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目录

时间:2024-05-01 13:40:15编辑:coo君

哪里有 二十四史目录 啊

《二十四史》目录
(中华书局繁体字点校本,1959年7月出版)
(中华书局简体字点校本,1999年1月出版)

1、史记①卷1——卷8,汉司马迁撰,宋裴駰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
2、史记②卷19——卷61,
3、史记③卷62——卷130
4、汉书①卷1——卷25上,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
5、汉书②卷25下——卷62
6、汉书③卷63——卷100
7、后汉书①卷1——卷34,宋范晔撰,唐李贤(刘昭)等注
8、后汉书②卷35——卷75
9、后汉书③卷76——卷90,志1——志30
10、三国志①卷1——卷65,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
11、晋书①卷1——卷36, 唐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21人)等撰
12、晋书②卷37——卷84
13、晋书③卷85——卷130
14、宋书①卷1——卷38, 梁沈约撰
15、宋书②卷39——卷100
16、南齐书①卷1——卷59, 梁萧子显撰
17、梁书①卷1——卷56, 唐姚思廉撰
18、陈书①卷1——卷36, 唐姚思廉撰
19、魏书①卷1——卷66, 北齐魏收撰
20、魏书②卷67——卷114
21、北齐书①卷1——卷50, 唐李百药撰
22、周书①卷1——卷50, 唐令狐德棻撰
23、隋书①卷1——卷31, 唐魏徵撰
24、隋书②卷32——卷85
25、南史①卷1——卷37, 唐李延寿撰
26、南史②卷38——卷80
27、北史①卷1——卷43, 唐李延寿撰
28、北史②卷44——卷100
29、旧唐书①卷1——卷33, 后晋刘昫(xu)撰
30、旧唐书②卷34——卷76
31、旧唐书③卷77——卷149
32、旧唐书④卷150——卷200
33、新唐书①卷1——卷56, 宋欧阳修、宋祁撰
34、新唐书②卷57——卷72上
35、新唐书③卷72中——卷80
36、新唐书④卷81——卷164
37、新唐书⑤卷165——卷225
38、旧五代史①卷1——卷74, 宋薛居正撰
39、旧五代史②卷75——卷150
40、新五代史①卷1——卷74, 宋欧阳修撰,宋徐无党注
41、宋史①卷1——卷57,元脱脱(阿鲁图、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等撰
42、宋史②卷58——卷116
43、宋史③卷117——卷176
44、宋史④卷177——卷215
45、宋史⑤卷216——卷224
46、宋史⑥卷225——卷231
47、宋史⑦卷232——卷239
48、宋史⑧卷240——卷295
49、宋史⑨卷296——卷364
50、宋史⑩卷365——卷432
51、宋史⑾卷433——卷496
52、辽史①卷1——卷116 元脱脱等撰
53、金史①卷1——卷59 元脱脱等撰
54、金史②卷60——卷135
55、元史①卷1——卷60, 明宋濂等撰
56、元史②卷61——卷127
57、元史③卷128——卷210
58、明史①卷1——卷48, 清张廷玉等撰
59、明史②卷49——卷100
60、明史③卷101——卷145
61、明史④卷146——卷210
62、明史⑤卷211——卷274
63、明史⑥卷275——卷332


请问旧唐书是谁写的?

旧唐书
唐王朝曾经在我国历史上盛极一时,但作为第一部完整的唐朝历史,却是在一个极端混乱的时代里完成的。这部史书,现在在二十五史中被称为《旧唐书》,题为刘昫编撰。

【编撰】

刘昫为五代后晋时的宰相。《旧唐书》从后晋天福五年(940年)始奉石敬塘之命修撰,到后晋开运二年(945年)完成。其实这部史书花功力最多的为张昭远和贾纬,只是因为书成时刘昫正在执政,按当时的规定,一般宰相都要作国家修史的主编(监修),因此刘昫就成了署名撰者了。《旧唐书》修成后的第二年,即946年,北方契丹即对后晋大举进攻,造成了开封及河南州县数百里内杳无人烟的惨状,公私损失都很严重,史籍遭劫自也难免。因此修成的《旧唐书》,在保存史料方面,是有很大积极意义的。

【简介】

《旧唐书》里,保存了唐朝的第一手史料。唐朝三百年历史中,屡经战乱,原始史料经过几次大的浩劫,尤其是安史之乱和唐末军阀混战,致使“向时遗籍,尺简无存”。幸而有肃宗时韦述编纂的国史,到后晋时,便成为修撰唐史的主要依据,肃宗以后,史料留存更少。特别是唐武宗以后的宣、懿、僖、昭、哀五代,连“实录”也都没有存下,只因有张昭远和贾纬等人在“丧乱之际”,杂采各家传闻和小说编出的《唐年补录》和《唐末三朝闻见录》诸书,使史实略有所补。编撰《旧唐书》时离唐亡仅三十多年,许多史料直接从唐人得来。《旧唐书》使这些难得的史料保存了下来。这是它的一大好处。例如某些传里的“今上践祚”、“上即位”、“上初嗣位”等语句,便明显是从当时国史和实录直录下来的痕迹。唯其直录当时人的记录,史料价值就尤其可贵。有些列传,还采用了唐朝当时人写的“行状”、“家传”。这些家传,常常是唐代的名家所书,不仅如实保留了史料,而且在文笔上也很有特色。赵翼《廿二史札记》评论说,《旧唐书》中的《封常清传》,“郁勃悲凉”,“千载下犹有生气”;裴垍所写的《郭子仪传》,“首尾整洁,无一酿词,因此可知唐史官之老于文学也”。《旧唐书》的纪传里,还大段大段地引录唐朝君臣的诏令、手札、奏章,这些原始资料后来有的已荡然无存,却赖《旧唐书》的收录而得以保留。正由于《旧唐书》有上述这些长处,司马光等在修《资治通鉴》时,隋唐部分便大量采用了其中的材料。 另一方面,唐朝是我国一个强盛的朝代,多民族统一国家有所发展。在《旧唐书》里记录了大量的我国少数民族的史料,以及他们和中原的唐王朝相互交往的亲密关系。比如,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婚姻的记实,金城公主入藏的史迹,,以及突厥、回纥、吐蕃、契丹等北方、西北、东北、西南许多民族的历史记录,都在《旧唐书》里有较多的记载。在唐朝和邻国日本、朝鲜、印度的关系史方面,《旧唐书》记载也较为详细。其分量比起别的同类正史来要多得多,史实也较可靠。

