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家辉夫人

时间:2024-05-22 02:04:36编辑:coo君

先后担任过美国华盛顿州州长和驻华大使的台山籍华人是谁

正在中国访问的美国华盛顿州州长骆家辉,在家人的陪伴下,踏上了他的 祖籍——侨乡台山的土地。 1996年11月,新当选的华州州长骆家辉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州长,其父骆荣硕就出生在有“中国第一侨乡”之誉的广东省台山市。此次中国之行,骆家辉 特意安排了半日时间,与父母兄妹一起来台山寻根访祖。 客轮一抵港,骆氏一家就受到了早在此地等候的父老乡亲的热情欢迎。码头广场上以及公路两旁,挤满了专程赶来一睹这位美国州长风采的乡邻,他们把他称作当上 美国高官的“本乡人”。


美国总统 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是谁

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是奥巴马。

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Barack Hussein Obama),1961年8月4日出生,美国民主党籍政治家,第44任美国总统,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总统。1991年,奥巴马以优等生荣誉从哈佛法学院毕业,而后在著名的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宪法长达12年(1992年-2004年)。2007年2月10日,宣布参加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2008年11月4日正式当选为美国总统。

第一任期:
2007年2月,奥巴马正式宣布竞选总统。他在竞选中以“变革”为主题,强调结束伊拉克战争、实现能源自给停止减税政策和普及医疗保险等,并承诺实现党派团结、在国际上重建同盟关系、恢复美国领导地位。


2008年8月27日,他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获得总统候选人提名。

2008年11月4日,美国各大电视网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伊利诺伊州国会参议员奥巴马在举行的总统选举中击败共和党对手、亚利桑那州国会参议员麦凯恩,当选第44任(第56届)美国总统已成定局,并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
2009年1月20日,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正式宣誓就职总统,诺贝尔委员会将诺贝尔和平奖授予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以表彰他为加强“国际外交和人民之间合作”所作出的努力;11月15日至18日,奥巴马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他是首位就任一年内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

第二任期:

北京时间2012年11月7日,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的支持者在奥巴马竞选总部所在地芝加哥参加竞选之夜集会。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当地时间11月6日举行的美国大选中获得超过270张选举人票,连任总统已成定局。

奥巴马赢得了这场竞争激烈的大选,这是美国现代选举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自1940年罗斯福总统以来,还没有哪位现任总统在失业率高达7.9%的情况下赢得连任。

2015年5月19日凌晨消息,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开通了Twitter账号。奥巴马通过新开通的@POTUS账号发布Twitter消息称:“Twitter你好!贝拉克来了,是真的!6年了,他们终于给了我一个属于我自己的账号。”

2016年5月15日,美国新泽西州皮斯卡塔韦,美国总统奥巴马出席罗格斯大学毕业典礼,并被授予荣誉博士学位。


恋爱怎样保持新鲜感??

如你所言,想要谈一次长久的恋爱,且要保持感情的新鲜感,你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距离,保持好两人的距离,不要过分的黏在一起,即使你很想她,也不要每天很多次的到楼下等她,也不要每天很多次的发短信给她,更不要每天很多次的打电话给她,这些都是会让人厌烦的事。你要慢慢的让她知道,你也有属于自己的空间,你也有自己的事要做,不可能只围着她打转;
2.爱自己,现在跟你这小P孩儿说这个可能有点儿残忍,可是你确实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你首先得爱自己,别人才会爱你!别搞得像是自己很伟大的那样,为了对方可以付出所有那样子,假如你这么做了,后悔的将会是你自己,因为真正能够长久的感情是双方都在付出、努力,而不是你一个人唱独角戏,不平衡的感情随时都有断掉的可能。
3.不要一次次的说那三个字,再美的语言也会让人厌倦。
4.不要轻易许下诺言,除非你有百分百的把握。
5.为两个人都留下属于一个人的时间和空间,不要认为既然恋爱了,什么事都得搞到一起。
6.不要什么事都顺着她,不要太宠着她,要让她明白你的想法,知道什么是你能接受的,什么是你不能接受的。
7.话不可说尽,事不可做尽,凡事若太尽,缘分亦必早尽,要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
就这些了,其他的自己去慢慢感悟吧,祝你成功!


谈恋爱的步骤和过程?

1、互相吸引每一段感情的开始,都是从双方的互相吸引开始的。爱会让两个人变得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生活习惯,慢慢的让两个人变得越来越像对方,越来越接近彼此。2、依恋及思念互相之间会产生一种”分离焦虑“的情感,一旦某一刻见不到对方,就会感觉难受。渴望能够和对方在一起,慢慢的,双方会越来越依恋。3、接受对方的缺点有缺点没关系,毕竟大家都有一定的缺点,爱就是要学会包容和容忍,因为你爱一个人就要选择去爱她的全部。4、互相尊重不会去刻意的贬低对方,也不会去刻意的展示自己的优点。而是会互捧对方,眼中的他,和他眼中的你都是最优秀的。5、相处越久越感到幸福在生活中能够感受到对方带给你的温暖,从而面对生活也充满了动力,相处的越久越是觉得幸福。6、互相理解理解她的内心感受,她理解内心忧愁。偶尔的小吵小闹都会选择各退一步,还好沟通去解决问题。7、开始为对方准备小惊喜幸福的生活当然离不开偶尔的小浪漫,偶尔为对方准备的一些小惊喜,都会让感情迅速升温。8、开始互相融入对方的交际圈彼此之间的朋友圈互相熟悉,认识他身边的朋友,他也会去参加身边的一些聚会。双方的朋友也都会互相熟识,彼此祝福。

当美国总统有什么好处可赚

作为一个美国总统政治利益永远大于个人经济利益,再者能当美国总统的多不缺钱,更多的是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利用这个巨大的平台来展示自己政治才华,同时从客观上来看总统的不断变更为美国的发展提供了活力和多样化的反向,因为每届总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思维方式,在施政方面会有各自的不同,从而为美国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解决方案,这也正是美国长胜不衰的根本.


