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的战术背心
美军大量使用专门为特种战斗设计的背心是80年代中后期的事情了。在冷战时期,核威慑令到特种部队甚至步兵都没有太大的用武之地,当时的特种部队不受重视,部队被缩编,预算被裁减,专用的战术携具哪有市场?冷战结束后就不一样了,南美、中东、非洲等地区低烈度冲突,禁毒战斗,国内动乱以及恐怖活动越来越多,加上大型战争中的远程武装侦察或敌后武装骚扰都要依靠一小队精英的特种部队来完成。特种作战在美军的战略战术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相应地,专用装备有如雨后春笋一样遍地开花了。
其实在越战时期,参战的美军特种部队已经开始使用比较个性化的携具的,但是没有真正意义上为特种战斗设计的携具,多是特种部队的士兵根据自己的经验自己动手在单兵携具的基础上改造而已,改动比较多的是弹夹包那种东西。
慢慢地,一些退役的特种部队士兵开始根据当年自己在战场上的经验来设计战术背心了,例如根据自己使用武器的经验,考虑携弹量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背心上有多少弹夹袋合适。又例如备用弹匣或手雷放在什么位置在战斗中才能更容易,更快速拿到。至于其他要考虑的问题还有医疗包放在什么地方,水壶放在哪,是否应该在背心上加浮力板。大家可以看到以下介绍的背心都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而且哦,这些背心的设计在满足通用性的同时还有能根据不同任务做出方便的变动的性能。
现在的装备的趋势已经是完全模块化的了,能与普通士兵的装备很好地组合起来。其实对于一个特种部队的战士来说,选择自己使用的背心的唯一标准就是它是否满足实际战术的要求。
好了,这段时间能空余下来了,在复习功课之余,系统收集了一批特种部队装备的背心资料,包括Black Hawk,Eagle,SOE,L.B.T.,Safariland等等,有空了就做一篇,慢慢积累成一个专题吧。
众所周知的,特种部队与普通的步兵有蛮多不同之处的,例如,从潜入方式来讲,空中和水路是特种部队运用得比较多的进入目标区域的方式;从人数上来讲,特种部队的参战人数明显比普通步兵队伍要少很多。正是由于这些种种不同,导致了特种部队对其使用的装备的要求要比普通士兵的高很多。别的不说,特种部队的训练强度同样会对他们装备的耐用性提出超高的要求。
我们本文讲的是战术背心,就以战术背心来讲,市面上装备特种部队用的背心为什么那么贵?动辄4千,5千的,除了它技术先进设计合理以外,其对制造材料所要求耐用性同样提高了成本。
美军大量使用专门为特种战斗设计的背心是80年代中后期的事情了。在冷战时期,核威慑令到特种部队甚至步兵都没有太大的用武之地,当时的特种部队不受重视,部队被缩编,预算被裁减,专用的战术携具哪有市场?冷战结束后就不一样了,南美、中东、非洲等地区低烈度冲突,禁毒战斗,国内动乱以及恐怖活动越来越多,加上大型战争中的远程武装侦察或敌后武装骚扰都要依靠一小队精英的特种部队来完成。特种作战在美军的战略战术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相应地,专用装备有如雨后春笋一样遍地开花了。
其实在越战时期,参战的美军特种部队已经开始使用比较个性化的携具的,但是没有真正意义上为特种战斗设计的携具,多是特种部队的士兵根据自己的经验自己动手在单兵携具的基础上改造而已,改动比较多的是弹夹包那种东西。
慢慢地,一些退役的特种部队士兵开始根据当年自己在战场上的经验来设计战术背心了,例如根据自己使用武器的经验,考虑携弹量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背心上有多少弹夹袋合适。又例如备用弹匣或手雷放在什么位置在战斗中才能更容易,更快速拿到。至于其他要考虑的问题还有医疗包放在什么地方,水壶放在哪,是否应该在背心上加浮力板。大家可以看到以下介绍的背心都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而且哦,这些背心的设计在满足通用性的同时还有能根据不同任务做出方便的变动的性能。
网络游戏和单机游戏有什么区别?
