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第四章(1)
第四章 安全生产事故的处理与整改措施
第一节 事故性质的认定
▲17、事故性质认定的原则和程序:
(1)事故性质认定的原则:
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
(2)事故分析和性质认定的步骤:
1)事故类型的分析;
2)事故原因的分析;
3)事故责任的分析;
4)事故性质的认定:
5)事故经济损失的分析。
(3)事故的性质可分3种:自然事故、技术事故、责任事故。
(4)事故性质认定的程序:
一是按照事故调查确认的事实;
二是按照有关组织管理及生产技术因素,追究最初造成不安全状态的责任者;
三是按照有关技术规定的性质、明确程度、技术难度,追究属于明显违反技术规定的责任,不追究未知领域的责任;
四是根据事故的后果和责任者应负的责任以及认识态度提出处理建议。
18、安全生产伤亡事故的分析方法和事故性质的认定方法:
第二节 事故责任的划分
□19、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以及安全生产法、国家和部门发布的有关内容:
直接责任者:指其行为与事故的发生有直接关系的人员。
主要责任者:指对事故的发生起主要作用的人员。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由肇事者或者有关人员负直接责任或主要责任:
a.违章指挥或违章作业、冒险作业造成事故的;
b.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操作规程,造成事故的;
c.违反劳动纪律、擅自开动机械设备或擅自更改、拆除安全装置和设备。
领导责任者:指对事故的发生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有关领导应负领导责任:
一是由于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健全,职工无章可循,造成事故的;
二是未按规定对职工进行教育培训,或未经考核合格上岗操作造成事故的;
三是设备超过检修期限造成事故的;
四是作业环境不安全造成事故的;
五是未按“三同时”要求造成事故的。
▲20、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认定和处理的依据:
(1)事故调查处理的原则:
一是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二是“四不放过”的原则;
三是公开公正的原则;
四是分级管辖的原则。
(2)事故调查处理的依据:
依据《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国务院34号令)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国务院75号令)。
2007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题(二)
模拟试题(二)
一、深圳华贸电建局工程处在某造纸厂扩建工程中安装栈桥斜梁时,因斜梁未焊牢,摘钩时约3t重的斜梁倾翻,使4名作业工人从10 m高处坠落,其中一人未佩带安全带站在斜梁上,第二人虽佩带安全带,但把安全带挂在了该斜梁上,这两人都坠落身亡;第三人虽身佩安全带,但未系上,蹲在斜梁侧面焊接;第四人所佩安全带系在牢固处,两人坠落时,前者侥幸地落在松软的泥土上,身受重伤,后者安全带把他吊在空中,他仅仅受了轻伤。分析上述事件的违章之处。
二、天津创业化工厂是一家生产六溴-2,4-二硝基苯胺的村办企业。该厂只有一座大厂房,内分3个车间;东车间生产中间产品2,4-二硝基苯胺,中间车间为备料车间,堆放着一袋袋强氧化剂氯酸钠、溴化物和2,4-二硝基苯胺。1996半1月26日下午4时,有人发现该厂厂房中部的窗户冒出黑烟,大声喊救火,正在厂办公室的厂长和宿舍里的职工以及附近村民都赶来救火。他们发现是备料车间的氯酸钠冒烟,于是从离厂房约十几米的废水塘里拎水灭火,泼了几桶后无效,厂长便叫人赶快运沙子灭火,没等沙子运到,只听两声巨响,一股黑烟直冲天空,面积约500平方米的厂房被夷为平地,前来救火的工人和村民死亡19人,受伤14人,直接经济损失120万元。
请分析事故原因以及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三、乡镇煤矿瓦斯爆炸
某乡办煤矿设计年产量3万t,实际年产量6万t.立井开拓,中央边界式通风。
该矿矿长和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三违现象严重。没有班前会和交接班制度,井下作业任务和人员安排没有统一布置和记录。
该矿井下物料及灭火器材存放混乱;一贯使用煤面和煤块封堵炮孔;用电缆明接头放炮的现象时有发生。
该矿煤尘具有爆炸性。井下没有防尘洒水设施,也没有采取防尘措施,造成井下煤尘积存。事发当天,早8时30分停电后,使用柴油发电机向井下送电。由于电力不足,北翼工作面及南翼工作面轮流生产。14时班共下井72人。南翼工作面工人下井后,打眼放第一炮后出煤。巧时30分左右开水泵,停南翼电,当时主扇风机和局扇都没有开启。17时30分全矿来电,主扇和局扇仍没有开启。瓦斯检测员空班漏检。北翼工作面打眼后放第二炮时,工作面口2 m处挂在背板上的11个电雷管拖地的引脚线被拖动的电缆明接头接触引爆,引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共死亡26人,伤10人,直接经济损失38万元(时值)。
问题:
1.试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根据《安全生产法》提出初步处理建议。
3.提出防止同类事故措施建议。
四、广东省东莞市兴业制衣厂“5.30”特大火灾事故
1991年5月30日凌晨,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田边管理区盆岭村个体户(挂名集体)王某一、王某二两对夫妇办的兴业制衣厂(来料加工企业),发生特大火灾,全厂付之一炬,造成72人死亡,4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300万元。
1989年期间,王某两对夫妇自筹资金建成一幢四层楼的厂房。同年11月以王某二之名签领营业执照开办石排镇兴业制衣厂,并与香港三裕公司签订来料加工协议,生产塑料雨衣。此后,在招收工人、生产、管理等方面都由王某一负责。投产后,生产车间、仓库、工人宿舍同在一幢楼,原料、成品、废料、易燃物品胡乱放置。
5月20日,加班工人梁某吸烟后扔下烟头引燃易燃物。当日凌晨4时20分左右,厂一楼突然起火,存放在楼层的大量生产原料PVC塑料布和成品雨衣7万多件着火,火势迅速蔓延并封住了这幢四层楼厂房的惟一出口。楼内既无防火栓、灭火器等起码消防器材,亦无防火疏散通道和紧急出口,还将很多门、窗都用铁条焊死,造成工人扑火无力,逃避无门。浓烟烈火沿着楼梯和电梯井筒道大量窜入三、四层楼的工人宿舍。当时许多工人正在该楼内熟睡,没等醒来或还不知这里发生什么事情,就被熏死或烧死,最终造成64人直接熏死烧死,55人从窗口跳楼逃生。逃生人员中,两人当场摔死,6人摔伤、烧伤过重,抢救无效死亡。共计造成72人死亡。
针对上述事故案例,分析直接原因、间接原因、责任者、整改措施。
五、深圳市“8. 5”特大爆炸火灾事故
1993年8月5日13时26分,深圳市安贸危险物品储运公司(以下简称安贸公司)清水河化学危险品仓库发生特大爆炸事故。爆炸引起大火,1小时后着火区又发生第二次强烈爆炸,造成更大范围的破坏和火灾。深圳市政府立即组织数千名消防、公安、武警、解放军指战员及医务人员参加抢救灾工作。由于决策正确、指挥果断,再加上多方面的全力支持,8月6日凌晨5时,终于扑灭了这场大火。这起事故造成15人死亡,200多人受伤,其中重伤25人,直接经济损失2.5亿元。
根据调查,事故发生单位是中国对外贸易开发集团公司下属的储运公司与深圳市危险品服务中心联营的安贸危险品储运联合公司。爆炸地点位于深圳市东北角,占地约两千平方米的清水河仓库区清六平仓,其中6个仓(2#-7#仓)被彻底摧毁,现场留下两个深7 m的大坑,其余的1#仓和8#仓遭到严重破坏。紧挨清六平仓的存有240 t双氧水的仓库和存有8个大罐、41个卧罐的液化气站及刚运到的28个车皮的液化气、1个加油站未发生爆炸。否则,对深圳市将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8月5日下午13时10分,4#仓库的管理员发现仓内堆放的过硫酸铵冒烟、起火,因消防设施无水,用灭火器灭火没有扑灭。电话报警,“119” 接不通。于是,保安员赶紧截住一辆汽车前去笋岗报警。深圳市公安局消防处值班员接到报警后即调笋岗消防中队的消防车前往灭火。当消防车开出后不久(13时 26分),4#仓内堆放的可燃物发生了第一次爆炸,彻底摧毁了2#、3#、4#连体仓,强大的冲击波破坏了附近货仓,使多种化学危险品暴露于火焰之前。市消防处负责人听到爆炸声,首先想到临近的液化气罐库,于是就立即调动最近的几个消防中队火速赶到现场。15分钟内,5个消防中队的11台消防车就到了着火点。消防处领导在现场迅速成立火场指挥部,对参战中队的指战员进行战前动员,同时制定应急措施。全体消防队员奋不顾身地站在火海前英勇奋战。由于危险品处于持续被加热状态,约1小时后,在14时27分,5#、6#、7#连体仓发生第二次爆炸。爆炸冲击波造成更大范围的破坏,爆炸后的带火飞散物(如黄磷、燃烧的三合板和其他可燃物)使火灾迅速蔓延扩大,引燃了距爆炸中心250 m处的木材堆场的3000 m,木质地板块、300 m处6个四层楼干货仓、400 - 500 m处3个山头上的树木。同时,距离现场最近的几位消防指战员英勇牺牲,很多同志负伤。但是,消防队员和武警战士临危不惧,仍然全力扑火。夜晚,广州、中山、东莞、珠海、惠州、佛山、清远市的100多辆消防车前来增援,经过近万名公安消防、边防武警和解放军防化兵16 h的奋战,于8月6日凌晨5时许,大火被基本扑灭。
