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2024年高考政策
亲亲[大红花],很高兴为您解答哦[大红花],江西2024年高考政策如下:江西新高考政策模式是3+1+2,从2021年入学高一学生开始实行,2024年首届新高考,全国统一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不分文理,使用全国卷,选择性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科目哦[微笑][心][微笑]。【摘要】
江西2024年高考政策【提问】
亲亲[大红花],很高兴为您解答哦[大红花],江西2024年高考政策如下:江西新高考政策模式是3+1+2,从2021年入学高一学生开始实行,2024年首届新高考,全国统一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不分文理,使用全国卷,选择性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科目哦[微笑][心][微笑]。【回答】
社会报考的理科生参加江西省2024年高考有什么规定【提问】
怎么不回答【提问】
亲亲1. 报考条件:社会报考者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在江西省范围内实际居住满一年,且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和程序中的其他相关要求;2. 报名时间:江西省高考报名时间在每年的10月份左右,具体时间以当年江西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告为准;3. 报考科目:理科生可以选择参加江西省高考的文科或理科考试,也可以选择同时参加文科和理科两个科目的考试,报考者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考试科目哦[微笑][心][微笑]。【回答】
亲亲已经给您回答了,您看一下哦。[樱花]【回答】
关键是2024年江西省是新高考呀,社会报考的老高考理科生是否可以参加2024年的高考?是否有什么规定?【提问】
亲亲参加2024年高考的社会考生统考是可以的,安徽省社会考生高考的条件如下:1. 年龄要求:必须在当年6月30日前已满18周岁,无上限;2. 学历要求:应届高中毕业生及往届高中毕业生、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和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在职学习的本科生均可报名参加;3. 报名要求: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守宪法和法律,品行端正,符合招生计划要求的考生均可报名参加哦[鲜花][心][鲜花]。【回答】
江西2024年高考政策
江西2024年高考政策如下:一、高考3+1+2模式:“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高考原始成绩计入总分;“1”是指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门作为选考科目,即考生必须从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门,但不能同时选择这两门,高考原始成绩计入总分;“2”是指从生物、化学、地理、政治中选择两门作为选考科目。按等级折算成百分制计入总分。二、高考3+1+2模式的利与弊:高考3+1+2模式既不会让同学们太过于“偏科”还让更多的同学可以自由选择学科,不仅仅实现了教育部门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而且还能够不耽误国家人才培养计划。但是根据已经实行新高考改革省份的经验来看,12种组合全部开班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此选择权的减少反而加剧了选择课程的难度。高考改革:一、高考改革是教育体制改革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社会极其关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这项改革作出了全面、系统、明确的部署 。二、在改革招生录取制度方面,重点分成两个方面:1、一是普通高校逐步推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2、二是加快推行职业院校分类招考和注册入学,一些报考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不参加高考,由学校依据其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职业倾向性测试成绩录取。3、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袁振国表示,高校在此轮招生改革中的动力稍显不足,因为按高招机制,高考后留给高校选拔优秀学生的时间太少,很难实现考察考生高考成绩同时,参考面试、高中综合评价等方面,所以,他认为,央属部属高校招生办法的出台十分必要。
2009年全国部分省市高考加分政策变化
北京限定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证书项目
今后北京市认定的高考持有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证书的测试项目,将被限定为15项。它们分别为:足球、篮球、排球、棒球、垒球、手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田径、游泳、武术、跆拳道、健美操、定向越野。此政策的变化在于,航海模型、航空航天模型、汽车模型、无线电测向、业余电台(简称“三模两电”)和棋牌类项目的体育特长生认定资格将被逐步取消。