网络游戏,英文名称为Online Game,又称 “在线游戏”,简称“网游”。(联网进行的多人电子游戏) (经典的魔兽世界即为网络游戏)单机游戏(Single-Player Game),也称单人游戏,是相对于网络游戏而言的。一般指游戏的主要玩法只需要一台电脑就能完成的电子游戏,不能进行互联网对战。但随着网络的普及,为适应防盗版、后续内容下载服务、多人联机对战的目的,更多单机游戏也开始需要互联网支持。单机游戏也包括一机多人、IP直连和局域网对战三种“多人游戏”方式。随着互联网对战功能的普遍应用,目前单机游戏逐渐加强了网络元素和多人模式(使命召唤系列均为单机游戏,但自5代以后就拥有多人联机模式)
军用的战术背心与警用的作战背心有啥区别
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样式很多而已,部队上多数是迷彩(丛林、海洋、ACU、沙漠色)的,特警一般为黑色!成都特警使用的5.11维京背心,目前成都特警上镜多以这款背心为主 陕西龙威出的一款molle战术背心,其实就是山寨黑鹰的S.T.R.I.K.E. Omega,目前被陕西各城市和其他城市的特警队所采用,装备量还蛮多的。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市的公安特警队,身着的就是CIRAS战术背心,不知道是不是原版的,可能是国内复刻的(国内复刻CIRAS背心烂大街了) 可插防弹板,不过从图中来看应该是没有装插板。http://beauty.daqi.com/article/3175618_1.html
美国海军SWCC是什么意思?
一、美国海军SWCC,指的是美海军河流特种部队。
二、美国海军SWCC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SWCC的鼻祖建立于1964年,当时因为越战的关系,海军需要一支沿海内陆河流武装力量来支援海军的纵深任务,于是船舶支援部队BSU诞生了,内河部队的名字也是从这个时候被人叫起来的。当时因为执行的任务目标主要集中在越南的内河流域以及东部沿海附近,所以当时BSU成立了两个中队,分别为BSU-1和BSU-2,分别驻扎在菲律宾靠近中国南海的苏比克湾和越南中部的岘港,以覆盖之前提到的两个任务区域,当时主要使用的装备是PTF硬壳鱼雷艇改装的武装巡逻艇。随后在1967年,迫于越南战况越发焦灼,美军急于结束战争,于是在各方面加大了投入,此时,BSU-3诞生了。整个BSU沿海河流支援船队三编队建制一直保留到越战尾声也就是1971年。
第二阶段:
随着越战的结束,美军对BSU沿海河流支援船队从新做了细化的重组,将原先的三编制又改回到两编制,并为这支部队从新换了名字,这就是CRS沿海河流中队,CRS下辖两个中队,分别为CRS-1和CRS-2,而CRS-1和CRS-2又分别拥有4个作战部门,其中CRS-1下辖CRD-11、CRD-12、CRD-13三个作战小队和一个MST-3移动支援分队;而CRS-2下辖CRD-20、CRD-21、CRD-22和CRD-24四个作战小队。这两个中队一共八个分支单位分别驻扎的地方是:CRD-11在母马岛,CRD-12和CRD-13位于科罗拉多州,而MST-3则继续驻扎苏比克湾;CRD-20、CRD-21、CRD-22和CRD-24四个作战小队四个作战小队则全部驻扎在弗吉尼亚州,其中CRD-20在诺福克,CRD-21被要求负责美国本土的20大内陆湖波,而CRD-22和CRD-24则主要负责沿海区域。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78年。
第三阶段:
1978年,随着美军队海军特种部队作战能力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CRS正式被任命为特种船舶中队,也就是SBS,SBS基本顺延了CRS时期的编制结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做了调整,调整后的编制是SBS,包括两个中队,即SBS-1和SBS-2。其中SBS-1下辖SBU-11、SBU-12、SBU-13三个特种船舶小队和一个S B D特种船舶分队,整体基本沿用了CRS-1时代的编制,只是撤销了MST-3移动分遣队,换成了SBD特种船舶分队。同样,SBS-2中队的变动也是很有继承性的,其分别下辖SBU-20、SBU-22、SBU-24和SBU-26四个特种船舶小队。如果大家有兴趣,把这CRS时代到SBS时代的编制转变用图表形式画出来的话,就会直观的发现,整个发展过程中的继承性非常的强。新架构下的8支作战力量的驻扎地分别是:SBU-11驻扎在母马岛,SBU-12驻扎在圣地亚哥,SBU-13驻扎在弗吉尼亚州海军两栖基地,而SBD特种船舶分队则被拆分成3支队伍分别跟随前面的11/12/13这3支小队驻扎。SBU-20继续驻扎在弗吉尼亚的诺福克,SBU-22则驻扎在密西西比州的航天中心,SBU-24和第1中队的S B U-13则一起驻扎在弗吉尼亚州的海军两栖基地,而SBU-26则驻扎在巴拿马。这种情况一直保持到2002年。
第四阶段:
