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同学讲经济学那么头头是道,他炒股是赚了还是套了?
呵呵,郎咸平动动嘴皮子就赚了那么多钱,人家干嘛玩股票啊,你要是随便吹吹牛就有人给你钱,你会去炒股?
善泳者常溺于水,往往说的头头是道的人,实际行动一沓糊涂,战国的赵括和廉颇的故事大家应该听过,那是最典型的例子。
虽然不知道郎同学炒股赚了还是赔了,但有一点是实实在在的知道,崇拜郎咸平,信奉郎氏名言的同学们的几乎都被套了,赔了,呵呵。
新浪,网易,搜狐哪个博客好用,主要是功能方面
论操作和功能,网易更胜一筹。网易博客的功能比新浪的更全面,细致,简单易操作。
【先说日志】想在新浪博文里插入视频时,只能先上传视频,不能直接粘贴视频的SWF地址。网易呢,可以直接粘贴视频的地址,避免了上传视频的麻烦。
新浪的博文分类最多只能设置15个,而对我来说这15个是远远不够的。网易呢,博文的分类数目和字数,都没有限制。
新浪只支持一篇置顶博文。网易呢,支持多篇日志作为置顶。
新浪博文在删除或转移时,不能批量操作,得一篇一篇单独操作。网易呢,可以批量管理。
新浪从别人博客转来的博文,自己不能再修改。网易就可以。
新浪在写博文时,不想对任何人公开的博文,一律被强行归为“私密博文”一档。网易呢,在任何一个博文分类里,都可以允许私密日志的存在。
新浪博文在阅读时,还要忍受左侧的博文推荐。。挺影响网页美观的。网易日志,可以设置文章的宽度显示,页面非常干净。
总结来说,我认为网易博客的日志功能,无可挑剔。
【再说相册】新浪相册,在上传时,看不到图片的缩略图,只能看到图片的标题。网易在上传时,显示的是缩略图,方便编辑查看。
新浪相册,在图片上传成功后,无法排序!这是我最讨厌的事。网易就可以。
新浪相册的图片,不能批量管理。网易就可以。
总结一下,网易相册的操作非常方便,唯一的确点是在外观上,我认为缩略图不够大,看起来比较费眼。在这一点上,不如新浪图片。
【再说音乐】新浪博客无法上传音乐,只能外部链接,或从音乐库里找寻。网易呢,可以上传音乐,在这里推荐一下网易全民DJ站,http://idj.163.com/idj/index.jsp 可以把音乐上传到这里,然后可以设置到你的博客音乐里去。或者从音乐库里寻找。
两者打开的速度都是差不多的。而且网易音乐在听的时候,还提供歌词查看。
总结一下, 二者相当吧。
【再说收藏】这是网易博客的一个特别的功能,非常符合我的需要。我喜欢收集很多网站,所以把网址集中在这里非常方便查看。
新浪就没有这个啦。即使用自定义列表模块,也无法满足我要粘贴大量网址的需求。那得占用首页多少地方啊。。。
【再说权限】新浪是默认公开浏览的,无论你是博主还是访客,都会看到该博客内容。如果有一天你忽然想把它设置成隐私的博客,对不起,没那功能。
而网易博客对访问权限提供3种自主选择:公开浏览,博友可见,私人可见。你随时能更改。
【再说界面】新浪向来以简洁美观著称,确实不错。但网易的也不错,众多网易博友会DIY模板,分享给其他人。有很多不错的摄影师或设计师,他们在网易博客驻足,也为网易分享了非常棒的风格模板,比如KEVIN 2.0(一搜便知)。
【说说其他】要说和。谐。度,估计两者差不多。
说到底还是得看你是出于什么目的,如果你更喜欢人气高,喜欢大家都看到你的东西,那建议你选择新浪。如果你更喜欢自娱自乐,只喜欢自己的东西被小众了解,那可以选择网易或其他。
之所以没提到搜狐,因为我使用搜狐博客的时间,不如那两者的长,不敢妄言。但据我的观察,搜狐博客和新浪一样,有上传视频功能,这点还是比网易强的。但是,搜狐博客的界面挺杂乱的,到处都是白花花的链接地址。
而且管理极为不便。假设你写了一篇日志,将它设置为私密日志。如果在别的博客,只要你登录你的账号,就能在博客里看到那篇私密日志的全文内容。但在搜狐博客,你却只能看到一个私密日志的标题,看不到全文内容。你还得跑到后台的管理中心去查看,而且还是以编辑日志的状态,反正个人忍受不了这种模式。