上海文艺特长生加分分值减少
一些竞赛项目加分分值由20分减为10分。“文艺特长生”一栏中,获得全国及上海市文艺竞赛个人一等奖或前三名(需赛前经市教委认定加分项目)和获得上海市学生艺术团(重点团)优秀团员称号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加分由20分降到了10分。上海市学生艺术团(一般团)优秀团员的加分也从10分降到了5分。
重庆取消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加分
重庆市继续保留获市级优秀学生称号和高中阶段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并获得市人民政府及以上表彰奖励者加20分的政策,取消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加分规定。高中五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获得者加分政策不变;但省赛区一等奖获得者调整为报考在渝高校加20分,从2011年起,不再享受加分政策。
体育加分政策也有调整:取消跆拳道、散打项目。同时,取消网球、羽毛球、乒乓球双打成绩加分;足球加分从每队申报15名减少为11名;排球、乒乓球加分均从名次前8名减少为前6名。
吉林调整照顾加分政策
原照顾加10分调整为5分的有7个项目:经市州和省侨*明的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省台联证明的台湾省籍考生;在高中阶段评为省级三好学生、省级优秀学生干部和团省委表彰的优秀团干部;在高中阶段参加全国中学生学科奥赛省赛区一等奖获得者;在高中阶段参加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验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获得者;在高中阶段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赛中获奖者;在高中阶段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或全国性体育比赛取得前6名者;在高中阶段获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二级以上称号,二级运动员需经省教育厅、省体育局在报考当年组织测试认定合格)的考生。
原照顾加15分调整为8分的3项为:高中阶段的省级优秀学生;在高中阶段参加全国中学生学科奥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获得者;在高中阶段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二等奖获得者。
广东取消运动尖子50分加分档次
广东省进一步规范了体育尖子加分政策,从原来的50分和20分两个档次,调整为20分一个档次,经测试和专家组审核,运动尖子可加20分。凡符合照顾加分条件的考生,必须由考生所在学校和省招生办公室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未经公示的考生不得享受相关照顾政策。
湖北农村独生女加分
父母信息也要公示
湖北省招办在湖北招生信息网上公示今年高考中可加分考生的信息,其中农村独生女加分为新增项目,公示时间将持续至6月20日。目前共有1.1万名农村独生女申请加分。
湖北省规定,父母和本人均为农村户口、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或《独生子女证》的农村独生女考生,在报考湖北省属高校时,可在其高考文化成绩总分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2015年全国各地高考有哪些新的加分政策?
按教育部文件要求,今年奥赛、科技类、体育项目等“铁人5项”已不再有加分优待。
江苏、河南、广西等8地明确提出要取消思想品德加分,而北京、吉林、海南、江西则注明“突出事迹记入考生档案,供高校录取时参考”。
吉林也规定,2015年1月1日后散居地区不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答卷的少数民族考生,取消加分资格。
仍保留的加分项目:
除去“烈士子女”、“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等政策性加分项目外,部分地区个人事迹加分还是得以保留。
例如福建保留了“全国和省部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区市及以上见义勇为先进分子或其子女”2项,加分分值调整为5分。内蒙古保留了2003年、2004年因公感染“非典”死亡或持有“非典”伤残证人员子女加分资格。
然而,各地加分项目虽然保留,但分值却大幅降低。湖南就将原加15分(含)以上分值的项目调整为加5分,加10分的调整为加4分,加5分的调整为加3分,可谓大幅度缩水。
根据规定江西体育优惠加分项目限定在田径、篮球、足球、排球等10项,由省体育部门重新对二级运动员资质进行复核,且须经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体育专业复试合格,方可获得加分资格。
全国13省出台过渡方案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处于改革阶段,多地还放宽了政策,制定出过渡时期方案。据记者统计,有13个省份出台的加分方案中,都提到了“过渡性办法”,注明2015年1月1日之前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已取得有关称号、奖励、名次的考生,仍可在高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加分,分值均不超过5分,此后获得名次的考生均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例如,浙江规定,少数民族自治县、民族乡(镇)、民族村以外的少数民族考生保留加分政策到2016年,分值为5分,只适用于本省所属高校在本省招生。2017年起取消这一政策。
