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招考试题

时间:2024-04-21 17:38:21编辑:coo君

求近五年河南的中招考试 语文作文题目.. O(∩_∩)O谢谢

2011年
(1)题目:怀念( )的日子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2、主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记者问姚明:你最希望和哪个后卫合作?
姚明:这个名单很长很长,有时候你不能挑你希望的东西,你得去适应你自己可以拥有的东西。
要求:1、自先角度作文,题目自拟。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09年中招作文是“二选一”的题目】
1.逆耳忠言助我行
2.材料作文:我剥开一个橘子,看到里面有许多小瓣。我就问橘子:“你为什么长这么多小瓣啊?”橘子说:“为了让更多的人品尝我啊!”我切开苹果,发现没有小瓣而是一个整体,我问它为什么没有小瓣。苹果说:“我为了完整地把自
己 奉献出去啊!”请你根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600字左右。
【2010年中招语文作文题目】
第一个是:我身边的-----
第二个是说一朵雏菊本来有小女孩给它浇水,后来小女孩不来了,雏菊就闭上眼陷入了思考,后来他想出了办法,就是努力向下生长,将自己的根努力向下插,最终它开除了美丽的花,让根据这则材料写一篇文章。(两个题都不限题材 )

2008年 
文题呈现:  
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那个故事的主角是我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  
(2)阅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作文。  
1一花不成春,独木不成林。  
2如果你想走得远,请和大家一起走。  
3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3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松松进洞里。  
要求:1根据材料寓意作文,题目自拟。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07年
(1)那一次,我很(快乐、内疚、受启发)
从括号里三个词语中任选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我是一只渴望飞翔的鸟
要求:1、先写出完整的题目。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


2022年中考语文作文试题详解(河南卷) - 草稿

如何审命题作文

——2022年河南中考语文作文题目写作指导

一、请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50分)

(1)生活中,声音无处不在。它可以是我们听到的万物之声,也可以是我们听到或看到的各种信息。这些声音中,最令你难忘的声音是什么?

请以“留在心底的声音”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②600字左右。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信息时代,人人都可以是“发声器”,我们该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该如何对待各种不同的声音?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表达你的思考。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②600字左右。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二、写作指导

1、化虚为实

认真读材料,明确中心词。第一个题目的中心词是“声音”,题目中的“声音”一词,材料中已经交代的很清楚,它不仅仅指人或者万物发出的声音,还可以是我们看到的各种信息,也就是看到的和听到的都可以。题审到这里,我们还要继续深入思考,因为此时的这个声音,依然还是个很笼统的概念,我们需要将这个“声音”“化虚为实”,将其转化成生活中一件具体的事情,然后再在这件事情上融入自己的情感或感受,概括出某一句话,或者一个画面,让这句话或画面贯穿全文,从而确保作文主题明确,中心突出。

2、选材表意

选新颖素材,确保感染力。新鲜、独到的素材才会让读者眼前一亮,选取素材的时候,要注意一般与特殊的有机结合,既要贯穿我们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亲切可感,能“留在心底”,还要选取那些带有浓郁的文化和具有诗意味道的、能寄托情感“美”的素材,既要引发读者的共鸣,同时又要有独特的魅力,可以沉淀,可以升华,可以传承,可以增强文字的感染力。

3、注重细节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景的描写之中。恰到好处的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1)场景细节

场景细节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细致描写,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例如鲁迅先生的《故乡》中对故乡初冬景色的描写,“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2)人物描写

人物描写,就是准确、细致、生动地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外貌、动作、神态等,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地位、心理、情感等是一种手法。如《故乡》中对闰土的描写,“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社戏》中对双喜、阿发等小伙伴的描写。

三、下水作文




            留在心底的声音

                  王文静

“一局棋而已。”外公含笑轻轻说出的一句话,是留在我心底最美的声音,如一朵丁香在心中绽放,历久弥新。

(开篇点题,同时也留下了一个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并用一比喻,使文章增添美感。)

绿油油的叶子,黑黝黝的树皮,盘虬卧龙的枝干,外公家门口的那棵皂角树可是有点年头了,可一到夏天,它就甩开膀子,哗啦啦遮下一大片浓荫。树下有一张刻着“楚河汉界”的青石棋桌,桌旁散落着几只小木凳。外公就喜欢和隔壁老张头在据河而战,小时候的我则喜欢偎在外公怀里观战,一来二去就学会了下棋。

(景物描写,透出丝丝凉意,这样的环境下,下棋、观棋都是一件惬意的事,为下文下棋做铺垫,关键语句的出现就水到渠成了。)

那一次,老张头剩了三个兵,外公余了一匹马。仨兵虽小,但协调作战,外公几次想马踏他们,都被老张头巧妙化解。转眼,仨兵就攻到了“皇宫”。危急时刻,我抓起了外公的老将,不让老张头将军。

“哈哈哈”,两个老头儿大笑,我奇怪地看着老张头,他干嘛不生气呢?再回头看外公,外公也笑着说:“一盘棋而已,败不馁吗!”这句话我似懂非懂,但还是交还了棋子儿。

(第一次观棋,棋局描写详细,很自然引出点睛语句。)

长大后,我更喜欢观察俩人对战时的神情与对话。

(过渡句,自然引出下文的描写)

“哎呦,危险了!”外公的眉毛皱成了一座山,一只手撑着下巴,微笑着,盯着棋盘,自言自语着。


“快走,要不我回家睡一觉再来?”瘦瘦的老张头,左手捋着雪白的山羊胡,右手拿着一只棋子,轻轻地敲着棋盘,那脆脆的敲击声一下一下地响着,仿佛为树上的蝉鸣伴奏。

天上骄阳似火,叶底蝉声大噪,树下阴凉丛生,棋局胶着。


“别催,让我再看看!”虽然境况危急,但外公依然不慌不忙,冷静地思考。


“要不就投降!”瘦老头步步紧逼。

“再看看,再看看……”外公绵里藏针。

终于,他小心翼翼地拿起马跳进了对方老将的宫心之中。

“哈,这叫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自来!”瘦老头得意地拿起小卒,猛地砸向外公的马。

外公突然笑了,他毫不迟疑地拿起车,奇袭下去:“将军。”

瘦老头一下子懵了:“怎么会这样,你暗度陈仓啊!”

“大意失了荆州,哈哈……”围观者都大笑起来。

外公仍然淡淡地一笑:“一局棋而已,没有什么可骄傲的,再来!”

一阵微风吹过,吹动着外公的头发,一扬一扬的,旗帜似的。

(外貌语言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也为点睛语句的出现进行层层铺垫。)

这次,我听懂了这句话,也看明白了外公恬淡自若的神态,这让我受益匪浅……

何止下棋,人生也是如此,看淡一时的输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及时调整好心态,努力前行,才是人生最好的态度!

(画龙点睛的议论,点明了文章主旨。)

“一局棋而已。”“胜不骄,败不馁”外公淡淡的几句话,时时回响在我耳边,成了留存我心底最美的声音,每每学习受挫时,它会鼓起我重新奋斗的勇气;有了一点成绩时,它又会让我再次冷静下来,从容前进!

