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四川高考语文

时间:2024-04-08 16:55:39编辑:coo君

2013高考语文文言文题

1. 语文古文题目 要有原文,题目,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魏德深,本巨鹿人也。祖冲,仕周,为刑部大夫、建州刺史,因家弘农。 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 为政清净,不严而肃。会兴辽东之役,征税百端,使人往来,责成郡县。 于时王纲弛紊,吏多赃贿,所在征敛,人不堪命。唯德深一县,有无相通,不竭其力,所求皆给,而百姓不扰。 于时盗贼群起,武阳诸城多被沦陷,唯贵乡独全。郡丞元宝藏受诏逐捕盗贼,每战不利,则器械必尽,辄征发于人,动以军法从事,如此者数矣。 其邻城营造,皆聚于听事,吏人递相督责,昼夜喧嚣,犹不能济。德深各问其所欲,任随便修营,官府寂然,恒若无事。 唯约束长吏,所修不须过胜余县,使百姓劳苦。然在下各自竭心,常为诸县之最。 寻转馆陶长,贵乡吏人闻之,相与言及其事,皆歔欷流涕,语不成声。及将赴任,倾城送之,号泣之声,道路不绝。 既至馆陶,阖境老幼,皆如见其父母。有猾人员外郎赵君实,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 自德深至县,君实屏处于室,未尝辄敢出门。逃窜之徒,归来如市。 贵乡父老,冒涉艰险,诣阙请留德深,有诏许之。馆陶父老,复诣郡相讼,以贵乡文书为诈。 郡不能决。会持节使者韦霁、杜整等至,两县诣使讼之,乃断从贵乡。 贵乡吏人,歌呼满道,互相称庆。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 宝藏深害其能。会越王侗征兵于郡,宝藏遂令德深率兵千人赴东都。 俄而宝藏以武阳归李密。德深所领皆武阳人也,念其亲戚,辄出都门,东向恸哭而反。 人或谓之曰:“李密兵马,近在金墉,去此二十余里。汝必欲归,谁能相禁,何为自苦如此!”其人皆垂泣曰:“我与魏明府同来,不忍弃去,岂以道路艰难乎!”其得人心如此。 后没于阵,贵乡、馆陶人庶,至今怀之。 (节选自《北史魏德深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为政清静,不严而肃 肃:恭敬。 B.会兴辽东之役 会:适逢。 C.所在征敛,人不堪命 堪:忍受 D.动以军法从事 动:招致 【答案和解析】 答案:D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采取筛选的办法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动,经常 9.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魏德深深受百姓拥戴的一组是 ①常为诸县之最 ②皆歔欷流涕,语不成声 ③未尝辄敢出门 ④诣阙请留德深 ⑤以贵乡文书为诈 ⑥诣使讼之,乃断从贵乡。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答案和解析】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在解答时,先要准确理解题干文句的含义,再推敲各选项文句所表达的内容是否与题干文句契合。 用排除法,排除①表明魏德深管理属下有方,约束官吏;③表明魏德深治理有方和他的严厉;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魏德深很有才干,历任多种职务后升职主持贵乡政务。其时朝廷纲纪败坏,官吏贪污受贿,民不聊生;只有贵乡生产生活一切照常进行,百姓没有受到骚扰。 B. 魏德深善于人性化管理,体恤下情。邻城打造兵器,聚集在官府,官吏督责,尚不能成功;而贵乡则约束官吏,避免百姓劳苦,官府安静,一直象无事一样。 C. 魏德深深受百姓欢迎,又能震慑奸猾之人。他到馆陶,百姓见他如见父母;而奸人赵君实与逃窜之徒,只能躲藏流亡。 他后来将回贵乡,贵乡吏民互相庆贺。 D. 郡丞元宝藏忌妒魏德深的才能,令他率领武阳籍士兵在家乡附近作战,想利用军士的恋家情绪使军队溃散。 但魏德深极得人心,士兵们全都不忍离他而去。 【答案和解析】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文中人物的观点态度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选文细节处的理解。 “而奸人赵君实与逃窜之徒,只能躲藏流亡”错误,文中说的是“自德深到县任职以来,君实呆在家中不敢出门。 逃犯纷纷来自首。” 11. 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 译文:与郡丞元宝藏结交很深,前前后后的县令县长,没有不受他指挥的。 (2)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 译文:馆陶县整个境内的百姓都悲哭,因此跟随着去安家的有几百户。 【答案和解析】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同时考查理解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的能力,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力求做到“信、达、雅”。第(1)句注意“交结”为古今异义和“令长”、“ 指麾”等词的落实;第(2)句注意“合境”和“从而”“ 居住” 为古今异义。 参考译文:魏德深,本来是巨鹿人。祖父是魏冲,在周作过刑部大夫、建州刺史,于是就安家在弘农。 父亲名为魏毗,作过郁林令。德深最初作文帝的挽郎,后来作过冯翊书佐、武阳司户书佐,因为才能卓著升任贵乡县令。 为政清净,不采用严厉的办法治理县政。正好赶上辽东作战,朝廷想出各种办法征税,派人到各个郡县责成催办。 当时,朝。 2. 2013年语文高考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 (10分)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以朝诸侯,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 魏用李克,尽地力,为强君。自是之后,天 下 争 于 战 国 贵 诈 力 而 贱 仁 义 先 富 有 而 后 推 让故 庶 人 之 富 者 或 累 巨 万 而 贫 者 或 不 厌 糟 糠 有 国 强 者 或 并 群 小 以 臣 诸 侯 而 弱 国 或 绝 祀 而 灭 世。 以至于秦,卒并海内。(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平准书》)【答案】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富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解析】从停顿的标志词上说,“故”“而”(表句子转折)即指明了三处停顿;再从句式的对称上说,“贵……而贱……”与“先……而后……”,“贫者或不厌……”与“有国强者或并……”,亦有五处停顿(与“标志词”断句法有重合之处):6处断句应是很简单的!20.写出《史记》五种体例中除“本纪”、“书”、“列传”以外的其他两种。 (2分)【答案】表、世家【解析】《史记》的五种体例是“家喻户晓”的,如是还答不出来,那不是教学的问题了!21.用原文中的词句概括齐、魏强国的经济措施,不超过15个字。(2分)【答案】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尽地力【解析】作答此题关键是在审题,把原文的相关话语照搬过来就行了。 “经济措施”而不是用人方面,若答“齐用管仲之谋”“魏用李克”就是错误答案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22.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E)A.葛朗台原本是一个贫穷的箍桶匠,40岁时娶了木材商的女儿为妻,又从岳母、外婆、外公处得到了三笔遗产,于是成为州里“纳税最高”的人物。 B.《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于入川之时布下“八阵图”以拦截东吴大将,在南征时火烧藤甲军七擒孟获,在攻打天水郡的战役中收服了姜维。C.《棠棣之花》中的聂荌和聂政姐弟二人是“愿将一己命,救彼苍生起”的爱国志士,作者借他们歌颂了我国古代那些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英雄。 D.《哈姆莱特》中“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的著名独白,刻画了主人公极度困惑、痛苦挣扎的心理,也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者所面临的无奈和不幸。E.《茶馆》共三幕,严格按照“三一律”的艺术法则,以裕泰茶馆为中心,分别写了清末、民初、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结束前这三个时代的旧中国生活。 【答案】A、E【解析】A项,错在“从岳母、外婆、外公处得到了三笔遗产”,应是“从岳母、妻子的外公、自已的外婆得到了三笔遗产”;E项《茶馆》不是按照“三一律”(一个昼夜、一个地点、一条情节主线)的艺术法则,因为它是按照一个茶馆、三个时代(清末、民初、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变迁来写的。 23.简答题(10分)⑴《红楼梦》中抄检大观园时,在入画的箱子里寻出一大包金银锞子、一副玉带板子和一包男人的靴袜等物,在司棋的箱子里发现一双男子的锦带袜、一双缎鞋和一个小包袱,包袱里有一个同心如意和她表弟潘又安写的大红双喜笺。 入画和司棋分别是谁的丫鬟?在处置入画和赶走司棋时,她们的主子各是什么态度?(6分)【答案】惜春、迎春。惜春的态度是“立逼凤姐带了去”,“或打或杀或卖”,“一概不管”。 迎春的态度是“含泪”劝司棋离开。【解析】本题考查两个方面的问题:《红楼梦》里的人物隶属关系及同一章回(七十四回)中的相关情节,没有跨度,应是不难。 ⑵《边城》中,二老说:“爸爸,你以为这事为你,家中多座碾坊多个人,便可以快活,你就答应了。若果为的是我,我要好好去想一下,过些日子再说它吧。 我尚不知道我应当得座碾坊,还应当得一只渡船,因为我命里或只许我撑个渡船!”“得座碾坊”和“得一只渡船”分别指什么?“我尚不知道我应当得座碾坊,还应当得一只渡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答案】“得座碾坊”,是指他与王家女儿的婚姻;“得一只渡船”,是指他与翠翠的婚姻。他认为,哥哥天保的死与自己有关,觉得自己如果娶了翠翠就对不起哥哥。 【解析】作答此题得明白《边城》的写作特色:沈从文是一位来自民间的作家,他的小说带有湘西边地人民特有的淳厚质朴的品格,带有那个地方特有的色彩、气息和声响,具有民俗美。这里的“得座碾坊”“得一只渡船”两语无不是活脱脱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如果你要是说白了,还有这些味道吗?这道题是有“跨度”的,应从作品前后情节以及借代手法方面去考虑作答。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花间集》里,大部是闺情、别意、流连光景之作。 不好的不讲,做得好的,自成一种凄惋、惆怅、柔丽、细腻的风格。人几乎这样想:像《花间》这样的才是词。 如其词的领域为《花间》独占,是词的不幸;要它继续发展,意境上、材料上须得开拓须得丰富才行。《四库提要》说:“词自晚唐五代以来,以清切婉丽为宗,至轼而又一变,如诗家之有韩愈,遂开南宋辛弃疾等一派。 寻流溯源,不能不谓之别格。”又说:“(辛)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 这里关于苏、辛在词的历史上的位置,及对于他们的风格的认。 3. 语文阅读题文言文 1、秦| 王 坚| 自 河 东 |还2、为(作为;是) 患(忧患) 市(市集)3、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我从现在起才知道天下是有王法的.)4、原因:光禄大夫强德,太后之弟也,酗酒,豪横,掠人财货、子女,为百姓(患).5、朝廷震栗,奸猾屏气,路不拾遗.6、王猛,他为民除害,儆恶惩奸,匡扶正气,是人民英雄.7、陈涉气得倏地站起来,双眉攒起,像两把锋芒刺眼的大刀准备向那帮所谓的王侯将相砍去,眼里满是熊熊的怒火仿佛要把这一切富贵贫贱烧光;牙齿叫得咯咯作响,握着锄头的手青筋暴露,他也仿佛变成一头雄狮,蓄势一跃带着所有贫苦百姓冲破这个由“不平”二字筑成的牢笼。