北京从2017年起,加分考生范围调整为“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就读的少数民族考生”,分值为5分。
2015年重庆高考加分政策:
据了解,按照市教委的规定,有三类考生录取时可加10分投档,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这三类考生包括:少数民族聚居地(含自治县、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烈士子女;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此外,还有三类考生,录取时可加5分投档,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这三类考生是: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报考市属院校的因公牺牲军人子女、因公牺牲人民警察子女及荣立二等功(含)以上荣誉称号的人民警察子女。
还有两项政策今年继续实施,但2017年时将取消这两项政策:报考市属院校的三峡库区搬迁移民考生,录取时可加5分投档;报考市属院校的农村独生女,线下5分可视为达线,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2015年山东高考加分政策:
山东高考加分严格执行国家规定,不设任何省定加分项目。从今年起,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见义勇为和先进劳模等5项鼓励性加分项目。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受到省、市人民政府或省综治委表彰的见义勇为考生和获得省级以上表彰的先进劳模青年,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取消上述加分项目后,山东考生的相关特长、突出事迹、优秀表现等情况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或考生档案,供高校录取时参考。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的考生,高校可按照有关程序破格录取或单独考试录取。
2015年吉林高考加分政策调整:
一是加分项目大幅减少。体育特长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等全国性加分项目,2015年1月1日之后获得的,取消高考加分资格;2015年1月1日之前获得的,继续保留加分资格。
对于省级三好学生、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省级优秀团干部、市(州)级见义勇为称号获得者等地方性加分项目,将从2015年高考起直接取消。
暂时保留散居地区少数民族加分政策,2015年1月1日后取得我省高中学籍的,取消加分资格。但考虑到少数民族考生的特殊性,予以保留少数民族预科班报考资格。
此外,取消了地区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照顾政策。
二是加分分值进一步缩减。2015年1月1日之前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已取得体育特长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等全国性加分项目有关奖项、名次、称号的考生,可继续保留加分资格,但加分分值统一调整为5分。
三是加分适用范围进一步明确。对于散居地区非本民族语言文字答卷的少数民族考生,2015年1月1日前取得我省高中学籍的,继续保留加5分资格,但只适用于吉林省省属高校在本省招生;2015年1月1日后取得我省高中学籍的,取消加分资格。
2015年高考吉林省保留以下考生高考加分资格:
1。烈士子女。2。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少数民族考生。3。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4。自主就业退役士兵。5。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2011年江苏高考录取率达83.6%
据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消息,2011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圆满结束,高考录取率达83.6%创历史新高。详细内容如下:
2011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于8月31日全部结束。全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考生417760人(其中统招录取410859人,示范性高职院校自主单独招生录取5122人,特殊类型招生录取1779人),高考录取率达83.6%,创历史新高。在统招录取人数中,本科录取225072人,本科录取率达45.0%,专科录取185787人;按计划类别分,文科类录取153090人,理科类录取215729人,艺术类录取39570人,体育类录取2470人。提前批次、本一本二本三批次实际录取人数比计划数都有所增加,高职(专科)统招批次计划完成率达到98%。同时,录取结构有了进一步优化,本科录取人数比去年增加了2500人,增幅达1.14%。
