扶持的南越政权这样惨无人道,还要搞宗教灭绝这种残暴的恐怖活动。沉思之后的肯尼迪猛然醒悟,必须尽快在南越“换马”,否则后患无穷。他下令中情局,着手“解决”吴庭艳。1963年11月1日,美国政府为挽救败局,策动了南越的军事政变。次日中午,吴庭艳被政变军队乱枪打死在某个街角。此后,肯尼迪政府决定从越南撤军,但他的这一决定还没有来得及被执行,肯尼迪便于11月22日在达拉斯街头遇刺身亡。是吴庭艳的余党对肯尼迪采取了报复行动?这种说法仅为笑谈而已。 美国黑社会头目博纳诺斯曾向当时负责调查肯尼迪遇刺事件的沃伦调查委员会承认,他与肯尼迪遇刺一案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沃伦调查委员会却始终没有对他进行询问。此外,约翰·肯尼迪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传记的作者都承认,罗伯特·肯尼迪曾经秘密阻止沃伦调查委员会调查肯尼迪之死的真相。而且,肯尼迪的大脑曾有一段时间“不翼而飞”。后来证实,是一名美国海军上将把它偷了出来,由人做了手脚后又重新放回,而这名幕后指使者就是罗伯特·肯尼迪。原因很简单,肯尼迪家族不敢揭露杀害肯尼迪总统的秘密,他们担心这个家族三兄弟的许多子女的安全。

肯尼迪被杀真相?

美国前总统肯尼迪遇刺身亡已经整整40年了,但关于他被刺的一些具体内幕仍然扑朔迷离:谁是凶手,谁是幕后策划者?这一秘密缘何历经40年未被揭开?美国著名作家布拉德·奥利里和西摩合著的新书《死亡的三角地带》将为你解开这个隐藏了40年的谜底。
镜头回放
1963 年11月22日,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约翰·肯尼迪携同夫人杰奎琳刚刚参加完一次竞选活动来到得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市。当肯尼迪的车队徐徐拐入榆树街时,突然听到“砰!砰!”两声枪响,随后又是数声,与前两声夹杂在一起,随着这天籁般的枪声先后响起,只见肯尼迪的身体随之猛地向后倒去,倒在了杰奎琳的膝上,从此告别了人世。
疑点重重
当时,美国公众有点不敢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他们迫切想知道究竟是谁刺杀了他们心目中年轻有为的总统。
●根据美国官方当时公布的材料,在事发后不到48小时,中央情报局就在达拉斯市抓获了一名“嫌疑犯”———李·哈维·奥斯瓦尔德。但可疑的是,美国并没有对他提起诉讼,也没有对他进行认真的审讯。
●不久,这名刺杀肯尼迪的重要嫌疑犯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人枪杀。
●美国官方宣布,奥斯瓦尔德是刺杀肯尼迪的惟一凶手,是他致命的两枪击中了肯尼迪的要害部位,导致了肯尼迪的身亡。至此,肯尼迪遇刺一事便被美国官方束之高阁。
●美国公众相信,奥斯瓦尔德的被抓和被枪杀只不过是官方的一个掩人耳目的骗局而已,根本不能令人信服。但由于当时的一些目击证人都先后神秘地死去,关于肯尼迪遇剌内幕便成了人们心中永远的谜。
遇刺内幕已有36个版本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在过去40年里,关于肯尼迪遇刺的内幕至少有36种不同的版本。
有人认为,时任副总统的约翰逊对肯尼迪遇刺一事难逃干系,说这件事本质上就是一场政治阴谋;也有人认为,肯尼迪遇刺与古巴卡斯特罗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此种种……但至今没有一种版本真正令人信服。
新书作者查考解密文件
美国著名作家布拉德·奥利里和西摩参考了最近解密的肯尼迪时期的政府文件,并仔细研读了由前苏联克格勃提供的调查报告。此外,这两名作者还从一家法国法院得到了当时一名法国目击者接受美国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的调查所作的证词。因此,新书《死亡的三角地带》从新视角向读者展示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幕。
新书的作者还获得了被解密的当时的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一些文件。文件披露,当时有着黑社会教父之称的博纳诺斯出面雇佣了两名杀手:杰克·鲁比以及奥斯瓦尔德的叔叔,由这两人上演了一场假装开枪击毙奥斯瓦尔德的“戏”,令奥斯瓦尔德在人间“蒸发”。文件显示,中央情报局当时认为,只要他们公开宣称的杀人凶手“意外身亡”,就可以避免美国公众在这个问题上抓住不放,一些真相也可就此被锁进历史的抽屉。
跟南越吴庭艳有关?
1955 年10月,由美国中情局支持的吴庭艳当上了“越南共和国”(南越)总统,实际上就是南越反共集团的头领。在美国的支持下,吴庭艳集团对南越进行了令人发指的残暴统治,激起了当地民众的强烈愤慨。
对吴庭艳的做法,肯尼迪也有耳闻,他暗中指示有关人员调查吴庭艳集团的执政情况。其间,南越还爆出了一件震惊世界的事件:1963 年5月,吴庭艳派兵干涉古都顺化佛教徒的佛事活动,多名和尚被开枪打死。6月11日,佛教界一位德高望重的和尚在西贡闹市街头自焚身亡。后来又有一些和尚相继效仿。此事一出,极大地震惊了美国政府。肯尼迪亲自致信训斥吴庭艳,警告他不要乱来,但得意忘形的吴庭艳根本听不进去。
肯尼迪政府开始反思美国在越南走的这一步棋:为什么他们扶持的南越政权这样惨无人道,还要搞宗教灭绝这种残暴的恐怖活动。沉思之后的肯尼迪猛然醒悟,必须尽快在南越“换马”,否则后患无穷。他下令中情局,着手“解决”吴庭艳。
1963 年11月1日,美国政府为挽救败局,策动了南越的军事政变。次日中午,吴庭艳被政变军队乱枪打死在某个街角。此后,肯尼迪政府决定从越南撤军,但他的这一决定还没有来得及被执行,肯尼迪便于11月22日在达拉斯街头遇刺身亡。
是吴庭艳的余党对肯尼迪采取了报复行动?
阻止调查另有隐情
美国黑社会头目博纳诺斯曾向当时负责调查肯尼迪遇刺事件的沃伦调查委员会承认,他与肯尼迪遇刺一案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沃伦调查委员会却始终没有对他进行询问。
此外,约翰·肯尼迪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传记的作者都承认,罗伯特·肯尼迪曾经秘密阻止沃伦调查委员会调查肯尼迪之死的真相。而且,肯尼迪的大脑曾有一段时间“不翼而飞”。后来证实,是一名美国海军上将把它偷了出来,由人做了手脚后又重新放回,而这名幕后指使者就是罗伯特·肯尼迪。原因很简单,肯尼迪家族不敢揭露杀害肯尼迪总统的秘密,他们担心这个家族三兄弟的许多子女的安全。