再有,也可以分别注册不同的门户博客,试用一段时间,彻底了解各自的特点后,再做选择。我当初就是这么做的。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郎咸平专访郭美美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我觉得郎咸平也是身不由己,大家不要过于怪罪郎教授。首先这期节目是在正常节目单之外的,是特意安排他做这期节目,而且大家可以看出这期节目跟以往郎咸平节目的风格是不一样的,以往郎教授做节目时手势丰富,从动作表情来来看都非常自信(没有表现出多余的紧张与不安,即使谈到的是比较尖锐或敏感的话题,他都非常相信自己),但大家看这期节目明显感觉到郎教授的紧张,有时自己的话都结结巴巴,表达不清,而且在一些解释的表述时郎教授也表现出一丝不耐烦,他的不自信和表述不清才是这期节目最大的疑点,这极大的反差显示这期节目的真实性有待商榷。在问到一些比较敏感的问题时郎咸平自然地皱下眉头,在重复G母女的回答时也是模棱两可的语气。从郎咸平的主持来看,他对这期节目准备非常充分似乎比GMM知道的都多而且还是按有利于GMM的方向发问,他也是按着事先安排好的一直暗示自己在帮GMM解释,在GDF回忆股票时眼神自然地向右看而且表述生硬明显她在撒谎。
节目最后郎教授把重点放在了红十字会上,说出了他对红十字会的期望可以看出这是真心的或许一部分原因是为了红十字会能够更好地发展,毕竟对慈善事业来说红十字会的作用和地位都是非常大的,没有其他的组织能够替代,这点不可否认。节目结束时郎咸平以抿嘴的表情结束画面,对自己的访谈模棱两可,给人以无奈的感觉。如果没有问题,主持人会以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的节目吗?
还有一点,采访GMM为什么找郎教授,她们为什么不找CCTV,而是去找郎咸平?CCTV不更有官方意味吗?这也是值得玩味的。
我们还是应该相信郎教授本人的,他也很值得很多人相信,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判断,他的很多观点也是正确的,比内地那些所谓的专家好多了(此次节目里外)。从整个节目看,非他本意,他也受了很大压力,肯定是有什么东西逼他这么做,做像他这样敢说真话的专家真的不容易,毕竟自己的言语得罪了很多人。有时候还是要低头,做出取舍的。
我相信大家都能做出正确的判断,那又何必拿别人的无奈兴师问罪呢!
《财经郎眼》到底是什么性质的节目?
你好,《财经郎眼》节目挺好,郎教授也讲的挺好,但是神烦每次都死盯着几个女嘉宾拍脸部镜头,盯着一个外国嘉宾拍脸部镜头,瞬间感觉节目档次掉了很多,你是靠这几个镜头来吸引观众,来表达自己与国际接轨的。。。《财经郎眼》是由郎咸平担当固定嘉宾的一档,新闻评论节目。《财经郎眼》偏重泛财经话题,关注民生经济事件。从百姓的经济生活出发,寻求各类新闻的经济学解读和个性化讲述。。《财经郎眼》是广东卫视与上海极视文化传播公司推出的一档聊天式新闻评论节目,由王牧笛担任主持,郎咸平任固定嘉宾主席,邀请财经媒体人、专家学者以及企业家担当常任嘉宾,以三人聊天的方式实现经济学“生活化”、“媒介化”。于2009年6月开始播出。。。
郎咸平在腾讯微博上炮轰红十字会 那几条微博怎么删了?
看清楚事实。。
郎咸平才是恶心的。红十的血。200CC就卖220元。又哪来的500元的说法。即使说上配血费等等。也不过不到百元。不过这是医院本来就存在的收费。不是凭空出来的。
09年公布过。用血是要交钱。200CC现在血价是220元。不过这220元其实是制造费。09年公布的血造价是211.29元/200CC。。所以不存在无偿血有偿用的说法
美国也是这样的。全无偿的血,不过用血者要支付接近200CC 100美圆的血费,这还只是2001年上涨的。现在估计更贵。负责美国一半供血的 也是美国红(和10谐)十。。别太妖魔化中红屎他们的确有错的地方。不过其实美国红(和10谐)十 2001年的卖血收入也达到17亿美圆。不过他们拿这钱去修医院和血液中心什么的。
还有 报销的部分也没那么可怕。在一些无偿献血先列的地方 已经有可以直接在医院报销的了。我忘记具体地名了 他们也说全国首创。 也有地区把用血的杂项也报销的。
大商场里对店家是怎样管理的呢?