针对上述事故案例,分析直接原因、间接原因、责任者、整改措施。
参考答案
模拟试题(二)
一、答题要点
(1)吊装作业摘钩前应按要求检查焊缝质量,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摘钩;
(2)3人高处作业人员未按规定正确使用安全带;
(3)缺乏安全监督人员的现场监督和检查;
(4)加强安全遵章守纪的教育。
二、答题要点
这是一起因企业未按规定储存化工物料,救火措施不当所造成的特大伤亡事故。
氯酸钠是一种强氧化剂,要用干燥牢固的铁桶外包装,里面还要加一层塑料袋和牛皮纸进行防潮。强氧化剂单独存在并不会自燃,但如果把它和有机物放在一起,便会发生分解反应释放出热量。本案例中,创业化工厂的氯酸钠的包装是里面一个塑料袋,外面加一个编织袋。工人在用铁锹铲料时,难免把氯酸钠散落在外面。发生事故的前几天,天津持续高温,26日室外温度33℃,厂房房顶是石棉瓦,隔热性差,厂房内温度达40℃,塑料袋和编织袋本身就是有机物,于是强氧化剂与有机物在高温下发生氧化反应放热,热量又加速了氧化反应,导致编织袋燃烧,引燃了旁边堆放的木头,冒出黑烟。由于厂长和工人用废水塘里呈酸性的水灭火,强氧化剂氯酸钠遇酸反应产生大量氯酸,氯在40℃下就会发生爆炸,第一声巨响就是氯酸遇热发生的爆炸。又由于备料车间同时堆放着2,4一二硝基苯胺,它遇高温高压气体冲击发生爆炸,产生第二声巨响,造成厂毁人亡。
预防:应严格执行国家《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化学性质相互抵触的化学危险品不能存放在同一房间内。创业化工厂违反规定将强氧化剂氯酸钠用有机物包装并与有机物储存在同一车间内造成事故隐患,以致酿成大祸。
三、答题要点
1.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直接原因:
(1)由于矿井主扇和局扇风机均未开启,井下通风不良,造成瓦斯局部积聚;
(2)该矿煤层干燥且煤尘具有爆炸性,而该矿又未采取洒水等防尘措施,造成井下煤尘积存;
(3)井下火工品和发电设备管理混乱,电雷管存放不当,电缆有明接头,以致在拖动电缆明接头碰到电雷管脚线引起雷管爆炸(即点火源),进而导致瓦斯煤尘爆炸。
间接原因:
(1)该矿矿长和特种作业人员(包括瓦斯检查员)不具备安全资质,违反《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2)瓦斯检查员玩忽职守,空班漏检;
(3)该矿安全管理不足,表现在许多方面,如:
①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如没有班前会和交接班制度等;
②三违现象严重,如时常违章放炮没有得到纠正等;
③井下物料放置混乱;
④该矿从矿长到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均不高,反映出安全教育培训不足等。
(4)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部门监管监察不力。
2.处理建议
(1)根据《安全生产法》第81条,依据事实、情节,追究该矿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2)根据《安全生产法》第90条,依据事实、情节,追究该矿相关负责人、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的法律责任;
(3)根据《安全生产法》第82条、93条,对该矿进行行政处罚;
(4)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部门监管监察不力,没有及时制止矿长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的违法行为,应追究行政责任。
3.措施建议
(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度进行煤矿资格审查,坚决停办非法或者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
(2)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开工煤矿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有效监督检查;
(3)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包括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其他必要的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并严格执行;
(4)加强矿山企业主要负责人及所有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矿长和特种作业人员应依法取得资格证,方可上岗;
(5)加强矿井通风、瓦斯管理,采取洒水防尘措施,防止瓦斯积聚和煤尘积存;
(6)加强火工品和电气设备管理,杜绝电缆使用明接头现象。
四、答题要点
1.直接原因
(1)物的不安全状态
①“三合一”:生产车间、仓库、工人宿舍同在一幢楼;
②原料、成品、废料、易燃物品胡乱放置;
③楼内无防火栓、灭火器等起码的消防器材;
④无防火疏散通道和紧急出口,很多门、窗被铁条焊死。
(2)人的不安全行为
①在有很多易燃物的工作场所,加班工人梁某吸烟并乱扔烟头;
②紧急情况下跳楼逃生时方式不对。
2.间接原因(管理原因)
(1)王某一:
上述直接原因都是由于王某一不重视安全生产,安全管理混乱造成的。
(2)石排镇、田边管理区:
该镇和管理区很多“三资”、“三来一补”企业都存在安个管理混乱现象:安全管理机构没有或不健全,厂房设计、建设及投产时未经安全主管部门审验,布局不合理.安全设施不齐全;没有严格的安全生产措施和规章制度,违反操作规程的现象普遍;工作场所事故隐患较多。说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很不到位。
3.责任者
(1)直接责任者为加班工人梁某;
(2)领导责任者为王某一、王某二;石排镇、田边管理区负责安全生产的领导、政府主要负责人;
(3)主要责任者:王某一,石排镇、田边管理区负责安全生产的领导、政府主要负责人。
4.纠正及预防措施
(1)兴业制衣厂:
改变“三合一”现象;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或设置专人或兼职人员;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消除工作场所事故隐患;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
(2)石排镇、田边管理区:
端正对安全生产管理方针的认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重视安全生产,保证足够的人员、时间,加强各方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力度,并加强安全生产投人。
五、答题要点
1.直接原因
(1)物的不安全状态
①4#仓内强氧化剂和还原剂混存、接触,发生激烈氧化还原反应,形成热积累,导致起火燃烧、爆炸;
②清水河仓库区总体布局不合理,易燃、易爆、剧毒化学危险品仓库,牲畜和食物仓库以及液化石油气储罐等设施,集中设置在与居民点和交通道路不符合安全距离规定的区域;
③无消防水。
(2)人的不安全行为
仓管员和搬运工仅根据仓库剩余空间大小决定存放地点和存放方式,混存混装习以为常。危险品接卸过程,不按规范化程序执行。
2.间接原因(管理原因)
(1)安贸公司:
①为骗取经营化学危险品储运的许可证,在给市政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有意把不符合安全规定的干杂货平仓说成是符合安全规定的危险物品仓库,并违章改做化学危险品仓库;
②不按审批存放的危险品种类规定,严重混存各类化学危险品。货物到达才临时指定仓库堆放的现象时有发生。
③在接到火险隐患通知书后,不按通知要求整改,未将重大隐患消除。
(2)深圳市政府及有关部门
①市政府对清水河仓库区的总体布局未按国家有关安全规定进行审查;
②市政府未按国家颁布的有关安全法规、条例的规定对申办安贸危险品公司的报告进行严格审查,就以深府办[1990]688号《关于成立深圳市安贸危险物品储运公司的批复》批准成立安贸公司;
③市公安局未按规定严格审查,就给安贸危险品公司发放《广东省爆炸物品储存许可证》、《剧毒物品储存许可证》、《深圳市爆炸品、危险品接卸中转许可证》,使该公司在不具备国家规定的安全条件下,经营民用爆炸物品合法化;市公安局消防部门在发出火险隐患整改通知书后再未进行任何督促整改。
④市公安局违规参与安贸公司经营,其下属的爆炸危险物品服务公司在安贸公司中占有20%的股份。
3.责任者
(1)直接责任者为安贸公司主要负责人;
(2)领导责任者为深圳市政府、市公安局;
(3)主要责任者为安贸公司主要负责人、深圳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
4.纠正及预防措施
(1)危险物品仓库重新选址并合理布局;
(2)根据化学品的兼容性,按有关法规、标准,存放化学品;
(3)深圳市政府及有关部门:
①市公安局清除腐败,不和任何公司发生利益关系;
②对与危险化学品有关的申办、发证、储存场所的总体布局的审批,严格执行有关法规、标准;