【历史】

然而《旧唐书》仅流传了一百年左右,就遭到了厄运。从宋仁宗庆历年间起,北宋朝廷认为《旧唐书》芜杂不精,另命宋祁和欧阳修编撰唐书。这部唐书在1060年(宋仁宗嘉佑五年)写成,开始“布书于天下”,从此,署名刘昫所编的唐书遂不再流传。直至明朝嘉靖十七年(1538年),经历了四百七十八年坎坷命运的刘昫唐书,才又得到重新刊行。后人为区别这两种唐书,把后晋刘昫所著称为《旧唐书》,而将宋祁等后修的唐书命名为《新唐书》。

因为《新唐书》的作者宋祁、欧阳修,都是文坛大家,后人一般也都沿袭他们的看法,对《旧唐书》贬责颇多,明末顾炎武评之为“颇步繁芜”。的确,它本身有不少缺点。但平心而论,应当说《旧唐书》在如实保存史料方面,有着它巨大的功劳。这一点是应该给予充分肯定的。

【意义】

《旧唐书》在研究我国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等方面。也是一部十分重要的史书。关于唐朝的均田制、租庸调制和两税法,都有比较翔实的记载,给后人的研究提供了方便的条件。尤为可贵的,是《旧唐书》的志里,保存了内容相当丰富的我国科技史的资料。在《历志》和《天文志》里,有著名天文历法家李淳风和僧一行制定的《麟德历》和《大衍历》的比较完整的内容。在《贾耽传》里记录了他所著作的《陇右山南图》和《海内华夷图》等地理学上极为珍贵的资料,这是中外地理学家研究古地理学的难得的记录。 但《旧唐书》的缺点也很明显。因为它出自乱世,又出自众手,成书迅速,因此不免有些粗率。有时转抄的痕迹也很明显,甚至一件公文,在纪和传里同时抄进,造成了不应有的芜杂。因为编史队伍的不稳定以及互不通气,竟至出现某些人物同时并列两传的情况,如《杨朝晟传》就同时列在卷一百二十二和卷一百四十四两处;《王求礼传》和《丘神绩传》也有类似情况。难怪北宋初年有人要否定它,由宋、欧诸名家另写一部。但若由此把这部书全盘否定,甚至革出正史之列,也是不公平的。历史毕竟已给予《旧唐书》坎坷的命运,使它无端沉没了约五百年。


急求 二十四史目录

刘裕做了南朝宋开国皇帝,国都仍为西晋的京都建康,改晋元熙二年为永初元年。他按传统规矩进行祭天告地活动之后,便开始了封赏,尤其是对劝进立下头功的傅亮恩宠有加,升为中书省专典诏命,权力很大。

刘裕登基后,并没感到心满意足,有一件事总觉得是心腹之患:被废的晋恭帝司马德文还活着。

这一天,刘裕正在御花园苦苦思索,傅亮来到面前,提出陪刘裕到聚凤殿散散心。刘裕闻听,欣然前往。傅亮陪同皇帝刘裕进入聚凤殿,原恭帝的嫔妃们听说新皇帝来了,纷纷搔首弄姿,以期引起皇帝的注意。

但是,唯有一位素服白衣的少女与众不同,她既不做媚态,也不露笑容,是一位绝妙的冷艳美人,皇帝来了也几乎视而不见。刘裕被她吸引,驻足细瞅了一会儿,不由得点头。傅亮见状,忙介绍说:“此女是恭帝……不,是陵零王司马德文的女儿,名叫海盐,年方十七。”刘裕顿时心凉了半截,转身离去,走了几步,问傅亮:“陵零王离京时,为什么不把海盐公主一起带走?”傅亮说:“臣见她姿色出众,讨人喜欢,特意留下的。”刘裕这才放心了。

傅亮同皇帝又来到后殿,这里住的嫔妃都被晋帝宠幸过。庭院无人,厅堂里也无人,傅亮正纳闷儿,忽听内室有男女嬉笑声,便闯进去,只见床上躺着两男两女四个人,不禁大怒,说:“圣上驾到,你们这些混账东西……”两对男女听说皇帝来了,吓得衣服也不知道穿了。刘裕见状,怒不可遏,命令两个妃子用白绫自杀;命令刑部将两个男人的阳具割掉,终生做苦役!

宋武帝刘裕像这两个男的是孪生兄弟,一个叫褚秀之,一个叫褚淡之,是原晋恭帝司马备文褚妃的弟弟。他俩听说要受酷刑,情急之中,编造出一个重大机密:恭帝司马德文被贬为陵零王出宫去秣陵时,让他们弟兄俩留在宫内做内应,届时等司马德文联络州郡兵马杀回京都时,里应外合,恢复晋室天下。

当傅亮担保他俩不受酷刑时,兄弟俩说出了这个“机密”。刘裕闻听,立即下令让褚秀之、褚淡之兄弟俩去秣陵处死司马德文和褚妃等人,也就是他俩的姐夫和姐姐。

兄弟两人为了不受酷刑,带着毒酒来到姐姐、姐夫面前,说明来意,司马德文似乎有所预料,说:“当年我司马祖上逼曹氏家族让位交权,今日在我身上得到报应了……”

褚妃刚生过孩子不久,抱着孩子恸哭不已,哭了一阵,把孩子交给弟弟褚秀之,让他帮助抚养成人,然后同司马德文一起饮毒酒身亡。兄弟二人立即放火烧尸,又把孩子扔进火海,然后返回皇宫,向傅亮汇报。傅亮问刘裕皇帝如何奖赏褚氏弟兄俩,刘裕说:“褚氏兄弟为了活命,竟然不惜杀害姐姐,这种人,断然是不可留的。”傅亮听罢,立即将这兄弟俩处死了。

再说海盐公主,她知道了父亲司马德文被刘裕下令毒死的消息,心中无比悲痛。她压抑着愤怒,不动声色,在刘裕父子身边周旋。

永初三年(公元422年)春,六十七岁的皇帝刘裕患病卧床不起,张皇后、太子义符、太子妃司马氏(海盐公主)等人轮流守护。这天夜里,该太子和太子妃护理,不到半夜,太子义符便找地方睡觉去了,只剩下海盐公主,久盼的机会来了,她一步步向老皇帝刘裕逼近……

刘裕朦胧中感到有人掐住他的脖颈,透不过气,忙睁开眼睛,似乎看见晋恭帝站在床前,向他索命,吓得大叫一声昏过去。第二天,刘裕精神错乱,胡喊乱叫,一会儿说这个向他讨命,一会儿说那个要他偿命,一直折腾了十几天,才平静下来,瞅着太子义符,说了句“不要做坏事”的话便停止了呼吸。


