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述应采取什么措施来加快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要求字
● 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是国家大事,必须按照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决策,统一部署,稳步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协调小组负责
研究和协调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国务院信息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制定总体规划,协调、指导和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 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建设,由电子政务建设协调小组负责协调、指导,具体工作由国务院办公厅牵头,组织有关部门研究提出实施方案;业务系统和信息库建设项目,按《电子政务一期工程建设任务》规定的分工组织实施;为了保证电子政务建设的顺
利进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要在近期内,协同或组织有关部门,加快电子建设的标准体系和安全规范的制定,明确提出统一的地址、域名、路由、信任和密码体系、项目管理等方面的规范,为各部门和地方的电子政务建设创造条件。
● 稳步推进,不搞重复建设
各部门和部门要按照本指导意见,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制定规划,积极稳妥的做好点在政务建设工作,特别要加快信息资源开发和业务系统建设,要从实际出发,逐步规范业务流程,增加网上业务,加强服务和公共管理。各地方要按照统一要求,加快整合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建成或调整
为与中央政务网络标准一致的省市政务统一网络平台,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现有网络平台条件,不搞重复建设。
● 利用统一网络平台
各部门已经建设的业务系统和网络,要按照统一规划和标准,抓紧调整,逐步规范和完善,实现原有系统与统一网络平台的互联互通,新建的业务系统,原则上要利用统一的网络平台。
● 规范试点
电子政务建设要抓好试点与示范工作,统筹规划、明确重点、抓出实效,防止一哄而起、盲目追风。国办和科技部等有关部门已经开展的电子政务试点和示范工程,要根据本指导意见提出的任务和要求,进行调整,逐步纳入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规划。
● 保证建设和运行资金,做好项目管理
电子政务建设所需资金,采取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负担的方式予以解决。中央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资金,从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安排;中央电子政务系统建成之后的运行经费,由财政部有关部门在预算中予以安排。地方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资金和运出的电子行经费,由地方政府负担。对确有困难的地区,中央财政给与一定补助。按照国家基本建设项目审批程序,加快推进本文件所提政务建设项目,有关职能部门要做好立项审批的前期工作、项目审批、采购招标、监理和验收工作。
● 创造有利于电子政务的外部环境
加快制定电子政务建设技术政策,实施有利于国内信息产业发展的采购政策,创造好的外部环境,促进国内软件和系统集成产业的发展;制定电子政务项目概算标准,保障进行维护和培训经费,特别要合理确定和提高软件费用占项目总投资的比重;研究建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机制。
金鹏信息电子政务解决方案
名词解释 电子政务文化
电子政务文化是在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发展过程逐渐形成的一种相对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念和意识统称。在现代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支撑下,政府机构日常办公、信息收集与发布、公共管理等事务在数字化、网络化的环境下进行的国家行政管理形式。它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如政府办公自动化、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建共享、政府实时信息发布、各级政府间的远程视频会议、公民网上查询政府信息、电子化民意调查和社会经济统计等。扩展资料电子政务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符合三个基本条件:第一电子政务是必须借助于电子信息化硬件系统、数字网络技术和相关软件技术的综合服务系统;硬件部分:包括内部局域网、外部互联网、系统通信系统和专用线路等;软件部分: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信息传输平台、权限管理平台、文件形成和审批上传系统、新闻发布系统、服务管理系统、政策法规发布系统、用户服务和管理系统、人事及档案管理系统、福利及住房公积金管理系统......第二电子政务是处理与政府有关的公开事务,内部事务的综合系统。包括政府机关内部的行政事务以外,还包括立法、司法部门以及其他一些公共组织的管理事务,如 检务、审务、社区事务等;第三电子政务是新型的、先进的、革命性的政务管理系统。电子政务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政府管理事务原封不动地搬到互联网上,而是要对其进行组织结构的重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因此,电子政府在管理方面与传统政府管理之间有显著的区别。
