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物理课件

时间:2024-05-01 05:05:51编辑:coo君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全册整套优质教学课件(送教案)

《粤教沪科版物理初中8年级上册教案PPT课件配套优质课视频》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dC_OtIxEGBvi5mcaLS3R0w?pwd=fbrn 提取码: fbrn粤教沪科版物理初中8年级上册教案PPT课件配套优质课视频|粤教物理八上《5.5. 点击新材料》[梅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TS|粤教物理八上《5.5. 点击新材料》[梅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ppt|粤教物理八上《5.5. 点击新材料》[梅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doc|粤教物理八上《5.4.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郝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zip|粤教物理八上《5.4.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郝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TS|粤教物理八上《5.4.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郝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doc|粤教物理八上《5.3. 密度的应用》[李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TS|粤教物理八上《5.3. 密度的应用》[李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ppt|粤教物理八上《5.3. 密度的应用》[李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doc|粤教物理八上《5.2. 探究物质的密度》[刘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TS|粤教物理八上《5.2. 探究物质的密度》[刘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ppt|粤教物理八上《5.2. 探究物质的密度》[刘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doc|粤教物理八上《5.1. 物体的质量》[金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TS|粤教物理八上《5.1. 物体的质量》[金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ppt

(新版)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课件

《黄冈初中同步辅导物理》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bKr9paE1ch7zcmgy00zx-Q?pwd=iu2w 提取码: iu2w 黄冈初中同步辅导物理|人教物理八年级下册|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新) 人教初中物理初3年级(秋季最新版)|物理初中3年级22.5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rmvb|物理初中3年级22.4 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rmvb|物理初中3年级22.3 太阳能.rmvb|物理初中3年级22.2 核能.rmvb|物理初中3年级22.1 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rmvb|物理初中3年级21.3 现代通信_走进信息时代.rmvb|物理初中3年级21.2 电磁波及其传播.rmvb|物理初中3年级21.1 信息与信息传播.rmvb|物理初中3年级20.5 磁生电.rmvb|物理初中3年级20.4 电动机.rmvb