二十五史新编的各书目录

1、史记①卷1——卷8,汉司马迁撰,宋裴駰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
2、史记②卷19——卷61,
3、史记③卷62——卷130
4、汉书①卷1——卷25上,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
5、汉书②卷25下——卷62
6、汉书③卷63——卷100
7、后汉书①卷1——卷34,宋范晔撰,唐李贤(刘昭)等注
8、后汉书②卷35——卷75
9、后汉书③卷76——卷90,志1——志30
10、三国志①卷1——卷65,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
11、晋书①卷1——卷36, 唐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21人)等撰
12、晋书②卷37——卷84
13、晋书③卷85——卷130
14、宋书①卷1——卷38, 梁沈约撰
15、宋书②卷39——卷100
16、南齐书①卷1——卷59, 梁萧子显撰
17、梁书①卷1——卷56, 唐姚思廉撰
18、陈书①卷1——卷36, 唐姚思廉撰
19、魏书①卷1——卷66, 北齐魏收撰
20、魏书②卷67——卷114
21、北齐书①卷1——卷50, 唐李百药撰
22、周书①卷1——卷50, 唐令狐德棻撰
23、隋书①卷1——卷31, 唐魏徵撰
24、隋书②卷32——卷85
25、南史①卷1——卷37, 唐李延寿撰
26、南史②卷38——卷80
27、北史①卷1——卷43, 唐李延寿撰
28、北史②卷44——卷100
29、旧唐书①卷1——卷33, 后晋刘昫(xu)撰
30、旧唐书②卷34——卷76
31、旧唐书③卷77——卷149
32、旧唐书④卷150——卷200
33、新唐书①卷1——卷56, 宋欧阳修、宋祁撰
34、新唐书②卷57——卷72上
35、新唐书③卷72中——卷80
36、新唐书④卷81——卷164
37、新唐书⑤卷165——卷225
38、旧五代史①卷1——卷74, 宋薛居正撰
39、旧五代史②卷75——卷150
40、新五代史①卷1——卷74, 宋欧阳修撰,宋徐无党注
41、宋史①卷1——卷57,元脱脱(阿鲁图、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等撰
42、宋史②卷58——卷116
43、宋史③卷117——卷176
44、宋史④卷177——卷215
45、宋史⑤卷216——卷224
46、宋史⑥卷225——卷231
47、宋史⑦卷232——卷239
48、宋史⑧卷240——卷295
49、宋史⑨卷296——卷364
50、宋史⑩卷365——卷432
51、宋史⑾卷433——卷496
52、辽史①卷1——卷116 元脱脱等撰
53、金史①卷1——卷59 元脱脱等撰
54、金史②卷60——卷135
55、元史①卷1——卷60, 明宋濂等撰
56、元史②卷61——卷127
57、元史③卷128——卷210
58、明史①卷1——卷48, 清张廷玉等撰
59、明史②卷49——卷100
60、明史③卷101——卷145
61、明史④卷146——卷210
62、明史⑤卷211——卷274
63、明史⑥卷275——卷332


寻找能够列出古代书籍的目录。先拜谢了~

中国文学史 游国恩等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中国文学史 中国社科院文研所编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中国文学发展史 刘大杰著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3
中国文学史 章培恒等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中国文学史 郭预衡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主编 高教出版社1999
中国俗文学史 郑振铎著 上海书局1984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朱东润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中国历代文论选 郭绍虞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中国文学批评史 郭绍虞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中国文学批评史 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研究室编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敏泽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中国诗学体系论 陈良运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梁启超著 东方出版社1916
清代学术概论 梁启超著 中华书局 1957
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著
中国古典小说史略 杨义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宋元戏曲史 王国维著
中国戏剧史 周贻白著
中国美学史 李泽厚、刘纲纪著
美的历程 李泽厚著 文物出版社1981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袁行霈著 北大出版社1987
中国小说美学 叶朗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
中国诗歌美学史 庄严、章铸著 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 郭英德等 中华书局1995
经学历史 清 皮锡瑞著 周予同注 中华书局1959
中国绘画史 王伯敏著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
中国音乐史略 吴钊、刘东升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中国古代文化史 阴法鲁主编 北大出版社1996
士与中国文化 余英时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道教与中国文化 葛兆光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佛教与中国文学 孙昌武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李泽厚著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清 永溶、纪昀编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书目答问 张之洞缪荃孙撰 中华书局1963
古典文学文献及其检索 潘树广编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
谈艺录 钱钟书著
管锥编 钱钟书著