③对与危险化学品有关的单位执行法规的情况进行严格检查,发出火险隐患整改通知书后要对整改情况进行验证。
2011年注册安全工程师真题-案例分析
一、A焦化厂为民营企业,从业人员1000人,2009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起、造成2人轻伤。该厂因精苯工业废水兑水稀释后外排,被环保部门责令整改。该厂采取的措施是将废水向煤堆喷洒,这样既仰制了扬尘,又避免了废水外排。为防止相关事故发生,该厂于2009年5月20日制定实施了《A焦化厂精苯污水喷洒防尘管理办法》。
2011年5月11日15时20分许,A厂备煤工甲、乙在进行胶带输送机巡检作业时闻到强烈异味,随后两人分别前往不同部位查找原因。15时38分,乙听到从甲的方向传来一声闷响,气浪迎面扑来,发现通廊部分坍塌。乙立即呼救。厂领导接到报告后,迅速组织对胶带输送机通廊坍塌现场进行搜救,在胶带输送机通廊北端发现甲倒在废墟中。甲头部有明显外伤,身上大面积烧伤,经医务人员确认已经死亡。
事故调查确认,此次事故为1号煤仓内苯蒸汽爆炸事故。在含苯废水向煤场内煤堆喷洒1年后,废水管道断裂,废水从管道断裂处流入煤堆底部,经胶带输送机运输,大量含苯煤粉进入1号煤仓,从含苯煤粉中挥发出的低浓度苯蒸汽积累、聚集达到爆炸极限,遇到点火源后引起爆炸。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7题为多选题):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关于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安全管理人员配备的规定,A厂( )
A.可以只配备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可以委托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代管企业安全生产。
C.可以委托具有安全评价资质的评价机构代管企业安全生产。
D.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E.可以委托具有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的个人代管企业安全生产。
2、A厂招收新从业人员,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学时
A.12
B.24
C.36
D.48
E.72
3、A厂2009年百万工时伤害率( )
A.1
B.2
C.3
D.4
E.5
4、根据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作为A厂的注册安全工程师,可从事的安全生产工作包括( )
A、参与本厂组织的事故调查
B、参与本厂厂内隐患排查治理
C、进行本厂员工职业病鉴定
D、参与本厂员工安全培训
E、为本厂选用和发放劳动防护用品
5、根据生产事故调查和处理条例,该起事故的调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A厂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国资委组织调查
B、由A厂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调查
C、由A厂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环境部门组织调查
D、可邀请相关专家作为调查组成员参与事故调查
E、A厂上级主管部门、工会参与事故调查
6、A厂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包括( )
A、煤尘
B、笨
C、氯
D、高温
E、焦炉煤气
7、A厂要恢复生产在修复破坏的设备、设施后还需( )
A、重新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
B、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
C、将事故责任人移送司法机关
D、全面落实事故调查报告整改要求
二、B家具木材厂加工车间内用可移动式传送带传送物料,可移动式传送带的驱动电机使用380V三芯电缆线供电,其铁制控制箱入口处的电缆线用布条缠绕固定。因控制箱随传送带经常移动,操作人员为图方便,只安装了一个螺栓固定。控制箱没有漏电保护装置。
木材厂加工车间内粉尘浓度常年超标。2009年5月21日15时20分,由于车间内木材堆积,影响传送带正常工作,现场操作人员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带电移动传送带。在移动过程中,三芯电缆线松动脱落,带电电缆短路打火,发生粉尘爆炸事故。
事故造成2人当场死亡、1人重伤。重伤者经34天抢救无效死亡。事故造成木材厂加工车间厂房部分坍塌,全厂停产,直接经济损失800余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8题为多选题):
1、该起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不包括( )
A.医疗费用
B.企业停产损失费用
C.事故罚款
D.清理现场费用
E.丧葬及抚恤费用
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
A.一般事故
B.较大事故
C.很大事故
D.重大事故
E.特别重大事故
3、从业人员长期接触B厂木材加工车间的粉尘可能引发的职业病是( )
A.尘肺
B.苯中毒
C.炭疽
D.职业性哮喘
E.甲醛中毒
4、在下列措施中,对解决木厂加工车间内粉尘浓度常年超标问题有效的治理措施包括(ABCD)
A、密闭产尘设备措施
B、粉尘堕化措施
C、除尘净化措施
D、通风净化措施
E、防静电措施
5、在移动传送带过程中,可用于预防人员间接触电的技术措施有(ACE)
A、安装静电保护装置
B、安装电磁屏蔽
C、采用TT系统
D、安装机械联锁
E、采用保护接零系统
6、针对B厂的粉尘爆炸危险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
A、粉尘的分散度越高,越容易发生爆炸
B、尘浓度越高,爆炸危险性越大
C、含氧量越高,爆炸强度越大
D、粉尘温度越高,爆炸危险性越大
E、粉尘湿度越高,爆炸危险性越大
7、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中应坚持的原则有(BE)
A、优先保护农民工权益的原则
B、“四不放过”的原则
C、公正、公开的原则
D、企业利益至上的原则
E、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8、该起事故暴露B厂在日常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AB)
A、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
B、安全检查不到位
C、劳动防护用品不合格
D、未采用防爆电机
E、岗位责任制不健全
三、C建筑工程公司原有从业人员650人,为减员增效,2009年3月份将从业人员裁减到350人,质量部、安全部合并为质安部,原安全部的8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转入下属二级单位,原安全部的职责转入质安部,具体工作由2人承担。
2010年5月,C公司获得某住宅楼工程的承建合同,中标后转包给长期的包工头甲某,从中收取管理费。2010年5月,甲找C公司负责人借用吊车吊运一台800KG-m的塔式起重机组件,并借用了“A”类汽车驾驶执照的员工乙和丙。2010年11月7日中午,乙把额定起重8T的汽车式起重机开到工地,丙用汽车将塔式起重机塔身组件运至工地,乙驾驶汽车式起重机开始作业,C公司机电队和运输队7名员工开始组装塔身。当日18时,因吊车油料用完且天黑无照明,丙要求下班,甲不同意。甲找来汽油后,继续组装。20时,发现塔吊的塔身首位倒置,无法与塔基对接。随后,甲找来3名临时工,用钢绳绑定、人拉钢绳的方法扭转塔身,转动中塔身倾斜倒向地面,作业人员躲避不及,造成3人死亡、4人重伤。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22分):
1、确定此次事故类别并说明理由。
2、指出C公司主要负责人应履行的安全生产职责。
3、分析本次事故暴露出的现场安全管理问题。
4、提出为防止类似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四、D热电厂2x300MW扩建工程的燃煤系统包括:煤仓,运煤系统,破碎系统,给煤系统。煤仓内堆煤高度为14m。燃煤由汽车运入电厂,采用胶带输送机将煤送到磨煤机中磨成煤粉,煤粉送至锅炉喷燃器,由喷燃器喷到炉膛内燃烧。扩建工程使用该厂原有的2个容积500立方米柴油储罐储存点火锅炉用燃油。
给水系统的功能是将水送入省煤器。进入省煤器的水经水冷壁和过热器等受热面,变成过热蒸汽后送入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D厂调节水系统有一个储存为12t的液氨储罐。
发电机的冷却方式为“水—氢—氢”方式,氨气由直径100mm的管道引入发电机设备。制氢系统有9个表压3.2MPa,容积10立方米的氢罐。锅炉机组连续蒸发量为1025t/h,过热蒸汽出口压力为17075MPa。
D厂远离城区。为方便员工生活,D厂在厂区设立了一座加油站,加油站有2个容积150立方米的汽油储罐,汽油的密度为730kg/m3.