2014四川高考语文文言文

1. 求历届高考语文文言文试题 ?k=%E9%AB%98%E8%80%83%E8%AF%AD%E6%96%87%E6%96%87%E8%A8%80%E6%96%87%E8%AF%95%E9%A2%98%E3%80%82&t=utf-8200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6(含译文)(四川卷)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 古者井天下之田,而党庠、遂序、国学之法立乎其中。则士朝夕所见所闻,无非所以治天下国家之道,其服习必于仁义,而所学必皆尽其材。 一日取以备公卿大夫百执事之选,则其材行皆已素定,而士之备选者,其施设亦皆素所见闻而已,不待阅习而后能者也。后世无井田之法,而学亦或存或废。 大抵所以治天下国家者,不复皆出于学。而学之士,群居、族处,为师弟子之位者,讲章句、课文字而已。 至其陵夷之久,则四方之学者废,而为庙,以祀孔子于天下。盖庙之作,出于学废,而近世之法然也。 今天子即位若干年,颇修法度,而革近世之不然者。当此之时,学稍稍立于天下矣,犹曰:“县之士满二百人,乃得立学。” 于是慈溪之士,不得有学,而为孔子庙如故,庙又坏不治。今刘君在中言于州,使民出钱,将修而作之,未及为而去。 后林君肇至,则曰:“古之所以为学者吾不得而见,而法者吾不可以毋循也。虽然,吾之人民于此不可以无教。 “即因民钱,作孔子庙,如今之所云,而治其四旁为学舍,讲堂其中,帅县之子弟,起先生杜君醇为之师,而兴于学。”林君固贤令,而慈溪小邑,无珍产淫货,以来四方游贩之民;田桑之美,有以自足,无水旱之忧也。 无游贩之民,故其俗一而不杂;有以自足,故人慎刑而易治。而吾所见其邑之士,亦多美茂之材,易成也。 杜君者,越之隐君子,其学行宜为人师者也。夫以小邑得贤令,又得宜为人师者为之师,而以修醇一易治之俗,而进美茂易成之材,虽拘于法,限于势,不得尽如古之所为,吾固信其教化之将行,而风俗之成也。 夫教化可以美风俗,虽然,必久而后至于善。而今之吏,其势不能以久也。 吾虽喜且幸其将行,而又忧夫来者之不吾继也,于是本其意以告来者。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气施设亦皆素所见闻而已 素:平素B.讲章句、课文字而已 课:抄写C.而革近世之不然者 革:改变D.故其俗一而不杂 一:纯一【答案和解析】答案:B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采取筛选的办法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州之士满二百人,乃得立学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B.未及为而去 人非生而知之者C.即因民钱作孔子庙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D.无珍产淫货以来四方游贩之民 问征人以前路【答案和解析】答案:B 解析:A.“州之士满二百人,乃得立学”的“乃”为副词,译作“才”;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的“乃”为连词,译作“竟然”;B.“而”:都做连词,译作“就”。C.“即因民钱作孔子庙”的“因”为介词,译作“用”,“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的“因”为连词,译作“于是、就”;D.“无珍产淫货以来四方游贩之民”的“以”为连词,译作“来”表目的,“问征人以前路”的“以”为介词,译作“把”。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通过学校学习而明白治国之道的古代士人可成为官吏的后备之选。B.各地为了祭祀孔子而修建孔庙,是后世官办学校被废的原因之一。 C.为了当地人民的教化,慈溪县令在修孔庙时建学舍的举措得到了作者的肯定。D.慈溪县有许多资质很好的人,通过学校的培养,他们很容易成为国家可用之才。 【答案和解析】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时间、人物、事件以及文中人物的观点态度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选文细节处的理解。 原文中说的是“后世再无井田之法,是后世官办学校被废的原因之一。”“各地为了祭祀孔子而修建孔庙是因为学校之衰败。”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大抵所以治天下国家者,不复皆出于学。 (4分)【答案和解析】【答案】大概用来治理天下国家的人,不再都从学校中产生。(2)吾虽喜且幸其将行,而又忧夫来者之不吾继也,于是本其意以告来者。 (6分)【答案和解析】【答案】我们虽然为它即将推行而感到高兴并且庆幸,但又担心那些后来的人不能继承我(的思想),在这种情况下,(我)推究它的意义来告诉后来的人。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同时考查理解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的能力,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力求做到“信、达、雅”。 第(1)句注意“所以”为古今异义和“大抵”、“ 复”等词的落实;第(2)句注意“不吾继”为宾语前置, “于是”“ 本” 等词的落实。【译文】天下每日都离不开政治教化,因此不可以一日没有学校。 远古时代实行井田制,党庠、遂。 2. 语文高考古文范围 什么叫范围啊? 背诵还是古文啊?如果是古文的话,有规律的。 第一篇着重是人物叙事,基本上都是说这个人有什么优秀的品质啊、智慧啊之类的。考题上看,字词的解释、翻译句子、虚词的判断都是必考的。 第二篇着重议论哲理的。什么游啊,什么记啊,还是挺多的。 这个注重的是全文的理解,主旨的把握。题目是一些语境的理解啊,主旨的理解之类的,所以难度较高。 =========================================================如果是背诵的范围的话:1、吴均《与朱元思书》 (新教材高一第一学期第四十一课)2、韩愈《师说》 (新教材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课)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新教材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六课)4、陶渊明《饮酒》 (新教材高二第二学期第四十一课)5、苏询《六国论》 (新教材高三第一学期第三十二课)6、杜牧《阿房宫赋》最后一段 (新教材高三第一学期第三十九课)7、白居易《琵琶行》 (新教材高三第二学期第二十六课)(2)新教材要求背诵的诗歌与古文篇、段:1、陆游《诉衷情》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四课)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秋瑾《鹧鸪天》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四课)4、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高一第一学期第四十二课)5、王维《汉江临泛》 (高一第一学期第四十二课)6、李白《清溪行》 (高一第一学期第四十二课)7、杜甫《旅夜书怀》 (高一第一学期第四十二课)8、王安石《江上》 (高一第一学期第四十二课)9、朱熹《泛舟》 (高一第一学期第四十二课)10、《长歌行》(汉乐府) (高一第一学期第二十六课)11、刘桢《赠从弟》 (高一第一学期第二十六课)12、祖咏《望蓟门》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课)13、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课)14、李贺《致酒行》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课)15、王令《暑旱苦而热》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课)16、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四课)17、张九龄《望月怀远》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四课)18、李白《把酒问月》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四课)19、黄庭坚《登快阁》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四课)20、陆游《关山月》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四课)21、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六课)22、张孝祥《念奴娇·洞庭青草》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六课)23、辛弃疾《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六课)24、陆游《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五课)25、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五课)26、朱熹《鹅湖寺和陆子寿》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五课)27、朱熹《偶题》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五课)28、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六课)29、王维《终南山》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六课)30、李白《独坐敬亭山》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六课)31、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六课)32、左思《咏史》 (高二第二学期第四十一课)33、张九龄《感遇》 (高二第二学期第四十一课)34、林逋《山园小梅》 (高二第二学期第四十一课)35、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高三第一学期第三十八课)36、杜甫《登楼》 (高三第一学期第三十八课)37、李商隐《安定城楼》 (高三第一学期第三十八课)38、《论语》七则 (高一第一学期第二十八课)39、《孟子》二章 (高一第一学期第二十九课)40、荀况《劝学》第三、四段 (高二第一学期第二十九课)41、《学记》第一、二段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二课)42、屈原《国殇》 (高三第一学期第二十九课)43、贾谊《过秦论》最后三段中的关键句子(高三第一学期第三十课)44、郦道元《江水·三峡》三至六段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八课)45、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高二第二学期第三十一课)46、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高二第二学期第二十七课)47、苏轼《石钟山记》三至六段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八课)48、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第一段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七课)49、欧阳修《伶官传序》最后一段 (高三第一学期第三十一课)50、苏轼《前赤壁赋》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九课)51、苏轼《前赤壁赋》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九课)52、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高一第二学期第二十八课)53、夏完淳《狱中上母书》末二段 (高一第二学期第三十二课)54、袁宏道《虎丘》 (高一第二学期第三十八课)55、龚自珍《病梅馆记》第一段 (高二第二学期第四十三课)56、《郑板桥题画三则》第二则 (高二第二学期第四十四课)57、梁启超《志未酬》 (高一第二学期第二十九课)58、《长亭送别》中[正官][端正好]一段曲子(高三第一学期第四十四课)(3)H版、S版共同要求背诵的篇目:1、曹操《观沧海》2、陶渊明《饮酒》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4、白居易《琵琶行》5、陶渊明《归园田居》6、陶渊明《读 》7、吴均《与朱元思书》8、韩愈《师说》9、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第四段)10、苏洵《六国论》11、归有光《项脊轩记》(第一段)12、杜牧《阿房宫赋》(。 3. 2012年四川省高考语文必背篇目 包括诗词和古文 《沁园春。 长沙》《雨巷》《再别康桥》《纪念刘和珍君》二、四节,《荆轲刺秦王》选段,《劝学》《过秦论》《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师说》《阿房宫赋》《诗经三首》《离骚》选段,《孔雀东南飞》选段,《迢迢牵牛星》《短歌行》《归园田居》《长歌行》《梦游天姥吟留别》《琵琶行》《山居秋暝、登高、蜀相、石头城、锦瑟、书愤》《虞美人、雨霖铃、赤壁怀古、鹊桥仙、声声慢、扬州慢》《六国论》《长亭送别》选段,《陈情表》《赤壁赋》《逍遥游》《滕王阁序》《蜀道难》《将进酒》《兵车行》《客至》《旅夜书怀》《登岳阳楼》《齐桓晋文之事》《报任安书》《屈原列传》。 4. 求四川语文中考,高考考纲 2014 年四川高考考试说明:语文I.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II.命题指导思想 201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语文学科的命题,将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遵循“注重能力考查,体现课改理念,力求平稳推进”的指导思想,依据《2014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和《2014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考试说明》规定的范围和要求命题。命题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考查考生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的同时, 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突出考查学科意识、学科思维、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力求做到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III.考试内容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 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 A、B、C、D、E、F 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1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以及本考试说明为依据,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养的要求,结合四川省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确定本学科的考试内容和范围。必修课程中“语文 1”至“语文 5”五个模块与选修课程《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语言文字应用》两个模块要求的语文能力,均属于 2014年考查范围。 考试内容及相应的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语言文字文字运用 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1.识记 A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表达应用 E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3)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识记 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文本内容3.分析综合 C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4.鉴赏评价 D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三现代文阅读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章和文学类文本论述类、实用类文章阅读1.理解 B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 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3.鉴赏评价 D1评价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2评价文章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3对文章的某种特色作深入的思考和判断4.探究 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章所反映的认识价值和时代精神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3探究文章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应注重审美体验。 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能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3.鉴赏评价 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做出评价 4.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


2011年高考,各地区的语文作文题目

2011高考全国卷1作文:《期待成长》

2011高考全国卷2作文:《诚信》
江苏:《拒绝平庸》
广东:《回到原点》
浙江:《我的时间》
安徽:《时间在流逝》
江西:材料作文,以“孟子三乐”为主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字数700字左右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

四川:《总有一种期待》

2011年湖南高考作文:谢谢大家,你们来了
2011年辽宁高考作文题目:如何看待高晓松酒驾案
2011年天津高考作文题目:关于镜子的话题作文
2011年高考作文题目新课标卷:中国崛起
2011年湖北高考作文题目:旧书
2011年重庆高考作文题目:情有独钟
2011年山东高考作文题目:这世界需要我
2011年上海高考作文:一切都会过去Pk一切都不会过去
2011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目:突破
山东:《这世界需要你》


高考作文范文(2012年):四川高考语文满分作文及点评

六千万年前的一次意外,生命退回到最初的蒙昧;六千年前的炎炎夏日,人类开始有了最初的文明。今天的我,也许身在灯红酒绿的都市文明中,心间却奔腾着远古时代的金戈铁马。而在我的梦想里面,这一切,不过是一个悠长的回忆。