摘要:我国百货零售业在自身竞争手段落后导致的低准入门槛、市场成长缓慢和其它业态竞争者的大批跟进等多面夹击下销售增长急速下降、利润空间日益狭窄。应对全球化竞争,大型百货商场发展需要走内涵式道路,积极取向多角化经营,包括:跨区域组建企业集团、建设城乡统筹连锁网、优化商品结构、积极进入国际化购销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降低物流成本等。
关键词:大型百货商场;发展战略;多角化经营;跨区域联合
Abstract:The backward competitive methods of China's large-sized department stores result in low entry standard and slow market enlargement,and other businessmen's entry into the department stores field,as a result,the marketing enlargement decreases rapidly and profiting space is narrowed day by day. In order to answer the challenge from global competition,the large-sized department stores development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its connotation,and develop multiple business strategies including organization of inter-regional enterprise groups,construction of overall-planed urban-rural chain stores,optimization of commodity structure,entry into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chains,and use of modern logistics techniques to decrease cost and so on.
Key words:large-sized department stores;development strategy;multiple business strategy;inter-regional unification
一、我国大型百货商场发展的阶段解析
中国的百货店业态始现于1900年,1900年俄国人秋林在哈尔滨开设了秋林百货公司,在我国率先导入了现代百货的概念。但百货商场在我国获得长足的发展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建国以后,经过近六十年的发展,逐渐壮大,具体可以分为4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萌芽和起步阶段(1949年—1984年)。新中国投资创建的第一座百货商场是1955年9月开业的北京市百货大楼。建国以后,百货店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仍属于缓慢增长期。从体制体系上说,随着1953年开始的对私营工商业者的社会主义改造,百货店基本上都是国有体制,经营品种有限,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第二阶段:鼎盛阶段(1985年——1995年)。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全国形成了兴建大型商厦的热潮。不仅商业系统,许多国营单位、地方政府以及各行业部门也纷纷立项上马,仅从1986年到1990年,我国新建的大型零售商场就相当于前35年建设的总和。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百货商店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不仅数量增加,规模扩大,档次提高,面貌改进,还引进先进的理念和现代的管理方式,整体提升了大型百货商场的经营管理水平,使中国百货店迎来了一个黄金时期,百货业一度成为我国零售业长期的主导业态。
第三阶段:衰落阶段(1996年-2001年)。1996年下半年以后,受到全国银根紧缩的影响,中国大型百货店开始走向低谷,销售增幅下降,利润滑坡,并且出现了少数城市百货店倒闭的现象。随着开放步伐的加快,多种业态开始引入,不少媒体惊呼“百货倒闭年”的到来。从此,中国百货业进入全面萎缩阶段,百货业的主导地位被动摇。
第四阶段:调整恢复阶段(2001年至今)。现在的中国大型百货商店经过多年的调整、组合和定位开始走向成熟。现有的大型百货商店改变了传统的经营模式,逐渐摆脱了“倒闭年”的阴影,销售额逐渐走出低谷。大型百货店在调整中定位、在组合中壮大、在创新中发展。
二、我国传统大型百货商场的困境分析及多角化经营战略取向
根据零售业态生命周期理论,如图1所示,我国大型百货商店从建国至今发展了五十多年,由于政策环境、行业竞争的加剧、新型业态层出不穷,使大型百货商场这种业态在我国过早的走过成熟,走向衰落,具体表现为:(1)现在我国的大型百货商场增长速度下降,各种业态的兴起使每个商场在市场上分得的蛋糕越来越小。(2)盈利水平下降,由于行业内部企业的增加,导致竞争的加剧,最终导致盈利水平的下降,整个行业只能以微利经营。(3)单位面积的销售额下降。随着大型百货商场规模日益扩大,单位面积销售额急剧下降。我国传统大型百货商场陷入困境主要源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1.城市居民社会购买力分流使百货类商品购买力相对下降。目前求学费用、住房费用以及医疗费用都居高不下,对大多数家庭来说,收入的大部分要用于维持基本生活需要的支出上,其主要消费品一般来自于那些物美价廉的连锁超市、仓储商场、便民店和购物中心,另外,教育、旅游、通信等非商品性消费支出比重的日益增大,使许多现实购买力没能转换成商厦的利润率。这些都对购买力造成较大的分流。