受D厂委托,E安全评价机构对该厂扩建工程进行了安全评价,出具了安全评价报告,并提出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方案。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计22分)
1、为预防燃煤输送系统事故,应采取哪些安全技术措施?
2、D厂委托给E机构的安全评价属于哪种类型?简述该类安全评价包括的主要内容。
3、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结合以上场景,说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的要求。
4、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指出D厂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并说明理由。
五、F氧化铝厂采用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生产工艺为:原料储运,石灰消化,原矿将制备,高压溶出,赤泥沉降洗涤,分解与种子过滤,蒸发及排盐,氢氧化铝焙烧与包装等。原料,中间产品,产品主要有:铝土矿,石灰,液碱,燃煤,硫酸,柴油,硫酸铵,赤泥,氧化铝,灰渣,煤气,过热蒸汽,液氨,水等。该厂生产的主要工作由本厂负责,辅助性工作承包给G企业。F厂主办公楼有:2部电梯,1套消防系统,26个灭火器。
F厂自备煤气站和热电站。煤气站生产氢氧化铝焙烧用煤气,煤气生产能力为65000N.m3/h。热电站有:3台130t/h燃煤锅炉,1套12MW汽轮发电机组,1套25MW汽轮发电机组。热电站生产270度地蒸汽,生产能力为220t/h , 蒸汽在管道中的压力为3.7MPa。
F厂热力工程系统有:主厂房,堆煤场,燃煤破碎筛分输送系统,油泵房,除盐水站,点火泵房,灰渣库,熔盐加热站,除灰系统,热力管网,氨法脱硫系统等单元。工艺间物料采用管道或机动车辆输送。
2010年3月,F厂组织了安全检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分析表明,现场作业人员没有意识到的事故隐患占31%,查出的两个重大事故隐患1,2在2010年1月份检查时已经发现。重大事故隐患1未整改的原因是F厂的甲车间认为是乙车间负责整改,乙车间认为应由甲车间负责整改。重大事故隐患2未整改的原因是F长认为是应由G企业出整改资金,G企业认为应由F厂出整改资金。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6分)
1、指出F厂原料,中间产品,产品中得火灾爆炸物质并说明理由。
2、指出上述场景中的特种设备。
3、指出F厂热力工程系统中危险因素及其存在的单元。
4、确定重大事故隐患1.2的整改责任单位并说明理由。
5、针对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参考答案:
第三题
1.此次事故类别为起重伤害。
理由:发生在塔式起重机(起重机械)的安装过程中。
2.C公司主要负责人应履行的安全生产职责: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使用。
(4)督促、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及时、如实汇报生产安全事故。
3.本次事故暴露出的现场安全管理问题:
(1)起重机械的安装和拆卸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2)没有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施工组织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3)施工中没有派专业技术人员监督。
(4)在作业环境不良的条件下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
(5)临时工未经培训上岗,特种专业人员未持证上岗。
(6)相关方管理混乱,存在着非法分包、转包的现象。
4.为防止类似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2)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
(3)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4)加强相关方管理,严格审核相关单位的资质和条件。
(5)加强从业人员岗前安全教育培训,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
(6)现场派专业技术人员监督,保证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第四题
1.为预防燃煤输送系统事故,应采取哪些安全技术措施:
(1)防粉尘措施:改革T艺流程,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机械化;湿式作业;密闭、通风、除 尘;个体防护。
(2)机械传动部件采用防护罩、防护网等防护装护装置防止机械伤害。
(3)采用接地等防静电措施。
(4)接地、屏蔽等防雷击措施。
2.D厂委托给E机构的安全评价属于安全验收评价。
主要内容:
(1)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并确定其程度。
(2)发生事故与职业危害的可能性与严重程度。
(3)与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的符合性评价。
(4)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定量、定性分析。
(5)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作出评价结论,撰写评价报告。
3.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生产现场管理与生产过程控制的要求:
(1)生产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并使危险有害因素得到有效控制。
(2)起重作业、高处作业、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一作业实行作业许可制度。
(3)作业许可证上应有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
(4)爆破、吊装作业要派专业人员现场监督,保证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4.D厂存在的重大危险源:
(1)加油站(2个汽油储罐)。理由:加油站汽油储量大于汽油临界量200t。
(2)液氨储罐。理由:液氨储罐储量大于氨临界;lot。
(3)氢罐。理由:氢罐储量大于氢临界量5t。
第五题
1.F厂原料、中间产品、产品中的火灾爆炸物质
(1)燃煤。理由:属于易燃(自然)物质。
(2)柴油。理由:属于易燃液体。
(3)煤气。理由:属于易燃气体。
(4)硫酸铵、硫酸。理由:属于强氧化性物质二
2.场景中的特种设备:电梯,锅炉,蒸汽管道,压容器。
3.按事故类别分类,F厂热力工程系统中存在的:!要危险有害因素及类别如下。
(1)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火灾。类别:油泵房、点火泵房、溶盐加热站等。
(2)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其他爆炸。类别:除灰系统(粉尘爆炸)、热力管网r管道爆炸)。
(3)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坍塌。类别:堆煤场。
(4)主要危险有害因素:高处坠落。类别:主厂房等检修。
(5)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淹溺。类别:除盐水站。
(6)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触电。类别:各种电气设备。
(7)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机械伤害。类别:各种机械。
(8)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窒息和中毒。类别:热力管网气体。
4.重大事故隐患I、Ⅱ的整改责任单位:F厂。
理由:
(1)生产经营单位是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整改、防控的主体。
(2)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监督、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本单位事故隐患。
(3)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力案。
(4)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方、承租方的隐患排查负有统一协调、管理的职责,
5.针对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整改措施:
(1)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识。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保证落实。
(3)建立健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复查、举报等隐患排查制度。
(4)加强安全生产投入,建立隐患排查专项资金使用制度。
(5)坚强相关方管理,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方安全生产职责。
(6)对重大事故隐患要制定隐患整改方案,落实整改隐患整改措施,整改完毕后,应对整改情况进行评估。
2010安全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
2010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网络版)
A铜业公司是某大型企业的控股子公司,2009年,A铜业公司新建采用艾萨熔炼技术生产铜及硫酸的项目,项目于2009年1月开始建设,9月10日投产运行。项目主要工艺设备有艾萨熔炼炉、电炉、余热锅炉等。艾萨熔炼炉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余热锅炉,经热交换后产生蒸汽,热交换后的烟气经除尘净化系统处理后排放。余热锅炉设计额定蒸汽压力2.5MPa、额定蒸发量35t/h、额定蒸汽温度 350 ℃。
2009年11月24日20时,当班调度甲听到一声巨响,随即在监控系统屏幕上看到余热锅炉房有大量蒸汽喷出。甲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要求立即拉响警报,通知紧急停炉和现场人员撤离,报告公司总经理乙。乙接报后,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同时赶往现场指挥救援。21时,经人员清点,仍有5名职工下落不明,乙派2名工人进入现场查看情况,因现场蒸汽太大,2名工人被烫伤。于是紧急外调防护服,救援人员穿上防护服进入余热锅炉房,发现有4名职工死亡、1人重伤。
事后查明,事故发生时余热锅炉的运行压力2.3MPa、蒸汽温度310℃,从熔炼炉到余热锅炉的冷却屏波纹金属软管爆裂,大量高温饱和蒸汽喷出,导致现场人员伤亡。此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为420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7题为多选题);
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起事故属于( )。
A.一般事故
B.较大事故
C.重大事故
D.特大事故
E.特别重大事故
2.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了》(GB6441-1986),该起事故的类别是( )。
A.物体打击
B.灼烫
C.锅炉爆炸
D.容器爆炸
E.火灾
3.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可能是( )。
A.熔炼炉烟气温度过高
B.熔炼炉高温烟气压力过高
C.波纹金属软管质量不合格
D.现场职工未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E.锅炉房设计不合理
4.根据《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号),该熔炼炉操作工可能罹患的职业病包括( )。
A.尘肺
B.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C.职业中毒
D.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E.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5.根据规定,该起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单位应包括( )。
A.所在地市级(设区的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B.所在地市级(设区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 所在地市级(设区的市)人民检察院
D. 所在地市级(设区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E.A铜业公司控股母公司
6.该起事故调查中,针对技术缺陷方面的分析应包括( )。
A.余热锅炉的操作规程
B.冷却屏波纹金属软管的质量
C.余热锅炉的工程设计
D.冷却屏波纹金属软管的爆炸当量
E.A铜业公司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7.从该起事故应急过程看,A铜业公司事故应急预案中应补充完善的内容包括( )。
A.调度员应急响应程序
B.事故报告程序
C.应急装备配备要求
D.应急处置程序
E.人员清点程序
2010年5月10日8时,B工程公司职工甲、乙受公司指派到C炼油厂污水处理车间疏通堵塞的污水管道。两人未到C炼油厂办理任何作业手续就来到现场开始作业,甲下到3m多深的污水井内用水桶清理油泥,乙在井口用绳索向上提,清理过程中甲发现油泥下方有一水泥块并有气体冒出,随即爬出污水井并在井口用长钢管捣烂水泥块。11时左右,当甲再次沿爬梯下到井庭时,突然倒地。乙发现后立即呼救。在附近作业的B工程公司职工丙等迅速赶到现场,丙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下井救人,刚进入井底也突然倒地,乙再次大声呼救,C炼油厂专业救援人员闻讯赶到现场,下井将甲、丙救出,甲、丙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调查人员对污水井内气体进行了检测,测得氧气浓度19.6%、甲烷含量2.7%、硫化氢含量850mg/m³。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8题为多选题);
1.该起事故的性质应认定为( )。
A.责任事故
B.意外事故
C.中毒窒息事故
D.突发事件
E.人身伤害事故
2.进入C炼油厂污水井内清污作业需办理( )。
A.动火作业许可证
B.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C.管道作业许可证
D.危险化学品作业许可证
E.动土作业许可证
3.该起事故的责任单位是( )。
A.B工程公司
B.C炼油厂
C.C炼油厂污水处理车间
D.甲所在的班组
E.B工程公司和C炼油厂
4.该起事故中导致丙死亡的原因包括( )。
A.盲目施救
B.窒息
C.中毒
D.防护缺失
E.意外坠落
5.进入C炼油厂污水井内清污作业时,应佩戴的劳动防护用品包括( )。
A.安全帽
B.空气呼吸器
C.导电鞋
D.耳塞
E.防护手套
6.该起事故的间接原因包括( )。
A.作业人员教育培训不够
B.作业人员使用的清污工具存在缺陷
C.救援行为不当
D.作业人员没有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E.作业人员违章作业
7.进入C炼油厂污水井内作业前需进行气体检测,通常检测的气体应包括( )。
A.可燃气体
B.有毒气体
C.氧气
D.氢气
E.二氧化碳
8.在C炼油厂污水井内作业可能发生的事故包括( )。
A.火灾
B.其他爆炸
C.淹溺
D.中毒窒息
E.机械伤害
D煤矿采用井工开采方式,设计生产能力450万吨/年,服务年限35年,基建施工年限5年,2009年1月1日开始建设,该煤矿基建工程分别由两家施工企业承担,井下有5个基建工作面,矿井开采的煤层上部岩层中有2个含水层,开采煤层周边有采空区和废弃井巷,并已探明采空区充水。
2010年4月25日13时,当班工人在井下第3基建工作面作业时,发现巷道局部有“冒汗”、渗水等透水现象,班长甲立即向调度室报告,但当班调度员乙接报后未采取任何处置措施,15时10分,第3基建工作面发生重大透水事故,事发时,井下有作业人员185人,紧急升井101人,经3天奋力救缓,59人获救,事故导致21人死亡,4人失综。
事故发生后,D煤矿深感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性,D煤矿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编制安全生产专项应急预案,内容包括:应急处置基本原则,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预防与预警,应急处置、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逃生路线,标识和图纸以及相关文件附在预案之后,专项应急预案经企业内部评审后印发,并报当地县人民政府备案,之后,D煤矿组织开展了透水事故专项应急救缓演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说明D煤矿安全生产专项应急预案应补充的内容。
2.指出D煤矿专项应急预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说明调度员乙在接到甲报告后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4.针对透水事故的应急救援演练,编制全面演练方案。
2010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管理》真题?
