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文综

时间:2024-04-07 22:21:43编辑:coo君

2010广东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第62题求详解

风化作用:地球表面或近地球表面的岩石在大气圈和生物圈各种营力作用下所产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物理风化作用(mechenical weathering)、化学风化作用(chemical weathering)、生物风化作用(Animal actions)。 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在温度的变化下,表层与内部受热不均,产生膨胀与收缩,长期作用结果使岩石发生崩解破碎。在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都较突出的地区,岩石中的水分不断冻融交替,冰冻时体积膨胀,好像一把把楔子插入岩石体内直到把岩石劈开、崩碎。以上两种作用属物理风化作用。   岩石中的矿物成分在氧、二氧化碳以及水的作用下,常常发生化学分解作用,产生新的物质。这些物质有的被水溶解,随水流失,有的属不溶解物质残留在原地。这种改变原有化学成分的作用称化学风化作用。而C选项只是风力作用导致的风蚀地貌。


2013广东高考地理的一道选择题

春季,欧洲,阿尔卑斯山区,背风坡,这几个是关键词。阿尔卑斯山位于欧洲南部、为东西走向、受西风影响、故南坡为背风坡,使用排除法,A,反气旋是降温。C,春季盛行西风带北移。D,在春季,欧洲南部山区不会常出现暖风。B,最早在阿尔卑斯山的北坡谷地,人们发现这里常出现干热气流,在其影响下,气温会增加10度左右。冬季能造成雪崩,春季则积雪融化,温暖季节促进农作物早熟,强烈时可使植物枯萎,甚至引起山火。原因是翻越山坡的暖湿气流在迎风坡时水汽已凝结降落,到背风坡下沉时发生绝热性增温,变得高温干燥,此现象被称作“焚风效应”。每下降1000米,温度平均升高6.5摄氏度。 故选B


2013宁夏省高考文综历史部分答案

答案依次如下,外加解析,题号暂略

【答案】C
【解析】考查要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搞清楚周代分封制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不同: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地方诸侯分权共同管理国家,在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下,皇帝任命郡守县令代表皇帝管理地方;分封制下依靠宗法血缘关系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之间等级关系分明,郡县制下郡守县令都有皇帝直接任免,没有严格等级关系,都是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官僚。因此周代到秦国墓葬的变化反映的是由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分封制转向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官僚政治的政治变迁。A项表述错误,分封制维系的关键与前提是井田制和大宗小宗的血缘关系,而非经济发展;B项表述错在混淆分封制下诸侯与周天子间分权体制;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瓦解。