美国前总统夫人叫什么?

米歇尔·拉沃恩·奥巴马
米歇尔·拉沃恩·奥巴马(Michelle LaVaughn Obama,1964年1月17日-),是美国总统 - 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二世的妻子。她本身也是一名律师,出生及成长于芝加哥南部,曾就读普林斯顿大学及哈佛大学法学院。
个人简介
随着奥巴马当选第44任美国总统,米歇尔亦随即成为第一位非洲裔美国籍总统夫人,以及个子最高的第一夫人,身高达180厘米(5尺11寸)。完成学业后,她返回芝加哥为全美第六大律师行悉尼·奥斯汀律师事务所服务,是芝加哥市长戴利之直属雇员,也为芝加哥大学及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服务。米歇尔早于1980年代末期已结识同于悉尼·奥斯汀律师事务所工作的奥巴马,两人于1992年结婚。根据美国传统,改为夫姓。1998年及2001年诞下长女及次女。米歇尔的父亲于1990年去世,母亲则仍于一女装直销公司出任秘书,米歇尔有一于俄勒冈州立大学任职篮球教练的兄长。由于她非常着重自己的形象、举止及衣着品味,因此经常被媒体评为衣着最佳之列,更将之与美国已故第一夫人杰奎琳·肯尼迪比较。
学业及家庭