2.与其他零售业态和市场竞争白热化产生的新兴业态相比,大型商场产品品种不及购物中心和大型综合超市,产品专业性不及专业商店,价格不如专业商店和折扣店。百货商场的商品结构和业态结构,使大型百货商场偏离了市场中的高增长领域。在传统市场上,百货零售商场的市场份额下降,竞争加剧。高端市场上百货商场的传统领域受到外资商场、专卖店侵入,国际零售巨头在许多中心城市投资兴建大型商场。低端市场上百货商场遭遇到超级市场、连锁店、仓储购物中心等新业态的强有力挑战。大量的新的竞争者却纷纷涌入百货商场的传统市场,使中间市场出现了过度竞争。
3.商圈饱和,我国大中型百货商场“相对过剩”。几乎所有大城市的大中型百货商场都聚集在城市中心地带,其有效商圈的人口更少。大型商厦的发展速度过快,远远超过了居民购买力水平的发展。商厦分布过于集中,加剧了商场间的过度竞争。不计成本地抢占黄金地段,致使一些商厦尚未获得收益就背上了沉重的租金包袱,有的甚至开张之日便是陷入困境之时。
4.定位不清晰。国内大多数百货商场市场定位不明确,对商场的消费群体没有明确的细分,对营销策略及消费者心理研究得不够,处于低水平的价格竞争之中。经营模式的雷同、商品定位的类似,千店一面,缺乏经营特色,价格战难以避免。
5.内部经营管理效率低下。相比于新兴的零售业态,传统大型百货缺乏电子化管理、网络运营等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企业员工的素质普遍不高,经营管理的方式方法不能与现实需求相结合,没能跟上时代步伐,造成了内部经营管理的效率低下,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
我国大型百货商场要在战略上相应地做出调整,新的战略走向应该取道以下两个方面。(1)内涵型发展战略。如图2所示,在现有规模上企业依靠内部挖潜,进行内部改造,提高商品和服务质量,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素质,提高企业信誉。不断地在现有基础上提高经营水平,增加销售额。(2)多角化经营战略。如图3所示,即企业充分利用人才、商品、资金、技术、设备、市场等优势,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具体可以分为纵向一体化战略、横向一体化战略、混合型多角化战略等。通过不同方面的扩展,让多个方面的销售额累加起来获得提高。实施这些战略的目的就是使大型百货商场的生命周期尽可能延长,让企业重新处于一个新的上升阶段或保持在一个销售额比较高的成熟期,这就需要正确的战略构架使销售不断的达到新水平。
三、新时期我国大型百货商场的多角化经营战略思路
1.跨区域组建企业集团。(1)加强跨区域企业联合。以有名气的大型百货公司、百货商店为龙头组建联合集团或者企业联盟,通过统一配送、统一管理等发挥规模优势,与以往的竞争对手互补有无、形成合力,由两败俱伤转化为共赢、多赢。(2)充分运用资本市场手段。采取多层次、全方位联系的办法,充分运用并购方法,扩展集团规模。如果把集团扩展仅仅当作是核心层甚至核心商场的事,那就很难完成扩展任务,而且在许多情况下也没有这种必要。为此,应发挥百货集团内各层次企业的作用,利用它们与外部企业的各种联系,在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扩展方面作出贡献。(3)扩大并巩固与外部企业的联系。这主要是指在生产技术、供销渠道等方面与外部企业的联系,通过各种联系使这些企业逐步成为集团经营的实际参与者,并与集团形成某种共同利益,努力打造供应链的一体化。
2.建设城乡统筹连锁网。加快连锁化步伐,建设城乡统筹连锁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大型商场以品牌优势和先进的管理方式,在城市内部2、3级商圈的核心区域吸收中小型百货商店,组成以大型百货商场自身为龙头,建立供销一体化的连锁集团,以抢占市场份额为中心,扩大总代理、总经销的比重,提升经营结构,实现规模效益。(2)充分利用无形资产与房地产开发商携手,在城市新居民区创建连锁店。这样做有利于发挥地域优势,便于管理,投资少见效快,等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规模效益明显。(3)积极进入二、三级城市和乡镇创建连锁店网。大型百货商场可以并购改造现有的城乡百货,也可以用品牌优势和管理优势为资本与城乡百货合资联营,还可以自主出资在二级市场建立新的百货商场。
3.形成特色化经营。“大而全”的方针,这种千篇一律的商品定位已越来越不适应我国消费者的口味,成为大型商场发展的阻碍。大型商场有必要重新进行市场定位,细分目标市场,有针对性的塑自己独特的商品经营特色。(1)明确定位。百货商店的定位包括市场定位、产品定位以及服务定位。由于近些年来百货业的不断调整,现在大部分的百货商场都明确了自己的市场定位。一般来说,大型百货商场现在都是走中高档商品或者精品店路线,定位在中高档,这是目前比较好的与一些批发性质的卖场、超市区别开来的办法。(2)创造特色的购物场所。百货商场可以定期变化店内环境和装潢,既可以美化环境,又可以成为消费者领略时代潮流、流行趋势的橱窗。(3)创建主题百货商场。创建类似迪斯尼主题公园的百货商场是形成特色的有效手段,主题商场不但可以突出面向的消费群体和经营的产品而且还突出了自身的服务特色。具体的可以参考一些国外的主题百货商店如:德国纽伦堡卡尔施泰特百货公司在“文化、艺术和卡尔施泰特”的经营口号下定期在百货商场上演歌剧,是具有剧院职能的百货商场。