什么样的的老师才是真正的好老师

近来,碰到不少的家长,问我教育小孩的问题。说实在话,我不是一个好老师,没有什么发言权。但是,有些话,我还是想说。今天,我就从老师的角度来谈谈,什么样的老师才是个好老师?有人肯定会会说,认真负责的老师就是个好老师!我看不见得。打个简单的比方,假如学生没有完成作业,老师因为负责,让学生把没有做的作业抄写五十遍,甚至更多。这样的老师是好老师吗?再比如,学生因为某种原因,而说了老师不恰当的话,老师就把学生狠狠地修理了一番,或者叫家长来,让学生硬要认错和赔礼道歉。这样的老师是个好老师吗?再认真负责的老师,在这样的事件上没有处理好,都不能算是个好老师。那么,什么样的老师才是个好老师呢?一、有满满的爱心。之前,我也骂过学生、打过学生。说实在话,这样的效果最差!非但没有教育好学生,也让自己没有成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习的深入,慢慢认识到,对学生最好的教育方式主就是用爱心去呵护学生。怎么做呢?很简单,不要轻易地给某个学生下结论、贴标签。在课堂上,能够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如果,老师还能够了解到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依据学生的个体情况来进行教育,那这个老师一定是个优秀的老师!二、有宽广的胸怀。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能有点难。因为这常常是体现在面对犯错的学生,甚至是对老师产生了“伤害”的学生。我经常看到,老师教育犯猎学生的情景。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令我感到不安的是,老师有一种学生不认错就死不休的味道。老师的立场很坚定:学生一定要服!特别是当老师遭到了学生不明不白的“谩骂”之后,要是老师能够反思自己,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去想一下问题,那这样的矛盾可能就很好解开了。有个村子里,有个发育不全的老小孩。村里总有有个拿这个老小孩开玩笑。有一次,又有个大人在捉弄这个老小孩,刚好被他的家长看到了。家长对那个人说:“他是畜牲,你也是畜牲吗?”一个老师,跟一个犯错的学生较真,学生不懂事,老师也不懂事吗?三、能身先垂范。前段时间,我就在教室里,看到了学生用语言和动作表演老师插队的情景。他们明显是通过这个来表达对老师插队的强烈不满。我们老师平常的一言一行都在学生的眼里。所以,言传身教是最有力的教育方式。不管是班主任还是科任老师,都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但是,当老师在日常生活当中,没有做好的时候,学生会把老师的话当放屁。他们会认为老师是个伪君子!古人把老师的职业定义为:“传道、授业、解惑。”而且,把“传道”放在了第一位。传什么道?爱——心灵的阳光!我们老师要给学生的是:心灵的阳光,学生需要的也是:心灵的阳光。如果一个老师能够做好以上三点,我认为他就是个好老师。因为,这个老师给到学生的就是心灵的阳光,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一定是淋浴着阳光!