曾经由第一年班跳至第三年班的她于中学时代就读芝加哥顶尖的惠特尼·扬高中,并曾名列校内成绩最优等学生达4年。1981年中学毕业后升读普林斯顿大学,主修社会学、副修非洲裔美国人研究,1985年以一级荣誉毕业,1988年在哈佛大学法学院取得法律博士学位。米歇尔邂逅奥巴马始于奥巴马1989年于悉尼·奥斯汀律师事务所行任暑期实习生,米歇尔则被指派督导他,由于他们是绝无仅有的黑人于该公司任职,因此两人工作上十分投契,最后两人于1992年10月结婚,婚后诞下两名女儿,亦由于奥巴马当选州参议员多年,因此奥巴马夫妇遂将两人送入芝加哥大学附属私立小学就读,以免传媒打扰。米歇尔2008年在全国广播公司(NBC)的清谈节目《艾伦·德杰尼勒斯秀》透露,两人无意诞下第三名子女。
工作

《名人周刊》将米歇尔与高贵见称的美国已故第一夫人杰奎琳·肯尼迪相提并论:“政客一般个性刚强,但米歇尔在助选期间突显了自信及亮丽的形象,令人想起前总统肯尼迪夫人。”
博士毕业后,米歇尔于大型律师行工作,她负责市场营销及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工作,离职后,她转到芝加哥市政府任职市长助手,专责城市规划及发展。1993年成为一非牟利机构的执行董事,3年后离职,她为该机构筹得的款项足以维持机构的12年运作。1996年加入芝加哥大学出任学生事务处副处长,并设立了大学社会服务中心。2002年转到芝加哥大学医疗中心,最初出任社区事务执行董事,2005年晋升为副董事长(社区及对外事务),仍为医疗中心副董事长,但已转为兼职形式,以便投放更多时间于家庭生活。随着奥巴马冒起成为全国性政治人物,米歇尔开始成了流行文化的一部份。2006年5月,米歇尔被生活杂志《元素》列为 全球25名最激励人心的女性;2007年7月,《浮华世界》选出她为世界十大衣着最佳女性(翌年7月再度当选);2007年9月,哈佛大学旧生刊物《02138》将米歇尔列为哈佛第58名最重要校友,而奥巴马则被列为第4名最重要校友;2008年《名人》杂志的衣着最佳选举,她亦榜上有名,更被杂志称赞为“典雅及有自信”的外表。部份传媒更将她与已故第一夫人杰奎琳·肯尼迪比较,表示不单止外表,连她的谈吐也大方得体。而《纽约时报》则将另一位前第一夫人芭芭拉·布什的举止及时装触觉与米歇尔相提并论。
米歇尔亦曾是纽约证券交易所一上市食品公司的董事局成员。根据奥巴马夫妇申报之2006年除税后收入,米歇尔任职芝加哥大学医疗中心的年薪为27万美元;而奥巴马任参议员的全年薪酬则为15万美元。若将食品公司董事、投资及出版收益计算在内,夫妇的2006年总收入达99万美元。
编辑本段政治活动为丈夫助选

尽管米歇尔在奥巴马出选参议员时已协助他筹款及建立助选团,但起初并不积极参与其中。当夫婿参加2000年美国众议院选举时,芝加哥大学上司问她如何能尽情投入助选,她回应探访了许多家庭,当中收到很多
宝贵意见。2007年5月,丈夫宣布角逐总统选举后3个月,她开始减少80%公职以全力为丈夫助选。竞选初期,她开始教导两名女儿独立,然后增加出席竞选活动日数。2008年2月初,她于8日内出席了33场竞选集会,而奥巴马出席的集会里,最少2场邀请了美国著名节目主持奥普拉·温弗里增加声势。2007年,米歇尔开始协助丈夫作全国性巡回演说拉笼选民。《芝加哥太阳报》指她是一名斗士,坚决热诚为丈夫助选,显示出发自内心的口才与智慧。米歇尔则雇用了全女班的助手团以迎合她的政治角色,她表示曾协商出丈夫不再吸烟来换取她倾力为丈夫助选。关于她作为总统参选人之配偶的角色,她表示:“我的角色并非资深顾问。”在美国民主党未甄选出最后2名候选人之前,她被视为最低知名度的候选人配偶。她于竞选起初展示出讽刺性的幽默及细诉家庭生活的趣事,但传媒开始质疑她的讥讽式幽默不能在印刷媒介诠释清楚,她因此转为低调。《纽约时报》则访问她假如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顿最终取得党内提名,她会否支持及为她助选?米歇尔表示要视乎希拉里的政策、态度及语调。她又补充“你要知道,无论谁取得最终提名,所有党员均需努力。”尽管2008年竞选活动中,她对希拉里有批评,米歇尔2004年曾被问及最敬佩哪位领
袖配偶,她当时的答案正是希拉里:“她是一位聪明、亲切、团结的人。”2008年10月6日,米歇尔则被著名节目主持人拉里·金问到布拉德利效应是否已经过去,她强调奥巴马胜出了党内提名已显示他有一定实力。就在这个周末,米歇尔为竞选活动及民主党全国委员会筹得巨额款项。

