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素珊简介

时间:2024-05-26 15:20:03编辑:coo君

周素珊的个人简介

毕璞,是周素珊女士使用了四十年的笔名。原籍广东中山,岭南大学中文系肄业。卅八年来台后,曾任大华晚报及徵信新闻报(中国时报前身)家庭版主编,公论报副刊主编,妇友月刊总编辑等职,现已退休专心从事创作。
毕璞的笔龄将届五十年,在漫长的写作生涯中,毕璞的笔路甚广,她写散文、小说、儿童故事、杂文、评论、传记,也翻译过英美的文学作品。不过近年她已减少产量,只写散文和短篇小说。
毕璞作品产量虽多,但是她一向只为兴趣以及有所感而写,「以我笔写我心」是她的写作信条。她的文章清新雅丽,在平淡中蕴含著哲理,言之有物,非一般花拳绣腿者可比。毕璞已出版的著作有《故国梦重归》、《风雨故人来》、《寂寞黄昏后》、《心灯集》、《秋夜宴》、《绿萍姊妹》、《无言歌》、《清音》、《春花与春树》、《明日又天涯》、《毕璞自选集》、《老树春深更著花》、《有情世界》等39种。她一篇早期的散文《第一次真好》,曾选入国中国文课本中。


周素珊个人简介

周素珊简介
毕璞,是周素珊女士使用了四十年的笔名。原籍广东中山,岭南大学中文系肄业。三十八年来台后,曾任《大华晚报》及《征信新闻报》(《中国时报》前身)家庭版主编,《公论报》副刊主编,《妇友月刊》总编辑等职,现已退休专心从事创作。

毕璞的笔龄将届五十年,在漫长的写作生涯中,毕璞的笔路甚广,她写散文、小说、儿童故事、杂文、评论、传记,也翻译过英美的文学作品。不过近年她已减少产量,只写散文和短篇小说。

毕璞作品产量虽多,但是她一向只为兴趣以及有所感而写,“以我笔写我心”是她的写作信条。她的文章清新雅丽,在平淡中蕴含着哲理,言之有物,非一般花拳绣腿者可比。毕璞已出版的著作有《故国梦重归》、《风雨故人来》、《寂寞黄昏后》、《心灯集》、《秋夜宴》、《绿萍姊妹》、《无言歌》、《清音》、《春花与春树》、《明日又天涯》、《毕璞自选集》、《老树春深更着花》、《有情世界》等39种。她一篇早期的散文《第一次真好》,曾选入国中国文课本中。
参考资料:http://221.194.23.252/CZ05-06-01/XK08_NJ07/ZY20050401164432109/WBZY/SC20050714091839671.mht


周素珊的资料

【简介】
毕璞,是周素珊女士使用了四十年的笔名。原籍广东中山,岭南大学中文系肄业。卅八年来台后,曾任大华晚报及徵信新闻报(中国时报前身)家庭版主编,公论报副刊主编,妇友月刊总编辑等职,现已退休专心从事创作。
毕璞的笔龄将届五十年,在漫长的写作生涯中,毕璞的笔路甚广,她写散文、小说、儿童故事、杂文、评论、传记,也翻译过英美的文学作品。不过近年她已减少产量,只写散文和短篇小说。
毕璞作品产量虽多,但是她一向只为兴趣以及有所感而写,「以我笔写我心」是她的写作信条。她的文章清新雅丽,在平淡中蕴含著哲理,言之有物,非一般花拳绣腿者可比。毕璞已出版的著作有《故国梦重归》、《风雨故人来》、《寂寞黄昏后》、《心灯集》、《秋夜宴》、《绿萍姊妹》、《无言歌》、《清音》、《春花与春树》、《明日又天涯》、《毕璞自选集》、《老树春深更著花》、《有情世界》等39种。她一篇早期的散文《第一次真好》,曾选入国中国文课本中。

【故事】
虽然很早就读过毕璞大姐的作品了,却直到近年才在文友庆生会中认识这位“大姊大”级的作家,因为毕璞的生日在六月,我这个非六月出生的人,笔名也叫“六月”,对“正宗”的六月寿星便有种特别的亲切感。
毕璞大姐不讳言自己已经八十“高龄”,但如要叫你猜她的年龄,十之八九的人会猜错,她身体健朗,岁月也未在她脸上留下多少刻痕,怎麼看都不像是八十岁的“老人”,文友对她的“驻颜有术”都钦羡不已。
毕璞大姐生性乐观,常乐在工作(写作)中,她说:“小说是我的最爱,因为无论在阅读小说或写作小说时,我都会暂离现实,化身为小说中人,进入书中人物的内心,而浑忘自己正处在纷扰的尘世中。我把看小说和写小说都当作是一种卧游或漫游,而自得其乐”。毕璞大姐是懂得捕捉快乐的人,常保年轻的心,想来这也就是她。