怎样做一个好老师

怎样做一个好教师,不仅是新上讲台教师要思考的问题,对每位教师都是个永恒的题目。 今年我已经是一个有着四年教龄的教师,,如何当一个让学生喜欢的好老师,这一直都是我在思索的一个问题,也是我所不断追求为之奋斗的目标。在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一、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做一名好老师应该有职业之爱。干一行,爱一行,既然自己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拥有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怀有强烈的责任感。只有有了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才油然而生;只有有了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才会热爱学生;在工作过程中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敬业、爱校、爱生。为人师表,以身立教,乐于奉献,不计个人得失,一切服从工作需要,自觉地积极地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结合自己的岗位和教学实际,教师不仅是经师,更是人师、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培育好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使他们成才,成人,以适应社会生产力的要求,实践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爱业,爱业也就是敬业。而敬业与爱学生是分不开的。要爱学生,要让学生喜欢你。春雨能温暖冰封的泥土,朝阳能抚慰心灵的湖水,生命的歌声能唤醒一粒粒沉睡的种子。爱学生,就要像春风化雨般无声,让他成为莘莘学子心目中的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最为催人奋进的有效情愫,让他成为人的一生中一道最赏心悦目的亮丽景致。师爱是每个学生都应充分享受的权力,充分沐浴爱的霞光。留有死角的师爱是一种不公平的师爱,不成熟的师爱,因此我特别关注那些有问题的特殊孩子,我也有孩子,也许是因为我做了母亲,我特别能体会孩子的心情,孩子的感受。所以我从来没有因为他们差而去放弃,因为他们就像是一颗蒙着尘埃的珠子,作为教师的我有责任去发现他们,重视他们,为他们擦拭,帮他们发亮。也许他们的光是微弱的,但是我们要相信有光就会有希望。他们的接受能力差,我们要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为他们讲解。让这些孩子不断取得进步,慢慢跟上班集体前进的脚步。二、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更何况一名人民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我认为要做一名好老师,甚至必须有一河的活水。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首先,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党员先进性的理念等,思想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其次,学习现实生活中鲜活的事例,比如象为救护学生而献出自己生命的小学教师殷雪梅;为捐助贫困失学儿童而劳累过度身患重病的艺人丛飞;优秀的共产党员张斌、雷燕等,把他们作为自己行动的楷模,学习的榜样,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再有,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用以指导自己的实践,滋润自己的心田,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和能力。积极参加各项业务活动,吸收新的信息,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多进行教学反思,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科研的能力。只有不断学习,善于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才能吸引学生喜欢学习我所教的课程。三、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面对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面对新时代的学生,做一名好老师,我认为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新的途径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不教死书,死教书,不能像以前一样,就课本教课本,而要更新观念。四、教师要学会寻求自己的幸福感。作为一名教师还要在平淡无奇的教学生涯中学会找寻自己的幸福感。教师中也不乏那些一切向前看的老师,一旦有一天他的物质天平失去了平衡,那么他的工作也终将会受到牵连。也许你在正常的教学工作外还付出了许多,这说明你是一个富有责任感的好老师。但如果因为付出了辛劳而追求或奢望获得额外的回报,那你就需要端正一下自己的态度。教书育人本来就是教师应尽的职责,你只是在完成你的本职工作而已。许多老教师说,这样的时刻他们是最幸福的:几十年后,当他的学生桃李满天下,为社会作出贡献,回到母校,拜访老师,回顾当初老师指引的为人为学的道路,感到使他一生受益,他们的成就也有老师们的一份劳动在其中。过去人们常把老师比做红烛,照亮了别人,燃尽了自己,未免有点悲怆,但这也恰是老师的劳动成果和幸福所在,因为他用自己的绵薄之力照亮了别人,为社会作出了自己微不足道的贡献,他受到了社会和别人的肯定和尊敬,这样的精神财富是永恒的,是物质财富难以比拟的。五、好老师还应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好老师应该有着开阔的胸怀,勇于接受各种批评与自我批评,充满爱心与责任感等等。做一个好老师很不容易,对于一个年轻老师来说更是认识肤浅。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和探索,才有可能向之迈进一步。毛蓓蕾老师临终前嘱咐:每位老师都要热爱教育事业,每位老师都要热爱我们的孩子。千万不要把孩子估计错了,估计少了,估计小了。孩子们的事没有一件是小事。他们的事在老师心中应是大事,要事。把小孩子的事做好就是我们老师的责任。做好了我们会感觉活的很有意义。我想这大概就是好老师典范吧。我会用我的实际行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好老师。


