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与文化产业

时间:2024-05-16 22:37:19编辑:coo君

文艺与传媒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一般从事什么工作

大学老师、电视台电台报社记者、编辑、 其他文字工作、与专业无关的其他的行业。

文化传播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按照周晓明教授的定义为“研究人类文化传播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是汉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理论、戏剧影视学等多个一级学科交叉的结果。
文化传播学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前后产生并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学科的。
文化传播的分支理论,是以传播作为研究文化的入口,洞察人类的文化行为,这些理论来源很多,有人类学的、社会学的、文化学的、文学的、新闻传播学的、艺术学的、历史学的,但文化传播学的任务不仅仅是洞察人的文化行为,还在于研究他们如何传播和分享这些文化。


什么是文化产业与文艺传播以及这个专业的发展潜力???

  文化产业是一个富于生成力的概念,也是一个引起广泛争议的概念。产业与工业在英语中是一个词即industry,按照英国人的理解,产业一词含义十分宽泛,它已经失去了与工厂和制造的联系(虽然它总是保留了与“熟练的”紧密联系的含意,但决不仅仅限于制造),并且现在可以适用于任何产生或多或少相似性产品的系列活动。作为当代社会、文化与经济生活中的一个影响广泛的关键词,文化产业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其外延也在不断延伸。文化产业成为一个在历史中拓展变易的概念,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富于包容力的综合概念,同时它也是一个有着巨大生成力的开放的创新理念。
  从总体上看,文化产业可区分为作为哲学政治观念的“理论-意识形态文化产业”和作为经济制度、发展模式的操作性应用性文化产业两大部分。学院派的理论工作者主要关注观念形态的“理论-意识形态文化产业”研究;而社会经济实践操作者和研究者则更关注与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应用文化产业的探索。

  与学院派倾向于对文化产业所产生出来的产品内容进行分析不同,西方应用文化产业的理论和研究是直接从其文化产业的实践中总结和生发出来的,倾向于对文化产业的生产、流通、传播过程的探讨;学院派理论侧重于意识形态,而后者则侧重于经济运作;前者所使用的概念多为哲学、政治学、文学话语,而后者所用的概念多为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名词,如产业、版权、节目、就业、管理、生产、传播、贸易、市场、份额等等。
  文化产业这一概念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参与拟定政策的那些人的推动,西方有关这个题目的早期的学术论著,除了极个别的之外,大都倾向于追随阿多诺,把议题集中于文化商品的大众消费所带来的文化的和社会的负面影响。英国学者贾斯廷•奥康纳(Justin O’Connor)认为,是学术界之外在政府或其他艺术机构任职的那些所谓“知识掮客”(knowledge intermediaries)促进了这一概念的发展。这些“文化掮客”包括界限不很清楚、各式各样的“顾问”以及在严格意义上的学术领域之外也从事一些研究工作的那些人。比如许多企业顾问中的专家;介于文化管理和文化生产之间的“艺术顾问”,从事于制定政策、新闻采访偶尔也写些学术文章的知识分子和政府人士;被排除在正规的学术研究之外的那些为制定政策提供参考的学者...


  “Culture Industry”这个术语,现在通常翻译成“文化产业”,但也可以翻译成“文化工业”。

  “文化工业”是特奥多尔•阿多诺(Theodor Adorno)和马克斯•霍克海默尔(Max Horkheimer)创造的术语。他们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1947年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版了两人合著的《启蒙的辩证法》,正是在这部著作中首先使用了“文化工业”(Kulturindustrie)这个术语。

  在这部著作的草稿中,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尔使用的是“大众文化”(Massenkultur)这个术语。但是,大众文化的倡导者认为,大众文化是流行艺术的当代形式,仿佛是从大众本身产生出来似的。为了区别于这种解释,他们用“文化工业”代替了“大众文化”这个术语。他们指出,“文化工业”是凭借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商品化了的、非创造性的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

  从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尔论述文化工业的文章标题《文化工业:欺骗大众的启蒙》就可以看出他们对文化工业的否定态度。在他们看来,文化工业具有这样一些特征:

  (1)文化产品的商品化

  文化工业的产品是作为在市场上销售的商品而被生产出来的。阿多诺1963年在《文化工业再思考》中指出:“文化工业的全部实践就在于把赤裸裸的赢利动机投放到各种文化形式上。”“文化工业带来的新东西是在它的最典型的产品中直截了当地、毋庸乔装地把对于效用的精确的和彻底的算计放在首位。”简单地说,文化工业的目的就是赚取利润。