周素珊的资料,急

【简介】
毕璞,是周素珊女士使用了四十年的笔名。原籍广东中山,岭南大学中文系肄业。卅八年来台后,曾任大华晚报及徵信新闻报(中国时报前身)家庭版主编,公论报副刊主编,妇友月刊总编辑等职,现已退休专心从事创作。
毕璞的笔龄将届五十年,在漫长的写作生涯中,毕璞的笔路甚广,她写散文、小说、儿童故事、杂文、评论、传记,也翻译过英美的文学作品。不过近年她已减少产量,只写散文和短篇小说。
毕璞作品产量虽多,但是她一向只为兴趣以及有所感而写,「以我笔写我心」是她的写作信条。她的文章清新雅丽,在平淡中蕴含著哲理,言之有物,非一般花拳绣腿者可比。毕璞已出版的著作有《故国梦重归》、《风雨故人来》、《寂寞黄昏后》、《心灯集》、《秋夜宴》、《绿萍姊妹》、《无言歌》、《清音》、《春花与春树》、《明日又天涯》、《毕璞自选集》、《老树春深更著花》、《有情世界》等39种。她一篇早期的散文《第一次真好》,曾选入国中国文课本中。

【故事】
虽然很早就读过毕璞大姐的作品了,却直到近年才在文友庆生会中认识这位“大姊大”级的作家,因为毕璞的生日在六月,我这个非六月出生的人,笔名也叫“六月”,对“正宗”的六月寿星便有种特别的亲切感。
毕璞大姐不讳言自己已经八十“高龄”,但如要叫你猜她的年龄,十之八九的人会猜错,她身体健朗,岁月也未在她脸上留下多少刻痕,怎麼看都不像是八十岁的“老人”,文友对她的“驻颜有术”都钦羡不已。
毕璞大姐生性乐观,常乐在工作(写作)中,她说:“小说是我的最爱,因为无论在阅读小说或写作小说时,我都会暂离现实,化身为小说中人,进入书中人物的内心,而浑忘自己正处在纷扰的尘世中。我把看小说和写小说都当作是一种卧游或漫游,而自得其乐”。毕璞大姐是懂得捕捉快乐的人,常保年轻的心,想来这也就是她。


周素珊的介绍

周素珊(1932年生于广西),笔名毕璞。岭南大学中文系毕业。周素珊已出版的著作有《故国梦重归》、《风雨故人来》、《寂寞黄昏后》、《心灯集》、《秋夜宴》、《绿萍姊妹》、《无言歌》、《清音》、《春花与春树》、《明日又天涯》、《毕璞自选集》、《老树春深更著花》、《有情世界》等39篇。她一篇早期的散文《第一次真好》,被选入人教版初一语文课本第7课《短文两篇》之一,(节选自《无言歌》)。