试论述电子政务给公务员带来哪些影响
电子政务具有表面和本质两重属性,表面上讲,电子政务是一种虚拟形态,但它却为彻底改变管制型政府“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官僚主义作风,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公众找政府办事不用到机关的办公室,不进你的门,不看你的脸,甚至连你是什么部门、机关、职务都无需理会。当前流行的“一站式服务(one-stop-service)”就是这类的典型应用。本质上讲,电子政务就是服务,它源于民主政治与公共行政体制的基本宗旨。
首先,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实施电子政务可简化行政运作环节和程序,提高政务效率,实现“政务边际成本递减”。例如,从1993年美国宣布实施电子政务,到了1996年初,美国联邦政府工作人员减少了24万,关闭了近2000个办公室,撤消了近200个联邦项目和执行机构,政府减少开支l】8O亿美元。
其次.电子政务促进政务公开。根据WTO透明度原则,各级政府有义务向社会公众公开非保密信息,因此,通过实施电子政务,可以最大限度地把政府行政过程暴露在阳光之下,进而使行政暗箱操作最小化,同时,又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增强了政府的权威性。
最后.电子政务的实行,有利于政府提高行政监督能力。在电子政务条件下,政府的活动都在程序和规则的监管之下,例如,政府采购的电子化、“三金工程”的实施,大大加强了政府部门对经济的监管力度,稳定了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秩序,抑制了在传统政务中容易滋生的腐败和徇私现象。
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
1.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没有很好的监管好食品生产和加工的各个环节(国外在这个方面早就推行了HACCP管理制度)出了问题,也缺乏有效的措施,明确责任,以及相应的惩处。最重要的是,这些都执行不到实处。比如说,农产品批发市场确实相关的部门在进行农产品抽检工作,但是遇到不合格的农产品,怎么处罚,产品是否立即得到销毁,怎么溯源找到产地,整改。这些都是因为我国的相关规定在生产环节就没管好,很多都是个体,散户,小商贩,如果要求象大企业那样建立生产档案等等,也没有那么多人力物力去监管。
2。相关标准的建立健全。现在很多的食品安全标准缺乏,查无所依,那就没法进行很好的监管。
3.社会道德下滑,很多人缺乏信仰。这个东西,靠法律,在目前的中国,要解决好食品安全问题,很难。如果人的心中,还有那么点信仰,相信因果,道德的力量比法律还更能约束人的行为。比如,一个真正的佛教徒或者基督教徒,你给他一百个机会,他也绝对不会干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
4.消费者的导向问题。很多人总喜欢买样子好看的蔬菜,所以农民就拼命撒农药防虫害;很多人喜欢颜色鲜艳的肉类,所以商家就加亚硝酸盐保持肉的鲜红;很多人以为米线是白的,劲道的好,所以商家就加吊白块……所以提高消费群体的素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对于避免问题食品的出现也很重要。
时间仓促,暂时就想到这么多~
国外的电子政务组织机构中,一般设立哪个职位的专职电子政务领导
一、政府CIO战略管理重点 组织信息战略类似于建筑设计蓝图,它要在组织发展战略所涉及的领域内,为组织的信息化提供一个全方位和长远的设计框架。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具有跨越各大系统、覆盖全国的宏大规模,要花费数千亿元的资金,必须有强有力的统一领导才能取得成功。在解决了这项建设的战略决策和总体部署之后,重要的是使党和国家的电子政务战略变为具体的行动。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战略是指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未来的发展目标选择,实现目标的途径和决策以及对政府资源进行的总体配置。电子政务发展战略是以政府管理创新为实质的概念,它是在创新思维指导下,回答电子政务是什么?做什么?怎样做? 电子政务发展战略是政府组织对具有全局性、纲领性、长远性、协同性、抗争性的方案的谋划。电子政务发展战略必须依靠政府高层管理和专业管理人员的努力才能形成,特别是高层管理者要负起制定电子政务发展战略的责任。 1.电子政务战略管理的过程和重点 对电子政务发展战略的管理,是构筑在政府信息化战略基础上的管理行为和管理科学,是政府组织这个生态系统在处理自身与环境关系过程中实现其宗旨的管理过程,它包括电子政务战略的制定(分析选择)、评价、实施和控制。 电子政务战略管理将政府信息化战略的制定、评价、实施和控制当作一个完整的过程加以管理,以便提高这一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Effectiveness and ciecy)。 电子政务战略管理将电子政务的理论框架和技术框架当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加以管理,以利于提高电子政务的整体优化程度。 电子政务战略管理十分重视政府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信息时代,电子政务的发展受到环境的高度制约。