八年级物理教学课件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下面是我为大家提供的关于八年级物理教学的课件,内容如下:    【设计理念】   1.本课设计中,力求体现用身边常见器材进行物理实验的思想。这节知识跟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好章节,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   2.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科学探究是初二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探究学习方法,让学生知道解决物理问题常采用这种方法,即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实验、检验,得出结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有是如何产生的?如何传播的?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师的引导、组织和学生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参与、交流、合作的意识。   【教学器材】   1.录音机、磁带、外接喇叭、大米数粒。   2.直尺。   3.杯子、勺子、适量水(学生自带)。   4.小铃铛、接有抽气机的玻璃罩。    【教学过程】   一、提高授课艺术,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引导提出问题   1.重视课堂授课艺术,富有魅力的语言,对吸引和保持学生注意力起重要作用。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章首图,教师用抑扬顿挫、有声有色的语言朗诵配文,给学生美的享受。教师巧妙设疑,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是自然界普遍存在且非常直观的现象。根据图文,你们有哪些困惑的问题?激励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如大象靠什么进行交流?   2.教师组织学生观察:课本图1.1-1四幅图,让学生模拟它们发声,激活课堂气氛。学生交流讨论:发生体发声时,有没有共同特征?   二、探究活动:声是怎样产生的   1.教师简介:物理学中研究、解决问题常采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就是探究。即: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实验检验→得出结论。   2.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发声体发声时有共同特征吗?   3.探究前的交流与合作:同学们对上述问题,各自有哪些猜想与假设?写在草稿本上,然后四人一组交流、讨论。如何验证你的猜想与假设?   4.设计一个简单易做,又富有音乐美的实验。大米也能“跳舞”:用一部录音机外接一只八寸嗽叭,大米数粒。当学生看到这些器材,顿时高兴起来,有的就叫起来,能听音乐了。将大米放入嗽叭“纸盆”上,让某一个学生触摸一下纸盆,然后放一段音乐。教师引导:眼看到什么?耳听到什么?此时,让某一个学生再触摸一下“纸盆”,让学生把两次触摸“纸盆”的感觉写下来,教师组织学生第二次交流、讨论:(1)你对喇叭发声时和没有发声时的感觉各是什么?(2)大米为什么会“跳舞”?(3)发声体发声时的特征是什么?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教师起到引导、组织作用,学生除了“动眼”“动耳”“动脑”外,还要动手参与,这种富有音乐享受的实验,学生的好奇心容易被激发起来,从而产生探究欲望,有利于思维的活跃。   三、重视学生身边器材,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面向全体学生做实验,进一步探究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1.直尺能发声吗?2.怎样才能使直尺发声。3.发声时特征是什么?学生思维进一步活跃,让直尺发声的方法较多。   四、简单介绍物理在我们身边,物理是有用的,进一步增强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   科学家运用科学技术可以记录、保存声音,重现声音。如唱片、磁带、光盘等。   五、不完全探究活动   1.声音传播需要载体──介质,课本第14页,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探究结论:固体能传声。此探究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将生活与物理联系起来,进一步理解探究活动思路。   2.演示:课本第14页图1.1-4,证明:真空不能传声,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3.每个学生将适量水倒入自己的杯子中,用勺子敲击杯子上部。边敲边触摸杯子,再一次体验发声体的振动,耳听声、眼观察回缸中的水面。不仅听到声音,而且看到水波,将声波与水波类比,学生更容易理解声波,从而知道声也是一种波,把它叫做声波。   六、初步介绍数据、声速、回声概念。强调声速的读法和写法   七、课堂教学小结与延展   1.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本节课各自有哪些收获?   2.本节课的探究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耳”“动眼”“动脑”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简单设计实验的能力,初步理解了科学探究活动的主要环节(主要环节让学生总结)。   3.课文中的三个“想想议议”放到课外完成,学生查阅资料,可独立或互相交流合作完成。这样做,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创新。

八年级下册物理

2.重视对基本过程的分析(画好情境示意图)画好分析草图是审题的重要步骤,它有助于建立清晰有序的物理过程和确立物理量间的关系,可以把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分析图可以是运动过程图、受力分析图、状态变化图,也可以是投影法等效法得到的示意图等.在审题过程中,要养成画示意图的习惯.解物理题,能画图的尽量画图,图能帮助我们理解题意、分析过程以及探讨过程中各物理量的变化.几乎无一物理问题不是用图来加强认识的,而画图又迫使我们审查问题的各个细节以及细节之间的关系.【摘要】八年级下册物理【提问】您好,八年级下册物理答题技巧如下【回答】在完成物理选择题时,如不能直接选择正确答案,可采用排斥法,先将不可能的即明显错误的答案删除。【回答】1.抓住关键词语,挖掘隐含条件在读题时不仅要注意那些给出具体数字或字母的显性条件,更要抓住另外一些叙述性的语言,特别是一些关键词语.所谓关键词语,指的是题目中提出的一些限制性语言,它们或是对题目中所涉及的物理变化的描述,或是对变化过程的界定等.【回答】2.重视对基本过程的分析(画好情境示意图)画好分析草图是审题的重要步骤,它有助于建立清晰有序的物理过程和确立物理量间的关系,可以把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分析图可以是运动过程图、受力分析图、状态变化图,也可以是投影法等效法得到的示意图等.在审题过程中,要养成画示意图的习惯.解物理题,能画图的尽量画图,图能帮助我们理解题意、分析过程以及探讨过程中各物理量的变化.几乎无一物理问题不是用图来加强认识的,而画图又迫使我们审查问题的各个细节以及细节之间的关系.【回答】3.要谨慎细致,谨防定势思维经常遇到一些物理题故意多给出一致条件,或表述物理情境时精心设置一些陷阱,安排一些似是而非的判断,以此形成干扰因素,来考查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回答】4现在的物理试题中介绍性、描述性的语句相当多,题目的信息量很大,解题时应具备敏锐的眼光和灵活的思维,善于从复杂的情境中快速地提取有效信息,准确理解题意。【回答】【提问】第几题亲【回答】5.6两题【提问】第5第6【提问】第12【提问】【提问】第六题解析如下【回答】超声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故选择D【回答】第五题解析如下【回答】雪和雨一样,都是空气里的水蒸气冷却凝结而成的【回答】所以选择C是凝华而成的【回答】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pdf网盘下载