  鱼儿逆水而游,费尽全部心力回到自己的出生地,那不过是一次生命的溯源;鸟儿孤身穿过峡谷,只为了一次飞蛾扑火式的交配,那也是生命的溯源; “虎毒不食子”的老虎妈妈,为了保护孩子不惜血流成河,那更是生命的溯源;而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也是在“小蝌蚪”的奋力挣扎下,才为我们播下了生命最初的火种。

  生命,本来是一个个独立的点,在彼此的偎依中连成线,构筑了一个精彩的面。

  柏拉图的永恒,是我们终其一生都不能得到的天上人间;圣西门的空想主义,更是理想中的现实与现实中的理想的对立统一……这些伟大的哲学家,用自己的坚持和梦想,以及终身无怨无悔的奉献,为我们化身为成长路上的一座座里程碑,将我们带上了精神解放的康庄大道。

  哲人,本来是一个个独立的点,在彼此的搀扶中连成线,构筑了一个精彩的面。

  2006年的雨雪冰灾,是索取与付出的转折点;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灾难,是理解与奉献的转折点……这些鲜活的点,从一个个活生生的笑容里面,从一滴滴悲壮的眼泪后面,从一条条欲望与安全的分割线里面,从一张张神情各异的面孔里面……告诉了我们真实的人,真实的人性,真实的人生,真实的人类世界。

  爱与被爱,本来是一个个独立的点,在彼此的关注中连成线,构筑了一个精彩的面。

  生命、哲理、爱,他们就好像三个最美好的点,彼此生死相依,永生风雨同舟。是她们,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个美好的世界,五色斑斓的面。面上是一幅 “清明上河图”,而面下,则是我们的人生的每个阶段,以及每一个人生。(本文有删节)

  得分:59

  点评:

  这篇文章小作者摆脱了以个体为点的窠臼,而是将生命、哲理和爱分别作为一个点,去诠释由此而构成的精彩的线和面,特别是三个分论点的推出,令人耳目一新。整篇文章立意高远,大气厚重。文章内容充实,结构清晰,文笔流畅且富有张力,是考场不可多得之佳作。

  素材拓展

  本文选取了大量的素材去印证三个分论点,这些素材面,不仅反映出小作者有较好的文化视野和人文底蕴,同时也可看出小作者能紧扣时代脉搏。

  2010四川高考优秀作文解读:点、线、面

  蒙娜丽莎只是一幅画,温婉的表情后面却是沉淀了千年的美丽;伊丽莎白身居皇室深宫,却将人性的光辉幻化成无上的美丽。惊艳天下的,不仅仅是丽人的浅笑微吟;力透纸背的,也不仅仅是俊美少年的无敌青春。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一张张形态各异的脸庞,构筑成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班集体,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地球。

  无数的点,延续成修长的线条;无数的线条,扩展成宽广的平面。生活是绚烂多彩的,因为生活是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的。就是这些平凡的生命,构筑成我们千姿百态的人性与人生。

  玉的无瑕,树的生机。玉树,这个曾经远离我们平常生活的地名,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走进了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内心世界。在我的内心世界里面,玉树,和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司机阿福联系在一起。阿福并不英俊潇洒,也没有一掷千金的豪情和经济能力,他只是为生活奔忙的万千大众中间的一个。可是就在玉树地震发生后,他义无反顾加入到救援的队伍中去。他用自己粗糙的大手,挽救了老人和孩子的生命,自己的人生却永远地定格在年轻的微笑着的照片上。在最宝贵的生命历程里面,他心系父母的安危,怀揣着对妻儿的想念,却带着对祖国对藏族儿女的大爱,用生命谱写出最美好的赞歌。

  纳兰若容,一个绝顶聪明的奇特女子。她是满族人,却精通汉族语言和汉族文化。在满人入关只有半年的日子里,她就以她的智慧征服了汉族的挑刺男人,成为沟通满汉文化的大使。“自古之兵非好战”。纳兰若容斡旋在汉人与满人之间,用一个女人的包容,换来了国家的和平与繁荣。

  也许你没有过人的智慧,也没有惊艳的美貌,也没有显赫的背景,或者特别的机遇……但是你也可以给自己平凡的生活里面,增添新的色彩。也许你的一个宽容的微笑,可以化解一场激烈的冲突,也许你一个小小的退让,就可以让孩子的小脸绽放笑容。请给世界多一点付出,让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都幸福快乐。

  双人从,三人众。这个世界不是你一个人的世界,而是大家的世界。你不是一个孤单的人,因为你的身后有大家的身影,你也不是一个寂寞的点,因为很多的点聚在一起,就是长长的线,宽广的面。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用爱将无数的点建设成线,连缀成面。

  得分:56

  点评:

  这篇文章小作者起笔不凡,从蒙娜丽莎、伊丽莎白的惊艳写到芸芸众生的平凡,无论是丽人还是凡人,他们都是一个点,正是这些点构筑了丰富多彩的人生。然后以司机阿福和纳兰若容的例子,生动地诠释了无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点,只要心中有爱,就可以将点连成长长的线、宽广的面,最后汇聚成爱的海洋。

  素材拓展

  为凸显主旨,小作者在素材的选择上颇具匠心,穿越古今,跨越时空,既有伊丽莎白、纳兰若容这样秀丽出众的“点”,也有司机阿福这样平凡普通的 “点”,颇具代表性。然稍嫌不足的是素材还不够丰富,若再辅之以特蕾莎修女的事例和汶川地震、世博会奥运会众多普通志愿者参与的素材,行文将会更加充实。


2014年四川省高考满分作文赏析

以下是 考 网考试频道为大家整理的《2014年四川省高考满分作文赏析》,供大家参考。

 一个游客去波罗的海海滨度假,找到一处房屋,打算同房东——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签下租房合同。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作决定。

  游客住下后感到很满意。到第5天,将要签合同时,却发生了一点意外:一个精美的玻璃杯被他不小心打碎了。他有些忐忑不安地打电话告诉了老人,老人说:“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我过来签合同时再拿一个来。”游客把碎玻璃和屋里的其他垃圾打扫了。不久,老人来了,进屋后就问:“玻璃杯碎片呢?”游客回答说,已装进垃圾袋,放到门外了。老人赶紧出门,打开垃圾袋看过后,脸色凝重地对游客说:“对不起,我不再把房子租给你了。”

  然后,老人仔细地将玻璃碎片一一捡了出来,放入另一个垃圾袋,写上:“玻璃碎片,危险!”