批评

2008年2月18日,米歇尔在威斯康星州最大城市密尔沃基发言时提到“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为国家感到自豪,因为希望已重临。”傍晚,她转抵威斯康星州第二大城市麦迪逊补充说“这是我人生中最为国自豪的一次,因奥巴马实在做得很好,我亦感到民众非常渴望‘转变(Change)’。”事后不少评论员批评她的言论,而这句话亦立即引起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约翰·西德尼·麦凯恩妻子辛迪的抨击,辛迪回应自己一直以国家为傲,但原来对 手妻子才首次为国自豪,奥巴马的竞选办随即发声明指“她的言论只是发表意见,奥巴马本人则为妻子解困及对这些无理抨击“感到沮丧”。2008年6月,第一夫人劳拉暗示米歇尔言论被传媒歪曲:“我认为她是指更加自豪……你知要兼顾总统选举活动及候选人配偶的身份会相当困难。”
竞选过程中,传媒经常将米歇尔标签为“易怒的黑人女人”,部份网站更企图散播这些观念,导致她要作出回应:“奥巴马与我已成为公众人物多年,我们已习惯了这些批评,所以不会理会它们。”当2008年8月的美国民主党全国党代表大会进行期间,传媒观察到米歇尔的表现较竞选初期温和,开始集中关注实质性议题及与观众打成一片,而并非反驳挑战她的人。她亦较多接受电视台清谈节目及女性刊物专访,而并非出现于电视新闻报道上。她的转变亦反映在衣着上,较多穿背心裙,以予人随和的形象。
演说

米歇尔非常重视自己在全国竞选活动首场的公开演说,2008年8月25日,美国民主党举行全国党代表大会首天,她传递了施政方针:将自己与丈夫及女儿扮演为美国梦的化身。 发言的还包括众议员小杰西·杰克逊,与及患上脑癌的著名资深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他们的出现均抢去米歇尔不少风头。米歇尔形容丈夫以家庭优先及自己与一般家庭主妇无异,演说中亦提及自己与丈夫的背景与成长历程,她俩均深信“一分耕芸,一分收获。即使你不认识或不认同某人,但只要坚持信念,及以谦虚与尊敬的心去对待别人,便会最终得到别人接纳。”米歇尔亦再次强调自己一直以来的爱国心,以回应传媒早前曲解她“人生中第一次为国家自豪”的言论。演讲完毕,两名女儿上台接受大家的鼓励及与大萤光幕上进行视像直播的父亲打招呼。
演说后得到的回响普遍为正面,政治评论员安德鲁·沙利文形容这是他出席的所有大会中“最感人、振奋、谦卑,及最动听”的一次演讲;论政月刊《美国视野》的助理主编埃兹拉·克莱因则赞赏这段演讲“表达良好、构思巧妙”。,并形容米歇尔“有活力、坦率及亲切”;美国双周刊《新共和》则认为米歇尔“应着重强调她的专业及学术成就”。
编辑本段其他相关争拗

米歇尔曾牵涉奥巴马与福克斯新闻相关的3个报道争议中的其中2个。事缘2008年6月11日,福克斯在专访保守的亚裔美藉专栏作家米歇尔·马尔金时引用一幅图片,图中的标题指“冒犯自由主义:选民勿投未婚妈妈米歇尔”,后经福克斯查证,该公司承认错误引用《论政报》的不实报道,事实上两人已在法律上完婚。另外,奥巴马夫妇在6月3日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党内初选结束当晚深情地用拳头碰拳头的方式互相祝贺,但竟被福克斯新闻说成“恐怖份子互相拳击”,事后福克斯彻销有关报道。
侮辱