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大中文系中国文学史教研室编 中华书局1962
诗集传 南宋 朱熹集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诗经选 余冠英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诗经选译 余冠英选译 人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诗经今注 高亨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 孙作云著 中华书局1966
楚辞补注 南宋 洪兴祖补注 中华书局1957
楚辞集注 南宋 朱熹集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楚辞选 马茂元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文选 梁 萧统编 中华书局1977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逯钦立编 中华书局1983
玉台新咏 梁 徐陵辑 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清 严可均编 中华书局1953
论语译注 杨伯俊译注 中华书局1980
孟子译注 杨伯俊译注 中华书局1982
庄子集释 清 郭庆藩集释 中华书局1961
荀子选 方孝博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春秋左传注 杨伯俊注 中华书局1983
战国策 西汉 刘向集录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山海经校注 袁珂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古神话选释 袁珂辑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大中文系中国文学史教研室编 中华书局1962
乐府诗集 南宋郭茂倩编 中华书局1979
汉魏乐府风笺 黄节笺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
汉魏六朝赋选 瞿蜕园选注 中华书局
古诗十九首初探 马茂元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史记 西汉司马迁著 中华书局1958
史记选 王伯祥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汉书选 冉昭德 陈直选注 中华书局1962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大中文系中国文学史教研室编 中华书局1962
六朝文絜 清许梿编 中华书局1962
三曹诗选 余冠英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曹植集校注 赵幼文校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阮嗣宗咏怀诗注 黄节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靖节先生集 东晋陶渊明著 清陶澍校注 文学古籍刊行社
陶渊明诗文选注 唐满先选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陶渊明卷(上、下编)中华书局1961-1962年版
谢康乐诗注 黄节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谢灵运诗选 叶笑雪选注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鲍参军集注 钱仲联注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
庾信诗赋选 谭正璧、纪馥华选注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
洛阳伽蓝记校注 范祥雍校注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
水经注疏 清杨守敬、熊会贞注 科学出版社1957
汉魏六朝小说选 徐震愕选注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5
搜神记 东晋干宝著 中华书局1979
世说新语 南朝宋刘义庆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文心雕龙注 范文澜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文心雕龙注释 周振甫注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诗品注 陈廷杰注 作家出版社1961
诗品集注 曹旭集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中古文学史论集 王瑶著 北大出版社1986
古诗源 清沈德潜选 中华书局1977
全唐诗 清彭定求等编 中华书局1960
全唐诗补编 陈尚君等 中华书局1997
唐诗别裁 清沈德潜编 中华书局1975
唐诗选 中国社科院文研所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唐宋诗举要 高步瀛选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唐诗纪事 南宋计有功著 中华书局1965
唐集叙录 万曼著 中华书局1980
唐诗杂论 闻一多著 三联书店《闻一多全集》本1982
全唐文 清董诰等编 中华书局1983
全唐文纪事 清陈鸿墀著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
唐文粹 北宋姚铉编 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初编》本
唐宋文举要 高步瀛选注 中华书局1963
唐宋八大家文抄 明茅坤编 清坊刻本
敦煌变文集 王重民等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唐宋传奇集 鲁迅校录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
唐人小说 汪辟疆校录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唐才子传 元辛文房著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旧唐书 后晋刘昫等著 中华书局1975
新唐书 北宋欧阳修、宋祁等著 中华书局1975
王子安集注 清蒋清翊撰 光绪间刻本
杨炯卢照邻集 徐明霞点校 中华书局1981
骆临海集笺注 清陈熙晋笺注 中华书局1961
陈子昂集 徐鹏校点 中华书局1960
孟浩然诗集 唐孟浩然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王右丞集笺注 清赵殿成笺注 中华书局1961
王维集校注 陈铁民校注 中华书局1997
王维诗选 陈贻焮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李太白全集 清王绮注 中华书局1979
李白诗选 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研究组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
杜少陵集详注 清仇兆鳌注 中华书局1952
杜甫诗选 萧涤非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杜甫评传 陈贻焮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杜甫卷 华文轩编 中华书局1964、1982
高适诗集编年笺注 刘开扬笺注 中华书局1982
岑参集校注 陈铁民、侯忠义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韩昌黎集 唐韩愈著 商务印书馆1958
韩愈文选 童第德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韩昌黎诗系年集释 钱仲联集释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韩愈诗选 陈迩冬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柳宗元集 吴文治等校点 中华书局1979
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柳宗元卷 吴文治编 中华书局1964
刘禹锡诗文选注 徐州师院中文系编 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
白氏长庆集 唐白居易著 中华书局1979
白居易诗选 顾肇仓、周汝昌选注 作家出版社1962
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白居易卷 陈友琴编 中华书局1962
元白诗笺证稿 陈寅恪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李贺诗歌集注 清王绮等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李贺诗集 叶葱奇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樊川诗集注 清冯集梧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杜牧诗选 缪钺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玉溪生诗集笺注 清冯浩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李商隐诗歌集解 刘学锴、余恕诚著 中华书局1988
李商隐诗选 安徽师大中文系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唐代诗人丛考 傅璇琮著 中华书局
花间集 后蜀赵崇祚编 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
南唐二主词校订 王仲闻校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李璟李煜词 詹安泰编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词综 清朱彝尊、汪森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唐宋词选释 俞平伯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唐宋词选 中国社科院文研所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全宋词 唐圭璋编 中华书局1980
宋词三百首笺注 唐圭璋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宋词选 胡云翼选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乐章集 北宋柳永著 朱孝臧《疆村丛书》本
苏轼词选 陈迩冬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淮海居士长短句 北宋秦观著 龙榆生校点 中华书局1957
清真集 北宋周邦彦著 吴则虞点校 中华书局1981
李清照集校注 王学初校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稼轩词编年笺注 邓广铭笺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姜白石词编年笺校 夏承焘笺校辑著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
人间词话 王国维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宋诗选注 钱钟书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东坡七集 北宋苏轼著 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
苏轼诗选 陈迩冬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黄庭坚和江西诗派卷 傅璇琮辑 中华书局1978
陆游选集 朱东润选注 中华书局1962
陆游传 朱东润著 中华书局1960
苕溪渔隐丛话 南宋胡仔辑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
诗人玉屑 南宋魏庆之辑 中华书局1961
沧浪诗话校释 郭绍虞校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
宋史 元阮脱等著 中华书局1977
太平广记 北宋李昉等编 中华书局1981
东京梦华录注 南宋孟元老著 邓之诚注 中华书局1982
梦梁录 南宋吴自牧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
武林旧事 南宋周密著 西湖书社1981
京本通俗小说 清缪荃孙编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4
清平山堂话本 明洪楩编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话本选 吴晓铃等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三国演义 明罗贯中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水浒传 明施耐庵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
西游记 明吴承恩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
封神演义 明许仲琳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金瓶梅词话 明兰陵笑笑生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古代白话小说选 上海古籍出版社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古今小说(喻世明言) 明冯梦龙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警世通言 明冯梦龙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醒世恒言 明冯梦龙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初刻拍案惊奇 明凌蒙初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二刻拍案惊奇 明凌蒙初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水浒后传 清陈忱著 作家出版社1956
聊斋志异(三会本) 清蒲松龄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隋唐演义 清褚人获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说岳全传 清钱彩等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儒林外史 清吴敬梓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
红楼梦 清曹雪芹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水浒研究资料汇编 朱一玄、刘毓忱编 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
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红楼梦卷) 一栗编 中华书局1963
红楼梦研究参考资料选辑(1-4辑)人民文学出版社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1
镜花缘 清李汝珍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
官场现形记 清李宝嘉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清吴趼人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老残游记 清刘鹗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
孽海花 曾朴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中国戏剧史长编 周贻白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中国戏曲通史 张庚、郭汉城著 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
宋元戏曲考 王国维著 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
录鬼簿 元钟嗣成著 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元代杂剧全目 傅惜华编著 作家出版社1957
明代传奇全目 傅惜华编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明代杂剧全目 傅惜华编著 作家出版社1958
古典戏曲存目汇考 庄一拂编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闲情偶寄 清李渔著 中国戏剧出版社1960
元曲选 明臧懋循编 中华书局1958
元曲选外编 隋树森编 中华书局1958
元人杂剧选注 王季思等选注 北京出版社1980
元散曲选注 王季思等选注 北京出版社1981
盛明杂剧 明沈泰编 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
六十种曲 明毛晋编 中华书局1958
关汉卿戏曲集 吴晓铃等编 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
董解元西厢记 金董解元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西厢记 元王实甫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元本琵琶记校注 元高明著 钱男扬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牡丹亭 明汤显祖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清忠谱 清李玉著 《古本戏曲丛刊》本1955
一捧雪 清李玉著 《古本戏曲丛刊》本1955
长生殿 清洪升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桃花扇 清孔尚任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明诗别裁集 清沈德潜等编 中华书局1973
清诗别裁集 清沈德潜编 中华书局1975
清诗选 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近代诗选 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门化1955级《近代诗选》小组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近三百年名家词选 龙榆生编选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明文在 清薛熙编选 光绪江苏书局刻本
清文汇 沈粹芳、黄人等编 上海国学扶轮社本
纳兰词 清纳兰性德著 文学古籍刊行社1954
龚自珍全集 清龚自珍著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4人境庐诗草笺注 钱仲联笺注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附:梁启超、鲁迅、黄侃三位先生所开之最低限度国学书目,仅供参考
梁启超开列之书目
四书 易经 书经 诗经 礼记 左传 老子 墨子 庄子 荀子 韩非子 战国策 诗集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楚辞 文选 李太白集 杜工部集 韩昌黎集 柳河东集 白香山集 其他词曲集 宋元明史纪事本末 资治通鉴(或通鉴纪事本末)
鲁迅开列之书目
唐诗纪事 唐才子传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 历代名人谱 少宝山房笔丛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世说新语 唐摭言 抱扑子外篇 论衡 今世说
黄侃开列之书目
二十五史 十三经 大藏礼记 国语 史记 汉书 资治通鉴 通典 庄子 荀子 文选 文心雕龙 说文解字 广韵