(再次点题,前呼后应,点明这几句话对自己的影响,深化文章主旨。)


中考实验操作考什么

中考实验操作考试内容:

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

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3、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4、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5、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6、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7、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中考,全称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检测初中在校生是否达到初中学业水平的水平性考试和建立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高中选拔性考试,是初中毕业证发放的必要条件,考试科目将国家课程方案所规定的学科全部列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


中考实验操作考什么

中考实验操作主要考学生物理、化学、生物课程规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中考生物常考的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1.下列关于制作和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C)A、用凉开水漱口B、在载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C、口腔上皮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核D、用碘液进行染色2.生理盐水的浓度是0。9%其目的是保持细胞原来的形态。3.在低倍镜下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特点是细胞质、细胞膜和细胞核实验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1)两个目的?1、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2、探究光是不是绿叶制造的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2)酒精、碘酒的作用? 脱色验证是否有淀粉产生 暗处理的目的让淀粉消耗干净,隔水加热的目的防止酒精爆炸。(3)遮光部分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把一部分用黑纸遮挡目的探究光是不是绿叶制造的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4)该实验的现象? 结论?见光部变蓝,不见光部不变色结论? 1、光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2、叶片见光部产生了淀粉。(5)将叶片变蓝的部分制成切片观察会发现叶肉叶绿体变成了蓝色,这说明淀粉形成的场所是叶绿体。

语文对试卷的考点分析

我为您收集整理的语文对试卷的考点分析,提供全面的语文对试卷的考点分析信息,希望对您有用! 语文对试卷的考点分析篇一:初二语文试卷分析 初二语文试卷分析 后头中学邵文博 这一份期末考卷,比较成功的。能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针,注重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注重人文精神和新课改理念的渗透,考卷突出了检查学生一个学期所掌握的知识和所具有的语文能力,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对今后的教学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二、学生考试情况分析 试卷总体难度不大,符合对全体同学的考查。本试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我校参加考试的学生中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4分。 试卷共包括三个部分:一、积累运用;二、阅读(古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三、作文。 我们采取抽样的方法,对这次试卷的答题情况作了分析,以便准确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第一部分为语言积累及运用,主要考查了古诗文名句默写、字词音形义、成语的运用、病句、名著的知识、综合性学习等几个方面,很有针对性地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总体来说还算理想,得分率较高,说明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运用较牢固。 第二大部分为综合阅读,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学生对的回答都较浅显不全面,失分较多。现代文阅读,涵盖了散文阅读的重要考点,虽然设题不难,但学生总体失分率非常高,主要是审题不清、答题要点不全面。文言文得分率较高。 第四大部分是作文题,学生只要能写出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就可。但不少学生没能写出这一思想认识过程,也有学生缺少深刻的表现,不懂得在细节中体现人物情感。 三、教学生存在问题及对策 通过本次检测,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从中也暴露出不少学生语文学习方面仍存在较大问题,如最简单的古诗文默写,学生眼高手低。依提示填写诗文原句,得满分的同学很少,其原因不是学生不会背,而是眼高手低。而此类题的评判标准又恰恰非常严格,错一个字就算错。还有学生审题意识及其领悟力不够。再如作文题虽然比较简单,但作文分数普遍不高。作文历来是语文成绩优异与否的最大制约因素,它也是语文的老大难,整个八年级学生的作文确能算是佳作的寥寥无几,让人心理真不是滋味。今后的语文教学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知识的积累,强调语言的运用 语文知识的积累,包括字词积累、诗文积累(包括名著)及文化常识积累等,这是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历来是初中语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积累的.目的在于运用,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就在生活中,要在教学中创设生动的运用语言的生活情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言,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语言,只有让语文走向生活,才能促使学生更主动地去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并不是你告诉学生了,他们就会掌握。 3、课内外结合,做好阅读训练 “语文课标”提出,阅读要“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浏览”的阅读方法,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实践。平时教学要关注学生在阅读表达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创新意识。用好教材训练学生写读书笔记,如佳句点评、读后感、内容简介、故事缩写、人物简评之类的短文,进行不同表达方式的训练,进行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训练,在自由阅读中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在读写互促中提高能力。 4、要扎实抓好写作基本功训练。 要从最基本的规范语言写起,通过练笔或单项训练,训练学生能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准确、生动、得体的语言记叙所见所闻,表达所思所感。要从最基本的文体训练做起,特别要重视记叙文的写作训练,学会选材、安排详略,学会场面描写、细节描写。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引导学生时时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指导学生挖掘、提炼生活中的“动情点”,化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鲜活感受和真切体验。 四、命题建议 总之,本次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命题是非常成功的,不少材料较新,测试内容遵循新课标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和基本理念,在一份语文试卷中力图体现“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会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的精神,收到了较好的成效。这份命题一定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 语文对试卷的考点分析篇二:二年级语文期末检测试题分析、试卷分析 张恬静 本套试卷是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测试时间为90分钟,共100分。由于考试对象的的特殊性,本次一年级(一)班语文考试,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生活紧密结合,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试卷分为ABC类,分类主要体现在题目类型和题量多少上。 试题难易程度 这次试卷主要是围绕教材出题,试卷题目80%出自教材,因此题目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试卷的整体难度较容易,同时将试卷分为ABC三类,适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考察。较易的题目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尽快适应学校生活,能够更加愉快开心的投入到学校生活中。 考察内容 主要考察学生的课堂行为习惯、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和书写能力,考查内容以行为规范和生活化教学内容为重点。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参加本次考试的共8人,其中最高分95,最低分79,总分682,及格率100%,平均成绩85,优秀人数3,优秀率38%。题型如下: 1、课堂行为习惯,这一类型的题主要针对学习程度暂时落后或平时课堂行为习惯不够规范的同学,如周铭玺、田源、王瑞、俞明凤、陆夜萍,从试卷考察的情况来看,周铭玺、陆夜萍、俞明凤基本上完成的都比较顺利,田源、王瑞在老师的引导下也能完成,总体上课堂行为规范同学都已经了解熟悉,但是不够规范。 2、“找一找”,这一类型的题,主要是认真听老师念得词语,在试卷中找出相应的图片,考查学生对事物的名称与实物的样貌之间的联系。从8名学生的试卷答题情况可知,出错率较低,可知 3、连一连,这一类型的题主要是针对有连线能力的同学,连线题主要是将相同的蔬菜连起来,考察动手能力,本题正确率100%,难度不大,能够连线就能作对。 4、指一指,这道题周铭玺、田源不能全部指对,王瑞需要辅助完成,其他同学基本上都能很快完成且都正确。 5、读一读,主要是跟读儿歌,周铭玺没有语言能力,不进行考察,除了王瑞需要不断引导,才能完成,其他同学都能够完成。 6、写一写,A卷听写,对学生要求相对较高,在10个需要听写的生字中,牟展宏错3个,姚云霞错2个,正确率70%左右,说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书写能力都有所提高。B卷主要是认写,能够读出生字的名称,并进行抄写。从试卷 来看,学生对于认读出错率较大,抄写基本上问题不打,C卷主要是将点连接起来,写好横竖。 存在不足 1、在试卷的题目类型上分配不够合理,考虑不够全面。 2、一些同学的课堂行为习惯不够规范,需要老师进行引导与提示。 改进措施及今后教学建议 1、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创设适合培智学生的课堂情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保证40分钟的课堂质量,让学生有所学。 3、利用课堂时间,分层次进行作业练习。 4、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