【答案】C
【解析】考查要点:程朱理学。解答此题关键在于理解程朱理学的内容与地位变化(在宋代以后逐渐成为官方哲学)的史实。在两宋时期统治者依然以传统孔孟之道作为统治思想,朱熹的理学(新儒学)被称为伪学,因为相对于孔孟之道,理学增添了许多新思想如“理为万物本源和三纲五常”,没有被两宋统治者接受直到明朝时期才成为官方统治思想。A项与此题无关,B项不是原因,明太祖删掉《孟子》中的民贵君轻的思想的史实相矛盾,因此明代时期的官方思想的儒学已不再是原来的孔孟之道;D项中心学没有成为官方哲学。
【答案】A
【解析】考查要点: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解答此题关键在理解雅典民主是雅典公民的民主和公民必备的参政素质就是要有很强演讲能力。B、C、D项不能说明政治领袖与演说家之间联系的原因。
【答案】D
【解析】考查要点:光荣革命。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光荣革命实质(资产阶级新贵族与旧贵族之间妥协,最终实现国家权力的转移)。因为光荣革命是资产阶级新贵族与信仰英国国教的旧贵族联合发动的宫廷政变,既延续世袭君主制的传统又使资产阶级得到国家政权。A、C项表述错误,B项世袭男性优先在光荣革命后又有表现。
【答案】A
【解析】考查要点: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日心说。根据题干“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的意思结合哥白尼日心说提出的意义来解答。中世纪科学发展受到基督教教会的控制,日心说的提出推翻教会在科学方面的权威观点地心说,使科学开始摆脱教会神学的控制而独立发展。伽利略、牛顿、达尔文的科学成就都是在日心说开始突破教会神学束缚的影响下得以发展,因此答案为A项。
【答案】B
【解析】考查要点:晚清近代化的发展。解答此题关键在于理解现代化(近代化)的含义:经济方面工业化、政治方面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文化方面的理性化、科学化,由此排除C、D项,A项中的“新政”实际上是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的继续,但缺乏政治现代化方面表现。因此答案为A,反映中国近代的现代化发展历程:工业化的开始----政治民主化的尝试---民主政治的建立。
【答案】B
【解析】考查要点:中共对革命道路的探索。依据题干材料“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可以判断此时中共把革命的重心放在城市,依靠无产阶级在城市的革命引领农民暴动来取得全国革命胜利,因此选B项。A、C、D项与题干材料表述意思不符。
【答案】D
【解析】考查要点: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与新政。解答此题关键是搞清楚胡佛总统应对危机的举措的实质---坚持自由放任前提下的有限干预和新政内容。A项不是胡佛总统的措施,B项是胡佛总统的措施,但后来新政中罗斯福并未借鉴这种做法,C项不是“干预”而是自由放任,D项是属于干预但力度小,得到政府贷款的只是一些大银行,修建的公共工程较少,故属于“有限干预”,后来新政中受到政府接济的银行与修建的公共工程增多,故答案为D项。
【答案】A
【解析】考查要点:西欧的联合。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分析欧共体成立的背景。在二战后西欧一些国家在经济发展中联系日益紧密,西欧国家加强经济联合的要求产生,但影响西欧经济联合的首要因素是历史上的多次战争导致宿怨较深尤其是法德两国,因此法国首倡舒曼计划意图在于以经济合作化解政治矛盾与宿怨,实现地区永久和平以有利于经济发展,故直接原因为A屡遭战争重创的影响。B项只有一个有利条件,C项表述错误,西欧六国中法德发展水平要高于其他几国,D项表述与历史不符。
【答案】D
【解析】考查要点:斯大林模式。解答此题关键要了解斯大林模式的弊端。1952年苏联农业产量的增加反映的是国民经济的恢复,并非解决斯大林体制下农业发展长期滞后的问题,故A项错误;工业化在1937年已实现,B项错误;对农业的改革是从赫鲁晓夫开始,在1953年后,故C项不正确;马林科夫以1952年农业产量增加来说斯大林体制下农业发展长期滞后的问题已经解决,说明马林科夫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答案为D。
【答案】C
【解析】考查要点:德国疆域变化。解答此题关键在于了解德国的分裂与统一与欧洲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的史实。图①中的奥匈帝国建立与1876年。解体于一战后,图②相对图③波兰的版图扩大是在二战后。图③中德国版图包括了奥地利,是在1938年以后,德国吞并奥地利后,图④中东普鲁士地区的存在是在一战后,战胜国对德国领土重新划分形成。故答案为C.
【答案】B
【解析】考查要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比较分析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异同。A项中“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错误,B项正确,中国的改革是要改变计划经济体制,实行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体制,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行是要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形成的高度集中管理经济的做法,注意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与国家资本主义来恢复经济,因此都面临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C项错误,“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在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期间不存在,而是众多小农生产。D项中工业化在苏联开始于1925年以后不是在新经济政策实施期间。
【解析】考查要点:中国古代与近代对海洋的利用。(1)问注意从材料中提取重要信息:从齐国到明清,利用海洋的区域范围、用途的变化,对倭患反映的维护海权的意识或方法的不同,在利用海洋方面使用指南针等工具,从这些方面去归纳概括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2)问回答主要从晚清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近代化发展的角度切入分析,结合材料可以得出西方列强侵略时海禁政策破产,中国海洋权益被侵略,洋务派等官僚在西方侵略的影响下主张加强海防建设、发展海外贸易、开发海洋资源、允许国人出国等方面去归纳鸦片战争后的主要变化。对启示的分析要紧紧围绕西方侵略中国海洋权益及引起中国人的一系列反应去归纳。
【答案】(1)从沿海利用到远洋开拓;先进技术应用于航海;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和平利用;以民间交流为主;海洋意识不足。
(2)主要变化:在西方冲击下海禁政策失效,政府被动参与海洋利用;海洋权益的各方面都受到西方列强的干预控制;通商口岸增加,海外贸易拓展;对海洋的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深入;海洋管理机构逐步建立,试图建立有效的海防力量;海外移民、留学成为重要现象,对国内影响加深。
启示:加强海洋领土及海权意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解析】考查要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区划。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尽可能多的从图中读取有效信息。注意比较两幅图中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和分布不同,由此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从图10中看出,唐朝时地方的“道”增多,而且分布上趋向于南北平衡,“道”的划分更注重依据山川等地势条件,而图9反映的汉代州的数量较少,主要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南方的州管辖范围较大。从图中读出这些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原因:从汉到唐,南方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在全国的地位日益提高、国力提高,因而唐朝加强了对南方的管辖,设置更多的“道”,而且每一“道”管辖范围比汉代南方的州管辖范围要小。
【答案】从图10与图9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得知汉唐间的历史变迁:唐朝在地方设“道”作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与汉代的“州”不同,而且唐朝在南方设置的行政区划增多, “道”的地区分布更趋向南北平衡,而汉代的州主要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在唐朝的“道”很多是依据山河等地势条件划分而设置;在唐朝南方的“道”的管辖范围大多比汉代的州缩小。这些变化反映了从汉到唐南方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在全国中的地位提高,唐朝加强对南方的管辖。
【解析】解答此题主要根据所学知识---必修一中清末“新政”与选修一中戊戌变法的背景、内容、结果等。从背景看都有民族危机与封建统治危机的严重的影响,内容都有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都是由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改革,结果都失败但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对结果反差很大原因的分析可从地方实力派参与改革的态度、措施的多少与实施是否操之过急、主导改革的领袖是否有实权等方面分析。清末新政实质要结合其主观目的分析。
【答案】(1)向西方学习;自上而下的改革;侧重制度改革。
(2)原因:改革主导者不同;地方实力派对改革的认识与支持程度不同;推行过程不同;面临的国内外情势不同。
实质:维护专制统治,抵制革命。
【解析】考查要点:近代中国报业的发展。解答此题关键在于阅读材料把握材料信息。材料一阐述了李鸿章对办报的内容的主张:与外国相关的事情,意图“以见中国百姓痛恨洋人,必将激而生变。庶彼君臣闻之,惕然知惧”即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人对外国人的痛恨,以促使外国人约束自己。材料二阐述了维新派办报的意图—宣传新思想、启发民智。对维新派办报作用的分析可结合所学知识——必修二大众报业的发展中的报纸的功能。
【答案】(1)宗旨:洋务派注重对外宣传,维新派强调政治属性。任务:洋务派强调披露洋人之事务,维新派倡导为维新变法服务。目的:洋务派意在维护朝廷并警示洋人,维新派强调利用报纸传播新思想改变国人的精神面貌。
(2)逐步冲破封建专制的言禁,拓宽了国人视野;进行了救亡图存和启蒙思想的宣传,有利于开启民智,为社会变革做了舆论准备。
【解析】考查要点:朝鲜战争与海湾战争。解答此题关键在于比较分析朝鲜战争与海湾战争的不同,从战争的发动者、交战双方的实力对比、是否得到联合国等支持及结果对美国的影响等方面分析清楚两次战争的不同。对两次战争的影响的分析还需结合其背景(冷战格局的存在和解体)去认识。
【答案】(1)美国吸取越南战争的教训,确定战争决策的原则;越南战争实际上是美国与越南及其支持者的较量,海湾战争是多国部队与单一国家的较量;越南战争是美国发动的战争,海湾战争是联合国授权的行动;海湾战争是高科技战争。
(2)越南战争:推动美苏关系走向缓和;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
海湾战争:强化了美国的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使中东地区的局势更加复杂化。
【解析】考查要点: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和必修三中的儒学复兴运动。解答此题关键在于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重要信息并结合韩愈发起的儒学复兴运动的相关知识来分析。材料中提到唐朝时佛教盛行,佛教不讲君臣之义,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韩愈反对辞藻华丽的骈体文,主张“文以载道”即弘扬儒家思想中的仁义道德;还有韩愈是唐朝中期的文学家、思想家,结合唐朝中期的社会变化——藩镇割据、由盛转衰。这些信息就是归纳答案的关键。另外结合必修三中韩愈发起的儒学复兴运动的相关史实来回答(1)(2)问。
【答案】(1)唐朝由盛转衰;内容空洞的骈体文流行;佛教盛行,华夏传统受到冲击。
(2)排斥佛学,弘扬儒学,提出“道统”论,承上启下,成为宋代理学的先声。


