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i taka

时间:2024-04-07 06:55:56编辑:coo君

什么是tiki-taka战术

Tiki-Taka并不是西班牙语或英语,或其他某种常用语言中的词汇,他最早被使用来形容足球战术,被认为是来自于2006年世界杯期间西班牙电视六台播音员安德雷斯-蒙特斯。在西班牙语中Tiki-Taka的发音近似于“DiGi-DaGa(汉语拼音)”,蒙特斯形容西班牙队在对突尼斯的比赛中的战术时说:“Estamos tocando tiki-taka tiki-taka.(我们在使用Tiki-Taka,Tiki-Taka)”这个词汇实际上是象声词,用来形容球员们在场上快速的短传。


Tiki-Taka是什么意思

Tiki Taka
自从西班牙夺得欧洲杯后,Tiki Taka这个词经常出现在媒体里。

最早这个词是用来讽刺巴塞罗那那种空有传球和控球,却赢不了比赛的风格——球传来传去,就是传不进对方禁区,更谈不上进球。可是神奇的阿拉贡内斯确让全世界重新认识了Tiki Taka,也难怪西班牙媒体对此几近疯狂地赞美。

话说西班牙媒体是怎样的?解说员歇斯底里的吼叫,不时插入的长达15分钟的广告,无分析无重播的解说,俏皮话,冗长无味以及不知所云的评论,毫无根据的西班牙必胜论……至少这次西班牙赢了,44年来的头一回。

我不是西班牙的球迷,但我极其欣赏Tiki Taka,事实上,在实况中,我的阿根廷就是这种风格——11个球员是一个高度的整体,依靠快速、合理、准确的传球不断撕开对手的防线,另外,我们还有天才Messi!!!与巴塞罗那不同,为什么这样的Tiki Taka能获得如此赞美呢?

巴塞罗那的Tiki Taka是种极端,华丽无比,但没有震慑力,根本原因在于——缺少一种强硬、刚毅的因素,更缺少变化和调整能力,相比巴塞罗那,西班牙多了钢铁屏障赛纳、富有力量和冲击力的托雷斯,老帅阿拉贡内斯的临时调整也是一绝,而阿根廷也拥有诸如萨内蒂、马斯切拉诺、特维斯等硬汉,而小生在实况里的调整能力和心理素质呢……嘿嘿,问问猴子等人吧!

Tiki Taka的根本在于技术——这是底蕴,同时也要依靠几分刚毅和激情,这便是我欣赏的Tiki Taka!

生活也是一种Tiki Taka,无论学习、工作还是休闲、与人交往,如果像Tiki Taka般,拥有优雅、漂亮、同时不乏刚毅的驾驭能力和泰然处之的态度,那是种多么理想的状态!

那需要很高的要求,不但要求丰富的各种知识(包括工作和非工作)、良好的品行、相当的心理素质和心态,也需要善于与人交流、相处,也需要具备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最重要的是一种调整和控制力!

当你心情烦躁,难以做好眼前的事的时候,你是否可以听听轻音乐,安静得闭上眼睛,什么都不想,只是欣赏……或者冲把凉水,做个深呼吸……或者找点有趣的东西,笑一笑……

当一切过于平静,让你觉得百无聊赖的时候,你是否能忽然让自己打起精神、认认真真地做一件事?比如,装模型,下围棋,看看书,或者干脆以一种高度仔细的状态踢几场实况(-。-|| 好吧,我承认这些都是我经常干的事……),累了的话就试着放松自己。

如果碰到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允许自己哭,允许自己放纵,但,只能是一会会。无论遇到再不顺心的事,我也能迅速调整好心情,继续做好该做的事。同时,我也不会放弃理想和追求,只要还有一丝希望!

踢球本身追求的也许不只是结果,纵然高昂的求胜欲望也是我看中和欣赏的,然而,当你在踢一场实况,或者真实地去踢一场,哪怕作为观众看一场球,最最让人回味的不是过程么?胜利、平局、失败终究只是一个附带的结果。

生活的理想和追求也不是根本的目的,而是让你生活的过程充满意义,每一分都值得回味,那么,不枉此生。

Time is changing,Tiki Taka,never change...my love,never change...


什么是音乐,怎么定义?

音乐是能让人赏心悦目,并为大家带来听觉的享受。音乐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净化人们的心灵,树立崇高的理想。我们通过音乐来抒发我们的情感,使我们的很多情绪得到释放的一种艺术。音乐是用组织音构成的听觉意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最能即时打动人的艺术形式之一。旋律响起人们往往无法抗拒的立即处于音乐的氛围当中。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自己表情达意、塑造艺术意象的表现形式。比如舞蹈是通过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绘画是通过线条、色彩、构图,文学是通过字、词、句、篇来体现艺术意象。通常,人们正是以表现手段的不同来区分艺术的不同种类,例如不同的乐器。音乐还能表现出乐手们和音乐创作者的用心。扩展资料: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音乐是最擅长于抒发情感、最能拨动人心弦的艺术形式,它借助声音这个媒介来真实地传达、表现和感受审美情感。音乐在传达和表现情感上,优于其他艺术形式。音乐的声音形态与人类情感之间存在着相似性,具有某种“同构关系”,这是音乐能表达人情感的根本原因。音乐理论家于润洋曾指出:“音响结构之所以能够表达特定的情感,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二者之间存在着一个极其重要的相似点,那就是这二者都是在时间中展示和发展,在速度、力度、色调上具有丰富变化的、极富于动力性的过程。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音乐

音乐的作用(资料越多越好)

音乐是人类共有的精神食粮。古代《晋书·乐志》说:“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倾隐而仁爱;闻其微声,使人乐养而好使;闻其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说明音乐中的“五音”可以把握人的性格与行为。

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认为: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说透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常人无以振拔的苦难。说明音乐具有感化人、塑造人、拯救人的作用。人们在进行强体力劳动时,为了减轻精神上的负担,发出“杭唷!嗨唷!”的声音,特别是在集体劳动时,更有用歌唱的节奏来统一步伐和着力点的作用。劳动号子就是这样产生的。另如持续时间较长的重复性劳动,为避免单调及精神上的疲劳,人们也会自然地发出种种歌声来调剂精神。如采茶、放牧、摇船、插秧等等,虽节奏并不一定与劳动动作合拍,但因有了歌唱的调节,就会使人感到轻松和减少寂寞感,枯燥感。

当我们在非常愉快的时候,会一面唱着歌,一面手舞足蹈地跳着舞。当我们在非常郁闷时,忽然一支优美动听的旋律飘至耳畔。烦恼、不快立刻烟消云散,无有踪迹。

当男女之间欲表达爱慕之情的时候,会发自内心的歌唱。例如我国家喻户晓的著名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相爱”为内容的第一乐章,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独奏的长笛在轻柔的弦乐背景上奏出明亮、秀美的曲调,双簧管奏出优美迷人旋律。显示出一派风和日丽、鸟语花香、春光明媚的江南景色。这是一个爱情的主题,它美丽动人,表现了梁山伯、祝英台真挚、纯朴的爱情,大提琴与小提琴的真诚对答,描述了草桥结拜的情景。之后,乐队和小提琴相互补充,使爱情主题更加热烈、愉快。这是热情的、真挚的、诚恳的发自内心的爱情之歌。