4.优化商品结构。首先在商品定位上,大型百货商场的商品范围应当主要是服装鞋帽类的产品,家具、电器可以适当保留一些精品摊位,快速的生活消费品最好从百货商场中分离出来。紧盯现代新型产品,结合目前的市场可以适当扩增一些商品大类如:化妆美容商品、旅游商品、儿童商品、医疗保健品以及艺术品等等。要做到及时调整商品结构,把市场销售萎缩的商品逐渐压缩撤销,添加有生命力的商品,使经营的商品永远都是社会的主流商品。其次在管理中,应引入品类管理等先进的商品管理方法,加快商品的更新。同时要积极获取相关竞争对手经营品类的信息,趋异避同。另外,大型百货商场还应积极开发自有品牌商品,开发自己的PB 商品(中间商品牌),形成企业特点。PB(Private Brand)商品战略是当今零售企业在收集、整理、分析消费者对某类商品需求信息的基础上,提出新产品的开发设计要求,选择适合的生产厂家,或自行设厂进行生产制造,然后在本企业内以自有品牌进行销售的一种战略形式。这与传统NB商品(厂家品牌)相比,更有助于保证商品质量,使商品结构更加充实对路,并有自己的特色,还有助于降低商品价格,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我国零售企业应很好地借鉴这种做法,并结合国情,形成有中国特色的PB 商品战略模式。
5.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降低物流成本。迄今为止,中国百货业还未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销售运作中的地位。百货商场也未在货架管理等方面运用信息技术作支持。广泛的利用信息技术成为零售商竞争取胜的关键性武器。具体运用信息科学技术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采取电子化手段进行采购、销售、仓储等管理。单体销售管理系统,像现在可以应用的电子收款机、POS系统、MIS(商店信息管理系统),这些信息化的管理工具可以帮助百货商场提高内部商品管理、库存管理等经营活动水平。还有与批发商、生产厂家等的联机系统如:EDI(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和EOS(电子订货系统),使订货与接受订货的业务实现联机化和电子化。第二,积极探索网络运营。运用电脑网络开展网上购物、网上采购、网上促销等业务。大型百货要去寻求网络合作伙伴,建立商业联盟,其中特别要做好网上支付系统和物流配送系统来克服目前网上电子商务的一些制约,在即将到来的电子商务时代抢占先机。
6.加强内部管理机制创新和人才培养。加速人才培养,提高员工素质就必须设立专门的人才机构,负责对各类人才进行系统组织、指导协调和综合规划;企业的领导要把人才培养列入议事日程,纳入责任制指标;根据营销发展的需要,择优选派员工到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进修学习,同时有目标、有重点地轮派干部到国外有关百货企业学习交流、开阔视野;引进外部人才,使国内外的优秀经营管理人才为我所用。在内部管理机制上要去除官僚主义作风,努力实现组织的扁平化,加快信息在内部流动和消化的速度,使机制能够快速的相应市场的变化并且及时地做出反应,向内部管理要效益。加强对员工的培训,通过规章和激励措施,增强员工为顾客服务的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7.积极进入国际化购销链。(1)寻求国际化的资金注入。积极寻找海外资金,在国际市场上得到融资后,充裕的资金将会是加速百货商场的扩张速度。投资资金的来源可以向国际金融市场筹措,或者向第三国政府或商业银行贷款,也可以借鉴国外企业融资的经验,开辟多元的资金渠道,采取多样化的融资形式向东道国借款等。融资的途径具体的来讲可以与当地政府联合共同寻求外资的介入,还要利用好每一次的行业峰会,积极寻找机会,设置外联部门专门负责营造公司形象和洽谈投资事宜。(2)寻求国际化的资金输出。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不一定有了“绝对过剩的资本”才向外投资,可以适当向银行政府借贷,或者在资本市场上通过收购等进军海外市场。具体就是以输出方式与国外资金合资建立大型百货商场、独资在海外建立大型百货商场以及直接收购国外现有的大型百货商场。资金输出的时候要注意投资地区的区域风险。(3)寻求国际化的产业供应链合作。向流通过程要效益,加强供应链管理,让百货企业和国际供应商共赢。例如服装方面积极与欧洲美国等时装业发达地区加强联系,达成共识,保证服装品牌的强势和新潮。
参考文献:
[1] 零售管理—战略方法 [M].9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市场营销学 [M]. 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 石兆文.论我国大型零售商场的战略转变[J].商场现代化,2003.
[4] 王京红.大型商场的压力与原因及发展动力探析[J].宁波大学学报,2006.
[5] 林木.大型商场为何纷纷倒闭[J].中国工商,2006.
[6] 陈元,余艳红.特色经营:大型商场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J].企业家,2006.
[7] 谢红飞.大型商场摆脱困境的宏观调控与企业创新[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
[8] 高祥宝.对开发和推广我国大型商场决策支持系统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6.
[9] 李桂荣.商业自有品牌:我国大型零售商业企业的战略选择[J].江苏商论,2006.