《初中物理全套课件〔人教版〕.zip 》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7K2MUhh2uoQA6dwiygzD5Q?pwd=m5pv 提取码: m5pv 人教初中物理九|【人教物理8】06增品|【人教物理8】05电子课本|【人教物理9】04练习|【人教物理8】03学案|【人教物理8】02教案|【人教物理8】01课件.zip等多个文件|【人教物理8】01课件|好评送礼活动.docx|-3-知识点精讲课件(赠送)|-2-课件下册|-1-课件上册|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第十三章 内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机械效率》教案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机械效率》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案栏目。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机械效率》教案   教学目标   1.会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 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有用功、总功、额外功的概念;机械效率的计算和怎样提高机械效率   2.2 教学难点 机械效率的计算和怎样提高机械效率   教学过程   学习指导一、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第86面、第87面,完成下列填空:   1.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需要测量四个物理量: 钩码的重力G、 钩码提升的高度h、 拉力F、 绳端移动的距离s;   2.计算有用功的方法: W有=Gh;   3.计算总功的方法: W总=Fs。   ●小组讨论:   1.各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下面实验:   (1)如图安装滑轮,记下钩码所受的重力G及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2)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h,读出拉力F的值,用刻度尺测出钩码上升的高度h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   (3)算出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   (4)改变钩码的数量,再做两次上面的实验。   ●教师点拨:   我们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时,没有考虑摩擦的因素.   ●跟踪练习:   1.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N,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1)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F 时,应尽量竖直向上__匀速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拉动过程中读数。   (2)第1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____74%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是用 b 图做的;第4次实验是用 c 图做的。(选填“a”、“b”或“c”)   (4)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 增大提升重物的重力 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个数越多(即动滑轮总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小 。   (5)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 无关 。   学习指导二、 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特点   ●自主预习:   阅读第87面内容后完成下面填空:   2. 在使用中按照技术规程经常保养,使机械处于良好的状态 ,对于保持和提高机械效率也有重要作用。   ●小组讨论:   1.实验探究:对于同一个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时,它的机械效率是否改变呢?   2.如何设计实验证明?   实验步骤:   ①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升两个钩码,记录钩码的重力、弹簧测力计的拉力、钩码上升的高度、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②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升四个钩码,记录钩码的重力、弹簧测力计的拉力、钩码上升的高度、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表格设计:   分析表格数据在与同学们交流讨论,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教师点拨:   同一机械的效率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不同的工作状态和环境而变化的.例如:一个组装好的滑轮组,其提起的物重越大,则其机械效率越高,因为此时的额外功(提起机械本身所需要的功)相对越小;当然,由于机械间的摩擦而造成的额外功并不会减小. 当额外功一定时,在机械能承受的范围内尽可能增加每次提起重物的重力,充分发挥机械的作用.   ●跟踪练习:   1.甲吊车比乙吊车的机械效率高,当它们分别把相同质  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时,则( B )   A.甲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有用功较多   B.乙吊车的电动机做的额外功较多   C.甲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多   D.甲、乙两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总功相同   2.小明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甲、乙两组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如图所示.他两次提升钩码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F甲 ”、“=”或“<”)   3. 