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颅可以移植吗?
在清代蒲松龄所著的《聊斋志异》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名姓朱的书生,结识了阴间姓陆的判官。朱生的妻子长得不漂亮,陆判官就将一个死去的美女的头换在朱生妻子的身上,使朱生妻子也有了花容月貌。《聊斋志异》是一部专门描写鬼狐的小说,所说的事当然不会是真的。但是,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心脏、肾脏等重要器官已能移植,那么,“换头术”是否也可以做到呢?科学家们对此进行了研究。早在70年代,美国科学家罗伯特·荷华就提出,人类的大脑可以移植,最完美的方法,就是把整个人头原封不动地移植过去。这具有爆炸性的医学论点曾被人当作无稽之谈,但也是美国医学界颇具争议的话题。为了给“换头术”做准备,医学专家首先在动物身上做了实验。罗伯特·荷华早在1980年就成功地把一只猴子的头颅移植到另一只猴子的脖子上,这只经过换头的猴子活了2星期左右。前苏联医学专家则成功地接合了双头狗。他们采取植物上最常用的“接树法”,把一个狗头接合到另一条狗的头旁侧部位。只是这种用“接树法”诞生的双头狗,因中枢神经未和移植的狗头相连,因此移植的狗头要指挥躯体行动是不可能的,但移植的狗头可以自由地转动。医学专家认为,事实上大脑移植要比换心换肾容易,这与人体移植器官时常见的“排斥反应”有关。“排斥反应”即“自动防御系统”,是当人体有异物入侵时,体内的淋巴细胞能马上识破异物的动向,从而展开猛烈的抗拒行动。假如该移植器官的抵抗力弱,而且又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器官,那么它不仅要防御淋巴细胞的抗拒,同时也要防止本身随时会并发其他的疾病,不然就会造成生命危险。因此,换心换肾的失败通常是“排斥反应”造成的。而脑与其他人体部分完全不同的是,它本身没有淋巴细胞,不会产生“排斥反应”现象,但是有“脑血液关门”的特别机能,也能使异常物质不易进入脑内。话虽如此说,但要做到头颅移植,又谈何容易。不仅头颅移植手术精细复杂,而且中枢神经是否能再生,成为“换头术”的关键。人类的神经大致分为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两类。中枢神经传达“意志”,而末梢神经则起着“把脑的意志改变为行动”的作用。如果切断了某个部位的末梢神经,肉体上的某部分就不能活动,但不致影响其他部分的机能。切断了中枢神经,脖颈以及身体以下部分便麻痹,不能动弹,所以人遇到车祸时,往往因脊髓受破坏而引起残废或瘫痪。在临床中,末梢神经被切断后,由于再生作用,不久还能恢复正常,断指再植就应用了这个原理。而中枢神经则没有再生现象。如何使中枢神经再生,直接关系到“换头术”能否成功。令人兴奋的是,美国、前苏联医学专家在中枢神经再生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前苏联医学专家在脊髓再生实验的350只老鼠中,有140只再生成功。在美国也有人研究后证明借助某种发热物能使中枢神经再生。如果“换头术”有一天能实现的话,像车祸中头颅完好但身体毁坏的人与头颅毁坏但身体完好的人就可以“合二为一”,将完好的头颅与完好的身体连接起来。诸如此类原因进行“换头术”后,可能会遇到严重的法律问题,这个换头者究竟是谁?是那个拥有躯体者,还是那个拥有头颅者?这在将来有待于从法律上予以确认。
人的头颅可以移植吗?
在医学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器官移植已屡见不鲜了。肾脏的移植、肝脏的移植、心脏的移植救活了不少濒危病人。而移植骨髓也已成为挽救白血病患者的常用方法了。如果人的躯身受到严重损伤,头颅还完好,能为头颅找个替身吗?