2015全国卷文综第41题

否认进步,但我们知道有的东西是永远不能代替的,如一片纯净的自然,如一本翻黄的旧书,如一首经典老歌.即使我们已经有着e时代的时尚外形,在内心的最深处,也许我们还执着于那种红袖添香的雅致、青梅煮酒的风趣,还有,雨夜读书的清幽. 还记得,小时候,好玩.还因为这样闯祸了,被父亲痛打了一顿.当时不懂得把书好好珍惜,只知道玩.把父亲心爱的那本《水浒传》撕下几页,用来折成小时候最流行的纸飞机和同伴一起玩耍.被打后还不理解为什么父亲会为这几页纸打了心爱的我,但从此以后,我再不敢对书这样残忍了.慢慢还懂得了珍惜它! 我上小学了.读书让我知道:冰心老奶奶对我们的殷切期望、列宁让我们知道了怎样才算是一个诚实的孩子、狼牙山五壮士让我们对英雄有了敬慕.随着我逐渐地成长,读的书也越来越多了,原来的小人书、机器猫、故事会,都不能满足我对知识的那种渴求.于是努力寻求更多更喜欢的书籍来陪伴我度过快乐的时光. 读书已成了我生活的重要内涵.我喜欢读春季的鸟语花香,读夏季的雷鸣雨飘,读秋季的梧桐落叶,读冬季的冰封雪塑.还有课后,我和同学们常聚在一起,为梁山好汉喝彩,因火烧赤壁兴叹,随黛玉葬花落泪,被保尔精神鼓舞,我们一起体味独孤九剑后的超然境界,品悟金戈铁马后的历史风云,有时还会因分歧争得面红耳赤,而