当自己的亲人朋友远离身边的时刻,出于诚挚的想念,以及期望重逢的心情,于是寄情于歌,这又是大多数抒情歌曲产生的由来。例如,我国著名词曲家王立平先生《驼铃》运用音乐的素材把压抑、深情、欲说又止的送战友踏征途的依依惜别之情描写的淋漓尽致,同时又表达出“当时夜半北风寒,一路多保重”的战友深情和革命友谊。

在人们集体生活中,常有集会活动,如示威游行、列队行进、集体操等等。这时,大家唱着节奏鲜明、音调雄健有力的歌曲,以壮声势,并寄于感情。这又是军歌,进行曲以及队列歌曲产生的由来。

人们为了调剂精神,在吃饭、饮茶、休息之时,同时听听轻松愉快的音乐,使人精神格外爽健及增加愉快情绪,这又是古代宴乐和今日餐吧、酒吧、咖啡吧产生的原因之一。即使是在丧失亲人、挚友或失去心爱的东西时,在悲痛欲绝的情况下,也会连哭带唱地、情不自禁地歌唱,这又是悲歌、悼歌、葬歌、哀歌产生的由来。

人们为陈说某个故事或某个生动情节,常常夹唱、夹白、夹抒、夹叙的方式来表达,这又是长篇叙事歌以及曲艺音乐产生的由来。

当人们的感情不能用歌唱表达的时刻,又借用种种不同乐器的音色、音域、演奏手法等,超脱了人声的限制,并且运用独奏、合奏、协奏等等形式,这就是一切器乐曲产生的原由。以上实例说明,生活中需要有音乐来陪伴,而音乐又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调剂品,以及人们寄托思想感情的艺术品,更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之一。所以说:“哪里有人类的足迹,哪里就有音乐。”它既可以自娱,也可以娱人,更可以通过音乐音响的信息,来传达交流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感情,古今中外无不如此。特别是人类越进化、越发展,音乐的复杂性、细致性、多样性越是明显,并且大部分音乐以超越了国家民族、人种的界限,以人类共同的感情语言特性,来进行相互间的感情交流,特别是器乐曲更是如此。因“喜、怒、哀、乐、忧、思、苦”这些感情属性,只要是人类,都会有相同的感知,至于其深度如何,那倒要视具体作品来定了。即使是不同民族的音乐语言,其音调虽有所同异,而感情、气质的属性,仍然是相同的。

再从目前社会上人材的培养来看,音乐尚有促进人们智力发展的作用。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音乐来锻炼人们想象力丰富,思维能力的发展,五官四肢灵敏协调反应迅速、再造想象及创造性思维的增强,在熟练迁移、触类旁通的作用下,使音乐以外的其它学科的感知和研究,也有着促进功能。对音乐欣赏来说,也有不同程度的促进智力作用,而且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下自然而然的获得。因为听音乐时,大脑不会是空白的,必有种种多变的活动形象会泛映在脑海里。有时还会随着音乐,使人宛临其境,随音乐的音响,在内心里有种种喜怒哀乐的感情细流泛上心来。这种艺术的感情语言是非常微妙,它不可能只用文字及语言所能形容的。它可以从一星半点的标题启示下,进行丰富的生活联想,并循着标题启示,有着更扩大、更延伸的再造想象因素来“自圆其说”。这种从一点而至多点,从一线而至多线的想象,也即是音乐欣赏时的创造性思维了。并且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在一起的,是多路思维、立体思维、美感思维相交叉在一起的。也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活动。当聆听一曲、十曲、百曲……之后,人们的想象力的锻炼增强了,思维方式活跃了,思维反应灵敏了。这样,不是使人聪明起来了么?正如当代杰出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一样:“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中外许多著名的学者,在平时大多都是音乐爱好者,或是兼有音乐家的才华,在音乐艺术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使他们在科学上、学术上的成就,有着一定程度的相互影响作用。如天王星发现者是美国威廉·赫歇尔,他常常在巴黎圣母院举行音乐会;如法国思想家卢梭,还编写了符号谱及音乐辞典,他说:“我在科学上的成就,很多是由音乐启发的;”更如爱因斯坦还是小提琴演奏家,巴尔扎克、高尔基他们都是音乐爱好者。

再从音乐对人们道德、意志、品格、情操来说,也会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情况下有所影响。虽然,不能完全象我国古代儒家那样,把音乐艺术对道德的作用扩大到相当巨大的地位,正所谓“乐者,德之华也”。“审音而知乐,审乐而知政”等,但多听高尚的音乐,确实会使人们的情趣高洁起来,多听铿锵雄壮的声音,也会使人们意志坚强起来,情绪高昂起来。因为它是人们精神状态的一种反映,当然,黄色的、低级情调的、庸俗的音乐,也同样会在潜移默化过程中,使人意志衰退、情趣低落,甚至陷入想入非非的魔阵之中。

对于世界各国的音乐,应该了解,以开阔视野,增进知识。特别是欧州文艺复兴后逐渐发展起来的西洋音乐,不论在题材上,创作方法上、形式上、体裁上的丰富性和严密性上都已达到相当完美的境地。在技法理论的建设上也确实具有相当科学性和系统化。应作为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来看待。对此,绝不可轻视。例如:歌曲《重归苏莲托》、《魔王》、《鳟鱼》、《跳蚤之歌》、《北国之春》、《伏尔加船夫曲》;独奏重奏曲:贝多芬(小调悲壮《钢琴奏鸣曲》)、(小调《月光》钢琴奏鸣曲);舒伯特《圆舞曲》、尚邦《波兰舞曲》,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管弦乐约翰·斯特劳斯《蓝色多瑙河》、圣桑《动物狂欢节》、普罗柯菲耶夫《彼得和狼》,交响乐:贝多芬《英雄》、《命运》、《田园》、海顿《D大调第104》、舒伯特《第八未完成交响曲》;歌剧、午剧:莫扎特《费加多的婚礼》、威尔第《茶花业》、比才《卡门》、柴可夫斯基《天鹅湖》这些流芳百世,脍炙人口的音乐华章。曾经激励感动过多少代人呵!每位音乐爱好者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那就是:每次的聆听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这正是这些优秀作品极赋生命力和感染力,成为不朽之作的原因所在。

