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律过速能蹦极吗?
心率过速最好不参加蹦极。
中高度近视,最好不要进行剧烈运动。
近视指的是平行的光线进入眼球内,经眼球的屈光系统折射后不能汇聚于视网膜上,而汇聚于视网膜之前,称为近视。
近视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看远不清晰,看近清晰。近视按度数来分可以分为低于300度的低度近视,300度-600度之间的中度近视,以及超过600度的高度近视。
在中度近视和高度近视的人群中,其视网膜由于发生了变性,故其视网膜的脆弱性是比较差的。而中高度近视的人如果进行蹦极活动时,由于蹦极产生的相对作用力较大,有可能会出现视网膜裂孔以及视网膜脱离。
故中度近视以及高度近视的人群,最好不要行蹦极这项活动,而低度近视以及正常不近视的人,则可以采取蹦极这种活动。做不做手术都不建议剧烈运动。
什么是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
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如下。(1)P 波具有窦性心律的特征。(2)P-R 间期在0.12 ~ 0.20 秒钟之间。(3)心率每分钟超过 100 次,1 岁以内超过 140 次,1 ~ 6 岁超过 120 次,6 岁以上与成人相同。成人一般可达每分钟 150 次,P-R 略有不齐但常< 0.12 秒钟。(4)可能出现的其他改变。① P 波高尖,以Ⅱ导联为明显。② T-P 融合,造成 S-T 段假性下移。③ S-T、T 改变。④伴有房室传导阻滞。
窦性心律过速应怎么办?
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在体检检查心电图时,常常会得到“窦性心律不齐”的诊断。多数人都知道心跳应该是规律整齐的,所以一听说“心律不齐”,不少人便认为这是不正常的现象。虽然没有任何症状,但也要四处求医,找专家,想赶快治好“病”。但医生往往又说:“不用治。”这些人心里又打鼓了,是不是什么疑难杂症,治不好了。
其实,“窦性心律不齐”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是病。“窦性心律不齐”以儿童、青少年最常见,成年人也不少见。
正常人的心脏跳动是由一个称为“窦房结”的高级司令部指挥。窦房结发出信号刺激心脏跳动,这种来自窦房结信号引起的心脏跳动,就称为正常的“窦性心律”,频率每分钟约为60—100次。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即心率就是由此而来。但这个频率可能受很多因素影响,甚至呼吸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心跳节律是规律整齐的,如果心脏跳动不整齐,我们称其为心律失常。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窦性心律不齐”是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是由于来自窦房结的信号并不完全规整所致。但是,这种“心律失常”大多数属于“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这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它的特点是随呼吸的变化而变换,吸气时心率可增加数跳,呼气时又可减慢数跳,其快慢周期恰好等于一个呼吸周期,屏气时心律转为规则。这种随呼吸变化的“窦性心律不齐”是完全正常的,不必担心,也不用治疗。
因此,被诊断为“窦性心律不齐”的人,可以注意一下自己心率的加速和减速跟呼吸之间有没有关系。只要没有任何其他症状,就不需要治疗,完全可以从事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现在不少医生也注意到“窦性心律不齐”给人带来的恐慌,于是在诊断时会写作“窦性心律”。
此外,精神紧张等因素也可能造成“窦性心律不齐”,这种情况也不需要治疗。
窦性心动过速是什么意思?
在成年人当由窦房结所控制的心律其频率超过每分钟100次时称为窦性心动过速。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心动过速,其发生常与交感神经兴奋及迷走神经张力降低有关。它不是一种原发性心律失常,可由多种原因引起。生理状态下可因运动、焦虑、情绪激动引起,也可发生在应用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之后。在发热、血容量不足、贫血、甲亢、呼吸功能不全、低氧血症、低钾血症、心衰等其他心脏疾患时极易发生。该病在控制原发病变或诱发因素后便可治愈,但易复发。
窦性心律100~150次/分,称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并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在发病时首先应尽量避免诱因,如饮浓茶、喝酒及应用兴奋心脏加快心率的药物。保持心情愉快,防止过度激动与焦虑。如有心肺疾病或其他全身性疾病时应积极治疗。对反复发作、症状明显而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时,应及时就诊,尽早查明原因,以利防治。
窦性心跳过速是什么意思?
人在激动、紧张、发热等情况下,都会出现“窦性心动过速”,
如果你感觉是在体检时有比较紧张,那么检查出这种结果应该属正常范围,并不是什么病,而正常反应。
心动过速如果在120次/分以下,可以说是没有什么症状的,如果超过120次/分,其症状就是感觉“紧张”、“心跳快”----称为“心悸”。
正常人在饥饿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