SWCC是整个海军特种部队下属的水面舟艇运输单位,是一个实体建制,这个建制从越战开始经过数十年时的演变,最终从2002年开始经重组转变成今天的NSWG-4(也就是海军特种作战第4团)。 该团目前下属4个船舶作战单位和一个教学训练单位,拥有的单位分别是:第12、第20和第22 SBT小队(也就是特种船舶小队)和1个S B D分遣队(也就是特种船舶分队),同时还拥有一个NAVSCIATTS联合训练及教学单位(海军技术指导培训学校)。目前所有的SWCC建制下单位全部驻扎在弗吉尼亚州的海军两栖训练基地。
《周易》到底有什么用处,是算命,还是知天命?
《周易》即《易经》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我们先从表面的字词的含义解释一下。所谓周指的是指周普、普遍,即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周而复始。所谓易指的是易变。总得来讲《周易》就是描述广大万物易变的变化规律。《易经》产生及其早起,是一部卜算书,为人们提供行动的准则,中国早期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科学落后,先民对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等不能做出科学解释,当遭受意外的天灾人祸后,就萌发出借助于神意预测横祸或自己行为会带来何种结果的需求,以达到趋利避害。基于此,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种种沟通人神的预测方法,其中最能体现神意的《周易》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只是为了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预测的需要,所以其前期的用处就是算命。汉代,《周易》的性质有所变化,在保留原有占筮性质的同时得到了充分发展。易学家们克服了大衍法的种种局限,创立了比较完备的新筮法。焦延寿作《易林》创立焦氏筮法,其弟子京房更胜一筹,对筮法进行了彻底变革,创立纳甲法,因而在汉代筮法趋向完备。另一方面,《周易》也有了新的功能,因为《周易》中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尤其经过《易传》解释和发挥,其哲理化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周易》遂成为一部博大精深的哲学典籍。也正是这个原因,《周易》得到了汉代统治者的青睐,由原来卜筮之书,而成为官方安邦治国、修身养性的哲学之书,被称为五经之首,大道之源。《周易》思想渗透到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变成了统治者治国的理论根据。自此以后,《周易》包含了二重性,一方面在历代统治者加封之下,其理论指导作用日益显露和光大;另一方面,民间术士不断更新,完善筮法体系,至今《周易》二重性还是十分明显。因此在汉代开始,《周易》经过演化,成为安邦治国、修身养性的哲学典籍。说明其是知天命。所谓知天命就是以人为核心的形而上学的哲学思想。
《易经》除了算命,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实际已经解决了什么问题?
我觉得您的问题提的有些欠妥呀。 因为《易经》里没有解决您说的所谓算命的问题,用《易经》算命只是它的冰山一角,但现代人却恰恰把这一点给放大了。《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难道仅仅只是一部算命、占筮之书吗?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您,如果没有《易经》,中国古代的思想就是苍白的,也是无根可考的。 当然,用《易经》算命不是不可以,但《系辞传》里说:“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玩其占”呀,就是拿占卜当做游戏,透过占筮的过程来观察阴阳变化之理。 至于您提到的“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和“实际已经解决了什么问题?”我觉得可以合在一起来回答。我还是可以负责任的告诉您,《易经》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到目前为止也没有解决任何问题。您读完《易经》不能让您升职,也不能让您加薪,它是“无用”之学。 但是,“无用”之用实为“大用”呀。当您真正进入了“易世界”,大可感悟宇宙、参透人生;小可洁身自好、明哲保身。这也是《系辞传》说的“与天地合其德,与鬼神合其吉凶”的意思了。 不要被文言文吓到,当您真正看进去了,文字其实是多余的。《易经》除了算命,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实际已经解决了什么问题?