2011高考文综全国卷地理选择题求解

有疑问欢迎追问,或在空间给我留言
2011全国文综的答案已经公布,在高考学习网。A卷(你这是a卷)9——11DBD
9,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
A甲地比乙地稳定 B乙地对流最旺盛
C乙地比丙地稳定 D丙地最稳定
解析:由题干可知密度与温度成反比,温度越低密度越大,那此时甲的2500米上空,温度大约为6度左右,小于于乙和丙,故密度最大,对流最强烈。乙和丙相比,乙处近地面等温线略向上凸,用切线法得出中间温度大于周围,温度越高对流越强烈,故乙的对流强于丙。排序对流由小到大为丙《乙《甲,所以选D

10.正午前后
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 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
C丙地刮起东北风 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
解析:正午即再过4小时,该等压线将向东平移80km,可以推断甲地气温(注意是气温不是地温)从等压线趋势科判断—— 变低。所以甲地气温在逐渐下降(这个好像不能用14点气温最高解释,应该是来了冷空气,有锋面存在。) 故A错;
正午时,图中40km处的等压线移到了120处,即乙处,所以乙处出现强对流天气(原理同第9题的甲处)。故B对。
4小时后甲处和乙处相似,高空气温变低,密度变大,气流下沉,形成高压,丙的东侧有低压,故丙应吹西北风(北半球右偏);同理,甲应该吹偏北风或偏西风,总之不会吹偏南风。因为低压区在东部

11.该区域可能位于
A.黄土高原B.内蒙古高原
C.华北平原 D。东南丘陵
11、从海拔即可得出,图中海拔为500左右。选D


2010新课标高考文综地理试题评析

.C 2.D 3.C 4.A 5.B
6.A 7.C 8.D 9.A 10.B
11.D 12.C 13. B 14.A 15.C
16.D 17.D 18. A 19. B 20.C
21.B 22.C 23.B 24.C 25.D
26. A 27.A 28.B 29.D 30.C
31.D 32.B 33.C 34.D 35.A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0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
须做答。第41~4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5题,共135分)
36.
(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12分)

(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6分)
甲地雪期比乙地地雪期短,原因是甲地纬度低于乙地,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多,主要是因为甲地比乙地距海近,水汽更为充足。
(3)分析位于丘陵区的丙地融雪侵蚀较乙地严重的原因。(8分)
丙地属于丘陵地形,地势低于乙地,融雪径流量大于乙地;丙地比乙地更多受到人类的影响(如林地被毁,过度垦荒等)丙地更易被侵蚀。

37.
(1)据图简述我国桑蚕养殖业的发展特点。(8分)
答案要点一:
全国总产量增长较快:传统主产区中,珠江三角洲发展较快,其他发展缓慢;广西发展迅速,成为最大的桑蚕养殖省区;其余省区(大于0.1吨)多数有发展,只有新疆减产较大。
答案要点二:东部原产量大,增长量较少,中部有明显增长,但总产量相比不大;西部以广西为代表增长迅速;主产区由东部转移到西部(总产量2000年以东部最多,2007年以西部最多)。
(2)简述广西桑蚕业迅速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6分)

(3)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6分)
赞成。理由:经济较落后,耕地较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热量条件好等。
或不赞成,理由:地势较高,交通不便,离市场远,与广西竞争处于劣势等。
38.
(1)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该省煤炭行业实行重组的意义。对于材料提到的重组中存在的问题,你认为应如何解决?(14分)
提高技术水平和煤矿安全生成水平;实现规模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税费流失;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坚持市场原则,对资产作价进行科学评估;注重业务整合、强化安全生成管理。
(2)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为什么必须对相关政府官员进行行政问责?结合煤矿安全生产提出建设责任政府的建议。(12分)

39.
(1)运用哲学知识,对材料一中“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律”的推断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作简要评析。(12分)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条件。经济不景气时,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和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美日韩的例子也说明了该推断有一定合理性。
规律是事物的本质、必然、稳定的联系,经验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不同于规律。把有限的经验提升为普遍的规律,是不严谨的。
(2)根据材料二,有人认为,从“文化搭台”到“文化唱戏”,体现了人们对文化功能认识的深化。你赞同这种看法吗?运用文化知识简要说明理由。(8分)
答案一:

答案二:
赞同。“文化搭台”只看到文化对经济的服务功能,“文化唱戏”则认识到文化本身的经济功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体现了文化具有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功能。
(3)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意义何在?请对制定文化强省(市)战略提出方法论的建议。(6分)
4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8分)
官营手工业衰落;家庭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业作坊产生(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l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及阶段性特征。(16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认识。(13分)
(要求: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略
(二)选考题(共25分)
请考生在第41、42二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1.(10分)
分析图7所示岛屿成为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
旅游资源丰富(组合好):地处地中海的岛屿,气候温暖,阳光充足;有海滨浴场、海域、山地等自然旅游资源;以及世界遗产、名胜古迹等人文旅游资源。
交通设施完善(有机场、港口、高速公路等),通达性好。
42.(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分析这次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
顺向岩层因公路施工失去稳定性。“岩锚”加固使得单面山上部岩层形成整体。(降水、地震等因素导致)深处地层松软(层面松动)使得该单面山上部山体滑落,对公路产生巨大推力,导致该公路被毁。
(1),解释:北疆地区,北冰洋和大西洋的水汽均可以到达,正好北面和西面来的水汽到此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影响形成降水。
大西洋水汽受西风带影响,把远在大西洋的降水带过来。(到了北疆地区水也不怎么多了,但是形成降水是没问题的)
北冰洋地处北极周边,受极低高压带影响,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东北极风,北冰洋的水汽顺此风到达北疆,同样是迎风坡受影响地形降水。
因此,水汽来自北冰洋和大西洋。O(∩_∩)O~
(2),解释:题干指出“18~65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那么18年后(即2019年),这些“0到1岁人口数量”成为劳动力人口,所以“该国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然而这些劳动力人口到2066年后又变成了非劳动力人口了(即“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又因为“该国从2001年起控制人口增长,使每年新生人口都为2000年新生人口的80%”,意思是说,每年新生人口都会比上一年少,这样会造成以后的劳动力人口逐渐减少,到了2066年人口负担最重,即这个国家以老人为主了。所以本题选A项。


2012高考全国卷文综41题怎么评述要详细答案寻问历史老师!

这类评述题属于开放性的材料型问答题,考生不论赞同哪一种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均可得分。答题时,只要选取一种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按要求回答即可。
简单地说分以下几步
A.提取材料中的观点
B.自己对材料观点的认识
C.用史实证明自己的观点
D.总结

其中,A就是对材料的概括和总结,得出一个观点即可。
B就是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一下上面的概括和总结出的观点
C就是结合史实,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外交等多方面论证材料中的观点
D无非就是把A再说一遍,显得完整,让老师看着舒心而已


浙江省2011届高考考试样卷(文综)第10、11题解析

此题以较简单而抽象的光照图来考查学生对出现极昼地区的太阳高度变化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难度系数较大。第1题,由经线、虚线和太阳光线位于同一平面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以推知,太阳光线Q1和Q2分别从正南或正北方向射入。由于此日期为夏至日,出现极昼的地区为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故从正南射入时为正午十二时,此时为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从正北射入时为午夜,且太阳高度为一天中最小。综是所述,可知图中的时间为正午12时或午夜0时,若F点的地方时是世界标准时,也就是中时区为0时或12时,故北京时间为8点或20点。第2题,若角θ、ω
相差12°,其分别对应的余角(即Q1和Q2太阳光线与当地地平线的倾角)相差12°,出现极昼地区的任一纬线与0
时和12时所在的经线的交点到北极点的距离相等,由此可以推知F点纬度与北极点相差12°/2,即为北纬84°N。


2012高考文综全国卷11题解析

你问的是全国新课标卷吧(还有个大纲卷哦)
全国新课标卷第11题为一道等高线题
10D 11C
11题解析,
桥梁与山峰的高差。高差=山峰—桥梁处的高度
山峰为定值580,不能变化的。
有山峰可知最近等高线为500,下一条为400,再下一条为300(即离桥梁最近的那一条),这样算出来的范围为(280,380)那就BC都可以。
但是要注意题干中瀑布的落差为72米,那说明瀑布的底离300的等高线差72米(300-72=228),那么桥梁位于瀑布的下游,说明桥梁比瀑布处海拔还要低(水往低处流)
所以最低点580-228=352
所以范围(352,380)答案选C 360

解释时用了计算,也可以直接通过高差来看,280+72=352


2011高考文综答题技巧?