2010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网络版)
A铜业公司是某大型企业的控股子公司,2009年,A铜业公司新建采用艾萨熔炼技术生产铜及硫酸的项目,项目于2009年1月开始建设,9月10日投产运行。项目主要工艺设备有艾萨熔炼炉、电炉、余热锅炉等。艾萨熔炼炉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余热锅炉,经热交换后产生蒸汽,热交换后的烟气经除尘净化系统处理后排放。余热锅炉设计额定蒸汽压力2.5MPa、额定蒸发量35t/h、额定蒸汽温度 350 ℃。
2009年11月24日20时,当班调度甲听到一声巨响,随即在监控系统屏幕上看到余热锅炉房有大量蒸汽喷出。甲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要求立即拉响警报,通知紧急停炉和现场人员撤离,报告公司总经理乙。乙接报后,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同时赶往现场指挥救援。21时,经人员清点,仍有5名职工下落不明,乙派2名工人进入现场查看情况,因现场蒸汽太大,2名工人被烫伤。于是紧急外调防护服,救援人员穿上防护服进入余热锅炉房,发现有4名职工死亡、1人重伤。
事后查明,事故发生时余热锅炉的运行压力2.3MPa、蒸汽温度310℃,从熔炼炉到余热锅炉的冷却屏波纹金属软管爆裂,大量高温饱和蒸汽喷出,导致现场人员伤亡。此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为420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7题为多选题);
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起事故属于( )。
A.一般事故
B.较大事故
C.重大事故
D.特大事故
E.特别重大事故
2.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了》(GB6441-1986),该起事故的类别是( )。
A.物体打击
B.灼烫
C.锅炉爆炸
D.容器爆炸
E.火灾
3.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可能是( )。
A.熔炼炉烟气温度过高
B.熔炼炉高温烟气压力过高
C.波纹金属软管质量不合格
D.现场职工未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E.锅炉房设计不合理
4.根据《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号),该熔炼炉操作工可能罹患的职业病包括( )。
A.尘肺
B.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C.职业中毒
D.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E.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5.根据规定,该起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单位应包括( )。
A.所在地市级(设区的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B.所在地市级(设区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 所在地市级(设区的市)人民检察院
D. 所在地市级(设区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E.A铜业公司控股母公司
6.该起事故调查中,针对技术缺陷方面的分析应包括( )。
A.余热锅炉的操作规程
B.冷却屏波纹金属软管的质量
C.余热锅炉的工程设计
D.冷却屏波纹金属软管的爆炸当量
E.A铜业公司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7.从该起事故应急过程看,A铜业公司事故应急预案中应补充完善的内容包括( )。
A.调度员应急响应程序
B.事故报告程序
C.应急装备配备要求
D.应急处置程序
E.人员清点程序
2010年5月10日8时,B工程公司职工甲、乙受公司指派到C炼油厂污水处理车间疏通堵塞的污水管道。两人未到C炼油厂办理任何作业手续就来到现场开始作业,甲下到3m多深的污水井内用水桶清理油泥,乙在井口用绳索向上提,清理过程中甲发现油泥下方有一水泥块并有气体冒出,随即爬出污水井并在井口用长钢管捣烂水泥块。11时左右,当甲再次沿爬梯下到井庭时,突然倒地。乙发现后立即呼救。在附近作业的B工程公司职工丙等迅速赶到现场,丙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下井救人,刚进入井底也突然倒地,乙再次大声呼救,C炼油厂专业救援人员闻讯赶到现场,下井将甲、丙救出,甲、丙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调查人员对污水井内气体进行了检测,测得氧气浓度19.6%、甲烷含量2.7%、硫化氢含量850mg/m³。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8题为多选题);
1.该起事故的性质应认定为( )。
A.责任事故
B.意外事故
C.中毒窒息事故
D.突发事件
E.人身伤害事故
2.进入C炼油厂污水井内清污作业需办理( )。
A.动火作业许可证
B.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C.管道作业许可证
D.危险化学品作业许可证
E.动土作业许可证
3.该起事故的责任单位是( )。
A.B工程公司
B.C炼油厂
C.C炼油厂污水处理车间
D.甲所在的班组
E.B工程公司和C炼油厂
4.该起事故中导致丙死亡的原因包括( )。
A.盲目施救
B.窒息
C.中毒
D.防护缺失
E.意外坠落
5.进入C炼油厂污水井内清污作业时,应佩戴的劳动防护用品包括( )。
A.安全帽
B.空气呼吸器
C.导电鞋
D.耳塞
E.防护手套
6.该起事故的间接原因包括( )。
A.作业人员教育培训不够
B.作业人员使用的清污工具存在缺陷
C.救援行为不当
D.作业人员没有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E.作业人员违章作业
7.进入C炼油厂污水井内作业前需进行气体检测,通常检测的气体应包括( )。
A.可燃气体
B.有毒气体
C.氧气
D.氢气
E.二氧化碳
8.在C炼油厂污水井内作业可能发生的事故包括( )。
A.火灾
B.其他爆炸
C.淹溺
D.中毒窒息
E.机械伤害
D煤矿采用井工开采方式,设计生产能力450万吨/年,服务年限35年,基建施工年限5年,2009年1月1日开始建设,该煤矿基建工程分别由两家施工企业承担,井下有5个基建工作面,矿井开采的煤层上部岩层中有2个含水层,开采煤层周边有采空区和废弃井巷,并已探明采空区充水。
2010年4月25日13时,当班工人在井下第3基建工作面作业时,发现巷道局部有“冒汗”、渗水等透水现象,班长甲立即向调度室报告,但当班调度员乙接报后未采取任何处置措施,15时10分,第3基建工作面发生重大透水事故,事发时,井下有作业人员185人,紧急升井101人,经3天奋力救缓,59人获救,事故导致21人死亡,4人失综。
事故发生后,D煤矿深感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性,D煤矿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编制安全生产专项应急预案,内容包括:应急处置基本原则,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预防与预警,应急处置、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逃生路线,标识和图纸以及相关文件附在预案之后,专项应急预案经企业内部评审后印发,并报当地县人民政府备案,之后,D煤矿组织开展了透水事故专项应急救缓演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说明D煤矿安全生产专项应急预案应补充的内容。
2.指出D煤矿专项应急预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说明调度员乙在接到甲报告后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4.针对透水事故的应急救援演练,编制全面演练方案。
安全工程师题库完整版及答案解析
想要通过注册安全工程师的考试,不仅要考平时的努力备考,对于真题的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我就为各位考生整理了安全工程师题库完整版及答案解析,以供参考。 1.某机械制造加工重点县的应急管理部门人员王某,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规定,统计了该县10年来失能伤害的起数,如下表所示(单位:人数),根据海因里希法则,在机械事故中伤亡(死亡、重伤)、轻伤、不安全行为的比例为1:29:300,可以推测该县自2009年至2018年年底前不安全行为总的起数是()起。 A.300 B.600 C.900 D.1200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查上表,得出拇指(远端指骨)表定损失工作日为300日,超过了105天,属于重伤,重伤指相当于表定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日的失能伤害。题目表中其他都为轻伤,则共1起重伤,29起轻伤,所以得出不安全行为共有300起。 4.根据《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下列作业中,属于特殊作业的是()。 A.爆破作业 B.动土作业 C.射线作业 D.叉车作业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盲板抽堵作业、高处作业、吊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动土作业、断路作业。 14.某企业在组织新入职的作业人员进行岗前体检时发现,王某患有支气管哮喘,根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王某的职业禁忌岗位是()。 A.汽油作业岗位 B.甲醇作业岗位 C.苯作业岗位 D.氨作业岗位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氨的职业禁忌症:a)慢性阻塞性肺病;b)支气管哮喘;c)慢性间质性肺病。汽油的职业禁忌症:a)严重慢性皮肤疾患;b)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甲醇的职业禁忌症:a)视网膜及视神经病;b)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苯的职业禁忌症:a)血常规异常者b)造血系统疾病。 15.根据全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总体规划方案,事故应急体系主要由组织体系、运行机制、法律法规体系以及支撑保障系统等四部分构成,每部分包含若干要素,下列要素中,属于运行机制部分的是()。 A.企业消防队的应急训练和培训 B.企业周边社区人员疏散动员宣传 C.企业建立专项应急资金保障 D.企业应急志愿人员的宣传和教育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ACD均属于支撑保障系统。 21.