事实证明,一个国家公共管理的发展程度确实与这个国家的公民、企业及自身需求息息相关。 电子政务战略管理重点关注电子政务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电子政务战略的实施包含了一系列中期、短期计划和行动计划。另一方面,对战略实施结果的评价和控制,往往成为新一轮战略制定的依据和基矗 2.电子政务战略管理的主要阶段 电子政务的战略管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战略分析阶段:对战略目标、条件、技术等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论证。 (2)战略选择阶段:选出一套可供执行的战略,并为战略的实施制定政策和计划。 (3)战略实施阶段: ·设计与战略相一致的组织结构,这个组织结构应能保证战略任务、责任和决策权限在组织中的合理分配。 ·建立各项管理系统。 ·处理各项矛盾和冲突。 对信息技术、信息革命、电子政务的正确认识和评价,是电子政务战略管理的基本前提,也为战略分析、战略制定、战略选择、战略评价、战略实施和控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矗 3.政府CIO与IT管理 在电子政务中政务是核心,电子是支撑。而解决好支撑问题的关键是拥有可*、有效的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管理。 信息技术管理者,尤其是政府CIO的核心任务是有效控制建设成本,应用成果稳步推进,电子政务沿着战略规划的目标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IT管理还相当薄弱,职能不到位,高级、中级政务均无CIO,系统建设即使失败了找不到责任人,很容易造成信息孤岛现象、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范围和投资规模极不相符。IT管理是否到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电子政务建设的成效和成败。 4.政府CIO和技术队伍是电子政务建设中lT管理的核心 加强电子政务建设中的JT管理是控制成本,节约投资,稳步推进,长远发展和最终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务体系的关键因素之一。 政府CIO的基本职责是贯彻落实党政领导一把手的信息化战略,将其转化为技术性的应用规划等信息化战术任务,把握正确方向,确保经费使用合理,确保电子政务战略得到可*的规划、建设、使用、维护、升级和长远发展。 实践证明,政府CIO的素质直接影响电子政务建设的成效。从政府CIO的职责来看,他们拥有的核心能力应包括下述四个方面。 (1)信息战略能力; (2)信息技术管理能力; (3)信息技术理解力与应用能力; (4)信息技术开发与创新能力。 5.电子政务是“一把手+政府CIO”工程 目前各国积极推进的电子政务实际上是“一把手+政府CIO”工程。构筑信息化管理营运新体系,造就以政府CIO为核心的干部队伍,培养21世纪信息化领军人材,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客观需要和今后的必然选择。 联想到美国国会早已通过了有关C10的法令,各州政府和各联邦机构都设有专职CIO这一高级行政职务,负责信息技术管理;且电子政务管理体制中设有CIO委员会这一管理和议事机构,他们的做法值得引起我们的深思。 二、电子政务的战略规划方法 电子政务规划是从政府业务发展和政府改革的战略角度考虑,对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实施措施和步骤等所做出的统筹安排。 电子政务建设是一项投入资金多、涉及范围广、技术要求高、建设时间长、业务需求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以及对政府影响的长期性和广泛性决定了系统规划的重要性。因此,必须要把电子政务规划作为一个重要的专项规划,在规划中应坚持正确的设计原则,明确电子政务建设的具体任务和目标,保证规划设计的高质量。 (一)电子政务规划的前期工作 作为领导者和决策者,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电子政务规划的水平直接关系到电子政务工程的进度和质量,是电子政务工程建设中的“龙头”和依据。一般来说,在制定电子政务规划时,首先要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国家和本地区制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规划是什么,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发展规划是什么。 (2)需要制定的规划属于哪一种规划?电子政务有多种规划方法。如按照时间跨度可以分为近期、中期、长期规划;按照内容可以分为总体规划、专项规划以及能解决多个问题的若干项集合规划;按照建设范围可以分为行业或部门的电子政务规划(条条系统管理的建设规划,如税务、工商系统的电子政务规划)、地方电子政务规划(块块系统管理的建设规划,如一个市的电子政务规划)、国家级电子政务规划。 (3)本地区、本部门当前政务信息化的情况如何,包括政府信息系统的软硬件设施、人员和制度的准备情况、现有系统的性能以及存在的问题等。 (4)实施电子政务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包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政府自身建设等多方面做出可行性论证。 一个成功的电子政务规划,要求规划班子的组成人员不仅对技术有全面的掌握,同时还需要对国内外电子政务应用的现状和趋势进行有效的研究和分析,更为重要的是要对政府部门运作特点及部门间协作运行模式有透彻的了解。这样,才能够制定出符合当地特点的、可实际*作的、效果明显的电子政务整体规划。 (二)电子政务规划的基本原则 在电子政务规划中应坚持以下五条原则。 1.全局性 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电子政务规划,要从本部门、本地区公共管理的全局出发,要与国家的要求一致,防止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2.政务绩效主导 规划应以提高行政能力,改善政务绩效为主线,根据提高行政能力,改善政务绩效的需要,实事求是地分析推导出应用系统开发、信息资源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不能采取先提中国络、应用系统和数据库建设任务,再寻找政务需求的方法。 3.前瞻性 电子政务从需求分析到实现,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周期,政府职能转变、机构调整又是各级政府面临的现实要求,因此,电子政务的规划一定要有前瞻性。要防止电子政务固化不合理的职能分工和流程。 4.突出重点 电子政务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成功,需要制度、人才、资金和其他条件的支持,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所以,规划要突出重点,分阶段推进。 5.整合资源 规划一定要对已有资源进行调整和整合,做到资源的充分利用。 总之,我国的电子政务规划要依据党的“十六大”和国家改革发展的总体策略, 以及地方十五发展规划和信息化重点,以《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和《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为指针,充分考虑业务发展和服务对象的需求,以应用促发展,发挥示范工程的带动作用,改善我国信息基础结构和综合信息环境状况,充分进行风险和效益评估及有限目标的分析。 (三) 电子政务规划的基本内容 1、指导思想 明确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做好电子政务系统规划的关键。只有遵循科学的原则,明确目标,才能保障规划方向的正确。综合近几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实践,在编制电子政务规划中,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如下所述。 (1)审时度势、量力而行 电子政务的规划设计是涉及一级政府或一个部门发展全局的大事。因此,必须认真分析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的态势,清楚了解国家提出的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和总体发展思路,同时还要理清本级政府自身对电子政务建设的需求和所掌握的现实资源条件。 在编制电子政务规划中,还要看到不同地方政府、不同政府部门对电子政务的发展要求及基础条件有很大差别。因此,要对本地区、本部门的现实需求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自身的基础条件和综合信息环境制定出既符合形势发展的需要又符合实际要求的建设规划。 (2)明确任务、突出重点 根据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的部署,近期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 第一,建设两个平台(政务内中国平台及政务外中国平台)和一个门户中国站;第二,建设四个重要的数据库(即人口、法人机构、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以及宏观经济数据库)。此外,还要建设和完善一批中国需的业务系统。各部门、各地方政府应根据国家的统一决策和总体战略布署,明确自己的建设任务。 电子政务的建设项目庞杂,应用系统名目繁多。在进行项目规划时,要按照重要程度对项目进行分类,然后,按轻重缓中国合理确定优先项目和重点项目。 (3)组织保证、统筹协调 电子政务建设是一项较为长期的战略系统工程,必须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具体负责项目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组织机构的负责人应既懂技术、又精于管理。该负责人直接参与高层管理决策;负责统筹协调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及电子政务发展的要求;负责电子政务的规划与管理;管理组织的业务流程;制定组织的信息政策和基础标准,为实施电子政务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及效益评价;负责推动电子政务的宣 传、咨询和必要的培训工作以及组织的内外协调与沟通工作。没有最高决策者的决心、没有组织负责人的统筹协调、没有强有力的组织保证,电子政务的建设难见成效。 (4)技术可*、安全实用 推行电子政务,大量的政务处理依赖于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电子政务系统的技术可*性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电子政务的系统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技术的可*性。 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和实用性,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旦系统出现问题,可能会给国家带来损失,甚至会危及到国家的安全。电子政务的安全问题既有技术层面的,也有管理层面的,在电子政务规划中,这两方面的安全措施都要充分考虑。