在新形势下如何做个好老师

大家都说做老师难,做一名好老师更难。那么,怎样才能做一名好老师呢?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努力将自己打造成热爱教育事业、师德高尚、业务能力强、善于反思、自主发展、追求卓越、富有激情、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型教师。一 要做一名好老师,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 要把教师的职业看作是神圣的事业,要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人们常说,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队伍是决定学校教育的关键。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于教师”。 “名师出高徒”,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学生素质的高低,只有造就一支现代化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现代化的人才,只有政治和业务素质优良的教师,才能造就高质量的学生。因此,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我国教育的发展目标、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的大潮中,教育也必须与国际接轨,教师将成为一个国际职业,要能参与国际竞争。随之,社会对教师的职业越来越重视,人们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实际上,古今中外,教师职业都被看作一项神圣而崇高的事业,被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和无限的崇敬。古代大教育家荀况有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别林斯基在《新年的礼物》中写道:“教育者多么伟大,多么重要,多么神圣。因为人的一生幸福都操纵在他的手中”。在日本,“老师”这种职业曾经被叫作“圣职”。所谓“圣职”,即跟中文里的“诗圣”“圣手”的“圣”一般,是指不但在学问方面,而且还在做人方面具有最高的智慧和道德。二 要做一名好老师,一定要有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师德 古人云:“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其实我觉得应该将“身正为人范”放在“学高为人师”的前面。一位哲人说过:“知识不足,可以用道德弥补,而道德不足,任何知识却无法补偿”。人类最大的“残疾”是心灵的缺损。还有一句话,也是人们常说的,要做事,先做人。因此,我认为,作为一个教师,要教书,必须先做人。试想,一个品德恶劣的老师如何去教导学生去成为一个高尚的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品德恶劣的教师对学生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相反,一个思想高尚的老师对学生的人格的影响是深远的。正如乌申斯基所言:“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因此,作为“人之模范”的教师,你的一言一行带有强烈的示范性。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就必须处处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尤其是新教师,过去在大学里的穿着打扮、外形设计(特别是发型)和说话的语气都必须做必要的改变,以符合教师的身份特点。三 要做一名好老师,一定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唐代大文豪韩愈为教师的职业定位是“传道,授业,解惑”,斯言一出,千年不易。传道,就是做思想工作,教师首先是思想者。授业,也不易。马卡连柯说:“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老师的不学无术”。可见,拥有厚实的专业功底对教师站稳讲台是何等重要!“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一个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修养不够,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教学中游刃有余、高屋建瓴。何况形势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是平凡的,但不是平庸的。当今时代,知识在一天天升值,学习一天比一天更重要。那种“一朝学成而受用终身”的观点已经过时。一个教师要想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他就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发展,始终处于学习的状态。教师之学高,靠学习;其品性、操行、风貌、言谈、举止,也都要通过学习和修养予以提升。当然,今天教师的角色已在发生根本的变化,教师将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新课程条件下的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转化。基于这样的背景,教师光有知识是不行的。教师不同于其他职业,他不是简单的教书匠,更应该是一个研究者。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才更符合时代需要。四 要做一名好老师,必须具备四大专业能力 1.了解学生的能力;2.处理教材的能力;3.课堂教学能力;4.协调师生关系等人际关系的能力。其中,课堂教学能力至关重要。肚子里有货但倒不出的“茶壶型”老师已经不再受欢迎,他们或许专业知识很牢固,专业能力很强,但他们却无法教会学生。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学习和思考。如果说知识是“金子”,那么学习方法就是“点金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明确提出:“未来社会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可见教给学生科学而有效的学习方法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尤其是当今时代,教师和学生同时步入信息社会和改革时代,广播、电视、录像机、计算机、信息高速公路等多种获得知识的渠道打破了教师对知识的垄断,教师的知识权威地位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不再是“演员”。教师必须由“演员”转换为“导演”。新的课程需要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与学生合作。在合作中探究,在探究中体验。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助的舞台。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课堂不是教师教学的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总之,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把创造还给教师,使教育充满智慧”;“把世界引进教室,使课堂成为现实社会的组成部分”。五 要做一名好老师,必须敢于实践和善于反思 有人说,只有下到水里才能学会游泳,教师何尝不是如此,教学实践是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尤其是在实施二期课改的过程中,寻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显得特别重要。从目前来看,新课程改革存在着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行为滞后于理念。对于新课程的理念,中小学教师大多已经耳熟能详,“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已经成为教师认知并认可的话语,但是与这种理念相匹配的行为尚未成型,行为与理念脱节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敢于实践,努力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行为。同时,在实践中要不断总结和反思。波斯纳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会有所滑坡。”为此,波斯纳提出了一个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该公式体现了教师成长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总结经验、反思实践的过程。现在有不少专家倡导教师课后写反思日记的做法,我认为是很有效的。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韩愈说:“行成于思,毁于随”。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你去看一些教育家,他们的日常工作也很平凡,他们只不过是比我们多用了一些心而已,只不过比我们多用点时间记录他们的教育生涯而已,只不过比我们多花了点时间读书而已,只不过比我们多思考了一下自己的教育行为而已”(朱永新《我的教育理念》)。如果我们能持之以恒,坚持每日反思,就会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我。六 要做一名好老师,必须富有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代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一个没有创新人才的民族,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现代社会已步入信息技术时代,一个普通人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非常便捷地获得丰富的信息。例如《二十五史》可以储进一张光盘,要查什么,极为方便;《全唐诗》也是一样,只要你愿意查阅其中的任何一类诗句皆可立即调出来。但是,如果要写一句新诗句,那便是创造。从这个意义上说,怎样创新远比怎样获得信息和怎样管理信息显得更为重要。因此,现代人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否则会一事无成。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操作者,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使命。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自己就必须具有创新精神,一个墨守成规的教师,一个故步自封的教师,势必不受学生欢迎,势必被时代淘汰。我认为,一个教师的价值,不在于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有没有创新精神。教育家和教书匠,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教育家有一种善于反思和不断创新的精神。一位特级教师说得好,“教师如果不能在高层次的知识、智能、情意背景下勤奋工作,开拓创新,而是囿于低层次的信息环境中呕心沥血,充其量只能‘呕’出低水平”(袁浩《教师应该嗜书如命》)。七 要做一名好老师,最重要的是要有自主发展的意识 著名教育改革人士魏书生曾说:“有作为的人,每天都在塑造着新我,每天都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设计自我。他的心灵像电闪雷鸣,不断放射出新的光芒和声音”。教师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首先需要确定奋斗目标,并按照自己的目标制定发展计划。《窦桂梅与主题教学》中有这样一句话:“社会是课堂,实践是砺石,他人是吾师,自身是关键。教师成长固然有良好的环境,但重要的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教师要把发展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朝着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奋力拼搏,咬定青山不放松。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八 要做一名好老师,当志存高远,追求卓越 追求卓越,包括精神的卓越,也包括追求崇高境界的卓越,追求工作的崇高目标。教师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运用“眼界”引领学生前进。教师的视野若不开阔,志向若不高远,就难免会影响教学的质量。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必经三种境界”。做教师亦是如此,要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把教师当作一种职业,就是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清贫,在下海的人大把数钱时不眼红,在歌星影星受到追捧和崇拜时不发烧,也就是如王国维所说的,要做到“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个层次,把教师当作一种事业,甘于奉献,为学生呕心沥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把教师当作一门科学和一种艺术,像邓稼先研究原子弹一样研究教育,把知识教得深入浅出。这种境界,是要靠经年积累方可达到,而一旦达成,往往会使你享受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乐趣。一位外国诗人说过:“伟大的艺术家是简化的大师”。能用最简洁朴实的方法,让人受到最丰富、生动的教诲,这便是伟大的教育家。当然,做一名良师,做一名让学生终身难忘的老师,不但要追求“深入浅出”的教育境界,还应该是胸怀理想,充满自信、自强和活力,不断挑战自我,具有思维敏捷、宁静致远、严谨踏实、睿智深邃、激情澎湃、风趣幽默等魅力。据说梁启超先生在给清华学生讲课时,讲到紧要处便不觉成为表演者,手舞足蹈,情不自禁。或掩面,或顿足,或狂欢,或叹息。讲到欢乐处则大笑,而声震屋梁,讲到悲伤处则痛苦而涕泗滂沱。如此声情并茂,学生被深深吸引,认为听他的课是一种享受。很难设想,一个没有激情、麻木不仁的人,能够同时又是一位真正的教育家。


