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环境

时间:2024-06-04 21:04:25编辑:coo君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哪些?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对土地的影响:耕地减少,土地质量下降。
②对生物的影响:栖息地改变,生物多样性减少。
③对水的影响:影响水循环,水质下降。
④对气候的影响:影响气温、降水、日照、风向、风速、产生“热岛”、“雨岛”现象。
⑤产生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

城市化(urbanization/urbanisation)也称为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城镇化过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之有不同的解释,就目前来说,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的概念分别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予以了阐述。2011年12月,中国社会蓝皮书发布,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首次超过50%,标志着中国城市化首次突破50%。


城市规划和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

城市规划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一.首先

(1)考虑这个城市的常年盛行风.一般是工业区在盛行风的下方,河流的下游河段.
(2)商业区应在城市的中心城(也就是政府的附近),街道的两侧.
(3)居住区应在商业区的附近,因为这样会使得市民们出门方便.

二.其次要科学合理地确定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和定额指标;做到合理的利用每一块土地.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的各种现象和过程不是孤立的,偶然的堆砌,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然地理的整体性。而我们所谓的“牵一发动全身”就是整体性的最好体现,一旦某一环节发生变化,其他所有环节必将随之发生变化。而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破坏性改造,其后果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恶化,并危害到我们自身的利益。尤其是在人类所生活的城市中,由于人类过度的开发,改造,使城市及其周围的自然地理环境被破坏,产生大量的环境问题。要协调好这一问题我们就应该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入手,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始终要把自然地理环境放在首要位置,要以最小的环境代价换取其他方面的发展,毕竟自然环境破坏后的修复所需要的时间是极其漫长的,而且人也是自然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一切的发展都要以协调好人地关系为基础。


城镇化带来的环境问题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化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明生改善、民主进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诚然,我们无法忽视城镇化对国家对人民所起的积极作用!但我们同样不能回避在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确实引起了诸多的社会问题。



一、自然环境恶化

改革开发三十年来,我国多数地区的发展并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城镇化不断推进和人口压力不断增大的条件下,社会自然资源供给总量已接近潜在的最大值。在现有条件下,社会赖以发展的自然资源基础已出现瓶颈效应。从最基本的耕地资源和水资源来看,形势均不容乐观。而在社会再发展资源方面,同样面临根本性的制约因素。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资源消耗剧增,人口规模、地域规模急剧扩大,对原有的城镇功能和结构产生巨大冲击,一些诸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外部性问题突显。


(一)资源耗竭

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可以认为是国家科技水平的提高和改造自然能力增强的标志。但随着城市的扩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系统逐步被人类改变,在改善人类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严重的资源危机。



1.土地资源

从土地资源看,中国目前的人均耕地面积拥有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7.1%,人均草地面积为世界平均水平的9.3%。而且,这些有限的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正在进一步减少。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耕地面积平均每年减少480.5万亩。在中国现有的2800多个县中,人均耕地面积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0.053公顷的生存警戒线的有666个,占总数的23.7%。此外,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也十分严重。历时近三年的“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56.9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6.8%;荒漠化土地高达26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9%。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耕地的非农化速度将加速进行,中国有限的耕地面积还有进一步减少的趋势


2. 大气污染

作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能源消耗量近十年来稳步增长,同时,机动车保有量和城市人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迅速增加,这就使得我国城市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煤气燃烧污染、工业废气、工地扬尘、机动车尾气已成为主要污染源,城市大气污染60%-70%源于机动车尾气排放。世界卫生组织对全世界53个国家272个城市大气进行了测定,中国的北京、兰州等8个城市在全球十大污染城市中榜上有名。 严重的大气污染,致使我国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很高。根据世界资源协会(WRI)的统计,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中80%是由于空气污染而产生的肺部疾病所致,城市居民所患呼吸道疾病中20%-30%归因于空气污染。二氧化硫等致酸污染物引发的酸雨,在我国正呈急剧蔓延之势,是继欧洲、北美之后世界第三大酸雨区,酸雨危害面积已占全国面积的29%左右。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危害更大,机动车尾气低空排放,恰好处于人的呼吸带范围,对人体健康影响十分明显。


3. 水体污染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水污染程度逐渐加重,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发展超标排放的工业废水和大量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水体的生活污水。近年来工业废水经过治理有所减少,但城市生活污水却有增无减,占水质污染的51%以上。全国600多个城市中目前大约一半的城市缺水,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是由于水污染造成的。更为严重的是,水体污染已由大中城市蔓延至小城镇。2002年经水资源质量评价的约1202万公里河流中,水质劣于五类标准的河流长度占35.3%,其中污染极度严重的河流长度占17.5%。在所监测的176条城市河段中,绝大部分河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52%的河段较为严重,其中Ⅴ类水质为16%,超Ⅴ类水质为36%。尽管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均实行了严格的排污控制机制和环保、污水处理等多种措施,但从目前的执行力度和实施效果来看并不尽如人意。