此外,对系统的安全强度设定还要考虑恰当,如对于一些安全性要求不高的系统提出过高的安全要求,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实用性,主要指的是所规划出的电子政务系统要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政府办公及用户对象的需要,应使其无需经过复杂的培训就能方便地使用该系统。因此,要求在电子政务规划过程中,要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需要出发,综合使用对象的工作特点和*作水平,使所设计的电子政务系统切实符合实用要求。 2、现状与问题 政府信息化发展的现状是进行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的基本参考,对目前所存在的各种问题的剖析也是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好电子政务建设工作打好重要基矗只有将信息化的整体形势和本地区或本部门的现状分析透彻,才能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因此,在电子政务规划中要首先说清楚国内外政府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趋势,尤其是本地区或本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3、 目标选择、任务与措施 确定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一般从提高政府内部管理绩效,推动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转变,构建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现代化政府的出发点进行考虑。 电子政务的建设任务是建设目标的具体化,措施是电子政务建设目标的实现和各项任务完成的基本保证。 (四) 电子政务规划的步骤 1.调研 应对影响规划的所有因素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至少达到以下三个目的。 (1)情况清楚。通过调研,要对本地区或本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非常清楚的了解和把握。 (2)内容详细。对于规划中要涉及的需求、目标、任务、措施等都要进行细致的调研。从目前业务流程是什么样的,各个流程环节分别是谁在做,如何实现结构化分解、逻辑化重组、数字化表达,以及实施电子政务的制度基储人才、资金问题等都要进行认真的调研,要有第一手详细的资料。 (3)结论明确。通过现状调研得出的结论一定要明确,包括每一个细节问题都应能确认。 2.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指在充分了解政府业务和管理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电子政务系统的需求方案。它是电子政务规划中的重要环节,是否确定出合理的需求将决定整个系统实施的成效。 需求分析是对现状调研结果的分析,内容包括:本部门或本地区政府目前的管理方式是否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政府的业务流程运行情况;信息资源整合、开发、利用的状况;现有的信息系统哪些能够满足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是否能够满足新业务发展的要求;现有的综合信息环境状况,等等。 通过进行需求分析,依据当地的综合信息环境和已掌握的资源,政府要确定如何实施、何时实施电子政务工程,以及确定通过电子政务建设能够解决哪些问题。 值得指出的是,需求分析一定要分析到具体业务,不仅要对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这四大职能的业务需求分类列出,还要特别注意克服需求分析不是从政府、企业、居民的实际要求考虑,而是为了购买中国络设备凭空编造出虚假需求的倾向,要防止从技术层面看需求,脱离实际讲需求,不从提高政府公共行政能力空谈需求。 3.确定目标 根据我国目前信息基础结构状况和信息化水平,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首选目标是加强政府业务监管,提高工作效率,在此基础上全面完善对企业和社会居民的服务水平。 在电子政务的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以政府的职能中带有不变性的业务流为主线,确定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其他阶段性具体目标。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优化政府管理工作的各个核心业务流程,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和效率。这个目标又可以分解成具体实施的几个阶段性目标进行,最终形成功能强大的电子政务综合应用系统。 4.明确任务 这里所说的任务是指电子政务规划目标的具体化,既包括了做什么,又包括了怎么做。任务应该与需求分析里的某个具体需求相对应,是为解决需求分析里提出的目标所做的工作。从规划的角度看,明确任务是具体目标与实现路径的有机结合。 5.制定措施 为保障目标的实现、任务的完成,需要一系列有效措施的支持。为保证这些措施的实施还要有完善的制度做保障。措施的制定一定要实事求是,要有可*作性,资金一定要能够落实,责任一定要落实到位。 (五)电子政务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 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是一个随着社会发展和政府功能转变而持续进行的渐进过程。