今年的普通高校录取工作和以往相比,准备更充分,起步更平稳,实施更周密,运转更顺畅,成绩更突出,亮点更闪耀。在省委、省政府以及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有关部门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省教育考试院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和我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大力实施招生“阳光工程”,科学规范管理录取现场,及时发布公开招生录取信息,大力加强招生录取宣传工作,努力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切实维护考生合法权益,确保录取过程和结果公平公正。在去年实现“平安高考”的基础上,再创新突破、再有新提升,成功实现了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平安高考”目标。
概括起来,今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高考录取率再创历史新高。在高考报名人数逐步减少的情况下,今年我省高考录取率达到83.6%,再创历史新高。为保证招生计划顺利完成,录取工作人员采取一系列措施,特别是第二阶段考生填报志愿前加大宣传力度,使志愿填报率达84%,比去年增长了4个百分点,多争取了一万多的有效生源。特别是本三批次志愿填报率比去年上升了11个百分点,投档满足率达到99%,均创下历史新高。此外,录取现场工作人员与招生院校协调沟通到位,良好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加之我省优秀的生源质量,赢得了全国各招生院校的欢迎,纷纷在我省增加招生计划。特别是省外“211工程”院校今年在我省增加计划1361人,占这些院校在我省招生总计划数的13.7%。增加计划较多的大学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微博)、武汉大学(微博)等,使我省更多的考生被录取。
2. 招生录取“零差错”目标圆满实现。省教育考试院以“争创全国第一”目标为动力,进一步提升和强化了“零差错”的管理要求,向态度要质量、向管理要质量、向服务要质量。录取过程实现了47 轮投档零差错、计划管理零差错、考生录取和退档零争议、审核把关零失误、网络系统保障零事故、接待上访零投诉,实现了录取工作全过程、全方位、全环节零差错。在投档管理中,投档组将两套模板增加到三套相互比对,由双保险提升到三保险,反复多次模拟,确保了投档完全无误;在网络信息管理上设置了多种应急预案,对网络和数据库系统均建立双备份,加强网络24小时实时监控与预警,优化系统管理,确保网络通畅与信息安全。
3. 录取现场管理更加科学规范。今年我省是第二年在南京江东北路省教育考试院组织集中录取工作。为确保录取工作平稳顺利进行,录取现场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科学严密的招生录取工作程序,抽调精干人员组建了六个招生录取工作职能部门,制定了严明的工作纪律和严格的工作制度,形成了科学、高效的既相互支持、又互相制约的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在更高的层面上构筑招考制度体系,将招生录取基本流程和有效做法总结梳理成册,固化为制度,推进录取方式从经验主导型向制度管理型的跨越。录取现场业务运转的新机制和统筹协调工作的新模式,增强了工作的预见性,极大地提高了现场工作效率。
4. 优质服务使考生权益得到程度保护。始终坚持考生利益至上,为考生提供优质服务,确保考生利益得到程度保护。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网上咨询、在线访谈、新闻发布会、新闻通稿、温馨提醒、手机短信等形式,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化向考生及家长宣传招生录取政策,指导考生填报志愿,及时向社会发布招生录取信息。深入推进招生录取信息及时公开,邀请考生及家长参观录取现场,邀请新闻媒体记者集体采访录取现场,使整个录取过程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坚持每天上下午两次更新录取信息,方便考生及时查询到自己的录取结果。实行更严格的考生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避免考生有关信息的泄露。对院校办理退档和录取手续严格把关,确保考生权益不受损害。高度重视考生及家长的来信来访工作,今年接待考生和家长来访人次大幅度减少,考生和社会对招生录取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5. 注册入学改革试点工作平稳顺利。今年我省首次在部分高职院校进行注册入学改革试点,全省符合注册入学资格条件的考生中共有42438名考生提交了注册申请,注册率达80.1%。经过三轮的注册和确认,最后实际录取考生25580人,其中文科14095人,理科11485人,招生计划完成率达81.6%。参加注册入学试点的26所高校中,全部完成计划的有11所,完成计划达50%至99%的有12所。注册入学改革试点工作总体平稳顺利。
2011年江苏省高考录取率达83.6% 创历史新高
新浪教育讯 据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消息,2011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圆满结束,高考录取率达83.6%创历史新高。详细内容如下:
2011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于8月31日全部结束。全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考生417760人(其中统招录取410859人,示范性高职院校自主单独招生录取5122人,特殊类型招生录取1779人),高考录取率达83.6%,创历史新高。在统招录取人数中,本科录取225072人,本科录取率达45.0%,专科录取185787人;按计划类别分,文科类录取153090人,理科类录取215729人,艺术类录取39570人,体育类录取2470人。提前批次、本一本二本三批次实际录取人数比计划数都有所增加,高职(专科)统招批次计划完成率达到98%。同时,录取结构有了进一步优化,本科录取人数比去年增加了2500人,增幅达1.14%。
今年的普通高校录取工作和以往相比,准备更充分,起步更平稳,实施更周密,运转更顺畅,成绩更突出,亮点更闪耀。在省委、省政府以及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有关部门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省教育考试院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和我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大力实施招生“阳光工程”,科学规范管理录取现场,及时发布公开招生录取信息,大力加强招生录取宣传工作,努力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切实维护考生合法权益,确保录取过程和结果公平公正。在去年实现“平安高考”的基础上,再创新突破、再有新提升,成功实现了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平安高考”目标。
概括起来,今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高考录取率再创历史新高。在高考报名人数逐步减少的情况下,今年我省高考录取率达到83.6%,再创历史新高。为保证招生计划顺利完成,录取工作人员采取一系列措施,特别是第二阶段考生填报志愿前加大宣传力度,使志愿填报率达84%,比去年增长了4个百分点,多争取了一万多的有效生源。特别是本三批次志愿填报率比去年上升了11个百分点,投档满足率达到99%,均创下历史新高。此外,录取现场工作人员与招生院校协调沟通到位,良好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加之我省优秀的生源质量,赢得了全国各招生院校的欢迎,纷纷在我省增加招生计划。特别是省外“211工程”院校今年在我省增加计划1361人,占这些院校在我省招生总计划数的13.7%。增加计划较多的大学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微博)、武汉大学(微博)等,使我省更多的考生被录取。
2. 招生录取“零差错”目标圆满实现。省教育考试院以“争创全国第一”目标为动力,进一步提升和强化了“零差错”的管理要求,向态度要质量、向管理要质量、向服务要质量。录取过程实现了47 轮投档零差错、计划管理零差错、考生录取和退档零争议、审核把关零失误、网络系统保障零事故、接待上访零投诉,实现了录取工作全过程、全方位、全环节零差错。在投档管理中,投档组将两套模板增加到三套相互比对,由双保险提升到三保险,反复多次模拟,确保了投档完全无误;在网络信息管理上设置了多种应急预案,对网络和数据库系统均建立双备份,加强网络24小时实时监控与预警,优化系统管理,确保网络通畅与信息安全。
3. 录取现场管理更加科学规范。今年我省是第二年在南京江东北路省教育考试院组织集中录取工作。为确保录取工作平稳顺利进行,录取现场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科学严密的招生录取工作程序,抽调精干人员组建了六个招生录取工作职能部门,制定了严明的工作纪律和严格的工作制度,形成了科学、高效的既相互支持、又互相制约的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在更高的层面上构筑招考制度体系,将招生录取基本流程和有效做法总结梳理成册,固化为制度,推进录取方式从经验主导型向制度管理型的跨越。录取现场业务运转的新机制和统筹协调工作的新模式,增强了工作的预见性,极大地提高了现场工作效率。
4. 优质服务使考生权益得到程度保护。始终坚持考生利益至上,为考生提供优质服务,确保考生利益得到程度保护。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网上咨询、在线访谈、新闻发布会、新闻通稿、温馨提醒、手机短信等形式,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化向考生及家长宣传招生录取政策,指导考生填报志愿,及时向社会发布招生录取信息。深入推进招生录取信息及时公开,邀请考生及家长参观录取现场,邀请新闻媒体记者集体采访录取现场,使整个录取过程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坚持每天上下午两次更新录取信息,方便考生及时查询到自己的录取结果。实行更严格的考生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避免考生有关信息的泄露。对院校办理退档和录取手续严格把关,确保考生权益不受损害。高度重视考生及家长的来信来访工作,今年接待考生和家长来访人次大幅度减少,考生和社会对招生录取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5. 注册入学改革试点工作平稳顺利。今年我省首次在部分高职院校进行注册入学改革试点,全省符合注册入学资格条件的考生中共有42438名考生提交了注册申请,注册率达80.1%。经过三轮的注册和确认,最后实际录取考生25580人,其中文科14095人,理科11485人,招生计划完成率达81.6%。参加注册入学试点的26所高校中,全部完成计划的有11所,完成计划达50%至99%的有12所。注册入学改革试点工作总体平稳顺利。
高2021级高考改革除不分文理科,语文总分提高到180,英语要过级以外,还有哪些?