美国总统夫人应该是受众人敬仰的。然而,2011年2月,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却受了相当“恶毒”的礼遇。她的形象被反对国民减肥计划的漫画家,丑化成了嗜吃汉堡包的发福暴食者。
据国外媒体报道报道,美国保守派博客网站刊登的这组漫画是对米歇尔·奥巴马女士的减肥计划的挖苦和讽刺。据悉,米歇尔·奥巴马提出的减肥计划的主要内容为让孕育期的妈妈以母乳喂养孩子,以达到减少肥胖儿童数量的目的。
另外,美国保守派人士还不时对她的这项活动进行冷嘲热讽,骂她是虚伪的女人。有人甚至直言,她没权利来指挥美国人可以吃什么、不可以吃什么。
据科学网了解,在网站上刊登的漫画中,米歇尔对其丈夫奥巴马总统说:“我正让餐馆减少餐品量,以此来控制美国人的饮食习惯。”同在画中的奥巴马总统,身材修长,一边小口吃着沙拉,一边反对她说:“米歇尔,我想要连任总统。你的这种举动会惹恼许多人的。"
居首

美国《福布斯》杂志2010年10月6日公布“最有权势女性”年度榜单,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荣膺榜首。米歇尔评为全球“最牛”女性是因为她极具个人魅力,不仅在民众中人气颇高,还在政治等事务中发挥作用。 她还在全美推广“让我们动起来”的活动,倡导民众应对儿童肥胖。可口可乐等公司已经承诺,在2015年前降低产品内热量。[1]
上榜理由:相比前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更多地关注中小学学生营养问题和军人家庭事务,远离棘手的政策问题。54%的支持率说明了其受欢迎程度。
二手裙

据香港《文汇报》2010年12月19日报道,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在华盛顿一个圣诞庆祝会,穿了一条二手黑色长裙。她应该是第一位穿二手衫出席公开场合的第一夫人。此举在美国时装界引起回响。长裙价值约2500美元,在纽约一间二手店购入。该店店主表示,米歇尔亦订购了其他服饰,打算稍后穿着。米歇尔的衣着品味有时引起争议,虽然如此,月初她仍被时装杂志《Vogue》选为全球衣着品位最佳女性之一。
遭遇威胁

米歇尔·奥巴马在录制一个节目展示“舞姿”据美国媒体报道,2012年7月13日,华盛顿一名警察在早上点名时发出针对奥巴马夫人米歇尔的威胁性言论,因而被解职并转入行政部门工作。 但是美国特勤局没有重视这名警察所谓的威胁言论,称没有构成任何实际的威胁。 这名涉案的警察是华盛顿警方汽车队的一名警察,一名警方副官说,他听到这名警察说出针对米歇尔的威胁性言论。《华盛顿邮报》报道称,这名警察威胁要枪击米歇尔,然后从手机里找出一张手枪的照片。 熟悉此事的一名官员说,这只是一个恶作剧的玩笑。 美国特勤局一名官员说,他们知道了这件事,正在采取适当的措施。[2]
权势夫妻

福布斯发布2012全球最有权势15对夫妻眷侣,米歇尔与巴拉克·奥巴马排名第一。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高达15.3万亿美元,人口也达到3.13亿,排行世界第三——的总统和第一夫人,奥巴马夫妇是全球知名度最高的夫妻档之一。[3]
红艳白宫