张晓风的生平简介

  个人简介
  张晓风,笔名有晓风、桑科、可叵,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1941年出生于浙江金华,江苏铜山人。八岁后赴台湾,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并曾执教于该校及香港浸会学院,现任台湾阳明医学院教授。
  她笃信宗教,喜爱创作。小说,散文及戏剧著作有三、四十种,并曾一版再版,并译成各种文字。六十年代中期即以散文成名,1977年其作品被列入《台湾十大散文家选集》,编者管管称“她的作品是中国的,怀乡的,不忘情于古典而纵身现代的,她又是极人道的。”
  余光中也曾称其文字“柔婉中带刚劲”,将之列为“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又有人称其文“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皆评价甚高。曾得过吴三连,中山国家文艺奖,当选过十大杰出女青年。
  创作历程
  张晓风的散文艺术创作历程,又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前后衔接的段落。
  第一个段落以她于1966年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为标志,她以一个聪颖纯情少女的眼睛看世界,世界是一条清澈澄碧、纤尘不染的潺潺溪流。
  第二个段落,犹如小溪奔向了风云激荡、爱恨交织、浊浪排空的湖泊,以散文集《愁乡石》(1977)、《步下红毯之后》(1979)至《你还没有爱过》(1981)为标志,可视为由第一个段落到第二个段落的过渡和完成。第二段落的时间幅度较长,《再生缘》(1982)也可视为是这一段落的延伸,至《我在》(1984)、《从你美丽的流域》(1988)、《玉想》(1990),廊庑渐趋廓大,犹如从湖泊递变为壮阔浩渺的大海。我们姑且在这里作一个假定,如果张晓风的散文创作在第二个段落就打住了,她虽然仍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优秀的女作家之一,是一位从一般女作家狭隘局促的闺秀天地里突破出来的闯将,但终究还不是一位拥有很大原创性光荣席位的散文大家。
  张晓风散文艺术的原创性在第二段落,更在自《我在》为起点迄今的第三段落。惟有这第三段落,才宣告了一位以生命和创意的生成,以生存本体论的诗性阐释为其宗旨的散文大家的诞生和完成。
  生命和生存本体论的诗性阐释,是这位女作家奉献给中国现代散文史的最大功绩。她走上这一条生命和生存本体论的诗性阐释道路,有一个从并不全然自觉到完全自觉,从不尽完善到圆融浑成的过程,但却有其内在的逻辑必然性。
  张晓风,1941年生,江苏铜山人,生于浙江金华。八岁后赴台,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并曾执教于该校及他处,现任台湾阳明医学院教授。
  她笃信宗教,喜爱创作,小说、散文及戏剧著作有三、四十种,并曾一版再版,并译成各种文字。六十年代中期即以散文成名,1977其作品被列入《台湾十大散文家选集》,编者管管称“她的作品是中国的,怀乡的,不忘情于古典而纵身现代的,她又是极人道的”。
  早在1977年,时年36岁的张晓风,就被台湾地区的批评界推为“中国当代十大散文家”之一,评论赞辞说她“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缨络敲冰”,可以说是对她诗意散文的第一次感性素描。
  1981年,当她的第四本散文集《你还没有爱过》出版时,余光中先生为该书作序,称她为“亦秀亦豪”“腕挟风雷”的“淋漓健笔”。
  张晓风的散文艺术创作历程,又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前后衔接的段落。
  第一个段落以她于1966年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为标志,她以一个聪颖纯情少女的眼睛看世界,世界是一条清澈澄碧、纤尘不染的潺潺溪流。
  第二个段落,犹如小溪奔向了风云激荡、爱恨交织、浊浪排空的湖泊,以散文集《愁乡石》(1977)、《步下红毯之后》(1979)至《你还没有爱过》(1981)为标志,可视为由第一个段落到第二个段落的过渡和完成。第二段落的时间幅度较长,《再生缘》(1982)也可视为是这一段落的延伸,至《我在》(1984)、《从你美丽的流域》(1988)、《玉想》(1990),廊庑渐趋廓大,犹如从湖泊递变为壮阔浩渺的大海。我们姑且在这里作一个假定,如果张晓风的散文创作在第二个段落就打住了,她虽然仍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优秀的女作家之一,是一位从一般女作家狭隘局促的闺秀天地里突破出来的闯将,但终究还不是一位拥有很大原创性光荣席位的散文大家。
  张晓风散文艺术的原创性在第二段落,更在自《我在》为起点迄今的第三段落。惟有这第三段落,才宣告了一位以生命和创意的生成,以生存本体论的诗性阐释为其宗旨的散文大家的诞生和完成。
  生命和生存本体论的诗性阐释,是这位女作家奉献给中国现代散文史的最大功绩。她走上这一条生命和生存本体论的诗性阐释道路,有一个从并不全然自觉到完全自觉,从不尽完


名人作家的简介

叶圣陶(1894.10.28-1988.2.16)现代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原名绍钩,字圣陶,主要笔名有叶陶、 圣陶、桂山等。江苏苏州人。

李白(701—762)字太白,原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出生于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约五岁时,其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

梁实秋(1903—1987),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曾与徐志摩、闻一多创办新月书店,主编《新月》月刊。后迁至台,历任台北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英语教研所主任、文学院院长、国立编译馆馆长。代表作有《雅舍小品》、《雅舍谈吃》、《看云集》、《偏见集》、《秋室杂文》、长篇散文集《槐园梦忆》等。译有《莎士比亚全集》等。主编有《远东英汉大辞典》。

金庸,本名查良镛,生于1924年,浙江宁海人。查家几百年来名人辈出, 领尽风骚,清朝 皇帝康熙称之为“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市人(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25日生于成都一个旧式的大家庭中。

冰心(1900.10.5—1999.2.28),福建长乐人,原名谢婉莹。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炮火中。母亲也是旗人.靠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钱钟书 (1910.11—1998.12.19) 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古典文学研究家。江苏无锡人。字默存,号槐聚,笔名中书君。

曹雪芹(1715~1763),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


上一篇:双鱼座历史名人

下一篇:机箱噪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