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不是是哪个学段的考试,仅做参考吧,但愿有帮助哈
这次期中考试内容,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察,从试卷出题来看,题并不难。但是学生们的成绩并不是特别的高。总体来看,学生们在文言文基础和作文这两部分是弱项,值得我们在今后教学中反思并得到重视。也许是我的要求过于严格,我们班成绩这次位于6个普通班第一,但是我感觉他们做的还远远不够,还需要继续努力,尤其是在自己因为不认真丢分的那些题目上,还有就是基础知识方面掌握的还不够好。这些都是可以简单就可以而且必须能够提升的地方。
分析试卷及今后教学重点:
学生们的选择题正答率较低。
选择题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3个单项选择,前两道选择题正答率在45%。文化文学常识、成语题、病句题和句子衔接题各一道,共7个选择题。成语题需要日常的积累,每天坚持背4、5个成语,及时检查背诵情况。我需要反思的是在这段时间我对成语的背诵检查情况不及时,今后需要加强坚持检查学生们的积累情况。病句题正答率在49%,可见6种病句类型学生们掌握的并不好,在课后应及时提醒学生们及时反思与复习6种病句类型以及相关练习。真正的学会分析和运用。
古诗文阅读共41分。文言文解释加点的字词共10分,有大部分的学生不能得满分,而且有很多出现3、4分的学生,这个题是基础题,反映出学生们的文言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尤其是词类活用,从侧面又反应了早读背诵情况不乐观,并没有落实珍惜早读背诵时间。以后要严加检查早读背诵情况,及时布置早读任务。文言文翻译句子不能做到子字落实,这是需要在今后的文言文教学中需要强调和引导的部分。
古诗鉴赏题这次学生们答题情况还可以,知道从诗歌意象、意境和运用的手法来分析诗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以后保持加强练习。
大阅读这次比较简单,许多学生重拾了对语文的信心,坚持总结答题方法我们以后会更好。
作文是学生们的一个弱项,不会运用一些写作技巧、手法,语言平淡,都是流水仗。想要让自己的语言优美,但是又不善于尝试,不愿动脑筋,缺乏写作练习,缺乏写作方向。下一阶段的教学,我会注重对作文的教学,加强学生们课堂的写作训练,指导运用一些描写手法,愿我们能有一个更大的进步。
总体来说,学生们比上次月考要有进步。考后及时和学生共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进行了反思与总结,并明确了今后的学习措施。明确目标,指明方向,我们将不断前行。


2011北京海淀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1年北京海淀区中考语文试题与答案

知1. 本试卷共8页,六道大题,22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在答题纸上准确填写班级名称、姓名。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 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纸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解剖 (pāo) 联袂(mèi) 剔透(tì) 谆谆教诲(zhūn)

B.寒噤(jīn) 细菌(jūn) 祈祷(qí) 得陇望蜀(lónɡ)

C.氛围(fēn) 折本 (shé) 恣睢(zì) 鲜为人知(xiǎn)

D.胚胎(péi) 脊梁(jǐ) 污* (suì) 扣人心弦(xián)

2. 对下列各组词语中两个加点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和谐——和煦

解说:两个“和”字意思相同,都是“温暖”的意思。

B.精通——精致

解说:两个“精”字意思不同,“精通”的“精”是“透彻通晓”的意思;“精致”的“精”是“仔细深入”的意思。

C.满载而归——载歌载舞

解说:两个“载”字意思相同,都是“装载”的意思。

D.莫名其妙——名正言顺

解说:两个“名”字意思不同,“莫名其妙”的“名”是“说出”的意思;“名正言顺”的“名”是“名义”的意思。

3. 结合语境,依次填写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城市色彩景观设计的实施可以使城市成为舒适美观的人居环境, 如何正确实施则有赖于对城市色彩的研究和设计。 尽快将这个研究课题纳入到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总体框架中去, 能使城市规划部门在实际操作中对此进行有力地指导和管理。

A.但是 只有 才 B.但是 只要 就

C.因此 只有 才 D.因此 只要 就

4.运用修辞方法的句子不能恰当地表达下面语段意思的一项是

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生长在官宦富贵之家。他曾广泛涉猎经史子集,于诗书、绘画、金石、园林、中医、织补、饮食等均有研究。后来由于政治斗争的冲击,曹家日渐衰微,曹雪芹命运也急转直下,生活陷入困顿,晚年“满径蓬蒿”,“举家食粥”。世态炎凉使曹雪芹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专心致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曹雪芹心血凝成的《红楼梦》成为我国古典小说最杰出的代表。

A.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对偶)

B.如同蔷薇在荆棘中绽放鲜艳的花朵,曹雪芹在逆境中创造了我国古典文学的辉煌。(比

喻)

C.读了曹雪芹的生平介绍与《红楼梦》,你怎么会不理解“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呢?(反问)

D.有老庄的哲思,有屈原的《骚》愤,有司马迁的史才,有顾恺之的画艺,还有李龟年的音乐天才……因此,曹雪芹才能创作出千古杰作《红楼梦》。(排比)

5.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托他买两本书——《呐喊》和《彷徨》,他满口答应了。

B.他感激地说:“谢谢你!如果没有你的帮助,我会一事无成”。

C.看到招生简章,他满怀希望地报名参加《暑期养生文化讲习班》。

D.中秋节的月饼种类很多,有枣泥的、五仁的、豆沙的、椰蓉的……等。

6.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周立伟先生认为王国维的“三种境界”说可以用来很好地描述科学研究的过程。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是第一境,为高瞻远瞩、构想沉思的准备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第二境,为冥思苦想、孜孜以求的探索期。“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第三境,为不断追求、终有顿悟的豁朗期。周先生认为在这之后应该还有一种境界,即“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①这种变化是科学研究第四境的形象说明。

②这句诗形象地表达了科学研究进一步深化与探索的过程,令人遐想。

③看吧,小溪流到了尽头,仿佛到了绝地,忽然云霭从水源处升起,云天一色,时隐时现,多么美妙的变化啊。

④“行到水穷处”讲的是实践检验,“坐看云起时”讲的是理论升华,为验证期。

A. ①③②④ B.②④③①

C. ②③①④ D.①②③④

二、填空(共8分)

7.默写(5分)

(1) ,一览众山小。(杜甫 《望岳》)

(2)怀旧空吟闻笛赋, 。(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但愿人长久, 。(苏轼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4) , 。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渔家傲》中思念家乡又慨叹功业未立的诗句是 , 。

8.名著阅读(3分)

小说中典型环境的设置有助于推动情节的发展,这一点在《水浒传》中有充分的体现。例如吴用正是利用如火的炎热天气设下计谋,从而巧妙地 (事件)。在这个事件中,杨志等人也是因为暑热难耐,口干舌燥, (细节)才中了吴用等人的计谋。又如风雪山神庙手刃仇人这一事件中,正是数九隆冬的连天大雪压倒了 (人物)居住的草厅,才使得他到山神庙安身,从而听到陆谦等人的谈话,进而杀敌复仇。

三、综合性学习(共11分)

9.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国家开展的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某校学生会开展了相关的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以下任务。

(1)请根据下面材料提供的信息,说说“高雅艺术”具备哪些特点,国家采用了哪些方法来保证活动的实效性。(5分)


【材料一】

艺术的发展应该是金字塔型,最底层最广泛的是通俗艺术,而金字塔尖上的应该是京剧、歌剧、交响乐、芭蕾等高雅艺术。同时,尽管从事高雅艺术的艺术家们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但大都在艺术中表现出爱和美的主题。

【材料二】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2005年启动,当年资金投入为600万。发展到2008年时,其资金投入已达3200万。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还将继续加大资金投入。

【材料三】

为了使学生能够走近高雅艺术,国家每年都组织数百场艺术团、省市级艺术团和高校艺术团的专场演出。此外,还组织艺术教育专家讲学团到各地讲学,内容涉及到音乐、美术、书法、审美等有关领域,受益的学生多达几十万人。

答:

(2)请依据下面材料,概括出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意义。(3分)

【材料一】

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以来,广大学生通过欣赏名家名作,真正地走近了冼星海、马思聪、施特劳斯、莫扎特等艺术大师,更在对《赵氏孤儿》《杨门女将》《图兰朵》《天鹅湖》《卡门》等国内外经典剧目的欣赏中感受到艺术动人的魅力。

【材料二】

参加过“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学生感慨:“高雅艺术让我深刻地感觉到曾经津津乐道的一些偶像剧以及选秀活动是多么庸俗,经典的剧目让我开始去注意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

答:

(3)为了配合活动的开展,作为学生会成员,请你协助以下两个社团各拟定一个简要的活

动方案,方案要有活动名称和活动形式。(3分)

①书画社:

②戏剧社:

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

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完成第10-12题。(共8分)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1)越明年 越:

(2)百废具兴 具: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 属予作文以记之 翻译:

(2) 前人之述备矣 翻译:

12.选段中能够表现洞庭湖浩渺广阔的语句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答:

五、现代文阅读(共31分)

(一)阅读《薯忆》,完成第13-15题。(共15分)

薯 忆

①离开关中故乡,西行入陇,我定居兰州。每当看到踏着秋色远道赶来的亲友解开布包儿,亮出还沾着几星泥土的紫红番薯时,我便禁不住直起目光,心头很有些“他乡遇故知”的热乎味儿。我是土生土长的关中子弟,在我的半生阅历中,红薯烙下过一些很难抹煞的印记。

②家乡的红薯,是一种生命力极旺盛的庄稼。

③春节刚过去,农家院落向阳的角儿上便铺起厚厚一方细碎的、半干的马粪、牛粪,粪窝里埋进年前精选出来的大个儿红薯作母体,起秧发苗。五月天急急忙忙收了麦子,闪亮的麦茬还遗留在野地里,镢头便从茬缝间掘出窝儿,墙角密匝匝簇拥起来的二尺多高的薯苗被剪成半尺长的茎节。一根根埋进窝儿里,注进一碗清凉的井水,苗儿就在田野上落住根了。

④当一行行麦茬在来去倏忽的风雨里干霉腐烂时,薯秧儿也便悄悄地扯长绿蔓,巴掌形的叶儿开始覆盖地表,整个田垄由黄转绿,在悠悠南风里转换得很快。仓颉造字,将“暑”略加变化,上方加盖个草头便形迹近“薯”,似乎巧妙地概括了暑天疯长这层自然物象上的意思。

⑤秋深了,红薯亢奋于泥土之中,胖大结实的块头硬是将沉重的黄土层拱起一个龟背,挤错开指头宽的长长的裂缝,土地大约被它挤疼了,疼得不自禁地咧开了嘴巴,薯儿那亮亮的红色,就从土缝里朝外窥视,透过地上半歪的绿髻儿窥视蓝天白云,窥视日月星辰,从湿润润的土层里睁开的是惊讶的、生疏的眸子。秋霜浇醉枫叶、染红枝头柿子的同时,也催熟了这探出头来的红薯。不经霜的红薯是不宜掘的,勉强掘出来,如咬木块而死硬,如嚼青果而微涩。一旦经霜,立即就若梨若枣,甜脆爽口。

⑥这时节秋霜满地,我晨起上学是脚冷手冻。散学赶回家吃饭,一进屋门,正拉风箱烧饭的奶奶便从灶膛里掏一个烤红薯,红薯在洁净院落里几个蹦达弹掉了灰烬火星儿,我飞快拾进手里,烫得不行,两只染墨水的红红的小手倒来倒去,唇对住热薯吹嘘不已,原有的冻馁之气顷刻间吹散了,没有了。

⑦在生计不很宽裕的农村,这时也正是家家户户麦子将尽而苞谷收获的换季时节,新出土的红薯总是显得那么适时那么得体。苞谷粥里掺和了剁成菱角形的红薯块儿,黄澄澄的粥儿裹定薯块,筷子夹起来抿开粥便亮出一层比纸还轻薄的红皮儿,咬破红皮便是细腻腻的黄瓤,粥儿粘糊烫嘴,薯块之香很像那刚刚炒熟出锅的山板栗。青瓷小碟儿里正有几撮绿闪闪的野菜相佐,大碗擎起,大口吸溜,食之不足却驱寒而耐饥,贪嘴过量也决不伤脾胃,在农家当然是既节俭又实惠的第一流饭食了。三十几户的小小村庄逢个刚刚揭锅的早炊时节,温馨的香味在黄叶簌簌飘坠的村巷里弥漫开来,这村庄便像秋江里一叶小舟似地悠悠然荡入了半痴半醉的境界里……这就是最后一抹秋色,最美的秋色!

⑧红薯生长期短,贮藏期却长远,而且是搁置越久越甜脆。若是存放得法,红薯直可与翌年结下的新薯接住茬口哩,仔细些的人家,长年四季都会有鲜艳硕大的红薯待宾客,赠亲朋。国家困难时期,粮食紧缺,妈妈曾把那半窖红薯当做宝贝,精打细算,硬是让一大家子人熬过了那一大段艰难的时日。

⑨人生犹如流水,这都是渐渐遥远的往事了。我投笔从戎,远走他乡,辗转到千里外的兰州工作,一眨眼又是十年!

⑩在兰州,红薯是罕物。一斤红薯在关中三五分钱,在这里泥住一个盛过柴油的大铁桶烤烧个半焦半黄,香味洋溢,一斤要七角八角哩。价钱够贵了,可我只要看见,就非买不可。买一堆儿拎回去全家受用。西北偏僻地方从未见过红薯的人家,还有城市高级宾馆里动不动和珍馐佳肴打交道的人,遇见红薯,恐怕就不会有这样一种兴趣、感情。

11有一天,家里来了位书法家,我们请他留下一帖横幅。他问:“写什么话好呢? ”妻子说:“写什么都行,只要有‘红薯’这两个字……” 土里土气的红薯太平庸了,文雅的诗词里哪会有这两个字呢?书法家为难了,我却恍然悟到十几年的城市生活,没有磨去妻子对红薯的这份深情,我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深深地感到土地在人的精神上打下的印记是有形无形的,同时也是隽永而强烈的。在我们的心中,红薯不就是那片让我们魂牵梦萦的土地吗?


(有删改)

13.文章中作者满怀深情地回忆了与红薯相关的几件事。阅读文章第⑥—11段,补全下面的内容。(5分)

(1)

(2)

(3)困难时期,我们家依靠红薯渡过难关。

(4)

(5)

14.阅读文章第⑦段内容,揣摩作者说新出土的红薯是“适时”“得体”的原因。(4分)

(1) “适时”的原因:

(2) “得体”的原因:

15.结合文章相关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写出自己对红薯深厚感情的。(不超过150字)(6分)

答:

(二)阅读《控制地下煤火》,完成第16-18题。(共8分)

控制地下煤火

①在很长的一个时期,人们对地下煤层燃烧束手无策。面对这种情况,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主张有效地控制与利用它。

②地下煤的燃烧就是一个剧烈的氧化过程:一部分煤得到了充分的氧化,烧成了二氧化碳;另一部分煤得不到充分的氧化,烧成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废物,一氧化碳却是还能燃烧的有用气体燃料。

③门捷列夫的目的就是有效地控制它,不让它烧成废物——二氧化碳,而燃烧成有用的气体燃料——一氧化碳。为达到这个目的,门捷列夫设想,把火焰严密地封闭在煤层里,不让它自由地跟空气接触,空气只能经过一根管子通进煤层里去。这样,人就可以调节空气,使煤层里的煤只能全部燃烧成一氧化碳;再用另一根管子把一氧化碳引到地面上来,为人所用。

④多年以后,苏联的工程师们开始试验把煤气制造厂建设在煤层里的计划了。他们先在煤层里筑起几垛墙来,把煤层分成许多格。每格中间开一条巷子。巷子两头各通一根管子到地面上来:一根是打进空气的,另一根是让煤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通出来的。

⑤地面上还有其他设备。一台鼓风机,把空气打进煤层里去。一座煤气洗涤塔,洗掉从矿层里通出来的一氧化碳中的灰尘和氨。一座巨大的煤气贮藏塔,贮藏洗干净的一氧化碳。铺设的许多煤气管,把一氧化碳通到工厂和住户里去。