2011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和第一夫人米歇尔在白宫前等待胡锦涛主席的到来。米歇尔·拉沃恩·奥巴马 (Michelle Obama)身着红色的花瓣打印丝纱质的礼服。红色,并不惊奇,因为众所周知,在中国文化里象征着吉祥和幸福。不过选择了亚历山大·麦昆 (Alexander McQueen)的礼服让人出乎意料,因为很多人猜测,美国第一夫人应该会选择华裔设计师的作品。
早在奥巴马的就职典礼上,米歇尔便身穿华裔设计师吴季刚的礼服,尽显米歇尔眼光独到,体现了奥巴马政府不分种族的理念。
当晚这件礼服由亚历山大·麦昆 (Alexander McQueen)的继承人Sarah Burton操刀设计,为麦昆品牌2011度假系列。华盛顿邮报时尚编辑罗宾·吉芙汉(Robin Givhan)这样评价:过于张扬的礼服,似乎不适合外交。这也何尝不是一次突破?相比传统的定制,夫人的选择似乎显随意,实际更具心思。[4]
幽默之处
2012年10月25日,米歇尔在洛杉矶参加了电视节目《吉米·基梅尔现场秀》,为火热的选情再添一把柴。节目中,主持人吉米问米歇尔,“要是有人忘了投票,怎么办?”米歇尔胸有成竹地说,“我有应对计划”。
没想到第一夫人的计划非常“简单粗暴”——清晨5点40分,米歇尔踮着脚溜进了吉米的家。她轻轻打开卧室的门,蹑手蹑脚地走到吉米的床前,随后从身后“变”出了小喇叭和扩音器,对着睡梦中的吉米大喊:“选举日!选举日!行动起来!穿上鞋子!动作快点!”在她这一连串聒噪的催促下,吉米手忙脚乱地摸下床,还没站稳就被米歇尔催促着一路小跑去投票了。终于把“懒骨头”赶下床后,米歇尔带着胜利的笑容补充道,“早餐别忘了吃点胡萝卜”。
在19日的另一个电视节目《凯莉和迈克尔现场秀》中,米歇尔也鼓励人们去提前投票。穿着白色印花连衣裙和橘红色高跟鞋的她,起先优雅地坐在高脚凳上接受凯莉和迈克尔的“盘问”。谁知10分钟后,问题风格急转直下:“你喜欢总统穿平角内裤还是三角短裤?”米歇尔于是用手挡着脸,做出羞涩的样子回答“两者都不是”,现场立刻响起一片欢呼和尖叫声。[5]
与中国关系

向四川职业艺术学院颁奖
2012年11月4日,美国总统人文艺术委员会名誉主席,美国总统奥巴马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白宫举行了一年一度的美国总统人文艺术“站得更高”颁奖仪式。来自中国四川成都市四川职业艺术学院的代表蔡伟副院长、在校学生、小梅花奖得主林雨佳出席了颁奖仪式并捧走了奖牌。
由美国总统人文艺术委员会主办的“站得更高”是对有优异表现的,面向青少年,尤其是生活在贫困中的青少年所开展的人文艺术教育项目的奖项。四川职业艺术学院的“绿色通道成就艺术人生”项目就是动员社会力量帮助贫困学生,实现艺术人生的理想。尤其是在“5.12”大地震后,这个项目积极地用艺术教育和人文关怀向灾区学生提供了救助,积极参与拯救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这个项目是由中国文化部提名推荐的,也是中美文化交流的一项成果。此前上海市少年宫和陕西秦腔小梅花剧团曾分获2007年和2008年的这个奖项。
中国驻美国大使周文重夫妇应邀出席了颁奖仪式。周文重大使同奥巴马夫人一起在领奖台上向获奖人员祝贺并合影留念。
刚刚被美国总统提名获得通过的总统人文艺术委员会的联合主席史蒂文斯先生和赖恩女士以及国家人会基金会国家艺术基金会和博物馆图书馆事务管理署主任等美联邦文化机构的负责人,美国人文艺术界知名人士百余人出席了颁奖典礼。
奥巴马夫人在讲话中特别提到了来自中国、墨西哥、埃及的获奖项目,对他们表示祝贺。总统人文艺术委员会副主席坎贝尔女士在宣读嘉奖词,特别对中国文化部给予的合作与支持表示感谢。
在获奖名册中特别感谢了中国文化部,并刊印了文化部蔡武部长对中国获奖项目的表彰词


为什么说约翰肯尼迪是美国历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

约翰·肯尼迪(John Kennedy)   肯尼迪家族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惟一的“皇族”。人们这样认为并不是由于肯尼迪家族的财富和政治地位,而是因为围绕在这个独特家族周围的高贵荣耀。从“二战”时的一个海军军官,到成为美国历史上第35任总统,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是这种荣耀的化身。 肯尼迪废止了种族隔离制度,建立了和平军队,并成功解决了古巴导弹危机。不幸的是,肯尼迪于1963年11月在达拉斯遇刺身亡。作为一个充满精力、富于吸引力的总统,他无疑是美国精髓的代表。   名言:“不要问你的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而要问一问你为你的国家做了什么。” 