鲁迅的简介
鲁迅简介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1938年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鲁迅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下面是具体的: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使用的笔名。鲁迅于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破落的大家庭里。绍兴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传统的地方,保留有众多的名胜,如古代治水英雄夏禹的陵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留下的遗迹,近代反清女杰秋瑾从容就义的轩亭口,等等。民间还有各式各样的戏剧演出和传说故事。乡亲们最津津乐道的是两个“鬼”:一个是“带复仇性的,比别的一切鬼魂更美,更强的鬼魂”——女吊;另一个是腰束草绳,脚穿草鞋,手捏芭蕉扇,富有同情心的“无常”。乡土传统与民间文化,深深地影响着鲁迅的一生。鲁迅从小就表现出活泼的性格。因为外祖母家在农村,鲁迅也就有了一批农民小朋友,一起在朦胧的月色下,划着白色的小航船,赶去看戏;回家的路上,肚子饿了,就“偷”自家地里的豆煮了吃。鲁迅还在叫做“百草园”的后园里,发现了大自然的无穷趣味: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椹;蟋蟀弹琴,油蛉低唱;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的何首乌;人首蛇身的“美女蛇”的传说……正是这样自由的童年生活,开发与培养了未来作家鲁迅的创造力与想象力。6岁时鲁迅告别了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拜本城中极方正、极有学问的寿镜吾老先生为师,一直读到17岁。在这里,他熟读了儒家的经典,又在课余广泛阅读了儒家之外的各种杂书:小说,野史,笔记……不仅关注历史、人事,也注意观察自然。这样开拓了鲁迅广阔的精神空间,为鲁迅以后思想与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宽广深厚的知识基础。鲁迅的童年也有阴影:13岁那年,祖父因故入狱,不得不随着全家到亲戚家避难;以后父亲病重,家庭生活也从小康陷入困顿。作为长子的鲁迅,不得不经常出入于当铺与药店,在周围人的歧视与侮辱中,感受社会的冷酷与势利。父亲最后因庸医的延误而过早离世,更给少年鲁迅以很深的刺激,他由此开始了对中国社会、文化、人世与人心的思考。1898年,18岁的鲁迅,揣着慈母多方筹措的8块银元,离开了家乡,到异地去寻求新的出路。他先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又改入路矿学堂。在求学期间,鲁迅开始接触物理、数学、化学等现代自然科学知识,并阅读外国文学与科学著作。特别是严复翻译的英国人赫胥黎的《天演论》,更给他带来了一阵惊喜,他从《天演论》所介绍的进化论学说里,接受了一种自强、自立、自主的人生哲学,同时强烈地感受到在激烈竞争的世界里,处于落后地位的中华民族的危机。1902年,鲁迅东渡日本,两年后怀着“科学救国”的梦想,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希望毕业以后回国救治像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在仙台,他虽然也遇到了像教解剖学的藤野严九郎先生那样关心自己的老师,但也不时受到歧视;特别是有一次课堂里放映记录日俄战争的幻灯画片,看到一个替俄军当侦探的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旁边竟站着一群中国人在围观。鲁迅受到极大刺激,由此觉悟到医治精神上的麻木比医治身体上的病弱更为重要,改变中国第一要著是改变中国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当推文艺。于是鲁迅决定弃医从文。他和朋友们热烈地讨论着: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并于1903年、1907年、1908年公开发表了第一批论文,提出了“立国”必先“立人”的思想,呼唤“精神界之战士”。鲁迅于1909年回国后,一直在痛苦地思索,沉默了将近十年。直到1918年五四运动前夕,才在朋友的鼓动下,提笔写了《狂人日记》,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这是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小说通过一个“狂人”之口,对几千年的旧传统提出了大胆的质问:“从来如此,便对么?”