⑥为了控制煤层的燃烧,工程师们借助诸多仪表,监察导出煤气的数据变化,调节打进矿层空气的成分与速度。

⑦后来,工程师们发展了门捷列夫的设想。因为空气中有4/5是氮气,而氮气在制造一氧化碳的过程中是不起作用的,所以他们将打入煤层空气换成为纯净的氧气和水蒸气。水蒸气降低燃烧的温度,并生成都能燃烧的一氧化碳和氢气,从而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根据叶至善《地底下的火焰》改写而成)

16.如何控制地下煤火,门捷列夫设想的做法是 (不超过35个字);从门捷列夫的设想到苏联工程师们成功的实践,我们可以学习到的科学精神是 。 (3分)

17.阅读第段画线的句子,说明 “监察”与“调节”两个词语不能互换的两个理由。(3分)

答:

18.阅读下面的材料,联系文章相关内容,说说文中“控制地下煤火”与下面材料中“熄灭地下煤火”面对的共同关键问题是什么。(2分)

【材料】

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研究并在煤矿中推广黄泥灌浆灭火技术。水和黄泥混合的泥浆是很好的灭火材料。水传递黄泥到达一定的位置,水分干了,就地堵塞与空气相同的管道,从而窒息火灾。

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9-21题。(共8分)

①眼界之于读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读书人欲从书本中汲取力量,高远的眼界是至关重要的。

②眼界决定了读书的目的。周总理读书时,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的眼界为其发愤读书作了注脚。既立志于“中华之崛起”,就必须好读书、读好书,因为“中华之崛起”所呼唤的读书人,不仅要有报国之志,更要有报国之才。冯友兰先生曾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作为一个学问家,做学术研究是要做全民族的智囊。这一点,对读书人很有启发。虽然读书人并非一定是学问家,但读书的眼界却力求要高,这样至少就不至于把读书当作可有可无的休闲娱乐,或使其陷入无聊的泥潭。

③眼界,也决定了读书的方法。从古至今,怎么读,以及怎么防止“死”读书,都需要从实践出发,形成适合每个人自己的读书方法。可以肯定,有着高眼界的读书人,一定会结合实践去读那些更富价值的书籍。当今的时代是一个面临变革、高速发展的时代,许多人基于认识、把握社会变革的内在规律的需求,纷纷去读经济类的经典著作,从而形成一股经济书籍阅读热。可见,对世事的体察,对未来的高瞻,决定了一个人读书时会选择有效有益的方法。

④另外,眼界还决定了读书的效果。 一个拥有高远眼界的读书人,能够从书海中选择有智慧的书来读,启发自己的心灵,开辟自己的思想,从而获得的读书效益。

⑤怎样提升自身的眼界呢?应该努力扩展读书的宽度。达尔文常常几小时地阅读莎士比亚的剧作和拜伦的诗篇;我国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都非常喜爱古典文学。对自然科学家来说,了解文、史、哲方面的知识,会有助他们的逻辑思维变得更开阔,流转自如。同理,文学艺术方面的专家如能多读一点自然科学知识,在创作作品与表达自我的时候,往往也能够更加深刻。

⑥借助眼界,关注现实,解决实际问题,才是读书的关键所在。吕思勉先生说:“社会科学家,他必先对现状觉得不满,然后要求改革;要求改革,然后要想法子;要想法子,然后要研究学问。”讲的也类似这个道理,更是读书人应该秉承的思想。

19.文章从哪些方面来论证“读书人欲从书本中汲取力量,高远的眼界是至关重要的”这一观点的?(3分)

答:

20.根据文意,从下面选择最适合的语句填在第④段划线处。(只填序号)(2分)

①高尔基说:“我读的书愈多,就愈亲近世界,愈明了生活的意义,愈觉得生活的重要。”

②季羡林先生笃信“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这样的眼界使他能畅游书海,撷取书籍的智慧,最终成为学贯中西、享誉中外的国学大师。

答:

21.文章第⑥段中“这个道理”指的是什么?(3分)

答:

六、作文(50分)

22.“没有”也是一种人生的状态,我们要善于从“没有”获得。那些“没有”的日子,可

以是没有父母呵护的一段日子,可以是没有获得成功体验的一段日子,可以是没有闲暇欢娱的一段日子……但在这些“没有”的日子里,你却有所为,有所悟,让自己享受着挑战的过程,体会着成长的快乐。请在“在没有 的日子里”中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构成你的作文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1000之间。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海 淀 区 九 年 级 第 二 学 期 期 末 练 习

语 文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1.6

一、选择(每小题2分,共12分)

1.C 2.D 3.A 4.A 5.A 6.C

二、填空(共8分)

7.(1)会当凌绝顶


(2)到乡翻似烂柯人

(3)千里共婵娟

(4)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共5分。每小题1分)

8.截取生辰纲 喝了下蒙汗药的酒 林冲

(共3分。每空1分)

三、综合性学习(共11分)

9.(1)层级的艺术;表现了爱和美的主题。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组织不同层级的专场演出;组织艺术教育专家讲学团讲学。

(共5分。每个要点1分)

(2)走近大师;感受经典魅力;提升文化修养。

(共3分。每个要点1分)

(3)答案示例:周末书画展 书画社成员提交书画作品,周末在校园兰亭举办书画展。

(共3分。每个方案1分,表达1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

10.(1)及,到 (2)同“俱”,全,皆。

(共2分。每小题1分)

11.(1)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2)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共4分。每小题2分)

12.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2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31分)

(一)(共15分)

13.(1)小时候,我回家吃红薯解冻馁

(2)换季季节,红薯成就了温馨的乡村生活。

(4)在兰州,我买烤红薯

(5)写横幅时,要“红薯”二字

(共5分。1、4、5小题各1分,2小题2分)

14.(1)红薯在麦子将尽而苞谷收获的换季时节出土。

(2)使苞谷粥更可口(或“为苞谷的降临帮衬一臂之力”,意思对即可)。

(共4分。每个要点2分)

15.答案示例:第⑤段中“红薯亢奋于泥土之中,胖大结实的块头硬是将沉重的黄土层拱起一个龟背”, “就从土缝里朝外窥视,透过地上半歪的绿髻儿窥视蓝天白云,窥视日月星辰”,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不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红薯生命力旺盛,而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红薯调皮、可爱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红薯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共6分。结合内容2分,红薯特点分析2分,情感分析1分,语言表达1分)

(二)(共8分)

16.封闭煤层里的火焰,用一根管子通进煤层里调节空气,再用另一根管子引出一氧化碳。(2

分)大胆设想,勇于实践,积极创新。(1分)

17.答案示例: 如果调换,其一,与实际的工作程序不符;其二,煤气的数据变化无法“调节”;其三,只是“监察”打进煤层的空气成分与速度,就无法达到控制煤层燃烧的目的。(共3分)

18.如何处理燃烧煤层与空气接触的问题。(2分)

(三)(共8分)

19.眼界决定了读书的目的;眼界决定了读书的方法;眼界决定了读书的效果。(3分)

20.② (2分)

21.借助眼界,关注现实,解决实际问题,才是读书的关键所在。 (3分)

六、写作(50分)(见11年《中考说明》作文评分标准)



2022年北京海淀中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2022年北京海淀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2022年北京海淀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2年北京海淀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22年北京海淀中考录取结果查询入口(已开通) 2022年北京海淀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及答案 查看中考全部文档资源 >>