  要求:

  1、结核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

  2、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14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范文:

  工作累了,免了那一声声问候;

  生活忙了,忘了那一声声问候;

  人心冷了,烦了那一声声问候;

  可又有谁清楚的知道,最是那一声声问候,这世界才春暖花开;最是那一声声问候,这人间才处处充满温暖的气息;最是那一声声问候,这大地才风光无限。

  最是那一声声问候,得以将你从死亡的边缘拉回。

  一个公司该有多少员工啊,就像花丛中无数只翩翩起舞的五彩蝴蝶,可是他们都忙着采蜜,就算是相见过无数次的同伴也不互相问候。而只有你,每天上下班都问候门卫,“您好”“明天见”,多么简单的几个字,也只有你每天坚持说出。

  所以,当你被关进冰库时,当你在死亡的边缘挣扎时,外面有一个人在苦苦寻找你,就是那个你天天问候的人——门卫,把你从悬崖边拉回。

  最是那一声声问候,得以让你的心中春暖花开。

  蓬首垢面,衣衫褴褛的你,坐在路边,俨然生活的重负已使你早已不堪重负,你望着眼前一个个行人,无人愿意停住脚步,好不容易看到一双脚,充满期望的抬起头,还没有看清模样,那人早已离去,只留下两行失望的泪。

  直到有一人向你走来,他停在你的面前,你还是鼓起勇气看着他,仿佛他就是你的救星,他在身上搜索了一遍,但还是一无所有,就当你正准备低下头时,他一把抓住你的手:“兄弟,对不住,我身上没有钱。”

  最是那一声声问候,拉近了你我之间的距离。

  老师,你原是我心中可望而不可即的一个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你工作的信念,你的宗旨是把每位学生培育成国家栋梁,所以每次看到你,我都躲开,我的胆小羞涩,使我连叫你一声的勇气都没有。

  后来,我第一次鼓起勇气问候您,您开心的抚摸我的头,那是我像您喷在手心的小孩,以后每次见到您,我都会开心的上前问候一声:“老师您好”,我俩之间的距离拉近了。您从那个我不敢触摸的太阳,成了我拥抱的母亲。


201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四川版】

2011年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 语文 本试题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第一部分1至3页,第二部分4至6页,共6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注意事项; 1.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 2.本部分共3大题,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吉祥(jì) 棱角(líng) 狡黠(xiá) 长吁短叹(xū) B.浸润(jìn) 蓦然(mò) 腈纶(qíng) 残碑短碣(jié) C.喟叹(kuì) 愤慨(kǎi) 盥洗(guàn) 呱呱坠地(guā) D.阻扰(náo) 女娲(wā) 咯血(kà) 戛然而止(ji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胳膊 挖墙脚 墨守成规 卑躬屈膝 B.骨骼 莫须有 囤积居奇 以逸待劳 C.彗星 座右铭 鸠占雀巢 在所不惜 D.慧眼 吓马威 星罗棋布 面面俱到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我刊以介绍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为主,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炉,欢饮广大读者到各地邮局征订本刊。 B.官府分横暴和百姓的苦难,深深刺激着杜甫的心灵,他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写下的“三吏”、“三别”,至今仍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C.位技术培训之后,小李成为了生产明星,2010年,他完成的全年工作量超过规定指标的百分之四十,获得了所在企业的嘉奖。 D.九寨沟 ( 微博 ) 之奇,奇在水,奇在云,奇在雾,奇在乍晴乍雨,波光云影、色彩斑斓,如梦如幻,不由得不让人惊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今年暑假,我市将举办第12届中学生运动会,我校参加这届运动会的20名男运动员和16名女运动员,均是由班级和年纪层层选拔出来的优秀选手组成。 B.2010年4月10日,第8颗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进入倒计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对火箭起飞前进行了最后的检查,满怀信心等待着发射时刻的到来。 C.现代高新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广泛应用,引发了图书馆运行机制的变革,其结果将会出现一全套的信息交流系统,从而对图书馆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D.为增强全体员工的文明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我省某商业银行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在本系统内广泛推行文明服务用语和服务忌语。

四川省2008年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

四川省2008年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

-
(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150分钟完卷)

一、(共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睚眦必报(yá zī) 翌日(yì) 眷恋(juàn) 杳然(yǎo)

B.濒临绝境(bīn) 通衢(qú) 扁舟(piān) 星宿(sù)

C.窈窕(yǎo tiǎo) 倭寇(ǎi) 范畴(choú) 旮旯(gē lá)

D.邯郸(hán dān) 虫豸(zhì) 广袤(mào) 贻误(yí)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别出心裁 南辕北辙 大相径庭 断章取意

B、文过饰非 旁征博引 翻云覆雨 振聋发聩

C、入不敷出 缘木求鱼 开源节流 焕然一新

D、恬不知耻 一暴十寒 不容置疑 因地制宜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郭昶主演的电视剧《外来媳妇本地郎》曾创下我国电视剧的佳绩,被喻为品味的广式系列幽默喜剧。

B. 中国文化,在“亚洲价值”的架构里,心有灵犀一点通,就是一个群体文化,而西方文化,一言以蔽之,就是一个个人文化。

C.霍英东的成功,不仅仅因为他在商界、政界、体育界经营多年所累积的影响力,更因为他被历史赋予重任,在内地和港澳之间、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穿针引线。

D.网名称作“江*湖”的匿名艺人用义演方式和朋友一起募捐,帮助筹集医疗费。在他的号召和组织下,就连那些听风就是雨的网络歌手也加入了筹款行列。

4、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印度洋海啸发生后,印尼政府在难民营中临时搭建了教室,让无家可归的孩子信在这里上学,一些受灾害影响较小的学校也_____了不少学生。

②任长霞作为一名公安局长,从不_____自己的情感,她的泪总是为民而流,情总是为民所动,深得老百姓的爱戴。

③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清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并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条例,采取有力措施,从源头上_____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发生。

④自己的强大并不能保证获得很大的成功,唯有_____群体的力量,才能达到成功的峰顶。

A、吸纳 掩盖 防御 依赖 B、接纳 掩饰 防止 依靠

C、接纳 掩盖 防止 依靠 D、吸纳 掩饰 防御 依赖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A.历经50年风雨,广交会铸就百届辉煌,浓缩了中国外贸发展、经济腾飞和对外开放,已经成为广东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带动力量。

B.李大为用尽力气把落水群众救起,自己却被洪水卷走,英勇牺牲。2006年8月3日,广东省军区给李大为追记一等功;8月5日,广东省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C.能否从制度设计上保证2007年高考更公平、更公正、更准确地评估考生的学习成绩,更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将直接给首批实施新课程的四省区带来积极的影响。

D.作为今年一项代表中国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世界文化遗产评审组织格外青睐开平碉楼,广东世界文化遗产零纪录也将有望打破。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

芳香中暗藏危机

在人们的意识中,芳香总是与美联系在一起,正是人类对花香的过于青睐,各种人工合成的芳香剂才应运而生。它们不仅在化妆品中广泛使用,宾馆、商场、饭店、厕所、汽车中也天天喷洒各类芳香剂。

香气致病,古人早有认识。古代医家认为,香气善于走窜,过浓易耗散正气,可出现头晕等诸多不适,故把此症名为“香晕”。从化学角度看,芳香剂一类的化工产品成分复杂,大多含有挥发性物质,滥用则容易产生一些难以预料的化学反应。它会对人们的呼吸道、皮肤产生不良作用,对神经系统产生的副作用也不可小视,少数还会损害造血系统,刺激小孩呼吸黏膜。更糟糕的是,经常处在芳香剂环境中的孕妇,生下的宝宝会更容易发生拉肚子和耳朵感染等小儿科疾病。

人工合成的芳香剂和自然花香不同,人工合成的芳香剂能给人带来更大的危害。无论是单纯芳香剂还是效用芳香剂,其危害都是绝对的,但具体的危害应取决于芳香剂的成分和吸入量。液体或气体芳香剂喷出后,都会形成颗粒物弥漫在空气中。这些颗粒物本身就可以进入人的呼吸道,对肺部和眼黏膜产生直接刺激,损害肺功能,引起咳嗽和眼部不适。同时,这些颗粒物又可以作为一种载体,使空气中的有害物质附着其上,一同被人吸入体内。此时,它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取决于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多少。固体芳香剂虽然不至于形成有害的颗粒物,但它同样含有乙醇、香精等有害物质,因此就会在人们不知不觉的时候,进入到空气中,被人吸收。

近年来人工芳香剂造成污染引发的病例时有发生,有的人在喷洒过香水的环境中呆上一段时间,会出现皮肤瘙痒、头晕及咳嗽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突发哮喘。有的人一接触某种香型的芳香剂便会出现瘙痒难忍的皮炎,甚至恶心、呕吐。这些,既与个人的过敏体质有关,更与芳香剂的污染有关。患有过敏性哮喘、皮炎、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尤其应尽量少接触香水或芳香剂。

