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时间:2024-05-03 19:41:02编辑:coo君

中国经济发展如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据报道,日前举行的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8项重点工作中第二点就谈到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足见其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首先要提高国企竞争力。在国企改革过程中,国企效率问题一直是重中之重。要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完善国企国资改革方案,围绕管资本为主加快转变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就要给民企“安全感”,依法甄别纠正社会反映强烈的产权纠纷案件,此外,实质性的国有企业改革和政府改革,投资领域特别是第三产业投资领域进一步开放,改变金融资源过度偏向性投放等做法,都将提振民营企业信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就是要把原来在试点地区实行的负面清单制度全面推广、深度推进,同时要破除歧视性限制和各种隐性障碍,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彻底拆除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弹簧门”“玻璃门”。希望中国经济可以快速发展!

为何说多元化市场主体共促中国工业经济发展?

近年来更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在这个过程中,多元化市场主体共同发展,对推动中国工业经济长期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工业经济多元化市场主体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中国市场化改革一直强调和鼓励多种所有制发展和多种市场主体共存。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放管服改革措施进一步促进了各类市场主体的增加。随着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大力推进,大众创业蔚然成风,私营新增市场主体快速增加,成为近年来工业企业单位数量变化的显著特征。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我国共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364.9万家,比2012年增加109.2万家,年均增加7.4%。其中私营企业285.9万家,比2012年增加92.3万家,国有控股企业5.5万家,比2012年略有增加,港澳台商和外商投资企业13.1万家,随着产业转移比2012年略有减少。二、各类工业企业保持稳定较快增长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动能转换、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不同经济类型企业都呈现稳定较快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发展态势的确立。从2012年到2017年,5年来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占工业经济90%左右比重)增加值年均实际增长7.4%。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年均增长4.3%,私营企业年均增长8.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年均增长5.9%。三、国有企业做优做强,有所为有所不为2017年,我国规模以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拥有资产总计42.5万亿元,比2012年增加11.3万亿元,年均增长6.4%;资产总计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资产的比重由2012年40.6%下降到2017年的37.9%。一方面,国有企业在重要战略性领域保持控制地位。2017年,在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总计占该行业全部资产比重达94.7%,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83.9%;在煤炭开采行业,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比重达76%,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64.4%;在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行业,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比重达50.5%,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55.3%;在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比重达87.3%,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91.5%;在水的生产和供应行业,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比重达81.9%,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67.9%。另一方面,国企在一般竞争性领域逐步退出。国有经济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经济总量,都在明显减少。与2005年相比,农副食品加工行业,国有控股企业单位数比重从9.6%下降到2017年的2.6%,资产比重从15%下降到7.6%,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从11.3%下降到5.5%;纺织行业,国有控股企业单位数比重从4%下降到1%,资产比重从12.8%下降到5.5%,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从7.5%下降到2.3%;通用设备制造行业,国有控股企业单位数比重从7.9%下降到2.9%,资产比重从35.7%下降到20.2%,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从23.1%下降到10%。此外,在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纺织服装、家具制造、医药制造、建材、金属制品、仪器仪表等行业,国有经济的企业数量和经济份额都在不断减少和降低,比重一般都在10%以下。总体看,国有经济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一方面保持了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有所为有所不为,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逐步退出,向着做优做强目标迈进。四、私营企业快速发展,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17年,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数量22.2万家,比2012年增加3.3万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的比重达到57.7%;资产总计比重22.3%,比2012年提高2.4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比重34.4%,比2012年提高3.7个百分点;用工人数3271万人,占规模以上工业用工人数的比重为36.9%,比2012年提高4.3个百分点。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多数为非公有制企业。私营企业的迅速发展,不仅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也为稳定就业发挥了关键作用。五、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平稳发展,助推工业经济发展稳定向好2017年,规模以上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数量4.99万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的比重为12.9%;资产总计22.5万亿元,比2012年增加5.3万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5.9万亿元,比2012年增加3.7万亿元;用工人数2088.6万人,占规模以上工业用工人数的比重达23.6%。

如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充满活力的各类市场主体是实现成都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根基。如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助推产业倍增战略,夯实领先发展的实体经济基础,是全市工商系统的基本职责所在,也是工商部门一直以来的工作重心。从政务窗口“一站式”办理,到外资登记的“一审合格”制;从启动“创业直通车”,到即将实行的商事登记改革……工商在打造成都经济升级版,建设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围绕中心找目标,兴市战略强结合;突出重点找载体,攻坚克难大作为;面对形势找差距,求真务实谋突破;对比分析找空间,自我加压铆足劲;抓好队伍找动力,严管善待树形象。这“五个找”既是市工商局提升工作效能的科学方法,又是全市工商系统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服务群众的庄严承诺。今年以来,全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以“五个找”为抓手,深化服务“五大兴市战略”的工作举措,将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深化工商职能创新监管服务模式相结合,形成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新动力。


简政放权的意义及作用 政治题目

简政放权的目的或意义:


“简政放权”是权力外放,是自我革命的开拓者。国务院前两次召开常务会议, 共批准取消和下放133项行政审批事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核心就是简政放权,这就是为了“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这是削权,是自我革命,会很痛,但这是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的愿望。”“简政放权”是自我革命的开拓者,它能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活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它能更好地发挥地方的作用,激发内在活力;它能推动经济转型,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内需潜力、形成新动力。

“简政放权”是强化管理,是保障民生的守护者。改革取消和下放权力是为了更有力地创新和强化社会管理,就是要编织一张覆盖全民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把该管的管住管好,就是要加强和改善宏观管理,优化行政管理流程,将好的管理措施用在民生大计上。“要切实加强市场监管,对食品、环境、安全生产等领域群众高度关注、反映强烈的问题,把该管的管住管好。”“简政放权”既是增强政府治理、建设现代政府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政府公信力、执行力和权威性,更好服务人民群众的有效保障。


简政放权的意义何在?

  简政放权这一观念的提出和中国梦是不谋而合的,都是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为目标,逐步建立起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型政府,最终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如此看来,简政放权就是要求把该放的权力放掉,把该管的事务管好,从而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行政效率和能力。这也体现了政府要转变职能,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加强人民对政府的认识度,促进社会的和谐,这也就是简政放权的意义所在。


上一篇:爆发力是指

下一篇:BIGZ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