但作为中国人,更应该对自己的民族音乐,民间音乐有更深的感情和广泛的了解。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国,有五十六个民族长期耕耘在这块土地上,各自创造了自己灿烂的文化。因此,我国必须在平时多多接触一些自己民族的音乐艺术,并且从教育自己的下一代开始,让其在幼年时代就在民族音乐的熏陶下成长起来,这就是具体意义上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感情上更能够感受祖国母亲的伟大深厚。近百年来经过许多音乐家的努力,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中出现了不少优秀、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

因此,在欣赏音乐时,应中西兼听,既不能把外国的东西认为好,也不能把外国的东西都视为不适宜给中国人听的,崇洋媚外主义及国粹主义均是片面的。但对自己民族的音乐艺术更加重视些,却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在中国古代的人民音乐生活中,通俗性音乐总是大量地存在着。古代称“时尚小曲”或“时尚小令”,今日称“流行音乐”或“通俗音乐”,例如:《十五的月亮》、《太阳岛上》、《军港之夜》、《蒙古人》、《烛光里的妈妈》、《奉献》、《五星红旗》、《雾里看花》、《涛声依旧》、《榕树下》以及各种流行乐队组合“零音乐队”、“舞人制造”、“阿里郎组合”、“羽泉”、“黑鸭子乐队”、“黑豹”。更有分风糜世界的现代音乐流光异彩,理查德的现代钢琴音乐,黑人歌手,里奇、杰克逊,疯狂歌手,麦当娜、布兰妮……等等。都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倍加厚爱的音乐人。流行音乐通俗易懂,短小精焊,轻松愉快,它给人以娱乐、消遣,对人们精神上的调剂作用是相当突出的。但它也有两大类:一类是通俗的,一类是庸俗的。缺少艺术修养和音乐基础知识的人们是一时殊难分辨,庸俗音乐的炮制者也利用此来牟取利益。我们只有加强音乐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下才能逐步到达。它的方法是循循善诱,因势利导,用健康的代替庸俗的,但最根本的还是要给人们以美以娱乐、以愉快。人们是为了追求美的享受才来听音乐的。

去积极地倾听音乐吧,它会使你品格高洁、性情儒雅,会使你的生活是美仑美奂、情趣昂然。


足球里titi-tata是什么意思

严谨一点的话,你打错字了,应该是tiki-taka,传控足球,崇尚控球,短传配合。巴塞罗那和西班牙国家足球队运用的最好。创始人是克鲁伊夫(前巴塞罗那教练),阿拉贡内斯(前西班牙国家足球队主教练)被认为是tiki-taka之父,而瓜迪奥拉(前巴塞罗那主教练)将它运用的最好。瓜迪奥拉执教巴塞罗那开创了“六冠王”伟业。还有一种战术是防守反击(皇家马德里运用的很好),还有一些具体的你自己了解吧。不知道你是不是足球迷,希望你会喜欢上足球,很有意思的一项运动(富有激情与创造力,世界第一运动)。


求学会生存的事例?????

引导孩子学会生存

一、“学会生存”的基本内涵

“生存”是与“死亡”相对应的概念,即“有机体生命活动和新陈代谢的延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活着”。

“学会生存”是联合国对教育宗旨的确认。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在前言中说:“生命存在着是美丽的,世界将因生命的存在而生机勃勃,风采无限。青少年是世界的未来,学会生存尤为重要。”

“学会生存”至少应该有以下三层含义:第一,学会自我保护,以保持正常的生存状态;第二,学会劳动、学会竞争、学会应变,以增强生存能力;第三,学会审美,以提高生存质量。这是因为,人生的追求,不仅仅是“活下去”,还应该“活得好”。

学会自我保护,是最浅表、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核心是个安全问题。

从人身的物质载体生存状态来看,可以分为正常状态(含最佳状态)和非正常状态(含“0生存”状态即死亡)。这里所说的非正常状态,包括由各种原因造成伤害的各类后遗症,直至死亡。许多沉痛的教训表明,如果人们(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得到增强,有很多不该发生的事情是可以避免的。



学会劳动、学会竞争、学会应变,是增强生存能力在不同层次上的要求。

劳动是每个人的基本生存资格。正如犹太民族两千年来一直倡导和帮助青年自立的永恒教义所说:“培养你的孩子,让他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这样才会终生无悔。”“如果父亲没有教给儿子谋生的手段,那等于教他成为一个贼。”劳动不仅是人的谋生手段,也是孩子走向成人的极好方式。美国哈佛大学一些社会学家、行为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 对波士顿地区 456 名少年儿童所作的跟踪调查,发现自幼爱劳动的孩子比不爱劳动的孩子生活得更愉快、更充实,失业率、犯罪率、离婚率及犯各种精神疾病的比例,均大大低于不爱劳动的孩子。这清晰地表明:如果孩子自幼没有一定的意志磨炼,就难于在急剧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处之坦然,容易生发许多心理障碍。劳动对青少年成长最重要和最直接的意义还在于,它能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在今天物质较为丰盈,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日渐突显的时代,强调自立精神,并通过劳动来培育青少年一代的自立意识和自立能力,显得至为重要。

竞争不仅在人类社会中,而且在整个自然界,都早已存在,当今更为激烈,未来也不可避免,因此,学会竞争更是生存之所必须。

应变也是生存能力的一个基本要求。美国故事大王斯宾塞·约翰逊所著《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说明了这个深刻的道理。故事大意是这样的:两个小老鼠和两个小矮人,他们在迷宫里享用着同样的奶酪。有一天奶酪突然没有了,两个名为“嗅嗅”和“匆匆”的小老鼠并不觉得惊讶,毫不狙豫地取下挂在脖子上的跑鞋,迅速跑向迷宫的深处。对它们而言,问题就这么简单,随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罢了。但名为“哼哼”和“唧唧”的两个小矮人则不然,他们愤怒地大喊大叫“谁动了我的奶酪?”他们不相信已没有奶酪,他们认为这不公平,完全被这个意外给惊呆了。因为对他们而言,奶酩绝不仅是食物,奶酪意味着悠闲而富裕的生活,意味着成功与荣誉,意味着地位和晋升,他们当然丢不得。没有了奶酪,明天怎么办?他们不愿意改变,一直期望着那里重新出现奶酪。等到饿得实在受不了时,他们才找出自己的跑鞋穿上出发,经过千曲万折,终于找到了更加新鲜丰盛的奶酪。这时他们举起新奶酪欢呼“变化万岁!”从此,他们也像小老鼠一样,把跑鞋的两根带子系在一起挂在脖子上,随时准备去发现新的奶酪。事实上,大多数人在生活安定平稳时都不希望变化的到来,逐渐形成的习惯亦往往使人斗志消退。为此,《谁动了我的奶酪》的作者,特别归纳出奶酪墙上的话警示人们:他们总是不断地拿走你的奶酪。随时做好奶酪被拿走的准备。经常闻一闻你的奶酪,以便知道它们什么时候开始变质。越早放弃旧的奶酪,你就会越早享用到新的奶酪。随着奶酪的变化而变化。尝试冒险,去享受新奶酪的美味!切忌,他们仍会拿走你的奶酪。