4. 城市噪声污染
近年来,噪声污染已成为一种新的“城市病”。《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目前我国多数城市噪声处于中等以上污染水平,其中生活噪声影响范围广并呈扩大趋势。一是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超标,其中高架道路、轨道交通等引发的交通噪声影响更为突出;二是建筑工地噪声扰民不断,矛盾相对突出;三是社会生活噪声影响面广量大,由第三产业的餐饮、菜场、商店、文化娱乐场所产生的噪声扰民目前呈上升趋势,主要噪声源是油烟排风机、空调机组、娱乐业及各式展览会的喇叭音响等;四是城市工业噪声污染干扰市民的正常生活。


5. 电磁辐射污染
电磁辐射污染又称电子雾污染,目前已被公认为是城市公害。城市里的高压线、变电站、电台、电视台、雷达站、电磁波发射塔和电子仪器、医疗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和家用电器,都会产生各种不同波长频率的电磁波,人们长期暴露在超过安全辐射剂量的环境中就会损伤健康。因怀疑有电磁辐射污染,上海的磁浮列车沿线的房价不升反降,市民以多种形式表达对磁悬浮电磁污染的担忧。公众担心电磁污染,上海磁悬浮优化方案仍遭质疑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仍然处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高速推进时期,城镇化率年均提高约1%,每年将有1500万左右的农民进入城镇,自然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生态环境问题对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构成了实际的威胁,粗放的城市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如果继续原有的城镇化道路,预计今后我国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气体排放 量将急剧上升。美国的郊区化发展模式使城市消耗了80%以上的能源,产生了80%的有害质,并使耕地面积急剧减少。这样的发展没有遵循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式,所以其人均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的城镇化不能再延续这样的模式。



二、社会和谐不再


近年来,我国的基尼系数不断上升,2008年已达0.65,大大超过了世界公认的0.4的警戒水平,已成为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我国社会的收入分配已经进入绝对不平均状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迅速崛起的城市富裕阶层、收入持续增长的城镇居民与在低收入水平徘徊的农民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据部分社会研究机构统计,中国大陆富豪榜排名前50名富豪的资产,相当于中国5000万农民的年均收入;300名百万富翁的资产,相当于9亿中国农民两年的纯收入。这种状况已经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产生了严重影响,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和新农村建设已相悖而驰。


(一)城乡差距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势头不减,但农村的改革和发展不断面临新的难题。特别是从1997年开始,农民收入增幅连续4年下降。1997—2003年,农民收入连续7年增长不到4%,不及城镇居民收入增量的五分之一。粮食主产区和多数农户收入持续徘徊甚至减收,农村各项社会事业也陷入低增长期。城乡发展严重失衡,农村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在一度缩小后又进一步扩大。


1.收入差距

近5年来,农民收入虽然增长很快,5年人均累计增收2000多元,但增长速度仍然落后于城镇居民。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5%,为1985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但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2009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的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为3.36:1,比2007年增加3%,绝对差距首次超过1万元,而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此比例为2.57:1。2008年中国城乡差距水平已大大高于世界多数国家水平,美国、加拿大和印度同期的地区收入差距指数分别为1.58、2.30和3.26。据世界银行测算,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和地区收入差距占全国总体收入差距的份额达到80%以上。考虑到城镇居民享受各种福利和补贴的因素,这一指数还会更高,这不仅成为“三农”问题的主要矛盾,而且已经对国民经济增长产生了严重制约,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2.消费差距

受收入增长的制约,农民的消费增长比较缓慢。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之比由1978年的2.68∶1扩大到2008年的3.07∶1。从总体上看,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只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比城市居民整整落后10年。生活质量方面,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从1978年的57.5和67.7下降到2008年的37.9和43.7,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都有明显提高,但农村居民的系数值仍比较高,说明农村居民在提高生活质量和用于个人发展方面的支出与城市居民相比差距较大。



3.教育差距


教育差距是更隐性、更深层次,同时也是影响更为长远的城乡差距。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乡村人口的学历比城市人口低得多。具有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所占比重,城镇和乡村分别是3.2%和0.07%。城镇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乡村的3.4倍、6.1倍、13.3倍、43.8倍、68.1倍。即便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辍学、流失现象也较为严重。