高考改革后确实是要不分文理科,但语文总分没有提高到180,仍然为150分。高考改革后,考生高考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等级性考试科目构成,满分为750分。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各为150分。不分文理科,外语考试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考生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和报考高校要求,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等级性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每个科目满分均为100分。
2014高考政策有哪些最新的变化?
2014年高考试题版本:
01、新课标全国Ⅰ卷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
02、新课标全国Ⅱ卷适用地区: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内蒙古、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云南
03、大纲版全国卷适用地区:广西
04、安徽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
05、北京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
06、重庆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
07、福建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
08、广东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
09、海南省:自主命题(政、史、地、理、化、生) 新课标全国Ⅱ卷(语、数、英)
10、湖北省:自主命题(语、数、英) 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理综)
11、湖南省:自主命题(语、数、英) 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理综)
12、江苏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
13、江西卷:自主命题(语、数、英) 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理综)
14、山东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
15、上海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
16、陕西省:自主命题(数、英) 新课标全国Ⅰ卷(语、文综、理综)
17、四川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
18、天津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
19、浙江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
20、辽宁省:自主命题(语、数、英) 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理综)
淘分宝贝针对不同的省区有针对性的研发,高考快速提分不是梦啊亲们~
2015年的高考政策是什么。。
1、高考命题杜绝繁难偏旧,基本以2013年的试题难度为标准;
2、2016年,英语将正式退出新高考(也就是6月7、8两天将没有英语考试),但是学生的会考成绩计入高考总分(A等100分,B等85分,C等70分),学生可以多次报考会考,最终以最好成绩为准;
3、在2016年之前,高考英语分值逐年降低:2015年,英语120分,相应的,语文将提高到180分;2016年,英语100分(会考),语文提高到200分;
4志愿填报也有微调:考前填报,但从明年开始执行平行志愿,第一志愿可以同时报2个,第二志愿可以同时报3个。
5除了少数民族加分政策以外,其它加分政策都将取消;
2013年高考有啥新政策?
黑龙江对学生设低门槛11月,各省份陆续进入了2013年高考报名阶段,明年随迁子女是否能就地高考,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本月初,黑龙江省成为首个明确2013年异地高考具体条件的省份,比之前明确2014年实行“异地高考”的山东省和福建省更提早了一步。对照不久前教育部针对“异地高考”三个方面“准入条件”(家长、学生、城市条件),此次黑龙江公布的条件简化了许多。如“家长条件”仅限于“有合法职业和稳定住所”两项,并没有包含“交了各种保险”的社保条件,而对“学生条件”也仅要求了“连续就读3年以上”。至于“城市条件”则完全没有涉及。黑龙江设立的“门槛”被认为是一个较为宽松的尺度。有学者表示:“这种要求使现实中出现高考移民的可能性也比较小。”此外,江苏省和安徽省也相继表示2013年执行异地高考政策。山东、福建考试大省生源快速下降今年2月29日,山东开全国之先河,率先突破高考户籍限制,允许外地考生在山东参加高考。按照山东省规划,异地高考在2014年起正式执行。山东省破冰之举立刻成了关注的焦点,也使得“异地高考”的话题成为了今年全国两会上最热话题之一。山东省出台了《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意见》规定,“从2014年起稳步推进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凡在我省高中段有完整学习经历的非户籍考生均可在我省就地(所就学的高中段学校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并与我省考生享受同等的录取政策。”考生多、资源少、录取分数高,这是山东省高考的一大特点,但另一方面近几年山东省生源快速下降,2010年起,实际平均录取比例就超过80%,2011年更超过了85%。据山东省教委预测,2013年到2014年,山东高考生源将从最高峰的80万人下降至40万人。除了山东,福建也明确将实施时间定在了2014年。人口输出大省 代表:安徽、湖北、江西通过录取办法留住生源安徽省属于人口输出大省,一旦全国放开异地高考的户籍限制,安徽省可能变成生源输出大省,外省不会有大批学生涌入安徽。“如果从总体来看,可能政策放开后,安徽学生出去的比进来的还要多,这样其实是缓解了安徽的高招压力。”合肥市考试院负责人陆昌云说。