学会审美是追求生存的高质量。

从本质上讲,审美教育也是一种生命教育。作为生命存在的人,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其中既有生物性因素又有社会性因素;既有感性、情感等先天性的不易以理性去把握和规范的心理,又有理性、意识、认识等后天的教育与修养;既有为“恶”的因子,又有为“善”的成分。审美教育就是直接对人的生命存在本身进行塑造、规范和引导的一种教育。其根本目的是提高生命质量,培养和发展人的感性能力——包括感受力、鉴赏力、判断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等,对人性进行塑造和改造,去除人性中卑劣污浊肮脏丑陋的一面,培养和发展人性中高尚美好光明的一面,使人变得更加完善,使人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一句话,审美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塑造完美理想的人性,创造合理美好的人生。其实,所有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如此,但审美教育则是最直接的途径。



二、帮孩子从小构筑安全防线

在新闻媒体报道中,近些年来,青少年因缺乏生存意识、自护手段等,被伤害、甚至失去生命的事件不断发生。《辽宁日报》2001 年 6 月 1 日披露:据对全国 11 个城市 4.3万名幼儿及中小学生进行的意外伤害调查,非致命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为 24.1%,其中,造成人身缺陷的占 1.64 %,造成永久性伤残的占 1.01%。国内其他相关调查也显示:每年有 20 %— 40 %的儿童因意外伤害需要给予医学关注,其中的1/3 需要手术治疗、卧床、休学或 1天以上活动受到限制。而在对儿童死因的调查中,意外伤害也是第一杀手。儿童意外伤害,带给社会、家庭和孩子本人生理、心理上的严重损伤,往往永远无法愈合。

1998 年 11 月 18 日的流星雨之夜,北京 14岁的少女马旻和她的表弟在回家路上,被一名冒充联防队员的歹徒欺骗、劫持、残害致死,一时间京城街谈巷议,人们在强烈要求公安机关破案,严惩罪犯之时,也在大声呼吁:要教给青少年自护自救本领,要让他们学会生存。许多情况表明,我国的生存教育差距很大,任重而道远。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合肥市一14岁女孩在家被菜刀划破手指后惊惶失措,竟站在阳台上大喊救命,邻居们匆忙赶来,见此情景不禁啼笑皆非。美国纽约郊区的赫蒙特有一位10 岁少年,一次在农场劳动不小心被机器轧断了双臂。他强忍剧痛奋力跑到 400米以外的电话亭,用脚拉开铁门,又用牙齿咬住铅笔拨通了电话,然后便昏倒在地。救护人员救醒他时,他还提醒人们别忘了带上断臂。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两位少年的生存能力有怎样的天壤之别。

有评论指出,“人原本具有生存本能,如果这种本能再与后天教育有机结合,就会形成强大的生存能力。我们这位14 岁女孩和美国那位 10岁少年在生存能力上的差异,根源在哪里?我想主要在教育,在于教育观念、教育态度上的差异。一提生存教育,我们往往要去搞什么‘挫折教育'、‘磨难教育'讲座,甚至举办各种营队活动。这虽然可以起些作用,但并不能解决普及生存教育的问题。其实,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是生存教育的时空,关键是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教育理念,要从孩子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等点滴做起。试想,前边搞着夏令营,后面又跟个‘父母给养队',效果能怎样呢?郑板桥给儿子的遗言中说:‘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好汉。'我看这话说得好。”

其实,父母对子女进行安全教育,无需大的操持,只要满足两个条件,就能基本做好:一是父母自身增强安全意识,不断丰富安全知识;二是充分利用常和孩子在一起的机会,随时随地进行“现场解说”。比如,领孩子过马路时,反复讲解交通规则和注意事项;带孩子走胡同时,提醒不要紧挨墙根走,以免被掉下的东西砸伤,等等。和孩子一起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时,也可结合相关内容讲解安全常识,传播与坏人做斗争的经验。这样做,既可省时省事,又有深刻印象,效果一般比正规上课还要好。在这里,父母的安全意识强弱和安全常识多寡,至关重要,以其昏昏,难以使人昭昭。人在社会中生活,随时可能受到多种威胁和侵害,许多有益的东西里面也有有害因素潜藏,比如水、火、电、气、菌(有害细菌)、器(刀、枪、机器)、场(不安全的场地、场所)、动物(虫、蛇、狗及野兽)、坏人和自身的行为过度等10 几个方面,都存在着危险,为人父母者必须教孩子认识这些东西和情况。

前面提到的《学会生存》一书,讲了 101个非常现实的安全问题,从六个方面介绍了独立在家,怎样处理意外事件;行路、乘车、游玩,怎样做到安全第一;遇到非常情况时,如何保护自己;面对突发事件,怎样处理伤情,等等,很值得、也很适合父母与子女共同研读。

在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承受能力,要把握好度,注意实际效果,不能搞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把孩子吓得提心吊胆,寝食不安,使其变得谨小慎微,甚至胆小如鼠。对于那些虽然存在危险因素,但在以后生活中又离不开的东西,不能采取绝对躲避的态度,达到一定年龄、具备一定条件之后,要认真教孩子掌握,否则将影响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帮孩子从小构筑安全防线,特别是面对引导孩子学会生存这个重大课题,为人父母者最重要、最核心的任务是引导孩子不断增强生命意识,引导孩子逐步地感悟生命,并学会使用生命和升华生命。要告诉孩子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对于每个人在实质上是平等的,它平等地给予了每个人获生的机会和宝贵的生命时间,就像阳光公平地照耀每个人一样;而且它还以是否回到了自己的生命本身,实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升华了自己的生命境界这些标准来平等地决定每个人对自己生命的感受。还要告诉孩子,人活在世界上,有一个永恒的问题,就是始终追求自己生命价值的实现,自我实现是个体生命的最高需求。幸福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自我生命价值得到实现后的满足感,人只有在发挥了他的生命才能,找到了自己在世界上的恰当位置,实现了自己的生命理想时,他才会最终觉得自己是幸福而充实的。更要告诉孩子,轻生是对生命、对自己、对亲人和对社会的不负责任;用自残的办法来威胁和报复别人是危险的,更是愚蠢的。要引导孩子正确理解在“特定情况下的英雄壮举”,科学地分析“见义勇为”、“舍己为人”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真正含义,既不能把孩子引导成“贪生怕死”、“苟且偷生”的“胆小鬼”,也不能让孩子盲目、草率,拿生命当儿戏。

从“学会生存”的全方位意义上讲,其内涵并不仅仅是安全问题,单就安全问题来讲,也不限于人身安全这一方面,所以,帮助孩子构筑安全防线,除了狭义的安全防线以外,还应该有道德防线和法律防线,将这三条防线与前边讲过的“戒”的方法有机结合,才能有效保障孩子自由、健康地成长与生活。