  早在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尔提出“文化工业”这个概念之前一百年,巴尔扎克已经看出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在书店老板的眼里,书不过是低价收进,高价售出的商品,同头巾店老板看待头巾一样。”(《幻灭》)

  (2)机械复制

  “文化工业的技术从一开始就是扩散的技术,机械复制的技术”(《文化工业再思考》)。文化工业是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大批量地复制文化产品,生产出来的是标准化的文化产品。

  音乐作品的每一次现场演奏都是不同的,即便由同一个人指挥、由同一个乐队演奏也是如此,但每张录音唱片都是相同的。不仅如此,文化工业的机械复制特征还表现在内容的类型化、名目不同的作品的雷同,比较典型的代表就是好莱坞的类型电影。

  (3)单一化

  文化工业采用机械复制技术,实行标准化生产,结果就是文化产品的单一化。霍克海默、阿多诺曾经这样描述文化工业的结果:“现在一切文化都是相似的。电影、收音机、书报杂志等是一个系统。每一个领域是独立的,但所有领域又是相互联系的……从宏观上和微观上表现出来的统一性,说明了人民所代表的文化的新模式:即普遍的东西特殊的东西之间的虚假的一致性。在垄断下的所有的大众文化都是一致的,它们的结构都具有工厂生产出来的框架结构,这一点已经开始明显地表现出来……电影和广播不再需要作为艺术。”(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的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12-113页)

  文化工业体系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复制机器,由这种体系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具有模样一致,内容雷同的特点,艺术的唯一性、独特性在文化工业生产中是没有多少地位的。文化工业需要艺术家,但艺术家在文化工业中必须服从资本的需要,必须服从赚钱的需要。

  (4)平庸化

  文化工业是面向大众文化消费的,文化工业把娱乐消遣作为主要价值加以实现,便造成精神快餐式的消费模式,这不仅把文化推向单调平庸,而且把大众也推向单调平庸。按照一个模子铸造出来的文化商品使这种商品的消费者也变成了同一模式的人,单调平庸的文化把人也推向单调平庸,成为“单面人”。

  (5)强迫性

  霍克海默与阿多诺的在《启蒙的辩证法》中对文化工业最集中的批判就是它对预期接受者的强迫性,他们认为,文化工业的典型做法是“不断重复”、“整齐划一”,使“闲暇的人不得不接受文化制作人提供给他的东西”。现代社会正是“通过不计其数的大批生产和‘大众文化’的机构,把因袭守旧的行为模式当作自然的,令人尊敬的合理的模式强加给个人”,履行着操纵意识的职能。

  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和大众文化抱着批判和否定的态度,他们不承认文化工业对传播文化的积极意义,但他们对文化工业的批判,确实也揭示了文化工业的一些基本特征。


如何看待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文艺传播的影响

首先是新技术和新媒体的特点分析
其次是对传统条件下的新闻事业所具有的局限有什么促进,这种促进带来的正反两面的影响是什么
短期内的影响,长期内的影响,对新闻事业报道的客体的影响 已经对新闻媒体本身的影响。

例如网络的出现,信息量大,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可以相对自由的选择所想要看的内容,这些特点都极大的区别与传统的媒体的被动与弱势地位,从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变成了人们来选择阅读的内容。

第一,突破了原有的限制,更加具有时效性,更加广泛的传播,不受时间空间约束;
第二,传播的主题从传统的大的新闻机构和有话语权的名人,变成了每个人都有话语权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各类新闻内容的分析和对比,必须更有吸引力和骇人听闻才能获取眼球。
第三,大量的冗余和无序信息和行为的出现,一夜爆红的等,网络监管和新闻自由等等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东西。
第四,传统媒体的地位受到严重削弱,平面媒体显然顶不住新技术的攻势,传统媒体何去何从,新媒体是不是不可战胜。

总的来说,新的技术迫使新闻机构更加注重受众的需求,从收视率到点击率,人们从被动的选择到主动的挑选,更大的选择空间,迫使新闻媒体必须更贴近社会的热点和关注点。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更会期待更多的信息;
同时新的技术也使得更多的人获取了话语权,从单纯的受众成为了一个传播者的角色,每个人都可以说话,这在传统媒体时代是不可能的,而那些草根也能通过新技术成为明星。这一点是传统媒体把持者所不能控制的。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的就业方向是什么?