2010北京中考语文试卷

  一、 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涌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子母涂黑涂满。(共8分,每小题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巢穴 (xué) 记载(zaì) 斤斤计较(jiǎo)
  B. 解剖 (pāo) 暂时(zhàn) 茅塞顿开(sè )
  C. 脑髓 (suǐ) 颠簸(bō) 牵强附会(qiáng)
  D. 酝酿 (niàng) 应酬(yìng) 扣人心弦(xián)
  2、对下列各组词语中两个加点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布告——布局
  解说:两个“布”字意思相同,都是“分布”的意思。
  B. 谋略——谋生
  解说:两个“谋”字意思不同,“谋略”的“谋”是“计策“的意思;“谋生”的“谋”是“设法寻求”的意思。
  C. 情不自禁——忍俊不禁
  解说:两个“禁”字意思相同,都是“禁受”的意思。
  D. 温故知新——无缘无故
  解说:两个“故”字意思不同,“温故知新”的“故”是“原因”的意思;“无缘无故”的“故”是“从前的”意思。
  3、 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河北省涞源县东团堡乡中心小学副校长张胜利,当初是依靠“希望工程”的资助,才完成学业的。他懂得__________,从师范学校毕业后,他放弃留城机会,回乡任教,并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先后资助了300多名贫困生,以行动回报社会。
  ②南非曾在2000年中申办2006年足球“世界杯”,为此做了很多工作,满以为胜券在握,结果却以一票之差输给德国,可谓________, 然而南非人并未放弃,最终在2004年获得了2010年足球“世界杯”的承办权。
  A. ①句填“饮水思源” ②句填“行百里者半九十”
  B. ①句填“饮水思源” ②句填“功亏一篑”
  C. ①句填“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②句填“功亏一篑”
  D. ①句填“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②句填“行百里者半九十”
  4、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是中华华民族的生命、力量和希望所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在少数民族地区落实相关政策,保护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为达到这个目的,各级政府_________。
  ① 要让民族地区各族群众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② 要加快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治理土地沙漠化的进程
  ③ 要贯彻由“救助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变的工作方针
  ④ 要在公共服务和就业等方面满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切实需要
  A.③④②① B.①④②③ C.①②④③ D.③②④①
  二、填空(共8分)
  5.默写(共5分)
  (1)______________ ,一览众山小。(杜甫 《望岳》) (1分)
  (2)征蓬出汉塞, ______________。(王维 《使至塞上》)(1分)
  (3)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分)
  (4)《岳阳楼记》中描写夜晚洞庭湖湖光月影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2分)
  6.名著阅读(3分)
  《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时期的_____①__所作。《左传》善于记录战争,其中《曹刿论战》记录的就是齐鲁两国在鲁国的_②__发生的一次战争。《左传》还善于记录人物语言,这一点在《曹刿论战》中表现为对_____③____过程的描写。
  三、 综合性学习(共9分)
  为了弘扬尊老、爱老的中华传统美德,增强学生敬老、助老、孝老的意识,学校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开展“社区养老”社会调查实践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7. 社区居委会主任为你提供了下面两则材料。请你根据这两则材料提供的信息,说出北京市开展“社区养老”的原因。(4分)
  【材料一】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规定,一个国家(地区)65岁以上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这个国家(地区)则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据统计,截至2006年底,北京市户籍总人口为1197.6万人,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52.9万人,占总人口的12.8%,北京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然而,北京市养老设施十分有限,全市共有养老机构324所,平均每百位65岁以上老年人仅有床位2.3个。另外,调查显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有53.3%的市民因不愿意离开家人,首选依托社区居家养老,另有22.1%的市民宁愿自聘保姆呀要在家养老。
  (数据来源:①《北京市2006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 ②2010年5月11日《北京日报》)
  【材料二】
  2007-2009年北京市户籍人口及老年人口状况

  年 度 总人口数
  (万人) 65岁及以上人口数
  (万人) 占总人口的比例
  (%)
  2007 1213.3 158.8 13.1
  2008 1229.9 162.2 13.2
  2009 1245.8 168.8 13.5
  (数据来源:①《北京市2007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②《北京市2008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③2010年5月14日《北京晚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作为社区养老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老年餐桌”已经覆盖到北京市2600多个社区。下面是对三位老人的一段采访记录,请你从中概括出他们认可“老年餐桌”的三条理由。(每空要用4个字回答)(3分)
  张爷爷:我和老伴儿都80多岁了,就想着能在小区里有个地方吃饭,那多省事啊,现在有了“老年餐桌”,走路用不了几分钟,就能吃上饭,真好!
  李奶奶:“老年餐桌”价钱可便宜啦,花几块钱就能吃一顿饭,有荤,有素,还有汤,饭菜都不错,吃得特可口!
  赵爷爷:政府不但给补贴,还给指定餐馆挂牌呢,要是饭菜不好,不讲卫生,服务不好,就摘它的牌。
  理由一:___①______ 理由二:___②______ 理由三:____③_____