科目:语文

结合实际和现实生活命题


考纲分析:2011年语文考纲保持求稳特点,与2010年相比没有任何变化,考试性质、考试能力要求、考点等与去年相比保持稳定,对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的考查还是高考命题主旋律。其中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考查还将得到强化,在紧扣教材和紧贴人文同时,仍会结合学生的实际和现实生活进行命题。要求考生具备相对较高的分析理解能力、鉴赏评价能力和探究能力。

复习建议:跟住老师复习的同时,要对自己在一轮复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订自主复习计划,查缺补漏;做题不追求数量,要选好题,精做题,对做错的题要进行分析、反思、总结,养成纠错、积累的习惯,为后期的自主高效复习做好准备。善于归纳总结各种类型题的答题方法。客观题要摸清干扰项的特点、规律,主观题答题一定要注意规范。

文言文复习不要忽视课内知识,尤其是对课内文言文中出现的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要予以关注。作文要加强立意训练,因为作文切题与否是决定考场作文分数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平时要关注社会热点新闻,有针对性地阅读时事评论,要试着写感想,积累素材,锻炼思维。写作时要注意书写规范、准确。建议准备一个错字本,把平时作文及默写中常错字记下来,以备考前浏览。

科目:数学

选修题别押宝在一个题上


考纲分析:2011年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和2010年相比,文科、理科考试能力要求和考点均没有变化。从2010年高考试题来看,试题不仅注意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更注重对能力考查,许多试题实际上并不难,知识点熟悉,但需要考生自主综合知识,才能解决问题;有较好的梯度,注重认知能力和数学运用能力的考查,稳中求新。

复习建议:从考纲看考试内容和考查深度变化不大,学生复习时要注意稳中求变,重视基础知识的回归。要提高数学应用意识,不要忽视结合现代现实背景的应用题的自我训练。考查学生实践能力、坚持贴近生活是命题的一个方向,可能会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题,考生要做针对性训练。

高考数学命题主要有知识性试题和综合性试题。综合性试题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对数学知识和能力的考查达到一定的深度,具有很好的选拔功能,是高考命题的热点。高考不回避重点内容,但也要注意课标中新增内容的考察(新增内容的考察难度也在逐渐加大)。选修试题不能押宝在一个题上(如2010年只会参数方程就吃亏了)。

高考试题有一定的延续性,通过不变的东西可以摸索出命题者的意图,看出他们强调的是什么东西,通过变化的内容可以看出题目的变化规律与趋势。(看一下宁夏近四年及新课标省份的试题)

在知识专题的复习上,应明确“主体”,突出重点;在方法专题的复习上,要注重串联考点,掌握通法,强化数学思想的运用。在复习中要加强“三基”的落实,尤其是冲刺阶段不要忽略“三基”训练而盲目加大试题的难度。

科目:物理

题型示例最后一道计算题有变化


考纲分析:2011年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和2010年相比,考试能力要求和考点均没有变化,在题型示例中更换了最后一道计算题(将较难的碰撞型试题换为较简单的动量守恒问题)。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依旧把能力的考核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查知识鉴别考生能力高低,不把知识与能力做简单对应。

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实验能力为基础能力,高层次能力包括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这五方面能力在着重对某一能力考查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在应用某种能力处理或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也伴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过程。因而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等探究能力的考查渗透在以上各种能力考查中。

复习建议:必修内容认真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相关知识的教育价值和功能。多年的高考考题都能在课本上找到原型。因此在二轮、三轮复习中仍要格外关注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新情境、新应用;

选修内容注重基础。模块3-3均为Ⅰ级要求,模块3-4只有4个Ⅱ级要求,模块3-5只有一个Ⅱ级要求。试卷中三道选考试题必须具备相对独立性,不可能相互综合,也不可能与前面的必考部分综合过深,选修部分命题会讲究平衡,应该不会太难;

实验内容除注重11个基本实验外,还要注意教材上一些探究性演示实验的复习。近年高考物理实验多为对基本实验器材或实验方法加以重组来完成新的实验设计,实验类型由原来的电学实验转变为“一力一电”模式。

科目:化学

重视生产生活和科研类情境题


考纲分析:2011年考纲与2010年考纲的要求及内容一致。通过对近年高考大纲及高考试题的分析可知,为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化学科学素养,是化学学科命题的根本原则。

复习建议:要注重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对化学知识的抽象和概括,理论联系实际。要加强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融汇贯通、图形、图表、实验现象、实物、模型等观察能力;对自然界、社会生活中化学详细分析、获取信息、加工等能力;从试题新信息中提取实质内容、重组为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答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重视以“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的真实情境类问题,要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化学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结果,并作出解释的能力。关注考试说明中给出的参考样题,尤其是与往年样题的更新变化,注意对比分析样题对考纲中要求的考查方式及考查角度。