唐书的新旧特点

《新唐书》比起《旧唐书》来,确有自己的一些特点和优点。因为宋代大体上继承了唐代的制度,为了总结唐代的典章制度供宋王朝参考,《新唐书》对志特别重视,新增了《旧唐书》所没有的《仪卫志》、《选举志》和《兵志》。其中《兵志》是《新唐书》的首创。《选举志》与《兵志》系统地整理了唐朝科举制度和兵制的演变资料。《食货志》增加为5卷,不仅比《旧唐书》份量大而且比较有系统、有条理地保存了大量社会经济史资料。《地理志》着重叙述唐朝地理沿革,记载军府设置、物产分布、水利兴废等情况,补充了不少《旧唐书·地理志》所没有的资料。《天文志》和《历志》在篇幅上超过《旧唐书》3倍以上,记载了唐代流行的7种历法,特别是保存了历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大衍历》的《历议》,反映了唐代历法理论的水平和发展高度。《艺文志》比《旧唐书·经籍志》增加了很多,特别是唐玄宗开元以后的著作补充了不少。如李白、柳宗元的著作,就有一些是《旧唐书》所没有收录的。北宋人认为,《新唐书》要比《旧唐书》高明。他们严厉批评《旧唐书》“纪次无法,详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实零落”(《曾公亮进新唐书表》),自以为《新唐书》无论从体例、剪裁、文采等各方面都很完善。《新唐书》修成后,其主编曾公亮曾上皇帝表,颇为得意地说:“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其旧”,认为这是大大胜过《旧唐书》的地方。 的确,《新唐书》从文采和编纂上比《旧唐书》强。因为:一、其主要作者宋祁、欧阳修是北宋一代文宗,著名文学家。宋祁及其兄宋庠,在当时有“二宋”之称,宋人《东轩笔录》说宋祁“博学能文,天资蕴籍”;欧阳修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为其特长。他们笔下的功夫当然不同一般。参加编撰《新唐书》的其它作者,也都为北宋时期名家高手。宋仁宗嘉祐年间曾公亮《进新唐书表》中所列之范镇、王畴、宋敏求、刘羲叟等,都是当时文坛知名人物。范镇曾为翰林学士,文笔流畅,有《东斋纪事》等百余卷流传于世。王畴文辞严丽,一向为世所称。宋敏求为北宋一代掌故大家,富于藏书,曾编《唐大诏令集》和《长安志》,对唐史十分熟悉。刘羲叟是著名天文学家,后来曾助司马光编《资治通鉴》,《新唐书》用这些人主笔,自然文采粲然,体例严谨。另一方面,宋、欧等人在修《新唐书》时,态度也很认真。欧阳修负责本纪、志、表部分,撰稿六、七年。宋祁的列传部分时间更长,前后长达十余年。他曾一度为亳州太守,“出入内外”把这部稿子随身携带。在任成都知府时,每天晚宴过后,开门垂帘燃烛,几乎都要著作到深夜。这种认真谨严的态度,使《新唐书》在不少方面的确胜过《旧唐书》。《旧唐书》因撰稿时间仓促,有些转抄自唐实录、国史的痕迹都没能抹掉,存在许多“大唐”、“本朝”、“今上”字样。宋祁等在新修时,把这些不伦不类的话都删削了。使《新唐书》在体例和笔法、风格上显得比《旧唐书》完整严谨得多。另外,《新唐书》在列传的标名上也作了归纳整理,如把少数民族仕唐将领合并到“诸夷蕃将传”中;把割据的藩镇也归到一起来写等等。这样,就使得眉目更为清楚。这些都是在文笔、编裁方面,新书胜过旧书之处。通常都以新书废旧书61传、增331传,但对其原始根据却说法不一。有说是“文征明《重刻旧唐书序》言”,有引作“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指出”,也有不少人看出马端临是引用的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的著录:“凡废传六十一,增传三百三十一。”清代钱大昕另有统计,也被认为“遗漏很多”。新书共增修了315传,包括“只有一两句话极简略”的记载,不包括“诸帝公主传所记二百一十二个公主”[8]。事实上,那种“只有一两句话”追述其在唐代先祖的记载,作为“人名索引”开列得越细致越有利于读者,但这绝不能视为是人物小传或新增人物传,两者不应混同。其实,关于新书增废旧传的情况,《新唐书》的编修者是有他们的统计标准和统计数字的。《郡斋读书志》卷七《史评类》著录,吕夏卿撰《唐书直笔》4卷、《唐书新例须知》1卷,为其“在书局时所建明”。其中,《唐书新例须知》记有“新书比旧书增减志、传及其总数”。这就告诉人们,吕夏卿作为编修官,在当时有过统计。尽管在《郡斋读书志》的著录中未记录其“增减志、传及其总数”的具体数字,但这个统计数字无疑会存于书局,并为各编修官所熟记。据《玉海》卷四六《嘉祐新唐书》条引《国史志》云:纪十、志五十、列传百五十。凡废旧传六十一,增新传三百三十一,又增三志、四表,凡二百二十五卷、录一卷。(旧史凡一百九十万字,新史凡一百七十五万九百三十字。)所谓《国史志》,指北宋《国史》中的《艺文志》。北宋《国史》,仁宗天圣八年修成太祖、太宗、真宗《三朝国史》,神宗元丰五年修成仁宗、英宗《两朝国史》,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修成神宗、哲宗、徽宗、钦宗《四朝国史》。其中,仁、英《两朝国史》120卷,纪5卷、志45卷、列传70卷,宋敏求作为史馆修撰参预其编修。因此,《两朝国史·艺文志》著录《嘉祐新唐书》,必然要依据当年书局的统计数字,更何况宋敏求又是当年《新唐书》的六编修官之一。《郡斋读书志》据此记录了“旧书约一百九十万,新书约一百七十四万(言)”,而《直斋书录解题》则据此记录了“凡废传六十一,增传三百三百十一、志三、表四”,为《文献通考》、文征明等转相引录。笔者以两部《唐书》每卷人物列传前的目录为统计依据,除去各自的重复,所增(包括正传、附传)、所废(仅指正传)数字极为接近上面所引《国史志》的数字(诸帝公主不在统计之列),证明“废旧传六十一,增新传三百三十一”,确实是《新唐书》书局留给后人的一个权威性的统计。