[10] 胡婵.大中型百货商场战略模型及其适用性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
[11] 王雨霖.论大型百货商场的社会形象塑造[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
[12] 于维英,张文昌.对大商场走出困境的思考[J].山东经济学院学报,2005.
[13] 王爱林.我国大型百货商场的发展战略思考[J].广东商学院管理学院.商业现代化,2006.
[14] 王妙.百货商场“特色经营”的战略思考[J].上海商业,2004.
[15] 贾朝霞.大型商场经营管理现状与发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
怎么看别人的微博
新浪微博打开微博首页,在顶部搜索框直接输入要查看的人微博名称,点击选择,进入对方微博首页,点击“全部”,下拉即可查看对方的微博。新浪微博可以直接进入对方主页,查看微博,还可以进行评论转发互动,增进用户之间的联系。查看别人微博的步骤:浏览器搜索微博,打开新浪微博首页(可以不需要登录),找到顶部的搜索框2.在输入框里输入对方微博的名字,系统会自动匹配相关用户资料等等,选择点击;3.就会进入到对方微博主页,然后选择“全部”,这里指的是全部微博的菜单,一直往下拉即可查看。总结:在微博首页的搜索栏,直接搜索对方的名字,点击进入首页,就能查看对方的微博动态。备注:这种方法可以直接的看特定某人的微博,要看其他人的微博,进入主页查看即可。
新浪微博怎样看到别人的微博账号
新浪微博对于微博站好是个人的私密信息不能被查看。新浪微博对于别人微博账号查看可以通过微博昵称,微博连接进行查看,不需要知道别人的微博账号。查询你的新浪微博被那个帐号绑定方法:1、首先登录你要绑定的新浪微博帐号。登录成功后,最上面菜单栏一个应用。2、点击应用右边的小三角或者把鼠标放到应用上,不点击自己也会出现菜单,然后再点击我的应用。还可以直接点击应用,再点击菜单栏我的应用。3、现在就会看到你已经关联这个微博帐号的其它帐号,如果想取消,直接点删除就可以了。4、接下来就可以和你想关联的帐号关联了。
郎咸平是怎样从郎监管堕落到与骗子同台的
十五年前郎咸平代表中小股民大声疾呼‘曾代表中小股民疾呼: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开始受到关注,报纸上、网络上,甚至在他主持的电视“脱口秀”里,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在不遗余力地“鼓吹”的郎咸平。
2009前后几年郎咸平发声“我要做经济学领域的谢霆峰”这一面也常常被人提及,被人议论。随后数年间,郎咸平经历了更彻底的转型,凤凰财经曾专门总结:“短短数年间,郎咸平从籍籍无名到大名鼎鼎。
2011年6月,郭美美炫富事件引发广泛关注。8月,郎咸平就在《财经郎闲评》节目中,对郭美美母女进行了独家专访。节目中,郭美美母女用炒股的故事解释巨额财富的来源,引发了潮水般的讨论质疑。而一贯犀利的“郎大炮”,在当期节目中的表现也让人们大呼有失水准,有刻意为郭美美“洗白”之嫌。知情者透露,郭美美母亲郭登峰还是郎咸平的粉丝。经过这么一闹腾,郎咸平颇为尴尬,在这一问题上缄口不言。而不少旧日粉丝态度也颇为失望。这个阶段的郎咸平正是“在镁光灯和鲜花掌声不离左右的前学者今明星”。
2011年前后几年,郎新平为多家融资公司“站台” 出场费一次60万。大概是为了把名声变现,郎咸平穿梭在各类经济投资类讲座之中,期间给泛亚等大型融资平台“站台”并不在少数。郎咸平的照片被印在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投资报告会的宣传单页上,宣传单页上还有的是“比黄金值钱,比股票安全”等等泛亚相关产品的宣传语。
而2013年却开始走下坡路,原因是2013年10月20日,泛亚和中国银行新疆分行在乌鲁木齐举办投资报告会之前,泛亚方面曾发文称,郎咸平教授参加新疆秋季投资者报告会的消息一经发出,主办方的热线电话几乎打不进去,一票难求。如此火热的投资报告会、银行机构的大范围推介,导致新疆地区成为泛亚骗局的“重灾区”之一。
去年泛亚兑付危机爆发。12月15日,为泛亚站台的宋鸿兵在一场投资策略报告会上遭泛亚投资人围攻。
祸不单行的2016年。今年3月,上海快鹿集团操控的电影《叶问3》爆发假票房事件,接着,快鹿系旗下包括金鹿财行在内的若干理财平台出现兑付危机,其中仅金鹿财行的资金缺口就达3亿。期间不断有消息曝出,郎咸平父子与快鹿集团有关联。