张秀亚简介

访谈、对谈

吴慧君--访张秀亚女士谈新诗,葡萄园季刊,第51期,1975年1月,页19—25
吴慧君--访张秀亚女士谈新诗,写作是艺术,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78年8月,页123—133
亚衡--访学者、诗人、兼作家的张秀亚女士,妇女世界,第28期,1975年5月,页10—12
亚衡--访学者、诗人、兼作家的张秀亚女士,写作是艺术,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78年8月,
页123—133
亚衡--访学者、诗人兼作家的张秀亚女士,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 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827—833
林小恋--以文艺缀饰人生、使思想成为一支歌——访女作家张秀亚,爱书人,第45期
,1977年7月21日,页2
林小恋--以文艺缀饰人生、使思想成为一支歌——访女作家张秀亚,人生小景,台中,晨星出版社,1979年2月17日,页175—180
10700207,林小恋--以文艺缀饰人生,使思想成为一支歌——访女作家张秀亚女士,
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
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870—876
董云霞--访徐钟佩、张秀亚、叶蝉贞谈当前国事——政治文学两者俱能观察入微,民声日报,1978年3月20日,3版
周安仪--访张秀亚谈写作,青年战士报,1978年4月7日,11版
封德屏--以文字作水墨画的艺术家——访张秀亚,幼狮文艺,第48卷第3期(总第297期)
1978年9月,页63—70
祈志凯,高永霖--访问天资高旷的女作家张秀亚,白鸽‧紫丁花,1981年8月,页205—215
祈志凯,高永霖--访问天资高旷的女作家张秀亚,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
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911—920
封德屏--以文字作水墨画的艺术家——访张秀亚,石竹花的沉思,道声出版社,1981年10月,页175—184
封德屏--以文字作水墨画的艺术家——访作家张秀亚,
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
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761—771
陈玲珍--文坛一株碧树——张秀亚女士访问记,文学时代丛刊,第4期,1981年11月,页46
—54
陈玲珍--文坛一株碧树——张秀亚女士访问记,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
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851—863
尚德敏--迎向蓝天与阳光的苦奈树——访张秀亚女士,中华文艺,第22卷第4期,1981年12
月,页49—58
钟丽慧--高举文艺圣火——访永不退休的张秀亚女士,尔雅人,第1期,1982年11月1日
钟丽慧--高举文坛圣火——访永不退休的张秀亚,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
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845—850
陈幸蕙--北窗下的一枝彩笔——张秀亚女士访问记,中华日报,1983年10月10日,9版
陈幸蕙--北窗下的一支彩笔——张秀亚女士访问记 ?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
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788—793
庄秀美--返景入深林——访女作家张秀亚女士,大华晚报,1985年8月19日,10版
庄秀美--返景入深林——访女作家张秀亚女士,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
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923—935
林芝--我来到澄明的蓝湖之畔——张秀亚访问记,幼狮少年,第10期,1985年10月,页98—101
喻丽清--北窗下的牧羊女——我写作的启蒙师张秀亚女士,中央日报,1989年12月7日,16版
庄宜文--聆听岁暮的声音——资深前辈作家现况报导,联合报,1997年12月16日,41版
朴月--张秀亚访问记 ?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893—903
罗茵芬--文协文艺奖章:张秀亚、钟肇政、蔡文甫等人获奖,中央日报,2001年5月4日,18版
许潆芳--张秀亚生平列美国会纪录,中央日报,2001年8月5日,14版
??--作家张秀亚的生平,列入美国国会记录,民生报,2001年8月5日,A7版
林宝庆--哀悼华人作家张秀亚、吴振伟列入美国国会纪录,联合报,2001年11月6日,14版
王兰芬--纪念追思张秀亚——明追赠华夏奖章,民生报,2001年11月8日,A13版
高琇芬--国民党追赠张秀亚奖章,中央日报,2001年11月10日,14版
陈青--张秀亚获中国文协荣誉奖章,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
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956—958
张语凡--致张秀亚,中央日报, 1958年3月26日,6版
琦君--金缕曲——寄赠秀亚,中央日报,1962年8月19日,6版
琦君--金缕曲——寄赠秀亚,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
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572—573
凌叔华--作家书信,幼狮文艺,第32卷第1期,1970年1月,页192
天涯客--犹见「湖水」犹读「秋灯」——寄张秀亚,中华日报,1979年7月17日,11版
蔼如--犹见「湖水」犹读「秋灯」——寄张秀亚,中华日报,1979年7月17日,11版
蔼如--犹见「湖水」犹读「秋灯」——寄张秀亚,九歌,第2期,1979年10月7日,页4