今后,再引用这个数字时,不要误以为是书局“局外”人的说法,并请分清其增、废的具体情况。二、在史料方面,因为北宋时期比较安宁,有许多在战乱时期不易收集到的史料,到北宋初年得到了征集和整理。据专家估计,司马光修《资治通鉴》时参考史料达三百种之多,《新唐书》的修撰与《通鉴》时间相近,司马光看到的,宋、欧等势必见到。如在《新唐书》增加的《李绩传》记载立武后之争时的态度,记房玄龄论守成之难易,都是《旧唐书》和其它书所不及的。其它如《新唐书》的《食货志》里增加了唐朝屯田、和籴、矿冶等资料;《地理志》记载各地河渠陂堰的灌溉情况和各州的土特产,也都是他书少见的珍贵史料。欧阳修还是当时有数的金石大家,他对古代金石学颇有研究,曾撰《集古录》,用金石刻的记载考证史实。最有名一例,即他用孔颖达碑文考证出这位唐初杰出经史学家表字冲远的事实。这些都使《新唐书》在某些史实考证方面略胜《旧唐书》一筹。新唐书还在列传中保存了一些旧唐书所未载的史料。自安史之乱以后,史料散失不少,唐穆宗以下又无官修实录,所以宋祁为唐后期人物立传,采用了不少小说、笔记、传状、碑志、家谱、野史等资料。同时,还增加了不少唐代晚期人物的列传。关于少数民族的种族、部落的记载,新唐书比旧唐书多而且详。据赵翼《廿二史札记·新唐书》载:“观《新唐书·艺文志》所载唐代史事,无虑百数十种,皆五代修唐书时所未尝见者。据以参考,自得为详。又宋初绩学之士,各据所见闻,别有撰述。”这一切对修唐书都提供了有用的资料。许多列传中采用了小说、文集、碑志、逸史和政书等文献。诸志在采用“旧书”各志资料之外,又有新的扩大。有关实录、政书、逸史、文集、碑志以及小说等文献,均在采摘之列。三、《新唐书》在体例上第一次写出了《兵志》、《选举志》,系统论述唐代府兵等军事制度和科举制度。这是我国正史体裁史书的一大开创,为以后《宋史》等所沿袭,保存了我国军事制度和用人制度的许多宝贵史料。《新唐书》的宰相、方镇诸表,也给读者认识唐朝宰相族系(世家大族)的升降和藩镇势力的消长,提供了一条线索。著名史论家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说:“新书最佳者志、表”。这是公允的评价。自司马迁创纪、表、志、传体史书后,魏晋至五代,修史者志、表缺略,至《新唐书》始又恢复了这种体例的完整性。以后各朝史书,多循此制。这也是《新唐书》在我国史学史上的一大功劳。此外,由于欧阳修过分强调写史为当时的统治阶级服务,有些史实他是有意避讳的。如后周有位大将叫韩通。他忠于后周王朝,反对赵匡胤的陈桥兵变,欧阳修就不给他立传。这在当时就遇到同辈的议论。据周密《齐东野语》记载,当时有个史学家刘攽(曾参加《资治通鉴》的编写),曾问欧阳修的弟子焦干之,五代史脱稿没有,焦说即将脱稿。刘又问:为韩瞠眼(韩通的外号)立传没有,焦说没有。刘攽大笑说:“如此,亦是第二等文字耳。”这个故事说明欧阳修也未能完全忠实于历史。这是时代给欧阳修打下的烙印,不能不说是《新五代史》的缺陷。《新唐书》也有明显的缺点,最主要之点是封建正统思想较为严重。编写者对隋末、唐末农民起义大加挞伐。在《黄巢传》前冠以“逆臣”二字;对隋末窦建德等农民军使用了极为恶毒的词汇,如“猬毛而奋”、“磨牙摇毒”、“孽气腥焰”等等。对武则天,则诬为“弑君篡国之主”,声言写《武后本纪》目的为“著其大恶”,以便清算等等。诸如此类,都可看出《新唐书》在观点的正统方面更胜于《旧唐书》。在写法上,《新唐书》也有不及《旧唐书》的地方。例如有的纪、传失之太简,甚至作了毫无道理的砍削。清代史评家王鸣盛《十七史商榷》曾提及,《新唐书》本纪较旧书几乎减去十分之六七。有人统计,《旧唐书·本纪》部分近三十万字,到《新唐书》仅剩下九万字,而《哀帝本纪》旧书约一万三千字,新书只剩千字左右。这种过简的写法,使《新唐书》失去了许多重要史料。又由于苛求文字精炼,宋祁、欧阳修等不惜删去许多重要情节,如《旧唐书》里写得十分生动、极为悲壮的《封常清传》、《高仙芝传》,到新书删削得索然无味。尤其不应该的是由于排佛的偏见,《新唐书》将玄奘、一行等事迹一概不写,致使这两位伟大翻译家和科学家,在《新唐书》中竟无反映。由于《新唐书》历宋、元、明至清初一直占有正统地位,一般人只读《新唐书》而不读《旧唐书》,所以《新唐书》宋以来的版本远多于《旧唐书》,流传的主要版本有:(1)南宋刻本4种,分别是十四行残本,旧藏皕宋楼,现藏日本静嘉文库;同十四行元补版残本,藏于北京图书馆;十六行残本124卷,亦藏北京图书馆;建阳书坊魏仲立刻残本,旧藏嘉业堂。(2)元刻本,明国子监根据元版修补印行。(3)明刻本3种,分别是成化年间(1465~1487)国子监刻本,万历年间(1573—1620)北京国子监二十一史本,明末毛晋汲古阁十七史本。(4)清刻本多种,乾隆四年(1739)武英殿刻本,附宋董冲《唐书释音》25卷。殿本又有各种翻刻本、影刻本、排印本、缩印本以及五局合刻本、开明二十五史本等。(5)商务印书馆百衲本,以静嘉堂本为主,配合“北图”、“双鉴楼”及“嘉业堂”藏本,保存了《新唐书》旧刻的真面目,胜于殿本。(6)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年版,底本用百衲本。2000年,中华书局又推出了简体横排本。后世对《新唐书》进行纠谬、辨证的著作颇多,举其要者有:(1)吴缜《新唐书纠谬》,20卷,分20门,凡400余事,宋元祐四年(1089)成书,绍圣四年(1097)上于朝廷。(2)汪应辰《唐书列传辨证》,20卷,专攻《新唐书》列传缺点。(3)王若虚《新唐书辨》,3卷,见《滹南遗老集》。(4)陈黄中《新唐书刊误》3卷。(5)佚名《新唐书证误》(《稽瑞楼书目》注录抄本一册)。(6)罗振常《南监本新唐书斠义》1卷,1936年上海石印本。