值得庆幸的是,目前人们对滥用芳香剂的危害已有警觉,无论是公共场所还是家庭,处处充满着“芳香”的状况已有所改善。人们开始认识到,经常打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对健康是十分有宜的。 (《北京青年报》2005年4月13日,有删改)

⒏根据文意,下列对“芳香中暗藏危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香气不仅在化妆品中广泛使用,宾馆、商场、饭店、厕所、汽车中也天天喷洒各类芳香剂。

B、香气可能致病,会对人们的呼吸道、皮肤、神经系统产生不良作用,少数还会损害造血系统,刺激小孩呼吸黏膜。经常处在芳香剂环境中的孕妇,生下的宝宝会更容易发生拉肚子和耳朵感染等小儿科疾病。

C、芳香中暗藏危机与个人的过敏体质有关,更与芳香剂的污染有关。患有过敏性哮喘、皮炎、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尤其应尽量少接触香水或芳香剂。

D、经常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是防止芳香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手段。

⒐下列对“无论是单纯芳香剂还是效用芳香剂,其危害都是绝对的”一句中,加点的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里用准确的语言说明了人造芳香剂对人的危害具有普遍性。

B、这里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了人造芳香剂的危害非常大。

C、这里用准确的语言说明了所有的芳香都具有危害性。

D、这里用哲理的语言说明了芳香对所有的生物都有极大的危害。

⒑下列对“香晕”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对花香的过于青睐,使各种人工合成的芳香剂应运而生,这是造成“香晕”的主要原因。

B、香气走窜,因过浓易耗散正气所引起的头晕等诸多不适症状。

C、滥用成分复杂,含有挥发性物质的芳香剂所产生的一些难以预料的化学反应。

D、香气对人们的呼吸道、皮肤产生的不良作用和对神经系统产后的副作用。

11、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自然花香不会对人产生危害,而人工合成的芳香剂则会对人造成危害。

B、患有过敏性哮喘、皮炎、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绝对不能使用香水或芳香剂。

C、香气之所以对人体有害,主要是因为它作为一种载体,能使空气中的有害物质附着其上。

D、香气包括人工合成芳香剂的香气和花卉的香气两大类。

三、(共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0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2、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日徐公来 明日:第二天

B、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土地方圆

C、臣诚知不如徐公 诚:诚恳

D、徐公何能及君也 及:比得上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徐公来,孰视之

B、臣之妻私臣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C、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D、皆以美于徐公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14、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结构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C、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15、下列对文中人物形象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全文看,邹忌是一个实事求是,有自知之明,热爱齐国,善于讽谏的国相。

B、在文中,齐威王是一个广开言路,虚心接受臣民谏言的开明君主。

C、本文中,妻子赞美邹忌,用语十分肯定,表现出对丈夫的偏爱。

D、本文中,客赞美邹忌,用语谦和,表现出对邹忌的尊重与敬佩。

16、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标题中的“讽”,即讽喻,就是用暗示或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说明道理,规劝别人,使别人接受的一种方法。

B、文章一开始就用抒情的笔调称赞邹忌的身材与相貌,肯定他是一个很美丽的人,这就为后文写他被妻、妾、客赞美埋下了伏笔。

C、同邹忌以一家之事受蒙蔽相比,齐威王因拥有“地方千里,百二十城”,有宫妇私、朝臣畏、庶民求,所以他受蒙蔽必然更深。

D、文章结尾段,前一句概述了威王纳谏的效果,后一句点出了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深刻意义。

第二部分(102分)

四、翻译、默写(共2小题,共10分)

1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3分,共6分)

⑴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

⑵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出塞 马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①有人说,诗的第二句中的“冲”字与第四句中的“缺”字用得很传神,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

②这首诗描写了一次边塞战事,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塑造了戍边将士怎样的形象。(4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3)__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五、(共3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

珍惜牵挂 何山

牵挂,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深深惦记,它可以连接亲情,连接友情,连接爱情,连接乡情。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儿行千里母担忧的牵挂:“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是乡情魂系梦萦的牵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距离遥远却无法阻断彼此友情的牵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爱人缠绵悱恻的牵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家人血浓于水的牵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牵挂的缺憾:“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是牵挂的寄托:“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牵挂的蕴含:“子归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是牵挂的执著……

牵挂是人生最纯洁最美好的情感。

人间的温情需要用牵挂来表达。

牵挂,其实就是一封满是错别字的简短家书:丫儿,你在外边还好吗?

牵挂,其实就是悦耳的电话声带来的亲切的问候——“你好”、“妈,我想你了”、“豆子,在哪发财呢?”

牵挂,其实就是小小手机荧屏上彩色的信笺——“亲爱的,我在北京,想你。”、 “冬天了,家里买煤了吗?”

牵挂,其实就是来自大洋彼岸温馨浪漫的伊妹儿:满天星星都是我思念的眼睛在凝视着你。

牵挂,其实就是你身后那双期盼的眼睛,那份刻骨铭心的惦念……

有了朋友和亲人的牵挂,人生才会远离孤独和寂寞。

当你从母亲温暖的身体里挣脱,来到这个充满诱惑的大千世界。从蹒跚学步到哑哑学语,从嬉笑怒骂到举手投足,都无一例外地牵动着母亲的心;村中的小学,乡里的中学,城里的大学,我们一天天进步,一天天成长,就一天天地远离家乡,远离母亲。当你终于独立飞向更广阔的天空时,就带走了母亲心中那份对儿女永远的牵挂,却把自己那份生疏粗糙的牵挂留给了母亲……

一个人在他乡打拼,心灵和身体经受着艰苦的历练。繁重的工作压力、紧张的生活节奏、复杂的人际关系,使得那份留给母亲的牵挂,更加生疏粗糙。

你说:我在外面努力打拼,艰苦创业,等我有能力挣下了温馨可人的家园,就把母亲接过来享福;

你说:我在外边很好,不用母亲惦记。我独自承受艰难困苦,一个人面对失败和挫折,不能告诉母亲,免得她担心和忧虑;

你说:我会按时寄钱回来,让母亲衣食;

你说:母亲的身体还很硬朗……

于是你封锁了自己的一切消息。一个月、半年、一年、两年……十年过去了,母亲日日在村头的小河边徘徊,幻想着路口的车上突然跳下你熟悉得有些陌生的身影;任凭渴盼的眼睛望穿秋水,任凭思念的愁绪日夜煎熬,皱纹刻满了额头,白发染遍了两鬓,岁月让母亲迅速苍老,牵挂让母亲寂寞和消颓。孩子啊,你可知道,母亲不需要冰冷的钞票,只想跟你吃一顿土豆白菜;母亲不需要富丽豪宅,只想跟你在一铺炕上唠唠嗑;母亲不可能给你物质上的帮助,可是,母亲的老屋是你永远的依靠和港湾;无论你富贵还是贫穷,母亲的怀抱永远是你休憩的家园……

你终于功成名就、衣锦还乡了,迎接你的却是杂草丛生的荒坡上那一抔寂寞的黄土……

“子欲孝而亲不在”是人生的遗憾。朋友,多给亲人一些牵挂吧,其实很简单,就是轻轻拨动一下手指,亲切地叫一声“妈”,她永远乐于分享你的快乐和痛苦,成功与失败。常回家看看,不用带一大堆东西,就是跟母亲聊聊天,听听她的唠叨,让她永远保持着骄傲和自信。让她觉得在孩子心中,母亲,永远最重要,母亲,永远是你最亲最近最爱的人!

生活需要别离,也需要牵挂。因为人生就是一首牵挂的歌,谱出生活律动的乐章,唱出人生的悲欢离合!