早在30年前,美国有一位叫罗伯特·荷华的博士,就提出了自己的设想:移植人头。
他首先在动物身上做试验。第一次移植老鼠的头,获得了成功。但这只移头之鼠只会摇晃不会走路。于是他又给这只老鼠安上另一个头,使它成了怪异的双头鼠。然后,他又创造一个奇迹,培养了一只活着的双头狗。到了1986年,他移植猴头获得了成功,经过换头的猴子一切正常:有正常的听觉和视觉,而且还能正常思考。
1992年,俄罗斯医生托斯克进行了异物头颅移植实验。他将狗头移植到羊身上。结果产生的怪兽叫起来像狗,吃的却是牧草,因为它有一肚子羊杂碎。医生将这只“羊狗”放在莫斯科郊外的农场里去牧羊。
在此之前,也有人将猫头移植到兔子身上,结果居然出现了兔子追老鼠的怪事。
人头的移植,最大困难是保证移植的人头是个活体。德国科学家在1986年曾将一个因车祸而死亡的人头存活了6天。他们将头割下来,放在特定的容器中,76小时之内头颅的思维是正常的,后来通过宗教仪式进行忏悔后,“他”才慢慢死去。
《聊斋志异》讲过一个故事:明末,章丘地区处决盗贼,其中一盗贼认识刽子手,他在临刑前对这位刽子手说:“听说你的刀很快,斩首时一次成功,绝不会砍两刀。今天我要求你对我行刑。刽子手答应了。他使劲把刀一挥,人头豁然落下,滚出几步远,并回过头来笑道:“好快刀!”
不管故事的真实性如何,这两个例子都试图证明,头颅掉了在短时间内还能是个活体。而这,恰恰是头颅移植的先决条件。
1991年,俄罗斯一家杂志透露:俄罗斯科学家早在5年前就做过人头移植——他们将一名癌症病人的头移植到被处决的罪犯躯体上,移植后这个‘‘复活人”活了1年。据说这种医学实验已经进行过14次。
现在的科技手段能实现换头手术吗?
现在的科技手段能实现换头手术的可能性并不大,尽管人类的科技技术在近百年来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不过想要完成换头如此复杂的挑战还并未可行,不过,或许在未来的几十年或者几百年内,人类是可以成功实现这一项技术的,可能有人就会疑问,那是不是未来的人可以达到永生?确切而言,这确实是一个比较让人关心的问题,也许,未来的人能够达到永生,不过也可能达不到,毕竟在大自然生死轮回的规律面前,人类还是显得很渺小。事实上,换头并不是近代才有的思想,在古代的诸多小说之中,就经常提到换头这一种幻想,把这种幻想变成现实也不过是在近几年。2015年,意大利神经外科医生卡纳维罗向世界发布了一个大新闻:时机成熟时,他将为一名患有肌营养不良症、正逐渐步入完全瘫痪状态的俄罗斯计算机工程师进行世界上第一次人类换头手术。在此之前,也有少数科学家尝试在动物身上进行换头实验,但手术后的动物都并没有长期成功存活下来,因此大多数人都认为这名医生不会成功。换头手术之所以如此艰难,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排斥反应,排斥反应是器官移植的一大挑战,当外部器官移植到病人体内时,病人体内的抗体会对异物发起猛烈的攻击,一旦手术采取不当措施,就会导致器官迅速坏死,一般的器官善且如此,更别说是人头;二是神经连接,虽然脊柱内只有31对脊神经,但似乎每根脊神经实际上都是由众多神经元的轴突“结合”成的纤维束,每根轴突的直径只有微米,微米的概念自然不用多说,而其中的难度也可想而知。总的而言,目前的科学技术还达不到为人类换头的水平,但凡事总需要勇士,致敬他们。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换头”可不可以实现?