补:其他考订著作一览旧唐书逸文12卷(清岑建功辑) 二十四史订补第9册第215-329页影印本旧唐书考正(清张宗泰) 甘泉岑氏校旧唐书尝据此读旧唐书随笔1卷(清蔡世钹) 味蕉小寮集本题读刘昫书随笔 豫章丛刊本 丛书集成第3834册旧唐书校勘记66卷(清罗士琳、陈立、刘文淇、刘毓崧同校) 道光28年扬州岑氏刊本 同治11年定远方浚颐补刊二十五史三编第6册影印本 卷1至卷55 二十四史订补第8册第45-?页 罗、刘?盈斋刻本;卷56至卷66 二十四史订补第8册第1-173页旧唐书疑义4卷(清张道) 正觉楼丛刊本 上海图书馆藏稿本附勘同1卷二十四史订补第9册第173-215页影印光绪7年刊本旧唐书李靖传考证1卷(清汪宗沂) 浙西精舍丛书本旧唐书大食传考证1卷(清洪钧)元史译文证补卷30旧唐书札记(清李慈铭) 二十五史三编第7册第173-181页新唐书札记 二十五史三编第7册第182-204页新唐书纠谬20卷(宋吴缜) 明万历中海虞赵开美刊本 武英殿聚珍本福建广东覆聚珍本附校勘记2卷知不足斋丛书十五集本附钱大昕修唐书史臣表1卷 四部丛刊三编影印万历本 丛书集成第3835-37册二十五史三编第7册第1-65页新唐书纠谬校补(清钱大昕) 嘉定钱大昕全集第4册,陈文和辑校本新唐书辨3卷(金王若虚) 滹南遗老集卷22-24 二十五史三编第7册第64-83页新唐书刊误3卷(清陈黄中) 见南献遗徵 书目答问云未刻新唐书证误(失名) 稽瑞楼书目著录抄本1卷唐书释音(宋董冲) 二十四史订补第9册第347-391页影印重刻汲古阁本唐书注10卷(清唐景崇) 1935年铅印本原稿已成50卷,今藏章氏。铅印本仅本纪10卷。二十四史订补第9册第391-581页影印本唐书注稿偶存4册(近人陈汉章) 浙江图书馆藏稿本南监本新唐书斠义1卷(近人罗振常) 1936年上海?隐庐石印本新唐书斠议正误(罗振常) 二十四史订补第9册第329-347页民国时期印本新唐书天文志疏证(清张宗泰) 未见传本唐书兵志笺证4卷(今人唐长孺) 1957年科学出版社铅印本唐折冲府考4卷(清劳经原撰劳格补) ?斋丛书本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6册唐折冲府考补1卷(近人罗振玉) 永丰乡人杂著本附补遗 广仓学社丛书二集本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6册辽居杂著乙编增订本唐折冲府考补拾遗1卷(近人罗振玉) 辽居杂著乙编本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6册唐折冲府考校补1卷(近人谷霁光)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6册新唐书艺文志注(失名) 二十四史订补第9册第607-853页民国间抄本唐书方镇表考证20卷(清董沛)未刻唐方镇年表8卷考证2卷(近人吴廷燮) 景杜堂铅印本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6册 孙:中华书局年本附岑仲勉唐藩镇表(清华湛恩) 未见传本唐藩镇年表1卷(清黄大华)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5册唐藩镇指掌(明张大?) 二十四史订补第9册第853-889页影印民国重刻明刊本唐将相大臣年表3卷(万斯同)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5册唐功臣世表1卷(万斯同)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5册唐镇十道节度使表1卷(万斯同)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5册唐边镇年表1卷(万斯同)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5册唐宦官封爵表1卷(万斯同)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6册武氏诸王年表1卷(万斯同)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6册唐诸蕃君长年表1卷(万斯同)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6册唐书宰相世系表订讹12卷(清沈炳震) 新旧唐书合钞附勘本 二十五史补编第 6册删原表 据清来堂本唐书宰相世系表补正2卷(近人罗振玉) 七经堪丛刊本新唐书突厥传地理考证1卷吐蕃传地理考证1卷回纥等国传地理考证1卷沙陀传地理考证1卷北狄列传地理考证1卷东夷列传地理考证1卷南蛮列传地理考证1卷(清丁谦)浙江图书馆丛书一集本 二十五史三编第7册第205-270页新唐书吐蕃传笺证(今人王忠) 科学出版社1958年铅印本唐书西域传注4卷(清沈惟贤) 光绪24年刊本 二十四史订补第9册第581-607页影印本唐书南诏传笺注(今人王忠)稿本新唐书南诏传笺证 中华书局1963年补唐书张义潮传1卷(清罗振玉) 永丰乡人杂著本 二十五史三编第7册第84-85页新旧唐书合钞260卷(清沈炳震) 补正6卷(清丁子复) 嘉庆18年海宁查世?刊本同治10年钱塘吴氏青?来堂刊本新旧唐书互证20卷(清赵绍祖) 嘉庆18年古墨斋刊本 广雅书局刊本 史学丛书二集影印广雅本丛书集成第3838-41册 二十五史三编第7册第88-172页新旧唐书合注(清王先谦) 稿本,藏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新旧唐书魏徵列传合注(清王先谦) 光绪9年自刊本 此即新旧唐书合注中之一卷新旧唐书西域传地理考证1卷(清丁谦) 浙江图书馆丛书一集本 二十五史三编第7册有新唐书各外国传地理考证续唐书(清陈鳣) 二十四史订补第8册第889-?页道光四年刻本