新闻学分为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新闻业务三块。就业方面,主要是为媒体(报纸、广电、网络等)输送新闻记者和编辑。当然,也有学生去企业当企划、文案、外宣之类。
传播学分为理论传播学、应用传播学(又有网络传播、广告学、公共关系等分类)两类。理论传播学与上述的新闻学中的新闻史学,应该是新闻传播学学理方面最重的学科,而应用传播学则是就业面最广的学科。当然,就我国的实际情况,实际上新闻学与传播学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不会分的这么清晰的。新闻传播学本身的学科壁垒就很低(后面再详述)。

如果放眼世界,就学科来说,我国的新闻学和传播学都是舶来品,外国的情况又不一样,比如欧洲的大学,新闻学和传播学多半是不在同一个院系的,而在美国,新闻学和传播学有些就在同一院系里面,这方面看,我国的新闻传播院系还是类似于美国同类院系。但另一方面,美国的传播院系的学理研究更深,对数学、统计学等科学精确度上要求更多,而美国的新闻系则有更多的实用和业务导向。

说完学科,然后说一下中国大陆高校较强的新闻传播学院系的情况吧。

当前新闻传播学的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也就是覆盖新闻学、传播学等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有: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这两所的新闻学院为当之无愧的南北两强,办学历史悠久,在新闻学界和传媒业界都声望卓著。
而中国传媒大学的新闻学为国家重点学科,传播学则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因此中国传媒大学要获得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也仅有一步之遥。

目前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大学有:
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广电学界和广电传媒业界最强者)、清华大学(新锐,锐不可当)、武汉大学(在非广电、网络的纸媒界,素有“武老三”之称,仅次于人大与复旦)、华中科技大学。
如上,目前中国大陆高校中,一共6所大学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覆盖新闻学和传播学等二级学科博士点。

目前拥有新闻学二级学科博士点的高校及科研院所有:
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这6强的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覆盖新闻学二级学科博士点);暨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政治学院、四川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如上,目前中国大陆高校及科研院所中,共有11个新闻学二级学科博士点。

目前拥有传播学二级学科博士点的高校及科研院所有:
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这6强的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覆盖传播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北京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
如上,目前中国大陆高校及科研院所中,共有10个传播学二级学科博士点。

实际上新闻传播学的考研并不好考——因为新闻传播学科目前每年报考者都很多,一般热门新闻院系的竞争都在20:1的考录比,甚至更难。对这一现象,就我个人理解,主要是有两方面决定的:
一方面,新闻传播学类的院系近年来在各高校开设的越来越多,很多非重点大学也纷纷上马开设了这个专业,而这些非重点大学的新闻系毕业生显然在求职就业上困难较大,不得不进一步争取考名校新闻院系的研究生;
另一方面,新闻传播学的自身学科壁垒(也就是跨学科学习的难度)很低,又不用考数学,这为许多对自己本科专业不满意的外专业考生提供了跨专业考研的机会,再加上很多考生都误认为新闻传播学是当今显学,便于就业(其实这都是幻觉^_^),于是就对新闻传播院系趋之若鹜了。但事实上——当今各类大牌传媒(包括纸媒和广电媒体,也许网络还稍好些)的人才储备基本上都处于饱和状态,很少招记者或编辑。而另有些经常招聘的媒体,显然是留不住人的媒体,这种经常招聘的单位,流动性太强,等于是“铁打的媒体流水的记者”了,这种单位不去也罢,因为别人都留不住,你多半也早晚会走人。

况且,目前媒体招聘,大多不仅要新闻传播类的毕业生,更要很多外专业的毕业生(如外语类、法学、中文、经济类等等)。而一旦跳出媒体,新闻传播学的毕业生,其竞争力甚至不如很多外专业的毕业生(这也是新闻传播学学科本身浅薄、专业性较差所决定的)。
那么,做老师呢?首先,目前中小学教师招聘,一般大多是不会要新闻专业的,如果说媒体招聘,新闻专业可以考,中文专业也可以去考,但中小学招老师,人家多半是要中文毕业生也不会要新闻毕业生。
如果要做大学教师,那显然,你必须在读完研究生之后还要读博士。而如果你要做名校老师,那么就一定要读最好的几所(如人大、复旦、清华等)新闻院系的博士,甚至有些新闻院系是要你具备媒体从业经历或者留学海外经历的。

实际上目前的媒体已经不是新闻传播学类毕业生的最好选择了!
一方面,如我前面所说,好的媒体目前人才储备已饱和,不招人;而较差的媒体才会不断招聘,结果是人家来了又走,走了又招新人。
另一方面,媒体的生存环境、记者编辑的生存环境已经远不如往昔了:媒体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编辑记者们的社会受尊重程度也越来越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面对记者始终处于强势地位,且越来越甚;而一般社会民众面对媒体和记者也越来越轻视和不信任(当然有些也是记者自身的问题)