因此,在建设电子政务系统的过程中,应以建设基础平台和关键支撑体系为核心,以建设各个应用功能系统为阶段目标,在长期的建设过程中逐渐与其他各个分立的政务应用系统,以及各类信息业务支撑体系融合并最终形成比较完整的政务体系。 1.电子政务建设优先级的选择 在规划电子政务实施方案时,党政一把手和cIo必须对业务部门所提出的各种电子政务建设项目,根据国家和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以及需求分析的结果确定优先级别。优先级的确定大致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考虑,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政府自身建设。经济效益显著的电子政务项目主要涉及增加税收、财务管理、资源和计划管理,以及营造良好市场和投资环境等方面。社会效益比较明显的电子政 务项目主要涉及面向居民的各种服务系统、警察与公安系统、公共教育和文化系统、医疗与保健系统,以及环境保护和环境信息系统等。从政府自身建设出发确定优先级,主要包括提高政府核心业务运行的有效性和效率、增加政府依法执政的透明度和反腐倡廉、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等
实施网络内网安全防护策略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实施网络内网安全防护策略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子政务网建设原则
为达到电子政务网络的目标要求,华为公司建议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下建网原则:从政府的需求出发,建设高安全、高可靠、可管理的电子政务体系!
统一的网络规划
建议电于政务的建设按照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制定总体的网络规划,分层推进,分步实施,避免重复建设。
完善的安全体系
网络安全核心理念在于技术与管理并重。建议遵循信息安全管理标准-ISO17799,安全管理是信息安全的关键,人员管理是安全管理的核心,安全策略是安全管理的依据,安全工具是安全管理的保证。
严格的设备选型
在电子政务网建设的过程中,网络设备选择除了要考虑满足业务的需求和发展、技术的可实施性等因素之外,同时为了杜绝网络后门的出现,在满足功能、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建议优先选用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民族厂商产品,从设备选型上保证电子政务网络的安全性。
集成的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的核心理念是统一管理,分散控制。制定IT的年度规划,提供IT的运作支持和问题管理,管理用户服务水平,管理用户满意度,配置管理,可用性管理,支持IT设施的管理,安全性管理,管理IT的库存和资产,性能和容量管理,备份和恢复管理。提高系统的利用价值,降低管理成本。
电子政务网体系架构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了电子政务网络的体系架构: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构成,两网之间物理隔离,政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逻辑隔离。政务内网主要是传送涉密政务信息,所以为保证党政核心机密的安全性,内网必须与外网物理隔离。政务外网是政府的业务专网,主要运行政务部门面向社会的专业性服务业务和不需在内网上运行的业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逻辑隔离。而从网络规模来说,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都可以按照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的模式进行建设;从网络层次来说,内网和外网也可以按照骨干层、汇聚层和接入层的模式有规划地进行建设。
图1:电子政务网络的体系架构
根据电子政务设计思想及应用需求,鉴于政府各部门的特殊安全性要求,严格遵循《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在电子政务内、外网在总体建设上采用业务与网络分层构建、逐层保护的指导原则,在逻辑层次及业务上,网络的构建实施如下分配:
图2:电子政务内、外网逻辑层次
互联支撑层是电子政务网络的基础,由网络中心统一规划、构建及管理,支撑层利用宽带IP技术,保证网络的互联互通性,提供具有一定QOS的带宽保证,并提供各部门、系统网络间的逻辑隔离(VPN),保证互访的安全控制;
安全保障系统是指通过认证、加密、权限控制等技术对电子政务网上的用户访问及数据实施安全保障的监控系统,它与互联支撑层相对独立,由网络中心与各部门单位共同规划,分布构建。
业务应用层就是在安全互联的基础上实施政务网的各种应用,由网络中心与各系统单位统一规划,分别实施。
华为公司电子政务解决方案的核心理念
全面的网络安全
建设安全的电子政务网络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关键。电子政务的安全建设需要管理与技术并重。在技术层面,华为公司提供防御、隔离、认证、授权、策略等多种手段为网络安全提供保证;在设备层面,华为公司自主开发的系列化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设备、CAMS综合安全管理系统和统一的网络操作系统VRP可以保证电子政务网络安全。
针对于政府系统的网络华为公司提供了i3安全三维度端到端集成安全体系架构,在该架构中,除了可以从熟悉的网络层次视角来看待安全问题,同时还可以从时间及空间的角度来审视安全问题,从而大大拓展了安全的思路与视角,具备......