为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工作,某化工企业2019年实施了以下安全技术措施计划项目①根据HAZOP分析结果,加装了压缩机入口分离器液位高联锁②在中控室增加了有毒气体检测声光报警③对鼓风机安装了噪声防护罩④对淋浴室、更衣室进行了升级改造⑤为安全教育培训室配备了电脑和投影设备。下列安全技术措施计划项目分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②③属于卫生技术类措施 B、④⑤属于安全教育类措施 C、③④属于辅助类措施 D、①②属于安全技术类措施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①②属于安全技术措施③属于卫生技术措施④属于辅助措施⑤属于安全宣传教育措施。 31.某生产经营企业在进行设备安装过程中,发生一起事故,造成1人当场死亡,2人重伤。该起事故发生医疗费用15万元,补助和救济费用7万元,丧葬及抚恤费用125万元。歇工工资3万元,清理现场费用5万元,停产造成的产量损失10万元,污水处理费用1万元,流动资产损失6万元,补充新员工的培训费用3元,事故罚款35万元,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该起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万元 A.161 B.190 C.214 D.196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直接损失=15+7+125+3+5+6+35=196万。 32.某企业建设一座冷藏容量为5000L的货架式冷库。使用以液氨作为制冷剂的制冷系统。冷藏设计温度在-10℃至-23℃。某日,叉车司机张某在冷库内作业时突然闻到了氨味,立即向领导报告。经查,泄漏由蒸发器的液氨供液管弯头焊缝缺陷引起。经技术人员查阅图纸。共同讨论后制定了抢修方案。并在作业前对供液管上端阀门处实施加盲板作业。根据《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关于盲板抽堵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作业时应穿防静电工作服、工作鞋,使用非防爆灯具和工具 B.在盲板抽堵作业地点15m处可以进行动火作业 C.在同一液氨供液管道上可以同时进行两处盲板抽堵作业 D.作业点压力应降为常压,并设专人监护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A明显错误,应是防爆灯具;B应为30m;C不可以。 33.某公司在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明确了公司的安全价值观、安全愿景、安全使命和目标,声明在安全生产上投入足够的时间和资源。并传达给全体员工和相关人员,该公司的做法所体现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基本要素是()。 A.行为规范与程序 B.安全事务参与 C.安全承诺 D.审核与评估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非常明显的“安全承诺”。 34.雨季来临前,某化学品生产企业组织专业队伍对厂区内所有雨水井、污水井清淤疏通,按受限空间作业管理要求。每次作业前均应进行氧含量检测,在清理员下井作业氧气浓度合格范围是()。 A.12.5%-21.5% B.17%-29% C.19.5%-23.5% D.23%-38%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受限空间:氧含量为18%-21%,在富氧环境下不应大于23.5%。 35.甲企业是一家建筑施工企业,乙企业是一家服装生产加工企业,丙企业是一家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化工生产企业,丁企业是一家办公软件销售与服务企业。甲、乙、丙、丁四家企业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应急管理部令第2号》开展预案编制工作,关于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编制的做法,错误的是()。 A.甲企业董事长指定安全总监为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组长 B.乙企业在编制预案前,开展了事故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 C.丁企业编写了火灾,触电现场处置方案 D.丙企业应急预案经过外部专家评审后,由安全总监签发后实施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A应由本单位有关负责人任组长,所以对(注意和教材的GB/T29639不一样);B选项应当进行事故风险辨识、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D应由主要负责人签发。 36.某小型喷漆企业根据国家安全风险管控的相关要求,对毛坯清洗、喷色漆、色漆烘干、罩光喷漆、罩光烘干、检验下线和包装工艺流程等喷漆工艺环节,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关于危险、有害因素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喷漆厂房的通道狭窄属于环境因素,工人长时间加班属于人的因素 B.喷漆作业过程中管理人员指挥失误属于人的因素,用于通风系统的离心风机噪声危害属于环境因素 C.罩光烘干后产品堆放无序属于物的因素,未明确现场管理的兼职管理人员属于管理因素 D.动火作业产生明火易引起爆炸属于物的因素,烘箱上无警示标志属于管理因素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B中噪声危害属于物的因素;C中罩光烘干后产品堆放无序属于环境因素;D中烘箱上无警示标志属于物的因素。 37.甲市乙区某建筑工企业发生一起脚手架坍塌事故,致3人死亡,6人重伤。事故发生后,甲市人民政府授权市应急管理局组织事故调查。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关于该事故调查组组成的说法,错误的是()。 A.调查组应指定具有行政执法资格的人员负责相关调查取证工作。进行调查取证时,行政执法人员的人数不得少于1人 B.事故调查组应由市人民政府、市应急管理局,市住建委,市监察委、市公安局以及市工会派人组成。邀请市检察院派人参加,并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 C.事故调查组可以根据事故调查的需要设立管理,技术、综合等专门小组,分别承担管理原因调查、技术原因调查、综合协调等工作 D.事故调查组组长主持事故调查组工作,可由甲市人民政府指定,也可由甲市人民政府授权组织事故调查的市应急管理局指定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A应不少于2人。 41.甲公司为一家大型集团公司,主要从事煤矿及建筑施工业务,乙、丙公司均为其下属企业,其中乙公司主要从事煤矿生产业务,丙公司主要从事建筑施工业务。因市场原因,甲公司决定对乙公司业务进行调整,退出煤矿业务。根据《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关于该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公司经过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可以对所属企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按照一定比例集中管理,统筹使用 B乙公司调整业务后,其结余的安全生产费用不得结转为本期收益 C.丙公司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应当专户核算,上年度结余安全生产费用不得结转至下年度使用 D.丙公司若当年计提的安全生费用不足,超出部分应在下一年度进行补充计提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B可以;C可以;D超出部分按照正常成本费用渠道列支。 42.某制药企业需在2m3潮湿的发酵罐内进行维修作业。根据《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关于发酵罐内作业照明和用电安全的做法,错误的是() A.临时用电由专业电工接线 B人员站在绝缘板上作业 C.使用24V照明电压 D.发酵罐体可靠接地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C应为12V。 43.某水务集团甲委托具有设计资质的乙单位进行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委托施工单位丙负责坐落于三面环山处的污水处理厂项目的施工期间,工程监理单位丁发现丙未执行防洪沟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的原则,根据《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第36号公布,第77号修正),丁单位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及时向设计单位乙报告“施工单位丙未同时施工防洪沟工程” B.应当要求施工单位丙边整改、边施工 C.应牵头水务集团甲、设计单位乙、施工单位丙共同协商解决 D.制止施工单位继续施工,及时向集团甲及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D准确描述应是: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及时报告集团甲。施工单位不停止施工的,才要报告主管部门。 44.某火电厂组织液氨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设置模拟事故情景如下:当班脱硝运行作业人员刘某在进行定期巡检过程中,发现液氨储罐底部阀门处泄漏,刘某立即进行了报告,经研判,该厂决定启动专项应急预案。关于应急演练内容属于事故监测的是()。 A.刘某立即通知启动喷淋和报警装置,同时用防爆对讲机向主控室报告 B.应急小组成员在赶赴现场过程中随时观察风向标,从氨罐区上风向方向靠近 C.清理事故现场,对事故废水进行集中处理,防止进入生产、生活用水 D.对氨区及周边环境氨浓度扩散程度进行评估,及时汇报应急指挥部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AB属于现场处置;C属于后期处置。 44.某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安全部王某在制冷车间检用便携式氨检测仪进行泄漏检查,生产部张某通过查阅1号压缩机运行压力并进行趋势分析,提出超压预警告知。该企业使用的安全检查方法分别() A.仪器检查和数据分析法 B.常规检查和安全检查表法 C.安全检查表法和数据分析法 D.安全检查表法和仪器检查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题意,显然选A。 45.