同样,湖北也是人口输出大省,将受异地高考政策影响较小。湖北省相关部门已对随迁子女的分布情况、受教育情况、家庭居住情况以及父母从业、纳税、参加社会保险情况进行全面调研,摸清底数,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资源承载能力,特别是教育资源承载能力,因地制宜,有条件地接纳随迁子女在鄂参加升学考试。江西省教育考试院普招处沈华锦处长透露,江西异地高考方案将按要求于12月底前出台,但何时实施尚无法预测。值得注意的是,江西虽然还没有出台具体的报考政策,但是却率先明确了录取办法。异地高考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异地高考、就地录取”,一种是“异地借考,折算分数回乡录取”。江西省已基本确定实行“异地高考、就地录取”的方式,即外省随迁子女在江西省参加高考后直接参加江西省高招录取。人口输入大省 代表:北京、上海、广东、天津解决与城市承载力矛盾和人口输出大省的“无压力”状态相比,输入大省在制定政策时慎之又慎,因为北京、上海这些人口输入大省(市)同时也是“高考洼地”,比其他省市享受更高的高考录取率,所以异地高考放开后,如何防止“高考移民”,防止城市人口过度膨胀,以及维护本地户籍考生的利益,都成为了让相关部门亟待考虑的问题。目前,这些人口输入大省尚未出台过明确的政策,但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已经相继表态年底前推出政策。上海方案将采用积分制,综合考虑外来务工者在沪的职业情况与其随迁子女的就读年限;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广东异地高考的具体方案正在制定过程中,暂时不方便透露内容;北京也提出年底前出台方案;天津也提出,凡在津有合法稳定职业、住所并依法纳税、上缴社保的外来务工人员,且随迁子女在津就学达一定年限,可在天津异地参加升学考试,具体方案在年底前出台。
2015年最新高考改革方案有哪些重点
1、日期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意见》,这是《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重要配套政策。 2、 作为“升级版会考”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覆盖所有科目,防止严重偏科。为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考试组织方式分为两种。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考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通用技术、信息技术考试,可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统一要求,确定具体组织方式。 在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区、市),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学生可以在完成必修内容的学习,对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有一定了解后确定选考科目。 3、 这次改革努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一是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和“等级”方式呈现,除了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科外,其他学科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教学要求,考试合格即可。不参加高考的学生,不需要和其他学生学习、备考一样难度的教学内容。 改革后,计入高校招生录取的3科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是可选的,可以扬长避短,学习有兴趣和擅长的东西。 此外,现行高考是将高一、高二学习的内容一直带到高三“算总账”,三年中各门考试科目一直处于备考过程,并且毕业时集中考6门,学生考试的门数多,强度大。改革后实现每门课程学完即考,可以分散备考的门数,缩短备考的持续时间,减轻心理压力。 实行高考综合改革后,给高中教育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一些变化,主要是原来学生只能选择文综、理综,多数学校按文科班和理科班教学,现在学生可以文理兼修、文理兼考,选择权进一步加大,学校按学生的选择实行走班教学。 计入高考科目成绩以5等级呈现 学校要均衡安排每学年的授课科目,统筹确定每个年级的学生参加考试的科目数量,原则上高一年级2个科目左右,高二年级6个科目左右,高三年级6个科目左右。 各省(区、市)每年组织安排的考试要覆盖所有科目,满足不同学生选考的需要,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学期结束时。各省(区、市)要创造条件,为有需要的学生参加同一科目两次考试以及更换已选考的科目提供机会。 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以“等级”或“合格、不合格”方式呈现。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以等级呈现,其他科目一般以“合格、不合格”呈现。以等级呈现成绩的一般分为五个等级,位次由高到低为A、B、C、D、E。
在各地先行高考改革实践的基础上,2014年上半年国家发布总体方案及高考改革等各领域的改革实施意见,有条
B 试题分析:2014年上半年国家发布总体方案及高考改革等各领域的改革实施意见,是在各地先行高考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提出的,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有条件的省份开始综合改革试点或专项改革试点,推广了高考改革的经验,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该题选B。A说法错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D说法错误,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C与题意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