4.医疗差距


2122年,政府农村卫生资金投入总量为151亿元,仅占政府卫生事业投入总量的23%,60%的农村人口只享有不足四分之一的卫生资源。农村人口人均拥有医疗卫生资源远低于城市平均水平。城市每千人拥有病床数3.67张,而农业人口每千人只拥有0.76张。城市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84人,农业人口每千人只拥有1.19人。由于乡村公共医疗卫生条件退化,导致农村的传染病出现了扩大蔓延趋势,曾经灭绝的血吸虫病在部分地区又重新出现。近年来,由于公共卫生供给短缺,医疗价格的大幅度攀升,农村不少地方出现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


5.公共投资差距


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由1978年的13.43%下降到2003年的7.12%,到2008年稍微提高。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1978年为4.52%,2003年下降到2.14%。财政资金的分配进一步向城市倾斜,2007年主要针对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粮、棉、油、肉等各项财政性补贴支出,就超过了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支出。近年来,国家意识到了城乡公共投入方面的差异,逐步增加了对农村的资金投入,2008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比上年增长37.9%,达到5955.5亿元,占中央财政总支出的11%左右,但由于我国农村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广大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水、电、路、气、通讯等基础设施状况与城市的差距较大,城乡居民能够享受到的公共服务差距比较明显。


(二)地区差距
在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地区差距是其主要特征。东部沿海地区相对密集、西部地区相对稀疏是城镇空间分布的特点。总体来看,呈东高西低的发展态势,即东部地区明显高于西部地区,而中部地区则介于两者之间。从城镇化发展水平来看,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市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6.09%,其中东部地区为46.67%,中部地区为32.58%,西部地区为28.77%,东部与西部地区之间相差17.9个百分点。从城市化水平来看,2008年全国平均城市化水平为45.68%,东部地区为54.6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中部地带为42.46%,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西部地区仅为35.7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同时,由于我国农村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分布密度差异也较大,所以各地的城镇化发展水平也有所差异。 与此同时,城镇空间分布的不均衡也是当前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占国土面积72%的西部地区,只有17%的城镇人口和24%的城镇数量;西部不仅城镇数量少,而且其平均规模普遍偏小,国家的大部分经济社会活动及城镇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这种不平衡的发展格局的形成有其自然地理条件方面的客观原因,也有经济发展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及国家的投资政策、发展政策导向等多方面的原因。但空间上的过度不均衡,使得许多中西部的资金人才纷纷向东部地区转移,进一步影响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阻滞了中西部农村城镇化进程,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从长远来看将会严重影响全国城镇化的持续稳定发展和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的健康发展。


(三)三农困境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工农业地位逐渐变化,农业日益退居次要地位,第二、第三产业的重要性日益上升,并伴随着大量的农村人口成为城镇居民,由此改变整个社会结构,城市与农村人口比重发生显著变化,同时,工业化、城镇化带来了劳动力的相对过剩、工人失业和贫困,出现了疾病、伤残、事故、养老、失业等众多社会问题。


1.农民问题 当前三农中的农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民增收放缓以后,90年代末期至今农民收 入始终处于低速增长状态,与城市居民收入的高增长形成越来越大的反差。2008年全国农民纯收入4761元,仅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的25.15%;1998—2008年全国农民纯收入增加2599.02元,平均增长率不到4%,低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的1/3,而且农民收入很不平衡,由于农村内部收入分化,少数高收入户掩盖了多数低收入户,近半数的农民收入处于零增长状态,许多农产收入下降。


其次,农民经济利益得不到有效维护。
由于缺乏风险分散机制,长期以来农民是农产品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农业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主要由农民来承担。由于缺乏利益保护机制,土地等生产要素的非农化转移中,农民是被动接受土地的特低价格而不能享有其应得的利益;在劳动力转移中,农民作为最弱势的群体,常常是最低工资的接受者,创造着城市经济财富而不能分享其利益。

最后,农民的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
由于事实上缺乏强有力的利益代表者,农民在发展过程中不能完全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在农村,普遍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不能享受公共卫生、医疗和教育。即使进入城市,农民工实际上成为城市建设者和财富创造者,但不能享有与原市民同等的城市公共福利,更没有平等参与社会事务的政治权力。其结果就是,尽管土地“城市化”了,但农民没有“城市化”,出现游离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游民”。