在“探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时,某小组利用自重不同的两个动滑轮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次测量,数据记录如下:   (1)完成表格中实验数据①、②和③的计算.   (2)通过比较哪两次实验数据〔选填实验序号〕,可以初步判断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自重有关?   (3)小明认为“同一个机械,它的机械效率是一个定值”,你可以用哪两次实验数据来验证他的观点是不对的?   解:(1)第3次数据中,有用功W有用=Gh=6N×0.2m=1.2J,总功W总=FS=3.3N×0.4m=1.32J,机械效率η= W有用/ W总=1.2J/1.32J≈90.9%;   (2)①②两次实验中,钩码的重力相同,动滑轮的重力不同,机械效率也不同,因此探究的是机械效率与动滑轮自重的关系;   (3)比较①③,同一个机械,动滑轮重力不变,提升的物体重力不同时,机械效率也不同,提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大.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2. 机械效率和机械效率的计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有用功、总功、额外功的概念;机械效率的计算和怎样提高机械效率   教学难点 机械效率的计算和怎样提高机械效率   教学过程   学习指导一、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第85面、第86面,完成下列填空:   1.有用功:在工作时,对人们有用的功。用符号W有表示   2. 额外功:在工作时,对于额外负担所不得不做的功。用符号W额表示   3 .总 功: 有用功与额外功的和,也叫动力功。用符号W总表示   ●小组讨论:   1.各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下面实验:   (1)如图甲,用弹簧测力计将钩码缓慢地提升一定的高度,计算拉力所做的功W1。   (2)如图乙,用弹簧测力计并借助一个动滑轮将同样的钩码缓慢地提升相同的高度,再次计算拉所做的功W2。   (3)比较W1、W2的大小并分析原因。   2.讨论:①有没有一种简单机械只做有用功,不做额外功?   没有   ②使用不同的简单机械做功,完成相同的有用功时,所做的总功是否相同?这说明什么?   不同,这说明额外功不同   ③额外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   额外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越少越好   ④一定的总功中,额外功少意味着什么?   有用功多   ●教师点拨:   在使用机械时,我们总是希望额外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尽量少些,这样可以让机械处于一个高效率的状态,以尽可能少的消耗,取得尽可能多的效益。   ●跟踪练习:   1.用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对 水 做的功是有用功,对 桶 做的功是额外功。   2.如果桶掉进井里,从井里捞桶时,捞上来的桶带有一些水,这时对桶做的功是 有用 功,对水做的功是 额外 功。   3.(2012天津)如图所示,工人利用滑轮组将沙子从地面提升到距地面6m高 的三楼,沙子的质量为50kg,装沙子的桶的质量8kg,动滑轮的质量为2kg,工人匀速拉绳子的力为300N(忽略摩擦和绳重,g取10N/kg)求:(1)工人做的总功;(2)工人做的额外功。   解:(1)拉力做功:W总=FS=300N×12m=3600J;   (2)∵忽略摩擦和绳重,∴W额=(G桶+G动)h=(m桶+m动)gh=(8kg+2kg)×10N/kg×6m=600J   学习指导二、机械效率的计算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第86面,完成下列填空:   1.在使用机械时我们最关心的是所做的这些总功中,有用功究竟占了多少。 为此我们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 叫做机械效率,它表示的是 有用功 与 总功的比值。用符号 η表示,读作 “依塔”(yita)。   2.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η= W有用/W总 。   ●小组讨论:   1.用一动滑轮把重40N的物体匀速提高20m,所用的拉力是25N,则拉力的作用点移动的距离是多少?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解:拉力的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2h=2*0.2m=0.4m   有用功W有=Gh=40N*0.2m=8J   总功W总=FS=25N*0.4m=10J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η=W有用/W总=8J/10J=80%   2.结合上题计算结果和课本86面:起重机、抽水机的大致机械效率范围。思考:为什么机械效率总小于1?   利用滑轮组做功时,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使有用功总比总功小,而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除以总功,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总小于一。   ●教师点拨:   机械效率η是个百分数,一定小于100%,没有单位。   机械效率是描述机械性能优劣的物理量,机械效率高的机械性能优良。机械效率的高低与所使用的机械工作时是否省力、及省力多少无关;与机械工作时的快慢程度无关;与机械工作时所完成的功的数量多少也无关.   ●跟踪练习:   1.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  B.做功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   C.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D.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2.用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将重400N的货物抬高500px,手向下压杠杆的力是240N,手下降的高度是多少cm?这个杠杆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解:手下降的高度h手=2h物=2*0.2m=0.4m   有用功W有=Gh物=400N*0.2m=80J   总功W总=F动h手=240N*0.4m=96J   则此杠杆的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80J/96J=83.3%   3.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为230N的建材从地面匀速送到6m 高处,所用拉力为125N。求:(1)工人做的有用功;(2)工人做的总功;(3)此过程中该装置的机械效率;   解:(1)1380J (2)1500J (3)92%