请阐述电子政务的基本内涵?电子政务在推动政府职能转型的作用有哪些
随着我国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不断深入和发展,智慧政务在履行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社会应急职能方面作用愈发重要,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社会治理能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地位日益凸显,尤其是国家提出网络强国战略以来,加快智慧政务发展已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为此,我国要深化智慧政务改革,不断适应新形势,谋划新思路,提出新理念,构建新模式,发掘新途径,满足新需求,打造新常态。
一、工程导向到问题导向
智慧政务发展容易陷入误区:以工程建设为导向,认为简化审批、加快建设一大批信息化系统,就能较好地提高政府履职能力。这种以工程为导向的建设模式,不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突出重点,增强智慧政务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当下,智慧政务建设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建立以需求为主导的建设机制。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需求为目标,切实提高政府履职能力为出发点,合理规划智慧政务建设项目,有效提高社会管理和公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的时效性、规范性和权威性。
二、分散建设到集约化建设
长期以来,智慧政务建设中缺乏顶层设计,分散、低水平、重复投资现象普遍存在。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全国省级和副省级城市、地市级、区县级设有独立机房的部门平均比例分别为70%、32%、22%;省级、地市级、区县级政府网站分散建设的比例分别平均为78%、32%、30%。智慧政务基础设施建设分散状况严重,粗放式的建设模式没有得到根本遏制,给业务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带来各种困难。因此,亟需切实加强智慧政务规划、建设、运营的统筹协调,加快实现从粗放式、低效能的分散建设,向集约化、高绩效的协同发展转变,从部门独立建设、自成体系,向跨部门跨区域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转变。
三、政府独导到社会共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参与“治理”的主体包括了各类权力部门、公共部门,以及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他们在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过程中是平等关系。“社会治理”弥补了“社会管理”内涵的局限,使社会治理体制得以创新和拓展。智慧政务是社会治理模式的信息化反映,智慧政务建设模式要始终适用于、服务于社会治理模式的变动和演化。
1、规范社会共建机制,打造以政府主导为一体,企业和社会广泛参与为两翼的社会共治模式。
2、规范监督和保障机制,规范参与方的权、责、利。
3、鼓励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快形成统一有效的购买服务平台和机制,厘清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明确政府购买的服务种类、性质和内容,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加快促进政府独导到社会共治模式的转变。
四、由数据割据到数据开放共享
据统计,政府拥有社会信息资源总量的80%之多,但有关部门调研的38个部委涉及的80个专网里,实现横向交互的比例尚不及0.1%。这对数据尴尬刻画了目前政府数据共享面临的数据壁垒日益加重之窘境:政务业务数据成指数量级增长,但由于各业务系统技术标准、开发环境、系统架构等存在巨大差异,客观上对政府部门数据共享造成了技术屏障。大数据时代,要彻底消除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羁绊,
1、开放数据。要尽快规划政府数据开放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推进开放数据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
2、落实数据共享机制,明确数据共享的权、责、利,根据“一数一源”原则保证数据的真实性、鲜活性、权威性。
3、加快制定应用规范和技术标准,借助信息技术和手段打通各异构业务系统。
五、数据支撑到辅助领导决策
从发展历程看,中国智慧政务经历了办公自动化、系列“金字”工程、政府上网到“三网一库”的发展阶段。伴随着智慧政务的发展,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电子口岸、社会信用、食品和药品监管、应急指挥、智能交通、环境保护、安全监管等重点信息系统项目不断展开研究、设计、立项和建设工作。这些信息系统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部门内部办公、管理和协调,但如何有效整合利用有关业务系统和各部门的相关信息资源,完善综合分析、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等业务应用系统,为领导决策指挥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服务,在大数据时代已日显迫切。当下,这些信息系统需要通过整合智慧政务网络,以提高应用水平、发挥系统效能为重点,深化智慧政务应用,推动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资源整合,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智慧政务辅助领导决策体系,提高政府宏观管理与科学决策能力,加速推进我国政府信息化辅助决策的进程。