(原载2005年11月18日《青年文摘》,略有改动)

19、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具体表现“有了朋友和亲人的牵挂,人生才会远离孤独和寂寞”?(5分)

20、根据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⑴儿女留给母亲的牵挂“更加生疏粗糙”的原因是什么?(3分)

⑵文章通过哪个情景来印证“‘子欲孝而亲不在’是人生的遗憾”?(3分)

21、文中“母亲日日在村头的小河边徘徊,幻想着路口的车上突然跳下你熟悉得有些陌生的身影”,思念儿女的母亲为什么对儿女的身影既熟悉又陌生?(3分)

22、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两项是:( )(6分)

A、本文是一篇散文,以“牵挂”为感情线索,重在讴歌充满温馨的亲情、友情、爱情和乡情。

B、本文通篇所写的牵挂之情就是指父母对儿女的思念之情。

C、作者在文章中直抒胸臆,呼唤人们一定要珍惜牵挂,要多给亲人以牵挂。

D、本文最后一段对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日益冷漠的现象进行了无情的讥讽,表达了作者对现代社会人们追逐功得而迷失亲情的极度愤慨。

E、本文语言优美,开头引用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使读者沐浴在浓郁的情感氛围中,从而产生对“牵挂之情”的感动、回味和联想。

六。(共6分)

18.把下面的几个句子的内容用一个单句表述出来,原句的主要内容不能省略。(6分)

4月25日,国家劳动保障部发布第九批新职业。本次共发布10个新职业,以服务业居多。新职业的出现,反映了第三产业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背景下持续发展的态势。

答:

七。(共60分)

19.下改下面这封自荐信。(10分)

本人现年二十岁,今年毕业于杭州职业学校对外贸易专业,各门功课成绩优秀。我专业基础知识扎实,英语口语较流利,还能熟练地操作电脑。我曾担任学校学生会副主席,有较强的社会工作能力。

我虽然刚从学校毕业,没有实际工作经验,但我想像贵公司那样重能力、重水平、重开拓、有远见的单位,是一定会把能力、水平与经验等同视之,给新人以一显身手的机会。因此今天特写此信自荐。假如贵公司招聘外贸工作人员,希望能考虑我,我迫切盼望早日成为贵公司招聘外贸工作人员,希望能考虑我,我迫切盼望早日成为贵公司中的一员。

如果贵公司录用了我,那将是贵公司的一大幸事。我将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勤奋工作,开拓创新,创造佳绩,以报答公司对我的信任。

随信附上本人各种证书的复印件。

录用与否,务必在三日内给我回信。

此致

王逸秉2001年6月5日

43、此信格式上有三处不恰当的地方,请指出来。(6分)

44、文中有两处语句使用不当的地方,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4分)

答:

(1)格式方面的修改:(6分)

(2)语言表达方面的修改:(4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按要求作文。(50分)

有位哲人说得好:如果你不能成为大道,那就当一条小路;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当一颗星星。决定成败的不是尺寸的大小,而在于做一个的你。请以“做的自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9、文章通过五个事例来具体表现“有了朋友和亲人的牵挂,人生才会远离孤独和寂寞”的:一封满是错别字的简短家书; 悦耳的电话声带来的亲切的问候;小小手机荧屏上彩色的信笺;来自大洋彼岸温馨浪漫的伊妹儿;那份刻骨铭心的惦念。(每个事例1分。共5分)

20、⑴繁重的工作压力、紧张的生活节奏、复杂的人际关系。(3分)

⑵你终于功成名就、衣锦还乡了,迎接你的却是杂草丛生的荒坡上那一抔寂寞的黄土。(3分)

21、因为母亲与儿女分隔久远。(3分)

22、 B 、D (每个3分,共6分)

42. (1)写景手法答绘声绘色、以声衬静、比喻、白描绘景其中之一皆可。(1分)意境特点答“清”、“清静”、“凄清”、“宁静”皆可。(1分)分析要紧扣前面提及的手法和具体例句:如“人如鹄,琴如玉,月如霜”三个比喻渲染了环境的“宁”和色的“清”,洁白:“晚溜琅琅”和“一曲清商”反衬了环境的清静,等等。(2分)

(2)应是隐逸之士,或意趣高雅的隐逸者。(1分)理由至少有三:①词中的景物环境描写是隐逸者的典型生活环境; ②小序中提及交往的“故人陈公辅萧然有尘外趣”; ③写景中提及的松菊以及注释中提及的陶渊明也暗示了人物的追求和分身(2分;3点中写出其中两点即可得)。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出塞 马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①有人说,诗的第二句中的“冲”字与第四句中的“缺”字用得很传神,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

②这首诗描写了一次边塞战事,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塑造了戍边将士怎样的形象。(4分)

①第二句“冲”字写将士顶风冒雪奔赴战场的情形,(1分)表现出戍边将士一往无前,蹈死不顾的英雄气概。(1分)第四句“缺”字运用使动用法,写战士宝刀砍到缺了刃口,(1分)极言拼杀之惨烈,战斗时间之长久,表现出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1分)

②作者塑造了戍边将士信心百倍、斗志昂扬、机智勇敢、英勇无畏的形象。(4分)


2011年高考四川语文试题答案

第一部分(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4 DABC
二、(9分,每小题3分)
5—7 CCB
三、(9分,每小题3分)
8—10 DDB
第二部分(120分)
11.(10分)
(1)一天,(吕徽之)带上纸币到富人家买谷种,正遇大雪,站在门口,(那家)人不理睬他。(5分)
(2)陈治中骑着跛驴,当时还是平民,看到吕先生风采神韵高洁简淡,就问道:“莫不是吕先生吧?”(5分)
12.(8分)
(1)诗人形象情趣高雅,珍视友情,风流飘逸。
(2)答案示例:
诗人客居外地,以诗自娱,观赏杏花,此种生活是苦是乐,是喜是悲,诗中并未直接道出,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客子”对“杏花”,“诗卷”对“雨声”,融情于景,以自然清新的笔调表达了诗人了平淡闲适之情。(5分)
13.(5分)
(1)映阶碧草自春色∥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2)故知一死生为虚诞∥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或而无物以相之∥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五、(22分)
14.(4分)
爸爸就像铁铃铛那样“尽情地唱过”,在艰苦的环境中忘我工作,透支健康甚至生命,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15.(6分)
草木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形象生动,与前文草木沉睡和后文的草木惶惑的情态相呼应,烘托出紧张的气氛,暗示爸爸命运的变化。
16.(6分)
铁铃铛是全文的线索,实写铃铛虚写爸爸;铁铃铛的命运象征爸爸的命运;铁铃铛寄寓了勉儿和爸爸之间的深厚情感。
17.(6分)
以勉儿泪落铃铛这一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收束全文;委婉含蓄地抒发了他对爸爸的怀念和伤痛之情;深化意蕴,余味无穷。
六、(15分)
18.(4分)
全球化视野  追求卓越的意识  宽松环境  平和的心态
19.(5分)
答案示例:
康桥,你的明净艳丽,你的温婉灵动,你的宁静神秘,不正好唤醒了我生命的觉悟吗?
20.(6分)
答案示例略。
七、(60分)
21.(60分)