初二物理上册机械功、机械效率例题解析

这篇关于初二物理上册机械功、机械效率例题解析,是 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

1、在图所示的实例中,其中没有做功的是( )

A.叉车举起货物.

B.直升机吊起架电线的铁塔.

C.马拉动原木.

D.李刚用力但没有推动大石块.

2、奥运会举重冠军杨霞在比赛时,第一阶段把100多公斤的杠铃很快地举过头顶,第二阶段使杠铃在空中稳稳地停留了3秒钟,三名裁判都亮出了白灯,这次举重成功。关于她举重时对杠铃做功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她在第一阶段内没有做功

B.她在第二阶段内没有做功

C.她在两个阶段内一直都在做功

D.她在两个阶段内一直都没有做功

3、一位同学用100N的力,将一个重为5N的足球踢了20m远,关于他踢球时做功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他做功2000J

B.他做功100J

C.他没有对足球做功

D.他对足球做了功,但题目条件不充足,无法计算

4、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B.物体做功时间越长,功率越大

C.物体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D.物体做功时间越短,功率越大

5、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不可能有既省力又省功的机械

B.不可能有省力但不省功的机械

C.可能有做功快但做功少的机械

D.可能有机械效率高但功率小的机械

6、甲机械的机械效率比乙机械高,这表明( )

A.甲的有用功比乙的有用功多

B.甲的总功比乙的总功少

C.做相同的总功,甲的有用功比乙多

D.完成相同的有用功,甲的总功比乙多

7、用拖拉机耕地时,一般走得很慢,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保证耕地质量

B.节省燃油

C.获得较大的牵引力

D.以上说法都不对

8、两个滑轮完全相同,其重均为20N,分别用图所示的两种方式,将重400N的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匀速提升了10m,不计摩擦与绳重,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F1做的功大于F2做的功

B.F1和F2做的功相等

C.F1做功的功率小于F2做功的功率

D.F1和F2做功的功率相等

9、如图所示,物体A在力F的作用下,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的示数为3N,不计滑轮及绳子重以及它们之间的摩擦,则( )

A.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3N

B.5s内拉力F做功3J

C.拉力F的功率是1.2W

D.重力对物体A不做力

10、起重机吊起质量为m的货物,在时间t内以速度v匀速竖直上升h高度,在这段时间内( )

A.起重机钢绳对货物的拉力所做的功为mgh

B.起重机的功率为mgt

C.起重机克服货物重力所做的功为mgv

D.货物所受合力做的功为0

11、一人用200N的拉力将440N的物体沿斜面方向将它匀速拉上长5m、高2m的斜面,可以求出( )

A.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8%

B.斜面对物体摩擦力为24N

C.如果没有摩擦,用大小为176N的力即可达到目的

D.如果加速拉物体,斜面机械效率会变大

12、利用如图所示的三种装置把重100N的物体匀速升高,所用拉力分别为30N、80N、40N,这时三种装置的机构效率η1、η2、η3之间的关系是( )

A.η1﹥η2﹥η3              B.η1﹤η3﹤η2

C.η1=η2﹤η3                 D.η1﹤η2﹤η3

提示:

1、做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即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且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D中小朋友对巨石有推力作用,但巨石在推力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

2、第二阶段内,杠铃受到向上的举力作用,但杠铃保持静止,没有向上通过距离。

3、同学踢球时,球受到力,也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但由于作用时间很短,不知道球在与脚相互作用时通过的距离,故功无法求出。