某氨制冷系统主要由氨压缩机、油气分离器、冷凝器,储氨器、中间冷却器、低压循环桶、集油器、氨泵、制冷设备(单冻机库房、递冻间等)组成,由于系统组成比较复杂,评价人员在进行风险因素辨识和评价方法的选择中,出现了较大的分歧,关于氨制冷系统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评价方法选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采用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方法进行危险辨识时,根据氨制冷系统的管道、容器的使用压力、使用温度和工艺状况,应将氨制冷系统分为5个节点:中冷节点、高压气相管节点、高压液相管节点、低压液相管节点、制冷设施 B.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PHA)方法辨识和评价时,考虑氨制冷系统的运行中一般存在的主要事故有液氨泄漏造成的冻伤,人体吸入氨气会对人的呼吸系统造成严重伤害和室息,氨泄漏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易发生爆炸这三类事故特点,进行危险性分级和评价 C.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A)进行定量评价时,应引入液氨系统现状运行固有属性进行比较计算,同时考虑液氨毒性和相关补偿系数,进行液氨装置和系统的危险性分级和评价 D.采用故障树(FTA)对氨制冷系统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时,选取液氨储罐爆炸事故为顶上事件,其基本事件包括氨气爆炸极限、点火源、库区通风不良等。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C应为蒙德法;安全检查表法是定性的。 45.某安全评价机构评价范围为煤矿开采业,现有专职安全评价师25人,其中一级安全评价师5人。该机构拟扩大业务范围,增加金属、非金属矿及其他矿采选业。根据《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管理办法》(应急管理部令第1号),关于该机构人员增配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专职安全评价师总人数应增加6人,其中2人具有一级安全评价师资格、1人具有矿建专业能力 B.专职安全评价师总人数应增加7人,其中1人具有一级安全评价师资格、1人具有水工结构专业能力 C.专职安全评价师总人数应增加4人,其中2人具有一级安全评价师资格、1人具有矿建专业能力 D.专职安全评价师总人数应增加5人,其中1人具有一级安全评价师资格、1人具有水工结构专业能力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每增加一个专业,至少增加5人,一级安评占20%;一级+二级占50%;中级注安占30%。专业能力见下表。 46.某合成氨化工企业坐落于当地化工工业园区内,为了有效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绩效。2018年12月份,企业负责人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创建自评工作。在现场评审中发现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场所存在职业危险警示标识设置不规范的现象。关于工作场所职业危害警示标识设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警示线是界定和分隔危险区域的标识线,分为红色、黄色、蓝色、绿色四种 B.职业病危害的警示线色带的设置分为红色、橙色、黄色、绿色四种 C.在一般有毒物品作业场所,设置黄色警示线,警示线设在使用有毒作业场所外缘不少于30cm D.黄色警示线设在危险区域的周边,其内外分别是危害区和禁止区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AB有红、黄、绿三种;D应为危害区和洁净区。 46.某企业为了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预防事故发生,企业总经理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下列安全生产检查内容中,属于软件系统的是() A.可燃气体报警系统 B.工作场所的湿度和噪声 C.安全联锁装置 D.员工的情绪和精神状态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人和管理属于软件系统,设备和环境属于硬件系统,ABC均为硬件。 47.某股份制公司主营建筑、矿山等业务,公司设立了董事会,并聘任赵某为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负责公司的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应急管理部令第2号),关于赵某履行安全生产职责正确的是() A.赵某应保证本公司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B.赵某初次接受安全教育培训时间应为32学时 C.赵某应负责督促落实本公司安全生产整改措施 D.赵某应负责应急预案的签发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A应为董事会B应为48D应为主要负责人。 48.某煤矿为年产1000吨的井工矿。该煤矿采取斜井、立井混合开采方式,井下采掘生产实现了100%机械化作业。该煤矿采取的下列安全技术措施中,属于减少事故损失的措施是() A.矿井通风稀释和排除井下有害气体 B.井下增设照明和气动开关 C.将矿井周边漏水沟渠改道 D.入井人员随身携带自救器和矿灯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D个人防护用品属于减少损失;ABC是防止事故发生。 48.某高校配置2台10t/h蒸汽锅炉,由于日常管理松懈,未按照要求对软化水的硬度、PH值等参数进行监控,导致水位计出现假水位,致使锅炉因缺水而出现故障,不能正常使用。该高校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对锅炉进行检维修作业。关于锅炉检维修作业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签订锅炉维修检修合同时,可不签订安全管理协议 B.对锅炉上的电器电源,可用急停按钮进行断电操作 C.在交叉作业时,各自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即可 D.因检修需要拆移的盖板、防护罩等安全设施应恢复其安全使用功能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检修拆除防护罩等,要采取临时安全措施,检维修完毕恢复。 49.甲省乙市丙县某化工企业发生一起火灾事故,9人死亡,10人重伤,事故发生后第10天,又有2名重伤人员医治无效死亡,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493号),关于该起事故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A.应由甲省人民政府负责调查 B.应由乙市人民政府负责调查 C.应由甲省应急管理部门负责调查 D.应由丙县人民政负责调查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火灾7天内补报;较大事故由市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 49.2019年5月1日。某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管道有渗漏现象,需要立即进行焊接维修,维修人员按照动火作业的流程和要求进行作业。根据《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关于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的做法,正确的是() A.在动火点5m范围内进行动火分析 B.动火分析完成90min后,开始进行动火作业 C.本次动火作业进行了升级管理 D.动火作业中断70mim,未重新进行动火分析又进行动火作业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A应是10米;B应是30分钟,放宽不超60分钟;D应是60分钟;C5月1日属于节假日,应升级管理。 50.某企业夜班生产期间,工人正在对不合格的产品进行回溶操作。张某将回溶容积槽盖板去掉,用挡鼠板横置在容积槽口上作为“踏板”使用,由于临时“踏板”未固定,操作过程发生滑动致使张某跌入容积槽中,左小腿被运转的螺杆泵卷入,该企业为了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下列整改措施中,属于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是()。 A.制定并严格落实执行管理制度 B.完善产品回溶操作规程 C.加强个体防护 D.在容积槽上安装回溶扣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AB选项,为安全管理的措施;C选项,为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 51.某化工厂拟建在有多家企业及配套生活区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依据有关规定,该工厂的选址应位于当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 A.最大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B.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C.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D.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化工厂应布置在全面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或者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51.甲企业是乙炔生产企业,委托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乙在现厂区实施扩建,扩建期间,甲企业正常生产,施工区用电由甲企业提供。为了确保施工安全,甲企业采取了一系列的过程控制措施。下列甲企业采取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A.派出安全管理人员全面负责乙企业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 B.对乙企业的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进行审批 C.告知乙企业现场作业相关的火灾、爆炸等危害并进行确认 D.督促乙企业整改施工现场的事故隐患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A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应由乙企业负责。 52.某生猪养殖企业因排污管堵塞,维修班班长丁某组织临时工甲、乙、丙进入属于有限空间的排污泵房,未进行危险作业许可审批即进行粪污清理作业,由于甲、乙、丙均未佩戴呼吸器,致3人死亡。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6442),属于该起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