意大利科学家正在紧密研究人类头颅移植手术,并声称预计2017年即可实现真正的换头手术。虽然在理论上换头手术并非完全不能实现,但是其过程极其复杂,并不像移植心脏或断肢那样容易。不仅如此,在道德层面换头手术依然存在巨大争议,大多数人目前还不能接受这一做法。2013年的时候,意大利都灵先进神经调节组织负责人、外科医生Sergio Canavero提出了“换头”手术,当时他预测,再过几年时间,人类就能实现“换头术”。这听起来似乎有些天方夜谭,但在医疗史中确确实实存有成功的头部移植手术。20世纪50年代,俄罗斯移植先锋Vladimir Demikhov就成功地实现了狗的头部移植手术。再比如Robert White医生,他曾在1970年成功进行了猴子头部移植手术。不过略微遗憾的是,这只猴子后因脊髓神经轴突不能修复,导致颈部以下身体瘫痪,最终只活了8天时间。自那之后,头部移植手术热潮渐渐淡了下来,但是意大利医生卡纳维洛博士却相信随着不断发展的医疗技术以及对人类组织结构的不断深入了解,这样的医疗手术还是可以实现的。他说道:“我认为,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所有医疗条件都成熟了的点上。”近日,卡纳维洛又发表了一篇论文,并在文中列出了“换头术”的关键步骤:首先,必须要对接受头部移植手术的病人和捐赠人进行降温处理,进而放慢细胞死亡的速度;切下他们的头,并将主要的血管连到事先准备好的管子上;最后,切断脊髓,并尽可能保证伤口的清洁度。而在接下来的手术中,如何融合脊髓及内部神经成为了关键。他打算用聚乙二醇解决脊髓连接融合问题。之后就是血管、肌肉和皮肤的缝合。他表示,术后病人的昏迷情况将可能会持续好几周的时间,而在这一过程中,医生会用电极刺激病人的脊柱,进而加强其与新神经的连接。如果病人体内出现排斥情况,医生则会向其体内注射抗排斥免疫抑制剂。他表示,如果手术成功,那么结合物理疗法,病人可在一年之内恢复行走能力。不过这种技术仍有待测试。近期,他打算先在一些脑死亡的器官捐助者身上进行试验。当然,这样的手术肯定会涉及到伦理问题,并且为了获得更高的成功几率,从严格的医疗技术来说,捐助者的身体最好是拥有生命迹象的,这也意味着医生们拥有的手术时间非常短。他这样说道:“这也是我为什么会在两年前就提出了这个理念,因为这样人们才会开始去谈论它。如果社会不需要它,那么我就没有必要去做。而且如果美国、欧洲的人不需要它,但也不能说明来自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不需要它。我努力让这件事情走上正轨,并在做之前确保有人会跟着你。”意大利医生卡纳维洛博士认为,人类头部移植手术的技术已经存在,他还在科学杂志介绍了实施这种手术的具体步骤。卡纳维洛博士希望今年6月在美国举行的神经外科医生会议上,组建团队在2017年探索“换头术”的可行性。
人体换头术背后存在哪五大疑问?
头颅也能移植?解析人体“换头术”背后五大疑问日前,“世界首例换头术在遗体上成功实施”的新闻引发舆论高度关注。“换头”这种以往在科幻作品中才能看到的场景,如今却被搬到了现实。“换头术”究竟是一种什么“手术”?它有望在活体手术中成功吗?“换头”后,“你”还是“你”吗?就上述一系列广受关注的疑问,中新网记者日前采访了业内权威专家。“换头术”究竟是什么“手术”?据媒体报道,意大利神经学家塞尔焦·卡纳韦罗日前宣布世界第一例“人类头部移植手术”已经在一具遗体上成功实施,而“手术”地点正是中国,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任晓平参与指导了这次“手术”。据介绍,这例“手术”总共持续了18个小时,连接了切断的脊椎、神经、组织和血管。任晓平将其命名为“异体头身重建术”。此前,卡纳韦罗也曾透露过详细的手术步骤:首先,新的身体将来自一位正常脑死亡的捐献者。手术中,捐献者与接受者的头部要冷却到手术所需的温度,以减慢人体的新陈代谢。随后,医生会解剖脖子周围的组织,并用极其细小的导管连接主要血管。之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整齐的切断脊髓,头颅互换,并用一种特殊的粘合剂将大脑、脊髓神经与新的身体连接起来。按照设计,换头后,患者会昏迷一个月,康复则需要一年。活体手术有望成功吗?两年前,卡纳韦罗曾宣布,要在两年内完成首例人类头部移植手术,准备接受手术的人是一名天生患有脊髓性肌肉萎缩症的患者——俄罗斯计算机工程师瓦雷里·多诺夫。但多诺夫却在今年上半年改变主意,表示自己现在不会做换头术。这也意味着,他可能不会成为第一个接受该手术的人。那么,此次在人类遗体上进行的“手术”完成,是否意味着未来活体手术也有望成功?对此,任晓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次进行的“手术”为未来的实验提供了外科学整个的手术原则、手术入路、手术解剖结构的选择,以及各种组织的修复方法和技术。“活体的成功率要做了以后才能知道,临床前设计的方案之后也会不断改进。”任晓平表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副主任胡永生此前则强调,“手术应该是指在活体上进行的操作,在遗体上进行的实际是解剖或解剖学研究。”他说,当前的医学技术完全可以做到血管、神经、肌肉、骨骼的重建吻合,但是最关键的问题是离断后的脊髓如何能够完美地做到神经再生和功能重建,国际上还没有突破性的研究进展,“现在就谈什么活体头颅移植,实际上没有太多现实意义。”对于活体手术成功与否的评判标准,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刘如恩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强调,评判手术是否成功,要看术后人体是否能够实现大脑支配下的协调、统一、有效的生命活动,达到有效生存。