那么新闻传播类的毕业生还有哪些好前途呢?最好的就是考公务员了!但公务员的竞争更是激烈无比,每年只有少数幸运儿可以如愿。这是一条光明大道,但同时进门的关口极为狭窄。

除了媒体、高校教师和公务员这三类,那么新闻传播院系的毕业生就只能走跨行的就业途径了,也如我前面所述,可以进企业做一些文秘、创意、宣传策划等工作。也就这些路了。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学和文化产业哪个好

▲传媒经济学(050336)这个专业包括四个方向:
01传媒产业管理02国际文化贸易03文化产业管理04影视项目管理
初试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202俄语、203日语(三选一)
③708传播学理论与历史
④810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

复试笔试科目:
940传媒经济管理综合
复试还有面试,主要考察综合知识,包括主要的专业课,如传播学、经济学基础等课程。

传媒经济学
940传媒经济管理综合的参考书:
① 《经济学原理》 曼昆 机械工业
② 《管理学》 周三多 高等教育
③ 《媒介经济学》 霍斯金斯 暨南大学
④ 《当代国际文化贸易与文化竞争》 李怀亮 广东人民
⑤ 《文化产业与政策导论》 何群 高等教育
⑥ 《 传媒经济学教程(07版)》 周鸿铎 首都经贸大学
⑦ 《 媒介经营与管理总论》周鸿铎 经济与管理
⑧《系统经济学探索》昝廷全 科学
(以上书目仅供参考,如超出范围,均属正常) ,也就是说以这几本书为主,但是也要适当地了解专业动态,最新的内容之类的。
还有一个,考专业课要尽量搞到往年的试题,这样先分析出以前的考试范围,再来复习今年的,做到心中有数。而且尽量向以前考上的师兄师姐多咨询信息。


文化产业在本质、运行和发展上有哪些特征?