2.农业问题

“三农”是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性问题,其中农业问题最具有急迫性,它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农业问题在党和国家工作中占有突出地位,中央连续发布的五个“一号文件”中,有三个主题是关于农业的。农产品不仅仅只作为粮食来维持生命,还可以为工业提供生产资料,农村、农民还是输出劳动力与工业品消费的巨大市场,Adam Smith曾经这样评论农业:“可以恰当地说,城市的全部财富和生活资料都是从乡村获得的。”但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城镇化的进程,以及知识、信息产业、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也随之越来越大,农业也出现了相对多的问题。


(1)城镇化带来的各种问题制约着未来农业的发展。

回顾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出现的很多问题目前正制约着农业的发展,使得我国农业问题具有长期性、国际性、公益性等特点。耕地总量不断减少、质量下降;水资源数量减少、水质下降,未来的粮食生产发展面临着很大挑战;生态环境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灾害严重;农业科技发展有进步,却仍不足;农业基础设施有改善,但仍薄弱;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也都影响着未来农业生产的发展。


(2)农村生产要素和资源流向城市,支撑条件日益弱化。

诺贝尔奖获得者Theodore Schultz曾指出,改造传统农业必须从外部注入新的生产要素:资本、技术、人才以及新制度要素。然而在现行体制下,这个过程是反向进行的: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结果是导致农村廉价的生产要素和资源流向城市和工业,形成支持工业化的“低成本”优势。在此过程中出现三个净流出,即土地价值净流出、农村资金净流出和优秀劳动力净流出,这就使中国改造传统农业的速度和效益大打折扣。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占用农地的差价,约在2万多亿元之巨,相当于改革开放前30年价格剪刀差总额的4倍。近几年,农村资金大量流向城市,农业资金大量流向非农业。农民创造了40%以上的居民储蓄,但在全社会贷款余额中,农业和乡村企业贷款则占比只是5%左右。特别是农业优势劳动力外流,使农业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下降。


城市环境专项规划包括哪些内容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主要包括:大气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属于城市规划中的专项规划范畴,是在宏观规划初步确定环境目标的策略的指导下,具体制定的环境建设和综合整治措施
城市生态规划——考虑城市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关系,不仅仅局限于将生态学原理应用于城市环境规划中,而是涉及到城市规划的方方面面,致力于将生态学思想和原理渗透与城市规划的各个方面,并使城市规划“生态化”。同时在应用生态学的观点、原理、理论和方法的同时,不仅关注于城市的自然生态,而且也关注城市的社会生态。


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有哪些?

城市生态系统就是指人口聚集比较多,人口密度比较大,以人类、建筑物和构筑物为主体的生态环境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一般都具有以人为主体;以人工创造的生态系统为主;人口、能量和物质容量大,密度高,流动量大,运转快;严重依赖其他生态系统等特点。这就造成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单一性,独立性差,对自然生态系统依赖性强的缺陷。加强城市人口的构成体、调整经济形态结构和完善城市自身循环体质功能结构的合理性,这些都是保证城市稳定发展的有效措施,对制定未来城市生态的合理性、容纳度,确保城市发展和谐、稳定、高效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体,做好扎实的基础。

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城市生态系统是以人类为核心的生态系统。城市中的一切设施都是人制造的,它是以人为主体的人工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绿色植物的量很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分解者微生物的活动受到抑制,分解功能不完全。2.城市生态系统是物质和能量的流通量大、运转快、高度开放的生态系统。城市中人口密集,城市居民所需要的绝大部分食物要从其他生态系统人为地输入;城市中的工业、建筑业、交通等都需要大量的物质和能量,这些也必须从外界输入,并且迅速地转化成各种产品。城市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其中有害气体必然会飘散到城市以外的空间,污水和固体废弃物绝大部分不能靠城市中自然系统的净化能力自然净化和分解,如果不及时进行人工处理,就会造成环境污染。由此可见,城市生态系统不论在能量上还是在物质上,都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生态系统。这种高度的开放性又导致它对其他生态系统具有高度的依赖性,由于产生的大量废物只能输出,所以会对其他生态系统产生强烈的干扰。3.城市生态系统中自然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弱,容易出现环境污染等问题。城市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对环境污染的自动净化能力远远不如自然生态系统。城市的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等。下面仅以大气的二氧化硫污染为例来说明。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主要有三个来源:化石燃料的燃烧、火山爆发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在自然状态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一部分被绿色植物吸收,一部分则与大气中的水结合,形成硫酸,随降水落入土壤或水体中,被土壤或水中的硫细菌等微生物利用,或者以硫酸盐的形式被植物的根系吸收,转变成蛋白质等有机物,进而被各级消费者所利用。动植物的遗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能将硫元素释放到土壤或大气中,这样就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回路。但是,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在短时间内将大量的二氧化硫排放到大气中,远远超出了生态系统的净化能力,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这不仅给城市中的居民和动植物造成严重危害,还会形成酸雨,使其他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受到伤害甚至死亡。4.城市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简单化,营养关系出现倒置,这些决定了生态系统是一个不稳定的系统。