约翰·肯尼迪的人物评价

约翰·肯尼迪是美国历史上支持率最高的总统。肯尼迪的遇害引发了公众对他深深的怀念。在一次民意调查中,1000名美国人中有30%认为此案应被列为20世纪头号犯罪案件。如今,虽然这一事件过去已经40多年了,但是美国人仍然将肯尼迪评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五位总统之一。在1975年进行的一次盖洛普民意测验(Galluppoll)为总统排名的调查中,52%的答卷人将肯尼迪排在首位,位居林肯和罗斯福之上。1985年时,他仍然位居第一位,支持率达56%。1982年,2000名学者被邀请来将美国总统分别按照相当伟大、伟大、优秀、一般、较差和失败的标准进行评分,肯尼迪排名第13位,属于优秀类别的底部。在“盖洛普二十世纪最令人敬佩的人物”中约翰·肯尼迪排名第三〔仅次于小马丁·路德·金和特里萨修女〕1999年2月总统日上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人们认为林肯是最伟大的一个总统,并列排在第二位的是华盛顿、肯尼迪、里根和克林顿。2000年时,肯尼迪名居排名榜首,其后是林肯、罗斯福和里根。同年10月,78位历史学家、政治和法律领域的权威学者在一项相当重视总统任期长短的调查中,将肯尼迪排在第18位,属于优秀类别的底部。2001年,有关里根90岁生日的报道中,将里根提到了排名的首位,肯尼迪排名第二,林肯排名第三。

美国四大家族的肯尼迪家族

第三个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肯尼迪家族。肯尼迪家族是从爱尔兰来美国的移民后裔,肯尼迪的曾祖父是爱尔兰威克斯福德人,当过马萨诸塞州的议员。肯尼迪家族兴起于约瑟夫·帕特里克·肯尼迪时期。肯尼迪25岁时就担任波士顿一家银行的总裁。等到 他娶了波士顿市长的女儿,便开始进入当地政治的核心圈子。后来由于支持富兰克林·罗斯福成功当选总统而得以出任美国驻英大使,他共育有子女九人,四子五女,约翰·肯尼迪是次子。肯尼迪家族有一个长久怀有的梦想:总统之梦,这个家族中一定要有人成为美国的总统。约瑟夫有一次在教堂里祈祷时曾发誓:我已登上了财富的最高峰,我要让儿子登上权力的最高峰。约瑟夫·肯尼迪的四个儿子,除了大儿子早年飞机失事身亡之外,其余的三个儿子都是政坛显赫一时的人物。约翰·肯尼迪先是担任参议员,1961年当选美国第35任总统,1963年11月22日遇刺身亡。罗伯特·肯尼迪则先后担任参议员和司法部长,1968年6月5日早晨在洛杉矶一家旅馆内遭到枪击而死亡。最小的爱德华·肯尼迪也是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在1962年当选为参议员,他共担任美国参议员长达四十七年之久。美国历史上有五位参议员担任参议员的时间超过四十年,爱德华·肯尼迪就是其中之一。爱德华·肯尼迪是肯尼迪家族中看上去最有前途的一位,却没有成功的竞选上总统。不过美国政界人士却认为这也许是他的幸运,因为他是四兄弟中唯一正常死亡的人。正如有些人说的,他如果选上总统(甚至哪怕是获得提名去竞选总统),他也很可能步两位哥哥的后尘。肯尼迪家族的下一代情况不太妙,有好几个人是疯狂吸毒的“瘾君子”,罗伯特·肯尼迪的儿子博比1983年因吸毒被判刑。他的弟弟戴维更糟糕,第二年因吸毒送命。 本来这个家族最后的希望都寄托在小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身上。他仪表堂堂,很有人缘,有振兴肯尼迪家族的实力。可是一次空难事故断绝了肯尼迪家族最后的指望。或许多灾多难的肯尼迪家族要把重新崛起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的身上。1960年美国《幸福》杂志把肯尼迪家族列为美国第十二大家族,拥有资产2―4 亿美元(约合现在的70亿美元)。据统计,肯尼迪家族共有26人活跃在美国政界。