实现“换头术”要攻克哪些难关?“‘换头’不同于其他脏器的移植,不仅仅是移植以后把血管接好,完成血液供应和神经对接就可以,最关键的是移植后整体协调的问题。”刘如恩向记者解释。他表示,人体所有功能的协调都是靠脑来完成的,体内的脏器正常运转要靠大脑的神经中枢控制,体内的内分泌和水电平衡要靠垂体和肾上腺轴控制调节。实施“换头术”意味着彻底切断中枢神经对躯体的支配,有些脏器将无法自主运转,内分泌和水电平衡也无法自主调解。刘如恩分析,假设在活体上进行了“换头术”,术后人体的自主活动以及内脏器官的自主运转,需要等待神经再生修复以后才可以进行,在此之前只能靠外界辅助来维持脏器运转和人体水电平衡。“但器官如果长时间失去神经营养就会出现萎缩甚至坏死,靠输液调节来长时间维持体内水电平衡也存在很大的难度。”刘如恩说。在他看来,目前,没有科学研究证明器官在失去神经营养的情况下,能够在多长时间内保持不萎缩。此外,神经虽然会再生,但是它再生的时间和程度目前也是无法估算的。除了存在这些未知问题外,与其他器官移植术一样,“换头术”也必须进行配型,同时还要面临有全身免疫系统的重新建立等一系列问题。换头后,“你”还是“你”吗?如果说,“换头术”真的能实现,那么公众关心的另一个问题是,将自己的头换到另一个人的身体上,最后这个人到底变成了谁?对此,刘如恩解释说,因为人体活动来自于大脑中有意识的支配,所以“换头”后,接受者保留的是自己的头部,意识还是自己的,并通过自己的意识来支配别人的躯体,所以必然还会面临一系列的伦理问题。胡永生关心的是,即使将来头颅移植在科学技术层面上完全可行了,随之而来的伦理问题如何解决?头颅移植后“你”到底是谁?他认为,目前对于头颅移植手术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避免浮躁浮夸,科学探索有意义,过度宣传无益处。“换头”背后牵扯多少社会、伦理问题?“换头术”在世界医学界一直也饱受争议,甚至招来业内人士批评。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教授保罗·马奇艾瑞尼曾表示,他认为意大利医生卡纳韦罗是一名“罪犯”。因为这种手术毫无科学背景。而美国神经外科医学协会主席亨特·巴杰也称,“我不希望任何人做这种手术,我也不允许任何人对我做这种手术,因为有很多情况会比死亡还糟糕。”此前,任晓平也直言,换头意味着整个躯体的移植,这必然涉及伦理问题。与此同时,外界有分析还提出,除了医学领域、伦理层面的争议,这项新的研究也可能会带来社会问题。例如,在法律上又该如何定义实施了换头术的人?如果触犯法律,该由谁承担责任?法律上如何定义一个新的个体?“‘换头术’目前只是一种探索,距离未来真的实现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一般手术直接运用于临床前,需要经过大量的动物活体实验证明可行方可进行,如果将‘换头术’直接应用于临床,必然存在一系列伦理问题。”刘如恩说。对此,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教授王岳此前也强调,因为医学涉及到人的生命,所以在没有足够证据来证明其安全性的前提下去做这种实验,实际是有很大风险的,而且对受事者是不负责任的。
2018年4月到5月有哪些重要的时事政治
1、2018年4月2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要咬定总攻目标,严格坚持现行扶贫标准,不能擅自拔高标准,也不能降低标准。要整合创新扶持政策,引导资源要素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精准施策,有效帮扶特殊贫困群体。2、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指出,实践证明,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是中国基于发展需要作出的战略抉择,也是在以实际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造福世界各国人民。3、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新时代,海南要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创新思路、凝聚力量、突出特色、增创优势,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标杆,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4、2018年5月4日,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强调,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出来。5、2018年5月7日,中共中央印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强调,要着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全过程,确保各项立法导向更加鲜明、要求更加明确、措施更加有力,力争经过5到10年时间,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筑牢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