4、功率 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注意不能仅由W或t的大小来比较功率,必须是“在相同的时间内”或是“完成相同的功”的情况下才能由W或t来判断功率大小。

5、一切机械都不省功。注意功率 ,机械效率 ,P与η没有必然联系。

6、由机械效率的定义 ,当总功W总一定时,有用功W有越大的η越大。

7、功率计算的特殊公式P=F•v,当P一定时,v减小可以增大牵引力F。

8、F2做功除了将物体提升了10m,同时还将动滑轮向上提升了10m,这一部分是额外功,故F2的功大于F1的功,而功率 ,W1﹤W2,t1=t2,则P1﹤P2。

9、PF=F•VF,VF=2 VA=0.4m/s,则PF=3N×0.4m/s=1.2W,物体在重力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则WG=0。由动滑轮省力特点知f=2F=6N。

10、货物匀速竖直上升,则T拉=G货=mg。由功的计算公式知W拉= T拉•h=mgh,功率P= T拉•v=mgv。因合力为0,则合力的功W合=0。

11、W总=FL=200N×5m=1000J,W有用=Gh=440N×2m=880J则



W额外=W总-W有=1000J-880J=120J,

而W额外=f•L,则摩擦力 ,

当没有摩擦时, 。

当加速拉动物体时,W总变大而W有不变,则η变小。

12、 ,对于斜面 ,对于杠杆

;对于滑轮组

,故η1﹥η2﹥η3。

第1题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 D

第2题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 B

第3题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 D

第4题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 C

第5题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 ACD

第6题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 C

第7题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 C

第8题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 C

第9题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 CD

第10题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 AD

第11题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 ABC

第12题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 A

二、填空与综合题

13、班级组织登楼比赛活动,比一比谁登楼的功率大,在活动中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答案:参赛选手的体重;登楼比赛的高度;登楼所花的时间

14、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同一装置做实验,测得数据如下所示:

实验次数 拉力

F(N) 钩码重

G(N) 弹簧秤提升距离s(m) 钩码上升高度h(m) 机械效率η

1 0.5 2.0 0.50 0.10 η1

2 0.7 3.0 0.60 0.12 85.7%

(1)该滑轮组至少由______个滑轮组成,表中的η1=_________。

(2)从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用同一滑轮组,所挂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就越_____________。

14、答案:(1)4;80%(2)高

提示:s=5h,表明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为5,则至少需要2个动滑轮和2个定滑轮且最后一段由动滑轮绕出来;当同一滑轮组,将不同重物提升相同高度时,所做的额外功相同,则物体越重表明有用功越多。

15、如图所示,是一工人师傅用于粉刷楼房外墙壁升降装置示意图,上端固定在楼顶。若动滑轮质量为2.5kg,工作台上质量为7.5kg,涂料和所有工具质量为20kg,工人师傅的质量为60kg,绳重及摩擦不计(g取10N/kg)。当工作台停在距地面10米高处时,工人师傅对绳子的拉力为__________N;若工作台从距地面10m高处上升到距地面30m高处,工人师傅最少需要做________J的功。

15、答案:300;6000

提示:将工人与升降机装置看作一个整体,则承担动滑轮与整体总重的绳子段数为3,千万不能认为n=2。当升降机装置上升20m时,工人应将绳子向下拉动60m而不是40m。(注意如果工人师傅在地面上拉动绳子,则n=2)

16、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拉着重600N的物体A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在40s内物体移动了8m,拉力F做的功为1280J。求:

(1)拉力F的大小及拉力的功率;

(2)若动滑轮重12N(不计绳重及摩擦),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6、答案:(1)当物体移动8m时,n=2,则F向上拉力的距离s=2×8m=16m,

(2)

中考解析

考点预测

近年来各省、市中考对本章内容的考查主要有: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2、功的大小计算;3、功率的实际应用及计算;4、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主要以填空、选择、实验、计算等题型出现,分值比例约为5%。预计在今后的中考中,仍会通过本章知识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推理能力,还会与运动学结合在一起进行命题。