这就叫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希望能帮到你~~~
郎咸平与顾雏军到底是什么关系
几乎在我们所有人的印象中,郎咸平和顾雏军的关系,可以用恶劣一词来形容。 2004年8月9日,郎咸平在复旦大学以《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为题发表演说,批评格林柯尔董事长顾雏军以七种手法侵吞国有资产。郎在演讲中认为顾雏军通过其个人全资公司GreencoolCapitalLimit-ed控制麾下格林柯尔系三大产业:制冷剂、冰箱和客车,以仅仅9亿多元人民币,换了100多亿资产,是利用科龙强大的现金流,而不是靠个人的资金来建立冰箱帝国。没有多久,顾雏军便委托律师上告香港高等法院,以诽谤罪起诉郎咸平。郎咸平也随后聘请律师对峙,案件到目前为止还没了结。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此之前,郎咸平和顾雏军是非常好的关系。郎顾之争起于两人经济纠纷,由于郎咸平充当顾雏军的吹鼓手,但是顾雏军许诺的公关费最后并没有兑现。最终两人交恶。尽管有媒体报道和有人出来指正过,但是郎咸平百般抵赖。
2004年8月底,就在郎顾之争越演越烈之时,笔者给顾雏军写了一封信。目的只是想告诉顾雏军:郎咸平批评你们企业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一个“钱”字。他这个工作就是在香港、美国等地属于一类“职业扒粪”所做的事情。信的内容如下:
“郎咸平回内地第一站是担任大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和综合研究所顾问一职,我和他是同事兼上下级关系,对不学无术、喜欢卖弄、疯狂掠财的真面目有着非常深刻地了解。我现在给您写信,没有其他目的,只是想告诉您郎咸平批评你们企业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一个“钱”字。
我正在写一本书,叫《郎咸平的真面目》或者叫《大骗子郎咸平》,我只所以面对许多朋友的反对,花很多时间和精力来写这本书。纯粹是出于气愤和良知,而不是为了什么名、什么利。郎咸平把自己打扮成“救世主”, “郎监管”, “中小股东的代言人”,纯粹是出于个人目的:来内地捞钱。尽管这件事与我个人关系不大,但是一个人总是不以建设性眼光来看待我们企业家,不能以正确的眼光来对待我们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暂时难免的一些现象,动不动就给谁一棒子。如果大家都这样,就没有人去真正发展我们的经济、建设我们的国家,那么我们国家非常危险的。如果我们整个国家都被这种舆论所主导,那也是非常可怕的。
作为新一代青年,“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我还是应该站起来,告诉大家一些真相。即使我倒下了,也是死得其所。
我之所以愿意站出来,就是告诉善良的朋友,你们在被他欺骗、利用,希望大家不要再将其捧为道德楷模,救世主。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站出来,揭露郎咸平的所作所为,揭露其不学无术、喜欢卖弄、疯狂掠财的真面目。我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通过亲身经历的点点滴滴,告诉人们大家崇拜的郎咸平先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告诉人们郎咸平所做的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目的就是让郎咸平彻底滚回老家去,不要再在内地指手划脚。”
其后不久,笔者和科龙副总裁严友松取得联系。从严友松那里笔者获得许多意想不到的信息。
在笔者见到严友松时,正是报纸和网络热炒“科龙高管严友松:郎咸平是三无书生”的话题。严友松再三声明关于“郎咸平是无聊、无知、无赖的三无书生”纯属谣传,“三无书生”并不是他的首创,而是来源于一位同是做营销的一位专家的评价。这位专家与郎咸平相识,对郎咸平的底细非常了解。在郎顾之争非常激烈之时,这位专家打电话给严友松,称“凭他对郎咸平的了解,郎咸平是无聊、无知、无赖的三无书生”。而严友松不过是转述他朋友的观点而已。严友松称:科龙绝对不会作这样下三滥的评价,这是外界以讹传讹,对于郎咸平这个人,为了不让他达到“炒作出名”的目的,科龙不想作任何好的或坏的评价,所有好的或坏的评价都与科龙无关!