六、履行政府职能转向提供公共服务
长期以来,智慧政务建设主要是从政府内部需求角度推进的,主要考虑的是如何方便监管,对民众需求的考虑显然不够。《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智慧政务建设,打造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基础教育、保障性住房和公共安全的智慧政务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不断创新优化完善公共服务,不断将公共服务电子化,使智慧政务由流程规范化自动化,提高服务效率,转变为有效为社会公众提供最终交付品,为公众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满足公众的个性化需求,有效提高服务效能和水平。
七、传统模式到新兴形态
作为新兴技术,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城市和大数据潜在的价值逐渐得到挖掘,关注度不断得以提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大力推进国家智慧政务建设,推动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和在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加强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指出,利用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智慧政务公共服务体系。工信部在2013年已完成“十二五”规划的中期评估并进行了适当的调整,目前针对云计算的“十三五”规划也已经启动。未来发展中,智慧政务应继续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撑,借助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城市和大数据等新技术进一步扩展政务信息来源,构建异构信息资源整合方式,提高政务信息化资源利用效能,深化业务应用,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
八、核心技术设备国产化
目前我国的信息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逐渐完善,但是整体来看,国产设备占有率低,核心设备差距明显,潜在的战略风险、数据泄漏风险和情报监控风险,严重威胁着信息安全乃至国家安全。“棱镜门”事件之后,信息安全被提升到了重要高度,“去IOE”成为多个领域的共识。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智慧政务设备国产化的帷幕正式全面拉开,国产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基础信息技术攻关有望加速,应用牵引、平台重构、分阶段实施的国产化新思路将全面铺开。
金鹏信息智慧政务解决方案
电子政务的安全保障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电子政务的安全保障体系包括:网络安全域划分和控制、内部监控和审核、信任体系、数字签名、灾难响应、法律法规、培训等方面。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运用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将其承担的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转移到网络上进行,同时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向社会提供高效优质、规范透明和全方位的管理与服务。
法律法律法律法律
最高刑是二年,下面是法律规定,自己看看:
第三百六十四条【传播淫秽物品罪】传播淫秽的书刊、影片、音像、图片或者其他淫秽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向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传播淫秽物品的,从重处罚。
1、传播淫秽的书刊、影片、音像、图片或者其他淫秽物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向他人传播三百至六百人次以上的;
(二)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2、不以牟利为目的,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传播淫秽电子信息,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数量在下列标准二倍以上的;
①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影、表演、动画等视频文件二十个以上的;
②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音频文件一百个以上的;
③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刊物、图片、文章、短信息等二百件以上的;
④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的淫秽电子信息,实际被点击数达到一万次以上的;
⑤以会员制方式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注册会员达二百人以上的;
(二)数量分别达到上述两项以上标准的;
(三)造成严重后果的。
3、利用聊天室、论坛、即时通信软件、电子邮件等方式,实施上述条款规定行为的,应予立案追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