地理和地球科学有什么区别

地球科学是只要和地球各圈层有关的都叫地球科学,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学(含土壤学与遥感)、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和空间物理学j以及新的交叉学科(地球系统科学、地球信息科学)等分支学科。

而地理学研究的是地球表面这个同人类息息相关的地理环境。

地理学偏重于地球表面,及与人生存相关的环境,有点偏重于人文方面。而地质学研究地球各圈层的物理化学状态及运动变化,更偏重于自然。

因此许多大学在高招时,地理学招文科毕业生,地质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海洋、地球物理等专业招的是理科毕业生。


地理问题地球科学

舟山渔场冬季带鱼汛,夏季墨鱼汛
每年夏季到来时,舟山渔场附近的海面上东南风开始盛行。这种来自低纬的偏南气流在使海水水温上升的同时,也会促使海水不断自东南外海向西北岛屿沿岸流动。这时正值乌贼的产卵期,它们的卵要产在水中的礁石上,再加上乌贼本身的游动能力很差,它们就随水流游到山边(舟山群岛其实就是海中的一些山),形成“乌贼匆匆入山中”的现象,这时正是捕捞乌贼的最佳时机。当地渔民在长期的捕鱼劳动中注意到了这种现象,并把它用生动的语言编成了渔谚“立夏连日东南风,乌贼(墨鱼)匆匆入山中”。
到了初冬,北方冷空气开始频繁南下,海洋上出现了外海暖水势力减弱、沿岸冷水范围扩展的情况,原来栖息在北方黄海和长江口外比较分散的带鱼,由于海洋环境的变化,便集群沿浙江近海自北向南作季节性的洄游,在舟山渔场附近的海面就形成了带鱼渔汛。舟山渔场的带鱼汛是我国最大的鱼汛,一般从立冬开始,可以历时约三个多月。
  带鱼渔汛期间正值冬季,经常有北方强冷空气南下。如果冷空气的势力强大且出现得比较频繁,鱼群向南洄游的速度就会加快,这样捕鱼的天数就会相应缩短。所以冬季南下的冷空气对舟山渔场的带鱼汛有重要影响。
总之,鱼类与天气、季节的变化具有密切的相关关系。根据这些相关规律,可以采用因时因地制宜的确定捕捞方案,从而掌握捕鱼的主动权,为发展渔业生产作出贡献。


简述城市环境的含义及特征?

城市环境的含义:城市环境既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空间形式,又是一种主观创造的景观,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广义是指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统一体;狭义则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综合作用下的人工环境。城市环境的主要特征:1、组成复杂与自然生态环境相比,城市生态环境结构复杂得多,包括社会结构、人工结构、资源结构、环境结构4个方面。城市环境以人为主体,非生物因素起主导作用,人工设施叠加在自然环境的大背景上,自然因素的支配作用已大为减弱,需要依靠人工的力量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一个流量大、容量大、密度高、运转快的巨大开放系统。2、生态脆弱由于城市中消费者远大于生产者,城市生态完整性差、依赖性很强,属于寄生系统。城市生态组合成分单调,生存空间狭窄,自动调节和自净力比较弱,处于极为脆弱的状态。3、资源性与价值性城市的各种装修污染检测资源都是构成城市环境的要素,因而环境及其各种要素对城市本身来说也是一种不同于经济资源的自然资源,这就决定了城市环境的资源性。在城市与环境这一关系中,环境能够提供满足居民的生存、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物质性产品和舒适性服务,城市环境是对居民及生产具有价值的。4、密集性由于城市本身受向心吸引力和离心辐射力的影响,城市环境表现出密集性的特点:人口高度密集,物质生产高度密集,建筑物高度密集,交通高度密集,资源消耗高度密集,废弃物高度密集。扩展资料:城市环境的污染种类:1、空气污染我国城市的空气污染仍为煤烟型为主, 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 二氧化碳和烟尘。2、水域污染造成水体污染的物质种类有:有机有毒物质、无机有毒物质、耗氧污染物、植物营养污染物、病源微生物、放射性污染物等。 我国城市及其附近河流仍以有机污染为主,主要污染指标是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3、固体废物污染包括工业废弃物、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等。4、噪声污染我国多数城市的噪声处于中等污染程度。

上一篇:森海塞尔hd228

下一篇:诺赫西纳训练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