三、从育人的角度引导孩子学劳动

引导孩子学会劳动,关键是解决父母自身的认识问题。在谈论孩子参加家务劳动问题时,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家里那么一点活儿,用不着孩子去分神。”“孩子学习那么忙,哪能让他浪费时间干家务!”两句话就暴露了认识上的误区:许多的父母只会从“劳动力”的意义上看孩子参加劳动,不知道劳动的育人作用,特别是对未来生存能力的重大影响。

前面我们曾谈到美国哈佛大学 研究人员 , 对波士顿地区 456名少年儿童所作的跟踪调查,其具体结果是:爱干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干家务的孩子之比 ,长大后的失业率为 1:15, 犯罪率为 1:10, 平均收入要高出 20%左右。此外离异率、心理疾病患病率也较低。专家们分析说 , 让孩子从小做家务 ,可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珍惜劳动成果、珍重家庭亲情、尊重他人等品质 ,他们长大以后,自然比那些“四体不勤”的孩子更有出息。这一调查结果证实了家务劳动与孩子成才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也启发我们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认识家务劳动对孩子的作用。据分析,孩子缺乏家务劳动至少存在以下弊端:第一,在孩子小的时候 ,对劳动的态度、对劳动者的态度是品德形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而这种教育不能仅靠理论说教 ,更多的是孩子通过自身对劳动的体验而产生的。孩子没有最基本的劳动锻炼 ,就不会懂得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假如孩子不自己洗衣服 , 就不可能理解大人洗衣服的辛苦 ,也就不会注意保持衣服的清洁 , 即使大人告诉他一百次 ,他仍然不会注意。所以由于劳动的缺乏而导致不珍惜所拥有的物品、看不起体力劳动、看不起体力劳动者等问题的出现是十分普遍的。第二, 对孩子来说 , 劳动实践是学习知识 , 了解、认识社会的重要途径。孩子缺乏日常家务劳动的锻炼, 必然会失去这种难得的学习机会。在他的记忆中只有书本知识 , 而没有运用这些知识指导实践的体会, 也很难在学习、实践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第三 ,

孩子的劳动习惯与自理、自立能力是连在一起的。相关分析表明:家务劳动时间与儿童的独立性呈显著关系, 即儿童劳动时间越长 , 其独立性越强。不能设想一个孩子没有劳动的机会 ,在家里什么活儿都不干 , 而能够在离开父母的时候完全独立地生活 ,独立于社会。因为任何劳动毕竟不是有了正确认识就可以胜任的 ,它需要经过一个由生到熟、由简到繁的实践锻炼过程。 孩子缺乏家务劳动 , 便体会不到父母劳动的艰辛, 对父母为家庭、为孩子的付出不以为然。这就在无形之中为亲子间的体谅和沟通设置了障碍,这不仅仅使我们所期望于孩子的、我们为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付诸东流 , 随着岁月的推移 ,甚至会使做父母的失落感逐渐增强 , 乃至影响身心健康。总之 , 孩子缺乏家务劳动锻炼 ,肯定会产生许多弊端。

关于劳动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在《睿智的父母之爱》一书中写过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 :儿童的劳动锻炼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说到这里我想起民间有一条非常明智的训诫:从孩子学会用勺吃饭的那一天起,就应该教他劳动。在我们的学生家里,劳动成了建立家庭成员文明关系的基础。为了人,为了人的幸福和快乐而劳动,像一根红线贯穿在整个家庭生活之中。

我们和父母一起努力,在孩子刚刚懂事和即将成年时,都要求他为别人做点什么事情。比如 7岁即将入学时,在自家院子里为妈妈栽上一棵苹果树,把树上摘下的第一批果实献给妈妈。

如果孩子在世上生活了十一二年,回顾童年却看不到自己劳动生活的最初成果,不能满意地对自己说:“这片绿色小树林,是我为大家休息种上的;那棵葡萄,也是我为大家栽的。”那么,对孩子的教育就是片面的。

“哪里的儿童、少年把为别人、为社会劳动当作快乐的源泉,哪里就完全用不着惩罚。”——多年的经验使我们坚信这个教育规律的真实性。这样的孩子不需要惩罚,甚至连与惩罚有关的问题都不会发生。

被应试教育折磨的手足无措的中国为人父母者,对孩子呵护有加却轻重倒置的中国家长们,现在对苏霍姆林斯基这一套,简直无法接受,但这只能说明我们在误区里陷得太深。有识之士指出,目前,在培育孩子劳动习惯、能力和观念方面,最关键的,也是最大障碍在于家庭教育。时下有不少家长正在“代替”或“剥夺”孩子的劳动素质培养,让孩子一味地嚼书本,为其苦心经营舒适的氛围。结果,孩子兴许成了学习尖子,但却是一个生活低能者。据湖北大学新闻学会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 武汉市中小学生对于家务劳动的疏远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有五成学生不倒垃圾不扫地 ,近六成学生起床后不自己叠被子 , 七成不洗碗也不洗自己的衣服 , 九成不洗菜做饭。更让人惊讶的是,3% 的学生什么家务也不做 , 连整理书包都要家长代劳。出人意料的是 ,82%的学生表示愿意做家务 ,36% 的学生甚至认为做家务是一种乐趣 , 而 70%的家长不让或不教学生做家务。可见责任主要在家长身上。

要改变家庭中的劳动教育份量不足的现状,需要各位家长从根本上觉醒,需要学校乃至全社会都怀揣着一颗真正爱孩子的心,为青少年一代的劳动素质教育创造恰当的环境。如果说,中国要将希望寄托于青少年一代,想在未来的国际竞争的大舞台中立于不败之地,那么,我们今天就需要重新校正我们对青少年在劳动方面教育的坐标。

俗话说:少小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人并非是天生就会劳动或喜爱劳动。一些心理研究表明,人是一种趋乐避苦的动物。这种“本我”的原始本能总想将人拽到安乐慵懒的状态。劳动是培养自立意识的最佳途径,亦是锻铸人格的有效方式。它是一种需要意识开导、意志强迫、情感认同的人为的活动。因而,对青少年一代的劳动素质的培育,不能采取一种“树大自然直”的态度或侥幸心态,而是应当从小刻意教化、塑造,并且不懈地坚持,将劳动逐渐演变为青少年认知与行为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健康积极生活的表现和途径。

为人父母者无论文化程度高低 , 无论从事什么性质的工作 , 也无论有多高的职位 ,在树立孩子的劳动观点、训练孩子的劳动技能、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增强孩子的劳动能力方面都有着天然的优势。因为家务劳动是一切劳动的基础, 是在任何家庭都存在 , 都有机会使孩子从中受益的劳动形式 ,孩子的这方面的缺陷是完全可以通过家长的努力得以弥补的。