揭露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是一部“吃人”的历史,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小说发表后,引起了社会的极大震动,鲁迅一发不可收,连续写了多篇小说,后来编为《呐喊》《彷徨》两本小说集,分别于1923年和1926年出版。鲁迅后来对自己的创作追求作过说明,说他写小说的目的是要使中国人民觉悟起来,“改良这人生”,因此小说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他最关注的是下层社会“不幸的人们”,创作了许多以农民和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小说,开拓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描写题材。鲁迅在观察与表现他的小说主人公时,始终关注的是“病态社会”里的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精神“病苦”。因此,在《药》里,他仅用一床“满幅补钉的夹被”暗示了华老栓一家生活的贫困,正面展开描写的是他们吃人血馒头的精神的愚昧。在《故乡》里,最震撼人心的不是闰土的贫穷,而是他一声“老爷”所显示的心灵的隔膜。《祝福》的深刻性正在于描写了祥林嫂在封建神权下所感到的恐怖。鲁迅同样严峻地揭示了知识分子的精神创伤与危机:辛亥革命时期独战多数的英雄,在强大的封建传统的压力下,像一只蝇子飞了一个小圈子,又回来停在原地点,在颓唐消沉中消磨着生命(《在酒楼上》);五四时期勇敢地冲出旧家庭的青年男女,眼光局限于小家庭凝固的安宁与幸福,既无力抵御社会经济的压力,爱情也失去力量,只能又回到旧家庭中(《伤逝》)。鲁迅还说过,他写小说,是因为青少年时代许多痛苦的记忆,使他不能忘却。于是,当年在日本幻灯片里所看到的那些围观的麻木的中国人(鲁迅称之为 “看客”),就不断地出现在他的小说中:在《孔乙己》里,主人公的不幸(包括他被丁举人残忍地打断了腿),没有引起周围人的任何同情,大家只是围观着取笑他;在《祝福》里,人们争先恐后地赶去听祥林嫂讲述“阿毛被狼吃了”的“故事”,并不是出于同情,而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在无聊的生活中寻求点刺激。而这些人在听厌了之后,又立刻唾弃,对祥林嫂加以又冷又尖的笑。人们就是这样鉴赏着他人的痛苦,这不仅是麻木,更显示了一种人性的残酷。而在《药》里,小说真正的主人公夏瑜怀着“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的信念,自觉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老百姓却急急忙忙赶着去“看”他被杀,茶馆里的茶客更把他的受害作为闲聊的谈资。先驱者的一切崇高的理想与流血牺牲,全都成了毫无意义的表演。在这些描写的背后,读者不难感觉到,鲁迅用一种悲悯的眼光在“看”。他的小说正是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伟大拷问。鲁迅如此无情地揭示人的精神病态,是为了揭露造成精神病态的“病态的社会”。鲁迅由此开拓出“封建社会吃人” 的主题,不仅是对人的肉体的摧残,更是对人的灵魂的毒害与咀嚼。最充分地体现了鲁迅小说的这种“民族自我批判”(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改造国民性”)特点的,无疑是他的代表作《阿Q正传》。鲁迅自己说,他写这篇小说是为了画出“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并且说“我还恐怕我所看见的(阿Q)并非现代的前身,而是其后,或者竟是二三十年之后”。于是,中国的读者也就永远记住了,并且永远摆脱不掉这位头戴毡帽的阿Q。鲁迅在他身上发现的是“精神胜利法”:尽管阿Q处于未庄社会最底层,在与赵太爷、假洋鬼子,以至王胡、小D的冲突中,他都是永远的失败者,但他却对自己的失败命运与奴隶地位,采取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辩护与粉饰的态度。或者“闭眼睛”:根本不承认自己的落后与被奴役,沉醉于没有根据的自尊之中:“我们先前——比你阔得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或者“忘却”:刚刚挨了假洋鬼子的哭丧棒,啪啪响过以后,就忘记一切而且“有些高兴了”。或者向更弱小者(小尼姑之类)发泄,在转嫁屈辱中得到满足。或者“自轻自贱”,自甘落后与被奴役:“我是虫豸——还不放么?”在这些都失灵以后,就自欺欺人,在自我幻觉中变现实的失败为精神上的虚幻的胜利:说一声“儿子打老子”就“心满意足的得胜”了。甚至用力在自己脸上连打两个嘴巴,“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也就心平气和,天下太平。