--------------------------------------------------------------------------------

作品评论

综论

何欣--张秀亚的诗(代序),秋池畔,台中,光启社,1966年12月,页7—14
何欣--张秀亚的诗,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
事业公司,2003年9月,520—527
夏祖丽--张秀亚在享受人生,妇女杂志,第27期,1970年12月1日,页44—45
夏祖丽--张秀亚在享受人生,她们的世界,台北,纯文学出版社,1981年,页153—158
夏祖丽--享受人生的张秀亚,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815—822
王少雄--论张秀亚的散文,青年战士报,1972年10月7日,9版
公孙嬿--论张秀亚的散文,青年战士报,1972年10月7日,9版
钟丽慧--「五项全能」张秀亚,文艺月刊,第180期,1974年6月,页8—18
谷瑞华--张秀亚的散文(一—三) ?文坛,第183—185期,1975年8月1日、10月1日、11
月1日,页32—44、62—86、32—52
舒兰--中国新诗史话——张秀亚,新文艺,第259期,1977年10月1日,页70—74
舒兰--中国新诗史话——张秀亚,中国新诗史话(1)中国诗——历史与批评,台北,渤海堂,1998年10月,页346—347
程榕宁 ???当代八位女作家:林海音、孟瑶、徐钟佩、张秀亚、琦君、谢冰莹、罗兰、苏雪林,文艺,第105期,1978年3月,页8—29
吴慧君--张秀亚和她的散文世界,幼狮文艺,第48卷第3期(总第297期),1978年9月,页92—96
吴慧君--张秀亚和她的散文世界,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730—736
涂静怡--爱与美的向导——读张秀亚教授的作品有感,中央日报,1983年3月24日,10版
涂静怡--爱与美的向导——读张秀亚教授的作品有感,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602—608
李丰茂等编著--中国现代散文选析——张秀亚,中国现代散文选析,第2卷,1985年3月15日,页632—646
张国立-- 张秀亚的五十年文学梦,中华日报,1986年5月14日,11版
宋田水--要死不活的台湾文学——透视台湾作家的社会良心,台湾新文化,第14期,1987
年11月,页31—51
白少帆等编---张秀亚的散文,现代台湾文学史,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页747—755
钟玲--台湾女诗人作品中的中西文化传统,七十六年文学批评选,台北,尔雅出版社,1988年3月,页73—102
杜元明--诗情葱茏,笔致秀逸——略评张秀亚的散文,台港文学选刊,1988年第2期,1988年
杜萱--现代散文的特质与赏析,国文天地,第4卷第8期,1989年1月,页92—95
钟玲--五十年代清越的女高音,联经评论(10)现代中国缪司——《台湾女诗人作品析论》,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9年6月,页182—197
古继堂--台湾女性作家群形成的背景和意义,台湾小说发展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7月,页172—175
公仲,汪义生--五十年代后期及六十年代台湾文学(下)(1956—1966),台湾新文学史初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8月,页164—165
黄重添、徐学、朱双一--女作家散文,台湾新文学概观(下册),福州,鹭江出版社,1991年6月,页184—186
张敬铭--张秀亚少年时代的诗,文讯杂志,第57期,1990年7月1日,页73—75
??--张秀亚,中国现代文学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12月,页347
郑明娳--台湾现代散文女作家笔下的父亲形象,现代散文现象论,台北,大安出版社,1992
年8月,页117—133
王志健--中国新诗渊薮,台北,正中书局,1993年7月,页997—1006
亚彬,范希文主编--张秀亚,中国散文鉴赏文库(当代卷),1993年7月,页1151—1156
杜元明--母亲的新婚:台湾散文名作赏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页175—122
刘登翰等编--梁实秋、张秀亚与50年代的散文创作,台湾文学史(下) ,福州,海峡文艺出版
社,1993年,页439—445
庄若江等著--诗意流转,文采斐然:张秀亚散文简论,江南大学学报,1993年第8期,1993年
侯江,张秀亚沦陷时期作品浅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4年第1期,1994年2月,页142—152
刘红林--文质相扶——张秀亚散文论,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1994年第1期,1994年4月,页29—33
李敏勇--在语言和想像力的废墟上——台湾战后诗的脆弱和贫困,战后台湾文学反思,1994年6月,页38—39
王晋民--张秀亚的散文--台湾当代文学史,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页725—735
郭国昌--心灵的倾诉——张秀亚小说解读,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1997年2月,页96—99
封德屏--东西交会,古今融合——张秀亚散文论--当代台湾散文文学研讨会,1997年3月30日
?弦--把文学的种子播在台湾的土地上,文讯杂志,第194期,2001年12月,页91—92
方美芬--张秀亚研究资料,文讯杂志,第194期,2001年12月,页93—98
陈芳明--在母性与女性之间50年代以降台湾女性散文的流变,霜后的灿烂——林海音及其同辈女作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南,国立文化资产保存研究中心筹备处 ?2003年5月,页295—310
于德兰编--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上、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1114页
小民--崇高的平凡美——张秀亚及他的作品,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642—649
张雪茵--张秀亚的诗与散文,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550—555
李玮--散文回味——三十年来散文畅销书介绍,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 2003年9月,页749—751
舒兰--张秀亚,抗战时期的新诗作家和作品,页129


--------------------------------------------------------------------------------


分论

单行本作品

诗集

《水上琴声》
绿茵--我读《水上琴声》,幼狮文艺,第6卷第1期(总第31期),1957年5月 页10
《秋池畔》
柳文哲--诗坛散步——《秋池畔》 笠,第20期,1967年10月,页51
梓园[钟鼎文]--诗人未必以诗名——旅途中读张秀亚的《秋池畔》,联合报,1985年9月25日 ?8版
梓园--诗人未必以诗名——旅途中读张秀亚的《秋池畔》,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632—634