为人父母者引导孩子学会劳动,首先就要在自己端正对劳动认识的基础上,适当安排孩子的家务劳动,支持孩子积极参加学校和社会的劳动,坚持不懈地帮助孩子增强劳动观念,端正劳动态度,养成劳动习惯,学习劳动本领。在共同劳动中,要特别注意观察孩子的表现,看其是否认真,是否偷懒耍滑,是否会动脑筋、找窍门等,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直接的面对面指导,要真诚地告诉孩子:那种“干啥啥不行、吃啥啥没够”的奸懒馋滑者,注定是“给谁谁不要”,走到哪里也不会受欢迎。

四、引导孩子在竞争中学竞争

引导孩子学会竞争,从为人父母者的角度来说,主要是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自己充分认识竞争的不可避免性,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竞争,研究竞争;二是给孩子讲清“要获得就必须竞争”的道理,帮孩子增强竞争意识:三是指导孩子勇敢地面对竞争和参与竞争,在竞争实践中提高竞争能力。

进化论的命题“生存竞争”和“适者生存”,不仅揭示了生存的条件性和规律性,也指明了竞争的广泛性和不可避免性。人要想积极的生存,就必须立足生存,致力发展,直面竞争。发展和竞争是生存的重要手段,参与竞争才能生存。生存、发展和竞争的关系,可概括成一句话,就是“在生存的基础上竞争和发展,在竞争和发展中生存”。所以,引导孩子学会竞争就成了引导孩子学会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介绍这些,并不是要让一般的为人父母者从这样高深的理论层次来研究竞争,而是想证明竞争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它有着深刻的理论内涵。为人父母者从引导孩子的角度了解竞争,最根本的是要知道“竞争是一种生存选择”,“竞争规律的主要作用就是优胜劣汰”,竞争具有“实现功能”和“激励功能”等常识,以便和孩子一道,在应对和参与现实及未来的竞争中,尽量主动,而不致于被动。

竞争,实质是一种社会选择机制。大家都在那里尽量表现,由社会根据选拔的基本条件和在较量中形成的次序来进行挑选。因为代表社会进行挑选的责任也要由具体人来承担,所以挑选得是否公平合理,就得看运作程序是否科学严谨和责任人是否公正公平了。

孩子在学生时代参与的竞争,虽然没有社会上那么复杂激烈,但也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比赛”、“并逐”、“互相争胜”那种有明确对手的“竞”,也有“力求获得或达到”那种没有明确对手的“争”。现在的情况是,许多的孩子和家长们,还没有能够从这样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因此也就没有引起充分注意,往往还处于无意识和不自觉状态。

比如考试,就是孩子们在学校以至长大后走向社会,都必须面对的最常见的竞争方式之一。在这里,表面上争的是分数,实际上其作用比分数要广泛和复杂得多。中考和高考所争得的分数,代表的乃是念高中和升大学的机会。各种应聘考试的成绩,则意味着能否就业和将走上什么样的岗位。除了考试之外,学生们所要争取的各类大小和长短期目标,也都要通过显形或隐形的竞争来达到,如争取各种先进模范称号,当班级或学校干部及其他更高的追求等等。

父母帮助孩子增强竞争意识、提高竞争能力,首先应当提示孩子清醒地看到竞争的存在,这是个基本的认识前提。与此同时,在引导孩子“旁观”竞争时,要注意讲解“想获得,就必须参与竞争”、“既要敢于竞争,又要善于竞争”、“能拼才会赢”、“竞争要凭实力”、“竞争必须遵守规则”、“竞争要讲究策略”和“以正确健康的心态对待胜败”等道理。在引导孩子参与竞争时,要提醒他们经受住成功和失败的考验,形成“赢得起也输得起”的正确态度,防止产生嫉贤妒能的阴暗心理和靠伤天害理取胜的不良动机。

学生学习竞争,应当从学会考试入手。我这里所说的,包括全方位的“考”和“试”,也就是要引导孩子勇于和善于接受并应对各种类型的测试和选拔。

中国科学院院士、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何祚庥,在中国科协 2003年学术年会上曾说过:“应付试卷这种考试,是人生道路上比较简单的一种考试,生活中的考试却要困难得多,也复杂得多。一个学生如果连应付考卷这种本领,在学校生活中都没有学会,怎么能说这个学生能有较好的素质。”

何院士认为,在素质教育中,一定要教会学生如何考试,特别是在初、高中阶段,不光要考,还要经常考。这样,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才能提高竞争力。

因为“市场经济本身就是竞争经济,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在他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竞争。

如果学生在学习中,不培养竞争意识,一旦走向社会,面对突如其来的各种各样的竞争将会无从下手。 ”

这观点,表面看来好像和当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大趋势有些矛盾,其实不然。这里有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中国人发明的考试这种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工具,长期以来在全世界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更好的方法能够真正取代它。二是它也确实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尤其是它所促成的“学以应考、教以应考”,而不是“学以致用、教以致用”的局面,已经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严重地障碍着我国现代化人才的成长。有人说,这种“应试文化”,从童年起就挫伤了中国儿童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影响到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整个国民教育体系,影响到我国的国民素质。这是事实。

我个人认为,问题并不在“考”和“试”这种方式上。我们没有必要简单地否定考试,本质上的“考”和“试”,人类到任何时候都是需要的。现在主要还是个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考试的问题,以及“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考试内容和方法与根本目的是否相符的问题,执考人员是否公正的问题等等。

从竞争的理论高度来研究考试时,我发现树立科学的竞争观,可以帮助我们走出“考试文化”的误区。科学的竞争观,应当以“力争上游”为竞争趋向,以“出类拔萃”为竞争目标,以“自知之明”和“量力而行”为心理平衡器,在对竞争的参与上,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学会选择与放弃,把力量集中在主要目标上。

对学生来说,不必单纯刻意去追求满分,但要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力争最佳学习效果;不必刻意竞选学生干部,但要努力争取锻炼机会,学会脱颖而出;不必刻意谋求好人缘,但要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努力提高交往能力,等等。旅美教育专家、美国迈阿密大学教授黄全愈在21世纪教育论坛上说:“用多种检测手段来检测教学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用考试甚至用分数一种手段来检测教学的教育就是应试教育。”我从竞争的角度来说则是:把竞争的努力止于分数上,就是应试教育,把竞争的努力定位在出类拔萃上,就是素质教育。

透过纷纭复杂的现象,我们应该看到本质的东西有两个,一个是考试内容和方法的科学性,另一个是防止权和钱对考试科学性的干扰。真正意义上的考试,本来就应该是多种方式的,比如面试和实际操作等。但实际情况是,少量的选拔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达到更全面、更准确的程度,而像高考那样的大批量选拔,目前还没有能够在短期内能完成任务的更好的形式来取代书面考试的可能。

在目前情况下,引导孩子学会考试,把“考生”与“学生”统一起来,关键是自觉地解决自己的问题,首先应该认识到,不论从眼前还是长远竞争的需要看,都得学习真本事,靠投机取巧不行

个人的生命时间是有限的,个人的能力更是有限的,个人所能直接和间接利用的条件应该说也是有限的,所以对一个具体人来说,不可能什么竞争都参加,更不可能在所有参与的竞争中都取胜。因此就有个选择与放弃的问题。苏轼说过:“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待;所就之大,则必有所忍。”还有一篇文章说过:“第一流的人没有时间可以像凡夫俗子一样去浪费,他要以并不长的生命,完成许多一流的事。”这和“将军赶路,不追小兔”讲的是同一个道理。


新闻传播体制和新闻体制是同一个吗?有什么区别?