而一旦造起反来,也是做着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奴役他人的梦。因为鲁迅,人们终于认识到自己与他人身上的这种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是中华民族觉醒与振兴最严重的思想阻力之一。因此,小说的结尾,阿Q在走向法场前的一瞬间,突然感到可怕的狼一样的“眼睛”在“咬他的灵魂”,高声一叫:“救命……”所有的中国人读到这里,都被震动了。小说后来翻译成多种外文,许多外国读者也在自己或同胞身上发现了阿Q,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就表示,阿Q让他想起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这或许表明,阿Q的“精神胜利法”揭示的是一种人类精神现象;鲁迅的《阿Q正传》可以说是一部“为人类写作”的作品,它不仅是最早介绍到世界去的中国现代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自立于世界文学之林的伟大代表。鲁迅的《呐喊》《彷徨》不只是以“表现的深切”震撼人心,而且以“格式的特别”吸引了广大读者。早就有人指出,鲁迅的每一篇小说都试验着采用一种新的形式,很少有雷同,充分显示了鲁迅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例如,他的《狂人日记》用的是“日记体”,按照“狂人”心理活动的流动来组织小说。《孔乙己》又别出心裁地选用酒店的“小伙计”来讲述故事,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同时观察与描写孔乙己的可悲与可笑,看客(酒客与老板)的麻木与残酷,而“他”自己也逐渐参与到故事中来,先是“附和着笑”,后又冷酷地拒绝了孔乙己教自己识字的好意,终于成为“看客”中的一员。《药》更是出人意料地将小说的主人公夏瑜置于 “幕后”,而以主要篇幅描写人们对他的牺牲的种种反应,让读者在自己的想象中来完成他的形象。《故乡》《祝福》这样的“第一人称叙述”的小说,都讲了两个故事:在讲述“他人”的故事(闰土的故事、杨二嫂的故事、祥林嫂的故事)的同时,也在讲“我”的故事,因而具有浓郁的抒情性,两类故事互相渗透、影响,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结构。鲁迅这样自觉的形式试验,使他成为“创造新形式的先锋”,深刻地影响着后来的作者。在写作《呐喊》《彷徨》的同时,鲁迅还创作了散文集《朝花夕拾》(作于1926年,1928年出版)和散文诗《野草》(作于1924-1926 年,1927年出版)。这是两部写法与风格迥异的现代散文的经典。《朝花夕拾》最初陆续在报刊发表时,总题为“旧事重提”,鲁迅大概是回想起幼时,水乡的夏夜,在大树下乘凉,听老人们谈闲天、说故事的情景。《朝花夕拾》也是在谈闲天,是对生命的童年时代(“朝花”)的回忆与重提。于是,在鲁迅生命历程中,留下印记的人和事都一一流泻在鲁迅的笔端:民间传说中的“无常”,父亲的病,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藤野先生,还有我们没有提及的幼时的保姆“长妈妈”,一生坎坷的老友范爱农,等等。鲁迅是怀着温馨的爱去回忆的,从中显露出鲁迅心灵世界最为柔和的一面,又内含着一种深沉的悲哀。《野草》是另一类散文,是“梦” 的产物:全书三分之一的篇章都以“我梦见”为开头。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奇诡的世界:夜半时分的幻觉中听见“吃吃”的声音(《秋夜》);“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影”来“告别”(《影的告别》);青白的冰谷中看见“死火”,“有炎炎的形,但毫不摇动,全体冰结,像珊瑚枝”(《死火》);“狗”追着 “人”,大声质问,“人”拼命“逃跑”(《狗的驳诘》)……鲁迅把他在儿时敷演童话的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致,借以表达自己微妙的难以言传的感觉、情绪与心理,对人的生命进行更深层次的哲理思考。鲁迅对别人说“我的哲学都在《野草》里”,读者也因此有机会借《野草》去窥见鲁迅灵魂的深处。鲁迅在进行小说、散文创作的同时,又在《新青年》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杂文。五四前后,他在北京期间所写的杂文,编有《热风》《坟》(其中一部分是世纪初写的论文)《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集。1926年8月至1927年10月,鲁迅因北方反动势力的迫害而南下,先后在厦门大学与广州中山大学任教,这一时期的杂文主要收在《而已集》里。1927年底,鲁迅定居上海,开始了他“最后十年”的生命历程,并以主要精力进行杂文创作。先后出版有《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等。