散文

《三色堇》
陈纪滢--读《三色堇》后记,三色堇,台北,重光文艺出版社,1952年,页151—153
陈纪滢--读《三色堇》后记,中央日报,1952年7月2日,6版
陈纪滢--读《三色堇》后记,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
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533—535
张漱菡--我读《三色蓳》,畅流,第5卷第12卷,1952年8月,页27
田榖--评介《三色堇》,中国语文月刊,第2卷第3期,1953年4月,页21
庄明萱--一束秀逸多采的三色堇,福建文学,1983年第6期,1983年6月,页60
10700302,吕大明--开在心灵潭畔的花朵——读《三色堇》有感,台湾新生报,1985年6月14日,7版
丘秀芷--重读《三色堇》,尔雅人,第55期,1989年11月,页3
丘秀芷--重读《三色堇》,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593—596
韩涛--评《三色堇》 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567—571
刘静娟--阳光的美酒——重读《三色堇》,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
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597—601
季薇--爱的光辉——《三色堇》读后,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575—579

《凡妮的手册》
归人--评《凡妮的手册》(上、下),中央日报,1955年4月13日、20日,6版
??--《凡妮的手册》,文坛,第3卷第8期,1955年5月,页24
张康--我读《凡妮的手册》,名作家与名著称,第62期,1984年9月,页3—26

《湖上》
归人--《湖上》,妇友,第34期,1957年7月10日,页33—34

《爱琳的日记》
金剑--论《爱琳的日记》,妇友,第61期,1959年10月10日,页31—32

《少女的书》
钱剑秋--《少女的书》序,妇友,第82期,1961年7月10日,页7
《北窗下》
归人--评介《北窗下》,妇友,第99期,1962年12月10日,页18—19
筱恩--读张秀亚《北窗下》,中央日报,1963年9月5日,页6
朱伟明--读《北窗下》,中央日报,1964年9月5日,6版
查芳龄--张秀亚《北窗下》与我,中华日报,1976年7月23日,9版
王斐宜--林林总总与北窗——《北窗下》读后感,明道文艺,第48期,1980年3月,页136
—138
郭明福--温柔之必要——重读《北窗下》有感,中华日报,1983年1月2日,10版
李玮--散文回味——三十年来散文畅销书介绍《北窗下》,散文季刊,第1期,1984年1月,页108—109
秦贵修--《北窗下》,翰海观潮,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1997年5月,页112—114
秦岳--沙粒晶莹世界新——评介张秀亚的《北窗下》,书香处处闻,台中,台中市文化局,1999年6月,页37—39
逸尘--《北窗下》,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726—727
徐石上--词新句妙《北窗下》 ?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635
郭明福--温柔之必要——重读《北窗下》有感,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 ?台北 ?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625—628
陈晓蔷--摊破浣溪纱——读秀亚姐新著《北窗下》,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574
袁噫甄--当晚霞满天(《北窗下》),今日生活月刊,实践家专,页63

《牧羊女》
罗传辉--我读《牧羊女》,文坛,第165期,1974年3月,页90—92
陈宗敏--张秀亚《牧羊女》欣赏,中华日报,1974年6月10日,5版
陈宗敏--《牧羊女》欣赏,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622—624

《曼陀罗》
金剑--读张秀亚的《曼陀罗》,青年战士报,1976年5月19日,11版
夏沙琳--夜读张秀亚的《曼陀罗》,青年战士报,1976年5月19日,11版
公孙嬿--读张秀亚的《曼陀罗》,青年战士报,1976年5月19日,11版

《心寄何处》
王少雄--评张秀亚的《心寄何处》,新知识,第107期,1976年7月,页26
王少雄--评张秀亚《心寄何处》,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742—748

《人生小景》
金蕾--张秀亚的《人生小景》,民生报,1978年10月16日

《我的水墨小品》
夏沙琳--张秀亚《我的水墨小品》推介,中华日报,1978年7月3日,9版
筱恩--推介《我的水墨小品》,中华日报,1979年7月3日,9版

《湖水‧秋灯》
公孙嬿--谈张秀亚《湖水‧秋灯》抒情小品的创作技巧,台湾新生报,1979年9月8日,12版
蔼如--抒情小品的创作技巧——谈《湖水‧秋灯》,台湾新生报,1979年9月8日,12版
金剑--张秀亚《湖水、秋灯》读后感,中央日报,1979年10月10日,11版
金剑--《湖水,秋灯》读后感 ?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722—725
晨帆--美好的乐章《湖水‧秋灯》,中华日报,1981年2月11日,10版
晨帆--美好的乐章——丝丝细语‧朵朵凝思——欣闻「湖水」‧喜见「秋灯」,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757—760
书宇--燃亮记忆的灯盏——读《湖水‧秋灯》创造生活的情趣,九歌,第93期,1988年11月,页3

《白鸽‧紫丁花》
金剑--评《白鸽‧紫丁花》散文集,中央日报,1982年7月1日 10版
10700347,涂静宜--《白鸽‧紫丁花》,九歌,第120期,1991年2月,页2

《书房一角》
重提--张秀亚的《书房一角》,妇友,第373期,1985年10月5日,页41—42
重提--张秀亚《书房一角》,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706—709
毛再青--张秀亚的《书房一角》学术论文纲要,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 ?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752—756

《海棠树下小窗前》
徐雁--来日倚窗前,海棠著花未——读张秀亚女士《海棠树下小窗前》,博览群书,1986年第11期,1986年,页30—31
郑明娳,林燿德--人生五题,台北,正中书局,1990年5月,页2—5