  9.在与居委会王主任交谈时,他说了下面一番话。面对王主任的困难,请你提出一个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2分)
  王主任说:“咱们的社区老年人多,需要助老服务的内容还多着呢。除了为老年人开办“老年餐桌”以外,好多老年人因行动不便,盼着有人能上门打扫卫生、代买物品,帮助到医院取药等。这些我们都想做,可是为老年人服务的就那么几个人,实在是忙不过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
  阅读《陈涉世家》(节选),完成第10—12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①。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②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③”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④“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注】①有教材为“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②有教材此处为逗号 ③有教材此处为叹号 ④有教材此处为冒号
  10.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 今亡亦死 亡:_______
  (2) 宜多应者 应:_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 上使外将兵 翻译:________
  (2) 置人所罾鱼腹中 翻译:________
  12. 阅读选文,写出引发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用原文回答)(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阅读《忆冼星海》,完成第13-15题。(共13分)
  忆冼星海
  茅盾
  和冼星海见面的时候,已经是在听过他的作品的演奏,读过了他那万余言的自传以后。
  那一次我所听到的《黄河大合唱》,据说还是小规模的。那次演奏的指挥是一位青年音乐家,朋友又告诉我,要是冼星海自任指挥,演奏当更精彩些。但我得老实说,尽管是小规模,可是那一次的演奏还是十分美满。我应当承认,这开了我的眼界,使我感动,老觉得有什么东西在心里抓,痒痒的又舒服又难受。那伟大的气魄自然而然使人发生崇高的情感,光是这一点,也就叫你听过一次,就像灵魂洗过澡似的。
  从那时起,我便在想象:冼星海是怎样一个人呢?我曾经想象他该是木刻家马达那样一位魁梧奇伟,沉默寡言的人物。可是朋友们又告诉我:不是,冼星海是中等身材,喜欢说笑,话匣子一开就会滔滔不绝的。
  我见过马达刻的一幅木刻:一人伏案,执笔沉思,大的斗篷显得他头部特小,两眼眯紧如一线。这人就是冼星海,这幅木刻就名为《冼星海作曲图》。木刻家的用意不在“写真”,而在表现冼星海作曲时的神韵。它还不能满足我的“好奇”。而这,直到我读了冼星海的自传,这才得到部分的满足。
  从冼星海的生活经历,我了解了他的作品为什么有这样大的气魄。他做过饭店堂倌,咖啡馆杂役,做过轮船上的锅炉间的火夫,浴堂的打杂,也做过乞丐。什么都做过的一个人,有两种可能:一是被生活所压倒,虽有抱负,只成为一场梦;一是战胜了生活,那他的抱负不但能实现,而且必将放出万丈光芒。“星海就是后一种人!”———我当时这样想,仿佛我和他已是很熟悉的了。
  大约三个月以后,在西安,冼星海突然来访我。
  那时我正在候车南下,而他即将经过新疆而赴苏联①。当他走进我的房间,自己通了姓名的时候,我吃了一惊,“呀,这就是冼星海么!”我觉得很熟识,而也感到生疏。我将这坐在我对面的人和马达的木刻中的人作比较,也和我读了他的自传以后在想像中描绘出来的人作比较,我差不多连应有的寒暄也忘记了。然而星海却滔滔不绝说起来了。他说起了他到苏联去的计划,讲他的《民族交响乐》的创作。他的话我记也记不全了,可是,他那种气魄,却使我兴奋鼓舞。他说,他以后的十年中将以全力完成他这创作计划;我深信他一定能达到。因为他不但有坚强的意志和伟大的魄力,而且又是那样好学深思,勤于收集各地民歌民谣的材料。他说他将在新疆逗留一年半载,尽量收集各民族的歌谣,然后再去苏联。
  现在我还记得的,他这的《民族交响乐》的一部分的计划。他将从海陆空三方面来描写我们祖国山河的美丽,雄伟与博大。他将以“狮子舞”、“划龙船”、“放风筝”这三种民间的娱乐,作为他这伟大创作的此一部分的“象征”或“韵调”,来描写祖国人民的生活、理想和要求。“你预备在旅居苏联的时候写你这作品么?” “不!”他回答,“我去苏联是学习,吸收他们的好东西。要写,还得回中国来。”
  那天我们的长谈,是我和他的第一次见面,谁又料得到这就是最后一次啊!“要写,还得回中国来!”这句话,今天还在我耳边响,谁又料得到他不能回来了!
  这样一个人,怎么就死了!
  昨晚我忽然这样想,当他在国境被阻,而不得不步行万里,且经受了生活的极端的困厄,而回莫斯科去的时候,他大概还觉得这一段不平凡的生活经验又将使他的创作增加了绮丽的色彩和声调。要是他不死,他一定津津乐道这一番的遭遇。现在我还是这样想:要是我再遇到他,一开头他就会讲述这一段颠沛流离的生活,而且要说,“我经过中亚细亚,步行过万里,我看见了不少不少,我得了许多题材,我作成了曲子了!”时间永远不能磨灭我们在西安的一席长谈给我的印象。
  一个生龙活虎,具有伟大气魄,抱有崇高理想的冼星海,永远坐在我对面,直到我眼不能见,耳不能听,只要我神智还没昏迷,他永远活着。
  1946年1月5日
  (有删改)
  【注】①苏联:指前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1991年解体。
  13. 作者在回忆冼星海的过程中,既写了想象中的冼星海,也写了冼星海留给他的印象。阅读文章,填写表格。(3分)
  回忆 想象、印象
  听《黄河大合唱》 ①
  读冼星海的自传 ②
  ③ 气魄伟大,好学深思,热爱祖国
  14.阅读划线句子,结合文章内容,揣摩作者“好奇“的原因和内容。(4分)
  “好奇”的原因:_①_____
  “好奇”的原因:__②____
  15.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把只见过一面的冼星海描写得生动而感人的。(不超过150字)(6分)
  答: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6-17题。(共6分)
  ①在城市里,人们经常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街头雕塑。街头雕塑,指的是在道路两侧或交叉口等位置不布设的雕塑。它主要供在道路上活动的用路者观赏。
  ②街头雕塑一般分为纪念性、主体性和装饰性雕塑。纪念性雕塑一般是以历史上的人或事件为主题,它布设在特定地点,再现特定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显示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民族精神。例如,在都江堰市布设的李冰雕塑,就是为了纪念他在设计都江堰工程中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主体性雕塑是对某个特定地点、环境、建筑的主要说明,它必须与这些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点名并升华主题。例如,在甘肃敦煌县城有一座“反弹琵琶”雕塑,它取材于敦煌莫高窟壁画,显示了该城市因拥有莫高窟这一名胜而闻名于世的特色。装饰性雕塑主要用来装饰街道环境,表现的内容比较广泛,体量也因环境不同而有大有小。
  ③在现代城市中,布设街头雕塑,重要的是考虑不同交通特性的道路以及交通环境的视觉特性。快速道路或交通干道,主要以通行机动车为主,行人相对较少,同时路旁地带位置也不宽。在这种条件下,路边的雕塑再精美,用路者一闪而过,很难获得多少印象。如果在沿途的适当位置布设造型简单、体量较大的雕塑,则会收到较好的效果。生活性道路是以低速交通方式的视觉性为主,用路者是在低速通过或停下的情况下,品赏雕塑,在这种条件下,对街头雕塑的要求就不同于前者,如果不考虑上述因素,街头雕塑就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
  ⑤ 街头雕塑这一公共性景观能够使城市更具亲和力,它既美化了交通环境,又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甚至成为城市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在城市道路空间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16. 结合第③段画线句子的内容,说出“用路者一闪而过”这几个字不能删去的两条理由。(2分)
  答:_________
  17.根据第②段的内容,说出下面两则材料介绍的街头雕塑分别属于哪一种类型,并结合材料内容作简要说明。(4分)
  【材料一】
  大连街头,有一座“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的雕塑。1932年,中国首次参加第1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大连人刘长春代表中国参赛。这座雕塑展示的是他在短跑预赛起跑时的瞬间,任务形象动感十足。
  【材料二】
  王府井大街是一条富有北京特色,具有百年历史的商业老街。街头有一座人力车夫拉洋车的雕塑。这座雕塑展示的是一位老北京人力车夫的形象。他身穿布衫,手扶车把,身体侧倾,注视前方,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材料一:__________
  材料二:__________
  (三)阅读《创新的快乐从哪里来》,完成第18-20题。(共8分)
  创新的快乐从哪里来
  邓中翰
  ① 我国著名数学家谷超豪院士, 曾将自己的三大研究领域――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和数学物理,亲昵地称为“金三角”,并告诉别人:“别看它们表面上枯燥,其实只要深入进去,你就会发现奥妙无穷,充满快乐。而正是这快乐给予了我无穷的动力。” 谷先生的数学人生启示我们,科研工作者要在创新之路上不断前行,不可缺少那种发自心底而又融入生活的创新的快乐,否则就缺少了动力。可是,在很多人眼里,科研创新是艰深、枯燥、乏味的“苦差事”,又如何成为快乐的源泉呢?其实快乐就来源于创新的各个环节:从源头到过程再到结果。
  ② 创新的快乐,基于对科研的热爱。许多从事基础创新科研的学者们,对自己所研究的学问有真诚的喜爱、极大的兴趣、澎湃的激情、乐道的情怀,把治学作为人生最高价值来追求。科学巨匠们都有这样的心得:搞科研要有对科研的热爱。【甲】有了这种热爱,学者们才会对艰辛的研究工作甘之若饴,兴味盎然,产生创新的恒久动力,在创新之路上越走越远。
  ③ 创新的过程虽然充满这艰难曲折,但其中却有着无限的乐趣。从谷超豪到邓稼先、孙家栋,科学家们或埋头于复杂的数学演算,或跋涉在人迹罕至的沙漠,或坚守在偏僻孤寂的实验室,虽有艰辛,但乐趣无穷。【乙】为了科技攻关,科学家们战胜了无数的挑战,攀登了无数的险峰。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享受着因不断畅想、发现、创造、超越而带来的种种乐趣。
  ④ 创新的快乐,还在于对创新成果的分享。爱迪生用电灯增加世界的光明,袁隆平用杂交水稻促进世界的温饱,高锟用光纤加强世界的交流……一直以来,全球的科学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让全人类共享科技进步的成果。【丙】用创新成果为大众创造美好生活,是科技工作者最大的快乐。
  ⑤ 科技创新事业,因其兴趣的基础、挑战的过程和共享的目的而充满了魅力,带给了科研工作者无限的快乐,也因为这样的快乐,创新智慧才会竞相迸发,创新成果才会大量涌现,国家自主创新的脚步才会坚实有力。 (有删改)
  【注】邓稼先:我国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两弹元勋”。孙家栋:我国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袁隆平:我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高锟:华裔物理学家,被誉为“光纤之父”
  18.文章第①段引用谷超豪院士的事例意在表明_________(不超过25个字)(2分)
  19.阅读②-④段,简要分析为什么说创新的快乐源于“对科研的热爱”、“创新的过程”和“对创新成果的分享”(3分)
  答:_________
  20. 根据文意,将下面三段话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
  ①孟子认为,独乐乐,不若与众乐乐(自己欣赏音乐快乐,不如与众人一起欣赏音乐更快乐)
  ②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③俄国文学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幸福的斗争不论它是如何的艰难,它都不是痛苦,而是一种快乐。”
  【甲】处应填:________ 【乙】处应填:__________ 【丙】处应填:________
  六、作文(60分)
  21. 凝聚亲情,才会有幸福的家庭;凝聚友谊,才会有温馨的集体;凝聚爱心,才会有和谐的社会;凝聚智慧和力量,才能够战胜困难,实现理想……请以“凝聚”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 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 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 字数在600-1000之间。
  (4) 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河南2012年中考试卷