鲁迅曾经说杂文是“感应的神经”,作为一种报刊文体,它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对正在发生的社会、思想、文化现实作出最迅速的反应,并及时得到社会的反响。因此,它是鲁迅这样的时刻关注国家民族命运、民众疾苦的知识分子,与他所处的时代保持密切联系的最有效的方式。鲁迅又说,杂文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并因此把杂文分为“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两类。鲁迅一生都在战斗,怀着“立人”的理想,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任何形式,任何范围的对人的奴役与压迫(民族的奴役、阶级的压迫、男性对女性的歧视、老人对少年的摧残、强者对弱者的侵犯,等等)。他说他这样做,并不是个人的意气,而是为了中国与人类的“将来”,因此他的一切批评“实为公仇,绝非私怨”。鲁迅的15本杂文集,就是从五四前后到3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的忠实记录,就是一部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而作为一个作家,鲁迅更为关注的是在历史事变背后人的思想、情感、心理的反应与变动。鲁迅曾充满自信地说:“‘中国大众的灵魂’,现在是反映在我的杂文里了。”在这个意义上,鲁迅的杂文就是一部活的现代中国人的“人史”。如果要真正了解中国的社会与历史,特别是要了解中国人,那就读读鲁迅的杂文吧。鲁迅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奉献出了一本小说集《故事新编》(除3篇写于20年代,其他大都写于1934年和1935年,1936年出版)。这是身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鲁迅对“故事”(古代神话、传说与史实)的“新编”(新的阐释与激发)。进入鲁迅文学世界的古人,或是古代的神话传说中的英雄:女娲(《补天》)、后羿(《奔月》)、夏禹(《理水》);或是历史中的圣贤人物:孔子、老子(《出关》)、墨子(《非攻》)、庄子(《起死》)、伯夷、叔齐(《采薇》),等等。在传统文本里,这些人都居于高堂圣殿,神圣不可侵犯,但到了鲁迅的笔下,却全都回到日常生活情景中,抹去了英雄的神光,还原于常人、凡人的本相。因此,《奔月》不写射日英雄后羿当年的赫赫战功,而竭力写他功成名就“以后”,成为普通人的遭遇:天下的鸟兽全被射死,再无用武之地,只能整日为吃食而奔波;被人们冷落、遗忘不说,学生也来暗算自己了,最后连老婆(嫦娥)也远走高飞:这“先驱者的命运”的思考与表现,发人深省。《非攻》里的墨子在完成了止楚伐宋的历史业绩“以后”,并没有成为英雄,却遇到了一系列的倒霉事:被搜检了两回,募去了破包袱,“又遭着大雨,到城门下想避避雨,被两个执戈的巡兵赶开了,淋得一身湿,从此鼻子塞了十多天”。这最后一笔苦涩的幽默,才真正令人难忘。整部《故事新编》充满了鲁迅式的幽默,而骨子里仍然藏着固有的悲凉;此时的鲁迅正面临死亡的威胁,处于身心交瘁之中,却能写出如此从容、洒脱的文字,这正意味着他的思想与艺术都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1936年10月19日,这位本世纪中国与世界的文学大师,放下了手中的笔;这位思想的巨人,停止了思想。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自动地来为他送行,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三个字:“民族魂”。
鲁迅的资料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在他的一生中,特别是后期思想最成熟的年月里,倾注了他的大部分生命与心血于杂文创作中。他的杂文极具批判性,鲁迅曾把杂文分为“社会批判”和“文明批判”,所强调的正是杂文的“批评(批判)”内涵与功能。顺次翻开鲁迅生前出版的14本杂文集,就可以看到一部不停息地批判,论战,反击……的思想文化斗争的编年史:从《热风》开始的对封建礼教、旧传统的批判,与复古派的论争,一直延续到《且介亭杂文末编》对国民党政府的法西斯专政的抗议,对中国共产党内的“左倾”路线的反击。扩展资料:鲁迅学术思想鲁迅的文学史思想极为丰富深刻,发出具有时代特色的熠熠光辉。他创造性地从事了文学史的编撰工作,留给后世两部文学史专著——《中国小说史略》和《汉文学史纲要》,为我国的文学史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极为遗憾的是,由于当时不利于创作的现实客观条件,他本来计划要写的一部完整的中国文学史在有生之年未能完成。支持鲁迅进行学术创作的两大观念,其一,早期的进化论的文学史观,其二,中后期的马克思唯物论指导的文学史观。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