摘 要:文化产业是当前极具可持续发展力的朝阳产业。人们对于这一产业的表述在不同 历史时期并不相同。剖析了文化物化形态由产品到商品的内在逻辑过程,指出文化产业除按经济 规律生产和提供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外,还具有不同于一般产业的属性和功能,既要满足大众精 神需求,又要服务于意识形态。决定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分微观和宏观两种,加强对这两种发展 动力的研究,对于提高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 键 词:文化产业;精神需求;意识形态;发展动力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继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之后,世界经济面临 新的飞跃,以文化为核心的产业革命渗透到社会 的每个细胞。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 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它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不断 拓展,具有无限生机与活力。一、不同时期关于文化产业的表述文化是人类在劳动中创造的,是人类认识世 界和改造世界的产物。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物 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开始分离,人们开始依据一定 的社会形式进行文化生产。 20 世纪 40 年代,法 兰克福学派学者敏锐地发现,文化生产一旦与科 技结合在一起,形成工业化体系,会产生影响社会 的巨大力量,该学派将这一体系称为“文化工业”。文化工业可以看成文化产业发展的初级阶 段。与许多新生事物一样,这一产业在发展之初 并非一帆风顺,它遭到了以阿多诺为代表的法兰 克福学派的批判和否定,批判的核心在于文化生 产批量方式及其商业运作机制对文化价值的贬 损,认为文化应属于精英文化,由少数文化人创 造,供少数上流社会享受,文化一旦进入市场,就 会大众化、媚俗化,如果极度泛滥,就会消解权威、 消解价值,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系统结构性崩 溃”[1]文化工业一词问世 30 年后,美国哈佛大学学 者丹尼尔·贝尔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提 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书中非常明确地将文化生产和消费与市场连接起来,揭示了文化与市场 的相互作用规律,指出文化满足市场的趣味性、精 致性要求,市场发挥了对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这一词语的问世,使德国从文化工业的观念束缚 中解脱出来,倡导以产业的或市场的方式来发展 文化,珍视普通大众的文化消费权利,提升人们的 审美空间,缓解产业机制与文化艺术价值之间的 对立。英国政府 1998 年在其《英国创意产业路径 文件》中提出“创意产业”的概念“指那些从个体 的创造性、个体技艺和才能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 业⋯⋯。通常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和古玩市场、 工艺品、时尚设计、电影和音像、互动性休闲软件、 音乐、表演艺术、出版业、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电视 和电台,等等,还包括旅游、博物馆和美术馆、遗产 和体育等。”可以看出,创意产业是涵盖文化产业 核心价值的产业。 1999 年,芬兰文化产业委员会 出台了关于文化产业问题的“最终报告”,该文件 提出“内容产业”的概念,其基本特征是将文化艺 术方面的生产与先进的信息技术连接起来。内容 产业可以看成文化与信息技术融合的产业发展的 高级阶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是:按 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 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这里的“工业标准”包含 了工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序化等一般内容,它侧重 指文化生产中的物化劳动。笔者认为,文化产业 不应仅指物化劳动过程市场化和企业化,还应该收稿日期: 2004- 09- 28作者简介:李 冬(1972-),女,吉林白城人,东北大学博士研究生。 1/3页92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7卷涉及文化生产的各个系统和环节,即文化产业可 以被理解为向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或服务的行业 (包括文学艺术业、广播影视业、新闻出版业、音像 制品业、旅游娱乐业、教育信息业、策划展览业、体 育竞技业等),这个定义与英国的创意产业概念相 类似。二、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文化产业是特殊产业,既属经济领域,又属文 化领域。它不同于一般产业的属性是由文化产品 所赋予的[2]。文化产品以两种物化形态存在:一 是形成既有物质形态又有文化符号并用于交换的 文化物品,如电影、书画、工艺制品等;二是以交换 为直接目的向社会提供劳务形态的文化服务,它 除了传统的艺术表演外,还包括旅游、网络、策划、 培训等广泛的文化服务。文化服务是现代文化商 品中的重要内容,它既可以满足直接的文化需求, 也可以将无形的文化内涵、文化构思、文化形象和 文化象征等因素渗透到其他产业和产品中去,从 而实现普通商品的文化增值。文化产品是人们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 晶,是产品的生产者和创造者通过活劳动和创造 性活动所体现出的特殊生产力要素转化。这种转 化所形成的价值,经过市场运作达到满足人们精 神需求的目的,从而具有了使用价值,而在市场运 作过程中,文化产品又不可避免地显示出了本身 的交换价值。由此可见,文化产品在进入市场被 消费者接受以后,达到了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 统一,显现出商品的经济属性。文化产业依靠这 种属性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着越来 越大的经济效益。文化产业主要是为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而进 行生产和提供服务的,其特点表现在以下五个方 面。①文化生产是创造性生产,是创新活动。文 化产业生产出的产品不是一般的物质产品,而是 文化生产者通过劳动生产的文化新特质,是过去 所没有的东西。②产业中的生产者,是文化人力资本的拥有 者,劳动者必须是具有创作才能的个体。生产文 化产品中支付的劳动,主要是脑力劳动。③文化产业是通过创造供给来培育和创造 消费需求的。在文化产品未被生产出来之前,市 场对此的需求难以判断,投资文化产品需要承担 市场高风险。④文化生产极具创造性和个性。文化产品的产生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研究和发明 的过程,每一件文化产品之间都具有不可重复性、 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再生性。⑤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有共生性和融合性。 任何一个产业形态,都融入不同的文化内涵,如饮 食文化、居住文化、汽车文化等,无一不反映着不 同的文化价值取向。文化产业还要为社会意识形态服务。社会意 识形态是各种社会观念(政治、法律、哲学、道德、 艺术、宗教等观念)的体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 定阶段的产物。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产品,是一 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它反过来又对一定 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以巨大的作用和影响。经济全 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促进了文化产业 的发展,加快了各异质文化的融合,另一方面也加 剧了各异质文化间的冲突。不同国家、民族或不 同阶级从维护自身利益角度出发,必然将反映自 身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产品投入到市场中去,此 类文化产品往往带有不同程度的政治色彩。三、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任何一项产业都不是孤立地存在,它们处在 各种矛盾网络的关系中,这些矛盾斗争的结果是 产业的发展。决定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和力量, 称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动力,文化产业发展动力分 微观与宏观两种。微观发展动力是指文化产业系统内部生产目 的与生产技术的矛盾运动。文化生产者为追求劳 动价值实现的过程和结果,在社会分工和市场经 济等外部因素的催化下,将文化产品推向市场使 文化劳动耗费得到必要而及时的补偿,实现文化 产品商品化。随着文化市场的产生,人们日益增 长的文化需求与落后生产力之间发生矛盾,必然 对生产技术和手段提出更高要求。文化生产目的 与生产技术水平的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成 为文化产业兴起和发展的原动力。文化产业化是 商品化的高级阶段,它的形成需要三个最基本的 条件:一是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普遍提高创造了 有效的文化需求;二是文化产业意识的觉醒和文 化管制政策的松动;三是产业资本向精神文化领 域延伸,把某种文化纳入商品范畴,使其成为资本 增值的工具和途径,在自我积累基础上实现扩大 再生产。宏观发展动力是指全球政治


上一篇:mp3视频播放器

下一篇:广场舞傣族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