《杏黄月》
李树平主编--永不退色的日子——读张秀亚的《杏黄月》,中国散文精品分类鉴赏辞典,南京,南京出版社,1992年12月,页17—18


--------------------------------------------------------------------------------

小说

《寻梦草》
陈范生[陈之藩]--《寻梦草》读后,中央日报,1952年11月7日,6版
陈范生--《寻梦草》读后 ?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528—530
公孙嬿--寻梦与画梦——论张秀亚女士的《寻梦草》,自由中国,第9卷第12期,1953年12月,页29,22
司徒卫--张秀亚的《寻梦草》,五十年代文学评论,台北,成文出版社公司,1979年7月,页
73—74
《感情的花朵》
归人--《感情的花朵》,妇友,第20期,1956年5月10日,页32—33
郑夫喜--《感情的花朵》,读后感,文坛,第172期,1974年10月,页34—38

文集

《张秀亚自选集》
金剑--评《张秀亚自选集》,青年战士报,1972年10月7日,9版
金剑--评《张秀亚自选集》,中华日报,1973年3月6日,5版
金剑--《张秀亚自选集》评,中华日报,1973年3月26日,5版
桂文亚--《张秀亚自选集》读后,皇冠,第38卷第6期,1973年2月,页158—159
桂文亚--《张秀亚自选集》读后,橄榄的滋味,1977年4月,页14—16
崔焰焜--评《张秀亚自选集》,作品与作家,台北,水芙蓉出版社? 1974年6月,页108—111
崔焰焜--评《张秀亚自选集》,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737—741
唐润钿--源远流长《张秀亚自选集》,国语日报,1983年11月1日

《张秀亚作品选》
严文井--《张秀亚作品选》小引,华人世界,1986年4月,1986年
刑良俊--缕缕相思苦织成——读著名台湾女作家《张秀亚作品选》,博览群书,1988年1月,
1988年,页21
施国英--张秀亚:《星的故事》、《北窗下》,中国现代散文欣赏辞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年1月,页588—589

单篇作品

李稼丽--从「小白鸽」说起,中国语文,第11卷第2期,1962年8月1日,页39
易象--一首诗的检讨 自由青年 ?第33卷第5期 1965年3月1日 页17—18
王明书--读张秀亚著〈千里姻缘〉有感 中华日报? 1977年7月4日 11版
张秀亚--〈在大龙河畔〉的寻梦者 爱书人 第3期? 1977年9月 页51—52
文奇--张秀亚的〈慈湖谒陵〉, 妇友,第274期,1977年,页16
文奇--张秀亚的〈慈湖谒陵〉,湖水‧秋灯? 台北 九歌出版社? 1979年7月 页167—170
野渡--纯散文的艺术——欣赏〈灵泉〉,中华日报,1979年2月15日,11版
王明书--张秀亚等著〈灵泉〉——纯散文的艺术,中华日报,1979年2月15日,11版
朱星鹤--散文选读——浅析张秀亚的〈星的故事〉,中华文艺,第112期,1980年6月,页63—65
朱星鹤--浅析张秀亚的〈星的故事〉,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583—585
施国英--张秀亚〈星的故事〉 ?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590—592
赵天仪--儿童诗欣赏26——张秀亚的〈蜜蜂〉,1984年3月7日
沈谦--第三之耳朵与第三之眼睛——评张秀亚〈重来〉,幼狮少年,第108期,1985年10
月,页105—107
沈谦--第三之耳朵与第三之眼睛——评张秀亚〈重来〉,独步,散文国——现代散文评析,台
北,读册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年10月,页27—32
沈谦--第三之耳朵与第三之眼睛——评张秀亚〈重来〉,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
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543—549
蒋守谦--独具韵味的情境——读张秀亚的〈雾〉,语文月刊,1992年第9期,1992年9月,页20
王宗法--尺素纳千娇—读〈雾〉,台港文学观察,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11月,页163—165
叶海烟--动静两相宜——张秀亚〈谈静〉赏析,中央日报,1997年8月28日,21版
叶海烟--动静两相宜——张秀亚〈谈静〉赏析,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 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586—589
巫仁和--谈国文科的创造思考教学——张秀亚的〈温情〉一课为例,教育实习辅导,第3卷第4期(总第13期),1998年5月,页37—40
谢敏玲--〈温情〉,国语日报,2001年6月23日 4,13版
景尼--「温情」不温情?——张秀亚〈温情〉中的作者为何袖手旁观 ?国文天地 ?第17卷
第5期(总197期),2001年10月? 页55—57
林清泉--喜读〈新秋〉,中央日报,1984年1月31日,10版
林明德--信仰之歌——张秀亚<心曲>读后,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 ?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703—705
贾植芳--〈雪〉、〈紫丁香〉,现代散文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6月,页1043—1047

与其他作家比较

潘琦君--灯下小记,幼狮文艺,第32卷第1期(总第193期),1970年1月,页39—40
林贞羊--两篇不同的游记〈旅游漫记〉、〈独行天下〉读后,大华晚报,1982年4月18日

其他

苏雪林--读张译《回忆录》,文坛,第33卷第1期,1963年3月1日,页12—16
崔焰焜--关於《论艺术》,作家与作品,台北,水芙蓉出版社,1974年6月20日,页116—122
曾肃雅--何不点亮蜡烛——读张秀亚译《改造世界》有感,教友生活周刊,第3期,1984年12月27日


上一篇:火箭对太阳直播

下一篇:超级异能少年魔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