考点1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例1、(南昌市)图中所示的四幅图中,说明小孩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

解析:

物理力学中所指的功具备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这两个要素必须同时具备,才算是对物体做了功。图A、B、D中,虽然人对物体有力的作用,但没有使物体沿力的的方向发生距离,故此时人没有对物体做功;图C中,小孩对水桶有向上的拉力,且使水桶沿着向上的方向移动了距离,故小孩对水桶做了功。

答案:C

例2、(河南省)一个人用同样大小的水平拉力拉着木箱,分别在光滑和粗糙的两种水平地面上前进相同的距离,关于拉力所做的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粗糙地面上做功较多

B.在光滑地面上做功较多

C.两次做功一样多

D.条件不够,无法比较两次做功的多少

解析:

本题考查功的概念和计算,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力对物体做功的多少由力的大小和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决定,跟其他因素无关。由 可知,木箱在两种情况下,用同样大小的拉力F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则拉力所做的功应该相等,则C正确。

答案:C

考点2 机械效率及有关计算

例3、(河南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械效率越高的机械做功越快

B.机械效率越高的机械做功越多

C.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快

D.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多

解析:

机械效率是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占有的百分比。机械效率越高,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的高低与做功的快慢、多少无关,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做功不一定快,也不一定多,故选项A、B都错;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大的机械做功快,功率小的机械做功慢,故选项C正确;功率等于物体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大小是由功和时间共同决定,功率大的机械不一定做功多,还与做功时间的长短有关。故选项D错误。

答案:C

课外拓展

例、(2002年盐城市中考试题)如图所示,在拉力F的作用下,重80N的物块A正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0N,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80%,求:

(1)2s内,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对物块A所做的功;

(2)拉力F的大小及拉力F做功的功率。

解析:

物体A在弹簧测力计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显示的就是此拉力的大小,计算出物体A在2s内沿拉力方向移动的距离S,由功的计算公式可求出拉力做功的大小;对图示这个装置而言,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所做的功为总功,对物体A所做的功为有用功,由 ,便可求出F的大小,进而计算F做功的功率

已知:G=80N  VA=0.2m/s  FA=20N  η=80%,求(1)WA  (2)F,PF

解:(1)2s内物体A沿拉力方向移动的距离

SA=VA•t=0.2m/s×2s=0.4m

则在2s内拉力对物体A所做功为

WA=FA•SA=20N×0.4m=8J

(2)由图可知,拉力F移动的距离S始终是物体A移动的距离的一半,即

当物体A以0.2m/s的速度运动时,拉力F移动的速度

答案:(1)8J  (2)50N,5W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全册整套ppt优质课件(送教案)

《粤教沪科版物理初中8年级上册教案PPT课件配套优质课视频》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dC_OtIxEGBvi5mcaLS3R0w?pwd=fbrn 提取码: fbrn粤教沪科版物理初中8年级上册教案PPT课件配套优质课视频|粤教物理八上《5.5. 点击新材料》[梅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TS|粤教物理八上《5.5. 点击新材料》[梅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ppt|粤教物理八上《5.5. 点击新材料》[梅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doc|粤教物理八上《5.4.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郝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zip|粤教物理八上《5.4.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郝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TS|粤教物理八上《5.4.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郝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doc|粤教物理八上《5.3. 密度的应用》[李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TS|粤教物理八上《5.3. 密度的应用》[李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ppt|粤教物理八上《5.3. 密度的应用》[李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doc|粤教物理八上《5.2. 探究物质的密度》[刘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TS|粤教物理八上《5.2. 探究物质的密度》[刘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ppt|粤教物理八上《5.2. 探究物质的密度》[刘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doc|粤教物理八上《5.1. 物体的质量》[金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TS|粤教物理八上《5.1. 物体的质量》[金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ppt

上一篇:小学语文课件网

下一篇: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