肯尼迪家族和布什家族详细资料

 2005年1月20日,乔治·W·布什宣誓连任美国总统。非同寻常的是,这是布什家族第五次在白宫宣誓(老布什两次当选副总统,一次当选总统;布什两次当选总统)。在这五次宣誓的背后,升腾起了一个主宰美国的家族——布什家族。他和父亲老布什就成为继亚当斯父子后,美国又一对“父子总统”,能够连任,更是史无前例。现在提及布什家族,美国媒体和公众都不约而同地使用同一个词——布什王朝。做为主宰美国的豪门世家,其 影响之大可见一斑。在美国众多的豪门世家中,只有肯尼迪家族能与之媲美。相比肯尼迪家族男性成员命运多舛、人丁衰落,人丁兴旺的布什家族显然强势得多。
  “金钱是政治的母乳”,布什家族的政治成就自然离不开他们家厚厚的钱袋子。但因为家族的政治名声太大,现在已经无人有兴趣或认为有必要去搞清楚布什家族究竟有多少钱了。人们只需设想一下,布什的曾祖父就是制造业大亨,布什的祖母出身于金融巨头之家,布什家族的产业已遍及石油、银行、军工企业乃至体育项目,就可以为布什家族的财富规模勾勒出一个大概的轮廓。
  对布什家族的内部运作方式,美国人常用“氏族”来形容。布什家族连续四代,特别是三代长子,均以扩充家族影响为己任,颇有“舍小我为大家”的味道。当然,家族中不是没有叛逆者,但结果不是被家族边缘化,就是“迷途知返”。现任总统布什,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他从一个青春期的叛逆者改正之后所走的人生道路和父亲的生活轨迹没多大差别:上耶鲁,经商挣钱,从政,直至当上总统。布什家族的核心人物是老布什。美国人认为,布什是在父亲的荫蔽下成长的。布什当年当选得克萨斯州州长,不少人说是选民看了他父亲的面子。如果说老布什是家族核心,芭芭拉就是家族的灵魂。芭芭拉对外以慈祥老祖母的形象示人,为家族赢得众多人心,对内则执掌大权,将儿孙调教得服服帖帖。布什当上总统后,照样要按老妈的规矩早上起来全家一起喝咖啡,照样挨老妈的训。总之,布什家族就像一个大的磁场,将家族成员牢牢地“吸”住。布什祖母的娘家沃克家族,虽然已经过了三代,仍每年和布什家族聚会。
  在两代总统的家乡得克萨斯。布什家族牧场所在地克劳福德及其周边地区,甚至公路两旁每隔一段距离,都有巨幅广告牌,上面全是两代总统的大肖像。此时此地,令人们对布什王朝有了更切身的体会。


文学是什么意思?

1、文学是社会科学的学科分类之一,与哲学、宗教、法律、政治并驾为社会的上层学问,为社会经济服务。   2、 相关书籍
文学起源于人类的思维活动。最早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3、文学, 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其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艺术的范畴。   4、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文学是由语言文字组构而成的,开拓无言之境),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5、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1]   由于出版和教育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全面发展,已经失去其垄断地位成为大众文化的一支。产生了所谓的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或大众文学之分。   高等院校里一种学科,包括新闻与传播,汉语言学等小类。


文学的概念

广义的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这是文学的文化含义。狭义的文学,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这是文学的审美含义。文学首先必须是一个语言文本,这个文本有它的存在形态,如语音,词语,结构等。它可以口头的形式代代传承下去,也可以文字作为载体传承,也可以印刷品,网络媒体形式存在。尽管载体各异,但都离不开具体的语言这一客观事实。文学作品,由一个又一个修辞构成,当然,文学的基础还是文字、词语和句法,但是这些结构主义喜欢的东西,本身并不能形成“作品”,对它们的支离也让我们对文学更加难以把握。确实得承认,修辞就是一种句法。但是纯粹的句子并非文学,只有被布满篇章、形成更强大的隐喻之后,文学才宣告出生。扩展资料文学与新闻作品是相互有交叉的,比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既是新闻作品,又有很强的艺术性,文学性,所以文学与新闻作品是很难有明确界限的。其次文学与历史作品也是难以明确划开界限,比如丘吉尔的演讲词,既是实用的鼓动性文章,有很有文学特色。最后文学与哲学论著也不容易区分,比如英国的培根的《论人生》既有哲学道理也有文学意蕴,叔本华的散文集、哲学家萨特的哲学著作也很有文学意蕴,因此他还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判断文学与非文学的标准粗略概述如下:文学的语言具有独特地表现力;文学总是要呈现审美形象的世界,这种审美形象具有想象、虚构和情感特性;文学传达完整的意义,本身构成一个整体;文学蕴含着似乎特殊而无限的意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

上一篇:皱凯

下一篇:北京旅游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