新闻体制和新闻传播体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体制)。
新闻体制,是新闻事业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包括领导关系和各新闻单位之间的关系)、经济核算、法律责任、权限规定以及新闻机构内部的管理制度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
新闻传播体制,是新闻传播的制度问题,主要包括新闻资产的所有制、传播宗旨、组织结构、管理方式、经营运作模式等等内容,其中新闻资产的所有制是核心,它决定着其他体制内容的具体安排方式,是社会制度体系中的构成要素,它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一个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足球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吗?

足球是一项体育运动,足球也是三大球之一,很多人喜欢足球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娱乐性,体育性,足球是一种精神,一种团结协作与个人主义矛盾完美结合的项目,你可能因为仅仅喜欢球队中的一个球星而去为整支球队疯狂,也可能为了一支球队的没落而黯然神伤,喜欢足球,可以为他笑,为他哭,为他熬夜,为他做疯狂的事。足球也是一种文化,有自己的历史,有自己的文化地位。


巴萨的建队史

1899年,巴塞罗那俱乐部成立,其中大部分是英格兰和德国等外国人,只有很少部分是当地的巴塞罗那人。1899年12月,该队首次参加比赛,在该队的影响和推动下,西班牙王室决定创立西班牙国王杯足球赛。1901年,首届国王杯赛举行,但巴塞罗那未能如愿捧杯,直至1910年才首次折桂,随后又在1912、1913年两度捧杯。随着足球运动在西班牙的普及发展,西班牙足协决定在1928年建立正式的联赛体制。在首届联赛中,巴塞罗那队一举夺冠,然而在接下来的十余年中,该队表现的不尽如人意,未能再次夺冠。直至1945年,该队才获得久违16年的联赛冠军。
早年时期(20世纪初)
  巴塞罗那足球会的诞生其实是源于一位名叫汉斯·甘伯(Joan Gamper)的瑞士企业家,年青时曾经效力瑞士球会巴素利兼担任过球队队长,虽然退役后决定从商,但他仍然不忘足球这一项体育运动。有一次因为探望他的亲戚而前往西班牙巴塞罗那,及后因为工作关系而决定留待于巴塞罗那发展,这时候足球在西班牙国内仍不普及,作为前足球员的甘伯立志在巴塞罗那成立一支足球队,希望能够将足球运动推广给巴塞罗那市内以至西班牙全国各地。1899年10月22日他从杂志中刊登一个广告招募足球员,由于当地人对足球运动仍是一无所知,最终在11月29日找到来自瑞士,英国及几名加泰罗尼亚的热心人仕合共十一位球员加入球队,成员包括:Gualteri Wild,Lluís d'Ossó,Bartomeu Terradas,Otto Kunzle,Otto Maier,Enric Ducal,Pere Cabot,Carles Pujol,Josep Llobet,John Parsons及William Parsons,在这一天巴塞罗那足球会宣布正式成立。
  他们首先在Gimnasio Sole为球队进行首次会议,会议包括选出球会会长及命名球队名称等,会长一职决定由当地的加泰罗尼亚人Gualteri Wild出任,而球会名称命名为巴塞罗那足球会(Foot-Ball Club Barcelona),采用英文格式而不采用西班牙文格式表示球会名称的原因是参考当时几支西班牙著名的球会,包括皇家马德里及毕尔巴鄂竞技这二支由英国人成立的足球会。球会会徽采用与巴塞罗那市一样的徽章图案(即是左边是白底加上红色十字,右边是红黄色直间条),以表示加泰罗尼亚的关系,而球衣方面则是参考甘伯的前度球会巴素利的球衣颜色,左边是深红色而右边是蓝色,将蓝红色两种颜色在中间分开,甘伯只是将两种颜色对调,作为巴塞罗那的创会球衣。
1910~1918年
  巴塞罗那的涌现成为当时西班牙国内发展足球运动的先驱者,球会在成立 库巴拉
后的1900年参加首届Macaya杯(即是加泰罗尼亚地区联赛),虽然巴塞罗那的表现超乎想象,六场比赛取得四胜一和一负,合共射入多达四十七球,可惜冠军奖杯却落于比他们更强的Hispània AC。翌年巴塞罗那以惊人的攻击力纷纷击败一众对手,包括上届冠军Hispània AC,最后更以八战全胜的佳绩夺得球会首个冠军奖杯。1902年,他们并连同爱斯宾奴获邀请参加当时庆祝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三世登基而举行的西班牙杯,巴塞罗那首先以三比一打败马德里足球会得以晋升赛事决赛,但在决赛阶段则以一比二败于毕尔包比斯开(Vizcaya de Bilbao)无缘取得冠军。
上世纪20年代
  1919年-1929年这十年期间被认为是巴塞罗那的一段黄金时间,这时的球队拥有萨米蒂尔、阿尔孔塔拉、萨莫拉、萨吉、皮埃拉和桑乔这样技术出众的队员,俱乐部在那个民族低潮时期也被加泰罗尼亚人认可为加泰罗尼亚主义的标志。   1922年5月20日,大教堂体育场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这座当时十分豪华的体育场能容纳30000人,后来扩建到了60000人。1924年俱乐部庆祝建队25周年时,当时著名画家瓦伦西亚人约瑟普·瑟格雷尔斯为巴塞罗那俱乐部画了招贴画,会员也增加到了12207人,前途看起来一片光明。
  在20年代辉煌时期过去后,巴塞罗那在接下来的10年承受了非体育方面的巨大攻击。1925年6月14日,在当时西班牙里维拉专政时期,由于在一场巴塞罗那主场比赛中巴塞罗那球迷嘘了当时的西班牙国歌,被政府勒令关闭主场6个月,后来减少到了3个月。马德里政府强迫甘伯下台,5年后甘伯因病去世。
  1937年西班牙内战爆发,留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主席约瑟普·索诺尔被叛军首领弗朗西斯科·佛朗哥下令枪毙。巴塞罗那队员们当时在墨西哥和美国做巡回表演赛才没有被枪杀。