河南省2012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 的倒数是( )A.4B.- C. D.-4
2.如图表示一个由相同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上小立方块的个数,那么该几何体的主视图为 ( )






3.对于函数y=-k x(k是常数,k≠0)的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一条直线 B.过点( ,-k) C.经过一、三象限或二、四象限 D.y随着x增大而减小
每天零花钱(元)01345
人数13542
4.为了解某班学生每天使用零花钱的情况,随机调查了15名同学,
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众数是5元  B.平均数是2.5元 C.极差是4元  D.中位数是3元
5.如图,是反比例函数 和 ( )在第一象限的图象,直线AB∥x轴,并分别交两条曲线于A、B两点,若 ,则 的值是(  ) A.1 B.2 C.4 D.8 6.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是BC的中点,且∠AEC=∠DCE,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S△AFD=2S△EFB B.BF= DF C.四边形AECD是等腰梯形 D.∠AEB=∠ADC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7.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0210,结果是 .
8.已知两圆相外切,连心线长度是10厘米,其中一圆的半径为6厘米,
则另一圆的半径是 . 9.不等式2x+1>0的解集是 .
10.如图所示,直线a∥b,直线c与直线a,b分别相交于点A、点B,AM⊥b,垂足为点M,若∠l=58°,则∠2= ___________ .
11.命题“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 ”的逆命题是 .
12.某种商品的标价为200元,按标价的八折出售,这时仍可盈利25%,则这种商品的进价是 元.
13.已知一次函数y=kx+b,当0≤x≤2时,对应的函数值y的取值范围是-4≤y≤8,则kb的值为
14.若二次函数 ,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m的取值范围是 .
15.已知三个边长分别为2、3、5的正方形如图排列,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 D 2. C 3.C 4. D 5.C 6. A

二.填空题 7.2.10×10-5 8.4cm 9. x> 10. 32° 11.如果a、b、c是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并且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2. 128 13.-24或-48 14. m≥1
15. 3.75【解析】本题考查三角形的相似,直角三角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由题意易知:△ABC∽△ADE∽△AGF,相似比为2:5:10,所以面积比为4:25:100. △AGF的面积为(5×10)÷2=25,△ADE的面积为6.25,△ABC的面积为1,所以四边形BCED的面积为6.25-1=5.25,图中阴影部分面积3×3-5.25=3.75


2011河南中招考试答案

2011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
1. B(2分) 2. C(S分) 3. D(2分)4. B(3分)
5.(1)学而不思则罔(2)大庇天下寒士惧欢颤(3)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4)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每空l分,若出现错字、别字、添字、漏字,该空不得分。共8分)
6.⑤②③①④(3分。其他答案不得分)
7.(1)短小真实即时方便(一词l分,共4分。若答“网络技术应用”可给l分) (2)示例:徽博传递着众多人的声音,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意思对即可。逗号前1分,逗号后2分,共3分)(共7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共16分)
8.在漓江边,“我”被一只鹦鹉吸引,结识了一位残疾的摇船人,被他身残志坚、自食其力的故事所感动。(意思对即可。人物1分,情节2分,共3分)
9.①交待故事发生的环境。②引起下文。③营造朦胧的诗情。④用漓江的阴柔情致烘托摇船人的阳刚之美。(意思对即可。答出任意两点,一点1分,共2分)
10.因为摇船人其貌不扬且有残疾,与“我”想象的差别很大,“我”很失望。(2分与后文“我”的感动、赞美形成对照(作铺垫、欲扬先抑),(1分)突出摇船人的精神品质。(1分) (意思对即可。共4分)
11. a示例:把雨雾中的漓江比作艨胧诗,把远处江中隐约可见的小舟比作破折号,形象地写出了小舟的形态,生动别致,富有诗情画意。 b不例:把被笑声惊飞的水鸟比作一串黑色省略号,形象地写出了水鸟渐飞渐远的身影,生动别致,富有诗情画意。 (对比喻内容的分析l分,效果2分,共3分)
12.①身残志坚、自食其力、拒绝怜悯:不甘一i5靠屹“社会低保”打发日子,靠摇船为生,不接受“我”给他的五|_元钱。②乐观、开朗、热爱生活:爱笑,不避讳自己的残疾,积极面对生活。 (意思对即可。每个方面2分,其c"形象l分,分析1分。共4分。若答“阳刚”,言之成理也可)
(二)(共l2分)
13.专心地做好一件事,就能有所收益。(意思对即可。2分)
14.示例:居里夫人致力于放射性元素的研究,她专注于此,克服了重重嗣难,终于发现了镭并分离出纯镭,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古今中外的事例均可。事例1分,突出目标和专心2分.共3分)
15.第③段列举名人事例论证成功的人都是先确定明确的目标,然后专心朝这个目标努力。(2分)第④⑤⑥段分析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如何做到专心。(2分) (意思对即可。共4分)
16.比喻论证(1分)生动形象(1分)地论证了“一次只专心地做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并积极地把它做成功”(1分)的观点。 (共3分)
古诗文阅读(共l5分)
17.(1)大约(2)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每小题1分,共2分)
18.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不能久留,于是题字(记下这里的景致或记住这个地方)后就离开了。(意思对即可。2分)
19.由乐到忧(1分)从“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可以看出乐;(1分)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以看出忧。(1分)(共3分)
20.语段(一):用潭中的石、鱼、日光、影等从侧面进行衬托。 语段(二):用“秋天”“晚岚”“含烟新柳”“脱箨初篁”等比喻水色。(用“含烟新柳”“脱箨初篁” “玉”“纨”和水进行比较) (意思对即可。一个语段2分,其中方方法l分,具体内容l分。共4分)
21.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意思对即可。2分)
22.“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意思对即可。逗号前后各1分.共2分)
四、作文(50分)
23.(50分)
作文评分标准

内容 语言 结构 书写
一类
(46~50分)思想感情健康,立
意深刻,内容充实,中心突出文从字顺,语言准确生动
结构严谨,层次清楚字体工整.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二类
(40~45分)思想感情健康,内
容具体,中心明确文从字顺,表达较好结构完整,层次比较清楚字体工整.书写规范,卷面较整洁
三类
(35~39分)
思想感情健康,内
容尚具体,中心基
本明确语言通顺.病句少结构基本完整
字迹清楚,有少量错别字,少量涂改
四类
(30一34分)
思想感情基本健康,内容不够具体,中心不够明确语言基本通顺,病句不太多结构不够完整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卷面不整洁

五类
(29分以下)思想感情不健康,
内容不具体,中心
不明确语言不通顺,病句多结构不完整

字迹不易辨认,错别字多,卷面很不整洁
说明:
1.坚持三人独立评卷。
2.作文满分的比例掌握在5%左右。
3.以下四项有一项突出者,可酌情加1~4分,加到满分50分为止。
(1)感情特别真挚感人,对人生、社会、自然有独特感受。
(2)立意新颖、深刻。
(3)构思巧妙。
(4)语言有特色。
4.没写

上一篇:校长推荐制

下一篇:qq情侣分组非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