为何二十四史中《唐书》有新旧两部?

旧唐书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时期。五代后晋时官修的《旧唐书》,是现存最早的系统记录唐代历史的一部史籍。它原名《唐书》,宋代欧阳修、宋祁等编写的《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旧唐书》共二百卷,包括本纪二十卷,志三十卷,列传一百五十卷。
后晋高祖天福六年(公元941年),石敬瑭命修唐史,由当时的宰相赵莹负责监修。赵莹立即组成修纂班子,到出帝开运二年(公元945年),全书修成,历时仅四年多。
《旧唐书》的作者去唐不远,有条件接触到大量的唐代史料,所以能在短短的四年多时间里修成这样一部二百卷的大书。
但是,由于肃宗以后的国史尚未编出,宣宗以后的实录也未修成,所以《旧唐书》的作者在修《旧唐书》时,唐代晚期的史料相当缺乏。虽然作者曾做过不少搜集史料的工作,但由于成书仓促,所以对于唐代晚期史事的记述,仍显得粗糙,在材料的占有与剪裁、体例的完整、文字的简洁等方面,都存在不少缺点。
《新唐书》行世后,《旧唐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被人们废弃。
等到明朝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闻人诠等重新刊印后,才又广泛流传开来。《旧唐书》传布过程中的兴衰,既反映了它的缺点,也说明它有自己的长处,非《新唐书》所能取而代之。

新唐书
《新唐书》二百二十五卷,包括本纪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列传一百五十卷。
宋仁宗认为的《唐书》浅陋,下诏重修。前后参预其事的有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王畴、宋敏求、刘羲叟等人。其中列传主要由宋祁负责,本纪、志、表主要由欧阳修负责,所以《新唐书》署“欧阳修、宋祁撰”。宋祁有文名,曾任知制诰、翰林学士等职。他历时十余年完成列传,于嘉三年(公元1058年)交齐全部列传的稿子。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擅长古文,他因参加推行“庆历新政”的活动,被贬为地方官,至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才调到朝廷任翰林学士,主持修史工作,等到他写定本纪、志、表,已是嘉五年(公元1060年)的事了。列传与本纪、志、表合在一起时,并没有经过严格的整齐划一。
《新唐书》比起《旧唐书》来,确有自己的一些特点和优点。首先,《新唐书》的作者对志下了一番功夫,增加了以前各史所没有的《仪卫志》、《兵志》。其他几个志也各增补了新资料,质量多在《旧唐书》之上。

旧五代史
《旧五代史》,原名《五代史》,也称《梁唐晋汉周书》,后人为区别于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便习称《旧五代史》。
这是由宋太祖诏令编纂的官修史书。薛居正(公元912--981年)监修,卢多逊、扈蒙、张澹、李、刘兼、李穆、李九龄等同修。经始于宋太祖开宝六年(公元973年)四月,至次年闰十月甲子日完竣呈上,前后只用了一年半左右时间。成书如此迅速,主要在于宋太祖十分重视,组织的撰修班子规格高、阵容强;同时也因为去古未远,可资参考的史料相当齐备。五代各朝均有实录,范质又在此基础上整理出实录简编——《建隆五代通录》,从而为修史提供了极大便利。
在我国历史上,唐朝和宋朝之间曾有过封建社会中最后一次的大规模分裂割据时期。从公元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到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的五十三年间,中原地区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代王朝,中原以外存在过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等十个小国,周边地区还有契丹、吐蕃、渤海、党项、南诏、于阗、东丹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习惯上称之为“五代十国”。《旧五代史》记载的就是这段历史。

新五代史
《新五代史》,原名《五代史记》,是唐代设馆修史以后唯一的私修正史。撰者欧阳修(公元1007—1072年),大约于景佑三年(公元1036年)至皇佑五年(公元1053年)的十八年间编成此书。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著名的史学家,奉命和宋祁领衔编撰《新唐书》。崇儒复古是他的政治主张,也是他修史的指导思想。他意禀承孔子的《春秋》笔法、“褒贬”义例,对《旧五代史》改编重修。在编排体例上,推翻《旧五代史》一朝一史的基本格局,取法《南史》、《北史》,打破朝代界线,把五朝的人事综合统编在一起,按时间顺序排列。
《新五代史》全书七十四卷,包括本纪十二卷、列传四十五卷、考三卷、世家及世家年谱十一卷、四夷附录四卷。其中的列传,最有特色。它采用类传的形式,设立《家人传》、《臣传》、《死节传》、《死事传》、《一行传》、《唐六臣传》、《义儿传》、《伶官传》、《宦者传》、《杂传》等名目。每类传目,内寓特定涵义,用以贯彻作者的“褒贬”义例。臂如将相大臣,凡专事一朝的在《臣传》,历事几朝的则列《杂传》。又如根据死者忠的不同程度,分为两等,头等的进《死节传》,次等的入《死事传》。
一般史书的“志”,《新五代史》称作“考”,仅有《司天考》、《职方考》,分别相当于《旧五代史》的《天文志》、《郡县志》。作者认为五代是个名分纲常颠倒的乱世,其典章制度一无可取,所以将《旧五代史》的“志”删除。这也是为了体现以“礼”修史的原则。
本书的世家及世家年谱,大致相当于《旧五代史》的《世袭列传》和《僭伪列传》,明确将中原以外的割据政权分为吴、南唐、前蜀、后蜀、南汉、楚、吴越、闽、南平、东汉等十国。各小国的划分编排,条理清晰,首尾完具,显然胜于旧史。《四夷附录》相当于旧史的《外国列传》。
就整体而论,《新五代史》的史料价值比《旧五代史》要略逊一筹,这是欧阳修在删繁就简时,将不少具体资料也一同削去所造成的。至于他对旧“志”部分的大事砍削,人为造成史料空白,更是不足为训。但《新五代史》后出,采用了实录以外的笔记、小说等多种材料,在删削的同时也新增了一些史料,尤其对十国部分的补充。由于《旧五代史》已非原帙,残缺不全,《新五代史》特有的价值就更不应低估。再从其它角度来着眼,欧阳修撰史,浑然一体,结构严谨,选材讲究,文字凝炼;思想上不像旧史那样大肆渲染“天命”而注重人事;创《职方考》,独树一帜,提纲挈领,眉清目秀,颇受称道,都是它的长处。平心而论,两部《五代史》各有短长,可以互为补充,不应偏废。
《新五代史》问世后,即有徐无党注。但徐注旨在解释《春秋》笔法、阐述微言大意,对读者并无多少裨益。


上一篇:印度的火车

下一篇:alienswa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