  1938年5月16日,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的军队进攻巴塞罗那时在巴塞罗那的社交俱乐部投掷了炸弹,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几个月后,巴塞罗那被佛朗哥军队占领。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作为加泰罗尼亚主义的标志,会员人数被勒令减少到3486人,面临着巨大的生存问题。
  1940年3月,弗朗哥政府的官员恩里克·皮涅罗被任命为巴塞罗那主席。然后俱乐部的名字被勒令从原来比较英国化的名字 Futbol Club Barcelona 改为了西班牙化的 Club de Futbol Barcelona(1973年恢复了原来的名字),加泰罗尼亚旗上的4道红杠被勒令减少到了2道,直到1949年恢复原状。
  1943年对皇家马德里的比赛中,巴塞罗那队员受到了裁判和警察的死亡恐吓。巴塞罗那主席皮涅罗虽然是法西斯分子,但最后厌烦了自己的俱乐部受到了马德里政府这样的待遇,最后辞职。
  巴塞罗那获得了1944-1945、1947-1948、1948-1949三个赛季的联赛冠军,还在1949年获得了拉丁杯的冠军。巴塞罗那在1949年举行了庆祝俱乐部50周年的庆典,会员达到了24893人,共获得了21座加泰罗尼亚杯冠军,9次西班牙杯冠军,4次联赛冠军。
  1950年6月库巴拉加盟巴塞罗那。球队获得了1951-1952,1952-1953赛季联赛冠军,还包办了1951-1953三年的西班牙杯冠军。在1951-1952赛季,巴塞罗那在由巴罗萨、塞萨尔、库巴拉、莫雷诺、曼科恩组成的锋线率领下成为了5冠王--联赛,西班牙杯,拉丁杯,马丁杯,罗西杯冠军。
1957-1994年
  随着新兴建的诺坎普体育场于1957年9月24日启用,巴塞罗那正式踏入一个新时代。1958-1959球季及1959-1960球季先后两夺联赛冠军,1957-1958赛季及1959-1960赛季更获得了博览会杯。1961年巴塞罗那在圣西罗击败AC米兰,首次打进欧洲冠军杯欧洲联赛冠军杯决赛,但2:3败给葡萄牙本菲卡足球俱乐部。
  1973年巴塞罗那签下了荷兰足球传奇人物克鲁伊夫。随后在1973-1974赛季巴塞罗那获得了联赛冠军,为俱乐部75周年庆典献上了大礼。这时的巴塞罗那已经拥有了69566名会员,成为当时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足球俱乐部。1978年巴塞罗那获得了西班牙国王杯冠军。同年5月6日,约瑟普·刘易斯·努涅斯当选巴塞罗那主席,自此他亦成巴塞罗那在任最久的会长。1979年巴塞罗那首个获得欧洲优胜者杯欧洲杯赛冠军杯。
  九十年代的巴塞罗那仍然取得极佳成绩。由克鲁伊夫执教的巴塞罗那由1991年起连夺4届联赛冠军,加上于1992年科曼的入球击败森多利亚,赢得球会的第一个欧冠冠军,故被誉为巴塞历年来的“梦幻队”(梦一队)。当时队中名将如云,由防守的科曼、拉塞尔以至进攻的罗马里奥、萨博尼斯,可谓粒粒皆星。唯一美中不足之处,是球队在1994年欧冠决赛以0﹕4大败于AC米兰,无法再取得另一个欧冠冠军。
1995─2002年
  随后几年巴萨成绩一直平平无奇,但当球队在1997年夏天由荷兰人范加尔接手后,球队便先后赢得1998及1999年联赛冠军。当时范加尔大量引进荷兰球员,由防守的科库以至前锋的克鲁依维特、范·方卓都是星级荷兰人,被称为「荷兰班底」。可惜范加尔并未能为球会更进一步,起因源于范加尔与球员就战术问题不断争执,影响球队士气。而与部分球星不和亦令范加尔对球员甚有微言。当在2000年西甲中型班拉科鲁尼亚赢得西甲冠军后,巴萨只得第二名,范加尔便宣布辞职,更在记者会上抨击球员毫无素质,没有能力争取佳绩。自此巴萨踏入衰落期,联赛更曾一度跌落至第十五位,连欧冠杯席位都多次失去。
2003年─2007年
  一众巴塞罗那球员一起合照2003年夏天巴萨大改革,拉波尔塔成为俱乐部主席,聘请了荷兰人里杰卡尔德来到俱乐部出任主教练,并收购了巴西超级球星罗纳尔迪尼奥。这标志巴塞罗那的复兴,先于2003至04年球季反弹至第2名,待德科、埃托奥、久利、拉尔森等名将加盟,巴塞更连续两届赢得联赛冠军。 2006年,巴塞罗那更是在欧洲冠军杯决赛中击败对手阿森纳,继1992年后第二次夺得该项锦标。 但随着更衣室矛盾的一步步升级,巴萨在接下来的两个赛季里一冠未得,梦二王朝在更衣室的漩涡中越陷越深,更是在社区盾杯比赛中输给了地区球队海利丰竞技队,加泰罗尼亚杯输给了巴尔鲁能队。
2008年至今
  2008年夏,里杰卡尔德离任,曾经的诺坎普国王瓜迪奥拉走马上任。为了缓解更衣室的矛盾,巴萨果断地送走了梦二王朝的核心小罗和德科,提拔了年仅21的梅西作为新的核心。重视青训营一直是瓜帅的特色,在拉玛西亚青训营里,瓜帅一举提携了布斯克茨、佩德罗以及召回在曼联不得志的皮克等青训小将,并巩固了伊涅斯塔的主力位置,而这也为巴萨的复兴奠定了基础。在08-09赛季,巴萨在瓜迪奥拉的带领下获得了联赛冠军、欧洲冠军和国王杯冠军,并在09-10赛季前半段(2009年)又获得了欧洲超级杯赛、西班牙超级杯和世俱杯,在09年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六冠王称号,这也标志着巴萨梦三王朝的诞生。
  2009-2010赛季之初,巴塞罗那的老冤家皇家马德里新主席弗洛伦蒂诺重新上台,抛出巨资购买了包括C罗、卡卡等世界级巨星,企图重振银河战舰,但是巴塞罗那不畏强敌,赛季之初一路领先,虽然被皇马在中途反超但是后期巴塞罗那再一次超越了皇家马德里,在联赛两次同皇家马德里交手中,巴塞罗那以1比0和2比0双杀对手,这个赛季巴塞罗那虽然没有上个赛季辉煌,但他俨然成为了公认的世界第一足球俱乐部。
  2011年5月29日02:45(英国当地时间28日19:45),2010/11赛季欧洲足球冠军联赛决赛在温布利大球场展开角逐,巴塞罗那3比1取胜曼联,佩德罗先拔头筹,鲁尼一度扳平比分,梅西和比利亚随后破门。巴萨3年内二度取胜曼联,两夺欧冠冠军,历史上第4次夺得欧冠。


上一篇:高唱

下一篇:查理德克莱德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