科目:地理

注重各种新图的判读与分析



考纲分析:2011年《大纲》的地理考试内容与2010年相比,变化不大。但在选考部分内容中,2010年的考试说明为“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选修课程内容的考核由各省区根据具体教学情况酌定”,今年则明确给出了选考部分的内容与要求。

复习建议:结合近两年高考试题看,地理学科高考命题趋势特点为,以地理图像为载体,注重各种新图的判读要领与分析思路,自然地理知识的比重仍然较大,试题将更加灵活,所以答题切中要点才能得高分是关键。

由于开放性试题出题频率增高,过度抽象的内容会有所减少,偏、难、怪的问题将不会出现。考生可关注与当前热点事件的联系,考察地理的基本原理知识,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理论探究与结论的表达。开放性试题的出现,使答题的答案范围变大,得分的概率增加,但是得高分的难度增加。

考生答题要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通过对问题理解、分析和说明的思维过程体现阐释事物的能力。


高三文综选择题拿分技巧

说点个人心得吧!首先文综卷开篇就是地理,地理很注重宏观和微观的结合考察,尤其是自然地理,换言之就是既要有宏观的地理视角,也要有微观的细节判断,二者缺一不可。 其次就是要充分利用已给出的图文材料以及隐含信息来辅助做题。在地理题中有些可以直接通过常识或基础知识判断出来,但是切忌经验主义,一切以材料为基础。政治作为文综里最简单的一门学科,其选择题也是最好拿分的,拿满分也相对容易。政治选择题主要考察的主要是对知识点【尤其是易错易混点】的理解与运用,这个我也都整理过word电子版。对材料的把握与分析,以及知识点与时政热点的结合考察。其实政治选择主要还是在基础知识上下功夫,踏踏实实背书,弄懂知识点,再结合相应的题目训练,基本上就没什么大问题了。历史选择有时候会觉得就是一门玄学…奈何本人对历史爱之深切。历史选择的考察范围很广,扎实掌握时空观念在做选择题的时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就是和地理一样,切忌经验主义,牢牢把握材料的核心观点,前期做题正确率不高不要焦虑,借助高考真题错题集巩固基础知识并做好相应总结。