2011四川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1年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
语 文
本试题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第一部分1至3页,第二部分4至6页,共6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30分)
注意事项;
1.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
2.本部分共3大题,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吉祥(jì) 棱角(líng) 狡黠(xiá) 长吁短叹(xū)
B.浸润(jìn) 蓦然(mò) 腈纶(qíng) 残碑短碣(jié)
C.喟叹(kuì) 愤慨(kǎi) 盥洗(guàn) 呱呱坠地(guā)
D.阻扰(náo) 女娲(wā) 咯血(kà) 戛然而止(ji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胳膊 挖墙脚 墨守成规 卑躬屈膝
B.骨骼 莫须有 囤积居奇 以逸待劳
C.彗星 座右铭 鸠占雀巢 在所不惜
D.慧眼 吓马威 星罗棋布 面面俱到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我刊以介绍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为主,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炉,欢饮广大读者到各地邮局征订本刊。
B.官府分横暴和百姓的苦难,深深刺激着杜甫的心灵,他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写下的“三吏”、“三别”,至今仍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C. 位技术培训之后,小李成为了生产明星,2010年,他完成的全年工作量超过规定指标的百分之四十,获得了所在企业的嘉奖。
D.九寨沟之奇,奇在水,奇在云,奇在雾,奇在乍晴乍雨,波光云影、色彩斑斓,如梦如幻,不由得不让人惊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今年暑假,我市将举办第12届中学生运动会,我校参加这届运动会的20名男运动员和16名女运动员,均是由班级和年纪层层选拔出来的优秀选手组成。
B.2010年4月10日,第8颗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进入倒计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对火箭起飞前进行了最后的检查,满怀信心等待着发射时刻的到来。
C.现代高新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广泛应用,引发了图书馆运行机制的变革,其结果将会出现一全套的信息交流系统,从而对图书馆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D.为增强全体员工的文明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我省某商业银行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在本系统内广泛推行文明服务用语和服务忌语。
二、
古气候研究敲响气候变暖警钟
过去5亿年里,地球高温期一般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时期相吻合,反之亦然。目前,科学家正研究地球历史上的气候变迁,以预测今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时地球气候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而不仅仅依靠计算机模型的预测。
研究地球历史上的气候变迁可利用各种各样的线索。岩石可以揭示它们的形成时期的环境信息,如许多岩石只能在有生态水的地方才会形成,测量 中微气泡里的二氧化碳含量。鞥了解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但可回搠的并不长。要了解更久远时期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必须用间接方法,如建立模型来研究各种长期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的因素。这些模型就能显示数千万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平均含量的浓度。另外,还可以测量浅海贝类化石中,蹦、钙的比例,因为这个比例和这些贝类生长时的海洋酸度有关,而海洋酸度又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相互关联。
研究过去的气候变化能过更好的了解地球的气候敏感性。气候敏感性。是指当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时的辐射强迫所产生的全球平均温度变化。根据相关研究,如果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每增加一倍,地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摄氏度。但是,但地球气温变暖是,很多因素都会跟着一起变化。例如,气候变暖使大气中包含更多水蒸气,而水蒸气是一种强力的大气保温气体;气候变暖还会减少积雪和缩小海冰的收益范围。这就导致被反射回太空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导致气温进一步升高。
联合国有关机构最近预测:在考虑了这些反馈效应之后,计算机模型得出的气候敏感性在2-4.5摄氏度之间,最佳估计值为3摄氏度。妻室,计算机模型只考虑了对变暖效应的快速反馈,而那些几十年或几百年之后才会显现的反馈,例如陆地冰原因范围的变化则被忽略了。因此,真正的气候敏感性可能比计算机模型预测的更高。
由于现有的气候模型无法考虑长期反馈的影响,要获得更加确切的气候敏感性,唯一的途径是研究过去大气有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地球的影响,为了使结果更准确,科学家研究了和现在相似的上新世纪早期(约450万年前),当时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约为400ppm(1ppm=百万分之一),仅此现在高一点,但当时的地球平均气温却比现在高3摄氏度,海平面比现在高25米,二永久冰盖面积也现在小,对上新世的研究发现,当时的气候敏感为二氧化碳浓度每增加一倍,平均气温升高5摄氏度。
如果现在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那么可以预见,短期内地球平均气温会升高3摄氏度左右,而且在接下去的几百年里,气温还将持续攀升,被全球气候变暖困扰的人类将面临更大的危机。
5.下列关于“气候敏感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的条件下,气候敏感性越高表明地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越大。
B.要获得更确切的气候敏感性,目前只能够研究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对气候的影响。
C.联合国有关机构用计算机模型预测气候敏感性时,充分考虑了随着气候变暖而变化的各种因素。
D.不同时期气候敏感性不完全相同,研究上新世早期气候敏感性对认识今天气候变暖颇有价值。
6.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地球过去的气候变化中,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必然伴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反过来,全球平均气温降低则意味着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
B.地球平均气温的上升会造成地球积雪的减少和海冰覆盖范围的缩小,这样将使得来自太空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会导致地球平均气温进一步升高。
C.植物叶片气孔的疏密程度与其生长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相关,根据植物叶片化石的气孔疏密程度,可分析这种植物生长年代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D.对上新世早期的研究发现: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即使幅度不大的上升也会造成平均气温升高,进而导致海平面上升,从而使永久冰盖面积缩小。
7.根据原文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能够在没有液态水的地方形成的。
B.分析南极冰盖微气泡里面的气体能够间接了解数千万年以来的大气成分。
C.测量贝类化石中硼、钙的比例有助于了解数千万年以来的大气成分。
D.变暖效应的长期反馈使地球气温上升可以持续几百年。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吾乡吕徽之先生家仙居万山中,博学能诗文,问无不知者,而常逃其名,耕色以字给,一日,携褚币 家易 种,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徐至庭前,闻东阁中有人分韵作雪诗,一人得“滕”字,苦吟弗 ,先生不觉失笑。阁中诸贵游子弟辈闻得,遣左右诘之。先生初不言,众愈疑,亲自出,见先生露顶短褐,布袜草履,辄侮之,询其见笑之由。先生不得已,乃曰:“我意举滕王蛱蝶事耳。”众始叹伏,邀先生入坐。先生曰:“我如此形状,安可厕诸君子间?”请之益坚,遂入阁。众以“藤”、“滕”二字请先生足之,即援笔书曰:“天上九龙施法水,人间一鼠啮枯藤。鹅声乱功收蔡,蝴蝶飞来妙过滕。”复请粘“昙”字韵诗,又随笔写讫,便出门。留之,不可得。闻其姓字,亦不答,皆惊讶曰:“尝闻吕处士名,欲意见而不能,先生岂其人邪?”曰:“我农家,安知吕处士为知何人?”惠之谷,怒曰:“我岂敢不义之财?”必易之,刺船而去。遣人遥尾其后,路甚僻远,识其所而返。雪晴,往访焉,惟草屋一间,家徒壁立。忽米桶中有人,乃先生妻也,因天寒,故坐其中,诗文徽之先生何在,答曰:“在溪上捕鱼。”始知真为先生矣。至彼,梁见之,告以特来候谢之意。隔溪谓曰:“诸公先到舍下,我得鱼,当换酒饮诸公也。”少顷携鱼与酒至,尽欢而散。回至中途,夜黑,不良于行,暂憩一露棚下。适主人自外归,乃尝识面者,问所从来,语以故,喜曰:“是固某平日所愿见者。“止客宿。翼旦,客别。主人蹑其踪,则先生已迁居矣。又一日,先生与陈刚中治遇于道。治中策蹇 ,时犹布衣,见先生风神高简,问曰:”得非吕微之乎?“曰:“然。足下非陈刚中乎?”曰:“然”握手若平生欢,公论驴故事。先生言一事,治中答一事,互至四十余事,治中止矣。先生曰:“我尚记得有某出某书,某处某传。”又三十余事。治中沈敬之。
(节选自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八《隐逸》)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至庭前 徐:缓慢
B.安可厕诸君子间 厕:置身
C.惠之谷 惠:赠送
D.刺船而去 刺:乘坐。
9.下列各句中,

上一篇:2014高考分数查询

下一篇:2013高考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