由于一些媒体报道,严友松称郎咸平是“三无先生”。这给他的工作和精神方面带来方方面面的压力,严友松说他接到了声称“要为郎咸平用刀说话”的公然威胁。一些人不了解真相,以为严友松是在维护公司利益,才反对郎咸平,才转述朋友的“三无先生”的评价。
严友松介绍,在两人交恶之钱,其实两人的关系非常密切,可以用“密友”一词来形容。
据严友松介绍,郎与顾“度蜜月”的时候,郎咸平前几年从香港到内地的粤港两地车都是顾雏军提供的,是你的就是我的,两人东西不分彼此,郎顾之间的关系可见不一般。
另据严友松透露,郎咸平刚回内地的时候,手头不是很阔绰,作为好朋友,顾雏军看在眼里,也付出在行动上,不仅时常出手大方,给郎咸平一些接济,而且顾还为郎偿还过几十万的私人债务。
至于两人如何结怨,这得从前几年的炒作科龙股票一次攻关费说起。具体的一些细节由于严友松没有参加,所以不好评价。
2002年6月号的《新财富》杂志确实刊登有郎咸平的大作《从“科龙事件”谈柔性监管》,文章把顾的行为列为“善良的管理人”,并把顾在科龙只拿12元年薪的行为与美国地产大王川普(DonaldTrump)拯救破产企业时只吃10美元午餐和带着儿子在K-mart(美国最便宜的穷人超市)购物的经典美德案例相提并论,郎咸平在文章中写道:此文的由头是格林科尔收购科龙后,科龙高管“除有一位年薪750万元之外,还有一位超过600万元、一位超过500万元、两位超过300万元。如此高薪远远超过国内上市公司高层平均年薪12万元的水平”。
郎咸平在文中引述科龙内部人员的说法称,支付给高管的大笔款项不仅仅是薪酬,其中还有一大部分是属于该公司被格林柯尔收购后高层人员的遣散费。“他们这种说法可能源于美国上市公司一种惯例。”
郎紧接着引入了“善良的管理人的注意责任”,认为以证券市场监管而言,刚性的 证券交易法不可能详细罗列所有上市公司不该做的事,但这并不表示上市公司企管人员就可以随意地罔顾公序良俗而为自己图利,他们仍然会受到柔性“善良管理人的注意责任”的约束。
“据了解,顾雏军的年薪是12元。我听到很多流言说他太过矫情,只是做做戏给股东看而已。当然,我是局外人,不可能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但是当我感觉顾雏军12元的薪酬与美国著名地产大王川普10美元的午餐费及K-Mart的采购相比,本质上没有什么差别,都是一个善良管理人应该做的事。”读者从字里行间不难看出,郎咸平对顾雏军做法的欣赏之情溢于言表。这一巧合使人正好应证了顾与郎以前的关系非常好的判断。
郎咸平的大作《从“科龙事件”谈柔性监管》是如何出台的?这中间有什么猫腻?郎教授的学术怎么会如此颠三倒四?我们可以从郎咸平的学生宋振的起诉状中找到答案。
据《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1月16日报道,香港新鸿基证券经纪人SungChun日前诉诸香港高等法院,称顾雏军和格林柯尔曾经在2001年底、2002年初委托他联系郎咸平,希望郎撰写一篇对格林柯尔有利的文章,澄清不利传闻以挽救股价大跌的局势,并承诺支付1000万至2000万港元作为中介费。
Sung起诉书称:当时,国内数家颇有影响力的媒体发表文章质疑格林柯尔产品、盈利能力及财务状况,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格林柯尔科技随之股价狂泄,两天之内,市值蒸发10亿港币。当年12月10日,顾紧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事实,只是他针对媒体若干质疑所给出的回答相当无力,有的问题则避免正面回应,当时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顾认为其中部分质疑是竞争对手的“栽赃陷害”。于是委托Sung寻找学者撰文以挽救股市。Sung把顾介绍给自己就读香港中文大学时的老师郎咸平认识,并向郎提供了有关格林柯尔的财务资料。之后不久,郎咸平在国内的一家著名财经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有关顾、格林柯尔和科龙(0921.HK)(当时顾已经取得科龙的控制权)的文章;内容对格林柯尔有利,结果格林柯尔的股价不久便出现回升。
宋秦在诉状中还称,顾雏军存在操纵内幕交易行为,并披露了他与顾相识并充当顾操盘手的经过。宋秦称,2000年7月结识顾雏军,担任顾在新鸿基证券的经纪。同年11月,顾通过他在英属处女群岛的公司GreecoolConcord买卖科龙股份。到2001年2月顾向宋表示由于该公司与上市的格林柯尔公司同名,容易被大众知道他在买卖科龙股份,因此指示宋卖出所持有的科龙股份。2001年3月顾指示以上述两家英属处女群岛公司名义开户,在当年8月到10月间继续买入科龙股份。而广东科龙在同年10月底公布顾收购其股份,成为科龙最大的单一股东,因此顾雏军在当年8月到10月的证券买卖属于内幕交易。
看到有内部人出来揭底这个情况,郎咸平非常紧张。先说自己根本没有这样的学生,否人和宋振认识。2005年1月18日,郎咸平在接受《东方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这个事情发生之前,我根本不知道有这个人,他也从来没有和我做过研究,我连他的名字都搞不清楚”。
随着事情的发展,加上宋秦的指正,郎咸平在后来发表的声明中,不得不说“他(宋秦)是我1994年的学生。”但他同时表示,自己在香港中文大学有上千个学生,对学生现在的行为,他不负任何责任。”