求2011年湖南高考文综地理选择题答案详细解析

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和零部件生产厂。 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及随后的海啸、核辐射灾害,使该公司在灾区的工厂停产。 受其影响,该公司在中国的整车生产厂也被迫减产。 据此完成1-2题。 1、该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主要目的是 A.避免自然灾害对本土汽车生产的影响 B.为其中国整车厂配套,降低整车生产成本 C.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为其日本整车厂服务 D.建立其全球整车生产的零部件供应基地 2、中国整车生产厂被迫减产是由于该公司在灾区有 A.研发中心 B.一般零部件厂 C.核心零部件厂 D.整车厂 【答案】 1、B 2、C 【解析】 1、该组题从日本地震的热点切入,考察工业分类与工业区位。 该题要结合题内题外知识解答。 日本汽车公司在中国建厂的主要区位条件是市场,其次是降低生产成本。 在中国建零部件厂发生在地震之前,A不正确。 中国的整车生产使用中国生产的配件,减少运费,成本降低,B正确。 汽车制造厂是资金与技术导向型工业,而不是劳动力导向型工业,C不正确。 中国生产的零部件主要是供应中国的整车生产,D不正确。 2、该组题从日本地震的热点切入,考察工业分类与工业区位。 该题要结合题内题外知识解答。 日本汽车公司在中国建厂的主要区位条件是市场,其次是降低生产成本。 由于技术保密等原因,部分核心零部件与主要研发机构仍在日本,所以地震造成这些零部件厂停产,中国的整车生产自然被迫减产,C正确。 【小题备注】 1、 难度A 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 来源:2011,高考,新课标卷,材料单选题,第1题 特征:概念掌握题 2、 难度B 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 来源:2011,高考,新课标卷,材料单选题,第1题 特征:概念掌握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 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 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 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据此完成3-5题。 3、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 A.技术力量较雄厚 B.气候条件较优越 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 D.劳动力较充足 4、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A.专业化水平较高 B.科技投入较大 C.劳动生产率较高 D.劳动力价格较低 5、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 A.加大科技投入 B.扩大种植面积 C.增加劳动力投入 D.加大化肥使用量 【答案】 1、C 2、D 3、A 【解析】 1、本组题也是热点问题(转基因大豆)切入,着重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 巴西人口比美国少,巴西高原面积广大,适宜大豆种植,“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开发种植较晚是最大的优势,C正确。 2、本组题也是热点问题(转基因大豆)切入,着重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 巴西大豆的专业化水平、科技投入、劳动生产率都没有美国高。 巴西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价格便宜,D正确。 3、本组题也是热点问题(转基因大豆)切入,着重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 中国大豆种植历史悠久,“品种退化”严重,所以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加大科技投入,A正确。 中国后备耕地资源少,不能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劳动力投入,加大化肥使用量不能提高大豆质量。 【小题备注】 1、 难度A 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 来源:2011,高考,新课标卷,材料单选题,第3题 特征:概念掌握题 2、 难度A 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 来源:2011,高考,新课标卷,材料单选题,第4题 特征:概念掌握题 3、 难度A 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 来源:2011,高考,新课标卷,材料单选题,第5题 特征:概念掌握题 读图1,完成6-8题。 图1 6、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50m B.55m C.60m D.65m 7、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 m。 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A.15m B.40m C.90m D.65m 【答案】 1、C 2、C 3、B 【解析】 1、本组题考查等高线的判读,地形与河流等地理事物联系能力。 图中最高处海拔在80-85米之间,最低处海拔在20-25之间,所以最大高差无限接近65米,但不能是65米。 C正确。 2、本组题考查等高线的判读,地形与河流等地理事物联系能力。 ①②③④四处,③处等高线最密集,流速最快。 C正确。 3、本组题考查等高线的判读,地形与河流等地理事物联系能力。 仅从地形因素考虑大坝建在如下图示位置,设计坝高13米,大坝顶端最高与50米等高线持平,略微超过50米等高线,由图例可知坝顶长约为40米。 【小题备注】 1、 难度B 考查:地理事物的特征与分布 来源:2011,高考,新课标卷,材料单选题,第6题 特征:读图分析题;规律应用题 【小题备注】 2、 难度B 考查:地理事物的特征与分布 来源:2011,高考,新课标卷,材料单选题,第7题 特征:读图分析题 【小题备注】 3、 难度B 考查:地理事物的特征与分布 来源:2011,高考,新课标卷,材料单选题,第8题 特征:读图分析题,概念掌握题 图2显示青藏铁路从 *** 向北上坡段某处的景观。 其中T是为保护铁路而建的工程设施。 据此完成9-ll题。 图2 9、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断 A.该段铁路沿等高线布线 B.该段河流冬季结冰 C.铁路沿P箭头指示向 *** 延伸 D.P箭头指示北方 10、M、N间的堆积物来源于 A.坡 B.河流 C.沟 D.原地 11、T设施的主要作用是 A.防御坡部位崩塌对铁路的危害 B.防御沟部位洪水及泥沙对铁路的危害 C.防御河流洪水对铁路的危害 D.方便野生动物穿越铁路线 【答案】 9、B 10、C 11、B 【解析】 9、本题利用青藏铁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实际能力。 图不清楚直接影响学生做题。 该段铁路是上坡,所以铁路不可能沿等高线布线,A不正确。 因为该段是青藏铁路,地处青藏高原,虽然是河谷,冬季河流仍然结冰,B正确。 C、D选项做错的同学很多,尤其是选D的多。 题干中“从 *** 向北”“上坡段某处”只是说“上坡段某处”在 *** 以北,并没有给出 *** 的位置与方位所在,C、D不正确。 10、本题利用青藏铁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实际能力。 图不清楚直接影响学生做题。 M、N间的堆积物在沟口处,所以是流水从沟里带来的沉积物堆积而成,C正确。 11、本题利用青藏铁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实际能力。 图不清楚直接影响学生做题。 如果是防御坡部位崩塌T设施就不建在沟口处,A不正确。 T设施相当于隧道,铁路从下面穿过,让沟里的洪水与泥沙从上面流过,对铁路起到保护作用,B正确。 防御河流洪水对铁路的危害,T设施就与河岸平行,而非与河岸垂直,C不正确。 由上面分析,T设施是为了保护铁路而不是为野生动物留下通道,D不正确。 【小题备注】 9、 难度B 考查:地理事物的特征与分布 来源:2011,高考,新课标卷,材料单选题,第9题 特征:读图分析题,概念掌握题 10、 难度B 考查:外力作用影响下的地貌 来源:2011,高考,新课标卷,材料单选题,第10题 特征:读图分析题,概念掌握题 11、 难度B 考查:自然灾害的影响及防治 来源:2011,高考,新课标卷,材料单选题,第11题 特征:读图分析题,概念掌握题追问 我第8到第11看不懂啊,那个图看不清,第8题不知道做啊,看不懂


上一篇:2012年安徽高考语文

下一篇:考研英语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